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斜拉桥主梁合拢段施工方案 1

斜拉桥主梁合拢段施工方案 1

2、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
①、边跨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 合龙前的准备
前移挂篮至合龙口
挂篮转换(悬臂变简支) 安置压重水箱
水箱灌水共26T
调整标高 解除边墩支座附近的水平约束 安装合龙口劲性骨架并锁定
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装模
浇注砼并在水箱内同步等效放水
砼养护、待强 张拉合龙预应力钢束T6(先张拉)、 B12—B15 填余下的压重砼(E1、E2、B1~B5) 拆除边跨现浇段临时支架
压重水箱配置图
水箱压重 2Φ 240㎝ 水箱共26T
纵断面图
平 面 图
原设计合龙段两端均压重,但合龙段的岸 侧已浇梁段由于采用现浇支架施工,其支架承 载能力较强,合龙挂篮在其上的支承可视为刚 性支承,因此合龙段岸侧梁段上不必设水箱, 故建议取消岸侧现浇梁段的压重。
②、挂篮主纵梁锚固加载法
当在合龙口靠岸侧的现浇段标高低于合龙设计 标高,而悬浇段的标高高于设计标高时,这时可考 虑采用挂篮主纵梁锚固加载调整法,即使用 YC60 预 应力千斤顶在挂篮悬臂端主纵梁上加力,通过主纵 梁的传递,在标高低的现浇梁端产生一个向上的拉 力F上,在主梁悬浇梁端产生向下的压力 F下,这样现 浇段的标高升高,而悬浇段的标高降低,通过这一 办法,可基本消除合龙口两边高差。
挂篮主纵梁锚固加载调整受力示意图
给悬浇段向下的F下 水箱压重 主纵梁前端支座 给现浇段向上的F上 YC60千斤顶
悬浇梁段
合 龙 段
100
现浇梁段
100 50 100 100 100 50 70 70 70 70
后锚点 吊杆一 吊杆二
5、劲性骨架的安装
①、劲性骨架结构: 合龙段施工时,为了使两边梁体尽可能 协调变形,以保证混凝土接合顺畅以及为 了保证两边梁段的稳定,在合龙段两边的 梁端底板与顶板设置了 18根长2.4米的I36型 钢,通过与预埋在两端梁段内预埋板焊接 在一起,起刚性连接的作用。型钢的两端 在梁的纵墙周围及斜腹板与顶板交接处, 为平行的型钢。

江肇西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索鞍式)

江肇西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索鞍式)

2010年11期(总第71期)作者简介:罗庆湘(1981-),男,重庆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

1工程概况江肇西江特大桥主桥共四个主塔,塔号为29#~32#塔,主塔为独柱式刚劲混凝土结构,截面为八边形,并在顺桥上刻有0.1m ,宽0.7m 的景观饰条。

主塔高度为30.5m (含索顶以上4m 装饰段),主塔截面等宽段顺桥向宽5m ,横桥向宽2.5m ;塔底5m 范围,顺桥向厚为5m ,横桥向由2.5m 渐变到3.1m 。

图1主塔一般构造图本桥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梁上间距4m ,塔上间距0.8m ,拉索通过预埋钢导管穿过塔柱,在主梁上张拉。

斜拉索采用Φs 15.2mm 环氧涂层钢绞线斜拉索,标准强度为1860MPa ,斜拉索规格分别为43-Φs 15.2mm 和55-Φs 15.2mm ,采用钢绞线拉索群锚体系。

斜拉索为单索面双排索,布置在主梁的中央分隔代处,全桥共128根斜拉索。

钢绞线外层采用HDPE 护套。

减振装置及锚具采用斜拉索专用材料。

2施工方案简介主塔分六节施工,其中最大施工节段为5.4m ;主塔内设劲性骨架,用于钢筋和索鞍定位;模板施工采用无支架翻模施工,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均设有阴阳缝,由模板厂加工,现场拼装。

考虑到主塔外观,该主塔模板不采用对拉杆在塔身中间穿过来固定模板,而采用桁架式模板翻模施工,塔吊辅助翻模。

3主塔施工流程图2主塔施工流程江肇西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罗庆湘,闫化堂(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江肇西江特大桥主塔为独柱式刚劲混凝土结构,截面为八边形;主塔高度为30.5m ,主塔截面等宽段顺桥向宽5m ,横桥向宽2.5m ;本桥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梁上间距4m ,塔上间距0.8m ;拉索通过预埋钢导管穿过塔柱;采用C60混凝土。

