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红外光源在红外监控摄像机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红外摄像机原理

红外摄像机原理

红外摄像机原理
红外摄像机是一种利用红外光学原理进行拍摄和成像的摄像设备。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红外光源的发射和红外光信号的接收两个过程。

在红外光源的发射端,红外摄像机通常使用红外LED或红外
激光器作为发射源。

这些发射源会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信号,相对于可见光来说,红外光的波长更长,频率更低。

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信号可以穿透一些物体,如雾霾、烟雾、玻璃等,并且可以被人眼无法察觉到。

在红外光信号的接收端,红外摄像机配备了专门的红外传感器或红外摄像片。

当红外光信号照射到传感器或摄像片上时,会产生电信号或视频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通过相关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处理,最终被传输到监视器或存储设备上。

根据不同的摄像机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显示、录制、网络传输等功能。

红外摄像机的工作原理非常适用于夜间监控和特殊环境下的拍摄需求。

通过红外光的使用,红外摄像机可以在暗夜中实现夜视功能,捕捉到人眼无法察觉到的场景。

此外,红外摄像机还可以应用于热成像技术,通过检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热能,实现热图拍摄和热成像。

总之,红外摄像机利用红外光学原理,通过发射红外光信号和接收红外光信号,实现对特定场景的拍摄和成像。

其灵活性和
适应性使其在安防监控、夜间拍摄、热成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线在监控系统的应用

红外线在监控系统的应用

红外摄像机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概述随着监控系统的日渐普及,摄像机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为社会治安保驾护航。

每个应用领域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类型的摄像机。

摄像机有道路监控摄像机、红外防水摄像机、超低照度星光级摄像机、夜视一体化系列、烟感型摄像机、针孔型摄像机、飞碟型摄像机系列、枪式摄像机、一体化摄像机、半球摄像机、高速球型摄像机和特别重要场合的防暴型摄像机等多种类别。

随着监控系统的发展,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如果监控位置处于一个无光,或光线极为弱,比如:现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有些监控点处于交通较为落后的区域,无路灯,光线较差的情况下该怎能样处理呢?很显然,采用传统高清低照度的摄像机已无法满足了,因此,我们将采用带红外线的摄像机来解决这些问题。

接下来将简介一些特色化摄像机的技术。

(主题文字)红外线原理概述在自然界中,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温度(-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其表面就会不断地辐射红外线。

红外线的辐射又遵循黑体定律。

黑体,简单地说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一切波长的入射辐射吸收率都等于1的物体,也就是说全吸收。

黑体只是人们抽象出来的一种理想化的物体模型。

但黑体热辐射的基本规律是红外研究及应用的基础,它揭示了黑体发射的红外热辐射随温度及波长变化的定量关系。

红外线摄像机技术原理红外摄像技术分为被动红外摄像技术和主动红外摄像技术。

被动红外摄像技术是利用任何物质在绝对零度以上都有红外光发射,人体和热机发出的红外光较强,其它物体发出的红外光很微弱,利用特殊的红外摄像机可以实现夜间监控。

但这种特殊的红外摄像机造价昂贵,而且不能反映周围环境状况,因此在夜视系统中不被采用。

主动红外摄像技术,即是利用特制的“红外灯”人为产生红外辐射,发出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去照射景物和环境,利用普通低照度CCD黑白摄像机或使用”白天彩色夜间自动变黑白”的摄像机或“红外低照度彩色摄像机”去感受周围环境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从而实现夜视功能。

