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设计总结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钢结构格构柱》PPT课件

5 .4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的整体稳定 4.4.1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组成 肢件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 缀材 缀板、缀条
{
a)
b)
缀条
l1 l0 l1
缀板
x 1 y 1
肢件
x 1
y
肢件
图4-6 格构式柱
1
肢件:受力件。 由 2 肢(工字钢或槽钢)、 4 肢(角钢)、 3 肢 (园管)组成。
a)
x y
b)
2 EI y
l
2 y
(4-10)
(4-12)
y ,cr
2 E 2 y
2、绕虚轴屈曲 绕虚轴屈曲时,不能忽略剪切变形影响,这时,
N x ,cr
EI x EI x 2 ( l x ) lx
2 2
N b,cr
2 EI
l2
x ,cr
式中
2 E 2 E 2 ( x ) x2
I1 A i
2 1
② 计算
引入单肢节间段长细比1,且 1= l1 /i1 代入式:
1 2 EI x
l
2 x
2 1
12 EA
因为 Ix=Aix2, x= lx /ix ,代入得:
2 2 2 1 1 1 2 1 2 12 x x
③ 计算 x
x
y
c)
x y
d)
x y
图4-7 格构式柱的截面型 式
4.4.2整体稳定临界力
公式(4-9)仍然是适用的。
N b,cr
2 EI
l
2
1 2 EI 1 2 1 l
( 4- 9)
1、绕实轴屈曲 绕实轴屈曲时,与实腹截面一样,可忽略剪切变形 的影响,并写成弹性与非弹性通式,得
{
a)
b)
缀条
l1 l0 l1
缀板
x 1 y 1
肢件
x 1
y
肢件
图4-6 格构式柱
1
肢件:受力件。 由 2 肢(工字钢或槽钢)、 4 肢(角钢)、 3 肢 (园管)组成。
a)
x y
b)
2 EI y
l
2 y
(4-10)
(4-12)
y ,cr
2 E 2 y
2、绕虚轴屈曲 绕虚轴屈曲时,不能忽略剪切变形影响,这时,
N x ,cr
EI x EI x 2 ( l x ) lx
2 2
N b,cr
2 EI
l2
x ,cr
式中
2 E 2 E 2 ( x ) x2
I1 A i
2 1
② 计算
引入单肢节间段长细比1,且 1= l1 /i1 代入式:
1 2 EI x
l
2 x
2 1
12 EA
因为 Ix=Aix2, x= lx /ix ,代入得:
2 2 2 1 1 1 2 1 2 12 x x
③ 计算 x
x
y
c)
x y
d)
x y
图4-7 格构式柱的截面型 式
4.4.2整体稳定临界力
公式(4-9)仍然是适用的。
N b,cr
2 EI
l
2
1 2 EI 1 2 1 l
( 4- 9)
1、绕实轴屈曲 绕实轴屈曲时,与实腹截面一样,可忽略剪切变形 的影响,并写成弹性与非弹性通式,得
钢结构PPT课件第六章 钢桁架与门式刚架

四、门式刚架支撑设计
1、门式刚架支撑的作用 2、支撑结构布置和计算
1、门式刚架支撑的作用
支撑与相邻两刚架的连接一般采用铰接连接。这些支撑杆
件与梁柱杆件的交点可以作为梁柱构件平面外的侧向支承
点(如图所示)。 门式刚架支撑主要有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及系杆、柱间支撑 和水平系杆、隅撑等。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 >> 柱间支撑 >> 隅撑 >>
压杆:与它相交的另一斜杆受拉且二杆皆不中断时,取为0.5l;
与它相交另一斜杆受拉,两杆中有一杆中断并以节点板相搭接
时取为0.7l; 其它情况,如两杆皆受压(此时不宜有杆件中断)时,取为l。
拉杆: 因为压杆不作为它在平面外的支承点,故为l 。
受压弦杆 侧向支承点间距l1为弦杆节间长度的两倍,弦杆两节间的轴心 压力N1>N2,用N1验算弦杆平面外稳定时如果计算长度取用l1 显然过于保守。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应为 且 loy≥0.5l1 计算时压力取正号,拉力取负号。
(3)隅撑
在框架梁中,隅撑设置在下翼缘受压的区段内,隅撑与框 架梁腹板的夹角不宜小于45°,一般在45°~60°之间。
在框架柱中,隅撑一端与框架柱的内翼缘或靠近内翼缘的
