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现场急救

合集下载

现场急救五大技术

现场急救五大技术

现场急救五大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急救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紧急情况下,掌握一些基本的现场急救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分别是心肺复苏术、止血术、人工呼吸术、骨折固定术和清除呼吸道阻塞术。

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指在心脏停跳或呼吸骤停时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首先,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果发现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方法如下:先进行心脏按压,将手掌放在患者的胸骨中央位置,用力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深度约为5-6厘米。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仰向后,捏住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2秒钟。

心肺复苏术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进行,以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心跳,争取时间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二、止血术止血术是处理大出血的一种急救技术。

大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危及生命。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止血: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阻止血液的流出。

如果纱布或绷带不足以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带。

将止血带绕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拧紧,直到出血停止。

但是要注意,使用止血带时要掌握好力度和时间,避免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此外,如果出血部位有异物,应先将异物取出,然后进行止血处理。

三、人工呼吸术人工呼吸术是在呼吸骤停或呼吸困难时进行的急救技术。

方法如下:首先,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头部稍微仰起,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然后,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的时间约为1-2秒钟,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控制呼吸的深度和力度,避免过度压迫或过度松弛。

四、骨折固定术骨折固定术是在发生骨折时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骨折可能会导致骨骼错位和软组织损伤,应及时进行固定,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进一步伤害。

方法如下: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骨折部位,以固定骨骼。

现场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现场急救措施通常是在突发的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紧急治疗手段。

这些措施旨在维护伤者的基本生命功能,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直到医疗人员到达现场或将伤者转移到医疗机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场急救措施,以及在不同情况下该如何采取措施。

1. 呼救当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步是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在大多数国家,这个紧急电话号码是911。

在打电话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现场位置、问题的性质和可能的伤者人数。

与急救员保持通话,并遵循他们的指示。

2. 停止出血对于出血严重的伤者,停止出血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可能,戴上手套并使用干净的布或绷带直接在受伤的部位施压。

如果血流无法停止,尝试提升伤者的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

避免给予伤者任何液体或药物,因为这可能会加重出血。

3.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CPR)是至关重要的。

CPR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在进行CPR时,将伤者放置在坚硬的地面上,用手掌放在胸部中间,以适当的力量进行按压,大约每分钟100-120次。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持续进行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4. 处理骨折和关节脱位如果伤者可能有骨折或关节脱位,尽量不要移动受伤的肢体。

如果可能,固定受伤的部位,并用绷带或布料轻轻包裹。

如果骨折穿破皮肤,要小心避免感染,不要试图将骨骼归位。

5. 处理烧伤和烫伤对于烧伤和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防止伤势加重。

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因为冰块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损伤。

遮盖受伤部位,但不要用胶带直接粘在烧伤上。

6. 处理中毒如果伤者可能已经中毒,尽快将其远离有毒物质的环境。

如果有意外吞食有毒物质,不要让伤者吐出,因为某些毒物可能会对食道和胃产生更大的伤害。

尽快与急救人员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有关中毒物质的准确信息。

请注意,以上提及的措施仅供参考,并不能代替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医疗人员的及时干预。

突发事故急救处理

突发事故急救处理

突发事故急救处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如交通事故、家庭事故、自然灾害等。

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正确的急救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突发事故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交通事故急救处理1.1 遇到交通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迅速将车辆开到安全地带,拉上手刹并打开警示灯。

1.2 检查车内人员的伤势,并根据情况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切勿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1.3 如有人出现呼吸困难、大量出血或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可以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如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

二、家庭事故急救处理2.1 烧伤的急救处理:对于轻度烧伤,应立即放置同等长度的冷水浸泡,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

对于严重烧伤,应及时用湿凉毛巾覆盖伤口,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2.2 溺水的急救处理:迅速将溺水者从水中救起,并清除口鼻中的水。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尽快通知急救人员。

2.3 中毒的急救处理:将中毒者迅速送往空气流通处,并保持室内通风。

如中毒者失去意识或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根据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处理。

三、自然灾害急救处理3.1 地震的急救处理: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避到坚固桌子或柱子下,并避免靠近窗户和外墙。

在地震结束后,应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急救帮助。

3.2 暴风雨的急救处理:在暴风雨来临前,确保关闭门窗,做好室内的防护措施。

遇到紧急情况,如受伤、失明等,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按照急救人员的指示行动。

3.3 路面塌方的急救处理:在路面塌方发生后,应尽快脱离险情,并保持冷静。

如果身体被压,应通过挖掘或周围人员的帮助,尽量让自己呼吸通畅,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几种突发事故的急救处理方法。

