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7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江苏省苏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54阶采点高三语文本试卷满分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将答案直接做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银行信贷依然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现行的楼市调控政策只能是。

因为充盈的流动性正继续吹大楼价泡沫,开发商依然可以从银行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取资金,这使得他们并无的资金链压力,从而也就有的资源长久与中央政府耗下去。

因此,一道道限购令,充其量只是延后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而已。

A.扬汤止沸迫不及待充沛B.扬汤止沸迫在眉睫充足C.推波助澜迫在眉睫充足D.推波助澜迫不及待充沛2.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地很隐密/它在许愿池里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给人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

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手法的选项是(3分)A.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B.戒指在哭泣/静静躺在抽屉/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C.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总是准时到达D.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是苦苦隐藏的心事3.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藉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选项是(3分)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因为刘禹锡的乌衣巷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意象,而这个意象又寄寓着刘禹锡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

巷口的粉墙上是否真有一抹斜阳夕照那飞进百姓家的紫燕是否真是曾在王谢家雕梁上做窝的那一只他从乌衣巷的沧桑变迁中看到一种历史的必然刘禹锡的目光穿透了空间的千山万水和时间的厚厚烟尘这一切并不重要无需去考证当时的朱雀桥是否真的长满了开白花的小草A.B.C.D.5. 阅读下文,选出最接近其意旨的一项是(3分)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

苏州市2017.9高三语文期初试卷答案

苏州市2017.9高三语文期初试卷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参考答案语文2017.91.B2.C (比喻,有势力的人,他们的唾沫都成了珍珠或像珍珠一样宝贵。

)3.C(A小雪在大雪前 B寒食在清明前 D不惑在花甲前)4.A5.D6.D(属:通“嘱”)7.B(B 都是介词“拿”“用”,A代词“这一类”和助词“的”,C副词“大概”和代词“他”,D连词表转折“但是”和连词表并列“并且”)8.(1)(我)有志于学习曾巩、王安石的散文,但是年纪已经老了,向他们学习却没能成功。

(一句1分,共3分)(2)我感伤义仍的文章不能在现世很好显扬,而世上表面仰慕义仍的人,对于他写作的意图,没有能真正了解。

(第一句2分,其余一句1分)9.批评(不满意、看不起)(2分)①少学为文,已知訾謷王李之文②王弇州去拜见,义仍将评抹的诗集散置于桌而不见(2分)附:临川汤义仍(汤显祖)有文集若干卷,万历乙卯年间吴人许子洽在玉茗堂拜见义仍,手抄文集后把它带回来。

义仍告诉许生说:“我年少时学习写作诗文,已经知道批评指责王世贞、李攀龙,他们非常用力地写偶句俪辞,追随六朝的文风。

时间久了,也就讨厌再批评指责这样做了,如此一来,我也成了王李之类一样的人罢了。

我在泛滥的骈俪词曲中放纵心志好多年,才读到乡先正的书籍,有志于学习曾巩、王安石的散文,但是我年纪已经老了,向他们学习却没能成功。

你回去后,把我的文章给钱谦益看,不希望他知道我成功的地方,希望他能知道我不成功的地方。

知道我成功的地方,也就只能成为王李之类人罢了,如果知道我不成功的地方,精心思考,更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那么古文之道,大概可以复兴吧?”我听了义仍的话,回去再读他的文章,没有不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息。

义仍在留都为官,王弇州仰慕他的名声,登门拜访,义仍不肯与他见面,把自己所评抹的《弇州集》全部拿出来散置在几案上。

弇州随手翻阅后,合上书本(惭愧地)离开了。

弇州死后,义仍的名声更加响亮。

海内批评指责王李文风的人,无不景仰义仍,奔走至临川,但是义仍坚守自己的本分操守,恬淡无欲。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含答案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造心要有手艺。

一只灵巧的心,缝制得如同金丝荷包.一罐古朴的心,淳厚得好似百年老酒。

一枚▲的心,感应快捷动如狡兔.一颗▲的心,门可罗雀疏可走马.一滩胡乱堆就的心,乏善可陈▲.一片编织荆棘的心,暗设机关处处陷阱。

A.敏锐潦倒杂乱无章B.敏锐潦草不赞一词C.机敏潦倒不赞一词D.机敏潦草杂乱无章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时间它是一件衣服,换换洗洗之中,不知不觉就穿小了。

