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下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位移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沿Ⅰ较大B.沿Ⅱ较大C.沿Ⅲ较大D.一样大2.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表示位移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3.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4.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无法判断5.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控制变量B.理想模型C.等效代替D.科学假说6.据某媒体报道:“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于2015年3月9日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起飞,展开了为期近5个月的环球之旅,在中国重庆、南京等地停留,最后返回出发点,总飞行天数25天,总里程达35 000 km.整个环球之旅,飞机运动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0,0B. 0,35 000 kmC. 35 000 km,0D. 35 000 km,35 000 km7.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B.标量只有方向没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C.-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小D.-10 ℃比5 ℃的温度低8.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1、t3两时刻对应的纵坐标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t3两时刻速度相同B.t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t1、t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D.若t2=2t1,则可以求出物体的初速度为8 m/s9.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信息提醒“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3公里B.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0.125 m/sC.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240分钟D.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5 km/h10.如图示,质点从N点沿半径为R的两个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质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 4R、0B.、4RC.、0D.、2R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一定在变化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物体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12.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太空中的空间站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1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小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D.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14.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物体在0~2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2~8 s内静止C.物体在4 s末的速度为10 m/sD.物体在6 s末的速度为12 m/s15.南北朝时期的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B.桥C.人D.地面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可以用AC之间的平均速度表示B点的________,并且A、C两点离B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接近”或“远离”)B点的瞬时速度.17.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时间和位移”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沪昆高速铁路由上海虹桥站至昆明南站全长2252公里,设计时速为350km/h。

某动车从上海开往昆明,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动车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动车通过桥梁的时间
B.研究动车起步到出站的时间
C.研究动车在转弯时有无翻倒的危险
D.研究动车从上海开往昆明的时间
2.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原理是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图为高速公路的一个交通标志,若一辆汽车以55km/h的速度驶入测速区间,经5min后仍以55km/h的速度驶离测速区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该测速区间运行时不可以看成质点
B.在该区间汽车的瞬时速度可能达到100km/h
C.标志中的“5.3km”指的是位移
D.因进出测速区间的速度均未超过60km/h,该汽车没有超速
3.正在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的加速度在逐渐减小,则该物体()A.立即反向运动B.立即做减速运动
C.运动的速度仍在增加D.速度变化率增大
4.下列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的快,加速度就大
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变化量就大
D.只要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为零
第1 页共24 页。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物理同步精品练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物理同步精品练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022·浙江·杭州市余杭中学高一期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以9金4银2铜的好成绩圆满收官!中国队用他们的拼搏和汗水带给大家一次次难忘的回忆。

关于下列冬奥比赛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甲图中冰球运动员击球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乙图中大跳台运动员空中转体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C.研究丙图中15公里越野滑雪运动员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D.研究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2.(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且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是以月球为参考系B.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3.(2022·吉林松原·高一阶段练习)雀尾螳螂虾是一种肉食性节肢动物,常栖身于珊瑚礁岩缝、洞穴中.雀尾螳螂虾的第二对颚足非常发达,是它捕食和御敌的利器.攻击猎物时,它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内将捕肢的前端弹射出去,最高时速可达到90km/h,瞬间由摩擦产生的高温甚至能让周围的水冒出电火花.在捕猎时,捕肢的前端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1250m/s2B.125m/s2C.25m/s2D.0.5m/s2 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在男子100m半决赛中跑出9.83s的好成绩。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1章 运动的描述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1章 运动的描述练习及答案

2020--2021人教物理必修一第1章运动的描述练习及答案人教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它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可以定点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则关于该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是静止的C.北斗导航卫星在高空一定是运动的D.北斗导航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2、如图所示,在距墙1 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最短时到达距墙0.2 m的B点处,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A.0.5 m,1.3 m B.0.8 m,1.3 mC.0.8 m,1.5 m D.0.5 m,2.1 m3、如图是子弹射过扑克牌的一幅照片.已知子弹的平均速度约为900 m/s,子弹的真实长度为2.0 cm.试估算子弹完全穿过扑克牌的时间t约()A.8.9×10-5 s B.8.9×10-3 sC.2.2×10-5 s D.2.2×10-3 s4、有关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速度高达600 m/s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由于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小5、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1=-3 m-4 m=-7 m;然后该质点再从C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2=1 m-(-3 m)=4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正数大于负数,则x2大于x1B.