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常用设计参数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常用数据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常用数据1. 设计温度设计温度是指在设计建筑物的暖通系统时所考虑的最低室内温度。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设计温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标准:•冬季设计室内温度:一般取为18-20摄氏度,但特殊用途建筑物如医院、实验室等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夏季设计室内温度:一般取为26-28摄氏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热带地区的设计室内温度可能更高。
2. 设计室内湿度设计室内湿度是指在设计建筑物的暖通系统时所考虑的最低室内相对湿度。
湿度对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予以考虑。
一般室内设计湿度为40-60%之间,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供暖方式及热负荷计算设计暖通系统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供暖方式来计算热负荷,以确保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
常见的供暖方式包括:•中央供暖:采用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供热。
•分户供暖:每个房间或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供暖设备,如电暖器、空调等。
热负荷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墙面积、窗户面积、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等因素,以确定所需的供热能力。
4. 通风量计算通风量是指通过通风设备进入或排出建筑物内空气的体积。
在设计暖通系统时,通风量的计算十分重要,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
通风量的计算涉及建筑物的使用人数、每位人员的新风需求量、通风设备的效率等因素。
5. 空调系统的选型空调系统的选型是指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制冷量: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结果,确定所需的制冷量。
•制热量:根据建筑物的供暖需求,确定所需的制热量。
•能效比:选择具有较高能效比的空调设备,以节约能源。
•噪音控制:选择噪音较低的空调设备,以保证室内的安静环境。
6. 管道和风管设计管道和风管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需求,设计合理的管道和风管系统以供暖、通风和空调使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管道和风管的材料选择:根据需要输送的介质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管、铜管、塑料管等。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是设计和计算供暖系统时的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在规定的设计条件下,为保持室内温度达到舒适标准,单位建筑面积所需的热量。
在北方地区,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指标一般按照室内外温差、建筑物保温性能、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1.对于全天连续供暖的住宅建筑,一般可取50W/平方米作为基础热
指标。
2.考虑到间歇供暖、户间传热以及其他修正因素后,实际应用时可
能需要乘以1.2的间歇供暖修正系数和1.8的户间传热修正系数等,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接近100W/平方米左右。
3.在特定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例如室外-9°C,室内18°C),可
能会有更高的热负荷需求。
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节能建筑的要求,实际的采暖热负荷
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北京,针对节能建筑,在特定条件下(室外平均-1.6°C,室内保证16°C)的规定平米指标可以低至约20.6瓦/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20.6W)。
因此,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通常介于基本的50W/平方米到考虑多种修正因素后的100W/平方米或以上,具体数值需根据建筑设计、地域气候特征以及节能要求等多种因素来精确计算。
供暖面积热指标

供暖面积热指标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住宅供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住宅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
本文将围绕供暖面积热指标展开探讨,旨在介绍其定义、计算方法和重要性。
一、定义供暖面积热指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面积所需的供暖热量。
它是评价供暖系统能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以W/平方米(W/m²)为单位进行表述。
供暖面积热指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供暖系统的能耗情况。
二、计算方法供暖面积热指标的计算方法通常如下:1. 确定供暖季节的起止日期。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确定供暖季开始和结束时间。
2. 收集相关数据。
包括建筑面积、室内设计温度、节能保温措施、当地气象数据等。
3. 计算供暖期间平均室内温度。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和室内设计温度,计算供暖期间的平均室内温度。
4. 计算供暖季节的总供暖热量。
根据建筑面积和平均室内温度,计算供暖季节的总供暖热量。
5. 计算供暖面积热指标。
将总供暖热量除以建筑面积,得到供暖面积热指标。
三、重要性供暖面积热指标在住宅供暖系统设计和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居民舒适度。
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合理的供暖热量,确保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供暖系统能效。
