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合集下载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测量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学时安排:总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

4. 先修课程:无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测量学知识进行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1.1 测量学概述1.2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1.3 测量学的基本方法2. 第二章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1 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2.2 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2.3 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3. 第三章角度测量与水平角测量3.1 角度测量概述3.2 水平角测量方法3.3 角度测量误差及其处理4.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测量4.1 距离测量概述4.2 钢尺测量方法4.3 光电测距仪及其使用5. 第五章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平差5.1 测量数据处理概述5.2 测量平差原理5.3 测量平差方法及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实验设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测量学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学生对测量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量学教材。

2. 实验设备:具备完整的测量实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测量学资源共享,如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

5. 辅导资料:提供测量学相关书籍、期刊、论文等辅导资料。

六、第六章地形图与地形测量6.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6.2 地形测量的方法与步骤6.3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七、第七章建筑施工测量7.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7.2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7.3 建筑施工测量实例分析八、第八章控制测量与测网布设8.1 控制测量概述8.2 控制点的选择与布设8.3 控制测量成果的整理与评价九、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与测量学9.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9.2 测量学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9.3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十、第十章现代测量技术及其发展10.1 现代测量技术概述10.2 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应用10.3 遥感技术在测量学中的应用10.4 测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测量学思考题

测量学思考题

7、什么叫极限误差?它是怎样确定的?本门课程中,用过哪些 极限误差?
8、本章中,符号v 和 的含义是什么?白塞尔公式适用于什么 情况? 9、如何计算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10、怎样运用6-1
概述
§6-2 导线测量
§6-3 交会测量
§6-4 电子全站仪 §6-5 GPS测量
8、如何计算各种导线的坐标?闭合导线的计算与附合导线的计 算有何区别?
9、交会定点有哪几种方法?角度后方交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0、GPS定位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中空间部分包括多
少颗卫星?地面监控部分包括哪几个部分?
11、GPS定位具有哪特点?为什么定位时每台接收机至少需要 接收到四颗卫星的信号?
10、竖直度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是怎样构造的? 11、水平度盘与竖直度盘有哪些区别?为什么竖直角只需观测一 个方向?竖直角观测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12、何谓竖盘指标差,怎样计算一测回的水平角及竖直角? 13、三角高程测量是怎样计算高差的?对向观测可以消除哪些误 差?
14、什么是经纬仪的三轴误差?三轴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有何规 律?
7、等高线平距有何作用?如何判断地面坡度的陡与缓?
8、等高距一般取值为多少?其大小对地表变化的描述有何影响?
9、什么叫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它们在地形图上
是怎样表示的?哪些等高线不能注记高程?
10、等高线具有哪些特点?等高线是怎样勾绘的?


第十章 建筑施工测量
§10-1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0-2 测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测量学总结
题型介绍
思考总结
测量学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理论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原理
一、角度测量包括 :
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水平角测量
用于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竖直角测量 用于测定高差 或将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
常用仪器 经纬仪 全站仪
一、水平角及其测量原理
1.地面上任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 称为水平角。
2.原理:β即为地面上AB与AC两方向线间的水
视线向上倾斜称仰角, 为正值;
视线向下倾斜称俯角, 为负值。 2.原理:
竖直角 =目标视线读数 —水平视线读数
122524 340818
图3-2
二、 竖直角及其测量原理
如图示,OO′为水平线,视线OM向上倾斜,为仰角,
竖直角为正 ;视线ON向下倾斜,为俯角,竖直角为负 。
竖直角测量与水平角一样,
其角值也是度盘上两个方向
成一个竖直面,又能在水平面内左右转动,以便能照准 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目标; 3.测定竖直角,还必须装置有竖直度盘及读数装置。
经纬仪就是按照上述要求制造的仪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平度盘
平角,OA投影在水平度盘上读数为a,OB投影在水
平度盘上读数为b。则: =b-a 角值范围:
a
O
b
B
0˚~360˚ 3、计算公式
0
270 180
90
A
C
当b≥a时 β= b – a 当b<a 时 β= b+3600 – a
B1
A1
C1
二、 竖直角及其测量原理
1.竖直角: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观测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线 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角值为0˚~±90˚
读数之差。不同的是竖直角 的两个方向中,必有一个是