B.多只小虫都被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

C.我们的贫困地区,需要更多像姜仕坤这样的“贴心人"。

D.眼前的山水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长卷。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其女之美,宛在眼前,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女子的绵绵情思。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劝勉正在读高三的堂弟。

C.“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一位游子望着暮霭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和的南飞的大雁,轻声吟唱着.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某省高考满分作文获得者由衷感慨,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总有写不完的趣事儿。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走出465窟,这正是当年乐僔和尚看到三危山放射灿烂金光的时刻。

三危山“三峰耸峙,如危欲堕,故云三危”。

,:,,. ,还有那美妙的箜篌、琵琶、羌笛……飞天漫舞,千佛拂空,一个富丽堂皇的仙境展现在面前。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造心要有手艺。

一只灵巧的心,缝制得如同金丝荷包。

一罐古朴的心,淳厚得好似百年老酒。

一枚的心,感应快捷动如狡兔。

一颗的心,门可罗雀疏可走马。

一滩胡乱堆就的心,乏善可陈。

一片编织荆棘的心,暗设机关处处陷阱。

A.敏锐潦倒杂乱无章 B.敏锐潦草不赞一词C.机敏潦倒不赞一词 D.机敏潦草杂乱无章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A.时间它是一件衣服,换换洗洗之中,不知不觉就穿小了。

B.多只小虫都被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

C.我们的贫困地区,需要更多像姜仕坤这样的“贴心人”。

D.眼前的山水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长卷。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A.“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其女之美,宛在眼前,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女子的绵绵情思。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劝勉正在读高三的堂弟。

C.“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一位游子望着暮霭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和的南飞的大雁,轻声吟唱着。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某省高考满分作文获得者由衷感慨,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总有写不完的趣事儿。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走出465窟,这正是当年乐僔和尚看到三危山放射灿烂金光的时刻。

三危山“三峰耸峙,如危欲堕,故云三危”。

▲,▲:▲,▲,▲。

▲,还有那美妙的箜篌、琵琶、羌笛……飞天漫舞,千佛拂空,一个富丽堂皇的仙境展现在面前。

①三峰奇迹般地化为庄严肃穆的三世佛②在一片金碧辉煌之中③湛蓝的天穹中,飞舞着彩云、宝带④重重拥卫的小峰,顷刻间化为弟子、菩萨以及天龙八部⑤它横亘于广袤无垠的瀚海之上,恰如三根直插云天的桅杆⑥它给予莫高窟的创建者以最初的灵感A.⑤⑥②①④③B.⑤⑥③④①②C.⑥⑤②④①③D.⑥⑤③①④②5.请从春节联欢晚会的“世间同春”对联集锦中,挑出适合山东与山西以及广东与广西的语句,并依次分别组成上下联,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水泽源流江河湖海②金银铜铁铬镍铅锌③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④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⑤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⑥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⑦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⑧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A.③④⑧⑦B.④③⑤⑥C.①②⑦⑧D.②①⑥⑤二、文言文阅读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 (“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超过了圣诗”说法不准确,原文第二段“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可知俗诗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比不上圣诗)2.D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错误,第三段中说圣诗向俗诗的转化是“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而发生的,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3.D (《诗经》中的内容只有“颂”可以算作圣诗)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彰:明显)5.A6.C (“欣然”改“不得以”)7.(1)这块田地神武帝以来一直种庄稼,饲养了几千匹马,来打算防备敌人入侵,如今赏赐给穆提婆,这恐怕会侵损军务吧?(“饲马数千匹”定语后置、无乃、阙各1分,句意2分)(2)斛律光少言寡语,又刚正急躁,在管理下属时很严格,管理军队只是依靠威严刑罚。

( “严于御下”状语后置、治、仗各1分,句意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擅长骑射,凭武艺闻名。