通过合理计算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避免过度供暖或供暖不足的情况发生,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
3. 降低能源消耗。
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和方式,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居民的供暖费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供暖面积热指标的应用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实际中的作用。
假设某小区的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供暖期间为120天,室内设计温度为20摄氏度,当地供暖季开始日期为11月1日,结束日期为次年2月28日。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供暖季间平均室内温度为18摄氏度。
采暖设计说明书. 3

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题目B、某小学学校教学楼采暖系统设计2.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点:银川市。
2、建筑物朝向:南。
3、土建资料:建筑物的平、立面图。
4、其他资料:热源:独立的锅炉房;资用压头:10000Pa;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建筑物周围环境:市内、无遮挡;3.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计算供暖设计热负荷(2)布置管道和散热设备、选择计算散热设备(3)管道的水力计算及附属设备的选择2、说明书要阐述设计方案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
说明书的文字要简练,字迹要工整。
说明书中要有以下几张表格和附图:(1)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2)散热器计算表(3)管路水力计算表、局部阻力系数统计表(4)管路水力计算简图3、绘制的图纸图面要清洁,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要有文字说明,要有以下图纸:(1)采暖系统平面图(2)采暖系统图本设计涉及到的规范有:(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GB 50019-2003;(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3)《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4-2001;(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5)《集气罐制作与安装》T903;(6)《散热器系统安装》K402-1~2;(7)《方形伸缩器》N106。
目录1 原始资料................................................................................................... - 1 - 1.1自然条件.. (1)1.1.1气象条件(银川市): (1)1.1.2设计热媒: (1)1.2土建资料 (1)1.2.1建筑平面图(已知) (1)1.2.2屋顶构造图: (1)1.3墙体构造 (2)2 热负荷的计算............................................................................................- 2 - 2.1围护结构耗热量.. (3)2.1.1围护结构的热系数的校核计算 (4)2.1.2室内温度设计=18℃ (5)2.1.3室外温度的确定 (5)2.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5)2.2.1朝向修正耗热量: (5)2.2.2风力附加耗热量: (5)2.3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 (6)2.4冷风侵入耗热量 (7)2.5建筑物采暖热指标的计算 (7)2.6热负荷计算 (8)3 采暖热媒和采暖系统的选择 ...................................................................- 9 -3.1采暖热媒的选择 (9)3.2采暖系统的确定 (10)4.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 - 10 - 4.1散热器的计算. (10)4.1.1散热面积的计算 (10)4.1.2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1)4.1.3散热器传热系数 (11)4.1.4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11)4.2散热器的计算实例 (11)5 水力计算................................................................................................. - 12 - 5.1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12)5.2水力计算的方法 (13)5.3水力计算 (13)6 辅助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

15:51:53
20
1.设计方案比较
以图5-5所示的两个小区供热方案为例,讨论A、B小区 供热方案,即热网加热器和热网循环水泵的组合配套问 题。
图5-5供热区域A、B示意图
15:51:53
30
(一)系统形式
按管道数可分为: 单管制 双管制 多管制
15:51:53
31
1.单管制蒸汽供热系统
如图5-11(a)所示。只有一根供汽管,凝结水不 回收,用于热水供应及工艺用途或排入疏水系统。 使用条件:一般用于用汽量不大的系统。
15:51:53
(a)不回收凝结水的单管式系统
32
适用条件:A区的流量小于B
区,两区所需水泵扬程相差不
大,经经济分析证明合理。
15:51:53
图5-7 供热方案二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水泵
23
⑶方案三:采用一套热网设中继站
如图5-8所示。 优点:合理、节能。 适用条件:特别适合于A区
的流量明显大于B区流量, 和A、B两区之间距离L2较 大的情况。
15:51:53
L1
L2
图5-8供热方案三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泵;3—中继泵
24
上述三个方案是工程中常见的并有可能采用的 实际方案,具体评价哪个方案优哪个方案劣,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较。
可比较的因素有:
技术因素:A区和B区的流量;两区到热源的距 离,地形高差等。
经济因素:初投资、运行费用。
在A、B小区域各有二级热网向热用户供热,有三个供热 方案。
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

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是指对工业厂房进行采暖时关于热能的一些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用于评估工业厂房采暖系统的效能和效果,以及为厂房采暖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与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相关的内容。
