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业概述
《商品流通企业》课件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商品流通企业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经营商品类型可分为食品流通企业、服 装流通企业等;按经营模式可分为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商品流通企业在不同领域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如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产业发展等。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总结词
分析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 式,探讨其发展变化趋势。
运营风险
由于供应链管理不善、物流配送延误 、仓储管理失误等因素导致的商品流 通企业运营成本增加、运营效率低下 等风险。
应对措施
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商选择和 管理;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 配送效率和准确性;加强仓储管理, 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
06
商品流通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新零售时代的商品流通企业变革与创新
销售管理
销售计划
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确定销售目标、销 售策略和销售渠道。
销售执行
根据销售计划执行销售活动,包括客户开 发、订单处理、售后服务等。
销售分析
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竞 争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销售回款
及时回收销售款项,确保企业的资金流稳 定。
物流配送
配送执行
按照配送计划进行配送活 动,包括装车、运输、卸 货等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05
商品流通企业的风险管理
商品流通企业的市场风险与应对措施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的商品流通企业销售量下降 、市场份额减少等风险。
应对措施
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制定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调整产品结 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资金流出管理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概述

一、商品购销的交接方式与入账
(三)商品购销的入账价格
1.商品购进的入账价格 通常情况下,商品流通企业商品购进的入账价格,按照取得商品时
所支付的价税款扣除进项税额计算,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从生产企业购进的商品,按照生产企业的出厂价作为
01
商品购进的入账价格。
02 (2)收购的免税农副产品,按照购入农产品的买价扣除按规
批发企业处于商品流通 的起点和中间环节。
2.零售企业
零售企业是指直接提 供给客户用作生活消费或提 供给企事业单位用作非生产 性消费的商品流通企业。
零售企业一般从批发企 业或直接从生产企业批量购 进商品,然后通过商品营业 场所或柜台,将零售商品出 售给个人和单位用于生活或 生产消费。
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任务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4)加强商品物价管理。 (5)健全商品盘点制度。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
(二)售价法
2.数量售价金额法
数量售价金额法是指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除均按售价金额反映外,明细 账还必须反映商品实物数量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商品流通企业必须按 每一商品的品种、规格设置商品明细账,以随时掌握各种商品的结存数量。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1.维护国家政策、 法令和财务制度
5.参与企业预测和 决策,加强企业管理
3.实施计划和预算, 合理使用资金
2.加强经济核算, 扩大流通范围, 提高经济效益
4.保护商品、财产 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四、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与工业企业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与工业企业会计的联系
基本职能相同
04
03 02
商品流通企业

商品流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是指负责商品的采购、销售、仓储、运输等环节,将商品从供应商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企业。
它们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商品经济流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商品流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职能:1. 采购职能:商品流通企业依据市场需求,与供应商进行合作,进行商品的购买和采购。
它们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选择质量良好,价格合理的商品,并确保及时供应。
2. 仓储职能:商品流通企业需要建立仓库,对购买的商品进行储存。
仓库的作用是保证商品的保存安全,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供应给消费者。
仓储管理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能力,包括库存管理、仓储布局以及库存周转等方面。
3. 销售职能:商品流通企业负责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它们通过各种渠道,如实体店铺、电子商务平台等,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
销售环节中,企业需要确保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完善,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 运输职能:商品流通企业需要负责将商品从供应商运输到消费者手中。
在这个环节中,企业需要维护一定的物流网络,确保商品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
运输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根据商品的性质和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商品流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承担着促进商品流通、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采购、仓储、销售和运输等环节,将商品从供应商送达消费者手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商品流通企业的中介作用,生产者能够更好地将产品销售出去,消费者能够方便地购买到所需商品,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商品流通企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为商品流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商品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渠道,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额。