东魏末年,跟从他的父亲斛律金西征,周文帝的长史莫孝晖当时在行阵中,斛律光策马射中了他,并趁机在阵前将其生擒,斛律光当时才17岁,高祖赏识他,立刻提拔他为都督。

他曾经跟从世宗到洹桥打猎,看见一只大鸟,在云端翱翔,斛律光拉弓射鸟,正射中鸟颈。

这鸟形如车轮旋转坠下,落到地上,竟然是一只大雕。

世宗取来看,很惊异于他的技艺,当时被传称为落雕都督。

晋州东部有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处营垒,招引叛逃者,多次做入侵掠夺的事。

天保七年,斛律光率五千步骑兵袭击打败了他们,又大败北周仪同王敬俊等,掳获五百多人、各种牲畜千余头后返归。

武平二年,北周派纥干广略围攻宜阳。

斛律光率五万步骑兵赶往援救,在城下大战,于是夺取了北周建安等四处营垒,俘获一千多周军回师。

军队还没有抵达邺城,皇上便命令放兵众散归家乡。

苏教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苏教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苏教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苏教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经典需要认真阅读文本。

经典是不可重复的创造,包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性______,阅读它可以借我们一双慧眼,_____人间真情百态;可以让我们渺小的心灵与伟大的心灵产生共鸣,让我们的精神同作家的精神__________,让我们的心灵得到诗性的滋润,变得丰满而细腻。

A.内涵洞察浑然一体B.内含洞见水乳交融C.内涵洞见水乳交融D.内含洞察浑然一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由3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专业运动员和滑雪爱好者在白雪塑造的童话世界里一决雌雄。

B.在地广人稀、遗迹分散的锡林郭勒草原和阿拉善沙漠戈壁上,活跃着一支支由当地牧民组成的马背文物保护队和驼峰文物保护队。

C.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在南极半岛海域日前展开多学科海洋环境综合考察。

D.1月5日,备受瞩目的高分四号卫星为期一周的太空旅行,在距地球36000公里的太空为祖国发来了亲自拍摄的第一张“明信片”。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D.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语言学家郝铭鉴指出,当下社会处于急剧变革期,各种流行语层出不穷,不计其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的汉语语言文字“守门人”越来越力不从心②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③一方面是互联网为汉语造词的功能越来越发达④令人担忧的是⑤任凭不规范的各种流行语“入侵”原本应该严谨的各种语言使用环境之中⑥汉语如何在网络流行语的嬉笑怒骂中保持“本色”A.④①③⑥②⑤B.④③①⑤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③①⑥②5.下列对“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

苏州市2017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Ⅰ 2017.01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那些▲的石头,一旦经了你的手,有可能成为价值千万的奇石。

(2)在周厉王的严酷统治下,百姓轻易不敢言,只能▲。

(3)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

A.一文不值侧目而视弹冠相庆 B.一文不值道路以目额手相庆C.一文不名道路以目弹冠相庆 D.一文不名侧目而视额手相庆2.下列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我喜欢一个人。

B.他谁都看不上。

C.反对的是老王。

D.近来天天下雨。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代官职名称的一项是(3分)A.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屈原列传》)C.项羽已杀卿子冠军....(《项羽本纪》)D.陈豨拜为巨鹿守.(《淮阴侯列传》)4.下列诗句都写到了梅花,其中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3分)A.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B.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夜深》)C.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D.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周邦彦《菩萨蛮·梅雪》)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歌被称为“语言的经济”,就更应该▲,▲,▲,▲,▲,隐括最丰富的意义。

①使意到而言不到②以少量的语言③让微情妙旨④言尽而意不尽⑤寄之于笔墨蹊径之外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①③④ C.③⑤①④② D.③④②⑤①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

五岁,从大父芝亭公为南直休宁县令。

休宁多糖,伯凝性嗜饴,昼夜啖之,以疳疾坏双目。

苏州市2017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

苏州市2017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

苏州市 2017 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一试题(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边句子的空缺处挨次填入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3分)( 1)那些▲的石头,一旦经了你的手,有可能成为价值千万的奇石。