首先,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可以从能源效率的角度来考虑。
工业厂房通常有较高的热能需求,因此如何提高采暖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常见的能源效率指标包括热能供热效率、热能回收利用率等。
热能供热效率是指将供应给工业厂房的热能转化为实际用于采暖的热能的比例。
提高热能供热效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热能回收利用率是指在热能供应过程中回收利用废热的比例。
通过回收利用废热,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其次,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还可以从室内舒适度的角度来考虑。
工业厂房通常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艺需求,因此采暖系统不仅需要满足室内空气温度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室内空气湿度、空气流通性等因素的影响。
室内空气温度是影响室内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工业厂房通常有较大的空间和散热面积,因此需要一定的供热能力来满足室内空气温度的要求。
另外,室内空气湿度也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和工艺流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室内湿度。
此外,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还可以从环保性能的角度来考虑。
工业厂房通常有较高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因此采暖系统的环保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常见的环保性能指标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工业厂房的特殊工艺需求,其热能需求较高,因此减少供热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实现工业厂房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同样,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综上所述,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涉及能源效率、室内舒适度和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
通过优化采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工业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和使用

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和使用采暖计算1、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根据采暖房间性质(建筑高度、应采用的冷风渗透计算方法),采用计算共享库3.1中对应表格,计算房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房间耗热量。
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表内容和适应范围表1:K值计算表2:按单位面积换气量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换气法”)适用于人员长期停留、一般层高且采用自然通风、约20层及其以下建筑的房间,或更高层建筑的较高层房间和处于下层但考虑房间面积和朝向等因素冷风渗透量渗透法不会大于换气法的房间。
例如住宅户内房间、单宿、办公室等。
表3:多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多层缝隙法”)冷风渗透量采用门窗缝隙渗透量法,但忽略热压影响、只考虑风压。
适用于18m及其以下建筑,人员不长期停留(包括值班采暖)的房间和大空间。
表4:高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缝隙法”)适用的建筑物:超过18m;房间特征:同表3表5:采用缝隙法和换气法比较计算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比较法”)需满足换气卫生要求且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的最底若干层中,有可能冷风渗透量渗透法大于换气法(例如住宅朝向较差的厨房卫生间),需比较后采用较大值的采暖房间。
2、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专题)3、室外供热管网水力计算(专题)采暖循环泵等设备选择计算1.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Gn=0.86k1•Qr/(tg-th)式中Gn——采暖循环泵总流量(m3/h);Qr——总供热量(KW);k1——热网损失附加系数,k1=1.05~1.1;tg 、th——供回水温度(℃)。
循环泵扬程按下式计算:Hn =1.1(H1+H2+H3+H4)式中Hn——采暖循环泵扬程(m);H1——热水锅炉或换热器的水流压力降(m),由锅炉或换热器制造厂提供(估算时5.6MW以下的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可取H1=8~15m,换热器可取3~8m);H2——锅炉房或热交换间内循环水管道系统的阻力(m),用计算共享库5.1进行计算(估算时根据系统大小可取H2=5~10 m);H3——锅炉房或热交换间至最不利用户供回水管的阻力(m)(4.3的计算结果);H4——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的阻力(m)(4.2的计算结果)。
城市供热规范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

城市供热规范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供热系统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热管网和热力站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供热规范对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1. 供热管网的设计要求1.1 管网布局:供热管网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布局,合理规划主干干线、支线和终端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
主干干线应尽量少穿越重要建筑物和交通干线,以减少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1.2 管径设计:供热管网的管径应根据供热负荷和输配距离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较长的输配距离和大的供热负荷需要较大的管径,以保证供热能力和补偿压力损失。