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则x1大于x2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6、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3.75 m/s B.12.5 m/sC.12 m/s D.11.75 m/s7、(双选)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8、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 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路程相同B.甲的位移较大C.乙的位移较大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9、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0.25 m/s B.0.2 m/sC.0.17 m/s D.无法确定10、(双选)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 后的速度大小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11、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1)试将汽车在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下表:观测时刻t=0 过2 s 再过3 s位置坐标x1=______ x2=______ x3=______(2)12、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当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遮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2=0.10 s,光电门从第一次计时结束到第二次计时开始经历的时间为Δt=0.30 s.求:(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3)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少?2020--2021人教物理必修一第1章运动的描述练习及答案人教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它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可以定点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则关于该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是静止的C.北斗导航卫星在高空一定是运动的D.北斗导航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答案】A[该北斗导航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选项A正确,D错误;若以太阳为参考系,该北斗导航卫星是运动的,选项B错误;选项C没有选定参考系,不能确定该北斗导航卫星的运动情况,选项C错误.]2、如图所示,在距墙1 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最短时到达距墙0.2 m的B点处,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A.0.5 m,1.3 m B.0.8 m,1.3 mC.0.8 m,1.5 m D.0.5 m,2.1 m【答案】D[位移的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距离,可知位移的大小等于AC的距离,即为1.5 m-1 m=0.5 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可知s=(1-0.2) m+(1.5-0.2) m=2.1 m,选项D正确,A、B、C错误.]3、如图是子弹射过扑克牌的一幅照片.已知子弹的平均速度约为900 m/s,子弹的真实长度为2.0 cm.试估算子弹完全穿过扑克牌的时间t约()A.8.9×10-5 s B.8.9×10-3 sC.2.2×10-5 s D.2.2×10-3 s【答案】A [扑克牌的宽度约为子弹长度的3倍,即子弹穿越扑克牌的过程中位移大小为Δx =4×2.0 cm =8 cm.由v =Δx Δt 知穿过时间Δt =Δx v =8×10-2900 s ≈8.9×10-5 s ,A 正确.]4、有关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速度高达600 m/sA .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 .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由于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小【答案】B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尽管速度为零,但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A 错;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匀速行驶,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尽管速度很大,但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不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为零,C 、D 均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B 对.]5、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 1=-3 m -4 m =-7 m ;然后该质点再从C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 2=1 m -(-3 m)=4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正数大于负数,则x 2大于x 1B .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则x 1大于x 2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D .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答案】B [由图可知,C 到B 的位移小于A 到C 的位移,虽然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但正、负号只表示方向,比较大小要看长度的绝对值,故A 错误,B正确;该质点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由A到B的合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则Δx=x1+x2=-7 m+4 m=-3 m,故C错误;整个过程中的路程就是运动轨迹的和,则s=|x1|+x2=|-7| m+4 m=11 m,故D错误.故选B.]6、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3.75 m/s B.12.5 m/sC.12 m/s D.11.75 m/s【答案】C[设两段相等位移均为x,则两段用时分别为t1=xv1,t2=xv2,全程的平均速度v=2xt1+t2=2xxv1+xv2=2v1v2v1+v2=12 m/s,故C选项正确.]7、(双选)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答案】AC[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选项A正确;在2~5 s内直线的斜率一定,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选项B错误;物体在前3 s 内沿正方向运动,3 s后沿负方向运动,则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选项C正确;根据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选项D错误.]8、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 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路程相同B.甲的位移较大C.乙的位移较大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答案】D[因为PQ=MN,所以甲、乙两只蚂蚁的位移大小相等,选项B、C错误;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选项A错误;甲的位移方向由P指向Q,乙的位移方向由M指向N,相互垂直,故选项D正确.]9、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答案】C[由图示可知在t=0.3 s内小球运动了s=0.05 m,所以v=st=0.05 m0.3 s=0.17 m/s.]10、(双选)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 后的速度大小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答案】BD[当两速度方向相同时,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有v0=4 m/s,v t=10 m/s,则a=v t-v0Δt=10-41m/s2=6 m/s2;当两速度方向相反时,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有v0=4 m/s,v t=-10 m/s,则a=v t-v0Δt=-10-41m/s2=-14 m/s2.故选BD.]11、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1)试将汽车在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下表:观测时刻t=0 过2 s 再过3 s位置坐标x1=______ x2=______ x3=______(2)[解析](1)马路演化为坐标轴,因为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原点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x1=-20 m,x2=0,x3=30 m.(2)前2 s内的位移Δx1=x2-x1=0-(-20 m)=20 m后3 s内的位移Δx2=x3-x2=30 m-0=30 m这5 s内的位移Δx=x3-x1=30 m-(-20 m)=50 m上述位移Δx1、Δx2和Δx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 m、30 m和50 m,方向都向右,即与x轴正方向相同.[答案](1)-20 m030 m(2)20 m30 m50 m方向都与x轴正方向相同12、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当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遮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2=0.10 s,光电门从第一次计时结束到第二次计时开始经历的时间为Δt=0.30 s.求:(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3)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析] 根据题意,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据v =d Δt 得: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1=0.030.3 m/s =0.10 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 2=0.030.1 m/s =0.30 m/s故滑块的加速度a =Δv Δt =0.30-0.100.30 m/s 2=0.67 m/s 2.[答案] (1)0.10 m/s (2)0.30 m/s (3)0.67 m/s 2。

2020-202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含答案】

