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公开课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公开课原创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组石春林一、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4.11规定的“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生价值的评价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二、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学生学习了前三单元的哲学知识,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协调合作能力。
3、学生心理分析: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
高二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
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
索取多而奉献少,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
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理分析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公开课教案2-《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及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
3、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1、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3、通过自身价值和价值观的了解,能在新高考改革的七选三科目选择中作出一个符合自身价值观的选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帮助学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价值选择。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争取认识自己的选择。
二、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学生通过对哲学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心理分析: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对于社会中出现的矛盾,道德冲突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
同时,在目前的高二学段学生已经面临了新高考改革中的七选三以及职业方向选择的思考,急需通过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从而确定选择方向。
三、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区分价值和价值观、理解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不同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要面临很多选择,比如我们目前已经结束了七门科目选择三门参加选考的选择,接下来要纠结的是“什么时候去参加第一次选考”;如果第一次选考如果考了91分,我们还要纠结要不要参加第二次选考……当我们步入社会,还将面临着更多选择。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深刻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不能只是索取,能从价值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深刻领悟其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学难点]:1、价值的含义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粉笔、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活动:“扳道工的选择”过程:1.设置情境:有10个小孩在铁轨上面玩耍,看到警示标志以后,有一个小孩选择到旁边一条已经废弃的铁轨上面玩,其他9个小孩仍然在正在使用的铁轨上面玩。
这时,有一辆客运列车驶来,假设10个小孩都躲闪不及,火车也无法停止。
(PPT)2.提供选择:扳道工却可以选择火车的行使线路。
A.牲牺一个孩子,保住多数人的命B.维护规则的严肃性,保护遵守规则的孩子3.请学生作出选择,并简单说明理由。
4.导入新课:(暂不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人生中,我们面临着很多选择,有的时候甚至是抉择。
每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内心总有一股力量在支配着我们,其实,这股力量就是来自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价值与价值观的知识。
<讲授新课>(一)人的价值1、价值的含义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县人大代表要去参加下一个月的闽清县人民代表大会设问1:请问你会随身携带什么物品前往闽清县城开会呢?请说明理由。
例如:衣服、手机、笔记本电脑、笔和纸、钱、伞……学生思考回答,并说明理由。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定义与内涵价值观的重要性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价值观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第二章: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分析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2 教学内容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特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培养尊重与理解的态度2.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与态度第三章:个人价值观与决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3.2 教学内容个人价值观与决策的关系基于价值观的决策方法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3.4 教学评估小组决策报告:评估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决策的能力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关系的理解第四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方法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能力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塑造过程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五章:价值观与人生规划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和调整人生规划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影响基于价值观的人生规划方法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5.3 教学方法个人反思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和调整人生规划的能力5.4 教学评估个人人生规划报告:评估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人生规划的能力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关系的理解第六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6.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与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案例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七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7.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7.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八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8.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重要性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九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交流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9.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9.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作用的理解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规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总结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意义日常生活中践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划10.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并进行深入讨论个人反思法:培养学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思考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深入思考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理解与规划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11.