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

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首先,报告单的标题和编号对于正确解读检验报告非常重要,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是一份什么类型的报告以及报告的具体编号。
其次,检验内容是解读检验报告的重要基础,可以了解到报告包含哪些具体的检验项目。
例如,血液检查报告可以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项目。
参考范围是指在正常情况下,项指标的数值应该处于的范围。
通过与参考范围对比,可以判断项指标是否正常。
参考范围通常分为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年龄段,甚至还有婴儿和儿童的不同范围。
然后就是结果的解读,可以通过对比指标的实际数值与参考范围的关系来判断其是否异常。
如果指标的数值高于或低于参考范围的上限或下限,可能意味着患者的一些方面存在问题。
临床意义是根据检验结果评估其对患者健康的具体影响。
例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指标超过参考范围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血管损伤等严重后果。
结论是根据报告结果综合考虑,对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进行总结。
结论可以是正常、异常或需进一步检查。
如果结果正常,则可以肯定患者当前身体状况良好。
如果结果异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最后,建议是根据结论提供的具体治疗意见或建议。
例如,如果检验报告显示患者血糖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则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糖耐量测试,或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或药物治疗。
总之,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需要对报告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其标题和编号,检验内容,参考范围,结果,临床意义,结论和建议。
这样才能准确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怎么看医院检验报告单

怎么看医院检验报告单医院检验报告单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记录了人体经历的一些生理方面的参数,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由于报告单毕竟是非专业人士所编写,有时候也存在些许的模糊和难以理解的情况。
因此,在接收医院检验报告单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并看待它呢?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解析。
一、了解检验项目每次体检和疾病诊断都有可能涉及不同的检查项目,所以在查看检验报告单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确各个项目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报告单的内容,避免因为对检验项目不了解而漏看重要信息。
二、关注指标结果报告单的核心在于各项指标的结果,指标结果是否正常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在此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的实际情况,多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来判断。
例如,男性的尿酸值普遍偏高,而孕妇尿常规中白细胞和亚硝酸盐通常也会高于常值。
因此,在理解并判断检验报告单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过于依赖常规值,而应该重视与自己实际情况的结合分析。
三、了解指标单位有些时候我们在查看报告单时,可能会被指标的单位所难倒。
因此在查看报告单之前一定要了解所涉及的单位及其含义。
例如,空腹血糖常见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一个百分数(%)。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对照值很难对结果进行更加准确的解读。
四、查看临床诊断意见报告单所列临床诊断意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往往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从而给出了最适合的医疗方法。
在查看一份报告单时,我们还应该结合这些诊断意见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身体进行更加深入的诊疗。
总之,在查看医院检验报告单时,我们需要耐心仔细地理解各项指标的意义及其结果,并尽量结合自身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尤其是在对于异常指标的评估与处理,我们更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重视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降低。
补体成分C3和C4增高见于急性炎症,减低见于自身免疫反应后;其缺乏可与反复感染有关。
2、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绝对值和百分比):也称为T、B、NK淋巴细胞亚群流式分析,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CD4细胞/CD8细胞比值等项。
T细胞系在胸腺成熟的一群淋巴细胞包括CD4和CD8细胞,代表细胞免疫功能。
B细胞系在骨髓成熟的一群淋巴细胞,代表体液免疫功能,其增加见于淋巴组织增生失调即病毒感染早期,B细胞缺如见于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等。
NK细胞即天然杀伤细胞,其增多见于病毒感染,肿瘤早期患者,其减少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后或肿瘤晚期。
CD4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其减少见于免疫机能障碍或缺陷(尤其是艾滋病患者都低于200/mm3),而其增多系细胞免疫反应增强。
CD8细胞即抑制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增多见于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及肿瘤的免疫反应,减少见于免疫缺陷、肿瘤晚期或严重免疫系统损伤。
3、活化淋巴细胞亚群:活化CD4细胞%、活化CD8细胞%、活化B细胞%和活化NK细胞%等。
它们代表了免疫活性动员的状态。
有些人容易感染病原体,可能是某些亚群活化细胞比例降低所致。
使用免疫抑制及化疗和放疗,就需要以此监控,防止继发化脓性感染。
处于活动期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活化淋巴细胞亚群往往会增高。
