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下载-山东大学IPv6网络部署方案

合集下载

IPV6部署

IPV6部署

12
过渡技术概述
双协议栈技术
同时启用v4与v6协议栈
隧道技术
v6报文封装在v4中 主流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
NAT-PT
13
IPv6过渡技术
多个IPv6网络之间互通
手工隧道
GRE隧道 IPv6 in IPv4隧道
自动隧道 6
to 4隧道
ISATAP 其它隧道技术
IPv6网络和IPv4网络互通
IPv6报头+数据
源:128.1.2.3 目的:9.1.2.3
26
ISATAP隧道技术

ISATAP隧道技术

连接IPv4网点内部的IPv6主机和路由器
将IPv4网点作为一个NBMA链路,在IPv4报文中封装IPv6报文

优点

IPv4网点内部的IPv6主机可自动获得IPv6前缀

缺点

IPv6地址为固定格式

通过IPv4或MPLS网络连接多个IPv6 孤岛,使用BGP交换IPv6可
IPv6是解决之道 IPv6比IPv4更安全、更高效
5
移动通信

随时随地移动上网

3G与互联网的融合
移动
Internet
6
时时在线,双向通信

网络游戏
网络课堂
随时随地资源共享
我要访问你计算 机上的资源!
No Problem!
IPv6网络
7
广泛的嵌入式应用

汽车、PDA、家用电器……
IPv4网络
IPv4地址:20.1.1.1 IPv6地址:::20.1.1.1
IPv4地址:20.1.2.1 IPv6地址:::20.1.2.1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IPv4地址资源的枯竭,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被广泛关注和采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IPv6部署方案,以帮助您高效、顺利地实施IPv6网络。

一、引言IPv6是互联网新一代的协议,相比IPv4拥有更多的地址空间,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性能。

为了满足互联网的需求并避免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IPv6的部署已成为当今互联网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二、规划网络基础架构在部署IPv6之前,首先要规划好网络的基础架构。

这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子网划分等。

确保网络基础架构的合理布局和稳定性,为IPv6的部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IPv6地址规划在进行IPv6部署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IPv6地址规划。

与IPv4不同,IPv6地址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地址规划需要合理分配和利用地址空间。

通过合理规划IPv6地址,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和扩展性,降低地址冲突和路由复杂性。

四、网络设备的升级与配置部署IPv6需要确保网络设备支持IPv6协议。

如果现有的网络设备不支持IPv6,需要进行升级或购置新的设备。

在升级和配置设备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五、应用服务的适配与迁移对于部署了IPv4的应用服务,需要适配并迁移至IPv6环境中。

这包括服务器的IPv6地址配置、应用程序的适配以及与IPv6环境兼容性的测试。

确保应用服务在IPv6环境中正常运行,保证用户的连续体验。

六、IPv6安全策略IPv6网络的安全性同样需要重视。

在部署IPv6之前,需要设计和实施严格的IPv6安全策略,保护网络免受潜在的威胁和攻击。

这包括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等安全措施的部署。

七、监测和管理部署IPv6后,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管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优化。

通过网络监测工具和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证IPv6网络的稳定和可靠性。

八、培训和技术支持在部署IPv6之前,需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IPv6协议和相关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校IPv6校园网组网方案和网络安全规划及运营方案

高校IPv6校园网组网方案和网络安全规划及运营方案

高校IPv6校园网组网方案和网络安全规划及运营方案目前,各高校的校园网主要以IPv4网络为主,但是,在很多学校的校园网中IPv4网络存在IP地址资源短缺、QoS、安全等问题。

同时,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基地,建立起IPv6校园网以推动高校师生对IPv6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抢占IPv6技术制高点同样有迫切的需求。

锐捷推出的高校IPv6校园网解决方案,遵循保证现有IPv4应用的正常应用,网络具有扩展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既有投资,网络方案要能够满足发挥IPv6的技术优势,支持IPv4业务与IPv6业务的互通、设计良好的网络安全规划、考虑IPv6网络对用户认证和计费方式的支持等网络建设原则。

IPv6校园网组网方案建立IPv6校园网主要应当考虑校园网升级支持IPv6业务和采用同时支持IPv6/IPv4网络设备进行新建校园网建设两种情况,这里提供四种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隧道模式,升级核心快速实现IPv6接入适用对象:校园网中存在大量IPv4设备没有IPv6功能,或者不能升级到IPv6,快速将网络均升级为IPv6需要较长的时间。

