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还直接影响到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相关技术应用。

一、建筑物电气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建筑物电气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电气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供电系统。

合理的供电系统可以保证建筑物内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住户提供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同时,良好的电气设计还能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避免电气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其次,电气设计也与建筑物的节能性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设计电气系统,可以有效控制能源的使用,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源成本。

合理利用照明、空调、供暖等设备的定时开关和自动控制,使电能得到最佳利用,为建筑物节能提供支持。

此外,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对建筑物的运行和设备的寿命也有直接影响。

稳定的供电系统可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和维修次数。

综上所述,建筑物电气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建筑物的节能性和安全性。

二、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中,有一些原则是需要遵循和考虑的。

首先,智能化系统的功能要与建筑物的用途相适应。

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需要按照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来合理规划。

例如,商业大厦需要考虑人流量控制和安全监控等功能,而住宅楼宇需要考虑家庭安防和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

其次,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要符合人性化原则。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应该方便用户的使用,而不应增加用户的负担。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界面应简洁明了,操作便捷,让用户能够轻松掌控设备和系统。

另外,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论文---ZigBee智能家居综合布线的应用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论文---ZigBee智能家居综合布线的应用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论文---ZigBee智能家居综合布线的应用第1章绪论1.1智能家居综合布线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住宅“智能化”方面。

现代住宅不仅应具有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和娱乐等特点,还要求具有集成的音频/视频、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及安全防范等功能。

这样的智能家庭有各种独立的现代家用电器或电子设备,而要将它们在普通的家居环境中集成到一起,就必须通过一套统一管理的家庭网络连接起来,而家庭网络的基础正是家居综合布线系统。

这一系统为家庭的各种弱电系统应用(如语音、数据、视听音乐、家庭办公、保安、能源管理等)提供了齐备的传输介质。

一方面,智能家居布线应该说是一个小型的综合布线系统。

它可以作为一个完善的智能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份,也可以完全独立成为一套综合布线系统。

另一方面,现代家居中各种弱电线缆很多,需要集中管理和统一维护。

信息技术和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规范的家庭弱电布线系统将成为继水、电、气后另一种必不可少的家庭基础设施。

智能家居布线则涵盖了整个家庭弱电布线系统。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ZigBee技术是~种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近距离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家庭智能化、楼宇自动化和工业监控等应用系统。

ZigBee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势:1.2.1低功耗: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节点工作6"24个月,甚至更长。

这是Zigbee的突出优势。

相比较蓝牙能工作数周、WiFi可工作数小时。

现在,TI公司和德国的Micropelt公司共同推出新能源的ZigBee节点。

该节点采用Micropelt公司的热电发电机给TI公司的Zigbee提供电源。

1.2.2低成本:通过大幅简化协议(不到蓝牙的1/10),降低了对通信控制器的要求,按预测分析,以8051的8位微控制器测算,全功能的主节点需要32KB代码,子功能节点少至4KB代码,而且Zigbee免协议专利费。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论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论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系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班级08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班学生姓名学号082060120设计课题电力电子电路仿真研究-- 逆变电路(DC-AC)仿真研究指导教师2012年6月12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控电路直流电动机控制,可变直流电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这些都是以逆变电路为核心。