腹板用螺栓连接,另一端则与墙梁腹板相连,布置数量应 根据墙梁位置等具体情况而定,构造与框架梁中的隅撑相 同。
第三节 桁架设计
1.按结构选材分 有普通型钢、薄壁型钢和钢管刚架等;
2.按跨度分为 单跨、双跨或多跨的单、双坡门式刚架。
图示 >>
3、按截面形式分: 有等截面和变截面刚架。设有桥式吊车时,
柱宜采用等截面构件。
4、节点 横梁与柱为刚接,柱脚多采用铰支。当用于厂房且有吊 车时,或水平荷载较大,檐口标高较高或刚度要求较高时,宜将 柱脚设计为刚接。 5 、围护结构
第六章_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设计

VGb —— 梁在本跨竖向重力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简支支座 反力设计值
4 梁斜截面有关构造规定
❖ 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当跨高比
l0/h≥2 5时;Vb≤0 20cfcbh0/RE ;当跨高比l0/h<2 5时;Vb≤0 15cfcbh0/RE
❖ 在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加大梁高度的作 法;常常采用截面高宽比较小的扁梁
2 轴压比N
N = NE /bchcfc
1N越小;延性越好
见图68
2轴压比的限制值见表:
结构类型
框架 框架一剪力墙 框架一核芯筒
框支结构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0.7
0.8
0.9
0.75
0.85
0.95
0.6
0.7
——
3 剪压比V:
V =VE / bchc0 fc 1V越小;延性越好
2剪压比的限制:
❖不考虑地震组合:V ≤0 25 ❖考虑地震组合:V ≤0 20/RE ——>2
d/4,10
二
8d,l00mm
d/4, 8
三
8d,150mm (柱根l00mm)
d/4, 8
四
8d,150mm (柱根l00mm)
d/4, 6 (柱根8)
❖加密区体积配箍率: v
Asv lsv l1l2 s
≥ v fc / fyv
一级抗震等级:v≥ 0 8%;
二级时:
v≥0 6%;
三 四级时: v≥0 4%
❖最小配筋率见下表 最大配筋率 ❖对称配筋 ❖最小截面尺寸 ❖纵筋间距 ❖纵筋接头要求
抗震结构中柱截面最小配筋率%
柱类型 框架中柱、边柱
4 梁斜截面有关构造规定
❖ 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当跨高比
l0/h≥2 5时;Vb≤0 20cfcbh0/RE ;当跨高比l0/h<2 5时;Vb≤0 15cfcbh0/RE
❖ 在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加大梁高度的作 法;常常采用截面高宽比较小的扁梁
2 轴压比N
N = NE /bchcfc
1N越小;延性越好
见图68
2轴压比的限制值见表:
结构类型
框架 框架一剪力墙 框架一核芯筒
框支结构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0.7
0.8
0.9
0.75
0.85
0.95
0.6
0.7
——
3 剪压比V:
V =VE / bchc0 fc 1V越小;延性越好
2剪压比的限制:
❖不考虑地震组合:V ≤0 25 ❖考虑地震组合:V ≤0 20/RE ——>2
d/4,10
二
8d,l00mm
d/4, 8
三
8d,150mm (柱根l00mm)
d/4, 8
四
8d,150mm (柱根l00mm)
d/4, 6 (柱根8)
❖加密区体积配箍率: v
Asv lsv l1l2 s
≥ v fc / fyv
一级抗震等级:v≥ 0 8%;
二级时:
v≥0 6%;
三 四级时: v≥0 4%
❖最小配筋率见下表 最大配筋率 ❖对称配筋 ❖最小截面尺寸 ❖纵筋间距 ❖纵筋接头要求
抗震结构中柱截面最小配筋率%
柱类型 框架中柱、边柱
钢结构设计原理L6-3偏心受力构件PPT课件

工程实例三:某工业厂房的偏心受力分析
总结词
工业厂房、偏心受力、结构优化设计
详细描述
某工业厂房在设计中需要承受较大的设备和生产载荷,通过对厂房进行偏心受力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 ,确保厂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在钢结构中,偏心受力构件通常 是指承受轴向力且截面形心与轴 线不重合的柱子,如钢框架中的 钢柱。
