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三章 角度测量
测量学与数字化测图习题集_第03章 角度测量_答案

27
垂直角是指在同一铅垂面内,某目标方向的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也称竖直 角或高度角,垂直角的角值为0~360。而视线与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天顶距,天顶距之 的角值范围为。0-180。
测水平角可用竖丝瞄准,测竖直角可用横丝瞄准。
2.经纬仪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如何? 经纬仪分基座、照准部、度盘、读数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基座上有三个脚螺旋,其作用是整平仪器,粗略整平以基座上的圆水准器气泡 居中为标志,精确整平用照准部上的水准管进行,精确整平后水准管气泡应居中; 基座底板巾心有连接螺旋孔,用于仪器安置时与三脚架上的连接螺丝配合固紧仪器。 照准部是经纬仪的主要部件,照准部部分的部件有水准管、光学对点器、支架、 横轴、竖直度盘、望远镜、度盘读数系统观测窗等。照准部绕纵轴水平旋转,瞄准 目标时的制动、微动由水平制动螺旋和水平微动螺旋来控制。望远镜绕横轴旋转, 盼准目标时,由竖直制动和微动螺旋控制。 光学经纬仪度盘有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均由光学玻璃制成。水平度盘安装在 纵轴轴套外围,未与纵轴固连,故不随照准部转动,但是可通过水平度盘位置变换 轮使其转动。垂直度盘与横轴固连,以横轴为中心随望远镜一起在坚直面内转动。
28
轴重合。 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精确对中和整平。
6.经纬仪测回法测水平角,可以削减哪些误差的影响?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度盘偏心误差
7.测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什么?整平的目的是什么?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整 平的操作方法如何?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的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 采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应与整平仪器结合进行,其操作步骤如下: (1)将仪器置于测站点上,三个脚螺旋调至中间位置,架头大致水平。使光 学对中器大致位于测站上,将三脚架踩牢。 (2)旋转光学对中器的目镜,看清分划板上的圆圈,拉或推动目镜使测站点 影像清晰。 (3)旋转脚螺旋使光学对中器对准测站点。 (4)伸缩三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5)用脚螺旋精确整平管水准管转动照准部 90゜,水准管气泡均居中。 (6)如果光学对中器分划圈不在测站点上,应松开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 仪器,使分划圈对准测站点。 (7)重新再整平仪器,依此反复进行直至仪器整平后,光学对中器分划圈对 准测站点为止。
测量学—内容大纲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一节 水平角测量原理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第三节 经纬仪的使用 第四节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第五节 垂直角的测量方法 第六节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七节 角度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第一节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第二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第三节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第一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视距测量 第三节 地形图的测绘 第四节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测量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学时安排:总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
4. 先修课程:无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测量学知识进行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1.1 测量学概述1.2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1.3 测量学的基本方法2. 第二章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1 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2.2 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2.3 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3. 第三章角度测量与水平角测量3.1 角度测量概述3.2 水平角测量方法3.3 角度测量误差及其处理4.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测量4.1 距离测量概述4.2 钢尺测量方法4.3 光电测距仪及其使用5. 第五章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平差5.1 测量数据处理概述5.2 测量平差原理5.3 测量平差方法及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实验设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测量学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学生对测量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量学教材。
2. 实验设备:具备完整的测量实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测量学资源共享,如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
5. 辅导资料:提供测量学相关书籍、期刊、论文等辅导资料。