本文建立了基于MATLAB 的单相和三相电压型SPWM逆变电路的动态模型给出了仿真的实例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展现了MATLAB仿真具有的快捷,灵活,方便,直观的优点,从而为电力电子电力的数学及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单、三相逆变;SPWM技术;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abstractWith the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automaticcontrol technology, PWM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SPWM sin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rinciple of this techn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simple, versatile, with a fixed switching frequency, control and regulation performance, eliminate harmonics thatcontain only a fixed output voltage of high frequency harmonic components, simple design and a series of advantages, is a good waveform improvement Act. It was a smallinvert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SPWM technology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inverter with PWM technolog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SPWM inverter characteristics of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role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inverters;matlab simul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单相电压型SPWM逆变电路 (4)2.1单相电压型SPWM逆变电路的基本结构图 (4)2.2单相电压型S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5)2.2.1 逆变器SPWM调制原理 (5)2.2.2 SPWM控制方式 (6)2.3单相逆变器SPWM调制电路的S IMULINK模型 (9)2.3.1 单极性SPWM仿真 (9)2.3.2 双极性SPWM仿真 (10)2.4模型参数的设定模型仿真图及其分析 (12)2.4.1 单极性SPWM仿真 (12)2.4.2 双极性SPWM仿真 (14)第三章三相电压型SPWM逆变电路 (16)3.1 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电路的基本结构图 (16)3.2.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17)3.3 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电路的SIMULINK模型 (18)3.3.1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SPWM仿真的模型图 (18)3.3.2 模型参数的设定模型仿真图及其分析 (18)3.4 死区时间的影响 (19)3.4.1 模型参数的设定模型仿真图及其分析 (21)第四章总结 (22)第五章致谢 (22)第六章参考文献 (23)第一章绪论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电力电子技术,使电能可以交换和控制,生产了现在各种高效节能的新型电源和交直流调速装置,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提供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内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论文(全文)

国内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论文(全文)

国内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论文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以及其智能化技术自从我国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政策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就飞速进展,居民生活用水供电、照明通信以及安全防护等等相关要求也日益提高,这都促使建筑电气给工程带来了极大的进步。

同时由于建筑行业与其他关联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也使得建筑电气技术这门综合性技术应运而生,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包含了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操纵技术。

当前建筑领域电气化工程更加追求安全稳定和适用,一般建筑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几方面内容:第一,安装相应成套建筑电柜、操纵设备以用来整体操纵建筑电路;第二,根据建筑整体电线光缆分布规划来安装相应电缆电线;第三,安装变压器以及其它动力装置,调试运行相关设备并确保设备运行无异,施工完毕后也能够照常使用(有问题就要及时解决改进);第四,还有其它繁琐的设备线路安装,如接地、母线导管、照明等等。

完成这些后就要进行综合检查验收,通过实现所有电气工程运行使用状况集中解决研究和处理电气工程没有发现或者有待改进的问题,以策万全。

所谓的智能化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简称,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传感技术、高科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等综合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是计算机智能运用的分支,其智能化系统主要有语音图像信息识别传递、信息操纵和处理系统,专家系统等等,在建筑电气工程领域,人工智能就充分运用了相关系统功能,比如电气电力的操纵等。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科学使用不仅能够快速方便相关设备系统的自我修复、保护功能的恢复和完善,还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也使得大量专业研究人员持续不断的探究研究,以推进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进展和应用。

2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随着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的日益了解,其在当前建筑电气中的操纵系统,故障预测、推断分析以及电气工程设备优化等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直接提升了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层次,具体如下:2.1在建筑电气工程操纵系统中的应用众所周知,建筑行业电气工程项目施工操作技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都较高,尤其是电气工程的精细度方面,而且以往传统施工过程中这部分项目就很容易出现故障,这对工程项目施工效率和质量影响极为不利。

2024年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论文

2024年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论文

2024年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论文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中对电气智能工程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建筑电气智能工程,作为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高效、智能的电气系统设计,实现建筑物的舒适、安全、节能和高效运行。

本文将探讨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当前行业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是建筑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还与建筑能效、环保等方面密切相关。

优秀的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用户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设计要点分析在进行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集成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需要将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安防系统等。

通过集成设计,可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智能化控制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

通过智能化控制,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系统运行状态,确保系统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

节能环保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

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安全可靠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必须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当前行业现状目前,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开始采用智能电气系统。

然而,行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更新迅速,人才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和行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建筑电气智能工程设计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智能化程度更高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筑电气智能工程的智能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智能化