4、细胞因子:临床常用的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IL-8等TNF增高见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感染、多器官衰竭、自身免疫病和各种恶性肿瘤,降低见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IL-6增高见于各种严重感染、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动脉硬化时增高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相关,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脑梗急性期、大面积烧伤、急性感染和移植排斥等急性损伤可在数小时升高2~3倍。
IL-8增高见于各种炎症,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
(二)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TM)系存在或产生于肿瘤本身、抑或宿主对肿瘤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在肿瘤患者中的浓度常会高于飞肿瘤患者。
临床检验报告分析

临床检验报告分析简介临床检验报告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诊断工具,通过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临床检验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报告。
一、血液检验1. 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液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的贫血程度、感染情况、免疫功能等。
2.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出血或血栓等问题。
3. 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体水平,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流式细胞术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免疫状况和诊断免疫相关疾病。
二、尿液检测1.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对尿液中化学和物理性质进行的一种常规检查,包括尿液颜色、PH值、比重、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和感染情况。
2. 尿沉渣检查尿沉渣检查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沉淀物,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等。
这些沉渣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结石等问题。
3. 尿液生化检查尿液生化检查主要是评估尿液中某些特定物质的浓度和代谢产物的排泄情况,包括尿酸、尿素、肌酐、糖等指标。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肾功能和代谢状况。
三、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肝功能酶类、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的检测。
肝功能的异常可能与肝脏疾病、药物损伤等有关。
通过对肝功能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肝脏健康状况。
四、血脂检测血脂检测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检测。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检验报告的临床解读课件

发现异常指标后,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采 取相应处理措施。
综合分析与应用
全面分析
对检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为临床医 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指导治疗
根据检验结果,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 理治疗方案。
监测病情
定期对检验指标进行监测,评估治疗 效果和病情变化。
科研应用
将检验结果应用于临床研究,推动医 学科技进步。
肾功能检查
评估肾脏功能,如肌酐和尿素氮升 高提示肾功能不全。
血脂检查
检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如胆固醇和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增加患病风险。
免疫检验报告解读
免疫球蛋白检测
细胞因子检测
评估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时可能与免 疫缺陷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检测细胞因子水平,与免疫反应和炎 症过程相关。
补体检测
反映补体系统激活程度,参与免疫应 答和炎症反应。
提高临床解读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掌握各种检验指标和 数据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方法
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与同行进行讨论和交流 ,积累临床解读的经验和技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检验项目和指标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临床解读将更 加复杂和精细。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 病或病情状态。
报告审核
核对报告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确保解读结果的可靠性。
异常指标的识别与判断
识别异常指标
通过对比正常参考值,快速识别异常指标。
鉴别诊断
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干 扰因素。
判断异常原因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参考值”是以一定数量的、具有明确背景资料的(可区别于阳性状况的)人群所测得的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包括95%测定值)得到的范围。
有时对定性测定结果,用“正常结果”代替“参考值”。
临床实际应用中,还会采用“医学决定水平”或“临界(Cutoff)值”,“医学决定水平”系指经综合分析参考值与病理值的分布并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而制定的,可作为临床处理的“阈值”。
化验结果会因生理变异和实验变异造成误差,“医学决定水平”往往能够避免由此导致错误的治疗。
例如:葡萄糖的参考值为 3.6~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可考虑为糖尿病,<2.8mmol/L为低血糖症;血清钾的参考值3.5~5.3mmol/L,若<3.0mmol/L为低血钾、且应予治疗,>5.8mmol/L应查找原因,>7.5mmol/L须予以治疗。
这些提示不同处置的各个阈值统称为“医学决定水平”。