为了保护IPv4投资,同时又需要让新增用户使用IPv6业务,可以采用此方案。

组网模式:升级的重点在于核心层。

原有IPv4网络不进行改造,在核心增加一台支持IPv6 业务的核心交换机(锐捷RG-S8600)或者更换原有的核心交换机为锐捷RG-S8600。

核心交换机开启双栈功能,向上连接IPv6网络,向下开启ISATAP隧道功能,开启IPv6/IPv4主机可采用ISATAP 隧道方式直接接入核心交换机。

网络中其余设备均无任何变化,原有IPv4业务正常运行。

方案优势:只需增加一台支持IPv6业务的核心设备,其余设备保持不变,保护原有投资。

只需简单开启ISATAP隧道功能即可,快速实现校园网IPv6主机接入。

新增的IPv6用户可以正常访问IPv6网络及IPv6业务。

原有IPv4业务不产生任何变化,正常运行。

实践IVI——山东大学IPv6网络部署方案

实践IVI——山东大学IPv6网络部署方案

实践IVI——山东大学IPv6网络部署方案
郭晓东;郭汝廷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网络》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IVI转换模式分为无状态的1:1转换和有状态的1:N转换两种。

1:1转换效率高,但要求IPv6地址均为IVI地址,1:N转换与NAT—PT类似,适用于任意IPv6地址,但对设备性能要求更高。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郭晓东;郭汝廷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山东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探索及成效 [J], 程翠玉
2.山东大学实现分布式IPv6网络管理 [J], 秦丰林;刘沂训
3.浅析IPv6网络演进及其部署方案 [J], 罗慧;杨晓鸣
4.校园IPv6网络的部署与实践 [J], 刘波;魏孔鹏
5.中兴通讯构筑“桥梁”部署方案助力IPv4/IPv6网络平滑演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引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IPv4地址空间已经越来越紧张,为了解决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应运而生。

IPv6拥有更加庞大的地址空间,能够满足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IPv6部署的方案,包括IPv6地址分配、设备配置、网络连接等内容,以便帮助企业或组织顺利实施IPv6网络。

IPv6地址分配在部署IPv6网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IPv6地址的分配。

与IPv4不同,IPv6地址采用128位表示,地址空间极大。

IPv6地址的分配有两种方式:SLAAC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和DHCPv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

SLAACSLAAC是一种自动化的IPv6地址配置方式,基于IPv6网络设备的MAC地址生成IPv6地址,不需要额外的服务器支持。

SLAAC的优点是简单方便,减少了服务器的负担,但缺点是无法实现地址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DHCPv6DHCPv6是一种集中管理的IPv6地址分配方式,通过DHCPv6服务器为设备分配IPv6地址,并提供其他的配置信息。

相比SLAAC,DHCPv6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控制性,能够动态地管理IP地址的分配和回收。

设备配置在实施IPv6网络之前,需要确保网络设备都支持IPv6协议,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路由器配置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路由器需要开启IPv6协议,并进行以下配置: - 启用IPv6功能:路由器需要开启IPv6协议栈的功能,以便接收和转发IPv6数据包。

- 配置IPv6地址:路由器需要为每个网络接口配置一个全局唯一的IPv6地址,以便与其他IPv6网络通信。

- 配置路由协议:路由器需要配置适当的路由协议,如RIPng(IPv6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v3(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version 3)或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以实现路由表的更新和路由的转发。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IPv6部署方案1. 引言在现今的互联网发展中,IPv4地址资源的日益枯竭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v6协议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IPv6拥有大量的地址空间,能够满足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的IPv6部署方案,以帮助企业或机构实现IPv6的顺利部署。

2. 概述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与IPv4相比,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和更好的安全性。

部署IPv6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互联网的地址空间,并且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IPv6部署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设备的兼容性、应用程序的准备等因素。

3. IPv6部署步骤步骤1:网络审查在开始部署IPv6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网络审查。

网络审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检查网络设备的兼容性:确保所有的网络设备支持IPv6协议,如果有设备不支持,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或替换。

- 分析网络拓扑结构:了解当前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流量分布,为IPv6的部署做好准备。

步骤2:IPv6地址规划IPv6的地址规划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拓扑来进行。

为了保证地址的合理分配和管理,可以使用子网划分、地址分段等方式进行地址规划。

步骤3:设备配置在部署IPv6之前,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

配置的内容包括启用IPv6功能、配置IPv6地址、启用路由协议等。

步骤4:应用程序准备一些应用程序可能需要做一些改动或升级,以支持IPv6协议。

在部署IPv6之前,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步骤5:网络测试在部署IPv6后,需要进行相应的网络测试,以确保IPv6网络的正常运行。