六、第六章地形图与地形测量6.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6.2 地形测量的方法与步骤6.3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七、第七章建筑施工测量7.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7.2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7.3 建筑施工测量实例分析八、第八章控制测量与测网布设8.1 控制测量概述8.2 控制点的选择与布设8.3 控制测量成果的整理与评价九、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与测量学9.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9.2 测量学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9.3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十、第十章现代测量技术及其发展10.1 现代测量技术概述10.2 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应用10.3 遥感技术在测量学中的应用10.4 测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角度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角度测量的工具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4. 提高对误差的认识和减小误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角度测量是测量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如何准确、快速地测量角度。
角度测量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等。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法,利用角度测量工具(如量角器、游标卡尺等)直接测量角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角度测量工具:量角器、游标卡尺等。
2. 实验材料: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准备好。
2. 使用量角器测量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记录数据。
4. 使用量角器测量正方形的四个内角,记录数据。
5.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正方形的边长,记录数据。
6. 使用量角器测量圆形的圆心角,记录数据。
7.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形的半径,记录数据。
8.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形的面积。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直角三角形测量数据:角A:30°角B:60°边长a:5cm边长b:10cm直角三角形面积S = (a b) / 2 = (5 10) / 2 = 25cm²2. 正方形测量数据:内角A:90°内角B:90°内角C:90°内角D:90°边长a:10cm正方形面积S = a² = 10² = 100cm²3. 圆形测量数据:圆心角A:360°半径r:5cm圆形面积S = π r² = 3.14 5² = 78.5cm²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不同角度测量工具的适用范围。
2. 实验结果表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形的面积分别符合理论计算值,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角度测量

3 角度测量 §3.4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 3.4.1 水平角测量
⑵ 方向观测法 方向观测法成果计算 计算两倍照准差( c)值 ①计算两倍照准差(2c)值 2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 ) 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 盘左读数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2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 盘左读数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往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也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 往往要观测几个测回, 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 按 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 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 180°/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180°/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3.4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 3.4.1 水平角测量
计算的结果称为方向值。起始方向有两个平均值, 计算的结果称为方向值。起始方向有两个平均值,应将此两数 方向值 再次平均,作为起始方向的方向值,并括以括号。 再次平均,作为起始方向的方向值,并括以括号。 竖直角测量方法 3.4.1 水平角测量
3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1.2 竖直角测量原理
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读数的 根据以上分析,经纬仪须有一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读数的指标 根据以上分析,经纬仪须有一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读数的指标 观测水平角时,刻度盘中心应安放在过测站点的铅垂线上, 。观测水平角时,刻度盘中心应安放在过测站点的铅垂线上,并能 使之水平 为了瞄准不同方向, 水平。 使之水平。为了瞄准不同方向,经纬仪的望远镜应能沿水平方向转 俯仰。 也能高低俯仰 当望远镜高低俯仰时,其视准轴应划出一竖直 动,也能高低俯仰。当望远镜高低俯仰时,其视准轴应划出一竖直 面,这样才能使得在同一竖直面内高低不同的目标有相同的水平度 盘读数。 盘读数。
《测量学》全部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A.地理坐标;
C.高差
)来表示的。
B.平面直角坐标; C.地理坐标和高程
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A.水平面;
)。
)。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4、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等面积投影
C
)
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 D.等长度投影
2
三、填空题
1. 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 闭合曲面 称为大地水准面。
2.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是 测高差
、
测角度
、 测距离
。
3.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 区域西南一点 为坐标原点,
南北方向 为 x 轴,以 东西方向 为 y 轴。
4.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 经度
1.水准测量中转点应如何选择?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它的特点
是什么?