本文介绍了江肇西江特大桥主塔施工方案,重点介绍了劲性骨架设计及施工、索鞍定位以及混凝土防裂等。

北盘江大桥斜拉索施工方案

北盘江大桥斜拉索施工方案

北盘江大桥斜拉索施工方案一、施工概述北盘江大桥是连接两个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一座大型斜拉桥。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

设计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等环节。

二、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桥梁结构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

2.1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主要确定桥梁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桥梁的类型、主要参数和斜拉索的布置等。

在北盘江大桥的设计中,选择了斜拉桥结构,以满足大跨度、高荷载和地质条件等要求。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斜拉索的位置和长度,以保证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均布荷载。

2.2 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需要进行桥梁的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

斜拉桥的斜拉索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

在详细设计中,需要确定斜拉索的材料、截面形状和预应力力值等参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另外,还需要考虑斜拉索与桥梁主体的连接方式和斜拉索的预应力调整等。

三、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等环节。

3.1 施工准备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人员配置、施工设备选型和施工工序安排等。

施工方案则包括施工顺序、工序要求和施工安全措施等。

另外,还需要进行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2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桥梁的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进行桩基础或深基坑开挖等工作,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之后进行桥墩和桥台的施工,包括模板搭设、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最后进行桥面铺装和防护层施工等。

斜拉索施工是桥梁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斜拉索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斜拉索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斜拉索与桥梁主体的连接方式。

之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和调整,确保斜拉索的预应力力值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进行斜拉索的锚固和保护措施,以确保斜拉索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3 竣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

东海大桥主通航孔斜拉桥施工介绍

东海大桥主通航孔斜拉桥施工介绍

钢管桩
-40.0
导管架结构示意图
上海建工集团
导管
斜撑
水平撑
导管架结构示意图
上海建工集团
2、导管架法和常规法方案比较:
施工工艺 比较项目 1、适用范围 导管架法 常规散打散拼法 备注
比较适用于海比较适用于风平浪静、导管架法减少了海上的施工强度和施工和 况恶劣的海域 流速不大的海域 周期。 整体定位,插、 导管架法是装配式施工,可以整体吊装、 单根桩定位,桩位较 2、沉桩 打桩方便,易 定位; 难控制 控制 常规法只能散打散拼。 导管架着地,钢管桩水下部分通过导管架 也相互连接,大大缩小了桩的自由长度; 3、结构受力 整体性好 整体性较差 常规法钢管桩水下部分无法连接,自由长 度长,受弯矩大。 导管架法在岸上制作焊接,沉桩时导管架 4、施工安全、 依靠自身稳定; 容易保证 较难保证 质量 常规法全部在海上现场进行焊接,沉桩时 单桩稳定较难保证。 5、材料用量 较多 较少 导管架法受海况自然条件影响少,能大大 缩短工期; 6、施工工期 工期短 工期长 常规法受海况自然条件影响大,很难缩短 工期。
上海建工集团
3、导管架的制作安装
每个导管架平台由两个导管架组成,导管架在船厂制作完成后 用船运输到桥位。 导管架安装时将起吊钢丝绳、调节钢丝绳和GPS天线系到导管 架上,并进行调试,然后起吊;当起吊到预定位置后,移动浮 吊进行导管架的精确定位,满足要求后进行进行导管架下沉安 装;当导管架底部距海床面0.5米时暂停下沉,进行导管架的第 二次测量定位,满足要求后下沉就位。就位后立即进行四个角 点钢管桩的插打,然后再进行其它部位钢管桩的插打。
上海建工集团
东海大桥主通航孔
斜拉桥施工
上海建工集团
工程概况