凡疑有肝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影响肝脏者,必须检查该组合。
肝功能包括以下指标。
1、肝细胞损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GPT)代表胞浆酶,肝细胞炎症肿胀、膜透性改变时进入血浆而增高,>300U/L提示急性肝细胞损害;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或GOT)主要代表线粒体酶,其增高提示相当一部分细胞发生坏死或崩解。
2、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有白蛋白(ALB)、凝血酶原、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等,它们若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
ALB 减少可造成白/球蛋白(A/G)比例倒置。
前白蛋白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得多,故更为敏感可靠3、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指标:总胆红素(TB)包括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前者可由直接胆红素(DB)代表,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可由TB和DB相减来估计。
胆汁形成和分泌减少(如胆囊炎)会造成结合胆红素增高。
胆红素产生增多(如溶血性疾病)、肝脏摄取障碍(如Gilbert病)引起的黄疸是非结合(游离)胆红素增高,由于非结合型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此时血浆胆红素很高、尿胆红素却阴性;若血浆和尿液中都阳性则提示结合胆红素升高。
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

乙肝病毒的检验:如果想了解病人体内是
否有病毒存在,不能仅做HBsAg或乙肝二 对半试验,因为两对半检测的目的是查病 人感染乙肝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因此必须 查乙肝DNA定量试验,通过连续监测,了 解病毒复制数量以判断疗效或否达到临床 治愈,同时请注意目前定量PCR检测的灵 敏度为1000拷贝数/每毫升,小于这个浓度 检测不出来。
由于实验结果受标本采集前准备、采集时间、采
集方式、药物及错贴或错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因此,检验报告单只能对当次的检验标本负责, 不能对病人负责;还要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意外因 素,如检验报告单的姓名是否是病人的真实姓名? 如果发现病人没有明显的征状,临床医师要考虑 到以上因素,采取对应措施。对于重要疾病的诊 断不能凭一次检验结果就进行定性。 为了使检验结果有效地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包括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收集前影响结果的非 病理性因素。例如是否需要空腹采集标本,标本 的采集时间以及病人用药对检验结果有无影响等。 提出要求病人予以配合和服从的内容,采取切实 措施,保证采集的标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
能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抗生素药物 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能增加血液中尿酸浓度,常
误报作“痛风阳性”。磺胺类抑制肠内细菌繁殖, 使尿胆素不能还原为尿胆原,使尿胆原检查出现混 浊,无法得出尿胆原的正确结果。 镇痛消炎药物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有助于胆红素氧化为蓝绿 色物质,故会使尿中胆红素值升高;吗啡、哌替啶和 消炎痛、布洛芬等使胆总管开口处的奥狄氏括约 肌发生扩张,有利于胆总管排出胆汁,导致检验中淀 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升高,在用药后4h内影响最 大,24h后消失。
实验室的质量保证按实验前后顺序分为实验
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医学实验室只能做到对实验室内的标本进行 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在室内质控的控制 范围内,才能发出检验报告单,否则必须对 系统进行校正,找出问题所在,重新检验。 由于自动化检测和标准化管理在检验科内的 应用,来源于实验室外的质量问题已成为目 前检验质量控制的主要问题。因此,要考虑 检验报告结果的不确定性。
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一、综述:
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对妇科(特别是妇科腔内)存在的微生物和病原体进行检测
的报告单,作用是诊断是否存在情报感染。
在检验中,根据活检或培养(镜下或药物试验)结果,是否检测出有害的细菌,观察病原体是否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确定感染的菌株,指导合理的治疗,降低病原体的耐药性的出现,达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目的。
二、临床报告单解读:
1、报告名称: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2、检验项目:检测性感染相关微生物(如梅毒螺旋体、霉菌、病毒等)
3、报告单上的项目:
(1)试剂箱头:标明送检的病原体名称及试剂的种类
(2)项目结果:标出结果,如阴性、阳性、否定或次数太多等
(3)药物试验:标明抗菌药物的磺胺、头孢、碳青霉烯、阿奇霉素、氨基糖苷类和
其他抗菌药对微生物的敏感性
(4)微生物复合配方:标明测量及鉴定的微生物类型及比例
(5)培养结果:标出检测项目及其结果
4、报告结论:如果报告中有阴性、阳性、否定及其它项,应根据病原体复合配方、
抗药试验结果等具体情况给予准确的结论,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及其特征。
三、总结:
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对宫颈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检测妇科内的性传播病原体,经检测再根据报告单上的项目准确判断病原体的种类,以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准
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妇科性传播病原体,减少后遗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使乳酸、尿酸升高,血糖减低等。因此医生应嘱咐
病人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尽量了
解病人对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的接触史,以供评价检
验结果参考。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运动 剧烈运动可使ALT、CK、LDH、AST、GLU等测定值升高;较长 时间激烈运动可引起尿中蛋白质和红细胞增加。
分析物或试验
可接受范围
─────────────────────────────────────────────────────────────
