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3.鼓励项目采用视频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并抓取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等常见违章行为的图像。
4.还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3.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智慧应用名称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
应用简介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扬尘噪声监测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实时采集现场、PM10、噪声等相关环境数据并进行现场处置,同时,将现场、PM10、噪音数据实时传送至“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扬尘噪声监测子系统的智能化管控措施。
2.即日起,全市平安卡实体卡片的制作、发放工作全面停止。市城乡建委将组织开发人员实名制手机考勤APP,在原平安卡实体刷卡考勤的基础上,拓展出无卡手机考勤的功能,无偿提供给全市使用。
3.施工总包单位应做好建筑工人实名制考勤管理工作,为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及银行代发提供必要保障。
4.还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智能考勤设备
1.智能考勤设备的类型,主要包括平安卡刷卡机、指纹考勤设备、人脸识别考勤设备、RFID射频识别考勤设备、手机APP考勤设备等。
2.项目应自行选择一种或多种智能考勤设备进行人员考勤。
设备技术要求
智能考勤设备应能从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读取本项目已录入实名制信息的人员的信息数据,并按照相应考勤方式进行信息关联、融合。
5.当单项工作参数超标时,设备能进行声光报警。
数据存储与传输
要求
1.本地至少存储施工升降机最近1个月内的工作信息,及对应的起止工作时刻信息。
2.运行状态关键数据接入,需满足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数据通讯协议,能够正确采集通讯协议中需上报的内容。
智慧工地技术要求

智慧工地技术要求第一章智慧工地推荐应用技术清单承包人对本项目智慧工地清单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智慧城市、环保节能、建筑产业升级的政策要求,落实浙江省、杭州市、XX区等各级政府部门对打造智慧工地的提倡,配合项目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提高工程智慧建造水平,承包人应按要求实施智慧工地系统建设,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视频数字压缩处理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和安全监测技术,加强和改善建设工程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实现建设工程监管模式的创新,同时加强建筑工地的质安管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本项目为XX区地标项目,备受各方关注。
承包人中标后,应策划智慧工地+BIM在项目中的应用,让应用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效落地,提升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智慧工地建设应用为本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承包人中标后,应根据杭州市建委、XX 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的标准文件进行智慧工地实施,当相关文件有升级版本或增发时,中标人应根据最新的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工作。
承包人有义务接受全过程咨询单位对智慧工地的要求,并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第一节现场施工智慧化监管1.1.1针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需求,承包人需对包括且不限于:塔吊、升降机、运输车辆、卸料平台、人员、钢筋、钢结构等环境及机械、材料、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的全过程监管,进行数字化监控。
1.1.2承包人现场需布设监控摄像头对现场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同时结合AI(人工智能)风险识别系统,智能化识别现场有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
1.1.3承包人需通过部署展示大屏及VR(虚拟现实技术),立体化展示现场监测对象的运行情况,帮助管理人员等及时了解现场安全状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1.4承包人须通过利用无人机航拍,记录现场工程施工整体进度情况,并辅以全景球的建立,用以施工进度的整体展示。
1.1.5承包人需建立现场智慧化监管的维保制度。
第二节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1.2.1 承包人需将智慧工地各子系统集成到统一的平台,并将产生的数据汇集,形成数据中心。
智慧工地标准

智慧工地标准
智慧工地标准是指在建筑工地上应用智能化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工
地安全、效率和环保水平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智慧工地标准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设备标准:智慧工地应配备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化
塔吊、智能化升降机、智能化混凝土搅拌站等,这些设备能够自动化、智
能化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数据化管理标准:智慧
工地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包括工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通过数据化管理,实现对工地各项工作的实时监
控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环保标准:智慧工地应遵守环保法规,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噪音、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工人
的健康。
4.安全标准:智慧工地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预警等,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5.人性化标准:智
慧工地应注重人性化设计,如设置休息区、饮水区、厕所等,提高工人的
工作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总之,智慧工地标准是建筑行业向智能化、数据化、环保化、安全化、人性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建筑工地管理
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前言嘿,朋友们!如今建筑行业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啊,就像坐火箭似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工地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啦。
咱们为啥要搞智慧工地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工地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
你想啊,传统工地有时候管理起来特别麻烦,安全隐患也不好发现,效率也不高。
智慧工地就不一样了,它就像给工地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可以帮我们解决好多问题呢。
这篇技术标准就是为了给智慧工地的建设提供一个规范,让大家都能按照这个标准来,把智慧工地建得好好的。
适用范围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工地哦。
不管是盖高楼大厦的大型建筑工地,还是一些小型的住宅建设工地,都能用得上。
比如说像那种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工地,里面施工人员多、设备复杂,要是按照这个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来,就能很好地管理施工人员的出入、设备的调度,还能实时监控工地的安全状况呢。
再比如一些市政工程的小工地,虽然规模小,但是运用这个标准,也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术语定义1. 智慧工地- 说白了,智慧工地就是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高科技技术运用到建筑工地上。
就像是给工地注入了智慧的灵魂,让工地能够自动感知、自动分析、自动决策。
比如说工地上的一些设备能够自己收集数据,像传感器能知道温度、湿度,然后把这些数据传到一个系统里,系统再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判断,这就是智慧工地的一个小体现啦。
2. 物联网设备- 这就是那些能够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在智慧工地里可多了。
像那些可以监测建筑材料重量的地磅秤,如果它能把重量数据通过网络传到管理系统里,那它就是物联网设备。
这些设备就像一个个小侦探,在工地上收集各种有用的信息呢。
正文1. 智慧工地基础硬件设施标准- 1.1监控设备- 监控设备可是智慧工地的眼睛呢。
首先,摄像头的分辨率要足够高,至少得达到1080P吧,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到工地上的情况。
摄像头的覆盖范围也要广,要保证能看到工地的各个角落,像出入口、材料堆放区、施工区域等。
重庆市“智慧工地”第一阶段建设技术标准