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仓储和物流管理工具,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另外,人们对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商品流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八章商品流通企业-精选文档

第八章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或数量售价金额核 算的企业,在商销售以后,可以先按售价 金额结转销售成本,月末,再将商品进销 差价在已销商品和库存商品之间进行分摊, 将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冲减和调整原按售 价结转的成本。
第八章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
第二节 商品批发成本的核算 批发企业商品核算的数量进货金额核算法 与 工业企业原材料核算方法相同。商品购进 时按进货成本计入“库存商品”账户。 (二)已销商品成本计算方法 实行数量进货成本核算核算的企业 可选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 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毛利率法计算已 销商品的进价成本,但企业一经选定某种 方法后,年度内一般不得变更。
第八章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
已销商品成本结转 批发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按结转时间不 同,可以逐笔结转,也可以在月末定期结转。 逐笔结转是指每销售一笔商品,随时在明 细账“发出”的金额中登记已销商品成本; 定期结转是指销售商品时,在库存商品明 细账中只是逐笔登记销售数量,并计算出结存 数量,月末按一定方法计算出已销商品成本后, 一次性在库存商品明细账登记发出金额。
第八章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已销商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也 因商品核算方法不同而不同: 采用数量进货金额法核算库存商品的企业, 商品的销售成本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 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在商品品种、类别繁 多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毛利法; 采用进货金额核算库存商品的企业,可以 按实地盘存制计算销售成本;
第八章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处于再生产的交换环节,较 之工业企业而言,没有其生产过程,其经营活 动是完成各种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 换,从而实现社会产品的价值。 商品流通企业不仅包括商品流通过程的批 发企业、零售企业,也包括物资供应和国际贸 易企业。本章主要阐述商品批发企业和零售企 业成本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概述

引言
同学们好,这是厦门网中网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训,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每一章的实训练习。二、每一章重难点及会计核算过程的课件分析。三、经济业务特点及典型例题的视频讲解。我们将要进行演示的就是这个第三部分。现在我们进入第一章商品流通企业概述
第一章商品流通企业概述
(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和数量售价核算
数量进价核算下,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账要同时反映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这种方法下,可以随时根据已销售产品的数量和进价结转成本。数量售价核算与数量进价核算方法类似,只是在数量售价核算方法下,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账反映的是商品的售价和数量。这种会计核算方法主要适用于批发企业。
商品流通企业经济业务主要为商品购进→商品存储→商品销售,商品购进是指商品流通企业通过货币结算而取得商品所有权的交易行为,它是商品流通的起点;商品存储是指商品流通企业购进的商品在销售以前在企业的停留状态。它是商品购进和商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商品销售是指商品流通企业通过货币结算而售出商品的交易行为,它是商品流通的终点。通过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流程可以看出与工业企业相比商品流通企业没有生产环节为此它不用进行成本的核算,其会计核算也不会涉及到成本类会计科目。这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1)成本计算的特殊性。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是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商品流通企业由于不生产品,因而不存在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问题。
(2)存货核算的特殊性。一方面,工业企业的存包括材料存货、在产品存货和产成品存货等,存货类别较多,而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主要是商品存货,存货类别比较单一、另一方面,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存货的品种规格又特别多。第二,存货入账价值的特殊性。工业企业外购的实际成本一般要包括入库前的包装费、运杂费、挑选整理费等附带成本在内;在商品流能企业,由于商品品种规格繁多,流转频率快,很难难将一笔购货附带成本合理且精确地分配至特定的一批购货,因此附带成本一般作为发生期的经营费用处理。第三,存货日常核算的特殊性。商品流通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的商品存货,为了便于销售,一般在购进时就要确定其销售价格,因而商品销售,一般在购进时就要确定其销售价格,因而商品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即在“库存商品”账户核算商品的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通过“进销差价”账户核算,期末再将进销差价在已销商品与期末结存商品之间进行分配,以确定本期销售商品成本与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流通企业

业务范围
商品流通企业又分为:粮食商业企业、外贸企业、物资供销企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供销企 业)。
按所有制形式,商品流通企业可分为:国有商品流通企业、个体私营的商业企业、集体商业企业(包括乡镇 企业)以及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外国商业企业等。
表现形式
流通企业研讨流通企业完全专业化于“交易的生产”,拥有一定的资本规模、专用的交易技术和成熟的流通 网络,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整个社会的交换效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处理方法
1、调出公司以不含进项税额的进货价格调出商品,减少库存。调出公司为购进调出商品而支付的进项税额, 留待调出公司销售其他商品时抵扣,但调出公司要向调入公司收取为购进调出商品所支付的其它费用(含适当的 利润),并冲减期间费用。
2、调入公司所调商品以调出公司从总公司以外购进的不含税进价增加库存,支付给调出公司的代垫费用,作 为期间费用,调入公司对外销售内部调入商品时,不抵扣进项税额。
