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实验小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公开课教案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实践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实践活动目标本次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
以实际案例和故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应用。
例如,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同学、朋友等角色,在特定情境中展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3. 主题班会:组织主题班会,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分享。
鼓励学生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和感悟。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环保行动等。
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际意义。
5. 亲子互动:鼓励家长参与活动,与孩子一起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组织亲子互动游戏,加强家庭对孩子价值观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活动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活动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问卷,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和体验。
- 观察记录:老师和活动组织者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观察记录。
- 成果展示: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展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成果。
活动持续性为了让教育活动的效果更加持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科目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 组织定期的主题班会和讨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分享实践经验,相互学习和激励。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培养。
通过以上的实践活动和持续性措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教案爱国主义教育[推荐五篇]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教案爱国主义教育[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d5563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d.png)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教案爱国主义教育[推荐五篇]第一篇: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教案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活动教案——爱国主义教育张文娟知识目标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
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资源录音设备、知识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二、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六十多年前的 10 月 1日,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那么这面旗面红色,上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五星红旗又象征着什么呢?学生朗诵知识卡:国旗的象征意义三、了解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学生朗诵知识卡:国徽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四、知道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
”同样,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
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我们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
抬头看看那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让我们想一想作为国旗主人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五、才艺展示学生独唱《红旗飘飘》、《春天的故事》。
六、活动结束师: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我们从那满含泪花的凝视里,从自豪激昂的“ 起来”声中,从挺直腰杆、溢满喜悦的容颜上,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同时,也掂量到我们跨世纪青少年肩头的重任:努力学习吧!祖国需要我们,世界需要我们,未来需要我们!让我们一起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随时准备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第二篇: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教案_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活动教案——爱国主义教育沈海燕知识目标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习惯。
3. 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体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事迹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教师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及其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体现。
3. 分析案例: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理解其内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3.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重要性。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以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方案三篇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方案三篇该方案在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具体、周密、可操作性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方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和谐、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教学目标:1、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2、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教学过程:1、认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教师领读;(2)学生领读;(3)学生自由读;(4)齐读。
2、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背诵同桌互背齐背自由背齐背。
3、抄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与__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富强,祖国富强;民主,遵循人民主义;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文明,做一个文明的__人,言语行为都是展现文明的舞台;自由,拒绝一切封建制裁;平等,人人都是一样的,无贵贱之分,不要因为富贵而骄傲,贫贱而嫌弃,人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爱国,这一点最最重要,无论身在哪里,都应牢记自己是个__人,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5、小结: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们彼此互相关心着、爱护着。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文明守法、团结互助,但我相信,我们的素质正在逐渐提高,总会有一天,我们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友好,社会会变得更和谐。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方案活动背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制定本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活动时间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活动内容第一阶段:学习理解(2023年3月)1. 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确24个字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 专家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辅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1. 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主题手抄报:鼓励学生制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学习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2023年6月)1. 征文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体会。
2. 成果展示: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通过展板、视频、演出等形式,展示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和实践经历。
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小组:学校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各班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校园广播、橱窗、网站等渠道,广泛宣传活动的意义和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活动评估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身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总结收获和不足。
2. 同学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小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教案

小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学指导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培养方法。
3. 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观察法: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和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解释:介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奉献精神、诚信友善、敬业乐群、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实守信等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实践,例如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5. 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小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6. 作业: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学习成果: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情况,包括书面作业和口头表达等形式。
七、教学资源: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图片或视频。
关于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设计

关于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设计1. 活动目标本次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小学生了解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品质。
2. 活动内容2.1 课堂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性。
讲解内容应简单易懂、生动有趣,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2 组织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展开思考和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同时培养他们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的能力。
2.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通过模拟不同场景和角色的方式,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2.4 制作手工引导学生制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海报、折纸等。
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5 游戏互动组织适当的游戏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设置团队合作的游戏关卡,培养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活动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本次教育活动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收集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评估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注意事项- 活动内容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适当调整;- 活动形式要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发表个人观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上是关于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设计,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三篇】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三篇】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按照“中国情(情:国情、爱国情)------社会风--------公民行”的思路,设计了这个主题的内容。
力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去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懂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力求通过本节课,将中考涉及到的与此主题相关的考点,依据考纲加以梳理;将涉及到的与此主题相关的社会热点实行整合、模拟练习,以提升学生的答题水平。
二、相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粗浅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三个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责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和认同,使学生懂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2)水平目标:提升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中考解题和答题的水平。
(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分析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C);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A);培养正义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B)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为县实验小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公开课教案
20诚实与信任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3.学习课文朴素的描写手法,学会抓取生活小事写动人文章。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表现“诚实”与信任的具体内容。
教学准备:
PPT,诚实的名言、故事。
执教人:曾素琴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课前播放儿歌《好孩子要诚实》。
歌曲听完了,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歌曲的主要内容?(这首歌给我们讲了一个小孩打碎花瓶主动承认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好孩子要诚实。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20课(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中作者也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由一次事故引起的。
二、朗读课文,感悟诚实
(一)朗读课文,概括事故
1.是什么样的事故了?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2.概括方法指导:段意合并法要素串联法
(二)化身交警,勘察现场
1、一天深夜,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发生了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如果你是交通警察,你能找出事故的原因,揪出事故的责任人吗?看谁是最优秀的小交警,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再读这一部分,勾画关键词句)
2、交流事故原因:
句1: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天气原因)
句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车主违章停车的原因)
句3: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归心似箭,车速过快的原因)
3.责任认定:各位小交警们,通过刚才的现场取证,你们觉得这次事故的责任人是谁呢?(双方都有责任)
(三)走进人物,感悟诚实
1、既然都有责任,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发生事故后,你会怎么做?
2、课文中的“我”当时又是怎么想的?
出示“但他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反复朗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
3、“我”当时是怎么做的?(写留言条)字条上到底写些什么呢?如果是你,会写这个条子吗?你担心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4、小结:你们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但“我”在四下无人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的全部责任,这就是诚实。
同时,“我”相信小红车的主人不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这就是信任。
5、让我们也感怀这份诚实与信任,以文中“我”的口吻写这张留言条吧!
三、品读对话,体验真诚
过渡:当“我”写完这饱含诚意的留言条后,便驱车回家,时隔三天,小红车主人给我打来了电话。
1、自由读课文第5—10自然段,观察对话,你发现了什么?(对话没有引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真实、避免与前面的直接叙述简单重复)
2、情景再现:师生模拟对话
其他学生评价,读得好的原因是什么?(有温度—反复)
3、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4、你读懂这段对话了吗?(分角色概括,找关键词)
“我”歉意赔偿
车主谢意谢绝
5、小红车车主的哪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呢?
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反复朗读体会)
6、小结:诚实,是最基本的品质,有了“诚实”,信任才会在彼此间产生。
课文用“诚实与信任”作题,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关注与思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
”
四、拓展升华:
1、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
拟题指导:思想(道理);人物;事物……
2、集体配乐朗诵诗歌——《诚实与信任》
五、布置作业:同学们,这则感人的故事学完了,相信大家对“诚实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许多话要说,课后,拿起笔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