监控摄像头用的LED是什么样的LED

监控摄像头用的LED是什么样的LED

监控摄像头用的LED是什么样的LED?
遥控器用的红外LED,因为红外LED发出的光不完全是红外光,也包含部分的可见光(红色)成分,所以肉眼能看到少许光。

遥控器使用的LED,一般发射角度是30度左右,用户即使没有完全对准目标,也能有效操作。

在没有外界红外线干扰的时候,遥控距离可以达到5米甚至更多。

但是实际由于自然光线中存在红外线,一般距离都在3米以内。

当然,提升遥控器的发射功率就可以提升遥控距离。

理论上,发射功率提升100%,遥控距离提升40%。

监控用的摄像头使用的也是红外LED,个人认为多数使用的是和遥控器类似的产品。

摄像头的敏感范围包含红外区,因此使用红外LED照明,能够让摄像头获得清晰的图像。

单颗LED照明的有效距离一般不超过2米,而且在这个距离上,亮度已经很低了。

所以普遍的监控都使用多颗LED并排,LED数量越多,有效射程越远,也同样遵循100%-40%的近似关系。

现在很多LED公司已经推出大功率红外LED,功率从1W到5W不等。

一般的1W的红外LED即可满足普通摄像头5米距离内的照明要求。

大功率红外LED目前主要的用途,除了用在监控场合外,还用于野外搜索等军用、民用场合。

黑光摄像头原理

黑光摄像头原理

黑光摄像头原理
黑光摄像头采用特殊的红外黑光技术,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拍摄和捕捉图像。

其原理是利用红外黑光源发射出的红外光,在摄像机内部激活感光元件,使其能够捕捉到红外光线的反射或散射,从而产生可见光图像。

在黑光摄像头的镜头中,通常会有一组红外LED或红外光源,它们发出红外光的波长通常在700至950纳米之间。

这些红外光线在照射被拍摄对象时,会被对象的表面吸收或反射。

当光线被吸收时,表面会变得暗淡,但如果光线被反射,则会形成反差明显的明亮区域。

黑光摄像头中的感光元件,通常是一种特殊的CCD或CMOS
芯片,它具有对红外光敏感的能力。

当被红外光照射时,感光元件会将红外光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图像处理器进行处理,最终形成可见光图像。

这使得黑光摄像头能够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到清晰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黑光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通常呈现一个被红外光线照亮的场景,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往往呈现黑白或者偏黑的效果。

这是因为在黑光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中,它主要依靠红外光线进行成像,而不是可见光。

因此,黑光摄像头主要在需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监控或拍摄的场景中使用,例如夜视监控、无光照拍摄等。

监控系统红外灯的选择

监控系统红外灯的选择

如何选择监控摄像机辅助“红外灯”?一、普通照明设备电视监控系统使用的光源种类取决于观察时的具体时间,尤其是是外应用场合。

在白天,工作条件会随着天气情况的变化(晴天、阴天、雨天等)而变化,因为天气的变化会引起室外光线光谱组成的变化。

辅助照明设备很多,可以使用民用照明设备即可,在夜间,最常用的有钨丝灯、卤钨灯、钠灯、水银灯和高强度放电金属弧光灯等。

每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都有其独特的色谱组成,这可能对某种摄像机有利,也可能对其不利。