2020-202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一、单选题1.百米运动员起跑后,6s末的速度为9.3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2.2m/s,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12.2m/s B.10m/s C.9.3m/s D.10.2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大小有可能大于它的路程B.质量一定,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C.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可能为零D.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的物体一定能够看作质点3.参加汽车拉力赛的越野车,跑完100m用时10秒,则全程平均速度为( )A.36 km/h B.10 km/h C.60 km/h D.45 km/h 4.现在很多人手机上都有能记录跑步数据的软件,如图所示是某软件的截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3.00千米”指的是该同学的位移B.平均配速“05′49″”指的是平均速度C.“00∶17∶28”指的是时刻D.这位跑友平均每跑1千米用时约350s5.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中,其中不表示瞬时速度的是( )A.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州”这一路段B.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km/hC.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km/h注意车速”字样D.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向球门6.短跑运动员起跑的好坏,对于能否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因此短跑运动员都采用助跑器起跑,发令枪响必须奋力蹬助跑器,发挥自己的最大体能,以获取最大的()A.速度B.加速度C.位移D.路程7.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其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D.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8.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平均速度,要说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B.研究平均速度,要说明是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C.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D.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9.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B.加速度也是物体运动的一种速度C.加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D.加速度就是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和10.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可视为质点)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 B.2RC.D.11.下列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B .时间C .速度D .加速度12.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时,设物体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 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速度大B .甲一定跑在乙的前面C .甲的速度一定在增大,乙的速度一定在减小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加速度大13.轿车的启动加速度是衡量车性能的重要指标,某轿车启动时加速度最大可达到4 m/s 2,轿车以这个加速度启动时(视为匀加速启动)( )A .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4 m/s B .任意1 s 内发生的最大位移是4 m C .任意1 s 内汽车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4 m/s D .任意1 s 内末速度是初速度的4倍1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定义式可知,a 的方向与的方向一定相同∆=∆va t v ∆B .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其加速度也一定变化C .当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也一定减小D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为负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15.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 形槽中由A 点释放,经B 点到达与A 点等高的C 点,设A 点的高度为1 m ,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 .B .C .D .,1m 二、多选题16.一高速动车组列车从成都开往重庆,其时刻表(部分)如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1章 运动的描述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1章 运动的描述练习含答案

2020--2021人教物理必修一第1章运动的描述练习含答案人教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 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是矢量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2、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甲乙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外壁的中心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C.正在靠近加油机准备空中加油的F-22A猛禽战斗机(图甲)D.列车通过桥梁(图乙),研究其所需时间3、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 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路程相同B.甲的位移较大C.乙的位移较大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4、(双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B.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C.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D.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5、有关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速度高达600 m/s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由于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小6、(多选)某一运动质点沿一直线做往返运动,如图所示,x OA=x AB=x CO=x DC =1 m,O点为x轴上的原点,且质点由A点出发,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至B 点再返回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A→B→C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2 m,方向沿x轴正方向,路程为4 mB.质点在B→D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4 m,方向沿x轴负方向,路程为4 m C.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 m表示D.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 m7、如图所示,某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甲和地面上的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两人对跳伞飞行员运动情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选择的参考系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8、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K213次列车于14时33分从天津发车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节目6时开播D.某场足球赛开赛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9、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B.汽车通过汕头海湾大桥的速度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10、(双选)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11、为庆祝元旦,某校高一和高二学生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下列关于比赛的表述中涉及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比赛于2019年1月1日下午2点30分开始B.开场20秒时,红队率先进球C.比赛第30分钟,蓝队换人D.整场比赛共踢了90分钟12、如图所示,一根长0.8 m的直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和位置变化是否有影响?13、春节期间,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 km/h,最高限速120 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2020--2021人教物理必修一第1章运动的描述练习含答案人教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 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是矢量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答案】D[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故选项A错误;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它们才相同,故选项B错误;温度是标量,温度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故选项C错误,D正确.]2、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甲乙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外壁的中心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C.