斜拉桥施工方案

斜拉桥施工方案
3
桥梁宽度:1.0(护索区)+0。5m(护栏)+净—7。0m(行车道)
+0。5m(护栏)+1。0(护索区)=10.0m
桥面横坡:2%
桥梁纵坡:2.6%
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Ⅶ度,按Ⅷ度设防
桥面铺装:6~13cm厚40号混凝土调平层+6cm沥青混凝土铺装
3
3
箱梁、桥塔:50号混凝土
我国一直以发展混凝土斜拉桥为主,近几年我国开始修建钢与混凝土混合式斜拉桥,如汕头石大桥,主跨518m;武汉长江第三大桥,主跨618m。钢箱斜拉桥如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桥,主跨628m;前几年上海建成的南浦(主跨423m)和杨浦(主跨602m)大桥为钢与混凝土的结合梁斜拉桥。
一般说,斜拉桥跨径300~1000m是合适的,在这一跨径范围,斜拉桥与悬索桥相比,斜拉桥有较明显优势。德国著名桥梁专家F.leonhardt认为,即使跨径1400m的斜拉桥也比同等跨径悬索桥的高强钢丝节省二分之一,其造价低30%左右。
(8)边跨支架应待箱梁预应力束全部张拉完毕,且管道压浆的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方可进行,落架应遵循全孔多点、对称、缓慢、均匀的原则,从跨中向支点拆卸.斜拉索张拉前,边跨支架应拆卸完毕.
(9)施工时箱梁顶底板的上、下层钢筋及腹板的内、外层钢筋之间应采用Φ12短钢筋(两端用90°弯钩)固定绑扎成整体。
第3章工程概况
3.1
本桥是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净宽7m上跨车行天桥。桥梁起讫桩号K0+307。17~K0+417.17,全长110m,中心桩号K0+362。17,与高速公路交叉桩号K18+225.上部结构采用(20+32+32+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连续梁组合体系,塔墩梁固结。下部结构采用圆端形桥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斜拉桥施工—斜拉桥主梁施工

斜拉桥施工—斜拉桥主梁施工
对于双索面布置的双箱截面主梁,主梁节段 的横向可划分为两个边箱和中间行车道板三部分 。两个边箱对称悬臂浇筑并张拉拉索,最后以两 个边箱为基础施工中间行车道板。
混凝土双箱梁截面施工
牵索挂篮施工(澳大利亚) 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宜宾中坝金沙江大桥)
(三)顶推法、平转法施工
顶推法进行混凝土斜拉桥主梁的施工,需在 跨内设置若干临时支墩,且在顶推过程中,梁要 反复承受正、负弯矩。
我国天津永和桥主梁施工就是采用支架法拼 装施工的。
(二)悬臂法施工
悬臂施工法可分为悬臂拼装法和悬臂浇筑法两 种。
悬臂拼装法一般先在塔柱区段现浇一段起始 梁段以放置起吊设备,然后用起吊设备从塔柱两 侧依次对称安装预制梁段,使悬臂不断伸长直至 合龙。
悬臂浇筑法是从塔柱两侧用挂篮对称逐段就 地浇筑混凝土直至合龙。
钢箱梁悬臂吊装(安庆长江大桥)
悬臂浇筑法(漳州战备大桥)
我国大部分混凝土斜拉桥主梁都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施工中应尽量减小施工荷载,并充分发挥拉索的作用, 使结构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受力状态基本一致。
泸州泰安长江大桥的挂篮悬臂现浇施工
对于单索面布置的箱形截面主梁,为减轻浇 筑质量,通常将横截面分解成三部分,即中箱、 边箱和悬臂板。先完成包含主梁锚固系统的中箱 ,张拉斜向拉索,使之形成独立的稳定结构,然 后以中箱和已浇梁段的边箱为依托,浇筑两侧边 箱,最后用悬挑小挂篮浇筑悬臂板,使整体单箱 按品字形向前不断悬臂浇筑。
顶推法(法国 Millau Viaduct)
平转法是将斜拉桥上部结构分别在两岸 或一岸顺河流方向的支架上现浇,并在岸 上完成落架、张拉、调索等所有安装工作 ,然后以墩、塔为圆心,整体旋转到桥位 合龙。
平转法施工适用于桥址地形平坦、墩身 较矮及结构体系适合整体转动的中小跨径 斜拉桥。

桥梁工程施工案列(3篇)

桥梁工程施工案列(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城市跨江大桥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某城市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形象,决定建设一座跨江大桥。

该桥全长约4.8公里,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面宽45米,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

二、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采用分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分为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桥面系施工三个阶段。

(1)基础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5米,桩长60米,共计400根。

(2)主体结构施工: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结构,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3)桥面系施工:桥面系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包括桥面板、伸缩缝、栏杆等。

2. 施工工艺(1)基础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旋挖钻机钻孔,然后进行钢筋笼制作、混凝土浇筑。

(2)主体结构施工:主梁施工采用悬臂浇筑法,分为支架法施工和悬臂法施工。

支架法施工:在主塔两侧搭设支架,将主梁分段吊装至支架上,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悬臂法施工:在主梁两端设置悬臂支架,将主梁分段吊装至悬臂支架上,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3)桥面系施工:桥面板采用预制拼装施工,伸缩缝、栏杆等采用现场焊接、安装。

