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名言警句

合集下载

励志_关于孝道的孔子名言警句

励志_关于孝道的孔子名言警句

关于孝道的孔子名言警句关于孝道的孔子名言警句1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二、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四、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五、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六、长幼有序。

——孟子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八、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九、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十一、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十二、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十三、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十四、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十五、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十六、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十七、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十八、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十九、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二十、子曰:“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二十一、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二十二、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二十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二十四、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二十五、父母唯其疾之忧二十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二十七、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

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

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

23、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美洲24、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梅里美25、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歌德26、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左丘明27、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28、一个人可能在他的礼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梭罗29、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左传》30、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尔基31、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谢觉哉32、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陈毅33、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34、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荀卿35、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利特36、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

——唐·吴兢37、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马南38、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爱迪生39、有两种和平的强大力量,那就是法律和礼貌。

——德国40、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西班牙4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42、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

——叔本华43、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歌德44、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孟德斯鸠4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46、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47、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48、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49、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50、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

——诺·文·皮尔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52、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礼记名言名句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礼记4、有其言,无其行,正人耻之。

——礼记5、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礼记6、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7、量进认为出。

——礼记8、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9、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礼记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12、正人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礼记13、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礼记14、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15、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礼记16、不宝金玉,而忠信认为宝。

——礼记17、建国君民,教授教养为先。

——礼记18、记问之学,不足认为人师。

——礼记19、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20、风俗弊坏,因为无教。

——礼记21、择师不可不慎也。

——礼记2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礼记2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24、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25、其德薄者其志轻。

——礼记26、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2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礼记28、古之建国,教授教养为先。

——礼记2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礼记名言名句21.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礼记》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礼记》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礼记》4.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5.玉不琢,不成器。

《礼记》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礼记》7.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庄子和礼记的名言警句

庄子和礼记的名言警句

庄子和礼记的名言警句庄子名言警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摘自《庄子·外篇·知北游》译文: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很快就过完一生了。

注释:白驹:即骏马。

隙:缝隙。

赏析:此句演化为成语“白驹过隙”,比喻时光易逝,借以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摘自《庄子·外篇·秋水》译文: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注释:虚:通“墟”,指所居之处。

夏虫:夏生夏死的昆虫。

笃:专守,可引申为拘限。

赏析:庄子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讨论时空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人的认识、见解和观念受环境影响很大,生活环境狭小的人,在诸多认识上具有片面性,不能理解高深远大的事物。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译文: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注释:安之若命: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此而甘心承受。

赏析:庄子在这里强调了人生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并不应该因此而绝望或者放弃,而应该学会顺应自然、接受现实,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摘自《庄子·杂篇·列御寇》译文: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探知天象更困难。

注释:人心:人的心地。

赏析:此句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比作险恶的山川,强调人类内心的难以捉摸和琢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摘自《庄子·内篇·养生主》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

注释:涯:边际,极限。

中国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中国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中国名言警句摘抄大全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2、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礼记学记》3、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4、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8、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刘彝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1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子1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萧绎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16、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1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增广贤文》18、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20、时间就是生命。

富兰克林2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2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25、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26、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李白2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3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王贞白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3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3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3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3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3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付玄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3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40、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

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

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11、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2、知耻近乎勇。

——孔子3、仁之发处自是爱。

——朱熹4、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6、礼者,人道之极也。

——荀子7、有礼貌的人,能走遍天下。

——德国8、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9、讲礼貌对人并无损害。

——意大利10、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11、礼貌是博爱的花朵。

——儒贝尔12、头衔愈大,礼仪愈繁。

——丁尼生13、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

——张载仁14、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论语》15、礼貌之于人性如同热量之于蜡烛。

——叔本华16、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

——高尔斯华绥1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18、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19、礼节礼貌是琐事中的善行。

——小威廉·皮特20、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萨迪21、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22、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塞万提斯23、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美洲24、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梅里美25、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歌德26、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左丘明27、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28、一个人可能在他的礼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梭罗29、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左传》30、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尔基31、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谢觉哉32、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陈毅33、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34、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句,国无礼不宁。