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智能化

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高效、安全而可靠的电气系统能够为建筑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并且满足用户对于智能化、绿色环保的要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智能化应用。

一、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原理1.1 主要元件及其功能建筑电气系统主要由电源接入装置、配电装置、配电线路、照明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元件组成。

电源接入装置用于将电能接入建筑系统,并通过配电装置进行分配。

配电线路负责将电能传输到不同的终端设备。

照明设备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光照。

智能控制系统则能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1.2 合理布局和设计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布局和功能需求来确定。

合理的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电气线路的长度和损耗,降低能耗。

此外,还应根据建筑不同区域的用电需求进行细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电能的分配和使用。

1.3 安全与可靠性考虑电气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建筑电气系统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电气安全的法规标准,确保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

同时,合理的备份装置和电源切换设备也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二、建筑电气系统智能化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建筑电气系统也不例外。

智能化应用使得建筑电气系统更加智能、灵活和高效。

2.1 智能照明控制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建筑内的人流量和光照需求实现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和开关照明设备。

此外,还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自动感知环境光照强度,实现自动调节照明亮度的功能。

智能照明控制可以有效节省能源,并且提高照明舒适度。

2.2 智能能源管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电能的使用情况,分析用电负荷和能耗趋势,进而制定合理的用电计划和策略。

此外,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还能够结合能源储存、发电设备和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实现最佳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强电系统-论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强电系统-论文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设计说明)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班级 10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班学生姓名柳春宇学号 10205060136 课题六安市某医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照明、插座及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二)指导教师张振亚谢陈磊2014 年 6 月 10 日摘要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电气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上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迈出了新的一步。

本文主要论述了六安市某医院建筑的照明插座系统设计,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的整个实现过程。

首先分别介绍了照明插座系统,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的概述,用户需求及方案选择。

其中根据用户的需求,两系统的方案选择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讨论,并对比和分析,以期达到最佳方案的选择。

其次详细地介绍了照明插座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

并对照明插座系统的灯具布置形式、灯具的型号选用进行了讨论,得出最佳方案。

以满足用户需求,以及达到一定的经济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AbstractBuilding 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t 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technology and synchronization. Especi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computer techn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digital technology, display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ake buildi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has realized the leap developmen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xchange, many international advanced new products, new technologies continue to come into China construction market, make the building electric industry took a new step.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garding luan the lighting socket system of a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 design of the whole implementation process.First light socket system are introduced respectively, and an overview of the grounding system, user requirements and scheme selection. Among them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users, plan selection of the two systems were discuss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achieve optimal choice.Second lighting socket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system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 the conclusion of design choices. And lamps and lanterns of lighting socket system layout, selection of the type of lamps and lanterns are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best solution. To meet user needs, and as part of the economy and advanced.Key words:Building electric; Lighting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目录1、绪论 (1)1.1项目概述 (1)1.2设计目的 (1)1.3设计原则和要求 (2)1.3.1设计原则 (2)1.3.2设计要求 (2)1.4设计内容 (3)1.4.1照明与插座系统设计 (3)1.4.2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3)1.5设计标准与规范 (3)2、照明与插座系统设计 (4)2.1照明方式的选择和照度标准值的确定 (4)2.1.1照明方式的选择 (4)2.1.2照度标准值的确定 (4)2.2应急照明 (5)2.2.1应急照明分类 (5)2.2.2设计要求 (5)2.2.3应急照明灯具的选择 (6)2.2.4应急照明灯具的布置 (6)2.3照明光源和灯具的选择 (6)2.3.1照明光源的选择 (6)2.3.2照明灯具的选择 (6)2.4照度计算 (7)2.4.1利用系数法平均照度计算公式 (7)2.4.2星系计算 (7)2.5照明灯具的布置 (7)2.5.1布置原则 (7)2.5.2布置方案 (8)2.6.负荷计算 (8)2.7照明配电系统设计 (11)2.8断路器和线缆的选择 (12)2.8.1断路器的选择 (12)2.8.2电缆的选择 (13)3、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14)3.1防雷等级确定 (14)3.2防雷保护措施 (15)3.3等电位接地系统 (16)小结 (17)参考文献 (18)图纸目录 (19)致谢 (200)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设计说明)六安市某医院建筑电气设计—照明插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2010级1班柳春宇指导老师张振亚谢陈磊1、绪论本设计是六安市某医院建筑电气设计,该工程系实际工程。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论文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论文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论文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论文摘要: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对他的运用也越来越多。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应用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配变电系统,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等都是他的应用。

