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听课人填写)
【精品文档】教师听评课记录word版本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教师听评课记录篇一:公开课评课记录、教师评课记录公开课评课记录、教师评课记录教师公开课评课意见记录教师公开课评课意见记录教师公开课评课意见记录篇二:教师听评课记录表教师听评课记录表篇三: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甘肃省金昌市地区河西堡第一小学学校英语学科学员姓名罗菊花1234篇四:小学教师听评课记录小学教师听评课记录任课教师听课人教学内容王开琴陈达科别听课时间语文班级 1年月3日第二节五年级《清平乐·村居》一、古诗导入,初识宋词。
1、复习旧课师:我们之前学了两手关于儿童的诗《牧童》和《舟过安仁》,我们试着有感情的背诵一下。
(指名背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齐读课题,解题。
(1)介绍作者A:同学们回去做了预习,谁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辛弃疾?B:师补充()解题3、一起再读课题。
二、主初读,感知词韵。
1、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用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和读词的节奏。
、学生由朗读课文。
3、齐读4、播放录音。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吗?找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5、指名读。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一)想象画面1、同学们,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想象画面,同桌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反馈。
(二)把握词意1、学思考。
(引导学生选择己喜欢的场面来理解、想象、解说。
)、逐句讨论:(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A:指名解释意思教学过程B:(结合插图说感受:虽然是简朴的乡村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绿意盎然的美好感受)C:指名朗读这一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A;指名说B;师: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是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让他们陶醉了呀!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这一句,读出陶醉来。
(左晓燕)听课评课情况记录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三甲小学语文学科学员姓名
课程名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授课者
王艳玲
评课地点
办公室
评课时间
2013、12、4
评课人
左晓燕
授
课
过
程
摘
要
1、导入
2、新课
1、揭题、读题、解题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周恩来伟人的资料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4、再读课文,体会感受
5、拓展延伸
三、总结
评
课
记
录
今天有幸听到王老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节课,我有一种情感的震撼,更有一种精神的享受。王老师除了抓住题目中的“崛起”,还抓住了文中的“中华不振”一词,把学生带进了故事发生的年代。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王老师在教学中,紧扣文本,创设一定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之中,触景生情,身临其境,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达到情感共鸣。学生也在此情境中很好的体会到中华为何“不振”。
教学评价标准
项目等级
A
B
C
D
教学目标
A
内容安排
A
课堂组织
B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B
果
B
建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听
课
反
思
及
困
惑
今天听了王老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节课,我体会到只有带领孩子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才能真正让学生品味、感悟到文本内在的神韵,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向王老师学习,精心备课,即使不能面面俱到,我要把讲到之处落到实处,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听课评课记录(第二学期20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听课评课记录(第二学期20次)一、指导预习(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二)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三)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词语。
翠鸟鲜艳腹部赤褐色衬衫灵活疾飞等待小泡锐利饲养逮住希望注意正音:“腹”读fù,不读fú。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
第2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3自然段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
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三、熟读课文听课评议该老师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很好地认识了翠鸟及翠鸟的特征,注重生字词的教学和课文的朗读训练。
听课记录与评价表课程名称语文授课教师朱玲课题第5课《翠鸟》类型(市、区、片、校级等)校级上课时间(2011)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2)大周的周(三)第(二)节【(2012)年(2)月(22)日】上课地点三(3)班教室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检查回家读书情况1、抽读。
2、小组读。
3、齐读。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1、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
)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
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2、课堂训练: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
地理听课评议记录

地理听课评议记录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地理学导论授课教师:李老师上课时间:____年X月X日(星期三)9:00-10:30地点:教学楼xxx教室评议记录:1. 教学目标明确李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就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介绍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这对于我们理解地理学的整体框架和发展历程非常有帮助。
2. 教学内容丰富李老师在这堂课上介绍了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详细解释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多个实例讲解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案例的引入,使我们对地理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3. 教学方法多样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举例、互动等。
她使用图表和实地考察等教学工具,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特别是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提问我们对地理学的认识和理解,积极鼓励我们发表观点,增强了课堂的活跃度。
4. 讲解清晰易懂李老师在讲解地理学的概念和理论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她聪明地运用归纳和比较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增加了我们对地理学的认知深度。
5. 教学态度端正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
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合理的评价,积极引导我们思考,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她对待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友善和关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这堂地理学导论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李老师教学设计得非常合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讲解清晰易懂,教学态度端正。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地理学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对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有了更多的期待。
原创教师听课评课记录模板

原创教师听课评课记录模板1.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填写授课教师姓名)•观课教师:(填写观课教师姓名)•日期:(填写观课日期)•时间:(填写观课时间段)2. 课堂环境观察2.1 教室布置及准备•教室布置整齐清洁,桌椅摆放合理。
•教师台面有组织有条理,准备了课堂所需教学资料。
•学生座位整齐排列,每个学生都能方便地看到教师。
2.2 学生学习氛围•学生在上课前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注意力集中。
•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尊重,课堂秩序良好。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热情高涨。
3. 课堂教学评价3.1 教学内容设计•教师授课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
•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解释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教师设计了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引入、重点讲解和练习等环节。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
•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3.3 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频繁,能够主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教师能够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注重表扬和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3.4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深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的思考逻辑清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4. 课后总结与建议4.1 教学特点总结•教学特点:(填写教学特点,如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填写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讨论等)•教学效果:(填写教学效果,如学生学习情况、思维能力培养等)4.2 主要亮点•主要亮点:(填写本节课的主要亮点,如教学创新、学生表现等)4.3 需要改进之处•需要改进之处:(填写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或者方法,如讲解不够清晰、示范不够具体等)4.4 后续建议•后续建议:(填写对教师的后续教学提出的建议,如增加练习机会、加强知识应用等)5. 教师评价与总结观课教师的评价与总结。
《长方形周长》听课评课记录表