角度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角度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角度测量的工具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4. 提高对误差的认识和减小误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角度测量是测量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如何准确、快速地测量角度。

角度测量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等。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法,利用角度测量工具(如量角器、游标卡尺等)直接测量角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角度测量工具:量角器、游标卡尺等。

2. 实验材料: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准备好。

2. 使用量角器测量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记录数据。

4. 使用量角器测量正方形的四个内角,记录数据。

5.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正方形的边长,记录数据。

6. 使用量角器测量圆形的圆心角,记录数据。

7.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形的半径,记录数据。

8.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形的面积。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直角三角形测量数据:角A:30°角B:60°边长a:5cm边长b:10cm直角三角形面积S = (a b) / 2 = (5 10) / 2 = 25cm²2. 正方形测量数据:内角A:90°内角B:90°内角C:90°内角D:90°边长a:10cm正方形面积S = a² = 10² = 100cm²3. 圆形测量数据:圆心角A:360°半径r:5cm圆形面积S = π r² = 3.14 5² = 78.5cm²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不同角度测量工具的适用范围。

2. 实验结果表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形的面积分别符合理论计算值,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角度测量—认识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认识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课件
角度测量原理
角度测量原理
➢ 角度测量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之一,分为水平角测量和竖
直角测量。
➢ 水平角测量用于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 竖直角测量用于测定高程或将倾斜距离转化为水平距离。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线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
面上的垂直投影所构成的夹角称为

水平角,通常以 表示。

水平角变化范围为 ° ~°
水平投影面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在点的铅垂线方向上安置一水平
度盘,其中心′ 在通过点的铅垂
线上,设、方向线在水平度
盘上的投影读数为和。
则水平角为两读数之差,即:
=−
(当 > 时) 或
= − + ° (当 < 时)


线
线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同一铅垂面内,观测方向线与水
(+)
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又称
垂直角或高度角),通常以 表示。
(-)
水平线

竖直角变化范围为 ° ~±° 。
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为仰角,角值
为正;反之称为俯角,角值为负。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视线与水平线相交处的铅垂面内
设置一度盘,则竖直角可通过水
平视线读数与目标视线读数之差求
得。





水平线



线

华南农业大学《测量学》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华南农业大学《测量学》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测量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于红波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1 距离丈量
三、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用一般方法量距,其相对误差只能达到1/1000~1/5000,当要 求量距的相对误差更小时,例如1/10000~1/40000,这就要 求用精密方法进行丈量。
精密方法量距的主要工具为:钢尺、弹簧秤、温度计、尺夹 等。其中钢尺必须经过检验,并得到其检定的尺长方程式。
显示水平距离 显示高差 显示测点高程
测量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于红波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南方ET-02/05电子经纬仪
▪ 特点:参课本P38 ▪ 操作:1 安置仪器、对中(光学)、整平
2 打开电源(按PWR键) 3 按MODE选择测角模式 4 置零测角(水平角和竖直角) 5 关机:按PWR键大于2秒至屏幕显示
离地面1m以上;作业时,要将视距尺竖直,并尽量采用 带有水准器的视距尺;要在成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测量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于红波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CASIO fx-3650p计数器编程
说明 SHIFT CLR 3(ALL) 清除所有程序 MODE MODE MODE 1 程序编辑 模式 MODE MODE MODE 2 程序执行 模式 MODE MODE MODE 3 程序清除 模式,删除个 别程序
OFF后松开手指
测量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于红波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南方ET-02/05电子经纬仪
测量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于红波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南方ET-02/05电子经纬仪
测量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于红波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课件)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课件)
水平面
A1
β B1
2 水平角测量原理
水平角测量原理
在O点的上方任意高度处, 水平安置有刻度的度盘的仪 器,并使度盘中心在过O点 的铅垂线上;
读出OA方向和OB方向的读 数分别为a和b,则水平角β的 角值大小为。
b a(当b>a) b 360 a(当b<a时)
水平角是空间两条直线在水 平面投影所形成的角。
竖直角测量原理
01 02
03
角度测量
04
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全站仪的认识与操作 角度测量原理
水平角测量
பைடு நூலகம்
05 06 07
竖直角测量 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 角度观测误差及注意事项
C目 录 ONTENTS 1 竖直角定义 2 竖直角测量原理
1 竖直角定义
竖直角定义
观测目标的方向(视线) 与同一竖直面内的水平线 之间的夹角,称为该方向 线的竖直角,又称垂直角、 倾角,通常用α表示。 取值范围为0˚~±90˚。 正角又称为仰角,负角又 称为俯角。
天顶
ZBA ZBC αBA
B
αBC
铅垂线
A 水平线 C
2 竖直角测量原理
竖直角测量原理
B

