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生产概论-炼钢-2010(1)_20100425110732
炼钢生产工艺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炼钢生产工艺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炼钢生产工艺流程是指钢铁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步骤和工艺,旨在将生铁转化为高品质的钢材。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炼铁和炼钢两个主要阶段。
炼铁是将铁矿石经过冶炼和还原等多个步骤,从中提取出生铁的过程。
生铁是含有较高碳含量的铁合金,一般还含有一些杂质,需要进行炼钢进一步提纯。
炼钢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控制温度、压力、氧气流量等参数,对生铁进行加工和熔炼,以去除杂质并调整钢材的成分和性能。
炼钢生产工艺流程在各个钢铁企业和工厂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配料、炼钢炉装料、炉前处理、溶解炼炉、精炼、铸钢、连铸以及后续的淬火、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工序。
在配料阶段,各种原材料,包括铁矿石、废钢、合金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满足最终产品的技术要求。
接下来是炼钢炉装料,将配料装入炼钢炉中,并控制好加热和冶炼条件。
炉前处理是指在进入炼钢炉之前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和调整成分。
这一步通常包括破碎、磁选、筛分等物理处理和烧结、还原等化学处理。
溶解炼炉是炼钢的关键过程,原料在高温下熔化,各种杂质被氧化、还原或浮渣分离的方式去除。
精炼是对溶解炼炉的产物进行进一步处理,通过吹氧、渣化反应等技术手段,去除残余杂质,调整成分组成和温度。
接下来是铸钢阶段,将精炼后的钢液倒入连铸机中,通过结晶器冷却凝固,形成连续块或板。
这些块或板可用于制造各种钢材产品,如钢板、钢管、钢坯等。
炼钢生产工艺流程的最后几个过程是后续处理,包括淬火、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通过这些工序,钢材的性能、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
总的来说,炼钢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需要合理的工序安排、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它不仅影响到钢材质量和性能,也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组成部分进行简要介绍。
炼钢第一讲1概述

贝塞麦 炼钢法
主要内容
1 历史背景 2 原理与工艺流程 3 技术与设备
4 炼钢方法比较
9
贝塞麦 炼钢法
历史背景
贝塞麦: 19世纪英国科学家,先后完 成了玻璃制造和镀银及包装、 铁路机车和机厢以及蔗糖制 造和提纯等方面的系列发明。
23
贝塞麦 炼钢法
炼钢方法比较
普德林法:炉的构造和平炉相近,只是没有下部的蓄热室。燃料 燃烧后形成的长火焰送入炉内,靠炉顶的反射作用加热生铁,炉 底用铁的氧化物砌筑,由于火焰中的过剩氧和炉底中大量的氧使 生铁中的碳和磷经氧化去除。
坩埚炼钢法:在石墨黏土坩埚中熔化金属料成为钢水的方法。他 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热, 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浇铸成小锭后锻 打成所需的形状。
12
贝塞麦 炼钢法
主要内容
1 历史背景 2 原理与工艺流程 3 技术与设备
4 炼钢方法比较
13
贝塞麦
炼钢法 原理与工艺流程
原理:
将空气由酸性炉衬的转炉炉底吹 入铁水以氧化其中的杂质元素并 发生大量的热,借以炼成钢水。 它巧妙地利用鼓风的动力学作用 使金属、炉渣和空气处于高度乳 化的弥散状态,冶金反应得以高 速进行的原理。
10
贝塞麦 炼钢法
历史背景
他最大的成就是发明了转炉炼钢,又称 为贝塞麦炼钢法(酸性底吹转炉炼钢 法),并因此于1856年取得专利。1860 年,贝塞麦的可动式(可倾斜式)转炉 在舍费尔德他自己的炼钢厂里首次投入 运行,并获得了专利权。
11
贝塞麦 炼钢法
技术与设备
技术要求:
铁成分要求,贝塞麦法不能去磷、 硫,故要求生铁中磷、硫含量低于 成品钢。
宝钢钢铁生产概论

错
13.
