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效教学之我见.解读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5.1《论语》课件(共56张PPT)

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
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
让我实践这些话吧。 颜渊:颜回,为人谦逊好学,素以德行著称, 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 事 之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 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③归:称赞,赞许 ④由:依靠。 ⑤请:请允许我 ⑥目:条 目,细则 ⑦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⑧敏:聪敏 ⑨事:
实践,从事
古今异义:一日
(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 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
实行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
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6-1.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 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 矣。”(《颜渊》)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
②君子取义(第四章)
梳 ③君子文质彬彬,合 理 乎中庸(第六章)
主
要 思
4.修己与待人
①见贤思齐,善于借
想 鉴(第五章)
观 ②君子忠恕,己所不
点
欲,勿施于人(第十 一 章)
2.论“仁”
①仁是礼和乐的基础 (第二章)
②君子弘毅,仁为己 任(第七章)
③君子不惑不忧不惧 (第九章)
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
让我实践这些话吧。 颜渊:颜回,为人谦逊好学,素以德行著称, 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 事 之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 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③归:称赞,赞许 ④由:依靠。 ⑤请:请允许我 ⑥目:条 目,细则 ⑦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⑧敏:聪敏 ⑨事:
实践,从事
古今异义:一日
(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 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
实行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
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6-1.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 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 矣。”(《颜渊》)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
②君子取义(第四章)
梳 ③君子文质彬彬,合 理 乎中庸(第六章)
主
要 思
4.修己与待人
①见贤思齐,善于借
想 鉴(第五章)
观 ②君子忠恕,己所不
点
欲,勿施于人(第十 一 章)
2.论“仁”
①仁是礼和乐的基础 (第二章)
②君子弘毅,仁为己 任(第七章)
③君子不惑不忧不惧 (第九章)
《论语》赏析(课堂PPT)

2020/7/9
13
三、学习
孔子鼓励温故而知新,指出“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双行的重要 性;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 耻下问的谦虚学习态度,认为“三人行,必 有我师”等等,这些都是孔子所倡导的学习 态度和方法。
2020/7/9
14
四、教育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等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用诗、礼、易 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 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 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从而 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 优则仕”的思想。
6
《孔子讲学图》
2020/7/9
7
成长背景
孔子生活在距今天两千多年前
的春秋时代,他是鲁国人,祖先
曾经是宋国的贵族。在孔子3岁的
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因此
孔子童年时代的生活是十分艰辛
的,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
管理牛羊和仓库。但他一直具有
普通人难以具备的素质,那就是
:对知识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对
自己所信奉的价值体系的坚定信
16
名 段 选 读
2020/7/9
17
2020/7/9
18
2020/7/9
19
2020/7/9
20
2020/7/9
21
2020/7/9
22
2020/7/9
23
2020/7/9
24
2020/7/9
25
专家点评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 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 ;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 久,但觉得意味深长。”
《论语》-PPT课件

2、划出有关孔子的言论,并作简要分析(翻译)。
3、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及对后人的启 发和教育意义。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语出《论语·述而》
翻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 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 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 子。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 有素质有修养的人为自己没有能力而感到忧心,不为别人 不了解自己而担心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 直译:仁离我们很远么?我想要仁,那个仁来到了 !
意译:"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就不远.]只要我诚心想要 做有"仁爱"之心的人,并且身体力行,努力去做,那么,这"仁 "自然就会来到我的身边[意思是:我自然就会成为有仁爱 之心的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 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
• 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 事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新解》这样解释:“立, 三十而立之立。达,如是闻非达之达。己欲立,思随分立人。己欲达, 思随分达人。孔子好学不厌,是欲立欲达;诲人不倦,是立人达人。 此心已是仁,行此亦即是仁道,此则固是人人可行者。”苏州有一中 学,取名立达,当即是孔夫子仁之方的意思。何有于利哉。如果用利 达为名,倒像是一个商号了。孟夫子有言,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即 使是市场经济,也是不能惟利是图的。
• 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片段并
《论语》ppt课件