答:在水准测量中,有时两个水准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或者高差较大,而直
接测定其高差有困难时,应该在中间设立若干个中间点(称为转点)以传
递高差。
作用:传递高差或高程;
2.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大概等距处?是否一定要
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
、 纬度
和绝对高
程。
5.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高差
。
6.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 10km 范围内时,距离
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7.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平均值为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窗反光镜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窗反光镜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二、读数设备与读数方法
112°54′30″
H
112
113
6543210
6543210
88
89
V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89°04′42″
读数练习
234°21′06″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照准标志:大花杆、 小花杆和觇标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的十字丝分划板
单丝
上丝
中丝
双丝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下丝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2 经纬仪结构及其使用 3.3 角度测量方法 3.4 经纬仪检验与校正 3.5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
2 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顺时针方向刻有0º到 360º的分划线,用来测量水平角。
❖水平度盘转动控制装置:位置变动 手轮和复测装置。
❖外轴装置: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1
照准部
基座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显微镜 水平度盘
望远镜 上下制动螺旋
望远镜 上下微动螺旋
光学对中器
经纬仪2
竖直度盘
竖直指标水准 管微动螺旋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竖盘
盘盘左右
➢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观测方法
A
B
O
角度测量—认识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原理
角度测量原理
➢ 角度测量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之一,分为水平角测量和竖
直角测量。
➢ 水平角测量用于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 竖直角测量用于测定高程或将倾斜距离转化为水平距离。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铅
垂
线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
面上的垂直投影所构成的夹角称为
′
水平角,通常以 表示。
水平角变化范围为 ° ~°
水平投影面
′
铅
垂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在点的铅垂线方向上安置一水平
度盘,其中心′ 在通过点的铅垂
线上,设、方向线在水平度
盘上的投影读数为和。
则水平角为两读数之差,即:
=−
(当 > 时) 或
= − + ° (当 < 时)
铅
垂
线
线
铅
垂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同一铅垂面内,观测方向线与水
(+)
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又称
垂直角或高度角),通常以 表示。
(-)
水平线
竖直角变化范围为 ° ~±° 。
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为仰角,角值
为正;反之称为俯角,角值为负。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视线与水平线相交处的铅垂面内
设置一度盘,则竖直角可通过水
平视线读数与目标视线读数之差求
得。
竖
直
度
盘
水平线
铅
垂
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方法都要求用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进行角度观测。
所谓 盘左 所谓 是指角度观测时,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的左侧;
盘右 是指角度观测时,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的右侧; A O
盘左又称为正镜,或称为上半测回; 盘右又称为倒镜,或称为下半测回; 一、测回法: 适用范围:当一个测站只需观测2个(最多3个)方向之 间的水平角时,一般采用测回法。
二、 仪器及目标安置误差
1、仪器及目标的对中误差:
A
e
O O‘
B
对中误差对测角的影响与三个因素有关。 (2)与观测边的距离成反比; (3)还与偏心角有关。
(1)与对中误差(又称为偏心距e)成正比;
因此,当边长较短时,该项误差特别大,因此当边长较