液压热定心机定心,
其目的是改善穿孔时的咬入条件和减少毛管前端的壁厚偏差。
对
14.
造渣剂是炼钢的一种重要辅助原料,一般有石灰石、石灰、软硅石等。石灰石和石灰中
6.
宝钢分公司炼钢厂具有公称容量为
300
吨和
250
吨(平均炉产钢水量
300
吨和
250
吨)的
顶底复合吹转炉各
3
座。
对
7.
钢管按生产方式可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两类,
分别采用热穿孔和钢板
/
带钢焊接工艺生
产。
对
8.
连铸是连续铸钢的简称,
它是通过连铸机直接把钢水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
和尺寸的钢坯。
对
9.
在涂镀产品的后处理中,磷化处理后形成的磷化膜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涂装性以及一定的
耐蚀性。而钝化是采用辊涂方式生产,采用环保的无铬钝化处理液,提高产品的耐蚀性,可
1100--1250
℃
38.
焦煤是下列哪种煤中煤化程度中等或偏高的一类煤,中等挥发分和有较好的粘结性。受
热后能产生热稳定性好的胶质体。
烟煤
39.
炼钢主要工序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和电炉炼钢、钢水炉外精炼、
( )
。
。
错
18.
轧钢的目的一方面是得到需要的产品形状和尺寸,另一方面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提高钢
的机械性能。
对
19.
热轧工艺过程主要分为:
坯料准备、
加热、
轧制
(粗轧、
炼钢的生产流程及原理

级论文题目:炼钢的生产流程及原理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炼钢的生产流程及原理摘要本文概述了炼钢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炼钢生产的流程、原理及现代炼钢方法。
炼钢生产之初的造渣对钢的冶炼起到决定性作用,而碳、磷、硫、氧等成分的含量对钢的冶炼起着关键性作用,除此之外,钢中所含的气体和夹杂物对钢的质量也有影响。
本文就造渣过程及脱碳、脱磷、脱硫、脱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总之,炼钢的生产过程可归纳为:“四脱”(脱碳、脱磷、脱硫、脱氧),“二去”(去气和去夹杂)“二调整”(调整成分和温度)。
关键词:目录摘要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现代炼钢方法简介 (3)2.1 氧气转炉炼钢 (3)2.1.1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特点 (3)2.1.2 氧气底吹转炉炼钢法特点 (3)2.1.3 复合炼钢法特点 (4)2.2电弧炉炼钢 (4)第三章炼钢的生产流程及原理 (6)3.1炼钢的基本任务 (6)3.2 炼钢原材料的来源 (7)3.3 装料 (7)3.4 炼钢炉渣 (7)3.4.1 造渣 (8)3.4.2 炼钢炉渣的作用 (10)3.4.3 炼钢炉渣的来源 (11)3.4.4 炼钢炉渣的分类与组成 (11)3.4.5 炼钢炉渣的主要性质 (11)3.5 炼钢过程的基本反应 (13)3.5.1 碳的氧化 (13)3.5.2 硅的氧化和还原 (14)3.5.3 锰的氧化和还原 (15)3.5.4 脱磷反应 (15)3.5.5 脱硫反应 (17)3.5.6 脱氧 (18)3.6 去除钢中的气体 (21)3.7降低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22)3.8 出钢 (24)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第一章引言(三号黑体)我国有丰富的铁矿石、有色金属、煤炭和水力资源等,是发展钢铁工业的基本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钢铁冶金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8世纪~5世纪)就出现了生铁冶炼,制造出了很锋利的宝剑和其他用具,在历史上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