偏心受力构件的类型
按偏心方向分类
分为单向偏心和双向偏心受力构件。单向偏心受力构件是指仅在一个方向上存 在偏心的构件,而双向偏心受力构件则是在两个方向上都存在偏心的构件。
按偏心量大小分类
可分为小偏心和大偏心受力构件。小偏心受力构件是指偏心距较小,截面承载 力未充分利用的构件,而大偏心受力构件则是偏心距较大,截面承载力已接近 或达到极限状态的构件。
总结词
大型桥梁、偏心受力、稳定性分析
详细描述
某大型桥梁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偏心受力,通过对桥梁的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确保桥梁在承受偏心载荷时能够保 持安全和稳定。
工程实例二:某高层建筑的偏心受力分析
总结词
高层建筑、偏心受力、抗震性能分析
详细描述
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 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对高层建 筑进行偏心受力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 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结构设计原理L6-3偏心 受力构件PPT课件
• 偏心受力构件简介 • 偏心受力构件的受力分析 • 偏心受力构件的稳定性分析 • 偏心受力构件的抗震设计 • 偏心受力构件的优化设计 • 偏心受力构件的实例分析
01
偏心受力构件简介
偏心受力构件的定义
01
偏心受力构件是指在其轴向荷载 作用下,其截面形心与轴线不重 合的柱形构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课件

浇的整体式框架中以T形(见图11.5(a))为多;在装配式 框架中可做成矩形、T形、梯形和花篮形(见图 11.5(b)~(g))等。
不承受主要竖向荷载的连系梁,其截面形式常用T形、 Γ形、矩形、⊥形、L形等,见图11.6。
图11.5 框架横梁截面形式
图11.6 框架连系梁截面形式
11.2.1.2 截面尺寸估计
图11.8 框架的计算单元
图11.9 框架柱轴线位置
11. 3 框架上的荷载计算
多层结构房屋一般受到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 用。竖向荷载包括建筑结构自重、楼层使用活荷载、 雪荷载及施工活荷载等。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 地震作用。 (1) 楼面活荷载的折减
在设计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等多层建筑的 墙、柱和基础时,由于楼面活荷载在所有各层同时满 载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作用于楼面上的使用活荷载应 乘以表11.2所规定的折减系数。
11.2.1.3 梁截面的惯性矩
为了简化计算,作如下规定: (1) 对现浇楼面的整体框架,中部框架梁I=2I0;
边框架梁I=1.5I0。其中I0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图 11.7(a))。
(2) 对做整浇层的装配整体式框架,中部框架 梁I=1.5I0;边框架梁I=1.2I0(图11.7(b))。
(3) 对装配式楼盖,梁的惯性矩可按本身的截 面计算,I=I0(图11.7(c))。
优点:具有开阔的空间,使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便于 门窗设置。框架结构实用范围广泛,常用于体型较规范、 刚度较均匀的公共建筑。
缺点:抗侧刚度较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较 大,结构高度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地震作用下,非结构构 件破坏比较严重。则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15 层以下。
11.1.1 框架结构的分类
不承受主要竖向荷载的连系梁,其截面形式常用T形、 Γ形、矩形、⊥形、L形等,见图11.6。