( 2)在周厉王的严酷统治下,百姓轻易不敢言,只好▲。

( 3)不抵挡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

A .一文不值侧目而视弹冠相庆B .一文不值道路以目C.一文不名道路以目弹冠相庆 D .一文不名侧目而视2.以下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我喜爱一个人。

B .他谁都看不上。

C.反对的是老王。

D .近来每日下雨。

3.以下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代官职名称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额手相庆额手相庆A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B.上官医生与之同列(《屈原传记》)C.项羽已杀卿子冠军(《项羽本纪》)D .陈豨拜为巨鹿守(《淮阴侯传记》)4.以下诗句都写到了梅花,此中没实用比喻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砌着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B.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夜深》)C.脉脉花疏天淡,云往来、数枝雪。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D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周邦彦《菩萨蛮·梅雪》)5.在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诗歌被称为“语言的经济”,就更应当▲,▲,▲,▲,▲,隐括最丰富的意义。

① 使意到而言不到②以少许的语言③ 让微情妙旨④ 言尽而意不尽⑤ 寄之于笔墨门路以外A .②③④①⑤B .②⑤①③④C .③⑤①④②D .③④②⑤①二、文言文阅读( 19 分)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 6-9 题。

(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

五岁,从大父芝亭公为南直休宁县令。

休宁多糖,伯凝性嗜饴,日夜啖之,以疳疾坏双目。

大母王夫人宠爱,求天下名医医之,费数千金不得疗。

识者以狮者师也,或为预兆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2017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那些▲的石头,一旦经了你的手,有可能成为价值千万的奇石。

(2)在周厉王的严酷统治下,百姓轻易不敢言,只能▲。

(3。

A.一文不值侧目而视弹冠相庆B.一文不值道路以目额手相庆C.一文不名道路以目弹冠相庆D.一文不名侧目而视额手相庆2.下列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我喜欢一个人。

B.他谁都看不上。

C.反对的是老王。

D.近来天天下雨。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代官职名称的一项是(3分)A.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屈原列传》)C.项羽已杀卿子冠军(《项羽本纪》)D.陈豨拜为巨鹿守(《淮阴侯列传》)4.下列诗句都写到了梅花,其中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3分)A.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B.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夜深》)C.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D.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周邦彦《菩萨蛮·梅雪》)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歌被称为“语言的经济”,就更应该▲,▲,▲,▲,▲,隐括最丰富的意义。

①使意到而言不到②以少量的语言③让微情妙旨④言尽而意不尽⑤寄之于笔墨蹊径之外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①③④C.③⑤①④②D.③④②⑤①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