1.3 管材选择:供热管网的管材应具有良好的耐压、耐腐蚀和导热性能。
常用的管材包括钢管、玻璃钢管和预隔热管等。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管材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果。
1.4 管道绝热:为了减少散热和能量损失,供热管道应进行绝热处理。
常用的绝热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硅酸铝和硅酸钙等。
绝热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和耐久性,以保证供热管网的热损失率在规范范围内。
2. 热力站的设计要求2.1 布置和功能划分:热力站应根据城市布局和热源位置合理布置,便于供热管网的连接和管线的维护。
热力站应具备供热、检修和控制等功能,并设有相应的加热设备、泵站和阀门等。
2.2 热源选择:热力站的热源可以采用锅炉、燃气轮机、余热发电机组等不同形式。
根据热负荷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热源设备,以保证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2.3 热力站的安装与运行:热力站的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施工规范,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热力站应设有相应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热源和管网的运行状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
2.4 热力站的自动控制:热力站应配备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供热水温和压力等参数的精确调节和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体木外门一层
4.65
外窗及天窗二层金属框
3.26
各计算地带传热系数K(W/m2·℃)
计算地带
KdⅠ
KdⅡ
KdⅢ
KdⅣ
传热系数
0.465
0.233
0.116
0.070
室内计算温度℃
房间名称
室温
房间名称
室温
高级住宅
20~22
商店
10~15
中级住宅
18~20
厕所
14~16
普通住宅
16~18
淋浴室
房间高度(m)
fg(%)
房间高度(m)
fg(%)
5
6
7
8
2
4
6
8
9
10
11
≥12
10
12
14
15
民用建筑每米、窗缝隙渗入的空气量L(m3/h·m)
风速(m /s)
1
2
3
4
5
6
单层木窗
单层钢窗
双层木窗
双层钢窗
门
1.0
0.8
0.7
0.6
2.0
2.5
1.8
1.8
1.3
5.0
3.5
2.8
2.5
2.0
7.0
5.0
25
办公室
18
厨房
12~15
教室
16
图书室
18
托儿所
20
楼道
16
医务室
20~25
门厅
14~16
我国部分城市室外计算温度tw
及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
地 名
tw
(℃)
v
(m/s)
地 名
tw
(℃)
v
(m/s)
北 京
-9
3.0
石家庄
-8
1.8
天 津
-9
2.9
太 原
-12
2.7
上 海
-2
3.2
呼和浩特
-20
1.5
供热工程常用设计参数
常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W/m2·℃)
名称
K
名称
K
外砖墙(内抹灰)一砖
2.08
实体木外门二层
2.33
外砖墙(内抹灰)一砖半
1.56
带玻璃的阳台门一层
5.82
外砖墙(内抹灰)二砖
1.27
带玻璃的阳台门二层
2.67
内砖墙半砖
2.30
外窗及天窗一层木框
5.82
内砖墙一砖
1.72
外窗及天窗二层木框
图书馆
46~75
礼堂、体育馆
116~163
注:qF(w/㎡)值是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发布之前的计算经验数。
热水采暖系统并联环路阻力损失允许差值
系统形式
允许差值(%)
双管同程
双管异程
单管同程
单管异程
15
25
10
15
热水采暖管道的最大允许流速
管径
Dg(mm)
最大允许流速(m/s)
一般室内管道
有望板的屋面及防水卷材屋面
0.9
0.8
0.75
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隔墙:
不供暖房间有门窗与室外相通
不供暖房间无门窗与室外相通
0.7
0.4
不供暖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楼板(在室外地坪以上不超过1m)
外墙上有窗
外墙上无窗
0.6
0.4
不供暖地下室(在室外地坪以上超过1m)
外墙上有窗
外墙上无窗
0.7
0.4
还必须补充一点,如果围护结构的两边是室温不同的房间,当温差大于5℃时,应该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当温差小于5℃时,可忽略不计。
1.00
0.45
0.10
0.15
0.45
0.35
0.95
0.45
0.70
0.20
0.15
0.45
0.60
0.10
0.50
0.35
0.35
0.10
0.35
0.60
0.75
0.20
0.25
0.30
0.65
0.20
0.40
1.00
0.65
0.30
0.25
0.25
0.75
0.15
0.70
0.80
0.50
0.70
围护结构耗热量的朝向修正率fch(%)
朝向
北
东北
西北
东
西
东南
西南
南
fch
0
0
0
-5
-5
-10~-15
-10~-15
-15~-25
外门开启附加率fm(%)
公共建筑或工厂车间的主要出入口
500
民用建筑或工厂的辅助建筑物,当其楼层为n时:
无门斗的双层外门
有门斗的双层外门
无门斗的单层外门
100
80n
65n
围护结构耗热量的高度附加率fg(%)
有特殊安静要求的室内管道
15
20
25
32
40
50
>50
0.8
1.0
1.2
1.4
1.8
2.0
3.0
0.5
0.65
0.8
1.0
1.5
1.5
1.5
海拉尔
-35
2.4
西 宁
-13
1.7
哈尔滨
-26
3.4
乌鲁木齐
-23
1.3
沈 阳
-20
3.2
济 南
-7
3.0
长 春
-23
4.3
青 岛
-7
2.9
大 连
-12
6.3
拉 萨
-6
2.0
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α
围护结构特征
α
与大气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和地面
1.0
闷顶:无望板的瓦屋面、铁皮屋面石棉瓦屋面
有望板的瓦屋面、铁皮屋面石棉瓦屋面
0.35
0.30
0.50
0.25
1.00
0.55
0.80
1.00
0.45
0.65
0.30
0.85
民用建筑面积指标qF(w/㎡)
建筑物名称
qF
建筑物名称
qF
住宅楼
46~70
商店
64~87
办公楼、教室
58~81
单层住宅
80~105
医院、幼儿园
64~80
食堂、餐厅
116~140
旅馆
58~70
影剧院
93~116
4.0
3.5
2.8
10.0
6.5
5.0
4.6
3.5
13.0
8.0
6.0
5.6
4.2
16.0
各地区冷风渗透量的朝向修正率m
地区
北东北东源自东南南西南西
西北
齐齐哈尔
哈尔滨
沈阳
呼和浩特
兰州
银川
西安
北京
0.90
0.25
1.00
0.90
0.75
1.00
0.85
1.00
0.40
0.15
0.90
0.45
1.00
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