钢铁生产概论

钢铁生产概论一.轧钢1.粗轧和型钢生产绝大多数钢水都经铸熔轧制成为钢材。
其生产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钢水盛于钢包后流入一定形状的钢锭模中,结晶形成方钢、圆钢、矩形钢和多角形钢锭,待其凝固后,经脱模轧制成材。
另一种是钢水经过冷凝装置后连续铸成不同形状的连铸坯,它可以是单流的也可以是经多线同时铸成多条小断面连铸坯,然后经轧制成材。
由上述钢锭和连铸坯为轧制原料轧制钢材其产品规格及型材一项已达几千种之多,它们主要分为三大类:①简单断面型钢,主要是各种规格的方刚、扁钢、圆钢。
②复杂断面型钢,主要是各种规格的工字钢、槽钢、角钢③周期断面型钢,主要有螺纹钢、犁铧钢、履带板等。
2.初轧生产初轧生产原料是钢锭和大断面连铸坯。
钢锭按脱氧程度不同分为镇静钢锭、沸腾钢锭和半镇静钢锭。
按铸造方法不同又可分为上铸法(钢水直接从钢模上不注入成锭)、下铸法(钢水经中铸管,从钢锭模底部流入钢锭模中,其外形有多种,一般为带有锥度的方矩形)。
初轧车间平面布置分为三大类。
一.直线布置,均热炉和主轧间成一直线,这种布置使钢锭在轧机上运输距离长:二.丁字形布置,均热炉与主轧间与轴线互相垂直成丁字形状,运输路线短;三.环形供锭方式,运锭路线为一圆环形状,将使运锭时间缩短。
初轧工艺流程工序主要分为三大三部分:加热、轧制、精整。
加热是在均热炉中进行的,目前多采用上部单烧嘴式均热炉(空气经预热器预热与煤气在上部单烧嘴处混合喷入炉坑中加热)。
钢锭用前式吊装入均热炉中,加热好后由前式吊车放入运锭车,再有运锭车运到受料滚道,钢锭轧制时一般情况小头在前,故有时需用掉头转盘装置将小头掉前。
为了对正初轧机上的孔型,需用推床移动钢锭位置。
轧板坯为了去掉氧化铁皮,一般先经立扎然后平扎。
为了提高产量采用双锭轧制。
板坯厚度是有轧辊间间距控制的,由轧辊上的压下螺丝调节。
为了去掉板坯或方坯表面曲线如裂痕、结巴等,表面要进行清理。
用氧乙炔火焰清理。
经清理表面后要减去板坯头部和尾部,因为端头有夹杂、开头等问题缺陷。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资料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资料一、引言钢铁是现代工业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钢铁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流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得到最终的产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炼铁、炼钢和精炼等环节。
二、原料准备钢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
首先,铁矿石经过破碎、磨矿和磁选等工艺处理,得到适合炼铁的铁矿石粉末。
焦炭是一种高碳含量的煤炭,经过煤气化和炼焦等工艺处理,得到适合高温炼铁的焦炭块。
石灰石用于调节炼铁过程中的酸碱度,经过破碎和煅烧等工艺处理,得到适合使用的石灰石粉末。
三、炼铁1. 高炉炼铁高炉炼铁是目前主要的炼铁方法之一。
首先,将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按一定比例加入高炉中。
然后,通过高炉顶部喷入预热的空气,使焦炭燃烧产生高温和一氧化碳气体。
一氧化碳与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金属铁,并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炉渣。