正在靠近加油机准备空中加油的F-22A猛禽战斗机(图甲)D.列车通过桥梁(图乙),研究其所需时间【答案】B[木箱绕下面的箱角转动时,各点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看成质点;木箱在地面上滑动,各点运动情况相同,能看成质点;靠近加油机准备空中加油的F-22A猛禽战斗机、正在通过桥梁的列车,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都有影响,不能看成质点,所以B项正确.]3、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 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路程相同B.甲的位移较大C.乙的位移较大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答案】D[因为PQ=MN,所以甲、乙两只蚂蚁的位移大小相等,选项B、C错误;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选项A错误;甲的位移方向由P指向Q,乙的位移方向由M指向N,相互垂直,故选项D正确.]4、(双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B.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C.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D.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答案】A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位移的大小,既与速度大小有关,又与时间长短有关.]5、有关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速度高达600 m/s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由于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小【答案】B[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尽管速度为零,但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A错;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匀速行驶,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尽管速度很大,但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不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为零,C、D均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B对.]6、(多选)某一运动质点沿一直线做往返运动,如图所示,x OA=x AB=x CO=x DC=1 m,O点为x轴上的原点,且质点由A点出发,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至B 点再返回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A→B→C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2 m,方向沿x轴正方向,路程为4 mB.质点在B→D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4 m,方向沿x轴负方向,路程为4 m C.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 m表示D.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 m【答案】BCD[由于x AC=-2 m,因此质点在A→B→C的时间内,位移大小为2 m,位移方向为A到C,沿x轴负方向,所以位移为-2 m,路程为4 m,A错误;在B→D的时间内,质点经过的路程为4 m,位移方向由B指向D,与正方向相反,沿x轴负方向,所以位移为-4 m,路程为4 m,B正确;当质点到达D点时,位置在原点的左侧,坐标为-2 m,C正确;当质点到达D点时,在A点左侧3 m处,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所以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 m,D正确.]7、如图所示,某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甲和地面上的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两人对跳伞飞行员运动情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选择的参考系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答案】D[甲、乙两人的说法分别是以飞机和地面做参考系研究运动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选项A错误,D正确;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选项B错误;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否则物体的运动性质无法确定,选项C错误.]8、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K213次列车于14时33分从天津发车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节目6时开播D.某场足球赛开赛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答案】B[天津开往德州的K213次列车于14时33分从天津发车,“14时33分”是一瞬间,指的是时刻,A错误;某人用15 s跑完100 m,“15 s”指的是跑完100 m所经历的时间,是时间间隔,B正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节目6时开播,“6时”对应一瞬间,指的是时刻,C错误;某场足球赛开赛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开赛5 min时”是一瞬间,指的是时刻,D错误.]9、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B.汽车通过汕头海湾大桥的速度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答案】B[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内的速度,A、C、D 都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均表示瞬时速度,所以只有B正确.]10、(双选)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答案】AC[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选项A正确;在2~5 s内直线的斜率一定,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选项B错误;物体在前3 s内沿正方向运动,3 s后沿负方向运动,则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选项C正确;根据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选项D错误.]11、为庆祝元旦,某校高一和高二学生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下列关于比赛的表述中涉及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比赛于2019年1月1日下午2点30分开始B.开场20秒时,红队率先进球C.比赛第30分钟,蓝队换人D.整场比赛共踢了90分钟【答案】D[2019年1月1日下午2点30分是比赛开始的时刻,开场20秒时是红队进球的时刻,比赛第30分钟是蓝队换人的时刻,因此选项A、B、C中的计时数据都是指时刻;90分钟是整场比赛所用的时间,是时间间隔,因此选项D正确.]12、如图所示,一根长0.8 m的直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和位置变化是否有影响?[解析](1)由于杆长0.8 m,OB长为0.2 m,坐标系向下为正方向,故以O点为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x A=-0.8 m,x B=-0.2 m,从A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6 m.(2)由题意知,AB长为0.6 m,以A为坐标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0,x B=0.6 m.从A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6 m.(3)选取的坐标原点不同,同一位置的坐标不同,但两点间的位置变化相同.[答案](1)-0.8 m-0.2 m0.6 m (2)00.6 m0.6 m(3)对位置坐标有影响,对位置变化没有影响13、春节期间,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 km/h,最高限速120 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解析]“不违规”是指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低于“最低限速”,也不能超过“最高限速”.因此,在不违规的情况下汽车到高速公路出口处的时间极限有两个:以最低限速v1=60 km/h行驶时:t1=xv1=180 km60 km/h=3 h;以最高限速v2=120 km/h行驶时:t2=xv2=180 km120 km/h=1.5 h.所以,小明告诉爸爸的那段时间是11:30~13:00. [答案]11:30~13:00。

【精准解析】2020-2021学年度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评估