图11.5 框架横梁截面形式
图11.6 框架连系梁截面形式
11.2.1.2 截面尺寸估计
图11.8 框架的计算单元
图11.9 框架柱轴线位置
11. 3 框架上的荷载计算
多层结构房屋一般受到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 用。竖向荷载包括建筑结构自重、楼层使用活荷载、 雪荷载及施工活荷载等。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 地震作用。 (1) 楼面活荷载的折减
在设计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等多层建筑的 墙、柱和基础时,由于楼面活荷载在所有各层同时满 载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作用于楼面上的使用活荷载应 乘以表11.2所规定的折减系数。
11.2.1.3 梁截面的惯性矩
为了简化计算,作如下规定: (1) 对现浇楼面的整体框架,中部框架梁I=2I0;
边框架梁I=1.5I0。其中I0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图 11.7(a))。
(2) 对做整浇层的装配整体式框架,中部框架 梁I=1.5I0;边框架梁I=1.2I0(图11.7(b))。
(3) 对装配式楼盖,梁的惯性矩可按本身的截 面计算,I=I0(图11.7(c))。
优点:具有开阔的空间,使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便于 门窗设置。框架结构实用范围广泛,常用于体型较规范、 刚度较均匀的公共建筑。
缺点:抗侧刚度较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较 大,结构高度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地震作用下,非结构构 件破坏比较严重。则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15 层以下。
11.1.1 框架结构的分类
《门式钢架》PPT课件

陡坡、缓坡屋面,
等截面、变截面、加腋,
实腹、空腹、格构梁柱
大跨:柱距6~18m,跨度15~72m;
精选ppt
20
二、刚架节点的连接构造
1、钢刚架节点的连接构造 2、混凝土刚架节点的连接构造
精选ppt
21
三、刚架铰节点的构造
• 刚架铰节点包括三铰刚架中的顶铰及支座 铰。铰节点的构造应满足力学中的完全铰 的受力要求,即应保证节点能传递竖向压 力及水平推力、但不能传递弯矩。
门式刚架结构:通常是指由直线形杆件通过刚性节点连接起来的结构。在建筑工 程中,习惯把梁与柱之间为铰接的单层结构称为排架,多层多跨的刚架结构则常称 为框架。因单层单跨刚架具有“门”字型的外形之故,习称门式刚架。
精选ppt
3
二、门式刚架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门式刚架、薄腹梁、桁架、 拱结构都同属平面结构体系。不 过,薄腹梁、桁架、拱是与柱子 铰接的,而门式刚架的横梁是与 柱子刚性连接的。由于刚性连接 的缘故,横梁弯矩比铰接情况下 的弯矩得以减少,故门式刚架能 够适用于较大的跨度,在结构上 与框架同属一类结构问题,不过 在大跨度建筑屋盖上的应用,主 要就是“门式刚架”这种型式。
到36m。
规定跨度可作
精选ppt
30
2、结构特点
(1)主体结构采用门式刚架,刚架可以是单跨、双跨或多跨,还可带附跨。
精选ppt
31
(2)采用变化构件截面的手段以适应弯矩变化是门式刚架轻型化的技术 措施之一。柱脚常用铰接(当有桥式吊车时用等截面、柱脚固定)。
精选ppt
32
(3)刚架间距一般 6m 左右,亦可采用7.5~9m,间距太大将增加檩 条的用钢量。
观,在房屋建筑中可适用于覆盖大面积的单跨、多跨等厂房、仓库和各类公
钢结构设计PPT