最后,通过高炉底部的出渣口排出炉渣,通过高炉顶部的出铁口收集金属铁。
2. 湿法炼铁湿法炼铁是一种较为环保的炼铁方法。
首先,将铁矿石粉末与还原剂(如煤粉)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将混合物放入湿法炼铁炉中进行还原反应。
在高温下,还原剂和水蒸气与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金属铁。
最后,通过湿法炼铁炉底部的出渣口排出炉渣,通过炉顶部的出铁口收集金属铁。
四、炼钢炼铁得到的生铁中含有大量的杂质,需要经过炼钢过程进行精炼。
炼钢的主要方法包括转炉法、电炉法和氧气底吹法等。
1. 转炉法转炉法是一种常用的炼钢方法。
首先,将生铁和适量的废钢放入转炉中。
然后,通过转炉底部喷吹氧气,使废钢和生铁中的杂质被氧化。
氧化反应产生的高温和一氧化碳气体可以提供炉内的热量。
最后,通过转炉底部的出渣口排出炉渣,通过炉顶部的出钢口收集炼钢产品。
2. 电炉法电炉法是一种利用电能进行炼钢的方法。
首先,将生铁和废钢放入电炉中。
然后,通过电极向电炉中通入电流,使炉内的材料加热。
炼铁概论

煤 重 器 塔 管 器 阀 气 力 、 、 、 、 组 系 除 洗 文 脱 高 等 统: 尘 涤 氏 水 压 Vu Hu
炉喉
炉身 高 炉 本 体
上 储 秤 上 ( 皮 装 ( 料
料 矿 量 料 料 带 料 料 阀
系 槽 装 装 车 ) 装 钟 )
统 、 置 置 或 、 置 或
渣铁处理系统
2018/4/15/17:02:16
45
渣铁分离器
煤气清洗系统
2018/4/15/17:02:16
46
转鼓脱水法工艺流程
1—水渣沟;2—水渣槽及放散筒;3—分配器;4—脱水转鼓;5—鼓内胶带运输机 6—鼓外胶带运输机;7—水渣成品贮存槽;8—集水斗;9—冷却水池;10—泵站 11—脱水转鼓的细筛网;12—轴向刮板;13—吹扫用压缩空气;14—冲洗水
文氏除尘
41
重力除尘器
宝钢煤气清洗系统工艺流程
废煤气
下降管
重力除尘器
一文
消音器
高压调节阀
TRT
二文
能源部
快速水封
净煤气总管
热风炉
煤气清洗系统
渣铁处理系统
风口平台及出铁场布置形式: 方形出铁场 圆形出铁场 炉前设备:开铁口机,泥炮,堵渣机,炉前吊车 铁水处理:铁水罐车,铸铁机 炉渣处理:水力冲渣,Inba 法,轮法
炉前设备(开铁口机)
燃料(煤粉)喷吹系统
• 高炉喷吹系统包括煤粉的制备与煤粉的喷吹。 • 煤粉的制备:煤经粗碎后被送至球磨机,粉碎成180目细 粉,同时向球磨机通入热风,使煤粉干燥。煤粉的含水量 要小于1%。 • 煤粉的喷吹分常压式和高压式两种。 • 高压喷吹煤粉适用于压力较高的高炉。我国高压喷吹装置 基本上有两种形式:双罐重叠双列式和三罐重叠单列式
钢材加工生产概述

钢材加工生产概述炼钢工序生产的钢锭或连铸坯,不能直接作为其它工业生产的原材料或直接用于社会消费,因此必须对其作进一步的塑性加工或其它加工,制成各种形状并能满足各种用途的钢材。
钢材既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原材料,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消费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在钢铁工业生产中,绝大多数钢材是经过塑性加工制成或先经塑性加工再经其它加工制成的。
所谓金属塑性加工,就是用不同的设备、工具对金属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预期的尺寸、形状和性能的产品的加工方法,又称金属压力加工。
塑性加工方法很多,有热压延加工法和冷压延加工法。
热压延加工是将坯料加热到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加工,其中热轧法是最主要的生产方法,约有90%的钢是采用热轧法直接成材,或先经热轧然后再采用其它加工方法成材的。