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X的要求。
XX市城乡建委办公室 2017年9月29日印发
建设主体与内容
1.市城乡建委负责建立市级信息管理平台中的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能够实时点播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智慧应用”拍摄的视频图像。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包单位,负责选定信息技术企业,建立项目远程视频监控“智慧应用”系统设备,并将视频数据传送到供应商,市城乡建委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可通过供应商实时点播相关视频图像。
使用要求
(试行)
1.施工单位应辨识、制定项目危大工程清单,将清单上传至市城乡建委危大工程管理子系统,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
2.对于一般规模的危大工程,由施工单位定期上传检查结果、检查图片等信息资料,更新实施进度;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报送信息进行符合性审查。
3.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上传方案并确定论证时间后,通过系统抽选论证专家。论证结果为通过的,方可施工实施。在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报送信息进行符合性审查的基础上,专家组将指派专人定期跟踪工程实施情况并上报有关情况。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包单位,负责选定信息技术企业,建立项目门禁刷卡“智慧应用”系统设备,并将考勤数据传送到市城乡建委平安卡管理子系统。
项目硬件设备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至少设置1套门禁刷卡智能设备,包含平安卡读卡器、指纹采集器、通道闸机和刷卡信息显示屏。鼓励项目采用人脸识别、RFID芯片识别等方式进行实名制考勤;鼓励项目在门禁刷卡位置设置摄像设备,对每位刷卡人员拍摄实时影像备份。
设备技术要求
1.扬尘监测方法采用光散射法。
2.能够连续自动准确监测PM10、PM2.5浓度等环境数据,并在扬尘数据显示屏上实时显示。
3.当扬尘数据超标时,设备能进行声光报警。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
“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
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
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
2 南京市智慧工地工地现场施工技术参照标准

(1)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防护等级 IP65 适应恶劣环 显
境的箱体设计; 示
(2)环境亮度自动调节,显示内容在昼夜间均可保持 设
清晰; 备
- 10 -
南京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设备升级安装指导手册
(1)PM10 监控数据达到预警限值 100µg/m3 时,智能 监控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并短信通知相关负责人,连续 30 分钟 PM10 数据超 150µg/m3 时,通过系统消息、短 信等方式通知市、区的建设、生态环境等部门和有需 智 求的街道管理机构等部门的相关监督人员。监测数据 能 达到超标限值 150µg/m3 时,智能监控系统发出超标信 监 号并短信通知相关负责人,同步标记超标时间和监测 控 数据。(南京市 PM10 检测数据超过 150µg/m3 除外) 终 (2)当全市空气质量 PM10 小时浓度大于限值 150μ 端 g/ m3 时,系统停止报警,短信提醒工地负责人降低施 工强度,采取有效降尘措施。 (4)相关扬尘监测设备非正常停止运行,相关信息实 时传输监管平台,并短信通知现场负责人、设备运行 管理人员,设置最长修复时间。
设 持清晰;
备
-5-
南京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设备升级安装指导手册
(1)PM10 监控数据达到预警限值 100µg/m3 时,智能 监控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并短信通知相关负责人,连续 30 分钟 PM10 数据超 150µg/m3 时,通过系统消息、短 信等方式通知市、区的建设、生态环境等部门和有需 求的街道管理机构等部门的相关监督人员。监测数据 智 达到超标限值 150µg/m3 时,智能监控系统发出超标 能 信号并短信通知相关负责人,同步标记超标时间和监 监 测数据。(南京市 PM10 检测数据超过 150µg/m3 除 控 外) 终 (2)当全市空气质量 PM10 小时浓度大于限值 150μ 端 g/ m3 时,系统停止报警,短信提醒工地负责人降低 施工强度,采取有效降尘措施。 (4)相关扬尘监测设备非正常停止运行,相关信息 实时传输监管平台,并短信通知现场负责人、设备运 行管理人员,设置最长修复时间。
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实用标准

3.鼓励项目采用视频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并抓取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等常见违章行为的图像。
4.还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的要求。
3.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智慧应用名称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
应用简介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扬尘噪声监测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实时采集现场PM2.5、PM10、噪声等相关环境数据并进行现场处置,同时,将现场PM2.5、PM10、噪音数据实时传送至“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扬尘噪声监测子系统的智能化管控措施。
2.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智慧应用名称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
应用简介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是指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对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同时,视频可供“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进行实时点播的智能化管控措施。
建设主体与容
1.市城乡建委负责“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升级、维护,能实时点播施工现场视频监控设备拍摄的视频图像。
2.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负责自行选用视频监控设备,并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能实时点播相关视频图像。
3.施工总包单位、项目部应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的可视化监控软件,对施工现场状况进行具体管理;建设主管部门可利用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对辖区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视频监控设备
1.项目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应由捕影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构成。
建设主体与容
1.市城乡建委负责对既有“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进行升级、维护,接收并处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智能考勤设备传送的考勤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2018 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1. 人员实名制管理“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2.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3.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4. 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5.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6. 工程监理报告“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7. 工程质量验收管理“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8. 建材质量监管“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9. 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10. BIM 施工“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11. 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附件2
2018年600 个“智慧工地”建设目标任务分解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