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及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关系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12.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的思考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第十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的思考第十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来社会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影响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的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价值与价值观》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与决策、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来社会等主题。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学习要求第二章:价值的含义2.1 价值的定义2.2 价值的特性2.3 价值的分类2.4 价值与价格的区别第三章: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3.1 价值观的含义3.2 价值观的形成过程3.3 价值观的影响因素3.4 价值观的重要性第四章: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4.1 个人价值观的分类与特点4.2 社会价值观的含义与特点4.3 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4.4 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互动第五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5.1 价值判断的含义与特点5.2 价值选择的含义与特点5.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5.4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实践应用第六章:价值观的培养6.1 家庭教育的价值6.2 学校教育的价值6.3 社会环境对价值观培养的影响6.4 自我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第七章:价值冲突与协调7.1 价值冲突的类型与原因7.2 价值冲突的处理原则7.3 价值协调的含义与方法7.4 价值冲突与协调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第八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8.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8.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8.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传承与弘扬第九章: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9.1 价值观对个人生活的影响9.2 个人价值观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9.3 个人价值观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9.4 个人价值观在自我成长与发展的中的应用第十章: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挑战与应对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挑战10.2 信息技术发展对价值观的影响10.3 面对价值观挑战的个体应对策略10.4 社会与政府层面应对价值观挑战的策略第十一章:跨文化交流与价值观11.1 跨文化交流的意义11.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11.3 跨文化价值观交流的挑战11.4 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观适应与融合第十二章:企业伦理与价值观12.1 企业伦理的内涵与重要性12.2 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12.3 企业伦理决策的原则与方法12.4 企业价值观在组织文化中的作用第十三章:公共政策与价值观13.1 公共政策与价值观的关系13.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观考量13.3 公共政策对价值观的影响13.4 价值观在公共政策评估与监督中的应用第十四章:社会运动与价值观变革14.1 社会运动的类型与特点14.2 价值观变革的社会动力14.3 社会运动中的价值观传播与影响14.4 社会运动对价值观变革的推动作用第十五章:未来挑战与价值观教育15.1 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5.2 价值观教育在应对未来挑战中的作用15.3 创新价值观教育方法与手段15.4 构建适应未来挑战的价值观教育体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价值与价值观”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价值观的内涵、形成、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挑战。
公开课课件1-《价值与价值观》

结论: 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有这么一位平凡的山村女教师,一生坚 守了一件事,感动了一座城,也感动了整个 中国,她的名字叫支月英。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比较
物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满足 人的需要
(“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人的价值
人的属性
Tea—coffee:支月英老师坚守了36年,把毕生心血都花在了山 里孩子的教育上,甚至为了使山里的孩子能享受到与山下孩子一 样的教育条件。不惜自己掏钱为学校办事...我认为支老师这一生 有很大价值。
你赞成哪位网友的观点,请你跟帖!
一、人的价值
阅2.人的价值
(1)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1、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
认识和评价
人的 价值
片面注重 自我价值
正确的 价值观
支月英老师的 人生没有价值
坚守山村教育36 年,一生有价值
2、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价值观
价
片面注重索取
值
观
注重创造价值
选择
贪污腐败
结果
被人民抛弃
坚守山村教 育
赢得人民尊重
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2)对人价值的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
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从1980年参加工作开始,支月英老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 直坚守了36年。
材料一: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后的支月英说“我只是一个平 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 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 的导向作用。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价值的概念与特征1.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价值的思考。
1.2 讲解:介绍价值的定义和特征,解释价值的不同类型。
1.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价值的理解和看法。
1.4 总结:强调价值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章:价值观的类型与作用2.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价值观的表现。
2.2 讲解:介绍常见的价值观类型,如物质主义、人文主义等,并解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影响。
2.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身边人的价值观类型及其影响。
2.4 总结:强调价值观对个人决策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3.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传承的思考。
3.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承方式,如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
3.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价值观传承经历。
3.4 总结:强调家庭和社会在价值观传承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塑造和传承自己的价值观。
第四章:价值观的冲突与协调4.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价值观冲突的表现。
4.2 讲解:介绍价值观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强调协调的重要性。
4.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价值观冲突的实际案例并提出解决策略。
4.4 总结:强调协调不同价值观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多元社会中处理价值观冲突。