一、热压延加工法热压延加工法包括热轧、锻压、挤压等方法。
(一)热轧法热轧法是将钢料加热到1000℃~1250℃左右,用轧钢机轧制成材的方法。
1、轧钢机(1)按用途分类热轧机按用途分类有以下几种:1)初轧机。
用于将大钢锭轧成半成品,如方坯、板坯等。
初轧机的大小以轧辊名义直径来表示,例如“850”初轧机,表示其轧辊名义直径为850毫米。
初轧机的轧辊直径一般在700毫米以上,目前国内最大的初轧机辊径为1300毫米(在宝钢股份公司)。
随着连铸的迅速发展,初轧机的作用在逐步减弱,现已不再建设初轧机。
2)钢坯轧机。
用于将小钢锭或连铸坯或经初轧后仍较大的钢坯轧成较小的钢坯。
钢坯轧机的大小以轧辊名义直径来表示,例如“650”开坯机,表示其轧辊名义直径为650毫米。
钢坯轧机的轧辊直径一般为450毫米~700毫米。
3)型钢轧机。
用于轧制各种型钢、钢轨、棒材、钢筋和线材等产品。
型钢轧机包括轨梁轧机、大型轧机、中型轧机、小型轧机、棒材轧机和线材轧机等。
型钢轧机的大小用精轧机轧辊名义直径表示,轨梁轧机的轧辊名义直径一般为750毫米~950毫米,大型轧机一般为5 50毫米~650毫米,中型轧机为350毫米~500毫米,小型轧机为250毫米~300毫米,线材轧机在25O毫米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了完成炼钢任务,有意向炉内加入造渣材料,如石灰、 萤石、白云石、氧化铁皮、矿石等,这是炉渣的主要来源。
2)含铁原料中的部分元素如Si、Mn、P、Fe等氧化后生成的 氧化物,如SiO2、MnO、FeO、P2O5等。
3)被侵蚀的炉衬以及各种原料带入的泥沙杂质等,如CaO、 MgO、SiO2等。 2. 炉渣的组成: CaO、 SiO2、Fe2O3、FeO、 MgO、 P2O5、 MnO、CaS等;2FeO•SiO2、2CaO•SiO2、4CaO•P2O5等。
(1)激冷层
(2)柱状晶带 (3)锭心带
三、连铸钢坯的缺陷
第五节 连铸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努力提高连铸机的生产率 1.提高铸机作业率 2.提高拉速 二、提高铸坯质量 1.采用炉外精炼技术处理钢水
2.保护浇注
3.发展中间罐冶金技术 4.电磁搅拌
5.二冷区采用气水雾化冷却
三、扩大品种 四、连铸生产的自动控制 五、铸坯热送和连铸连轧
二、常用的脱氧剂 Mn、Si、Al 三、脱氧方法
1. 沉淀脱氧法 2. 炉渣脱氧法 3. 真空脱氧法
第七节 钢中的气体
氢和氮
第八节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第十章 炼钢原料
第一节 金属料
一、铁水 转炉炼钢最主要的金属料,一般占转炉金属料70%以上。 一般要求入炉铁水温度不低于1250º C,而且要稳定。 含硅质量分数在0.2~0.6%。 锰质量分数为0.2~0.4%。 二、废钢 电弧炉炼钢最主要的金属料,其用量约占金属料的70~90%。
钢液由钢锭模上口直接注入模内的浇 注方法。上注法每次只能铸一支(或 2~4支)钢锭,必需的设备是钢包、 钢锭模、保温帽、中注管和底板。 1)优点
铸锭准备工作简单,耐火材料消耗 少,钢水收得率高,钢锭成本低;
由于耐火材料侵蚀产生的夹杂物少;
浇注速度比下注法快,铸温可比下 注低。
由于模内高温钢液始终位于钢锭模上部,并可反复进行添 注,因此,有利于减少翻皮、缩孔和疏松等缺陷,钢锭内部 质量好。 2)缺点
第二篇 炼钢生产
第八章 炼钢概述
第一节 炼钢基本任务
一、钢和生铁的主要区别
钢和生铁都是铁基合金,都含有碳、硅、锰、硫、磷
最根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中w(C)>2%,钢中w(C)<2%
二、炼钢的基本任务
所谓炼钢,就是通过冶炼降低生铁中的碳和去除有害杂质, 再根据对钢性能的要求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使之具有性能 优良的钢。 1)脱碳 2)去磷和去硫 3)去气和去非金属夹杂物 4)脱氧与合金化 5)调温 6)浇注