社会责任
论语提倡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论语》ppt课件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核心思想 • 《论语》的名言警句 • 《论语》的现代意义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总结词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重要的哲学思想 之一,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物时要 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避免过度或不
及。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 度和处事原则,通过保持中正、平和的 态度,可以避免偏颇和极端,达到和谐
与平衡的状态。
中庸之道还强调了适度原则,认为在追 求个人利益和社会进步时,要保持适度 和平衡,避免过度追求或过于保守的态
详细描述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 动荡不安。同时,诸子百家兴起,各种思想流派涌现 ,为《论语》等经典著作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
该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总结词
0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人际关系的名言
详细描述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注重道义和仁慈,不要只看重利益和金钱。
总结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详细描述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心胸开阔和坦荡,而小人则常常心胸狭窄、 忧虑不安。
《论语全文及释义》课件

总结词
阐述做人的基本原则
详细描述
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主要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君主等。
为政篇
总结词
讲述政治理想和道德规范
详细描述
为政篇主要讲述了孔子的政治理 想和道德规范,强调了君子的品 德和行为,以及如何通过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理想社会。
八佾篇
详细描述
公冶长篇主要讲述了人才评价和治世 之道,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强调 了人才的重要性和治世的智慧。
03 《论语》全文释义
CHAPTER
学而篇释义
总结词
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
详细描述
学而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提升个人素质和智慧的必经之路。同时,该篇 还提出了做人应具备的品德,如孝顺、诚实、友善等,认为这些都是成为优秀人才必备
文化传承的载体
人类文明的瑰宝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 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瑰宝,对世界文化 产生了广泛影响。
智慧的结晶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智慧 结晶,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世 之道。
05 《论语》的现代应用
感和忠诚度。
团队协作
孔子提倡的“和为贵”思想有助 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关系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战略决策
孔子的智慧对于企业战略决策具 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在面 临重大抉择时,企业可以借鉴“ 三思而后行”的原则,审慎思考
,避免盲目决策。
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修身养性
通过学习《论语》,个人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 境界,培养谦逊、宽容、自律等品质,更好地面对生活中 的挑战和困难。
阐述做人的基本原则
详细描述
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主要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君主等。
为政篇
总结词
讲述政治理想和道德规范
详细描述
为政篇主要讲述了孔子的政治理 想和道德规范,强调了君子的品 德和行为,以及如何通过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理想社会。
八佾篇
详细描述
公冶长篇主要讲述了人才评价和治世 之道,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强调 了人才的重要性和治世的智慧。
03 《论语》全文释义
CHAPTER
学而篇释义
总结词
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
详细描述
学而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提升个人素质和智慧的必经之路。同时,该篇 还提出了做人应具备的品德,如孝顺、诚实、友善等,认为这些都是成为优秀人才必备
文化传承的载体
人类文明的瑰宝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 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瑰宝,对世界文化 产生了广泛影响。
智慧的结晶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智慧 结晶,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世 之道。
05 《论语》的现代应用
感和忠诚度。
团队协作
孔子提倡的“和为贵”思想有助 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关系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战略决策
孔子的智慧对于企业战略决策具 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在面 临重大抉择时,企业可以借鉴“ 三思而后行”的原则,审慎思考
,避免盲目决策。
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修身养性
通过学习《论语》,个人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 境界,培养谦逊、宽容、自律等品质,更好地面对生活中 的挑战和困难。
《论语》赏析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古人的评价)
+ 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 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 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 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
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 子张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
2021/3/28
3
语录体: 中国文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
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 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 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语录体特点: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 语句简短流畅、通俗明了、诙谐机智。
孔子毕生致力于研究为政和为人之道,却一直郁郁 不得志,知道50岁才被任命为中都宰、小司空,后升为 大司寇,兼管丞相实务。
后来,周游列国的孔子重新回到了鲁国,然后一边 开始讲学,一边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校了《诗》、 《书》、《礼》、《易》、《春秋》等典籍。公元前479 年,孔子因承受不了得意门生都先他而去的打击去世。 孔子终其一生都没有自己的著作,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把他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整理记录下来,构成了我们 读到的这部《论语》。
1
《论 语》 简介
人物 生平
成长 背景
篇章 结构
主要 思想
名段 选读
专家 点评
2021/3/28
2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 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 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教育原则等。 是“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全书共20章、 492篇,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代传 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 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 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 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 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
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 子张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
2021/3/28
3
语录体: 中国文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
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 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 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语录体特点: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 语句简短流畅、通俗明了、诙谐机智。
孔子毕生致力于研究为政和为人之道,却一直郁郁 不得志,知道50岁才被任命为中都宰、小司空,后升为 大司寇,兼管丞相实务。
后来,周游列国的孔子重新回到了鲁国,然后一边 开始讲学,一边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校了《诗》、 《书》、《礼》、《易》、《春秋》等典籍。公元前479 年,孔子因承受不了得意门生都先他而去的打击去世。 孔子终其一生都没有自己的著作,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把他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整理记录下来,构成了我们 读到的这部《论语》。
1
《论 语》 简介
人物 生平
成长 背景
篇章 结构
主要 思想
名段 选读
专家 点评
2021/3/28
2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 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 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教育原则等。 是“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全书共20章、 492篇,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代传 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分享论语ppt课件