利用经纬仪中带有刻度的竖直
–δ
度盘,读取照准目标的竖盘读
数,测定竖直角。
O A
竖直角是在竖直面所形成的角。 竖直角分为仰角和俯角。
水平角测量原理
01 02
03
角度测量
04
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全站仪的认识与操作 角度测量原理
水平角没有负角。
水平角测量
05 06 07
竖直角测量 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 角度观测误差及注意事项

《测量学》第4章角度测量

《测量学》第4章角度测量


度盘上的度数 30°

度盘上整十分数 20′

测微尺上分、秒数 8′00″
• 全部读数为 :
30°28′00″
另一种读数方式为:窗口式半数字化的读数。(见图3-8)
读数练习
水平
73
72
0 12 3 4 5 6
0 12 3 4 5 6 87
竖直
读数窗
水平
73
72
0 12 3 4 5 6
0 12 3 4 5 6 87
• 读数规则:
• 转动测微手轮,使度盘正、倒像分划线精密重合。
• 由靠近视场中央读出上排正像左边分划线的度数,即30°。
• 数出上排的正像30°与下排倒像210°之间的格数再乘以10′, 就是整十分的数值,即20′。
• 在旁边小窗中读出小于10′的分、秒数。测微尺分划影像左侧 的注记数字是分数,右侧的注记数字1、2、3、4、5是秒的 十位数,即分别为10″、20″、30″、40″、50″。将以上数值 相加就得到整个读数。故其读数为:
小三角测量
9
二、三、四 等三角测量
24
3. 方向观测法和测回法比较
适用的范围不同。
测回法没有规定瞄准操作时,照准部的旋转方向, 而测回法上、下半测回照准部旋转方向有规定。
使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时,整平会破 坏对中,整平后要进行精确对中。
3. 瞄准
(1)目镜调焦
(2)粗瞄准。用手旋转照准部,使用瞄准 器瞄准目标,使目标成像在望远镜视场中央附 近。
(3)物镜调焦。
旋紧望远镜制动螺旋和水平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 对光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此时要注意消除视差。
(4)精瞄准
用望远镜微动螺旋和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瞄准目标。 瞄准时注意横丝附近的竖丝瞄准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及精密 控制测量及