3. 施工质量控制(1)基础施工:严格控制钻孔精度,确保桩位偏差在规定范围内。

(2)主体结构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指标,确保结构安全。

(3)桥面系施工: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的质量,确保桥面平整、栏杆安装牢固。

三、施工难点及对策1. 难点:基础施工中,桩基施工精度要求高,且地质条件复杂。

对策:采用先进的旋挖钻机,严格控制钻孔精度,加强地质勘察,制定合理的桩基施工方案。

2. 难点:主体结构施工中,悬臂浇筑法施工难度大,质量控制要求高。

对策: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 难点:桥面系施工中,预制构件质量要求高,安装精度要求严格。

对策:采用先进的预制构件生产线,严格控制预制构件质量,加强现场安装质量控制。

斜拉桥施工方案

斜拉桥施工方案

长春轻轨净月线伊通河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二〇〇三年四月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自然条件-------------------------------------------------------------------1四、地貌、地质、水文及气象--------------------------------------------------1五、工程工期------------------------------------------------------------------1六、工程质量达到的目标------------------------------------------------------1七、劳动力准备--------------------------------------------------------------1八、机械设备------------------------------------------------------------------1九、施工总体部署------------------------------------------------------------1十、工程重点和难点----------------------------------------------------------1十一、总体施工方案---------------------------------------------------------1十二、具体施工方案----------------------------------------------------------1十三、各项保证措施-----------------------------------------------------------1十四、施工平面布置图---------------------------------------------------------1十五、施工进度计划-------------------------------------------------------------1十六、施工监控-----------------------------------------------------------1长春轻轨净月线伊通河桥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轻轨净月线03号标段伊通河斜拉桥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AZB2003-022、长春市快速轨道交通净月线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编号:0194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项目简介**长江公路大桥起始于江北岸合安高速公路**接线处,穿越**市区,在**市东门汽车轮渡处跨越长江天堑及南北岸部分区域,终点与318国道新改建路线相交,全长5.9km。

该项目已由国家计委以计基础[2001]1186号文批准建设。

**长江公路大桥的主桥施工标段划分为A标(北)和B标(南)。

A标段起止桩号为K20+118.5~K20+638.5全长520m,.1.1.1 结构布置**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50+215+510+215+50米五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040m。

主桥采用全焊扁平流线形封闭钢箱梁,倒Y型双塔,空间双索面扇形钢绞线斜拉索。

钢箱梁采用主梁梁高3.0m(桥中心线处),梁上索距15m型式。

斜拉索每个索面16对斜拉索,在梁上锚固标准间距为15m,在塔上锚固间距为2.0~2.5m,与索塔的连接采用钢箱式锚固,与主梁的连接采用锚箱式锚固。

斜拉索在塔上张拉。

索塔采用钢筋砼倒Y形形式,锚索区上塔柱为单箱双室整体多边形截面,塔体空心结构。

索塔总高179.126m,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比为0.2695。

主桥两座索塔均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状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米。

钢围堰高度A标为51.0m。

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高6.0m。

承台顶面高程-3.25m。

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呈梅花形排列,桩间中心距为6.0m。

封底采用水下C25号砼厚7.0m。

主桥边跨及辅助跨处各设一个辅助墩和一个过渡墩,其中辅助墩为双柱式实心结构,基础为8根直径3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过渡墩为分离式实体结构,基础为4根直径2m的钻孔灌注桩。

1.1.2 主要技术标准桥梁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桥面宽度:31.2m,四车道桥面标准宽度26.0 m,中间设2.0m宽中央分隔带,两边各设0.5m防撞护栏。

主桥斜拉桥两边增设锚索及检修宽度。

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桥面最大纵坡:3.0%桥面横坡:2%设计洪水频率:1/300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Ⅵ度,按Ⅶ设防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6.930m,最低通航水位2.480m通航净空:最小净高24m,主通航孔双向航宽不小于460m,边通航孔单向航宽不小于204m1.2 桥址区自然条件1.2.1地理位置桥位位于长江**河段振风塔以下、鹅眉洲分流口以上部分。

该处江段单一、顺直、稳定。

桥位处两岸江堤堤距1660m,河床断面表现为北岸边坡较陡,南岸边坡较缓。

其中深泓区中线靠近北岸,距北岸约580m,宽约1100m,平均水深约35.9m,最大水深距北岸大堤347m,水深为38.9m。

漫滩主要分布于南岸,宽度约560 m,平均水深约4.9m。

1.2.2 气象、水文条件桥址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夏温差较大。

春季以风和日丽为主,夏季炎热,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月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5℃。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多年最大风速20m/s,瞬间极大风速24.2 m/s。