《论语》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对于培 养人的品德和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人生智慧
人生态度
《论语》中孔子对于人生的态度 ,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对于我们正确看待人生中的 得失、进退、荣辱等方面具有重
要的启示意义。
修身养性
《论语》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 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修养自 己的品德和性情,才能成为一个
3
指导人生规划
论语中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可以为个人的人生规 划提供指导和启示,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 人生目标。
06
结语
总结分享内容
本次分享主要围绕《论语》的核 心思想展开,包括仁爱、忠诚、
礼义、智勇等方面。
通过讲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和故事,深入阐述了孔子及其弟 子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分享论语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核心思想 • 论语的智慧与启示 • 论语的现代意义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02
03
主题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 经典之一,对后世影响深 远。
内容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涉及伦 理、政治、哲学等多个领 域。
THANKS
感谢观看
真正优秀的人。
人生目标
《论语》中提出了“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 想,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 标,即做一个有爱心、有道德、
有责任感的人。
管理智慧
领导之道
《论语》中提出了“为政以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生”等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中的领导艺术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
组织管理
论语解读 PPT

《论语》和《__
_》《___中》庸
《___》孟合子称为
“四大书学”。
2021/3/16
名著导读《论语》
25
目录
❖ 第一篇 学而 ❖ 第二篇 为政 ❖ 第三篇 八佾 ❖ 第四篇 里仁 ❖ 第五篇 公冶长 ❖ 第六篇 雍也 ❖ 第七篇 述而 ❖ 第八篇 泰伯 ❖ 第九篇 子罕 ❖ 第十篇 乡党
第十一篇 先进 第十二篇 颜渊 第十三篇 子路 第十四篇 宪问 第十五篇 卫灵公 第十六篇 季氏 第十七篇 阳货 第十八篇 微子 第十九篇 子张 第二十篇 尧曰
温、良、恭、俭、让
有教无类
教 教育 思想
学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启发式教学 举一反三 温故知新
为人处世 谨言慎行
以身作则,推己及人
处世 思想
哲学思想: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对富贵的态度:富贵于我如浮云 对仕宦的态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对人生的态度:生无所息 对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
2021/3/16
论语解读
•儒家文化的代表作
哲学——宗教
•孔子从中国走向世界
忠恕两道——孔子学院
•《论语》解读版本不一
相近相似——针锋相对
•孔子的形象需要还原
凡人——圣人 实践——理论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2021/3/16
— —1998年全世读《论语》
36
学而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
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 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 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 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
相焉。”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
舞雩,咏而归。”
而归。”
子曰:“吾与点也。”
(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
(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
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
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
《论语》 有效教学之我见
2021/3/1
1
六个问题:
1、教什么?(定位) 2、怎么教?(课型) 3、需要教师作什么? 4、《论语》全册教学流程设计建议 5、几个补充的“重视” 6、关于作文训练
2021/3/1
2
一、教什么?
定位
2021/3/1
3
《前言》 第一、正确理 解课文内容。 第二、探究传 统文化在现代 社会的地位和 作用。 第三、提高个 人精神品格。 第四、体会并 把握阅读文化 论著的基本方 法。 第五、进一步 培养文言语感, 提高文言阅读 能力。 2021/3/1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 以评析。(3分)
2021/3/1
5