【精准解析】2020-2021学年度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评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评估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6为单选每小题3分,7~10为多选每小题4分,共34分)1.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钟表上显示的11点15分是时刻B .40分钟一节课,这里的40分钟指的是时刻C .从早上8点至下午2点,这里的8点和2点指的是时间间隔D .早上8点开始上课,这里的8点指的是时间间隔解析:11点15分、早上8点、下午2点指的都是时刻,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B 、C 、D 错误,A 正确.2.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 运动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C )A.5π2R ,A 指向C ;10R B.5π2R ,A 指向C ;5π2R C.10R ,A 指向C ;5π2R D.10R ,C 指向A ;5π2R 解析:物体由A 运动到C 的位移大小为(3R )2+R 2=10R ,方向由A 指向C .路程为πR +2πR 4×3=52πR ,选项C 正确.A 、B 、D 错误.3.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甲质点的速度为+4m/s ,乙质点的速度为-5m/s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两质点运动方向相反B .甲质点比乙质点运动得快C .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渐加大D .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可能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甲质点的速度为+4m/s ,乙质点的速度为-5m/s ,正负号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不表示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大小应比较其绝对值的大小,故选项A 正确,B 错误;当两质点相向而行时,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当两质点相背而行时,两质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故选项C 、D 错误.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C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D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解析:加速度a =ΔvΔt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选项A 正确;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选项B 错误;v 0>0,a <0,说明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选项C 错误;v 0<0,a <0,说明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选项D 错误.5.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出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 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s 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Δt =1.2s ,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A .15m/s 2,向上B .15m/s 2,向下C .1.67m/s 2,向上D .1.67m/s 2,向下解析:取着网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 1=8m/s,v 2=-10m/s ,则a =v 2-v 1Δt=-10-81.2m/s 2=-15m/s 2,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向上.选项A 正确.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甲所示.下列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D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T 2时间内a =a 0>0,若v 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 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选项B 、C 皆错误;由于在T ~2T 时间内a =-a 0,故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T 2时间内相同,故选项A错误,D正确.7.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BD)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测量铅球被掷出的距离时解析:A、C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将无法继续,故选项A、C错误;而B、D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不受影响,故选项B、D正确.8.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B.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1分钟可以分成无数个时刻,选项B错误;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选项C正确;“三分”与“一秒”在时间轴上各对应一条线段,所以指的是时间,选项D正确.9.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110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AD)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m/s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率是2.5m/sD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8cm 距离内的平均速率是2m/s 解析:照相机每隔110s 拍照一次,所以图中0~8cm 所用的时间t =0.4s ;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所以图中8cm 对应的实际位移x =80cm =0.8m .则小球在通过图中8cm 的距离内的平均速度v =x t =0.80.4m/s =2m/s ,选项A 正确,B 错误;由于小球做直线运动,则小球通过图中8cm 对应的实际路程s =0.8m .则小球通过图中8cm 的距离内的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2m/s ,选项C 错误,D 正确.10.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 内的加速度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a BC >a OA >a AB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解析:0~5s 内图线都在时间轴的上方,取正值,速度方向相同,选项A 错误;由图线可知,第1s 内的加速度a 1=Δv t=4-02m/s 2=2m/s 2,第5s 内的加速度a 2=Δv ′t ′=0-41m/s 2=-4m/s 2,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选项B 错误;OA 段的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正,两者方向相同,BC 段的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两者方向相反,选项D 正确;AB 段的加速度等于零,故a BC >a OA >a AB ,选项C 正确.二、实验题(11题4分,12题12分,共16分)1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标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 1、d 2、d 3填入下列表格中.距离d 1d 3d 5测量值/cm 1.20 5.4012.00计算打计数点“2时”的小车瞬时速度v 2=0.21m/s.解析:读数时,应注意估读一位,三个读数分别为d 1=1.20cm 、d 3=5.40cm 、d 5=12.00cm.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s ,则v 2=d 3-d 12T =(5.40-1.20)×10-22×0.1m/s =0.21m/s.12.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AC 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B 是越来越快的,纸带D 是开始越来越快,后来又越来越慢.若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 ,图中纸带D ,从A 点通过计时器到B 点通过计时器,历时0.04s ,位移为0.27m ,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6.75m/s,BC 段的平均速度是11.00m/s ,而AD 段的平均速度是7.88m/s.解析:物体匀速运动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所以A 、C 纸带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B 纸带相邻两点间距离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因此B 纸带是越来越快的;D 纸带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说明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因此D 纸带是开始越来越快,后来又越来越慢.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 ,则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从A 点通过计时器到B 点通过计时器有两段时间间隔,所以时间为0.04s ,位移为0.27m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 =Δx Δt,代入数值得6.75m/s.BC 段的位移为22cm ,即0.22m ,所用时间为0.02s ,代入上式得平均速度为11.00m/s ,而AD 段的位移为63cm ,即0.63m ,所用时间为0.08s ,代入上式得平均速度为7.88m/s.三、计算题(共50分)13.(12分)一物体以v 1=4m/s 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s 后到达A 点,在A 点停了5s 后又以v 2=6m/s 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s 后到达B 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解析:物体全程的位移大小x =v 2t 2-v 1t 1=6×5m -4×5m =10m ,全程用时t =5s +5s +5s =15s ,故平均速度大小v =x t =1015m/s =23m/s ,方向水平向西.物体全程的路程s =v 2t 2+v 1t 1=6×5m +4×5m =50m ,故平均速率v ′=s t =5015m/s =103m/s.答案:23m/s ,方向水平向西103m/s 14.(12分)一长为180m 的火车正以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有一人因有急事坐汽车沿与铁轨平行的公路由列车尾部去追赶车头的司机.已知此人用1min 才追上,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解析:v 1=36km/h =10m/s ,火车在1min 内的位移x 1=v 1t =10m/s ×60s =600m汽车在1min 内的位移x 2=x 1+L =600m +180m =780m汽车的平均速度v 2=x 2t =78060m/s =13m/s.答案:13m/s15.(13分)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上升到井口的过程中的运动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2)计算各段的加速度.解析:(1)先以大小不变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 .然后匀速运动2s ,最后以大小不变的加速度减速运动1s.(2)0~2s 内,a 1=Δv Δt =122m/s 2=6m/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4s 内,a 2=0,4~5s 内,a 3=Δv ′Δt ′=0-121m/s 2=-12m/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答案:见解析16.(13分)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设置三盏交通信号灯L 1、L 2和L 3,L 2与L 1相距80m ,L 3与L 1相距120m .每盏信号灯显示绿色的时间间隔都是20s ,显示红色的时间间隔都是40s ,L 1与L 3同时显示绿色,L 2则在L 1显示红色经历了10s 时开始显示绿色(信号灯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规定车辆通过三盏信号灯经历的时间不得超过150s .若一辆匀速向前行驶的自行车通过L 1的时刻是L 1已显示绿色10s 的时刻,则此自行车能不停顿地通过三盏信号灯的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分别是多少?解析:规定车通过三盏信号灯经历的时间不得超过150s ,由图知自行车通过L 3的最长时间为t 1=(140-10)s =130s ,最小速度v min =120130m/s ≈0.92m/s.自行车通过L 3的最短时间t 2=(60-10)s =50s.最大速度v max =12050m/s =2.4m/s.答案:0.92m/s 2.4m/s。

