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培训内容

合集下载

耳鼻喉科层级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层级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层级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提高耳鼻喉科医生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具备对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2. 培养耳鼻喉科医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在团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3. 培养耳鼻喉科医生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其具备团队管理和科室管理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1. 临床知识和技能:包括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手术技巧等。

2. 医疗质量管理:包括病历记录、临床路径制定、医疗风险管理等。

3. 团队合作和沟通:包括团队建设、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等。

4. 领导与管理:包括科室管理、人员管理、医疗资源管理等。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讲授相关知识和技能,组织参与者进行理论学习和讨论。

2. 实践操作:组织参与者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如手术操作、病例讨论等。

3. 病例教学:组织参与者进行病例教学,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病例,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4. 案例研讨:邀请专家学者组织案例研讨,提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参与者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培训内容与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1个月):- 理论学习:参与者进行临床知识和技能的理论学习,包括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手术技巧等。

每周3天,每天4小时。

- 实践操作:参与者进行相关实践操作训练,如手术操作、病例讨论等。

每周2天,每天4小时。

2. 第二阶段(2个月):- 病例教学:参与者进行病例教学,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病例,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每周2天,每天4小时。

- 案例研讨:邀请专家学者组织案例研讨,提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参与者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每周1天,每天4小时。

3. 第三阶段(1个月):-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参与者学习医疗质量管理知识,包括病历记录、临床路径制定、医疗风险管理等。

每周3天,每天4小时。

- 团队合作和沟通:组织参与者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每周2天,每天4小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喉科专业培训内容及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喉科专业培训内容及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喉科专业培训内容及标准简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档将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耳鼻喉科专业中的培训内容及标准。

培训内容住院医师在耳鼻喉科专业的规范化培训中应涵盖以下内容:1. 基础知识:住院医师应掌握耳鼻喉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2. 临床技能:住院医师应熟练掌握耳鼻喉科的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等。

3. 手术操作:住院医师应获得一定的手术经验,在指导下完成一定数量的手术操作,并具备手术安全意识。

4. 诊断能力:住院医师应具备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诊断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并鉴别各类疾病。

5. 学术研究:住院医师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并能够阅读、理解相关文献。

培训标准住院医师在耳鼻喉科专业的规范化培训中应符合以下标准:1. 培训时长:根据相关规定,住院医师在耳鼻喉科专业的规范化培训时长应达到一定要求。

2. 知识考核:住院医师应参加相关考试,通过考核以证明其在耳鼻喉科专业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3. 技能操作评估:住院医师的手术和临床技能应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达到规定的操作水平。

4. 学术研究要求:住院医师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以展示其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和成果。

5. 带教指导:住院医师应得到经验丰富的医师的带教指导,以提供专业指导和培养。

结论住院医师在耳鼻喉科专业的规范化培训中,合理的培训内容和标准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

以上所述内容为该专业培训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住院医师在耳鼻喉科领域内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耳鼻喉科患者护士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患者护士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患者护士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提高耳鼻喉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开展耳鼻喉科护理工作。

2. 增强耳鼻喉科护士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增强耳鼻喉科护士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二、培训内容1. 耳鼻喉科知识培训(1)耳鼻喉科基础知识:包括耳鼻喉科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

(2)常见耳鼻喉科疾病:包括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声带息肉等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知识。

(3)特殊耳鼻喉科疾病:包括耳聋、鼻咽癌、鼻窦肿瘤等特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

2. 护理技能培训(1)耳鼻喉科护理技能:包括耳道冲洗、鼻腔抽吸、喉部护理等耳鼻喉科护理技能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常见护理操作演练:包括灌肠、吸痰、留置导尿管等常见护理操作的操作技巧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3. 沟通和心理护理培训(1)患者沟通技巧:包括询问病史、解释疾病诊断、指导治疗等患者沟通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患者心理护理:包括患者情绪疏导、心理疏导、家属沟通等患者心理护理的技巧和方法。

4. 预防交叉感染培训(1)感染控制知识:包括手卫生、患者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等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2)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包括医院感染控制流程、规范操作要点等医院感染控制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5. 卫生知识培训(1)职业卫生知识:包括职业暴露风险、危险因素防护等职业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环境卫生知识:包括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器械清洁消毒等环境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6. 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每次培训内容结束后,安排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对参加培训的护士进行考核,以评估培训效果和学习成果。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授通过专业讲师的授课,对护士进行耳鼻喉科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和培训。

2. 实践操作安排实际患者进行模拟操练,让护士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操作技巧。

3. 病例讨论组织护士围绕典型耳鼻喉科病例进行讨论,交流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

耳鼻喉科专科理论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专科理论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专科理论培训计划一、培训内容1.耳鼻喉科基础知识- 解剖学知识:包括耳朵、鼻子、喉咙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 生理学知识:包括听觉传导、嗅觉传导、言语和发音等生理学知识。