测试的内容包括连接性测试、路由测试、安全测试等。

4. IPv6部署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IPv6部署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兼容性:由于IPv6是一种新的协议,不同的设备对IPv6的支持程度可能不同。

高校IPV6解决方案全面版

高校IPV6解决方案全面版

高校IPV6解决方案全面版2020年6月2日,关于IPv6的解决方案问题,本文将从政策及背景、高教IPv6的演进阶段需求、高校IPv6升级改造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极简校园网IPv6解决方案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政策及背景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IPv6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以满足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需求。

同时,高校IPv6的建设也成为了当前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高教IPv6的演进阶段需求方面,高校网络的IPv6升级改造是必然趋势。

随着IPv4地址的枯竭,IPv6地址的应用将逐渐成为网络建设的主流。

因此,高校网络的IPv6升级改造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高校IPv6升级改造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网络规模大、设备众多、网络拓扑复杂、升级改造难度大等。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高校IPv6升级改造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针对高校IPv6升级改造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极简校园网IPv6解决方案设计。

具体来说,方案设计包括高校IPv6使用现状、方案设计概览以及扁平化IPv6设计等几个方面。

通过这些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IPv6升级改造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 IPv6地址设计在IPv6地址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地址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相对于IPv4的32位地址长度增加,因此可以为网络中的每个设备分配唯一的地址。

此外,IPv6地址还支持多种地址类型,包括单播、多播和任播地址。

在设计IPv6地址时,需要考虑到地址分配和路由的效率,以及地址的易于管理性。

3.5 IPv6实名认证设计IPv6实名认证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IPv6实名认证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认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IPv6实名认证,可以采用双栈认证代理方案或IPv6无感知认证设计。

双栈认证代理方案通过代理服务器进行认证,可以兼容IPv4和IPv6协议。

而IPv6无感知认证设计则可以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进行认证,提高了认证的便捷性和效率。

IPv6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部署方案制定

IPv6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部署方案制定

IPv6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部署方案制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备更加丰富的地址资源和更强大的安全性能,已经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IPv6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IPv6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部署方案至关重要。

一、概述IPv6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部署方案的目标是在使用IPv6协议的网络环境中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事件的监控和处理、漏洞扫描与修复、防火墙策略管理、入侵检测与防御、安全域划分和访问控制、日志和审计跟踪等。

二、方案设计1. 网络拓扑设计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中,网络拓扑的设计应考虑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应遵循分层设计原则,将网络划分为内部网络、边界网络和外部网络,并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访问控制等安全设备。

2. 安全策略制定制定明确的安全策略是保障IPv6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安全策略应包括访问控制规则、密码策略、防火墙策略等。

在制定安全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实际业务需求和安全风险,确保安全策略既能满足业务需求又能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3. 安全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安全设备对于IPv6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

安全设备可以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等。

在选型时,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网络的需求,并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

4. 安全事件监控与处理建立安全事件监控与处理系统,对网络中的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

通过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流程和规范,确保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

5. 安全域划分和访问控制进行合理的安全域划分和访问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网络风险。

通过合理划分安全域,可以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层次,并为不同的用户和服务提供相应的访问权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IPv6网络部署方案:实践IVI要顺利实现从IPv4网络过渡到IPv6,解决互通问题很重要。

只有做到IPv4和IPv6共存、互通,才能确保其试商用的进度和规模达到理想状态。

目前有许多IPv4/IPv6的互通技术,每种技术各有千秋,学校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的网络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有时候是几种技术的混合。

理想的互通的技术是能够使得用户方便地访问另外一个网络,能够尽可能地简化用户端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部分互通的技术,并对山东大学所采用和部署的技术做详细介绍,希望能与其他高校一起探讨。

IPv4/IPv6互通技术比较以下对我们所熟悉的互通技术做一个简单介绍。

SI IT技术:无状态IP/ICMP翻译技术(SIIT)是对IP/ICMP报文进行协议转换的技术,使用特定的地址空间来完成IPv4地址与IPv6地址的转换。

SIIT不记录流的状态,在SIIT网络中,IPv6节点地址都需要配置成IPv4的翻译地址。

由于无法进行地址复用,所以地址池的空间就限制了IPv6节点的数量。

NAT-PT技术:NAT-PT技术(RFC2766)是IETF最先提出的解决IPv4/IPv6互通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被绝大多数网络厂家的设备所支持。