钢结构建筑的建设特点决定了它在建筑信息化中具有较其它结构更明显的优势。 (1)施工图设计阶段及深化图设计阶段,钢结构建筑的所有零件和建筑部品均可按工厂制造的需要将其物理信 息数字化表达,直接为制造厂所用;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既能起到碰撞检查的作用,又能起到虚拟建造的作 用,为可视化现场施工安装方案提供了可视化的依据; (2)工厂制造阶段,融入了BIM控制技术后,可将BIM信息直接输入智能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实现钢结构构件的 数字化制造,使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产生质的提升,从高度自动化的生产逐步发展为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 (3)运输阶段,通过信息化技术,可根据现场安装进程,对构件现场批次及堆放次序等运输方案做合理安排, 大幅度提高运输管理效率; (4)现场安装阶段,可应用信息化技术,将现场安装中的误差及时反馈给钢结构制造厂,以调整后续构件的加 工,满足整体结构的安装精度,实现精细化管理。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 用,支持标准化部品部件的钢结构建筑。
2016年供给侧结构改革开官之年
钢结构1.0
2月1日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其明确指出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结
合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开展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试点,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
薄涂型防火涂料涂装技术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楼盖与屋盖钢结构;厚涂型防火涂料涂装技术适用 于有装饰面层的民用建筑钢结构柱、梁。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 用,支持标准化部品部件的钢结构建筑。
2016年供给侧结构改革开官之年
钢结构1.0
2月1日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其明确指出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结
合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开展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试点,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
薄涂型防火涂料涂装技术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楼盖与屋盖钢结构;厚涂型防火涂料涂装技术适用 于有装饰面层的民用建筑钢结构柱、梁。
钢框架设计学习.pptx

第20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5. 三维框架施工图
➢设计图适用于出设计图的单位 ➢节点图适用于出设计图的单位(设计院) ➢构件图适用于出详图的单位(制作单位) ➢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 ➢三维模型图 ➢钢材统计和高强度螺栓统计
第21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6 框架节点计算工具
第10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节点设计—柱脚设计
➢ 预设底板尺寸 ➢ 混凝土承压验算 ➢ 确定底板厚度1 ➢ 锚栓抗拉验算 ➢ 确定底板厚度2 ➢ 抗剪键设置 ➢ 调整原则
第11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节点设计方法—刚接
➢梁端设计内力M,V ➢常用设计法:翼缘承担M,腹板承担V(适用范围) ➢精确设计法:翼缘和腹板共同承担M,腹板还承担V
M=Mf + Mw;Mf = M×If/I Mw = M-Mf
➢程序确定设计方法的原则:
➢未考虑计算地震时:
当If/I<0.7时,采用精确设计法 当If/I≥0.7时,采用常用设计法
➢考虑计算地震时,均第采12页用/共精23确页 设计法
STS-钢框架设计——
节点设计方法—铰接
➢梁端设计内力V ➢梁柱连接:
➢梁柱连接 ➢主次梁连接 ➢柱脚节点 ➢支撑与梁柱连接 ➢支撑与柱脚连接 ➢设计结果可以绘制施工图
