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制度】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一、幼儿入园时,做好幼儿体检记录,登记是否有过敏史。
二、各班老师做好幼儿每日出勤登记,每月由财务人员统计幼儿出勤天数及出勤率统计。
三、各班老师做好全日察看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园领导随时抽查记录情况。
四、家长率领孩子带防疫部门接种后要及时通知给保健医,保健医要立刻登记,做到卡、证、簿符合,每月定时上报防备接种情况,年底做防备接种率统计。
五、认真做好卫生宣传、事故分析处理记录。
六及时登记意外事故,坚持进行意外事故分析。
七、做好十项记录工作,记录要清楚。
八、每天晨检、午检、并做好记录。
九、对幼儿的每次查体、职工查体均做好记录,依据查体情况对幼儿体格发育,膳食营养,进行分析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十、对幼儿的各种疾病做好记录,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十一、做好各种卫生检查记录。
坪山新区田田幼儿园2024年4月30日卫生保健资料登记统计制度2024—04—2220:03|2楼一、保健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各项儿童保健方面的统计资料、表格,及时上报。
二、要注意日常资料的积累、收集和保管,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连续性、完整性。
为科学育儿供应可靠数据,提高保教质量。
三、每学期需要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分组归纳,使散乱无章的资料通过列表、画图、分类归纳渐渐趋向系统化、条理化。
四、娴熟掌握各项数据的计算方法,使分析结果最终能真实地反映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
五、依据工作目标订立年度保健工作计划,一年工作结束后,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正确反映幼儿的健康情形,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并总结本年度保健工作质量。
六、幼儿入园时,向家长了解幼儿健康情形,对幼儿既往史、过敏史、传染病史等健康情形要正确录入各项表格,建立建全幼儿健康档案。
七及时填写每日的晨午间检查情况,检查落实班级的全天察看记录和消毒记录的填写。
要求对每天的消毒情况、幼儿的特殊情况均做好记录。
八、对在园患病或发生意外事故的幼儿,及时填写疾病登记表或事故登记。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模版(五篇)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模版一、健康监测机制1、入园体检规定。
儿童在入园前必须接受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乙肝五项和血色素检测。
只有在体检结果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园手续。
同时,需要了解幼儿的疫苗接种记录、疾病史、传染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以及生活习惯等信息。
2、年度健康检查。
在园儿童每年应接受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
每学期应进行两次体重测量,一次身高、视力和头围检查。
幼儿园将对幼儿的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和评估反馈给家长。
同时,督促家长对患有龋齿、视力问题、贫血、沙眼等疾病的幼儿进行治疗,并向幼儿园报告治疗进展。
3、晨检与全天健康观察。
班级教师需严格执行晨检,包括检查幼儿有无发热、观察咽部、皮肤和精神状态,询问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以及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
4、坚持预防为主的策略,有效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并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
二、卫生消毒与隔离制度1、环境卫生管理(1)建立室内外清洁制度,每日进行小扫除,每周进行大扫除,实行区域责任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2)确保幼儿玩教具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洗。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阳光充足,冬季定时开窗通风。
(4)厕所需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
(5)被褥每月清洗一次,冬季每月晾晒一次。
2、个人卫生要求(1)每位幼儿应有专用的毛巾和水杯,个人日常用品需定期消毒。
(2)幼儿在饭前便后需用流动水洗手,保持清洁卫生。
(3)培养幼儿饭后漱口的习惯,鼓励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规定幼儿每周剪指甲,每两周剪脚趾甲。
(5)要求幼儿穿着整洁,定期晾晒被褥,床单、被罩每月清洗一次。
(6)保护幼儿视力,注意室内光线,适当控制看电视时间。
(7)工作人员需保持个人卫生,保持仪表整洁,定期剪指甲,做到四洗手。
3、消毒隔离规定(1)确保保健用品专用。
(2)幼儿及工作人员确诊传染病后,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进行全面消毒。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一、建立完善的卫生保健资料记录,要求准确无误、及时整理。
二、幼儿入园时,必须做好健康记录,详细记录幼儿的出生史、家族史、重要疾病史及过敏情况。
三、每日对幼儿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对缺勤原因进行追踪记录。
四、每周对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及时间进行记录,定期对幼儿体育锻炼的强度和密度进行检测。
五、每学期对幼儿身高、体重进行两次统计,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向家长反馈。
每学年对幼儿的身高、体重进行比较一次。
六、每日对晨检结果进行记录。
七、每周对幼儿出勤情况进行统计。
八、每学年对幼儿患病情况进行图形分析,以便更好地追踪和观察。
九、每学年对幼儿五官检查情况进行统计。
十、每学年对幼儿免疫接种情况进行统计。
十一、每学期对幼儿的视力、听力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矫治。
十二、每月对幼儿生活用品进行消毒、清洁、整理,并做好记录。
十三、每周对幼儿玩具、餐具、寝室等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
十四、每学期对幼儿的被褥、床单、枕套等进行清洗、晾晒,并做好记录。
十五、每学年对幼儿饮用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十六、建立药品管理登记制度,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十七、建立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十八、做好食品留样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十九、加强对幼儿园周边环境的卫生管理,防止污染对幼儿的影响。
二十、定期组织保育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保育水平。
二十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幼儿人身安全。
二十二、定期对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十三、加强对幼儿营养膳食的管理,确保幼儿饮食营养均衡。
二十四、建立完善的卫生检查制度,定期对幼儿园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