第五章:价值观与人生规划5.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与人生规划的思考。
5.2 讲解:介绍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影响,解释如何根据个人价值观制定目标。
5.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观。
5.4 总结:强调价值观在人生规划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规划未来。
第六章:跨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与尊重6.1 导入:通过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6.2 讲解: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强调跨文化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价值观的基本特征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念、价值观价值观的内涵: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价值观的特征:客观性、主观性、稳定性、可变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价值观特征的理解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讨论价值观的特征第二章: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2.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个体经验、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宗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第三章:价值观的判断与评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分析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准则3.2 教学内容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实证法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准则:合理性、公正性、客观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运用判断与评价方法3.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运用判断与评价方法第四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4.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风气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4.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5.2 教学内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方法:学习、实践、反思、修正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5.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第六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分析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6.2 教学内容文化背景与价值观:东西方文化差异、传统与现代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的表现:道德观念、家庭观念、社会观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6.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与价值观的关系新课导入: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第七章: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分析影响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7.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传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价值观的变迁: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影响影响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科技发展、文化交流、教育改革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的变迁7.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的变迁第八章:价值观与道德规范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影响8.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道德规范:道德规范的内涵、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指导作用价值观与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及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8.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联系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及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第九章:价值观教育与个体成长9.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9.2 教学内容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际关系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及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9.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教育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及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第十章:价值观与社会和谐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分析如何构建和谐社会10.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社会和谐:价值观对社会组织、社会秩序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弘扬核心价值观、完善法律法规、推动社会公平正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和谐价值观10.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和谐价值观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补充和说明: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组石春林一、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4.11规定的“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生价值的评价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二、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学生学习了前三单元的哲学知识,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协调合作能力。
3、学生心理分析: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
高二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
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
索取多而奉献少,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
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理分析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2、能力目标: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深刻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和物的价值之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而且只有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需求,劳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认同劳动的观念,承认奉献的价值,是学习这一课后应有的重大收获。
劳动和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人的一生不能只是索取,只是满足自己的小利,走不出自我的人生是狭隘的,走不出自我天地的人永远找不到人生幸福的真谛。
四、教学方法(1)结合具体领域的价值,深入领会哲学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在汶川地震中的普通人的先进事迹,感悟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
(3)师生共同设置教学情境,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采取课堂辩论、讨论等形式,进一步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奉献意识。