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一辆汽车以速度为v1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速度为20 km/h跑完了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则前面的速度为()A.24 km/h B.35 km/h C.38 km/h D.48 km/h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3.自行车场地赛中,运动员骑自行车绕圆形赛道运动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通过的路程为零B.运动员发生的位移大小为环形赛道的周长C.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D.由于起点与终点重合,因此速度方向没有改变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5.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A.控制变量B.理想模型C.等效代替D.科学假说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B.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因为2>-3,所以2 m/s>-3 m/sD.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 在0~2 s 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 . 在2~4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 质点2 s 末的速度大于4 s 末的速度D . 质点5 s 末的速度为15 m/s8.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原地拍球,球从1 m 处拍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1.5 m 处被接住.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 . 2.5 m,2.5 m B . 2.5 m,0.5 mC . 1.5 m ,-1 mD . 2.5 m ,-0.5 m9.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 )A .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B .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C . 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 . 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 10.100 km/h 的速度,最可能出现在( ) A . 以常速骑行的自行车 B . 高速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C . 蚂蚁搬家D . 校运动会上被运动员抛出的铅球 11.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B . 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之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 . 在计算登山运动员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 . 假设火炬手换一条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位移还是相同的1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成质点,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 . 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 .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 .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13.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14.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A . 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 B .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C .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 . 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15.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如下图所示),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 . 100 m/s 2,方向向右B . 100 m/s 2,方向向左C . 500 m/s 2,方向向左D . 500 m/s 2,方向向右二、实验题(共3小题)16.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1) (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在空中竖直下落的运动,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7.65 cm,BC=9.17 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17.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1)在下列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放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 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2)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18.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的内容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下图中0、1、2、…、6点所示;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1、x2、x3、 (x6)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加速直线运动;e.分别计算出x1、x2、x3、…、x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图线.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F.重锤(2)将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则x2=________cm,x5=__________ cm.三、计算题(共3小题)19.如下图所示,实心长方体木块的长、宽、高分别为a、b、c,且a>b>c,有一个小虫自A′点运动到C点,求:(1)小虫的位移的大小;(2)小虫的最短路程.20.某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训练,假设其运动过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以12 m/s的速度冲到终点,成绩为10 s,问:(1)该运动员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假设其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4 m/s2,则其加速所用时间是多少?21.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 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 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四、简答题(共3小题)22.在图中时间轴上标出第2 s末、第5 s末、第2 s、第4 s,并说明它们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23.如图是一电梯由底楼上升到顶楼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电梯的运动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各段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各是多大?24.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回答:(1)AB、BC、CD段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2)质点在5 s末的速度多大?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设全程位移为3x,则行驶前三分之二路程的时间t1=,后三分之一路程用时t2=,v2=20 km/h,再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可得全程平均速度==28 km/h,解得v1=35 km/h,所以B正确.2.【答案】B【解析】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个线段.tn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 s末或第(n +1) s初;n s内不等于第n s内,n s内是指从0~n s末共n s的时间;第n s内是指从(n-1) s末至n s末共1 s的时间,故A、C、D均错,B正确.3.