- 疾病知识:包括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知识。

2.耳鼻喉科临床技能- 检查技能:包括耳朵、鼻子、喉咙的常规检查方法,如听力测试、鼻腔镜检查、喉镜检查等。

- 诊断技能:包括对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如鼻窦炎、中耳炎、喉癌等的诊断技能。

- 治疗技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技能。

3.耳鼻喉科前沿技术- 包括内窥镜、激光治疗、耳蜗植入等耳鼻喉科前沿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医患沟通技巧- 包括与耳鼻喉科患者的沟通技巧、倾听和表达技巧,提高医患沟通效果。

二、培训对象- 本次培训面向耳鼻喉科专科医生、在读研究生、实习医生等耳鼻喉科从业人员。

三、培训形式1. 理论课程- 由耳鼻喉科专家授课,结合临床案例讲解,培训学员对耳鼻喉科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 包括直播课程、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便于学员根据自身时间和地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2. 实践操作- 包括医院实习、临床观摩、患者沟通训练等形式,提高学员的耳鼻喉科临床技能。

3. 学术讨论- 定期组织学员进行学术讨论,交流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共同提高专业水平。

四、培训计划1.第一阶段:基础理论培训(1个月)- 课程内容:耳鼻喉科基础知识、生理学知识、常见疾病知识。

- 学习形式:理论课程、自主学习、课后作业。

-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第二阶段:临床技能培训(2个月)- 课程内容:耳鼻喉科检查技能、诊断技能、治疗技能。

- 学习形式:实践操作、临床观摩、患者接诊。

- 考核方式:临床技能考核。

3.第三阶段:前沿技术培训(1个月)- 课程内容:耳鼻喉科前沿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学习形式:专家讲座、学术讨论。

- 考核方式:学术论文、学术讨论。

4.第四阶段:医患沟通技巧培训(15天)- 课程内容:医患沟通技巧、倾听和表达技巧。

耳鼻喉科实践技能培训指南

耳鼻喉科实践技能培训指南

耳鼻喉科实践技能培训指南一、概述耳鼻喉科(Otolaryngolog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领域,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头颈部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耳鼻喉科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本指南旨在为耳鼻喉科实践技能的培训提供指导,帮助医生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解剖学知识1. 耳部解剖学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和听小骨链,内耳包括前庭和耳蜗。

耳鼻喉科医生需要熟悉耳部各个结构的解剖和功能,从而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耳部疾病。

2. 鼻部解剖学鼻腔分为上鼻腔、中鼻腔和下鼻腔三部分。

耳鼻喉科医生需要了解鼻腔的组织结构、黏膜分布以及鼻内器官的功能,以便进行鼻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喉部解剖学喉部是呼吸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由喉骨、声带和气管等组成。

耳鼻喉科医生需要熟悉喉部各个结构的位置和功能,以便进行喉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1. 耳部疾病常见的耳部疾病包括耳聋、外耳炎、中耳炎、耳鸣等。

耳鼻喉科医生需要通过临床检查和相关检测手段来确定疾病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 鼻部疾病常见的鼻部疾病包括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等。

耳鼻喉科医生需要通过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等手段来确定疾病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喉部疾病常见的喉部疾病包括声带息肉、喉癌、声音嘶哑等。

耳鼻喉科医生需要通过喉镜检查、声带生物组织活检等手段来确定疾病诊断,并决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声带手术切除、放疗等。

四、手术技能培训1. 鼻内镜技术鼻内镜是耳鼻喉科医生进行鼻腔和鼻窦检查的主要工具。

医生们需要通过培训学习鼻内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进行操作实践,以提高鼻内镜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手术切除技术耳鼻喉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手术切除技术,如鼻窦手术、鼻息肉切除术、扁桃体摘除术等。

通过培训和实践,医生们可以熟练进行手术切除操作,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耳鼻喉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耳鼻喉科医师规培

耳鼻喉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耳鼻喉科医师规培

耳鼻喉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耳鼻喉科医师规培1. 培训目的和背景耳鼻喉科医师规培是为了提高耳鼻喉科医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耳鼻喉科医师。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升耳鼻喉科医师的临床能力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培训内容2.1 耳鼻喉科基础知识培训- 耳鼻喉解剖学知识- 耳鼻喉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耳鼻喉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耳鼻喉常见手术操作技巧2.2 临床实践培训- 参与耳鼻喉科门诊工作,了解各类耳鼻喉疾病的就诊特点和处理方法- 参与病案讨论,研究不同病例的诊治思路和经验- 观摩耳鼻喉手术,了解手术操作步骤和常见风险及处理方法- 参与院内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2.3 专科能力培训- 研究各类耳鼻喉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掌握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辅助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学会进行耳鼻喉科常见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研究鼻内窥镜检查和手术的操作技巧2.4 人文关怀培训- 研究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包括病情解释、治疗方案的建议等- 研究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与关切- 掌握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协作技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3. 培训标准3.1 培养时间耳鼻喉科医师规培的培养时间为3年,包括1年的基础培训和2年的专科培训。