五岁,从大父芝亭公为南直休宁县令。

休宁多糖,伯凝性嗜饴,昼夜啖之,以疳疾坏双目。

大母王夫人钟爱,求天下名医医之,费数千金不得疗。

识者以狮者师也,或为先兆云。

伯凝虽瞽,性好读书,倩人读之,入耳辄能记忆。

频听之不厌,读者舌敝,易数人不给。

所读书,自经史子集,以至稗官野史,无不淹博。

尤喜谈医书,架上医书不下数百余种,一一倩人读之,过耳亦辄能记忆。

遂究心脉理,尽取名医所辑诸书,日夕研究,遂得其精髓。

凡诊切诸病,触手即知。

伯凝有力,多储药材,复精于炮制,药无不精,服无不效。

凡有病者至其斋头,未尝赍一钱而取药去者,积数十人不厌,舍数百剂不吝,费数十金不惜也。

嗣是寿花堂丸散刀圭,倾动越中。

吾家十世祖为越郡名医,所开药肆,甲于两浙,后以阴功,子孙昌大。

昔人云:“公侯之家,必复其祖。

”伯凝殆即其后身矣。

伯凝尊人六符叔去世早,不得于我婶娘,屡遭家难。

伯凝号泣旻天,卒得“赋隧”。

族中凡修葺宗祠,解释狱讼,评论是非,分析田产,一切不公不法、可骇可愕之事,皆于伯凝取直。

故伯凝之户履常满,伯凝皆一一分头应之,无不满志以去。

伯凝有一隙之暇,则喜玩古董,葺园亭,种花木,知无不为,兴无不尽。

其内弟督兵江干,伯凝为之措粮饷,校枪棒,立营伍,讲阵法,真有三头六臂所不能尽为者,而伯凝以一瞽目之人,无不立办。

则其双眼真可矐,而五官真不必备矣。

云间有唐士雅者,五岁失明,耳受诗书,不下万卷。

其所著《唐诗解》诸书,援引笺注,虽至隐僻之书,无不搜到;作诗文,则出口如注,缮写者手不及追。

然余观其人,貌甚朴陋,闭户枯坐,无异木偶,其欲如吾伯凝之多才多艺,机巧挥霍,盖万不及一者矣。

故吾谓伯凝似左丘明,似晋师旷,似高渐离。

咄咄伯凝,盖以一身而兼有之矣。

(选自张岱《琅嬛文集》,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不淹博淹:广博B.未尝赍一钱而取药去者赍:带着C.嗣是寿花堂丸散刀圭,倾动越中嗣:后代D.援引笺注援:引用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伯凝在医术上的成就是因为家庭熏陶,他家祖传的医书有一百多种,储备的药材也很多。

B.伯凝五岁眼睛就失明了,父亲早逝,与母亲相处不好,但他自小就得到祖父祖母的喜爱。

C.伯凝失明或跟大量吃糖有关,而有见识的人认为他乳名为“狮”或许就是预示他失明的征兆。

D.作者写唐士雅著书、创作诗文及外貌等情况目的是为了衬托伯凝的多才多艺,机巧敏捷。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频听之不厌,读者舌敝,易数人不给。

(2)作诗文,则出口如注,缮写者手不及追。

9.文中作者说“咄咄伯凝,盖以一身而兼有之矣”,试结合全文概括伯凝“兼有”的具体内容。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月过行宫李贺渠水荭蘩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1)指出“风娇小叶学娥妆”采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这句诗的作用。

(5分)(2)有人评价说“末两句叹宫女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之叹。

(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庄子《逍遥游》)(2)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3)▲,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4)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5)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6)▲,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7)▲,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

(《论语》)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幽灵的对话【阿根廷】博尔赫斯他是在1877年一个冬天清晨,从英格兰南部到这里来的。

脸色红润,体格健壮,身材肥胖,戴的是一顶圆筒高帽,穿的是一件奇怪的羊毛披肩,中间有一道开口。

一群男人,女人和孩子急切地等待着他。

他们中间许多人的脖子上,都有一道红线那样的伤痕;另外有一些人,则没有了脑袋,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的,像在黑暗里行走。

逐渐地,他们围住了这个刚刚来的人。

人群里,有一个什么人高声骂了一句脏话,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恐惧,使他们骂了一声就到此为止了。

这时候,有一个皮肤黝黑、眼睛象两只火炬的军人,走上前来。

他乱蓬蓬的头发和漆黑的胡子好像要把脸都吞没了。

十二三道致命的伤痕,刻在他的身体上,仿佛虎皮上的条纹。

那个刚来的人看见了他,突然变了脸色,后来,还是迎上前去,伸出了手。

“看见这样尊贵的一个战士,被背信弃义的刀刃所击倒,怎么不教我伤心!”他神色自若地说,“然而,我将命令逮捕那些参与这场屠杀的帮凶,清洗他们的罪行,也好使我内心感到满意!”“如果你说的是桑托斯·佩雷斯和雷纳兄弟俩,那么我希望你要知道,我已经感谢过他们了。

”这个浑身是血的人庄严地说道。

那个刚来的人瞧着他,似乎怀疑他是在开玩笑或者是吓唬人。

但是基罗加继续往下说道:“罗萨斯,你确实从来不了解我。

既然我们的命运如此不同,你又怎么能了解呢?你曾有幸主宰过一座面向欧洲的大城市。

而我的命运却是在美洲的穷乡僻壤打仗。

我的世界有长矛、杀声、沙原,以及在荒僻的地方所取得的几乎是不为人知的胜利。

这些东西能博得什么名声?然而我在人们的记忆里活着,而且还要继续活许多年,因为我是在一处名叫雅科悬崖的地方,被几个手执长刀的骑马的人,在一辆驿站马车里被杀害的。

我不得不感谢你赐给我这样古怪的死法。

”罗萨斯已经恢复了自信,傲岸地望着他。

“你真是一个浪漫的人,”他说,“身后的荣誉并不比同代人的夸赞有更多的意义;尽管同代人的夸赞也不值什么,只要花几个小钱就能得到。

”“我知道你的看法,”基罗加回答说,“在1852年,命运,也许出于慷慨,也许是出于一种愿望,要试探一下你的内心深处,赏赐给了你在战斗中像个男子汉大丈夫那样去死的机会。