大部分黑白系统的图像质量只取决于照明光线的总能量,或摄像机所接收到的能量,而无法辨别光纤中的不同颜色。

如果光源的光谱曲线正好落在传感器的敏感区域内,照明光线就可以得到最高效率的运用。

彩色CCTV系统的情况就复杂多了。

对于可以感知可见光谱中所有这些颜色的光。

而为了取得较好的彩色平衡,光源的光谱曲线必须与传感器的灵敏度相匹配。

大多数彩色摄像机都具有自动白平衡控制功能,它可以通过电子电路自动进行调整,以实现合适的彩色平衡效果。

光源中必须包括所有可见光中的彩色,这样才能在监视器上重视这些颜色。

太阳、钨丝灯、卤钨灯、氙灯等宽带光源可以产生相当好的彩色图像,因为它们的光谱中含有所有颜色的频率。

汞弧光灯和钠蒸气灯等窄频光源的光谱不连续,因此颜色再现效果较差。

水银灯发出的红光很小,因此在汞弧灯下,红色物体就会变成黑色的。

同样道理,高压钠灯发出大量的黄色光、橙色光和红色光,蓝色或蓝绿色的物体在这种灯光下也会变成黑色、灰色和褐色。

低压钠灯只产生黄色灯,因此不能用于彩色CCTV系统。

使用人工照明时,还要考虑照明光束的角度和镜头的视场角。

宽束泛光灯能以相当均匀的照度为大面积区域提供照明,从而产生亮度均匀的图像。

窄束光源或聚光灯只能照到小面积区域,照不到的区域会非常暗。

照度不均匀的场景所形成的图像也会具有不均匀的亮度。

为了提高光线的利用率,摄像机镜头的视场角最好与光源的光束角相匹配。

如果灯光只能照亮场景的一部分、摄像机的视场角应该调整到观察区域所需要的角度。

红外摄像机的应用及安装注意事项

红外摄像机的应用及安装注意事项

红外摄像机的应用及安装注意事项
红外摄像机在视频监控行业中起到不可替换的作用。

不管是道路交通仍是企业安防或是智能小区,都离不开其身影。

那么红外摄像机到底有哪些功能,其技术是否像网络中宣传的那样适合各行各业使用呢?
红外摄像机特点形成
红外摄像机由摄像机、镜头、红外灯、红外灯电源等组成,通过几者间的搭配能将夜间的物体在特定的范围抓拍的清清晰楚,而为了适合各行各业夜间的室外监控工作,红外摄像机的防雨机能也是首屈一指的。

通常在红外摄像机中一般是使用低照度摄像机当配备的红外灯发出指定的波长信号时,红外摄像机则通过夜视镜头,将效果施展出最好。

红外灯
一款优秀的红外摄机的镜头固然是夜视镜头,但其F值一定要小,F值越小其夜视效果越好,这里在选购时一定要留意。

而对于红外灯而言,其内的学问就比较大了。

因为其影响着红外摄像机的成像效果,所以在看一款红外摄像机时,必先了解其红外灯。

现在的红外摄像机中一般是采用单芯片LED红外灯或多芯片LED红外灯还有一种就是卤素灯,说白了多芯片LED红外灯就是为了弥补单芯片红外灯的能力题目,将更多的芯片集合在一起,使其照射间隔更远。

而卤素灯的发光功率非常强盛,当然耗电量以及发烧也会相对比较大,所以本钱比较高。

目前红外摄像机中的红外灯照射间隔跟天色、环境和附近的反光率息息相关。

其相对的数值照射间隔有:30W=5至15米;50W=15至30米;300W=80至120米;500W=150至200米。

各行业所应用的范围可根据其瓦数来决定。

红外线灯原理

红外线灯原理

红外线灯原理红外线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来实现照明的光源,其原理是基于红外线辐射的特性来实现照明效果。

红外线灯通常被应用在监控摄像头、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传感器等设备中,能够在夜间或者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提供照明支持。

红外线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红外线辐射的特性。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在700纳米到1毫米之间。

红外线具有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等特性,能够穿透一定的物体并产生热效应。

红外线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电路控制,在红外线灯的灯泡内部加热导体,使其产生红外线辐射,从而实现照明效果。

红外线灯的核心部件是红外线辐射发射器。

红外线辐射发射器通常采用红外线LED作为光源,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当红外线LED受到电流激发时,会产生红外线辐射,这种辐射能够穿透一定的物体并产生热效应。

红外线辐射发射器通常搭配透镜,能够集中辐射能量,提高照明效果。

红外线灯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能够对红外线灯的开关、亮度、闪烁频率等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照明需求。

控制电路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或者专用的控制芯片,能够实现对红外线灯的精确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线灯通常与红外线传感器、光敏电阻等传感器结合使用,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照明控制。

例如,在监控摄像头中,红外线灯能够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保证监控画面的清晰度。

总的来说,红外线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实现照明的光源,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线辐射的特性。

通过红外线辐射发射器、控制电路等部件的配合,能够实现对红外线灯的精确控制,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照明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线灯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照明控制,为各种设备提供照明支持。

365nmled光源

365nmled光源

365nmled光源365nmLED光源是一种紫外线LED光源,具有较小的体积和低功率消耗,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科学研究、医学检测、安防监控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365nmLED光源进行详细介绍。

一、365nmLED光源的基本概念365nmLED光源是一种发射波长为365纳米的紫外线LED光源,它可以通过电流激励来产生紫外线辐射。

与传统的紫外线灯相比,365nmLED光源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功率消耗,并且寿命更长。

二、365nmLED光源的应用领域1.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365nmLED光源可以用于荧光显微镜、荧光分析仪等实验设备中。