五、底板
底盘或锭盘,承托钢锭模。
第三节 模铸法浇注工艺
一、浇注准备
二、钢液浇注 三、钢锭的冷 却和退火
第四节 钢锭的种类
第五节 钢锭常见缺陷
一、镇静钢钢锭常见缺陷
二、沸腾钢钢锭主要缺陷
三、半镇静钢钢锭主要缺陷 1)缩孔 2)偏析 3)轧后流渣
第十六章 连续铸钢
钢液经过连续铸钢机(简称连铸机)直接生产钢坯的方法叫 连续铸钢。它生产出来的钢坯叫连铸坯。
4)连铸坯组织致密,夹杂少,质量好。
第二节 连铸机的类型
第三节 弧形连铸机的结构和工艺控制
第四节 连铸钢坯的结构与缺陷
一、连铸钢坯的凝固特征
1)冷却强度大,铸坯凝固速度快,凝固系数比模铸约大17%。 2)铸坯凝固时液相深度大。 3)铸坯长度方向的结构较均匀。 二、连铸钢坯的结构特点
第六节 脱氧
一、脱氧的目的和任务 1. 氧的危害 1)严重降低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和韧性 2)大量气泡的产生将破坏锭坯的合理结构,严重影响钢锭质 量,甚至造成废品。 3)钢中的氧能加剧硫的热脆危害 2. 脱氧的目的和任务
脱氧的目的在于降低钢中的含氧量,脱氧的任务是:
1)降低钢液中溶解的氧,把氧转变成难溶于钢液的氧化物如: MnO、SiO2等。 2)将脱氧产物排出钢液之外。 3)脱氧时还要完成调整钢液成分和合金化的任务。
二、钢锭模
浇注时承受钢液的模子,是使钢 液凝固成钢锭的模型。
铸铁铸造而成,使用寿命一般在 60~80次。
有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两种。
常用方形和扁形断面的钢锭模。
三、保温帽
使钢锭头部长时间处于液态,以便充填钢锭本身因凝固 收缩而产生的缩孔,从而得到致密的钢锭。
安装在上大下小的钢锭模的上部。
一般占钢锭重量的8~12%。 四、中注管 采用下注法时,将从钢包水口流下的钢液引入分流砖、流 钢砖而流入各个钢锭模内。
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差,钢锭质量难以保证。 仅在一些小的、老式炼钢车间采用。 2.车铸法
车铸法是将钢锭模摆放在铸车的底板上进行浇注的。
脱模、整模等均在另外的厂房内进行。 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多。 多在大型、新建的车间采用。
二、上注法和下注法
根据钢液由钢包注入钢锭模的方式不 同,又将模铸法分为上注法和下注法 两种。 1.上注法
0
分配系数
二、硅的氧化
Si 2FeO 2Fe SiO Si 2FeO 2Fe SiO
2 2
三、锰的氧化
Mn FeO MnO Fe Mn FeO MnO Fe
第三节 碳的氧化
1)铸坯的切头率比铸锭大为减少,金属收得率提高 10~20%,钢的成材率提高8~14%,耐火材料消耗 节省15%,钢的生产成本降低15~20% 2)连铸和轧钢配合生产,可以节省70~80%的热能 消耗,减少初轧设备,车间占地面积减少30%左右, 节约基建费用40%左右。 3)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改善劳动条件, 提高劳动生产率30%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60年代得到推广应用,70年代后期 设备和工艺的发展日臻完善。世界主要产钢国家的连铸比都超 过了90%。
我国于1960年首先试验成功弧形连铸机。1998年连铸比达67% 第一节 连铸法的优点
从根本上改变了间 接浇注钢锭的模铸传统 工艺,大大简化了由钢 液得到钢材的生产流程。
原料适应性强、生产率高、成本低、可炼钢种多、钢质量好、 投资省、建设速度快
现代主要炼钢方法之一。
冶炼一炉钢的吹炼时间 一般为15~20分钟。总 冶炼时间(从出钢到下 一次出钢的时间)一般 为30~45分钟)
第十二章 碱性电弧炉炼钢法
第十三章 其他电冶金法
造好渣是实现炼钢生产优质、高产、低消 耗的重要保证。因此实际生产中常讲:炼钢就 是炼渣。