(1)流通企业B直接与生产者A、消费者C交易,在A、B之间及B、C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其他交易中介组织, B的垂直一体化走到了尽头;
(2)流通企业的任何单店(特定商场)由于本地市场约束(人口、购买力、竞争等)已经不可能进一步扩大 规模。问题是:流通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地理上的分店扩张呢?这和Williamson分析生产企业规模时对“复 制/选择性干预不可能”的争论是相对应的。
商品流通企业核算制度

商品流通企业核算制度概述商品流通企业是指在流通领域内,通过购进和销售商品的方式进行收益的企业。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涉及采购、入库、销售和出库等环节。
商品流通企业的核算制度是指在经营活动中,为了正确记录每个业务环节的经济业务,达到合法合规经营的要求而制定的一套制度。
核算对象商品流通企业的核算对象主要包括: 1. 货物:商品流通企业的核心业务就是商品的采购和销售,因此货物是核算对象之一。
2. 成本: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有原材料采购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等,成本的核算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利润。
3. 支出:商品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括劳动力成本、仓储费用、运输费用等,这些都是商品流通企业的核算对象。
核算制度商品流通企业的核算制度主要包括: 1. 采购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环节需要按照合同约定,记录采购日期、采购数量、采购价格及款项支付等详细信息。
2. 入库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在入库环节需要按照实际到货情况,记录向谁采购、采购金额、入库日期、入库数量、采购发票号等信息。
3. 销售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在销售环节需要按照合同约定,记录销售日期、销售数量、销售价格等信息。
4. 出库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在出库环节需要按照实际发货情况,记录向谁销售、销售收入、出库日期、出库数量、销售发票号等信息。
5. 成本核算:商品流通企业需要对进货成本进行核算,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商品销售成本及相关费用等,确保每个业务环节的经济业务准确记录。
6. 费用核算:商品流通企业还需要对各种费用进行核算,包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费用核算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优化经营。
注意事项商品流通企业的核算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规定每个核算对象应当具体而明细。
2. 按照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合理的核算流程。
3. 确保核算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4. 提高系统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避免误操作和遗漏。
5. 监控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经营风险,做出相应措施。
浅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浅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摘要】商品流通型的企业在我国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已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为普通的商品消费者和传统生产型的企业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
商品流通中的企业以低买高进的交易方式来获得一定利润。
商品流通经营企业共两类:商品零售流通企业和批发商商品流通企业。
本文重点分析了商品流通经营企业的会计业务管理特点,剖析了商品流通经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业务特点。
【关键词】商品流通企业核算特点批发零售一、商品流通企业的概述商品流通企业是指所有独立依法从事商品流通经济活动的民营企业单位。
共两类:一类是大家在生活中可能接触最多的大型商场或零售经营企业,也是说就是大型的专业商场或大型超市;另一类则是批发商商品企业,负责从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他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处直接购入各类商品后向下一级市场进行批发销售。
一般而言,商品流通企业不进行生产,而是通过对产品的包装或分装,以低买高进的方式获得利润。
虽然如今电商的发展生产企业发展迅速,其直接对消费者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是商品流通企业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流通企业会计的特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商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日常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
与其他大型民营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核算范围较广商品流通企业包含的企业众多,如商业、医药、对外贸易等,因此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要比其他企业会计较广。
(二)核算对象为批发和零售商品流通经营企业可以分为商品批发流通企业和商品零售流通企业。
其中批发流通企业又大致可以细分为批发公司和贸易服务中心,零售企业主要有具备专业性的零售商店和具有综合性的零售商店两种。
(三)核算内容以商品流转为核心核算的主要内容,以各类商品流转为计算核心,包括各类商品购进,商品销售,商品储存。
(四)商品流通企业的核算的方法以按购进价价值核算和购买商品的销售价的价值核算两种方法为主1.进价核算①进价金额核算进价金额的核算是以商品的实际购进价格来记账的一种核算的方式,不利于反映商品实物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发出商品的进价成本,定期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的成本。
(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进价金额和算法
(1)基本要点
(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三)商品流转售价核算的基本方法
1、售价金额核算法
(二)配备会计人员
(三)实施会计工作规范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1、按照会计工作规范的要求,全面做好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核算工作。
2、按照会计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工作。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科目按照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划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四大类。
3、按照会计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学习方法
记忆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对于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会计操作不同进行对比,从而引入商业企业的会计操作。