它可以激发某些物质产生荧光反应,从而帮助科学家进行实验研究。

2.医学检测在医学检测中,365nmLED光源可以用于酒精检测仪、指纹识别仪等设备中。

它可以帮助医生或警察进行检测和识别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安防监控在安防监控中,365nmLED光源可以用于红外夜视仪、隐形印章识别等设备中。

它可以帮助保安人员或警察进行夜间监控和识别工作,提高安全性。

三、365nmLED光源的优点1.体积小365nmLED光源相比传统的紫外线灯体积更小,方便携带和使用。

2.功率低365nmLED光源功率消耗较低,可以节省能源和降低使用成本。

3.寿命长365nmLED光源寿命更长,一般可达到50000小时以上,减少更换维护次数。

4.辐射稳定365nmLED光源辐射稳定性好,不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

四、365nmLED光源的缺点1.价格高由于技术难度较大,365nmLED光源价格较高。

2.波长窄由于波长窄,只能用于特定的应用领域。

五、总结综上所述,365nmLED光源具有体积小、功率低、寿命长、辐射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学检测、安防监控等领域。

虽然价格较高,波长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365nmLED光源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D红外光源在红外监控摄像机中的应用。

/ 随着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工程中对夜视监控的需求越来越广,红外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摄像机的主流市场,销量与日俱增,在红外夜视技术应用上出现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本文就红外摄像机的技术问题以及选用时的注意事项作简单的探讨,用以和业界人士分享交流。

我们都了解夜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有很长时间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民用视频监控中也获得了广泛应用。

实际上,夜视技术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夜间观察的一种光电技术。

它包括微光夜视和红外夜视两类:微光夜视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一种夜视技术,它实际就是对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以供观察的光电成像技术。

微光夜视仪,是目前国外生产量和装备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夜视器材,它又可分为直接观察(如夜视观察仪、武器瞄准具、夜间驾驶仪、夜视眼镜)和间接观察(如微光电视)两种;而红外夜视技术则分为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和被动红外夜视技术。

被动红外夜视技术是借助于目标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观察的红外技术,它根据目标与背景或目标各部分之间的温差或热辐射差来发现目标,其对应装备为热像仪。

这里主要讲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它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的一种夜视技术,其对应装备为主动红外夜视仪,实际核心就是红外摄像机。

红外光源、由非直视型光电成像器件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为核心组成的摄像机和成像画面所需的镜头等配合选择是主导红外摄像机夜间监视的效果优劣的三大因素。