工程测量 一般工程测量 一般工程测量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7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8
一、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1. 主要部件及作用
(1)基座 用于支承仪器,连接 三脚架,悬挂垂球或 光学对中, 利用三个 脚螺旋可整平仪器。
(2)水平度盘 0~360度顺时针刻划, 最小分划值为1度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15
2.整平——使仪器纵轴铅垂,水平度盘与横轴水平, 竖盘位于铅垂面内。整平误差1格。
3
3
1
2
1
2
气泡居中,1、2等高
气泡居中,3与1、2等高
用左手大拇指法则,转动脚螺旋,调节水准管气
泡居中(反复)。
一测回观测过程中,不得再调气泡。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3
二、竖直角测量原理
• 竖直角定义
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倾 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其角值 90 • 仰角 0 90 • 俯角 90 0
• 视线水平时竖直角 0
• 视线水平时竖直度盘读数为
一常数,通常为 9或0 是的 90
倍数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4
3/4/2021
技术参数
技术项目
一测回水平 方向中误差
DJ1 1
经纬仪等级 DJ2
2
DJ6 6
望远镜有效 孔径不小于
望远镜放大 倍数不小于
60mm 30倍
40mm 28倍
40mm 26倍
水准管 水平度盘 6/2mm
20/2mm
30/2mm
分划值 垂直度盘 10/2mm
20/2mm
30/2mm
主要用途
二等平面控制 三、四等平面 图根控制测量
18
二、经纬仪的安置
1.对中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 个铅垂线上。有垂球对中和光学对中两种方法。
对中精度:垂球对中3mm,光学对中1mm 2.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直位置和水平 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3.瞄准(注意消除视差) 4.读数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19
三、水平角测量
16
3.瞄准—用望远镜竖丝精确瞄准目标的标志中心。
操作步骤:
粗瞄、制动、调焦消除视差、水平微动精确瞄准。 用水平微动完成瞄准。 尽量瞄准目标下部,减少目标不垂直引起的方向误差。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17
4.读数——DJ6光学经纬仪读数方法
两种读数测微装置:分微尺测微和平行玻璃板测微
3.瞄准(注意消除视差) 4.读数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13
经纬仪安置
C
A
对中、整平、瞄准、 读数
1.对中——将仪器中心安置在过测
站点的铅垂线上。对中
误差3mm。
B
垂球对中步骤:
粗略对中:移动三脚架,使垂球尖离测
站中心12cm内;
精确对中:稍微松开中心螺丝,在脚架
头上移动(不能旋转)仪器,使垂球尖精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5
§ 4.2 经纬仪及角度观测
• 经纬仪的种类 1. 按构造原理和读数系统分为: 游标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
2. 按精度高低分为: DJ07、DJ1、DJ2、DJ6、DJ15、DJ60
3. 一般工程测量最常用: DJ6级光学经纬仪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6
经纬仪的精度系列及用途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2
§ 4.1 角度测量原理
一、水平角测量原理
• 水平角定义
1.为地面上O点至A和B 两目 标方向线在水平面P上投影 的夹角β,称为水平角。
ba
2.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 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 过这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 间的二面角。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3)照准部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J6光学经纬仪 DJ6光学经纬仪外观图
3.2.1 DJ6光学经纬 仪 1.DJ6光学经纬
仪外观图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10
2. 主要轴线和几何条件
• 主要轴线 (1)望远镜视准轴CC (2)仪器横轴HH (3)照准部水准管轴LL (4)仪器竖轴VV • 几何条件 (1)LL垂直于VV (2)VV垂直于HH (3)HH垂直于CC (4)十字丝竖丝垂直于HH
分微尺测微——利用度盘刻度线,在分微尺上读数。
度盘上1度分划的间隔 经放大后,与分微尺全 长相等。
分微尺全长分60格,因 此其最小格值为1=60。
读数时,秒数必须估读。 估读至0.1格,因此, 估读的秒数都应是6的 倍数。 水平度盘读数: 73 730418 0 1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11
3.DJ6经纬仪光路图
竖直度盘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水平度盘
12
二、经纬仪的安置
1.对中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 个铅垂线上。有垂球对中和光学对中两种方法。 对中精度:垂球对中3mm,光学对中1mm
2.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直位置和水平 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确对中测站标志中心,旋紧中心螺丝。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14
光学对中步骤:对准、调平、整平、对中
打开三脚架,装上经纬仪; 固定三脚架一脚,双手持脚架另 二脚并不断调整其位置,同时观 测光学对点器十字分划,使其基 本对准测站标志,踩实脚架; 调节脚螺旋,使光学对点器精确 对准测站标志; 伸缩三脚架(二脚),调平仪器, 使圆气泡居中; 调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并通 过在脚架头上移动仪器,精确对中。 有时必须反复上述三步的操作。
测量学
第4章 角度测量
3/4/2021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1
第4章 角度测量
• 测量三项基本工作之一:角度测量 • 角度测量的仪器: 经纬仪 • 角度测量分为: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 水平角测量目的:用于求算地面点的平面位置 • 竖直角测量目的:
1. 测定地面两点的高差 2. 将地面两点的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
测回法:一个测站观测2个方向时用。 方向观测法:一个测站观测3个或3个以上方向时用,
也称“全圆测回法”。
第1方向
第2方向
B
J
K
D
B
测站
测回法
3/4/2021
A
C
E
方向观测法
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
20
1.测回法
观测程序:
第1方向
J
盘左 瞄准J,读数j左
瞄准K,读数k左 左=k左-j左
第2方向
K
盘右
瞄准K,读数k右 瞄准J,读数j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