如何在智能建筑中更好运用这些技术,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不同方面的应用,达到节省操作步骤,节约时间,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通过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TN-S系统和TN-C-S 系统等技术手机的了解,实现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社会的进步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环的境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逐渐地对生活环境做出改变,例如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等的改变。

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较高的要求,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居住环境,对住宅的舒適度和方便度有了较高的要求。

在这种环境下,建筑智能化以及电气自动化应运而生,将电气自动化控制运用在智能建筑中,实现建筑智能化与电气自动化的完美结合。

建筑物的电气系统智能化,节省了时间、操作步骤,综合实用性强,是未来智能建筑的新方向。

1 智能建筑与电气自动化1.1 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他将传统的建筑和信息化技术想融合,为达到办公自动化的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建筑形式。

智能建筑不仅能满足对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还能保证建筑内拥有智能化建筑设备以及系统化通信网络。

他和传统的建筑相比,系统、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都比传统建筑好的多,智能建筑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优化,从而创造出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1.2 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主要应用于六个方面:配变电系统,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电梯系统。

需要运用到的技术较多,涉及到信息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工程等等。

但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展现的优势也很明显:增强系统联动性。

将不同领域的中央空调系统、消防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系统进行组合,进行统一管理,增强监控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工程设计概述 (3)第三章照明、插座系统设计 (4)3.1 照明系统概述 (4)3.1.1 照明的方式 (4)3.1.2 照明的种类 (5)3.1.3 照明的光源与灯具的选择 (5)3.1.4 照明设计的原则及程序 (8)3.2 照度计算方法 (8)3.2.1 利用系数法 (9)3.2.2 单位容量法 (9)3.3 本工程照明系统的计算 (8)第四章插座系统的设计 (21)4.1 插座系统的设计 (21)4.2 插座系统设计规定 (21)4.3 插座的安装原则 (21)4. 4 本工程插座系统的设计 (22)第五章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23)5.1 配电系统的概述 (23)5.2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23)5.2.1 负荷等级的划分 (23)5.2.2 各负荷等级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24)5.3 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24)5.4 负荷计算 (25)5.4.1 计算负荷的意义和计算目的 (25)5.4.2 求负荷计算的方法 (25)5.5 导线的选择和敷设 (28)5.5.1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原则 (35)5.5.2 导线和电缆类型的选择 (36)5.5.3 常见导线和电缆型号及其用途 (30)5.6 本设计配电系统的设计 (31)5.6.1本工程负荷计算 (31)5.6.2本工程电缆导线选择 (34)第六章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 (35)6.1 防雷系统的概述 (35)6.2 建筑物防雷等级的划分 (35)6.3 防雷的措施 (36)6.4 防雷装置的介绍 (46)6.5 系统的保护接地 (48)6.5.1 接地分类 (48)6.5.2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48)6.6 本工程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 (41)第七章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 (43)7.1 有线电视系统的概述 (43)7.1.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发展概况 (43)7.1.2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43)7.2 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 (44)7.2.1 前端的工程设计 (44)7.2.2 干线传输部分的工程设计 (45)7.2.3 分配系统的工程设计 (46)7.3 本工程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 (47)第八章系统及网络系统的设计 (50)8.1 系统的概述 (50)8.2 网络系统的概述 (51)8.3 本工程系统及网络系统的设计 (53)第九章技术经济分析 (68)第十章结论 (70)参考文献 (71)致谢 (72)附录一中文译文附录二外文资料原文附录三图纸参考文献[1] 肖辉.电气照明技术.:机械工业,2009年 P1-P2[2] Victoria Meyers.Designing with Light.American: Artabras Press,2006years P3-P5[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_50052-2009 P15-P17[4] 思亮.建筑供配电.:中国建筑工业,2009P19-P21[5] 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中国建设,2010P33-P35[6] 家斌高小飞.电气设备防雷与接地实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2010年P37-P38[7] 王慧玲。