第22页/共2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3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4.4 节点设计参数-连接参数
第8页/共23页
d
t
B
e
R
STS-钢框架设计——
4.5 节点设计参数-全焊连接
第9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5. 三维框架施工图
➢设计图适用于出设计图的单位 ➢节点图适用于出设计图的单位(设计院) ➢构件图适用于出详图的单位(制作单位) ➢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 ➢三维模型图 ➢钢材统计和高强度螺栓统计
第21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6 框架节点计算工具
第10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节点设计—柱脚设计
➢ 预设底板尺寸 ➢ 混凝土承压验算 ➢ 确定底板厚度1 ➢ 锚栓抗拉验算 ➢ 确定底板厚度2 ➢ 抗剪键设置 ➢ 调整原则
第11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节点设计方法—刚接
➢梁端设计内力M,V ➢常用设计法:翼缘承担M,腹板承担V(适用范围) ➢精确设计法:翼缘和腹板共同承担M,腹板还承担V
M=Mf + Mw;Mf = M×If/I Mw = M-Mf
➢程序确定设计方法的原则:
➢未考虑计算地震时:
当If/I<0.7时,采用精确设计法 当If/I≥0.7时,采用常用设计法
➢考虑计算地震时,均第采12页用/共精23确页 设计法
STS-钢框架设计——
节点设计方法—铰接
➢梁端设计内力V ➢梁柱连接:
➢梁柱连接 ➢主次梁连接 ➢柱脚节点 ➢支撑与梁柱连接 ➢支撑与柱脚连接 ➢设计结果可以绘制施工图
第22页/共2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3页/共23页
STS-钢框架设计——
4.4 节点设计参数-连接参数
第8页/共23页
d
t
B
e
R
STS-钢框架设计——
4.5 节点设计参数-全焊连接
第9页/共2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三、框架柱设计 一般跨度下,三层以下房屋向侧力不显著,柱截面常用热
轧宽翼缘H型钢,柱截面高度不宜超过300。其余宜采用焊接 箱形柱截面。
15
节点设计
3、节点设计
一、框架梁柱节点设计 《抗规》与《高钢规》中梁柱连接超强设计为关键。
常用梁柱节点连 接为:梁翼缘采 用全熔透坡口, 腹板采用螺栓连 接,设计时先按 构造布螺栓,再 验算。两阶段设 计。
载作用下取跨度的1/18~1/22. 选 用窄而高的截面形式。一般选用窄 翼缘的热轧H型钢(《热轧H型钢和 剖分T型钢》GB/T 11263)。一般 来讲翼缘与腹板的宽厚比均满足 《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11
基本构件的选取
二、次梁及组合梁设计 2)组合梁计算 前面总体计算中已经得到次梁的应力比,大部分都不
框架柱:应力比,长细比应满足要求,构件轴压比一般 控制在0.6.《高钢规旧》6.3.3-2规定,新版规范已取消该条 限值。
长细比不满足规范
6
基本构件的选取
2、基本构件的选取
一、压型钢板楼面 1)压型钢板可根据图集05sg522附录选取,通常采用肋
高为51的。压型钢板厚详图集4.3条。不小于0.5mm,压型 钢板应根据施工阶段进行计算。
16
节点设计
二、次梁铰接节点设计 先根据PKPM计算结果检查一下次梁抗剪应力比有无超过
0.5的,如没有,则统一按0.5倍的抗剪承载力进行设计。
新版高钢规中规定, 当次梁上有压型楼板 等时,可不考虑附加 弯矩,故计算很简单, 螺栓只用来抗剪。
17
节点设计
二、次梁铰接节点设计
18
节点设计
三、钢柱脚设计 各种柱脚类型的计算详高钢规8.6条,抗震设计时,外露
满足,故需要进行组合梁的单独设计,计算方法详《钢规》 组合梁部分以及图集05sg522中的相关规定,计算工具采用 PKPM中的工具箱中组合梁的计算。有无必要每根梁都进行 计算,同一截面的梁,取应力比最大值进行计算即可。计算 时注意不考虑施工阶段的稳定性,通过构造来解决。
12
基本构件的选取
二、次梁及组合梁设计 3)图中的表示
PKPM模型参数设置