二十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十六、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对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和记录。
二十七、加强对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二十八、建立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保健统计工作是评估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步骤。
医务人员必须认真收集和整理儿童有关健康情况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研究并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情况、疾病发生率及儿童营养卫生状况,根据统计结果衡量工作的质量,从而制订和修改工作计划,进行科学研究。
收集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全面,整理资料过程注意科学化,有目的地分组归纳,通过列表、画图等形式显示,注意纠正原始资料中的谬误,力求准确无误。
整理好的资料运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分析计算,得出结果再与标准值进行分析比较,并按时将统计结果上报领导部门。
资料在医务室整理后,每学年交档案室存档。
1.记录表包括:出勤登记表、出勤统计表、晨间检查记录表、体格锻炼观察表、缺点登记表、疾病登记表、儿童发病情况每日登记表、传染病登记表、体弱特殊儿童管理登记表、体弱儿专案管理卡、幼儿意外情况及事故登记表、幼儿园每周食谱、膳食调查记录表、膳食调查统计表、幼儿园系统管理情况年报表、幼儿园健康检查统计表、幼儿园健康检查年报表、幼儿园儿童发病月报表、上墙资料(生长发育评价情况、血色素检验结果统计、缺点矫治情况、“五苗”接种情况、视力检查情况、出勤情况统计图、常见病发病统计图)。
2.卫生统计包括:生长发育评价、膳食调查统计、出勤率统计、缺点及矫治统计、常见病患病率、传染病发病率、预防接种统计、幼
儿园健康检查统计(身高、体重、血色素、视力检查、听力检查、口腔检查的情况)以及幼儿园系统管理情况的统计。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一、制度意义为了促进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高幼儿园幼儿的健康保障水平,确保幼儿园卫生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保障性和信息化,特制订以下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二、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开展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所有幼儿园。
三、登记统计内容1. 幼儿园卫生保健档案1.幼儿园每个班级必须建立幼儿卫生保健档案,包括儿童健康证明、幼儿传染病防治卡、幼儿平时观察记录表等内容。
2.每个幼儿个人档案必须包含了解幼儿的基本信息、家庭环境、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等内容。
2. 幼儿疫情登记1.每个幼儿必须在入校时,持幼儿健康证明和幼儿传染病防治卡到幼儿园进行登记。
2.发生传染病或疾病疫情时,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在幼儿园内对幼儿进行登记,做好隔离和防疫工作。
3. 幼儿园卫生保健用品登记1.幼儿园卫生保健用品的进出、使用必须登记,做到分类保管。
2.确保幼儿室内清洁卫生,每次清洁卫生必须登记,加强对幼儿室内卫生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
4. 幼儿食品、餐具登记1.幼儿园必须根据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餐饮卫生管理工作,每次进货、消费、制作均必须登记。
2.幼儿餐具必须由专人检查清洗,每次清洗必须登记,保证幼儿食品用具的卫生安全。
5. 幼儿健康体检登记1.幼儿园必须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幼儿园幼儿集中健康档案。
2.每次体检必须进行健康状况记录,并将记录归档存放。
6. 统计报表1.年度卫生统计表2.幼儿卫生统计表3.幼儿体检统计表4.幼儿园卫生保健设施器材及用品清单四、责任制度1. 幼儿园园长负责整个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做好各项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工作。
2. 幼儿园卫生保健组负责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工作。
3. 各班级保育员负责本班级的卫生保健工作和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工作。
五、附则制度起草人对本制度负责解释和修订。
六、结语本制度可有效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和健康成长。
幼儿园卫生保健信息管理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信息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提高卫生保健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主体4.卫生保健工作人员:负责协助保健医生开展相应的卫生保健工作,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
三、信息采集1.健康档案:每一名幼儿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到幼儿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接种疫苗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等。
2.体检记录:每年组织对幼儿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记录幼儿生长发育情况、体格指标、器官功能检查结果等。
3.感染病报告:及时记录幼儿园中出现的感染病症状,及时报告给保健医生,做好防控工作。
四、信息管理1.健康档案管理:由卫生保健负责人负责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体检记录管理:每次体检结束后,由保健医生对体检记录进行汇总和整理,存档备查。
3.感染病报告管理:卫生保健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并报告感染病情况,确保及时的防控措施得以实施。
5.信息保密:所有的幼儿健康信息都要严格保密,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外部单位或个人。
五、信息使用1.卫生保健工作分析:卫生保健负责人通过对健康档案和体检记录的分析,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以此为基础提出卫生保健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意见。
2.健康指导:保健医生根据幼儿的健康档案和体检记录,向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建议。
同时根据幼儿园的需要,组织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
3.健康报告:保健医生可根据幼儿的体检记录制作健康报告,向家长和幼儿园提供详细的健康情况及建议等。
六、信息存储1.纸质存档:健康档案和体检记录等相关信息以纸质形式存档,并设立专门的保管员负责保管和整理相关档案。
2.电子存储:将健康档案和体检记录等相关信息以电子形式备份存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七、信息更新1.健康档案更新:幼儿园负责人每年对幼儿的健康档案进行一次更新,补充完善个人信息、生长发育情况等。