有线电视:实用技术与新技术.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P36-P38[8] 梁华梁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安装.,中国建筑工业,2011P46-P47梧桐馨园小区18#楼电气设计第一章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住宅的电气设计要求也相应提高,技术标准及施工工艺都在发生变化,不断有新的技术规出台,建筑电气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还要同时满足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要求。

越来越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实用技术知识宽广,工程能力强的电气领域人才。

建筑电气设计也决定了住宅建筑的现代化程度,它对于住宅建筑的美观、实现住宅建筑的使用功能、保障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住宅造价,均有一定的影响。

依据前期的实习感悟以及所收集的资料,确立了基本的设计目的,即以实践为基础设计真正可以应用、可以适应建筑电气发展的设计容。

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拥有更稳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更好的适应建筑电气领域的发展需要,掌握设计方法和规。

本设计题目为梧桐馨园小区18#楼电气设计,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一至十八层均为住宅,框剪结构,其住宅生活用电为三级负荷,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

在本次设计任务中,要求完成强电、弱电系统设计,主要容包括:照明插座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及数据网络系统等的设计。

论文以先强电,后弱电的顺序进行书写,主要容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本设计的设计方法及计算,重点是强电设计。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温习学习过的相关专业知识,学会自己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了智能建筑国外发展及应用现状,培养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以及文字处理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建筑电气强电和弱电设计方法,并能够将专业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与具体工程设计相结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工程设计概述本设计的工程为梧桐馨园小区18#楼,一类高层建筑,一至十八层均为住宅,其住宅生活用电为三级负荷,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

设计围:低压配电系统,照明和插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机数据网络系统。

照明及插座的设计,要求正确选择光源和灯具,满足经济合理,节约电能,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

低压供配电系统为TN—C—S系统,电压为380/220V,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供电。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中,本工程根据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接地和电源重复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其联合接地电阻R≤1欧姆。

接闪器采用∅12镀锌圆钢做避雷带,在屋面上采用专用支架明敷设,水平段支架间距为支架间距为1米,转角处为0.5米,支架高为150mm,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均应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利用柱两根主筋可靠焊接作为引下线。

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引下线与基础底板钢筋可靠焊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

建筑每层周圈框架梁两根主筋可靠焊接并与防雷引下线可靠焊接,作为防侧击雷装置。

有线电视系统中,本工程按分配-分支系统进行设计,电视信号传输的同轴电缆直接埋地引入本楼的电讯一体箱。

及数据网络系统,外线电缆直接埋地引至电缆交接箱,由交接箱树干式配线至各层电讯一体箱,数据网络采用光纤到楼,由网络交换机放射式配线至各层电讯一体箱。

分线箱体及电讯设备应该有保护接地。

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住宅设计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以及归家现行有关围、标准;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委托任务书,及其它专业提出的设计条件。

第三章照明系统设计3.1 照明系统概述照明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光明,从古代的萤火虫到现代精美绝伦的灯具,使人类在夜晚没有太阳的时候,能够有良好的光环境,使人高效地从事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和避免事故,电气照明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有机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包括确定电源和供电方式,选择照明配电网形式,选择电气设备、导线和敷设方式。