【答案】C【解析】自行车场地赛中,运动员骑自行车绕圆形赛道运动一周,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为零,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故路程不为零,A、B错误;运动员做圆周运动,所以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故C正确,D错误.4.【答案】B【解析】位移是矢量,其大小等于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其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而不是物体运动的方向,A错.物体从初位置运动到末位置时,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B正确,C错误;如果物体运动一圈回到原出发点,位移为零,而路程不为零,故D错误.5.【答案】B【解析】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质点实际并不存在,是理想模型,B正确.6.【答案】D【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位移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A错误;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B错误;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C错误;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D正确.7.【答案】D【解析】在0~2 s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在2~4 s内质点速度随时间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由图象知,质点2 s末和4 s末的速度相同,C错误;由图象知,质点5 s末的速度为15 m/s,D正确.8.【答案】D【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此时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是:x=1 m-1.5 m=-0.5 m.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此时的路程为:s=1 m+1.5 m=2.5 m.故选D.9.【答案】C【解析】质量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的速度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故B错误;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故C正确;转动的物体若转动是次要因素,只考虑平动效果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虽然在自转,但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10.【答案】B【解析】骑自行车的速度大概为20 km/h,A错误;高速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大概为100 km/h,B正确;蚂蚁搬家的速度还不到1 cm/s,C错误;校运动会上被运动员抛出的铅球的速度大概是40 km/s,D错误.11.【答案】D【解析】位移为矢量,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为其大小,A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B错误;运动员和他走过的位移相比小的多,可把运动员看做质点,C错误.根据位移定义,火炬手换一条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位移还是相同的,D正确.12.【答案】D【解析】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故A、B错误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若把地球看作质点就没有形状和大小了,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火车过桥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C.研究高台跳水运动员中翻转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D.研究运动员万米赛跑过程中的快慢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2.“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两岸为参考系B.“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C.“云与我俱东”是以船为参考系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为参考系3.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A.今天物理考试的时间是90minB.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minC.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4hD.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在2021年8月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米和200米决赛中分别以9.63s和19.32s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米决赛中的位移是100米决赛的两倍B.200米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m/sC.100米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m/sD.200米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88m/s5.一个皮球从5m高的地方落下,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1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4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6mB.小球的位移为6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6mC.小球的位移为4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6mD.小球的位移为6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4m6.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速度B.时间C.路程D.动能7.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

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8m/s、24m/s B.12m/s、24m/s C.24m/s、8m/s D.24m/s、12m/s 8.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做直线运动,B做曲线运动B.两质点在4s末速度相等C.两质点在前8s的路程相等D.两质点在前8s的位移大小相等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指物体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C.物体速度有变化则必有加速度D.物体运动的速度随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加10.关于加速度表达式∆=∆vat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vat求得的加速度是△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B.△v表示在△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C.vt∆∆叫速度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的决定式D.加速度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1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变化越快D.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二、多选题1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 m/s2,那么在任意1 s内A.速度的变化量为2 m/s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 s内的末速度大2 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 s内的初速度大2 m/s13.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可能的是()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1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对地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D.上述结论均不正确15.如图所示,某物体第一次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第二次沿直线由A 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两次物体的位移均等于4R,方向均向东B.第一次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第二次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均向东C.两次物体的路程均等于4R,方向向东D.第一次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第二次物体的路程等于4R三、实验题16.(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_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______ .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压为______ .(2)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四、解答题17.如图所示,汽车先向东行驶5km,又向西行驶8km,若以汽车开始运动时为坐标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试求:(1)汽车在最东边和最西边的位置坐标;(2)汽车运动过程中向东的位移、向西的位移和整个过程的位移.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18.一辆汽车沿直线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多少km/h?的2319.里约时间8月7日,在2021年里约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选手张梦雪以199.4环的成绩夺冠,为中国代表团摘得本届奥运会首金.假如子弹以200m/s 的速度穿入电子靶,穿出电子靶的速度是100m/s,所用时间为2×10-4s(子弹视为质点,并设子弹在穿过木块的过程中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求:子弹穿过木板时加速度是多大?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详解】A.研究火车过桥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B.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形状不能忽略,地球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C.研究高台跳水运动员中翻转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C 错误;D.研究运动员在万米跑过程中的快慢,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D正确.故选D。