NAT-PT是附带协议转换的网络地址转换器,通过修改协议报头来转换网络地址,使IPv4节点和IPv6节点互通;利用SIIT技术的工作机制和传统的IPv4下的NAT技术,动态地为访问IPv4节点的IPv6节点分配IPv4地址,解决了SIIT技术中的全局IPv4地址池规模有限的问题;通过与应用层网关(ALG)相结合,实现了纯IPv6的主机和纯IPv4主机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

但是在NAT-PT技术中对于网关的性能要求很高,不适合在大规模IPv6网络中部署,但因其协议自身存在不少缺陷,带来很多的部署问题和安全漏洞,所以目前IETF已经不推荐使用NAT-PT。

IPv6Web代理技术:IPv6Web代理技术可以实现纯IPv6主机便捷的访问IPv4的Web站点,满足用户对于网页浏览的需要。

但是Web代理技术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对纯Web服务提供代理,对于E-mail、视频等应用就无能为力了,所以Web代理技术应该与其他互通技术协同使用。

IVI技术:IVI技术对SIIP和NAT-PT技术进行了改进。

IVI 通过用一段特殊的IPv6地址与IPv4地址进行惟一映射,可以实现这部分地址的无状态地址转换,能够同时支持IPv4和IPv6发起的通信;对于这段特殊地址之外的IPv6地址,支持1:N的有状态地址转换,可以实现IPv4地址的复用和IPv6对IPv4的单向互通;IVI网关不需要通过DNS来查找IPv4、IPv6的对应关系,而是能够通过一对一的映射直接找到对应的地址,从而大大减轻网关设备的负担和效率。

另外,IVI技术可以直接支持指定源模式(PIM-SSM)的组播,支持逆向路径转发(RPF)机制,也支持PIM-SM的ALG,因此能够完全实现IPv6节点与IPv4节点间的组播应用。

根据对比,对于像山东大学校园网大型纯IPv6网络来说,IVI技术是一种比较适用的IPv4/IPv6互通技术,IPv6Web代理技术作为补充。

实现向IPv6平滑过渡山东大学校园网经过2008年技术升级改造,建设完成大规模、扁平化的路由器核心网络,核心网为多环状全路由结构,是一个连接六个校园,支撑多种业务,完全支持IPv4/和IPv6的万兆双栈业务承载网;各校园内部构成星型园区网,校园核心交换机通过千兆或双千兆互联各楼宇,6个园区网共覆盖了249栋楼宇。

纯IPv6网络设计纯IPv6接入网将在现有校园网基础上,采用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等多种类型,在六个校园内分别建设具备一定规模、高带宽、高性能的纯IPv6网络。

有线接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增加纯IPv6机房的数量,提供大规模密集型的纯IPv6网络接入环境,另外一种是利用已有布线系统的空余信息点,在选定楼宇为办公和学生用户提供纯IPv6网络的接入接口,供校内师生分散接入纯IPv6网络。

纯IPv6机房和纯IPv6楼宇的信息点都通过独立的接入交换机接入,然后经汇聚交换机使用万兆链路连接到校园核心设备上。

扩容后的楼宇纯IPv6接入网将覆盖5000个信息点以上。

除了有线接入之外,还将依托学校现有的无线网络,建立纯IPv6无线接入网。

山东大学目前的无线网络采用控制器+瘦AP 模式,设备都支持IPv6数据的传输和IPv6下的网络管理,在此基础之上,拟采用802.11n无线接入点在校内选定公共区域建立纯IPv6无线试验网,在所覆盖区域提供300M带宽的纯IPv6接入,对纯IPv6无线接入点实行统一由无线控制器控制和管理的策略,并通过独立于学校原有无线网的上行链路连接到学校核心网。

IPv6无线网将与IPv4/IPv6双栈无线网采用统一的Portal 用户认证系统和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并为基于IPv6无线网的视频监控,语音服务提供测试环境。

IPv4/ IPv6互通系统设计为了满足校园网内大规模纯IPv6用户的IPv4/IPv6互通需求,选择建设基于IVI技术的IPv4/IPv6过渡系统。

由于山东大学校园网的情况比较特殊,网络共覆盖了6个校园,另外还连接了威海分校,建设的纯IPv6接入网也分散在各个校园内,所以首先需要确定采用的IVI转换模式和设备部署方式。

IVI转换模式分为无状态的1:1转换和有状态的1:N转换两种。

1:1转换效率高,但要求IPv6地址均为IVI地址,1:N 转换与NAT-PT类似,适用于任意IPv6地址,但对设备性能要求更高。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能够让用户方便、快速的使用纯IPv6网络,因此在实际部署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转换的性能,又要考虑到用户的易用和易操作性,应该酌情将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山东大学在计划部署过渡系统的时候,把1:1模式用于纯IPv6机房、分布在各学院中的纯IPv6网以及纯IPv6学生宿舍网,这三类网络进行地址的固定分配相对较容易实现。