长江**段的平均水面比降,九江至**段为0.0203 ‰,**至大通段的为0.0189 ‰。

根据1925~1998年统计资料,**站多年平均水位8.27m(黄海高程),历年最高水位16.84m,历年最低水位1.62m。

枯水期水位在6m左右,相应水深北墩为27m。

桥位处20年一遇、100年一遇、300年一遇各典型年洪水作用下,斜拉桥北墩周围的冲刷坑最大深度为14.9、18.4、20.1m。

300年一遇冲刷坑范围为上游50m,下游147m.。

长江**段位于长江下游非感潮河段,根据实测的洪、中两级水位的流速、流向资料,桥位附近河段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流速相对较小。

中水期,桥位处流速为0.91m/s~1.31m/s,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左4°~右7.8°之间。

洪水期,桥位处流速为1.83m/s~2.33m/s,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0°~左7.5°之间。

1.2.3 地质条件北塔地面高程在-19.8~-21.3m,覆盖层厚度为11.4~13.8 m,覆盖层上部为细砂、砂砾石层,下部为砂卵石层,卵石层厚2~3m,卵石粒经一般为5~8cm,最大为12cm,弱风化基岩厚度为0.9~4.6m,弱风化基岩顶面高程为-32.9~-35.0m,微~新鲜基岩顶面高程为-34.3~-39。

下覆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宣南组红色碎屑,其主要岩性为粉细砂岩、含粘土团块的粉细砂岩及粘土质粉砂岩、疏松砂岩。

前者属软岩,在主塔墩处占比例85~87%,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20Mpa;后者属极软岩,占比例13~15%,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0.5~1Mpa。

主塔墩基础施工3.1 主塔墩基础概况及施工方案概述:北主塔墩里程桩号为K20+383.5m,位于长江主河道北侧,距北岸堤顶控制桩385 m左右。

多年平均水位8.27m,相应水深29.3m左右。

主塔墩基础为深水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桩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m。

顶面高程取15.0m,底面高程为-44.0m,由于北塔处覆盖层较浅,仅11.4~13.8m,覆盖层下部有一层约2m厚的砂卵石砾层,设计钢围堰底部穿越该层,刃脚进入弱风化层,钢围堰高度51m。

封底采用水下25号砼,厚度7m。

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承台顶面高程-3.25m,底面高程-9.25m,承台厚6.0 m。

采用30号砼,砼体积3963.1m3,属大体积砼。

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超长钻孔桩,从基岩面算起的钻孔长度为64m,桩间中心距为6.0m。

根据主塔墩墩位处的地理环境、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主塔墩基础的结构型式,主塔墩基础的施工方案拟定为:1、岸上钢围堰加工,水中定位船,导向船就位,安设钢围堰锚锭系统;2、钢围堰浮运、下沉、接高;3、钢围堰着床,达到设计标高,清基;插打钻孔桩的钢护筒;4、搭设施工平台,浇注封底砼;5、施工钻孔桩;6、钢围堰抽水,分三层浇注承台砼;主塔墩基础施工在整个桥梁施工的关键线路上,受洪水影响大,长江流域每年5~10月为汛期,洪峰多出现在6~8月,钢围堰只有在2002年5月1日前,完成封底并完成了4~5根结构桩,其抵抗巨大水流冲击的安全性能才能有充分把握。

确保安全度洪。

3.2 钢围堰定位、接高、下沉及封底施工**长江公路大桥A标(北塔墩)钢围堰总重达1325T(不含填壁砼重),采用双壁自浮式结构,竖向分为9节段。

每节段平面分为12环块进行加工、拼装。

钢围堰制作、加工、焊接由钢围堰制作单位进行。

钢围堰采用在塔位块件拼装的方式拼装和下沉。

即钢围堰在岸上制作并整体组拼底节刃脚段,底节沿滑道下水,底节被浮运至墩位,然后在底节上逐步拼装块件并逐步在堰壁灌水而下沉至河床,接着在块件拼装过程中在堰内吹砂且在堰壁内逐步浇注砼,最终依靠重力(自重加压重)穿过覆盖层着岩。