为获得好的夜间监视质量,本文将重点介绍在应用红外摄像机时,对其红外光源、摄像机及其镜头等的配套选择上应注意的几个要点,以供工程商等用户选用参考。

一、红外光源的选择红外光是一种波长大于780nm的不可见光。

一般,产生这种不可见光的方法有下列三种。

①。

直接使用白炽灯或氙灯发出的红外光。

即在这两种灯上安装可见光滤镜,滤去可见光,只让看不见的红外射线射出;②。

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LED或LED阵列来产生红外光。

这种器件是通过砷化镓(GaAs)半导体中的电子与空穴复合来产生红外光;③。

使用红外激光二极管LD,也可作红外光源。

但它要把处于较低能态的电子激发或泵浦到较高能态上去,通过大量粒子分布反转,共振而维持受激辐射红外光。

第一种光源为热红外光源,其最大的优点是可制成比较大的功率和大的辐照角度,因此照射的距离远。

其最大不足之处是包含可见光成份,即有红暴,且使用寿命短,如果每天工作10小时,5000小时只能使用一年多,若考虑散热不够,寿命还要短。

为提高热辐射红外灯的寿命,使用时还必须采用光控开关电路,以减小其工作时间。

此外,还增加了延时开关电路以防环境光的干扰。

第二种是使用半导体砷化镓发光二极管阵列组成的红外灯,尤其现在使用新技术开发生产的阵列式集成发光芯片LEDArray。

其一个LED-Array的光学输出达到了800mw-1000mw,而成为普通LED的换代产品,LED-Array的发光半功率角为10-120°(可变角)。

由于LED-Array为高度集成的LED,而体积只有一个一分钱硬币的大小,在室内可均匀照亮全部空间,其寿命为50,000个小时。

它最初是运用在航空飞机上面,近年来由于民用夜间监控市场的发展,LED-Array才逐步走向民用市场,成为高质量夜间监控的一种理想选择。

虽然,红外LED及LED-Array淘汰了热红外光源,但对于1km以上的超远距离场景的监控,还是要选择红外LD光源。

因为半导体激光器具有比LED亮度高、方向性强等特点。

通常,在选择红外光源时要注意以下的几个要点。

A、红外灯距离选择要留有余量选择红外灯时,特别注意标称距离与实际辐照距离的差距。

因为有些生产厂标称的可视距离往往偏大,所以在选择红外灯辐照距离时要进行实际测试,并且要留有充足的余量,才能使所观察的场景的照度可靠。

B、应选用稳流源驱动的光源因为LED是电流驱动器件,其发光亮度与功率同驱动电流成正比,而不是电压。

因此,为保持发光强度不变,必须要选用稳流源驱动的光源。

C、要选用散热好的光源因为发光管都有发热与散热问题,尤其功率大距离远的光源发热量大,所以必须要选用散热好的光源,才能保证工作稳定可靠。

D、要选用有光控开关自动控制电路的供电电路并与灯板分开的红外光源因为红外灯的供电电路与灯板不分开,就会应发光管工作产生的热量影响供电电路的元件性能,从而导致发光管发光不稳定,有了这种光控开关的电路,就能使红外灯白天关闭,夜晚打开。

E、要根据监视距离选用红外灯因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可装在镜头上,与感红外摄像机配用,或直接装在摄像机与镜头接口周围的机壳上。

显然,这两种装配的红外LED少,其照射的距离肯定不如单独的红外LED灯照射的远。

一般,50m以上,最好选用单独的红外灯为好,另LD多用于1km 以上距离的监控场景的夜视照明,但LD的光束细而强,为使红外光束照亮一定范围的场景,使用时还需要通过一个扩束镜头扩束才行。

二、摄像机的选择目前摄像机的感光器件有CMOS与CCD两种。

同CCD一样,CMOS图像传感芯片对红外光波也有反应,但它在890-980nm范围内灵敏度比CCD图像传感芯片要高出许多,并随波长增加而衰减的梯度也慢一些。

随着CMOS图像芯片的飞速发展,其噪音讯号进一步降低,且星光级的CMOS摄像机也已有面市。

因此,不一定局限在CCD摄像机中选择,可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选取。

一般,红外摄像机的选择要点如下。

A、应选低照度摄像机,其照度要求一般≤0.02Lux有些摄像机制造商或销售商虚报最低照度,使夜视有效距离大大降低,因此最好能具体测试。

月光级和星光级等增感度摄像机可工作在很暗的条件下,但有些反光系数小的地方还是达不到要求,如沙漠,绿地,林区等。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由高性能像增强器和CCIR制式的黑白CCD通过纤维面板和光锥直接耦合而成的微光夜视摄像机。

总之,照度越低越好,由于目前还不规范,不能相信生产厂所标称的最低照度,要在实用条件下进行测试为好,通常照度要求一般≤0.02Lux。

B、选用的红外摄像机图像传感器的尺寸越大越好因1/4CCD不能用于15m以上红外夜视的有效距离,因为1/4CCD的光通量只有1/3CCD的50%。

而CCD尺寸大,接受的光通量大;CCD尺寸小,接受的光通量就少。

所以,夜视摄像机多选1/2的CCD,1/3的要测试可行的也可,但绝对不能选1/4的。

C、红外摄像机要有自动电子快门与自动增益控制(AGC)功能因为有了这些功能,才能使信号调整到比较好的状态,以满足观察的效果。

D、需隐蔽场合选CMOS超微型摄像机由于低功耗、高集成、小体积只有CMOS图像传感器才能办到,因而可作成衬衫钮扣、西装钮扣般大小的CMOS摄像机。

加上相应的红外光源的更加小型化,以及高效能电池的推出,使第三只眼睛将会无处不在。

这样,带上一副夜视眼镜和一顶配有红外光源和CMOS超微型摄像机的帽子,黑夜将如同白昼。

显然,这将改变我们整个社会生活的面貌。

E、选配好摄像机的配套稳压小电源摄像机的电源的选取要注意如下两点·选稳压电源。

因市电AC220V不稳,如只选一交流变直流12V的变压器而不稳压就会使摄像机中的电路工作不稳定,从而使摄像机的工作不稳,所需性能就达不到要求;·选比摄像机的电流要大近一倍以上的小电源为好。