3.2 带教医师耳鼻喉科医师规培需要指定专职医师作为带教医师,负责规培医师的指导和培养。

3.3 培训考核耳鼻喉科医师规培期间,需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

3.4 学术交流耳鼻喉科医师规培期间,鼓励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以提高学术水平和与同行的交流能力。

4. 培训效果评价耳鼻喉科医师规培结束后,通过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以及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将影响规培医师的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

以上是对耳鼻喉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和标准的概述,通过规范的培训和评价体系,提高耳鼻喉科医师的临床能力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耳鼻喉科业务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业务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业务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培养医生的临床技能。

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使其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

2. 培育医生的专业素养。

通过培训,加强医生对医德、医风和专业操守的认识,提高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3. 提高医生的科研能力。

通过培训,激励医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医生在学术领域的造诣,推动耳鼻喉科学的发展。

4. 加强医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培训,提高医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科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培训内容1. 临床诊断与治疗技能培训。

包括耳鼻喉科常见病例的诊断、手术技能的提升、术后护理等内容。

2. 专业知识学习。

包括耳鼻喉科学的基础知识、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临床指南的学习。

3. 医德医风培训。

包括医患沟通技巧、医患关系处理、医务人员职业操守等内容。

4. 科研能力培训。

包括科研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术会议的参与与交流等内容。

5.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培训。

包括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沟通技巧的培养、领导力的锻炼等内容。

三、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

包括专业课程学习、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形式,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医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2. 实践操作。

包括手术操作实训、临床技能实操、病例训练等形式,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

3. 经验交流。

包括参观学习、学术交流、学科竞赛等形式,通过与其他医生的交流互动,获取更多的宝贵经验。

4. 网络学习。

包括网络课程学习、在线论坛交流、远程学术讲座等形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医生的学习效率。

五、培训评估1. 学时统计。

对医生参与的各项培训活动进行学时统计,确保医生的学习时间和进度。

2. 考核评价。

对医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操作进行考核评价,评选出优秀人才并给予奖励。

3.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对医生的临床问诊、手术操作、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估,总结培训效果并不断优化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护理技能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护理技能培训计划

耳鼻喉科护理技能培训计划在医疗服务领域中,耳鼻喉科护理工作具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为了提高耳鼻喉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1、提高护理人员对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

2、熟练掌握耳鼻喉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如耳部清洁、鼻腔冲洗、喉镜检查的护理配合等。

3、增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心理护理。

4、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培训对象耳鼻喉科全体护理人员三、培训内容1、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1)耳部疾病:中耳炎、耳聋、耳鸣等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护理。

(2)鼻部疾病: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护理要点和康复指导。

(3)咽喉部疾病:咽喉炎、扁桃体炎、声带息肉等疾病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2、护理操作技能(1)耳部护理操作:包括外耳道清洁、滴耳液的使用、耳部敷料的更换等。

(2)鼻部护理操作:鼻腔冲洗的方法、滴鼻剂的使用、鼻部冷敷和热敷的技巧。

(3)咽喉部护理操作:咽喉部喷雾、含片的使用、喉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3、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1)讲解耳鼻喉科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如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病情观察记录等。

(2)通过实例分析,纠正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

4、沟通技巧和服务意识(1)沟通技巧培训:包括与患者的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技巧,如何倾听患者的诉求等。

(2)服务意识培养: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

5、病情观察和应急处理(1)病情观察要点:教导护理人员如何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意识状态等。

(2)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常见的突发状况如鼻出血、喉头水肿、异物窒息等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流程。

四、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由科室资深护士或医生进行集中授课,讲解耳鼻喉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喉科培训内容
耳鼻喉科医师岗位职责:
1、在院长和医务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受检人员临床体检项目的检查。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本科诊疗程序,全面、系统地进
行体格检查;认真询问病史,耐心解答受检者的提问;根据受检者体征及病史,提出
合理的检查项目。

3、实事求是,真实反映体检结果,对本科的体检作出结论,并提出防治建议;体
检结论书写规范、准确,使用医学术语;对体检中发现的阳性体征,在体检表的相应
栏目中要简明扼要地予以描述,防止简单下结论;体检结论及建议要重点突出、字迹
清楚,不得任意涂改,记录结束要签全名以示负责,并做好登记。