我们在每个校园都预留出足够的IPv4地址用于地址转换,首先为接入机器都分配一个IPv4地址,并根据这个IPv4地址找到对应的IVI IPv6地址。

然后要求机房的管理人员接入PC配置静态的IVI IPv6地址,为学生提供在各种系统上配置静态IPv6地址和路由的方法。

虽然这种方式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稍显复杂,但使用起来效率和性能更高,并且使用这种静态分配地址的方法也便于我们对接入机器进行管理。

纯IPv6无线网由于接入用户的流动性较大,而自动分配IVI 地址较难实现,加之无线网的接入用户数量不大,所以现阶段准备采用1:N的转换模式。

我们将拿出一段24位掩码的IPv4地址作为无线网的转换专用地址。

IVI系统设备的部署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在核心网进行集中式部署,另外一种是在每个校园进行分布式部署,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1.IVI系统设备集中部署集中式部署设计将IVI网关设备放置在学校IPv6核心网内,与学校的两台核心路由器相连,网关设备作为地址转换设备和应用层ALG设备。

网关与其中一台路由器建立IPv4的路由连接,与另外一台路由器建立IPv6 的路由连接。

整个校园网计划拿出一段40位前缀的IPv6地址作为IPv4和IPv6的地址池,用于地址转换。

同时新部署一台IVI DNS用于IPv4和IPv6之间的IVI 地址解析。

所有从IPv6主机发起的向IPv4服务器或主机的访问首先从IVI DNS获得一个对应的IVI IPv6地址,该段地址的路由指向IVI网关设备,IPv6数据包统一经过网关,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均转换为IVI IPv4地址,在转发到IPv4校园网。

集中式部署的优势在于便于维护,但缺点是在网络规模较大时容易成为性能瓶颈。

并且由于实现校园网核心位置进行转换,所以涉及到校园网的IPv4/IPv6互访,数据可能会在互联链路间重复一次,相当于浪费了部分带宽。

2.IVI系统设备分布式部署分布式部署是在每个校园内都部署一套IVI 系统,包括IVI 网关和IVI DNS,其中IVI 网关与校园的纯IPv6汇聚交换机和校园核心路由器连接,与汇聚交换机之间建立IPv6的路由关系,与路由器之间建立IPv4的路由关系。

在分布式模式下,每个校园都需要划分出一段40位前缀的IPv6地址来作为转换地址。

IVI系统集中式部署示意图IVI系统分布式部署示意图分布式部署将任务进行了分担,因此最大的优点是性能和稳定性上更有保证,更适合大规模纯IPv6网应用,并且由于是在各校园内就完成了转换,也不会浪费互联带宽资源。

但相应需要部署的设备数量也会大幅增加,投入和维护成本较高,另外需要占用更多的IPv6地址。

考虑到山东大学IPv6技术升级的目标是逐步建设大规模的纯IPv6网络,我们计划首先部署一个集中式过渡系统,主要承担先期建设的规模在1000用户的东区纯IPv6网络(包括有线和无线接入)的IPv4/IPv6互通任务,然后随着其他校园纯IPv6网络的逐步建设,根据对性能的观察,再由集中式系统逐步过渡到分布式系统。

问题及思考纯IPv6网络的建设和IPv4/IPv6互通系统的部署目的都是为了推广IPv6的应用,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

所以我们最为关心的还是这些措施是否能够通过对各种应用的良好支持、高性能和易用性来吸引更多的网络用户。

目前仍需要探讨问题包括:1.IVI的1:1转换对IPv6地址有特定的要求,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为用户自动分配符合IVI要求的IPv6地址,从而实现网络更便捷的接入。

是否能够采用改进DHCP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在1:1转换的性能更高,但需要占用大量的IPv4地址,在IPv4地址不充足的情况下必然要更多的选择1:N的转换方式,同时用户规模的扩大和网络带宽的不断扩容也可能会导致IVI系统成为性能瓶颈。

那么需要解决的就是性能与部署和维护成本之间的矛盾。

3.在1:N模式下,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协议的应用如FTP等,仍然需要通过结合应用层网关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也会增加IVI 网关的负担。

我们希望通过山东大学的纯IPv6网络建设和IVI过渡系统的部署能够真正为纯IPv6网络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测试和试验平台,也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来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探索出大规模向IPv6过渡的可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