然而,这只是简单的介绍,并不能代替正规的急救培训。

在遇到突发事故时,如果自己没有相关救护知识,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并积极配合急救人员的工作。

现场紧急救护的步骤

现场紧急救护的步骤

现场紧急救护的步骤现场紧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中,为了保护生命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这些措施需要在时间和环境上的限制下迅速和有效地展开。

以下是现场紧急救护的步骤:1.判断现场安全在进行现场紧急救护之前,首先需要判断现场的安全情况。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需要立即转移被救助者或等待现场安全后再进行急救。

2.呼叫急救人员在现场紧急救护之前,需要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告知急救人员具体的现场情况,包括发现的伤者数量、伤者的状况和现场位置等信息。

3.评估伤者状况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需要对伤者的状况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包括对伤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出血、伤口和疼痛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急救人员判断伤者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或没有呼吸,需要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

这包括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以维持伤者的生命体征。

5.控制出血在伤者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下,需要立即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

这包括使用止血带或压迫伤口等方法,以减少伤者失血过多的情况。

6.处理伤口在伤者出现伤口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处理伤口。

这包括使用消毒剂消毒伤口以及使用敷料等物品进行包扎,以减少伤口感染和加重伤势的情况。

7.稳定伤者情况在进行现场紧急救护的过程中,需要稳定伤者的情况。

这包括对伤者进行安抚和心理疏导,以减少伤者的恐慌和紧张情绪,以保障伤者的安全和稳定。

8.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进行现场紧急救护的过程中,需要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会对伤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治和救护,并将伤者转移到医院进行治疗。

总结现场紧急救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和经验。

因此,如果出现突发事件,我们应该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进行基本生命支持、控制出血、处理伤口和稳定伤者情况等急救措施,以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现场救护原则

现场救护原则

现场救护原则现场救护原则一、概述现场救护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进行的紧急救治,旨在最大限度地减轻伤者的痛苦和损失。

现场救护应该尽可能地迅速、有效地进行,以确保伤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二、基本原则1. 快速反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立即反应并展开救护行动。

2. 安全第一:在进行现场救护时,应该优先考虑自己的安全。

只有确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好地保障伤者的安全。

3. 优先处理危急病情:在处理伤者时,应该优先考虑危急病情。

例如出血、心脏骤停等需要立即处理的情况。

4. 高效合作:现场救护需要多个人员协同合作。

不同人员需要分工协作,在确定各自职责范围内高效配合。

5. 简单易行:现场救护需要迅速有效地进行,因此采取简单易行、易于操作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三、具体操作步骤1. 确认事故现场:在到达现场后,应该首先确认事故的具体情况,包括伤者数量、病情严重程度、周围环境等。

2. 保障自身安全:在进行现场救护时,应该确保自己的安全。

例如穿戴防护装备、避免走近危险区域等。

3. 发起紧急呼叫:在确定事故情况后,应该立即发起紧急呼叫。

例如拨打120急救电话等。

4. 初步评估伤者状况:在进行现场救护时,需要对伤者进行初步评估。

例如检查呼吸、脉搏、意识等方面。

5. 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需要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

例如止血、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

6. 将伤者转运至医院:在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后,需要将伤者转运至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心理稳定,并继续给予必要的护理。

四、注意事项1. 不擅自移动重症患者:在进行现场救护时,不擅自移动重症患者。

应该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处理。

2. 不随意给药:在进行现场救护时,不随意给药。

应该根据伤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

3. 不过度干预:在进行现场救护时,不应该过度干预伤者。

应该尽可能地保证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并及时将其转运至医院。

4. 不忘记心理护理:在进行现场救护时,需要注意对伤者进行心理护理。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现场应急处置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以下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注意事项:1. 保障自身安全: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了解事发现场的环境和危险因素,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避免进入危险区域等。

2. 拨打紧急电话:在发现突发事故后,及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火警电话、急救电话等,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和详细的描述。

3. 切断危险源:如果可以安全进行操作,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危险源,如关闭燃气阀门、切断电源等,以减少事故扩大范围。

4. 救援伤员:如果有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援。

根据情况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人工呼吸等,并尽快联系医疗救援人员。

注意不要移动重伤员,以免加重伤情。

5. 组织疏散: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受影响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在疏散过程中要遵循逃生通道、不使用电梯、尽量避免踩踏等措施。

6. 报警通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情况,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

7. 保护现场信息:在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要保护现场信息的完整性,不随意改动或销毁可能对事故原因调查有帮助的证据和信息。

8. 配合工作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积极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和指示,不擅自扩大事故影响范围,不阻碍救援工作的进行。