2010年浙江省高考卷 24.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 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 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 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小人鱼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 也。”(欧阳修《朋党论》)
四、你们结合孔子的评价来谈谈他们几位的志向有何不同?
五、你同意孔子对曾点的赞赏吗?很多人对“孔子对曾点的赞
赏”
不是很理解,觉得不像孔子的平常“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
态,老师也翻阅很多资料,许多专家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
你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教师设问:既然欣赏同意
曾点的观点,应该是高兴才是,正应该是“夫子欣然喜曰”
才对,他为什么喟然而叹呢?引导学生结合孔子的生平、
社会背景、政治理想来分析孔子)
2021/3/1
15
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
2021/3/1
(课 型)
12
言语课
2021/3/1
13
主题探讨课(文章理解课)
一、导入
二、请同学们对照注解,先自己疏通,看看
还有哪几个字词不懂的。
三、大家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原
文来回答我的问题。
教师总结为“志”,本文就是孔子要求学生
谈
谈自己的志向。
四、你们结合孔子的评价来谈谈他们几位的
文化评价 文化传承
方法
4
2009年浙江省高考题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 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 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 分)
1.不追求系统和深度; 文 2.还原孔子; 化 3.《论语》对现实社会的作用;
4.《论语》对个人精神品格的影响。
基本要求:联系和比较。
方 1.内部相关材料的联系与比较,同其他文献材料的联系与比
法 较;
2.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联系的材料可多可少,探讨的问题可
202深1/3可/1 浅。
11
二、怎 样 教?
《教师用书》
《指导意见》
第一、注意引导学生认 真阅读原著,进一步提 高文言阅读能力。
文字
(理解积累)
第二、引导学生自觉运 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 正确把握孔子思想内涵。
第三、注意引导学生树 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注意观点,正确评 价孔子和孔子思想。
第四、注意引导学生理 论联系实际,批判继承 民族文化遗产。
3.重点: ⑴疏通文字、诵读名句名段不少于一课时。
⑵比较准确把握主题内涵,允许多元解读。
⑶阐发经典在现代社会意义(社会、个人 )。
2021/3/1
9
文字:
1.重要的实词、文言句式、文言虚词、源于《论
语》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尤其古今异义
教 的成语); 学 2.有些语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不必过于讲究 的 字字落实、句句翻译; 点 3.注意古今汉语的比较和沟通(关注文言练习中 和 富有探究性的题目)。
难 度 值
文化: 1.不追求系统和深度;
2.还原孔子;
3.《论语》对现实社会的作用;
2021/3/14.《论语》对个人精神品格的影响。 10
(考试说明)
1.重要的实词(高考考纲160个实词)、文言句式、文言虚 词、源于《论语》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尤其古今 文 异义的成语); 字 2.有些语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 句句翻译; 3.注意古今汉语的比较和沟通(关注文言练习中富有探究性 的题目)。
鱼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
阳修《朋党论》)
2021/3/1
7
《论语》选修课的定位应该是: 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 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
具体化为: 古汉语教学,文化名句赏析,
主题内涵探究,文化思想传承。
2021/3/1
8
1.定位:篇章教学
2.目标:读懂文章、积累什么东西让孔子心有戚戚焉?我
们怎么理解曾点的观点?
2021/3/六1 、分角色朗读。
14
文 化教育 课
一、导入
二、请同学们对照注解,先自己疏通,看看还有哪些字词不懂
的。
三、大家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原文来回答我的问题。
教师总结为“志”,本文就是孔子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志向。
2021/3/1
6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 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
出 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2009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 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2010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
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