五、教学过程【发现生活,感悟人生】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社会意识的一般知识,知道任何一种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会对社会存在起到一定的反作用,我们今天就具体来探讨价值观这种具体的社会意识。
而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得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
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用处。
(幻灯片显示同时板书标题)【解读生活,启迪人生】一、 价值与价值观(板书) 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人们生存的需要人们精神的需要氧气人的需要事物的属性、功能1、上述各组物品有什么用途即能满足我们那些需求?2、这些不同功能的物品有什么共性?共性阳光水满足学生根据图片一起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操作ppt )教师提问:这些不同功能的物品有什么共性呢?ppt请一位同学回答:它们都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教师升华:这其实就是哲学上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即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Ppt 比如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从价值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即人,另一方面是事物的属性,即客体。
(一)人的价值(板书)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由主、客体两方面构成。
(板书:1.哲学上价值含义)过渡:那么人的价值也是这样吗?它跟事物的价值有何不同?(板书:2、人的价值)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则人民网上的消息:ppt 2012年4月11日,在人民网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表示,电视节目要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的反弹。
李伟称,禁止网络红人、有丑闻劣迹的人物上电视做嘉宾,同时禁止职场服务类节目互相打击,通过恶搞博取收视。
说到网络红人,我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芙蓉姐姐。
芙蓉姐姐以其“雷不死人誓不休”的造型及言语遭到社会的各种嘲笑、辱骂,从而迅速在网络上串红ppt。
可是近两年来,芙蓉姐姐悄悄发生了变化,首先在形象上,身材成功瘦身100斤以下(幻灯片显示),被网友奉为“最励志减肥女神”,据此,芙蓉姐姐表示:“我减的不是肥,而是公众对我的偏见,也减的是我的消沉和堕落。
希望自己通过瘦身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也希望通过减肥这件事情,让大家懂得我的恒心。
更能抛开外表来接受我的内心。
”身材的变化是她变化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这几年,她还做了很多许多人想象不到的事情,幻灯片看望贫困儿童、做义工、开慈善演唱会、主持励志节目等等。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不管芙蓉姐姐曾经是什么样的形象,但是对于现在的芙蓉姐姐,她实现了她的价值。
那么,你觉得芙蓉姐姐的价值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呢?结合课本知识以及对芙蓉姐姐事迹的了解,谈谈你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吗?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呢?学生思考一分钟教师活动:展示ppt ;板书:3.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1)你觉得芙蓉姐姐的价值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呢?据此,你能谈谈你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吗?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呢?学生回答:芙蓉姐姐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有一定积极意义。
说明她创造的价值满足了社会或他人的需要。
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
(板书: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教师升华:刚才的同学说得很好,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的价值的实现和物的价值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自己的价值能满足社会和他人的某种需要。
但是,在此,我们也可以发现二者构成上有所不同,那就是物的价值实现的两方面一方面是物,另一方面是人,而人的价值实现上是主客体都是人。
教师活动:展示ppt ;板书:价值构成过渡: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看看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还有什么不同,展示材料:2011年11月,芙蓉姐姐走进央视励志类脱口秀节目《奋斗》。
节目中给予芙蓉姐姐非常高的评价,称她已转型为“正牌明星”。
走进央视,可以说是对芙蓉姐姐八年努力的一个高度认可。
以其努力不懈,追求梦想的励志路程,完成了从平民草根到“励志女神“的蜕变。
教师活动:放幻灯(2)芙蓉姐姐从草根贫民到励志女神的成功蜕变说明了什么?由此说说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在满足主体的方式上有何不同?同学:一个平民草根到“励志女神“的蜕变成为网络天后,说明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升华:人可以创造价值来满足主体的需要,而物只能用其原有的因素或属性来满足主体的需要,这也是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不同之处的又一表现。
(板书:满足主体需要的方式,创造价值)教师活动:下面同学们再看一组图片,通过对比刚才芙蓉姐姐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图片,说说人的价值较物的价值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3)概括一下两组图片内容分别是什么?据此,说说人的价值较物的价值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我们可以发现芙蓉姐姐在对社会和他人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所以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这也是跟物的价值的区别之一,即价值关系上的区别。
物的价值,是物——人单向满足关系,即物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物只能作为客体,自身不存在任何需要);人的价值,是人—人双向相互满足关系,即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即当人作为主体时,同时也在创造价值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反之……(板书:奉献与索取的统一价值关系)教师活动:通过刚才的学习:1、请大家完成屏幕上的表格ppt展示空白表格2、认为我们怎样才能正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呢?(板书:4.人的价值评价)学生活动:讨论怎样正确评价人的价值。
(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升华: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知识点总结: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3.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4. 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过渡:我们课前说到国家广电总局目前出台禁止网络红人上电视节目做嘉宾的规定。
对此规定,引来了网友们的不同观点:ppt网民A、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荧屏上出现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这值得肯定。
对于一些专门以炫丑的方式赚取网友眼球的所谓网络名人,理应减少他们在电视上的曝光率。
网民B、丑过一次,并不代表丑一辈子。
人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人,也应当给任何人以公平的发展机会。
如果因为“有丑闻劣迹”就永远不能上电视,这样“一刀切”的作法也不合理。
教师引导:对于网络红人上电视节目,我想大家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论是同学们持哪一种观点,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书本。
板书:1、价值观的含义(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根据国家出台的这一规定,请大家根据课本的P91知识思考以下问题:1min (1)国家广电总局禁止网络丑人上电视的原因和意图分别是什么?(2)上面网民们对网络丑人上电视的不同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呢?(3)情景假设:若国家根据A类网民的看法,继续推行实施该规定,对现实生活会有什么的影响?若顾忌B类网民的观念,停止实施该规定,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学生回答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活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国家就是依据此才出台了相关规定,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使观众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