新学期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内容
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含义
(一)商品流通企业
1、商品流通的定义:商品流通是指商品流通企业通过购销活动,将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
(2).分类:按其流动性和是否具有实物形态综合分类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3).特征:
a它能够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b它是企业所拥有的或可以控制的经济资源。
c它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负债
(1).概念: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现有义务,这种义务需要企业在将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流出。
2、商品流通企业的定义:是专门从事组织商品流通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类企业的特点是运用全部资产实现商品购进和商品销售的不断循环。
3、商品流通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本质区别:以从事商品的购进和销售为主营业务。
教学步骤
及
主要内容
4、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购进和销售
5、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特征:
课题:
授课类型
理论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商品流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概念
2、掌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3、了解商品流转核算的基本方法
4、熟悉会计科目表
教学内容
商品流通企业的概述
重点难点
重点: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概念,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及其特征,明确基本要求,了解商品流转核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特点及商品流转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定义: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内容
(一)、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包括:
(二)、经济业务事项的特点:
(三)、会计六要素
1、资产
(1).概念: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b费用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
c费用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6、利润
(1).概念: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组成: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3).特征:
a利润是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
b利润主要为企业收入与费用的差额。
综上所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内容为: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静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的收入,费用和利润(动态要素)。
第三节商品流转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商品流转的含义、环节及特点
1、商品流转的含义:
2、商品流转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3、商品流转业务分为互相关联的批发商品流转和零售商品流转
批发的含义和特点:
零售的含义和特点:
二、商品流转核算的基本方法
实质上是库存商品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商品流转进价核算的基本方法
1、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是对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既要按照进价金额反映,同时明细分类账户又必须反映商品实物数量的核算方法。
b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
c收入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5、费用
(1).概念: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分类:分为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特征:
a费用是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从偶发的事项或交易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基本要点
(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b企业在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以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投资者。
c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4、收入
(1).概念: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分类: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3).特征:
a收入是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事项或交易中产生的。
(1)基本要点
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按进价金额反映商品的收、发、库存情况。
库存商品的明细分类账,按商品的编号、品名、等级、规格分户,按商品的收、付、存分栏商品的数量和金额,采用永续盘存制确认库存商品的数量。
库存商品类目账,企业可在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按照商品的大类分户设置库存商品类目账,记载大类商品进、销、存金额。
(四)、六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特点
1、核算和监督的中心是商品购销业务
2、外购商品的进货费用可以采用简化方法核算。
商品流通费
进货费用的处理
3、根据商品流转业务不同类别的特点确定商品存货的核算。
第二节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工作组织和基本要求
一、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工作组织
(一)设置会计机构
(2).分类;按偿还期限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3).特征:
a负债的清偿预计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b它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所有者权益
(1).概念: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2).分类:按其重要程度和形成来源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3).特征:
a除非发生减资或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