3.2.1定位船、导向船系统的布置底节刃脚段在工厂总装完毕后,采用简易滑道整体下水,然后用拖轮将其整体浮运至塔墩位处定位。

为了保证双壁钢围堰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围堰定位系统设定位船、导向船锚锭系统及其他辅助设施。

**长江公路大桥桥位处江段单一、顺直、稳定,无回流,水流单向流态。

围堰定位系统采用双定位船组+双导向船组的方式固定围堰。

在上游距桥轴线约120m处与导向船平行设置两艘300T 方驳定位船,其作用是确定调整钢围堰顺水方向位置。

定位船利用上游方向的10只20T钢筋砼主锚牵拉,并辅以4只5T霍尔式铁锚作为侧锚,使定位船牢牢地固定在桥位上游的位置上。

导向船采用2艘500T大型驳船,用万能杆件拼成空间桁架将二艘联成一个整体,便于钢围堰准确定位和施焊、纠偏、调平等一系列作业。

另外在两导向船一对对角各布置一台20T桅杆吊,以满足钢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吊装需要。

施工用锚(系)缆与钢围堰连接宜采用缠绕方式,以避免应力集中;钢围堰与导向船宜采用柔性连接,并在钢围堰与导向船之间设置橡胶护舷,以避免船只与钢围堰的直接碰撞。

钢围堰定位船、导向船系统的布置详见方案图3.2.2 钢围堰接高、下沉和着岩稳定在首节钢围堰隔仓内对称干浇0.8厚的25号常规砼,振捣密实。

并向夹壁内加、抽水以调平围堰,预留一定的干舷高度,使其处于待拼次节钢围堰的状态。

以后的每节钢围堰均由12块单元在拼装船组上完成拼装焊接成整体后,用两艘300马力拖轮顶推拼装船平台及钢围堰至墩位导向船组下游位置,并临时锚锭。

将300T大型浮吊就位,准备起吊钢围堰,钢围堰起吊时要求钢丝绳同时受力,起吊后钢围堰保持水平。

起吊平稳后,缓慢撤出拼装船并回岸边准备拼装下节钢围堰。

拼装船撤离后,缓慢操作300T浮吊,使吊装钢围堰逐渐逼近已就位围堰位置,并调整吊装围堰至适当高度,以便其顺利就位于已安装钢围堰上空,牵好缆风绳,使上、下围堰初步对位正确,然后缓慢下落吊装钢围堰于就位钢围堰上,下落前需使上、下限位板密合。

就位并微调达到要求后,搭设临时工作平台,提供电源,交钢围堰制造商准备施焊。

钢围堰入水后调平靠隔仓加水进行。

每接高一节,即均匀灌水下沉,并预留相应的干舷高度,以便接高下一节时施焊作业。

当围堰接高下沉至刃脚尖距河床0.5m 左右即暂停灌水下沉,仔细探明河床状况,并对所有缆绳、锚链、锚锭和导向设施进行细致的检查,记录并调整。

然后通过导向船组及其锚锭系统严格控制钢围堰倾斜、偏位,以实现钢围堰的精确定位。

钢围堰落床后,根据河床冲刷情况,在围堰外四周抛填片石笼或钢筋石笼以减少冲刷,河床以下采用吸泥下沉,用砂石泵、吸泥机抽出刃脚下覆盖层,同时浇注钢围堰两壁间水下砼,以帮助围堰下沉。

钢围堰填壁砼应分仓、对称、等速进行,每次浇注高度不大于5m。

填壁砼最终应浇注至设计标高,即-3.25米。

为防止涌砂,吸泥下沉过程中,用抽水泵及时向围堰内补水,保持围堰内、外水位相平或围堰内水位略高于围堰外水位。

钢围堰刃脚嵌入岩面后,由于北塔墩处基岩面高低不平,弱分化基岩面高差3.7m,钢围堰尚未最后稳定,随时可能倾斜和偏位,需对钢围堰采取有效的稳定措施。

在钢围堰刃脚加工时,预先在基岩较低处内壁刃脚上均匀设置多个倒牛腿,在围堰上部内壁设置4个支撑钢管套箍和反向加力架,将支撑钢管放入钢管套箍内,钢管上端用钢板封口,在其上与反向加力架之间放置液压千斤顶,调节千斤顶以整平围堰。

调平后,用型钢代替千斤顶,支撑,上下端分别与钢管顶及反向加力架韩牢,取出千斤顶,然后由潜水员将钢板登垫在刃脚端倒牛腿与基岩间,并用钢板塞紧,最后用麻袋装砼,封堵刃脚缺口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