9. 做好记录:应急处置结束后,需及时做好应急记录,包括事故过程、应急处置措施、伤亡情况等,以供事后事故调查和汇报。

10. 事后总结:事后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处置过程和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帮助。

请在现场应急处置时,请务必遵守相关规定和指导,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措施

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措施

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

比如,突然心脏骤停、意外摔伤、突然晕倒等等,这些情况需要及时的应急处置。

当这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后果。

因此,过程人员在执行任务前必须学会急救措施,了解应急预案等相关知识。

本文旨在介绍在应急预案中的现场急救措施。

1.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的处置当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我们需要做一些紧急处置。

根据事故的不同情况,紧急处置措施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处置措施:1.1 停止任何的危险行为当事故发生后,首先需要做的是停止任何危险行为,这可以更好地保护受伤者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

比如,如果是交通事故,需要将车辆停在安全的位置,关闭引擎,并开启警示灯警示其他车辆。

1.2 呼叫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呼叫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并告知他们事故的发生地点和情况。

在等待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急救措施来救助伤者。

1.3 对伤者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在等待急救车和医护人员的到来之前,我们应该对伤者进行一些基本的急救处理。

这些急救处理包括:•给伤者进行心肺复苏•控制伤者出血•给伤者进行人工呼吸•给伤者进行自救2. 应对常见的突发事件在应急预案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

针对不同的事件,我们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突发事件及其相关应对措施:2.1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生命危险的状况,当它发生时,我们需要尽快进行急救处理。

急救措施包括:•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为患者进行胸部按压2.2 意外摔伤意外摔伤常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走路时摔倒、跌倒等。

当我们看到别人摔伤后,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立即给受伤的地方施加冰袋或者热敷包•避免受伤的人移动或者操作自己的身体•询问受伤人是否需要通过急救车来运送2.3 意外溺水发生意外溺水时,应该执行以下的应对措施:•立即打电话呼叫急救车•让人将溺水的人拖到安全的位置•检查溺水人员的呼吸和心跳,并根据情况施行心肺复苏2.4 突然晕倒如果一个人突然晕倒,我们应该立刻采取以下的措施:•让晕倒的人平躺着,抬起双腿•询问晕倒人员是否已经康复并观察身体是否有其他异常•给晕倒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操作3. 总结在决定更好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急诊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流程

急诊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流程

急诊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流程1.发现突发事件: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该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进行观察。

如果患者不能在5秒钟内正常呼吸、不能醒来或者不能言语时,应该立即认定为突发事件,并启动急救程序。

3.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或者呼吸异常,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a.心脏按压: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掌心重叠,放在胸骨下方,使手掌与中指根部成一条直线,用身体的重量向下施加压力,每分钟进行100到120次的心脏按压。

b.人工呼吸:将头部稍微仰起,使口腔处于开放状态。

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下巴,将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口腔,吹气进去,每次吹气需要持续1秒钟,重复30次。

c.持续循环:按照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顺序进行操作,并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4.心脏除颤: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将AED连接到患者的胸口上,并按照AED的指引进行操作。

如果没有AED,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可以进行手动除颤。

5.控制出血和处理伤口:在出血严重的创伤状况下,应该立即对伤口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使用压迫的方法,拿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放在伤口上进行压迫。

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将受伤的部位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6.病史询问和药物使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及时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的病史信息,如既往疾病史、过敏史、正在使用的药物等。

这些信息对于急救的过程和后续的治疗都非常重要。

7.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急救等待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需要,可以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帮助患者取下紧身衣物、保持温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情
严重颅脑损伤、大出血、昏迷、各类休克、严
Ⅰ 危重伤 红色 重挤压伤、内脏伤、张力性气胸、颌面部伤、 颈部伤、呼吸道烧伤、大面积烧伤(30%以上)