【点睛】判断物体能不能看做质点,判断依据不是质点的质量大小和体积大小,而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当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至质点,小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如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时,原子核不能看做质点,大物体不一定不能看做质点,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2.D【解析】【详解】在本题中船是向东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为参照物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3.D【解析】A、物理考试的时间是90 min,90 min时指时间长度,是指时间,故A错误;B、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min,3min是停车的时间,故B错误;C、1.4h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故C错误;D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地震发生的时刻,故D 正确.点睛:本题关键明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知道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而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4.C【解析】1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100 /10.38/9.63v m s m s ==,由于200m 决赛有弯道故二者位移也不是两倍关系,即无法得知200m 决赛的位移,所以无法求出2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及最大速度,故C 正确,ABD 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知道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5.A【解析】【详解】一个皮球从5m 高的地方落下,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1m 处被接住,首末位置的距离为4m ,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4m ,接住点在抛出点下方,故方向竖直向下,运动轨迹的长度为6m ,所以路程等于6m ,A 正确.6.A【解析】速率、时间和路程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为矢量,故D 正确.7.C【详解】根据v =6t 2m/s ,当时间t =2s 时,速度为2262m/s=24m/s v =⨯根据x =3+2t 3可得2s 内的位移为320(3223)m 16m x x x =-=+⨯-=平均速度为16m/s=8m/s 2x v t ==故选C。

8.C【解析】【分析】本题是位移-时间图象问题,抓住图象的数学意义: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详解】x-t图像只能描述正反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图AB都做直线运动,A 错误;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速度,所以两质点在4s末的速度不等,B错误;在前8s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m,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20m+20m=40m,两质点在前8s的路程相等,C正确;在前8s内,质点A通过的位移为40m,质点B通过的位移为0m,D错误.【点睛】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来求位移.路程等于各段位移大小之和.9.C【解析】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不是增加的速度,故A错误;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B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t ,可知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必有加速度,故C正确;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与加速度增大还是减小无关,故D 错误;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0.A【解析】利用vat∆=∆求得的加速度是△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选项A正确;△v表示在△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选项B错误;vt∆∆叫速度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的定义式,选项C错误;加速度a与△v、△t均无关,只与受到的合外力有关,选项D 错误;故选A.11.C【解析】加速度表征速度变化快慢,不能表征速度大小,所以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能为零,速度很小时,加速度也可能很大,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打,但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答案选A .12.AB【解析】【详解】A 、B 、加速度为22/m s ,在任意1秒内,速度的变化量2/v m s =,说明每一秒内物体的速度增大2/m s ,即在任意1秒内,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 s ,故A 正确,B 正确;C 、在任意1秒内的初始时刻与前一秒的末时刻是同一时刻,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与前一秒末速度相同,故C 错误;D 、任意1秒内的末了时刻与前一秒的初始时刻相隔2s 时间,则速度的变化量大小2/v at m s ∆==,说明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4/m s ,故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抓住加速度的定义式是解答的关键.13.ACD【详解】当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故A 正确.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所以只要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就一定要变化.故B 错误.如果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就会有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故C 正确.物体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0后,方向改变,但加速度方向不变,例如竖直上抛运动.故D 正确.故选ACD .14.ABC【详解】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在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在下降,且下降速度大于甲的下降速度,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有可能是静止的,也有可能是匀速上升的,故ABC 正确,D 错误.故选ABC .15.AD【解析】两种情况下,物体的始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等,大小为2R ,方向向东,A 正确B 错误;两次情况的路径不同,所以路程不同,第一次12s R π=,第二次24s R =,C 错误D 正确【点睛】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位移与路程是描述运动常用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是位移大小≤路程16.交流 4~6V 220V B【解析】【详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V 的低压交流电,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 的交流电;(2)由于实验过程非常短暂,为了充分利用纸带,以及考虑打点稳定性,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质点,B 正确.17.(1)汽车在最东边和最西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5km 和﹣3km ;(2)汽车运动过程中向东的位移、向西的位移和整个过程的位移分别为5km 、﹣8km 、﹣3km .【解析】解:(1)根据图象可知,汽车在最东边的坐标为x 1=5km ,在最西边的坐标为x 2=5﹣8=﹣3km , (2)汽车运动过程中向东的位移s 1=5km ,向西的位移为s 2=﹣3﹣5=﹣8km ,整个过程的位移s=x 2=﹣3km答:(1)汽车在最东边和最西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5km 和﹣3km ;(2)汽车运动过程中向东的位移、向西的位移和整个过程的位移分别为5km 、﹣8km 、﹣3km .【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简答题;信息给予题;参照思想;图析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坐标系建立以后也就知道了正方向,在正方向上的点位置为正值,在负方向上的点的位置为负值,位置的变化有方向,位移等于末位置坐标减去初位置坐标.【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系的知识,坐标系包含了方向和位置,在正方向的位置为正,在负方向的位置为负,属于基础题.18.90km/h【解析】设全程为s ,前13路程的速度为v 1前13路程所用时间为t 1=s3v 1 后23路程所用时间为t 2=2s3v 2 全程平均速度v =3s t ,t =t 1+t 2解得:v 1=90km/h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需要清楚的是: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等于速度的平均.19.5×105m /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详解】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题意得子弹的加速度为 52510m/s v a t∆==-⨯∆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