二、熔渣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熔渣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指熔渣的碱度(B)、氧化性和还原性。 熔渣的物理性质主要是指熔渣的熔点和黏度。
第二节 铁、硅、锰的氧化
一、铁的氧化
直接氧化是指钢液中的元素直接和氧分子进行接触,而被 氧化的反应,如: 1
1)优点 能同时浇注若干支钢锭,生产率高; 钢液在模内上升平稳,钢锭表面质量好;
有利于钢中气体及夹杂物上浮排出。
2)缺点 铸锭准备工作复杂; 耐火材料消耗高,钢液损失多; 钢中夹杂物多;
钢液内部质量不如上注。
第二节 模铸法的主要设备 一、钢包
盛钢水以进行浇注的主要设备
钢包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5次。 普遍采用滑动水口
第十四章 炉外精炼
真空除气脱氧法
循环真空脱气法
第十五章 钢锭模铸锭(模铸)
钢的浇注,就是把在炼钢炉中熔炼和炉外精炼所得到的合 格钢水,经过钢包(又称盛钢桶)及中间钢包等浇注设备, 注入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钢锭模或结晶器中,使之成钢锭或 钢坯。 钢的浇注是衔接炼钢和轧钢之间的一项特殊作业,是炼钢 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采用的浇注方法,有钢锭模铸锭法(模铸法)和连续 铸钢法(连铸法)两种。
Fe O FeO放热
2
2
间接氧化是指金属液中的元素直接和氧原子或FeO接触而被 氧化的反应,如:
Fe O FeO放热
铁被氧化后,其反应产物一部分进入炉渣,一部分继续存 留在金属液中,并在金属液-炉渣之间建立动态平衡,它应 服从分配定律,即
FeO FeO FeO L 氧在金属液和熔渣中的 FeO
3)使钢的焊接性能降低。
4)能改善易切削钢的切削性能。 二、炉渣去硫
)CaO FeS CaS FeO
FeS FeS
CaO F CaO 6FeO SO2 3 O2 CaS CaO SO2 2
三、现代炼钢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氧气转炉炼钢法(大力发展)、电炉炼钢法(稳步发展)、 平炉炼钢法(趋于淘汰) 氧气转炉炼钢法所炼钢约占70%,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 为主。
第二节 炼钢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九章 炼钢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炼钢熔渣
一、熔渣的来源、组成和作用
1. 熔渣的来源(炉渣)
一次只能浇注一支(或2~4支)钢锭;
开浇时易引起飞溅,造成结疤、皮下气泡等缺陷; 由于钢水对模底的冲刷,容易烧坏钢锭模和底板,钢锭模 消耗较高; 由于时间的限制,只适宜大钢锭的浇注。 2.下注法
钢液经中注管、汤道从模底进入模内的浇注方法,称为下注法。 下注法一次能够铸成数根至数十根钢锭,必需的设备是钢包、 钢锭模、保温帽、中注管和砌有分流砖和流钢砖的底板
一、碳的氧化反应 1. 氧气流股与金属 液间的C-O反应
1 C O2 CO 2
2. 金属熔池内部的C-O反应 3. 金属液与渣液界面的C-O反应
C FeO CO Fe
C FeO CO Fe
二、碳氧反应在炼钢过程中的作用 把钢液中的碳含量氧化降低到所炼钢号的规格内。这是炼 钢的任务之一。 产生大量CO气泡,对熔池有强烈的搅拌作用,均匀钢液的 成分和温度,改善各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条件,有利于炼钢 中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去除钢中气体。 去除钢中夹杂物。
三、生铁
通常配入量为10~30%。 四、铁合金 脱氧和合金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