你却表现出你根本不配接受这样的赏赐:流血和格斗,把你吓坏了。

”“吓坏了?”罗萨斯反问道,“我,我这样一个在南方驯过马,后来又把整个国家都驯服了的人会吓坏?”基罗加的脸第一次出现了幸福的笑容。

“我知道,”他慢条斯理地说道,“根据您庄园的总管和雇工们提供的完整资料,您确曾不止一次地显示过马上功夫。

不过,正是在那个时期,在美洲,而且同样是在马背之上,却有过另外许多壮举,他们是查卡布科、胡宁、帕尔马·雷东达和卡塞罗斯。

”罗萨斯听着,脸上不动声色,然后回答说:“我用不着出去逞勇。

我安排比我勇敢的人去打仗,去替我死。

譬如说,那个杀死你的桑托斯·佩雷斯就是其中的一个。

勇敢,无非就是能不能顶得住;有的人比别人顶得住,但是他们迟早也都要垮下来的。

”“也许是吧,”基罗加说道,“然而,我曾经活过又死了,但却至今不知道什么是害怕。

现在,我希望被人忘记,希望能够换个模样,另有一番作为,因为历史上已经有过太多的狂暴之徒。

我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会有什么遭际,但是,肯定不会胆怯。

”“我却只想做我自己,”罗萨斯说,“我不想变成另外一个人。

”“石头也是希望永远是石头的,”基罗加说,“它们做了无数世纪的石头,但最后都化成了尘土。

”注:罗萨斯(1793-1877)、基罗加(1790-1835),两人都为阿根廷军事首领。

1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罗萨斯和基罗加两人生前发生的故事。

(2分)13.第一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6分)14.罗萨斯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6分)15.结合全文,探究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内涵。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谈写字沈从文①社会组织复杂时,所有事业就得“分工”。

任何一种工作,必需要锲而不舍地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

当行与玩票,造诣分别显然。

一般人对于某种专门事业,无具体了解,难说创造;无较深认识,决不能产生奇迹。

不特严谨的科学是这样,便是看来自由方便的艺术,其实也是这样。

②写字算不算艺术?就甲骨文字看来,当时文字制作者,在点线明朗悦目便于记忆外,已注重其装饰美或图案美。

到铜器文字,这种努力尤其显然。

此后大小篆的雄秀,秦权量文字的整肃,汉碑碣的繁复变化,从而节省为章草,整齐成今隶,它那变革原因,虽重在讲求便利切合实用,然而也始终有一种造型美的意识存在。

这种超实用的意识,浸润流注,促其发展。

因此承认写字是一种艺术,算不得冒失。

③写字的艺术价值成为问题,是其被人承认为艺术之时。

史称蔡邕写石经成功,立于太学门外,观者填塞街陌。

王羲之作行草,更奠定了它的艺术价值,不过同时也凝固了文字艺术创造的精神。

从此写字重模仿,重作者本人的事功,容易受人为风气所支配。

与图画、音乐、雕刻比较起来,虽见得更贴近生活,切于应用,令人注意,但与纯艺术也就越远了。

④写字的艺术价值成为问题,还有个原因却在多数人对于字的估价方法。

这种人对于字的本身美恶照例毫无理解,因其无理解,便把字附上另外人事的媒介,把字当成人格的象征,权力的符咒;欣赏它,只为的是崇拜它。

中国运故宫古物往伦敦展览时,英国委员见有乾隆题字的都一例带走。

中国委员以为这种毛子精神十分可笑。

⑤近来美术展览会里,常可以发现吴佩孚的竹子,冯玉祥的白话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