如摄像机的电流为200mA或250mA,一般选500mA即足够。

若选太大如1A供1台摄像机就体积偏大与价钱偏贵;太小如等于摄像机的电流就可能发热(因连续工作时间太长)而影响可靠性与工作寿命等。

三、镜头等的选择摄像机镜头是红外摄像机的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成像效果,因此,镜头选择是否恰当即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因此,在选择镜头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A、最好选红外镜头因普通的光学镜头,物体反射回镜头的红外光不能有效聚焦到CCD靶面上,此时红外夜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而最好选用红外镜头。

尤其是彩转黑摄像机,不选用红外镜头就不能使日夜监视焦面一致,致使日夜图像不能都保持清晰。

B、选用镜头的成像尺寸最好与摄像机中图像传感器的尺寸一致选用的镜头的成像尺寸应与摄像机中图像传感器的尺寸一致,如图像传感器的尺寸是1/2“,则镜头的成像尺寸必须是1/2“的。

当镜头的成像尺寸比摄像机感光面的尺寸大时,不会影响成像,但实际成像的视场角要比该镜头的标称视场角小,而当镜头的成像尺寸比摄像机的感光面的尺寸小时,就会影响成像,并表现为成像的画面四周被镜筒遮挡,在画面的四个角上就会出现黑角。

由此可知,对1/3“的摄像机,可选用1/3“、1/2“和2/3“的镜头;对1/2“的摄像机,可选用1/2“、2/3“的镜头,而不能用1/3的镜头。

因为CCD就像人的眼睛,镜头就像人们用的眼镜,眼镜太小,眼睛就会看不清周边的事物。

C、最好选镜头与摄像机的接口安装方式一致镜头与摄像机的接口安装方式有C型安装和CS型安装两种,两者最好一致。

如果选用了C型镜头,则需加一5mm厚的接圈即可。

若不加接圈就直接接到CS接口摄像机上,则可能使镜头的后镜面碰到CCD的敏感面的保护玻璃,而造成CCD摄像机的损坏,这一点在实用中需特别引起注意。

D、最好选自动光圈镜头,以适应昼夜照度很大的变化由于日夜监控,其照度变化范围很大,因而最好选用能自动根据照度变化的自动光圈镜头,以使图像保持清晰。

E、镜头的分辨率与透光率要达到要求用的成像镜头的分辨率必须要大于摄像机的分辨率,否则达不到所要求的清晰效果。

并且镜头中镜片的透光率要好,即对光的衰减要非常小。

F、监视距离1公里以上,还需选用激光扩束准直镜头要根据欲观察场景的大小与距离选择合适的激光扩束准直镜头,使激光束能照亮所需监控的场景,以便监控场景的反射光能被摄像机所接收。

G、注意选择有性能好的视窗玻璃的防护罩除选红外灯、摄像机、镜头外,还要注意防护罩、供电电源等的成套综合考虑。

因为防护罩对红外灯的效果就有影响,如红外光通过不同介质,透射率和反射率就不同。

例如,不同的视窗玻璃,特别是自动除霜镀膜玻璃,对红外光的衰减也不同,所以要注意选择具有性能好的视窗玻璃的防护罩。

结语由上可知,三种红外光源各有其优劣,但热红外光源基本被红外LED及LED-Array 光源所淘汰。

因为用LED-Array也完全可照射到几百米监控场景的距离。

至于1km以上的超远距离的监控场景,还是应选用红外LD光源为好。

因为它的亮度高,一个LD顶好多LED,所以红外LD光源的体积小、重量轻,是超远距离的最佳选择。

红外摄像机的选择最重要的问题是成套性。

除选好红外光源外,对摄像机、镜头、防护罩、供电电源等的配套要综合考虑。

只有按文中所述的选择要点综合考虑了,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