2.体检记录更新:每年组织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更新幼儿的体检记录。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制度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它的环境卫生状况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幼儿园的环境卫生状况,规范管理,提升幼儿园的服务质量,许多幼儿园开始实行卫生保健登记制度。
一、卫生保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制度是针对幼儿园实行的一种保障性措施,通过实行这个制度,能够有效保证幼儿园的环境卫生状况,并能够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同时,实施卫生保健登记制度也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服务的质量,并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发展之路。
二、卫生保健登记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实行卫生保健登记制度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卫生保健方面入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每日清洁登记针对幼儿园的清洁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每日进行清洁登记,并对清洗反应有污垢的设施和用品进行记录,使其保持清洁卫生。
2. 食品卫生登记幼儿园食材和餐品的卫生无论从保护孩子健康的角度,还是从保障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疾病的方面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幼儿园应该每天定时记录食品卫生状况,保证食品材料的质量,并确保餐饮卫生健康。
3. 疫情防控登记当前,新冠病毒的影响正日益加重,对此幼儿园应该非常重视。
每日记录孩子的体温值,进行体温登记;开展卫生防疫教育,了解幼儿突发病情和疾病的预防。
4. 健康测评记录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关注,每日进行健康测评,记录项以身高、体重等,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为更好的做出幼儿园活动计划做好准备。
三、卫生保健登记制度实施的流程1.制定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的标准和内容;2.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实施幼儿园卫生保健登记制度;3.随时监控幼儿园环境卫生状况,并每日分门别类进行登记;4.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维护制度的正常运行;5.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卫生保健登记制度质量,提出改进建议。
四、结语对于幼儿园而言,卫生保健登记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性措施,不能被忽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生保健登记制度也会逐渐得到完善。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有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能真正发挥幼儿园的作用,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卫生保健记录工作制度

卫生保健记录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水平,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根据国家卫生保健法规和幼儿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及幼儿。
三、卫生保健记录内容1. 幼儿入园健康检查记录幼儿入园前需进行健康检查,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肺功能等。
2. 幼儿定期体检记录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幼儿进行体检,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体检日期、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肺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
3. 幼儿每日出勤记录各班老师需记录幼儿每日出勤情况,包括:姓名、性别、日期、是否出勤、出勤时间、请假原因等。
4. 幼儿疾病记录记录幼儿患病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发病日期、病症、诊断、治疗方法、康复日期等。
5. 幼儿意外事故记录记录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事故日期、事故原因、处理措施、康复情况等。
6. 幼儿预防接种记录记录幼儿预防接种情况,包括:姓名、性别、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疫苗名称、接种次数等。
7. 教职工健康检查记录教职工入职前需进行健康检查,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肺功能等。
8. 教职工疾病记录记录教职工患病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发病日期、病症、诊断、治疗方法、康复日期等。
9. 环境卫生检查记录记录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日期、检查部位、卫生状况、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
10. 食品卫生检查记录记录幼儿园食品卫生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日期、检查部位、食品卫生状况、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
11. 幼儿膳食营养记录记录幼儿膳食营养情况,包括:食谱名称、日期、菜品名称、食材种类、营养成分、摄入量等。
四、卫生保健记录要求1. 记录准确、真实、完整,不得虚构、篡改、隐瞒。
2. 记录应及时,不得拖延、遗漏。
3. 记录应使用规范的文字、符号、日期、时间等。
4. 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确保清晰、易于查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一、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
1、新生体检登记表;
2、身长体重登记表;
3、视力、血红蛋白登记表;
4、传染病登记表;
5、疾病登记表;
6、晨间检查记录表;
7、班级全日观察记录表;
8、班级、食堂、保健室消毒记录表;
9、紫外线消毒记录表;
10、预防接种记录表
11、体弱儿童管理记录表
12、缺点矫治记录表;
13、每周食谱记录表;
14、食物用量登记表;
15、食物营养统计表;
16、意外事故登记簿;
17、幼儿缺勤患病记录登记表。
二、卫生统计要求做好:
体格发育评价、膳食评价、出勤率、缺点矫治率、各种常见病患病率、传染病率、预防接种率等项统计,并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
三、对规定的各种卫生保健资料,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如实填写登记,尽量保持资料整洁和完整,绝不允许私自涂改、造假作弊。
定期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装订,归档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