体
评
价
优点:复习周长的相关知识,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通过先观察猜测,再动手验证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测量周长的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学生已经经历了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有了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通过课件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变成正方形的过程,学生已经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正方形的周长,通过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自主得出计算方法。看似教师“无为”,实则“有为”。教师想方设法设置好探究的环节,充分让学生感受研究性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体验。这样设计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研究能力。
缺点: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教学环节紧凑,教学设计看似合理流畅,但重点不突出,很多后进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很费劲。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在让学生动手探究活动中,很多学生不理解老师表达的意思,导致这一环节收效甚微。
建议:通过课件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变成正方形的过程,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已经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正方形的周长,这一教学环节可以省略,省略下的时间可以用在探讨长
思
及
困
惑
1.我们在做公开课的时候不用多媒体就不会讲了么?很多时候,有的教师为了演示多媒体而展示多媒体,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情况、年龄结构,以及教学内容的情况。
2.处理教学内容能否多元化,不能总是照本宣科,无一新意。
3.课堂教学瞬息变化无穷,不能总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怎样更好地处理课堂生成变化,提高教师的处理应变能力的唯一的途径。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正方形周长=边长×4。师: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它们的边长。)
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

dress cost
B: It costs 150 yuan.B: Yellow.
Dialogue 3询问尺寸
A: What size do you take B: I take size 36
8.进行练习进行复习巩固,并纠正答案
How much is it
How about this one
-----------------
4.听力训练。
1)第一遍录音:让学生听出对话发生的地点,以及干什么。
2)第二遍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并找出答案。
1) what does Tom think of the yellow kite
What are they doing and where are they
2由视频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由幻灯片展示出本节课的重点和教学目标
3.展示一张图片,介绍售货员在接待一位外国顾客,让
学生提供帮助。提供一些学过的有关购物时常用的句型结构。
如:what can i do for you
9.进行本节课堂的总结。
评
课
记
录
1.利用视频的形式来引入新单元的内容,形象生动,很大程度地提高
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能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语言环境
以及将要学习的内容。
2.对视频知识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又加强了听力的连
练习。
3.由视频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并用幻灯片加以展示,
建议:
1. 从教学环节安排来看,个人觉得各环节小任务明确,但是,各个小任务与大任务的目标一致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听课人填写) (1)

课
反
思
及
困
惑
活动中,幼儿对手印画非常感兴趣,通过发挥想象,他们发现手印可以变成许多不同的作品,引导幼儿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给幼儿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引发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同时也使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由此,我们体会到,同伴之间的互动比单纯的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影响更大。
教学评价标准
项目等级
A
B
C
D
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石井幼儿园学科艺术学员姓名樊小雅
课程名称
《会变的小手》
授课者
张晓辉
评课地点
中班教室
评课时间
2015.12.16
评课人
樊小雅授课过程 Nhomakorabea摘
要
一、活动导入
教师:我的小手真灵巧,印出图案形状多,印来印去真有趣,印个什么呢?边说边张开五指,整个手掌在颜色盘里蘸上颜料,将手掌印在图画纸上。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并在这只手印上进行添画,看看会变成什么。如:添画上眼睛、嘴巴、鸡冠等可以变成大公鸡······
二、欣赏画册《会变的小手》
猜一猜:这些小手是用什么手型印出来的?
想一想:用这些手印添画些什么就能变成好看的画呢?
三、幼儿创作
幼儿自由变换手的不同方向,不同部位,不同形状去拓印,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提示幼儿要将手印印在纸的恰当位置,印好手印后要及时将手擦干净,等手印晾干后,再用彩笔进行添画。
四、作品展示及评价
请幼儿给大家讲讲自己的小手印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五、活动结束
评
课
记
录
活动过程中,教师用演示的方法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能根据不同的轮廓、线条想象出不同的形象,并尝试动手画出具体的形象,充分调动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让幼儿感受到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上作画的愉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看图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评
课
记
录
李丽芬:备课充分,教学目标明确
李晔:教具有挂图和实物,便于幼儿识别
张婷:可以配和多媒体教学,吸引幼儿
总
体
评
价
优点:教学目标明确,备课较充分
缺点:教具形式单一
建议:可以配上多媒体 做些动画效果
听
课
反
思
及
困
惑
通过这节课,可以教会幼儿用电安全的常识,教具除了挂图和实物之外可以引入多媒体来配合教学,吸引幼儿。
教学评价标准
项目 等级
A
B
C
D
教学目标
√
内容安排
√
课堂组织
√
教学过程
√
教学手段
√
学生活动
√
师生互动
√
教学效果
√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三幼儿园学员姓名张婷
课程名称
安全用电常识
授课者
中班教师
评课地点
三幼中班教室
评课时间
上午9:00
评课人
张婷李晔 李丽芬
授
课
过
程
摘
要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