照明灯具设计应包括容有:选择照明方式、选择电源、确定照度标准选择照明灯具并进行布置、进行照度计算和确定光源的功率。

电气照明设计的原则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3.1.1 照明的方式对于正常照明来讲,由于建筑物的功能和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不同对照度的要求也不同,于是对照明方式的要求亦不同。

照明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⑴一般照明:为使整个照明场地获得均匀明亮的水平,使用照明器在整个照明场所基本均匀布置的照明方式。

一般照明由若干灯具对称均匀排列而成,它可以获得较均匀的水平照度,用于对于工作密度很大而对光照方向无特殊要求的场所。

⑵分区一般照明:根据需要提高特定区域照度的一般照明称为分区一般照明。

根据工作面布置的实际情况,将照明灯具集中或分区集中均匀地布置在工作区上方,使室不同被照面上产生不同的照度,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

⑶局部照明:以满足照明围某些部位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照明称为局部照明。

它仅限于照亮一个有限的工作区,通常采用从最适宜的方向装设台灯、射灯或反射型灯泡。

其优点是灵活、方便、节电,能有效的突出重点。

局部照明一般在下列情况中采用:①局部需要较高的照度;②由于遮挡而使一般照明照射不到的某些围;③视觉功能较低的人需要有较高的照度;④需要减少工作区的反射眩光;⑤为加强某方向光照以增强质感时。

⑷混合照明:由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

对于部分作业面照度要求高,但作业面密度又不大的场所,若只装设一般照明,会大大增加安装功率,因而是不合理的,应采用混合照明方式,即增加局部照明来提高作业面照度,以节约能源,这样做在技术经济方面是合理的[1]。

注意下列工作场所可采用白炽灯:1 )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的场所,使用其他光源技术经济不合理时;2 )对防止电磁干扰要求严格的场所;3 )开关灯频繁的场所;4 )照度要求不高,且照明时间较短的场所;5 )对装饰有特殊要求的场所3.1.2 照明的种类照明按用途可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警卫值班照明、障碍照明、节日彩灯和装饰照明等。

⑴正常照明:在正常情况下,为顺利的完成工作、保证安全通行和能看清楚周围的物体而设置的照明,称为正常照明。

⑵应急照明: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事故情况下使用的照明称为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分为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

⑶备用照明: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需确保正常工作或活动继续进行而设置的照明。

其工作面上的照度不低于一般照明照度的10%。

⑷安全照明:它是以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一种应急照明。

其工作面上的照度不低于一般照明照度的5%。

⑸疏散照明: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需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出口和通道设置的照明。

其工作面上的照度不低于一般照明照度的10%。

⑹警卫值班照明:在重要的场所,如值班室、警卫室、门房等地方,所设置的照明叫警卫室照明。

值班照明宜利用正常照明中能单独控制的一部分或利用应急照明的一部分或全部。

⑺障碍照明:为保障航空飞行安全,在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上安装的障碍标志灯。

应按民航和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装设。

⑻彩灯和装饰照明:一般用于宾馆,饭店,商场,娱乐场所,展览会大厅外等场所[1]。

3.1.3 照明的光源与灯具的选择选择光源时,应在满足显色性、启动时间等要求条件下,根据光源、灯具及镇流器等的效率、寿命和价格在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

⑴光源种类有三种:①热辐射光源,如白炽灯、碘钨灯。

②气体放电光源,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灯③固体发光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设计时可按下列条件选择光源:①高度较低房间,如办公室、教室、会议室及仪表、电子等生产车间宜采用细管径直管形荧光灯;②商店营业厅宜采用细管径直管形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或小功率的金属卤化物灯;③高度较高的工业厂房,应按照生产使用要求,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钠灯,亦可采用大功率细管径荧光灯;④一般照明场所不宜采用荧光高压汞灯,不应采用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⑤一般情况下,室外照明不应采用普通照明白炽灯;在特殊情况下需采用时,其额定功率不应超过100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