短时,应认真做好对中工作; 2、 整平误差 三、 观测误差 :主要包括瞄准误差和读数误差。 四、外界条件的影响
§3-7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根据经纬仪的测角原理,经纬仪的 各轴线间应满足以下几何条件 (P53): 1、照准部水准管轴LL应垂直于仪器竖 轴V V; 2、视准轴CC应垂直于仪器横轴HH; 3 、仪器横轴 HH 应垂直于仪器竖轴 V V 。 C
H
CV L V
H
L
此外,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竖盘 指标应处于正确位置,光学对中器的光轴应与仪器竖轴重合。
§3-1
内容:
角度测量原理
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作用:
1、水平角测量用于求算点的平面位置,
2、竖直角测量用于测定高差或将倾斜距离
改化成水平距离。
一、水平角测量原理 1、水平角的定义: 水平角系指相交于 一点的两方向线在水平面 上的竖直投影所形成的夹 角。也是竖直面 M 与 N 之 间的二面角。
B
0
a c
M
A N C
a
2、水平角的计算: =c-a (0<360)
H
b
c
二、水平角测量应满足的条件
0
1、仪器中心与测点应 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2、观测水平角的度盘
B
a c
M
A N
C
应处于水平位置;
3、望远镜上下转动时,
视准轴所扫的面应是
铅垂面。
H
a
b
c
§3-2 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
B
测回法的观测顺序为: A—B—B—A 测回法的观测步骤:
O
A
B
1、经纬仪置于盘左位置,照准起始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
读数a左(=01200 P36)
2、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目标B,读取
水平度盘读数b左(= 914500);
3、计算上半测回角值: 左=b左-a左,本例中, 左= 913300 (注意:当左<0时,应加上360) 以上三个步骤称为上半测回观测。
v
S D i A
D= S cos
B HB= HA+D tg+i -v HB
HA
高程基准面
§3-6 水平角测量误差
一、 仪器误差 仪器误差主要包括三轴误差,即
1、视准轴误差: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该项误差通 过盘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
2、横轴误差:横轴与竖轴不垂直。该项误差通过盘 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 3、竖轴误差:竖轴与水准管轴不垂直。该项误差不 能通过盘左、盘右观测消除。 另外,仪器误差还包括度盘偏心差(通过盘左、盘右观测 可以减弱)及度盘刻划误差(通过度盘配置可以减弱)等。
4、盘右照准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右(= 2714500);
5 、松开制动螺旋,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目标 A ,读取
度盘读数a右(= 1801130)
6、计算下半测回角值 右=b右-a右,本例中 右= 913330 (注意:当右<0时,应加上360) 以上4、5、6三个步骤为下半测回观测,上半测回和下 半测回合称为一个测回。 7、计算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互差 =左-右 对于J6级经纬仪,要求≤40″,本例中=30″
一、经纬仪的种类 主要分为光学经纬 仪和电子经纬仪两 种。
二、经纬仪的型号
光学经纬仪 电子经纬仪
以“ DJ ** ”或“ J ** ”表示,下标为等级。 例如某经纬仪为“DJ6”型,即该经纬仪每测回的 测角精度为6”。
读数显微镜 三、经纬仪的构成 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 基座三部分构成 1、照准部 照准部是指位于水平 度盘之上,能绕其旋转轴 旋转的部分的总称。 照准部由望远镜、竖 盘装置、读数显微镜、水 准管、光学对中器、照准 部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 望远镜制动螺旋和微动螺 旋等部分组成。
§3-5
一、竖直角的定义:
竖直角观测
A 1 2 B O
竖直角系观测视线与水 平线在同一竖直面内的夹角。 其角值为0~90。 其符号规定如下:
当观测视线在水平线之上时,称为仰角,符号为正;
当观测视线在水平线之下时,称为俯角,符号为负。
二、 测量竖直角的作用:
1、将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
2、用于测定高差。 hAB=D tg+i -v
线的光学玻璃圆盘,其分划
值一般为1,30,20,并按 顺时针方向注有数字。 在水平角测量时,水平度 盘不随照准部一起转动。 3、基座 水平度盘
§3-4 水平角观测
一 经纬仪的操作步骤 (实验3:经纬仪的认识)
1、安置仪器(包括对中与整平两项内容 ) 2、照准目标 3、读数
二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望远镜 竖盘 照准部
对中器 水平度盘 基座
竖直微动螺旋 竖盘水准管气 泡反射镜
竖直制动板手 竖直制动螺旋
竖直微动螺旋 水平微动螺旋 水平制动螺旋
竖盘指标水准 管调整螺旋 光学对中器 水平制动板手 水平微动螺旋 水平微动螺旋
水平制动螺旋 水平度盘配 置手轮
水平度盘配 置手轮
2、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是一个刻有分划
8 、计算一测回角值
= 913315
= ½( 左 + 右 ),本例中
A
二、应注意的2个问题
O
B
1、角度的方向:从起始目标按顺时针至第2个目标之间的夹角;
2、多测回观测时,度盘的配置
多测回观测时,各测回在观测起始目标时,应配置度盘。 第一测回的读数一般配置在略大于0处,其它测回按差值 180 /n 配置 例如,总测回数为4个测回,则第1个测回的度盘读数配置 在000左右,第2测回的度盘读数配置在4500左右,第3测回 的度盘读数配置在9000左右,第4测回配置在13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