高考地理试题气压带和风带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等级考地理大气考点多维练微点练12 气压带与风带(含解析)

2023届高考等级考地理大气考点多维练微点练12  气压带与风带(含解析)

微点练12 气压带和风带01-05 DAADB 06-10 CDBBD 11-15 CAAAD16-20 BCACB 21-25 CCAAD 26 B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③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图中风带c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 C.东北风D.西南风1.D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之一,①错误。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产生移动的现象,②错误。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引起地面冷热不均,这是引起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③正确。

地转偏向力引起风向偏转,是引起空气堆积的重要原因,④正确。

故选D。

2.A 根据三圈环流的分布和成因,图中Ⅰ为极地高气压带,Ⅱ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Ⅳ为赤道低气压带。

图中近地面风向左偏,所以该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由此判断图中a、b、c分别表示极地东风(东南风)、盛行西风(西北风)、东南信风。

故选A。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气压带的成因及其控制下的降水特征分别为( )A.动力原因少雨 B.动力原因多雨 C.热力原因少雨 D.热力原因多雨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山林此时落叶满地 B.乙地是热带草原景观C.乙地附近海域洋流是暖流 D.甲乙两地年温差均小3.A 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堆积下沉形成的,属于动力原因,在其控制下,少雨,A正确。

4.D 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以北,由风向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季,故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乙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故甲乙两地年温差均小,D正确;此时为北半球夏季,甲地山林郁郁葱葱,A错误;乙地为热带荒漠景观,B错误;乙地附近海域洋流为寒流,C错误。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三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三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气压带和风带1.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高气压带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2)此时,图示半球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图为“某大洲沿20°E的地形剖面图和某季节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中()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沙漠气候B.乙和丙都是热带沙漠气候C.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2)此季节()A.甲地高温干燥B.乙地草木枯黄C.丙地森林茂密D.丁海区风大浪急3.下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山区河流出现春汛C.恒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4.下图为部分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常年受甲地附近气压带影响的区域,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乙地气候特点是()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温和湿润(3)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干冷的极地东风B.冷湿的极地东风C.干冷的中纬西风D.暖湿的中纬西风5.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6.南亚高压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

2022届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与风带含解析

2022届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与风带含解析

气压带与风带一、选择题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

读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③—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D.⑥—中纬西风带—西北风2.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个气压带和风带有关( )A.①与⑤ B.②与⑥C.③与⑦ D.②与⑤3.当图中②地气压分裂成海洋上的高压和陆地上低压时( )A.武汉可能伏旱B.孟买吹东北风C.洛杉矶阴雨D.北京可能出现寒潮解析:1.C 2.B 3.A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纬度可以判断气压带、风带名称,根据图中风向判断是北半球。

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不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A 错。

⑤是低纬信风带,北半球的信风带是东北风,B错。

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冷暖空气运动在这里相遇形成,C对。

⑥是中纬西风带,北半球的西风带是西南风,D错。

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图中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⑥是盛行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所以B对。

第3题,②地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分裂成海洋上的高压和陆地上低压时,北半球是夏季。

武汉此时可能是伏旱现象,A对。

孟买位于南亚,夏季吹西南季风,B错。

洛杉矶位于美国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C错。

北京夏季没有寒潮,D错。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右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4~5题。

4.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5.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解析:4.D 5.C 第4题,S市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附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附答案)

陆地 海洋
夏季 气温 气压 高

冬季 气温 气压 低

原因
低 高 海陆热力 高 低 性质差异
-16-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海陆分布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 (1)冬季,陆地更冷(陆地比热容小),形成冷高压,在亚欧大陆上形 成的是亚洲高压,其中心位于副极地地区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纬度高,气温低,进而气压更高),故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而本 来应该在副极地地区存在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压所切 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2)夏季,陆地更热(陆地比热容小),形成热低压,在亚欧大陆上形 成的是亚洲低压,其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的印度半岛西北部(纬度 低,气温高,进而气压更低),故又称印度低压。而本来应该在副热带 地区存在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 上。如下图(单位:百帕)所示: (3)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带来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分析
考向三
-22-
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地位于我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 第(2)题,B地位于南亚,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 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 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带来洪涝灾害。第(3)题,C地为澳大利亚西 北沿海地区,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左右。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关闭
第(2()1夏)题季,S,市S市为主地要中海受气( 候,夏) 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 较A弱.季,导风致影常响被雾笼B罩.西,故风C带项影正确响。第(2)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 热C带.低高压气控压制带控制D,故.高D压项正控确制。

2019届高考地理小题疯狂专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解析版附后)

2019届高考地理小题疯狂专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解析版附后)

2019届高考地理小题疯狂专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解析版附后)下图为“模拟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①~④图,符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2.若甲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

读图,回答3~4题。

3.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A.西南风气温日较差小B.西北风气温年较差大C.东南风降水季节差异明显D.东北风天气晴朗4.Q地的气候是()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地理事物的分布。