此处仅介绍与混凝土设计中不一致之处:
一、PMCAD中应设置的参数
3)导荷方式:定义为单位向板导荷,要注意在模型中设置。
4)净截面系数,根据工程需要,一般可以默认,如较为 经济时也可取为0.9~1.0。
3
PKPM模型参数设置
二、SATWE中参数设置
1)总信息:结构材料类型 2)风荷载:结构阻尼比 3)地震信息:结构阻尼比 4)调整信息:梁端调幅系数:1.0;
7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一、压型钢板楼面 上铺混凝土厚度主要根据防水规范,楼板内穿管的要求
确定:高层防火80mm,一般防火70mm,故一般取79+51 或84+51(楼板中穿双管情况) 。
8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一、压型钢板楼面 2)计算方法:按单向板计算,《高钢规旧》,新高钢规
中已经取消压型钢板这一章的内容易,有可能出现在下新钢 规中。
梁刚度放大系数,压型楼板时,详新版高钢 规; 5)设计信息:钢柱计算长度系数。 6)特殊构件定义:次梁一般按简支组合梁设计。框架梁、 悬臂梁、两侧为洞口的次梁不按组合梁设计,在SATWE计算 结果中应力比及挠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实际设计时按构造要4
PKPM模型参数设置
三、SATWE计算结果的识别
1)总体计算结果与混凝土一致:刚度比、承载力等,要注 意风载舒适度与楼板舒适度的验算。
2)构件: 前面提到的框架梁、
悬臂梁、开洞处次梁由软件结果
自动计算。注意主梁按震设计时
翼缘宽厚比不显示。
框架次梁此处应力比一般控
制在1.3~1.5之间,后面组合梁
计算基本上可以通过,
5
PKPM模型参数设置
三、SATWE计算结果的识别
太小了浪费,太大了组合梁计算不容易通过,且次梁钢材常 用235钢,钢材强度能够充分利用,节约造价。
9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一、压型钢板楼面 故支座钢筋与跨中钢筋应分两次
计算,且跨度钢筋计算时应按T型截 面或大矩形截面计算;支座钢筋计 算时按小矩形截面计算,具体可详 农贸市场楼板计算书。故板的配筋 方式也易分块列表进行,一方面是 图面的整洁,一方面不容易与钢梁 线条搞混。
10
基本构件的选取
二、次梁及组合梁设计 1) 截面形式: 组合梁中次梁高度在一般荷
式柱脚塑性设计时算不过,故不采用,优选后两种。
19
目录
PKPM模型参数设置与结果识别 基本构件的选取 节点设计 施工图表达
1
PKPM模型参数设置
此处仅介绍与混凝土设计中不一致之处:
一、PMCAD中应设置的参数
1 )梁系布置:主次梁体系,单向板,板跨2~3m较为合 理。
2)楼板厚度,应按压型钢板进行折算以方便精确的计算 结构自重(压型楼面计算另详),本工程中压型板采用 YXB51-226-678,上铺混凝土厚79mm,折算厚度105. 2
13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三、主梁设计 1)框架梁H=(1/15~1/18)L。宽度B=H/(2.5~3.5),且B一
般取为200左右,除非计算有特别要求,对于框架梁来计,抗 震设计估算截面时要符合《抗震规范》或《高钢规》中的局 部局定问题。根据规范中规定的的宽厚比、高厚比定出翼缘 与腹板的最小厚度要求。宜直接选用标准型钢。计算结果直 接根据PKPM文件件得出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三、框架柱设计 一般跨度下,三层以下房屋向侧力不显著,柱截面常用热
轧宽翼缘H型钢,柱截面高度不宜超过300。其余宜采用焊接 箱形柱截面。
15
节点设计
3、节点设计
一、框架梁柱节点设计 《抗规》与《高钢规》中梁柱连接超强设计为关键。
常用梁柱节点连 接为:梁翼缘采 用全熔透坡口, 腹板采用螺栓连 接,设计时先按 构造布螺栓,再 验算。两阶段设 计。
载作用下取跨度的1/18~1/22. 选 用窄而高的截面形式。一般选用窄 翼缘的热轧H型钢(《热轧H型钢和 剖分T型钢》GB/T 11263)。一般 来讲翼缘与腹板的宽厚比均满足 《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11
基本构件的选取
二、次梁及组合梁设计 2)组合梁计算 前面总体计算中已经得到次梁的应力比,大部分都不
框架柱:应力比,长细比应满足要求,构件轴压比一般 控制在0.6.《高钢规旧》6.3.3-2规定,新版规范已取消该条 限值。