4、体检中遇到特殊情况时,要及时与相关科室和其他医师会诊,共同做出结论,
对于重大阳性结果应及时上报。

.
5、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热情接待体检人员,态度和蔼、文明用语、关心体贴受
检者,要注意保护受检人员的隐私,不可随意传播受检者不愿让人知晓的疾病和个人
隐私。

6、积极宣传健康保健知识,体检过程中对受检人员提出的问题,要做好咨询解答
工作。

7、爱岗敬业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为客户服务,严格操作规程,熟悉体检流程,确保体检质量和结果的准确,不漏诊,不误诊。

8、负责本科室日常用品的请领并做好使用消耗记录,爱护本科室的设备和物品,
保持室内的整洁和卫生。

9、配合有关人员做好对本科室体检投诉的解释和说明。

耳鼻喉科工作制度:
1.在院长和医务部主任的领导下,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创造性地完成本职
工作。

2.严格遵守一日工作制度,不迟到、早退,认真做好体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规范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按规定统一着装,佩戴统一服务标牌,合理
搭配服饰,使之完美和谐、大方雅致。

4.热情接待就检客户,详细询问既往史,耐心解答问题,认真仔细检查。

合理使用
辅助技术,力求准确,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

5.规范填写各类检查医疗文本,信息收录传递做到及时准确无误,为每一位受检客
户建立一份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资料齐全的健康档案。

6.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制度,防止各类交叉感染的发生。

尽量使用一次性检
查用品;及时处理医疗废物;做好检查室内外的消毒清洁工作;保证空气流通;为客
户营造一个文明、舒适、安静、整洁的检查环境。

7.妥善保管各类仪器设备、器械物品等并登记造册,定期检查,及时补缺,保证体
检工作顺利开展。

8.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工作期间不串岗、不干私事、不上网玩游戏、不阅读
与专业无关的书籍杂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项。

9.加强科室安全合理,离开工作场所时要及时关闭门窗和电脑,人走关水灭灯,落
实安全措施。

耳鼻喉科体检操作规程:
一、检查项目:
耳部:外耳、中耳、听力
鼻部:外鼻、鼻前庭、鼻腔、嗅觉
咽喉部:口咽部、鼻咽部、喉部
二、操作规程:
(一)外耳:
耳廓:外形、大小、位置、对称性、畸形、瘘口、外伤疤痕、红肿、结节、牵拉
痛等。

外耳道:炎症、疖肿、溢脓、耵聍或异物堵塞等。

中耳:观察鼓膜色泽、内陷、是否穿孔,有无溢脓等。

听力:通过对话判断受检者听力。

必要时用音叉检查法及听力计检查法。

(二)鼻部:
(1)外鼻检查:有无畸形、红肿、压痛、肿瘤、溃疡等。

(2)鼻前庭检查:以左手食指及中指按住患者额部,拇指将鼻尖推向后上方,注意
鼻毛多少、有无脓痂、皮肤有无红肿溃烂、皲裂等。

(3)鼻腔检查:前鼻镜检查法——注意呼吸畅通度,鼻腔有无溃疡、异常组织(肿瘤、息肉),鼻甲大小,黏膜颜色(苍白、淡红、暗红)和湿润度,有无干痂或分泌
物(量、质、位置),中隔有无偏区(机械性)
后鼻镜检查法:必要时使用
(4)嗅觉:必要时检查。

(三)咽喉部:
(1)口咽部:令受检者张口。

在检查咽部以前,用压舌板前开颊部,注意:悬雍垂、软腭、腭弓有无不对称和有无溃疡、麻痹等。

扁桃体的大小、活动度、表面颜色、有
无白膜、隐窝口有无栓子或脓性分泌物。

咽后壁淋巴滤泡是否增生、形状和色泽,烟
侧索有无增厚等。

其他如充血、分泌物、假膜形成、肿胀、浸润、肿瘤以及异物等、
均应随时注意。

(2)鼻咽部:使用后鼻镜检查
(3)喉部:使用间接喉镜检查
耳鼻喉科医师查体工作流程:
1、对客人主动热情,面带微笑“你好,请进,请问您是**女士/男士吗”。

2、请客人坐下,电脑扫描,指引单签名,现为您做耳鼻喉科检查,询问客人既往史、手术史等,它主要查耳: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有无异常分泌物、充血等、鼓膜
有无充血、穿孔;鼻:外形、鼻中隔有无偏曲,黏膜有无干燥、溃烂、炎症(充血)、鼻甲有无肿大,有无鼻息肉,双侧副鼻窦区有无压缩;咽:有无扁桃体肿大,黏膜充血,咽后壁有无黏膜增生等,检查同时主动与客人交流,消除紧张情绪,并对有关阳
性体征及注意事项及时与客人交代清楚。

3、录入检查接过,小结,审核后提交。

4、检查完毕,双手将检查指引单交付客人,再见,请您慢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