重伤
黄色
胸部伤、开放性骨折、小面积烧伤(30% 以下)、长骨闭合性骨折

轻伤
绿色
无昏迷、休克的头颅损伤和软 组织损伤
0 致命伤 黑色 按有关规定对死者进行处理
突发公共事件简称突发事件。它通常是指 由于各种“天灾人祸”的突然降临,导致 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 破坏等危及公共安全、具有重大社会影响 的紧急事件。
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 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概述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 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 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 (一般)。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国家地震应急预 案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重、特大 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 案 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国家核应急预案 国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国 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
伤病员的转送
下列伤病员暂缓后送
休克症状未改善,病情不稳定 颅脑损伤疑有颅高压、脑疝 颈髓损伤有呼吸功能障碍 胸腹部术后病情不稳定 骨折未经妥善处置者
地震(EARTHQUAKE)
地震概述(Introduction)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遭受地 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陆地面积占世界 陆地面积的1/14,而我国陆地7 级以上强烈地震占 世界的1/3;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1/5,但由于地震 引起死亡的人数占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的55%,超 过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各类自然灾 害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中,地震灾害占54%,居首位。
地震概述(Introduction)
地震的强度分级 地震强度分为许多级,级数越高,代表的是强度 越强。 1~4级地震 1级:地震仪有纪录,人体无感觉。 2级:门窗摇动,一般人均可感应到。 3级:房屋摇动,门窗格格有声,悬物摇摆,盛 水动荡,静止汽车明显摇动。 4级:房屋摇动甚烈,不稳物倾倒,较重家具移 动,可能有轻微灾害。
地震概述(Introduction)
例二: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 震,波及福建省,在死亡的 800多人中,竟 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中小学生。其主要原因是 由于缺乏防震减灾常识,在地震面前惊慌失 措,竟相奔逃而导致摔倒踩伤或跳楼致残。
地震概述(Introduction)
例三: 1996年9月13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 闽南地区的漳州做得比较好,地震时是下午 三点多钟,学生们正在上课,老师们说,地 震了,你们赶紧躲到桌子底下不要动,等到 地震停了后,再叫同学们赶紧撤出教室,结 果没事。同样这个地震在广东另一个地方, 地震时学校使劲地敲钟,上千名学生夺门而 出,伤掉将近一千人。这说明地震知识宣传 不能小看。
地震概述(Introduction)
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过两次死亡20万 人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 年的海源8.5级地震级地震,死亡24万人。本 世纪世界上发生过三次8.5级以上地震,其 中两次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海源8.5 级地震,一次是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从 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地震频繁,灾害深 重。
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前兆: 大量地震观察事实表明,破坏性地震
之前是有预兆的。人的感觉直接觉察到的各 种前兆现象,主要有动物生活习性和行为的 异常表现;井、泉、河水异乎寻常的涨落变 化;地下深处突然传出来的隆隆巨响;晴朗 夜空出现雷雨闪电不同的彩色光象;花卉、 树木不合时令的开花结果;天气气候反常的 冷、热、风、雨、雾、电等。
现场医疗救护特点
现场混乱 医疗救护条件艰苦 瞬间出现大批伤员,需要同时救护
自救、互救
紧急呼救 先救命后救伤 先抢后救,抢中有救 先分类后再送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抚慰伤员,做好心理支持 对创面的处理措施 做好自我防护,保护事故现场
伤情分类表
类别 程度 标志
地震概述(Introduction)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地震活动已进入一个新 的活跃期。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震减灾法》关于“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 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必须在广大群 众特别是青少年中普及地震科学知识,进行防 震减灾安全教育。
地震概述(Introduction)
地震概述(Introduction)
5~6级强震 5级:墙壁龟裂,牌坊烟囱倾倒,驾驶汽车者 可感地动,重家具可能翻倒,设计不良之建 筑有相当损坏,大多数人因惊吓而感不安。 6级:房屋倒塌,山崩地裂,地层断陷,重家 具翻倒,驾驶汽车者严重受扰,井水发生变 化,地面显著裂开。
地震概述(Introduction)
例一: 1970年青海共和发生了一个7.0级地 震,监狱倒了,幼儿园也倒了。营救人员在 清理幼儿园时发现一个阿姨抱着七、八个孩 子全都死在那儿,可旁边的桌子下面全都是 空的。应该说这个阿姨是个好阿姨,她不是 扔下孩子自己跑了。她要保护孩子,结果被 掉下的天花板压死了。如果她让孩子们钻到 桌子底下,悲剧则可以避免。
现场急救常识
First Aid
福建警察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系 主讲人:陈 仁 辉 Email:wnmccrh@
突发事件急救
目标
掌握突发事件的救护原则及现场特点 掌握地震伤害的现场救护 掌握火灾的救援及救护 了解其他重大灾害的现场救护原则 了解核生化伤害的防护知识
突发事件概述
现场伤情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
重视伤员分类及伤票的填写 救护区标志的设置
I类伤救护区插红色旗显示 Ⅱ类伤救护区插黄色旗显示 Ⅲ类伤救护区插绿色旗显示 0类伤救护区插黑色旗显示
伤病员的转送
下列伤病员可以后送
后送途中没有生命危险 手术伤情稳定 应当实施的医疗处置已全部完成 伤病情有变化已经处置者 骨折已固定 体温在38.5℃以下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