——荀卿35、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利特36、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

——唐·吴兢37、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孝亲敬长的名言警句

孝亲敬长的名言警句

孝亲敬长的名言警句1.顾养父母,不负众望。

——《礼记·孝经》2.敬老崇尊,尊师重友。

——《论语·子罕》3.先帝前言:孝顺在天,孝顺在人。

——《董狐传·孝文帝笔记》4.育有诸子,要亲而教,谆谆教诲,决不可慢。

——谚语5.慈悲敬畏,和孝为要;家中顺义,夫唱妇随。

——《诗经·桃夭》6.孝顺父母,圣之本也。

——《左传·定公二十二年》7.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就是最好的礼仪。

——《礼记·曲礼·君臣上》8.孝亲者,莫知其深;孝于天,孝于地;孝妇孝母,万古受封。

——《左传·昭公十三年》9.弟兄爱护,亲友相得,都是孝道的真实体现。

——《易经·坤·有孚》10.孝子心如石,母命哪可忘。

——《史记·平原君传》孝顺之道乃君子之行,孝顺而有礼,爱尊恭敬,以尊师重友,这就是礼仪之本。

古人云:倚孝莫之能及,择善而从之,把握正道以上台阶。

孝字有两个层面,一是孝顺养老,二是把正信传递下去。

孝顺养老,体现了以子孝顺长辈,劝勉长辈善行,为众人树立表率的修养,具体而言就是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孝敬师长,孝敬环境、孝敬同龄人,孝敬老师,孝敬朋友等等。

另一方面,古人云:人之孝也,生活文明自来。

夫孝者,恤老持弱,抚贫赈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传承和发扬正信,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把道德文明的正誓代代相传,用行动教育下一代孝顺养育。

诸子百家之义,孝道最为第一,不论在古代还是现在,都被广泛认可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准则。

这一点可以从古人的言论中看出,曹操就曾经说道:“孝友义以为贵,信爱务善以为胥”。

而且古代的博物书《礼记》记载:“以赤子之心孝之,以孔子之智慈之。

”可见,孝亲敬长是一种传承道德行为,而这种行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一种精神文明,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之一,它昭示了爱亲、敬老及重视家庭关系的道德价值,以倡导家庭和睦实现其宗旨。

关于尊老爱幼的名言警句

关于尊老爱幼的名言警句

关于尊老爱幼的名言警句
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反映了对长者和年幼者的尊重和关爱。

以下是一些关于尊老爱幼的名言警句:
"敬老尊贤,幼教长才。

" ——《礼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
"孝道之至,幼老亲疏,礼之至也。

" ——《荀子》
"尊老爱幼,人之所顺也。

" ——《论语》
"老当益壮,宜先知老。

" ——陆游
"亲其师,友其弟,敬老尊贤,此乃中庸之道。

" ——《中庸》"不尊敬老人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 ——罗曼·罗兰
"以老带幼,以强带弱,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 ——孙中山
"教育要从尊重老师开始,尊重老人,尊重传统。

" ——钱学森
"尊老爱幼,是社会的基本伦理。

" ——习近平
这些名言警句表达了对尊老爱幼的崇高理念,强调了尊重、关爱和传承的重要性。

在家庭和社会中,尊老爱幼的价值观有助于构建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促使社会更加和睦、有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记》名言警句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
篇[1]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
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2]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3] 。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
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

自西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2、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3、正已而不求于人。

4、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出自:《礼记·中庸》虽属极幽隐、细微之处,实际上没比这更明显、具体的了。

见(xiàn)
5、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7、其旨远,其辞文。

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9、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10、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1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12、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择不食之地而葬。

15、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6、其德薄者其志轻。

17、至诚无息。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9、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20、仁者莫大于爱人。

2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2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24、德不优者,不能怀远。

25、仁者义之本也
26、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2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29、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30、至诚如神。

31、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出自:《礼记·中庸》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

3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3、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

3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5、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3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7、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38、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