读图,完成第5题。

5.对澳大利亚风能分布影响最大的风是()A.季风B.东南信风C.西风D.极地东风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7.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图Ⅰ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Ⅱ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

据此完成8~9题。

8.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A.②③B.①④C.②⑤D.④⑥9.7月控制甲地主要的气压带或风带是()A.西风带B.东风带C.副极地低压带D.副热带高压带下图中甲半岛近海受离岸风的影响涌升流活跃。

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示盛行风向发生的季节及成因()A.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冬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1.甲半岛沿海地区分布有条带状热带沙漠气候。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气压带与风带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气压带与风带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气压带与风带一、单选题2019年10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爆发山火,近10万名居民被迫撤离。

下图为北美局部地区2019年10月中旬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处为山火发生区域。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洛杉矶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正确表述是A.夏季时受北美低压的控制,高温多雨B.冬春季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D.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全年低温少雨2.据图分析,甲处的风向是A.东B.西C.南D.北3.对山火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天气系统是A.美国中部南下的冷高压B.美国中部北上的暖高压C.东进的太平洋热带低压D.北抬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2017年暑期热播电影《战狼2》中男主角冷锋在非洲营救侨民时感染了“拉曼拉”病毒,其原型为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达到50%-90%,最早出现在刚果河流域。

刚果河流经中非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埃博拉病毒主要感染区的气候()A.类型多样B.降水季节变化明显C.不利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D.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5.下列对刚果河流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地质景观丰富B.森林资源丰富,多名贵木材C.矿产资源及水能资源丰富D.种植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读下图,某岛屿图(其中阴影代表海洋),回答下面小题。

6.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B.地势西高东低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该岛地处北极圈附近,寒带气候为主7.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A.R1> R2西风、地形B.R1> R2西风、纬度C.R1< R2东风、纬度D.R1< R2东风、地形8.推测该岛屿温室香蕉种植的主要能源是()A.风能B.地热C.水能D.煤炭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最后注入大西洋,河口三角洲一带地势特别低平,布满岛洲和沼泽,定期泛滥。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类型含答案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类型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2.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M表示3月份、春季B.N表示7月份、夏季C.M表示12月份、夏季D.N表示1月份、冬季如图是地中海沿岸地区某季节气压(单位:hPa)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甲气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气压系统的成因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相似B.甲气压系统最强时,我国长江流域降水丰富C.甲气压系统的形成与海陆分布无关D.甲气压系统开始变强时苔原带驯鹿向南迁徙4.下列关于甲气压系统对地中海及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地中海气温低,形成低气压中心B.夏季地中海气压高,有利于西风深入C.气压的季节变化,使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减小D.气压的季节变化,使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更典型[2021·福建宁德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县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影响该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B.海陆位置C.季风D.地形6.据图推断,年平均气温()A.N地>M地B.P地>N地C.Q地>P地D.Q地>M地7.[2021·南昌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如在下面右图中大约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N~40°N大陆西部地区的气候均属于这一情况。

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

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左图)和欧洲、非洲局部地区某时刻气压分布(右图)。

高考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考纲呈现]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纲解读]1.综合思维:联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空间分布、随季节的移动规律,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2.区域认知:通过对比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差异、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差异,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明确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思维导图]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1)气压带、风带的名称: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 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

(2)三圈环流的名称:①低纬环流,②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

位置如图所示:综合思维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极地东风和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高温多雨信风带干季高温少雨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海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4页
高考地理试题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试题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试题9月中旬,湘中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
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 ℃,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长沙9
月中下旬的天气状况图,回答7~8题。
7.9月15日~23日,长沙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分别是()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8.与往年相比,长沙在该期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劲,晴热少雨
B.副高异常强大并控制该地
C.直射点北移,太阳辐射加强
D.亚洲高压异常强盛
(2019湛江模拟)右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
为陆地),据图回答下题。
9.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
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第2页/共4页

(2019潍坊检测)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
变化图。分析回答10~11题。
10.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11.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2019南昌检测)读几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
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13.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 D.西欧地区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
如下表所示。完成14~15题。
14.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
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
15.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B.盆地
第3页/共4页

C.丘陵 D.山地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19惠州模拟)读三圈环流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1)写出下列地点的纬度:C________,E________。
(2)MH高度逐渐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际大气中,C气压带每年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
断,产生此种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终年在D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该气
候类型在________洲分布最广。
(5)在C、D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冬季天气特点是
________。在七大洲中,________个大洲有该气候类型广泛
分布。
(6)三圈环流模式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得出的,这些假设条
件是________。
17.(2019扬州模拟)读我国西南地区两城市(M、N)有关气候数
据,回答问题。(22分)
表一 M和N两地气温年、日较差比较
表二 M和N两地的降水量及占全年比重、降水日数比较
(1)比较M和N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
(2)1月M和N的气温日较差相差________℃,达到全年差
异最大值。根据表二分析1月M气温日较差大于N的原因。
第4页/共4页

(3)分析M、N两地5~10月降水量大于11月~次年4月的
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