──────
常规临床化学
谷丙转氨酶
靶值±20%
白蛋白
靶值±10%
碱性磷酸酶
靶值±30%
淀粉酶
靶值±30%
谷草转氨酶
靶值±20%
胆红素
靶值±6.84mmol/L(0.4mg/dL)或±20%(取大者)
因此,如何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也是困扰临床 医师的一个问题。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病例一:某院检验科发出一张生化报告单,其中报告 血HGB 65g/L,临床直接收患者入院,患者家属以为 病人病情危重,从各地赶回,结果病人住了3天院,一点 事没有。结果可想而知,告到院长办公室,临床那边 说检验科不负责,犯了这样严重的错误,检验科说收 住院的医生还是研究生呢,就这水平。其实,这件事 只是仪器检测过程中出现了故障,检验人员没有及时 发现,发出了报告,经治医生没有根据体征具体分析 ,最终导致医疗纠纷。
妊娠期主要血浆变化指标及其机制
机制
血浆运输蛋白增加 血液稀释 代谢增加 凝血机能亢进 需要增加 急性时相蛋白增加
变化
甲状腺素、脂类、铜、铜蓝蛋白升高 总蛋白、白蛋白浓度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上升 凝血因了活性增强、PT、APTT缩短 铁、转铁蛋白减少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禁食12小时。食后2小时血糖明显升高,
葡萄糖
靶值±0.33mmol/L(6mg/dL) 或±10%(取大者)
铁
靶值±20%
乳酸脱氢酶
靶值±20%
镁
靶值±25%
钾
靶值±0.5mmol/L
钠
靶值±4mmol/L
总蛋白
靶值±10%
甘油三酯
靶值±25%
尿素氮 尿酸
临靶床检值验±报0告.7解1读mmol/L尿素(2mg/dL尿素N)或±9%(取大者) 靶值±17%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主要内容
常用术语 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常用临检常规报告解读 常用生化项目结果解读 常用免疫项目结果解读 常用微生物报告解读 结语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常用术语
灵敏度= 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反映方法发现阳性病例的能力
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反映方法可靠性程度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病例二:某病人在外院2次血培养均为葡萄 球菌,针对葡萄球菌进行抗生素治疗,病情持续 加重转院。转院后,血培养结果是真菌感染,对 症治疗,病情好转,不日出院。经调查原因是外 院血培养在标本抽取时没有严格无菌操作,受到 葡萄球菌污染。
这两个病例中,临床医生应该汲取教训,不能 过分依赖临床检验报告单,要学会正确解读检验 结果,提高自己诊治疾病的水平,减少或避免不 必要的医疗纠纷。
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年龄
白细胞总数: 新生儿15-30×109,3-4天10×109,3月后逐渐降到 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 新生儿中性为主,6-9天中性与淋巴相当,此后淋 巴细胞逐步增加,整个婴儿期淋巴较高可达70%, 2-3岁后淋巴细胞又开始下降中性上升,至4-5岁 二者相当,到青春期后与成人相同。
临床检验报告的解读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 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 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 提供依据。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随着当前实验室技术的快速发展,检验手段和实 验方法的不断进步,使实验室能够为临床提供越来越 多的检验项目。临床医师每天要进行大量的临床医 疗活动,如果要求他们全部掌握所有实验项目的临 床意义,以及实验诊断结果对疾病诊断的敏感度、 特异性等是不现实的。
理想的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都应是 100%,然而这样的方法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所有的实验诊断方法都在努力追求灵敏度和特异性 之间的最佳结合。
这也正是临床医生不能将实验检查指标作为疾病 诊断的唯一依据的重要原因所在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参考范围:指参考组内所有参考值的集合,以 最小和最大的参考值为界限。其来源为正常参考 人群(排除疾病人群)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 95%区间的限值。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性别 男性比女性高的常见生化指标: ATP、BILI、ALT、AST、CREA、UA、UN、HB、
ACP、ALP、CHE、GLU、TP、CHOL 女性比男性高的常见生化指标: 肌酸、网织红细胞等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妊娠和分娩 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胎盘产生的激素 作用下,母体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变化。白 细胞常轻度增加,分娩时可达34×109。
血气PO2ຫໍສະໝຸດ 靶值±3s血气PCO2
靶值±5mmHg 或±8%(取大者)
血气PH
靶值±0.04
钙,总
靶值±0.250mmol/L(1.0mg/dL)
氯
靶值±5%
胆固醇
靶值±1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靶值±30%
肌酸激酶
靶值±30%
肌酸激酶同功酶
MB升高(存在或不存在)或靶值±3s
肌酐
靶值±0.265umol/L(0.3mg/dL)或±15%(取大者)
危急值;指实验室检查中发现某项结果出现异常 ,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数据,需要引起临 床医生及护士的高度关注,避免贻误诊治。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美国CLIA'88 (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
─────────────────────────────────────────────────────────────
ALP、UN、UA、BILI、Na亦升高。禁食时间过长补体C3
、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下降。在测血肌酐时应禁肉食
三天,并不能饮咖啡、茶等。
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
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通过各种复杂机制对人体产生多
种影响,表现为多种实验室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比如
咖啡因可使血糖、儿茶酚胺等升高,吸烟产生一氧化
碳结合血红蛋白而使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增高,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