长细比不满足规范
6
基本构件的选取
2、基本构件的选取
一、压型钢板楼面 1)压型钢板可根据图集05sg522附录选取,通常采用肋
高为51的。压型钢板厚详图集4.3条。不小于0.5mm,压型 钢板应根据施工阶段进行计算。
16
节点设计
二、次梁铰接节点设计 先根据PKPM计算结果检查一下次梁抗剪应力比有无超过
0.5的,如没有,则统一按0.5倍的抗剪承载力进行设计。
新版高钢规中规定, 当次梁上有压型楼板 等时,可不考虑附加 弯矩,故计算很简单, 螺栓只用来抗剪。
17
节点设计
二、次梁铰接节点设计
18
节点设计
三、钢柱脚设计 各种柱脚类型的计算详高钢规8.6条,抗震设计时,外露
满足,故需要进行组合梁的单独设计,计算方法详《钢规》 组合梁部分以及图集05sg522中的相关规定,计算工具采用 PKPM中的工具箱中组合梁的计算。有无必要每根梁都进行 计算,同一截面的梁,取应力比最大值进行计算即可。计算 时注意不考虑施工阶段的稳定性,通过构造来解决。
12
基本构件的选取
二、次梁及组合梁设计 3)图中的表示
PKPM模型参数设置
此处仅介绍与混凝土设计中不一致之处:
一、PMCAD中应设置的参数
3)导荷方式:定义为单位向板导荷,要注意在模型中设置。
4)净截面系数,根据工程需要,一般可以默认,如较为 经济时也可取为0.9~1.0。
3
PKPM模型参数设置
二、SATWE中参数设置
1)总信息:结构材料类型 2)风荷载:结构阻尼比 3)地震信息:结构阻尼比 4)调整信息:梁端调幅系数:1.0;
7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一、压型钢板楼面 上铺混凝土厚度主要根据防水规范,楼板内穿管的要求
确定:高层防火80mm,一般防火70mm,故一般取79+51 或84+51(楼板中穿双管情况) 。
8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一、压型钢板楼面 2)计算方法:按单向板计算,《高钢规旧》,新高钢规
中已经取消压型钢板这一章的内容易,有可能出现在下新钢 规中。
梁刚度放大系数,压型楼板时,详新版高钢 规; 5)设计信息:钢柱计算长度系数。 6)特殊构件定义:次梁一般按简支组合梁设计。框架梁、 悬臂梁、两侧为洞口的次梁不按组合梁设计,在SATWE计算 结果中应力比及挠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实际设计时按构造要4
PKPM模型参数设置
三、SATWE计算结果的识别
1)总体计算结果与混凝土一致:刚度比、承载力等,要注 意风载舒适度与楼板舒适度的验算。
2)构件: 前面提到的框架梁、
悬臂梁、开洞处次梁由软件结果
自动计算。注意主梁按震设计时
翼缘宽厚比不显示。
框架次梁此处应力比一般控
制在1.3~1.5之间,后面组合梁
计算基本上可以通过,
5
PKPM模型参数设置
三、SATWE计算结果的识别
太小了浪费,太大了组合梁计算不容易通过,且次梁钢材常 用235钢,钢材强度能够充分利用,节约造价。
9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一、压型钢板楼面 故支座钢筋与跨中钢筋应分两次
计算,且跨度钢筋计算时应按T型截 面或大矩形截面计算;支座钢筋计 算时按小矩形截面计算,具体可详 农贸市场楼板计算书。故板的配筋 方式也易分块列表进行,一方面是 图面的整洁,一方面不容易与钢梁 线条搞混。
10
基本构件的选取
二、次梁及组合梁设计 1) 截面形式: 组合梁中次梁高度在一般荷
式柱脚塑性设计时算不过,故不采用,优选后两种。
19
目录
PKPM模型参数设置与结果识别 基本构件的选取 节点设计 施工图表达
1
PKPM模型参数设置
此处仅介绍与混凝土设计中不一致之处:
一、PMCAD中应设置的参数
1 )梁系布置:主次梁体系,单向板,板跨2~3m较为合 理。
2)楼板厚度,应按压型钢板进行折算以方便精确的计算 结构自重(压型楼面计算另详),本工程中压型板采用 YXB51-226-678,上铺混凝土厚79mm,折算厚度105. 2
13
基本构件的选取
三、主梁设计 1)框架梁H=(1/15~1/18)L。宽度B=H/(2.5~3.5),且B一
般取为200左右,除非计算有特别要求,对于框架梁来计,抗 震设计估算截面时要符合《抗震规范》或《高钢规》中的局 部局定问题。根据规范中规定的的宽厚比、高厚比定出翼缘 与腹板的最小厚度要求。宜直接选用标准型钢。计算结果直 接根据PKPM文件件得出是否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