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

合集下载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特性及应用前景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特性及应用前景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特性及应用前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

它被广泛研究和利用,因为它具有许多生物特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首先,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和适应性。

它可以生存于不利条件下,如高温、酸碱度变化、干旱和紫外线辐射等。

其生存能力使得它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存活并保持活性。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具有中等大小的基因组,其中包含许多代谢基因和毒素基因,使得它可以合成多种有益于生存的物质。

其次,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

它是一种产孢菌类,即可以形成孢子以在环境中长时间存活。

这种特性使得它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和细胞内存储,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商业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产生多种酶和抗生素,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抗生素素和抑菌物质等,这些物质在生物技术、制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首先,在农业领域,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农药来控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

它可以产生多种杀虫剂和抗生物素对农作物进行保护,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抵抗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在食品工业中,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

它能够抑制食品中的有害细菌和真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用于发酵食品的生产,如乳制品、面包等,具有提高产品口感和营养价值的作用。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中也具有潜力。

它可以降解污染物和重金属,减少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同时,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如油污水体、矿山废弃物等,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平衡的建立。

总之,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细菌。

它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丰富的生物学特性和多种潜在应用价值。

随着对该菌种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相信它将在农业、食品工业、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 国标

枯草芽孢杆菌 国标

枯草芽孢杆菌国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工业、医药、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枯草芽孢杆菌的国标以及相关内容。

1. 国家标准枯草芽孢杆菌的国家标准为GB 4789.44-2016《食品中微生物学检验植物蛋白酶产生菌检验》。

该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植物蛋白酶产生菌的检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

该标准将枯草芽孢杆菌归为植物蛋白酶产生菌中的一类,要求对食品中的植物蛋白酶产生菌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2. 特征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外酶,如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在分解有机废物、促进土壤肥力、生物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也能够产生类胡萝卜素、粘多糖、脂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和保健功能。

3. 应用3.1 食品工业枯草芽孢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植物蛋白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够分解大分子的蛋白质为小分子多肽、氨基酸等,使蛋白质变得更易消化吸收,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大量的植物蛋白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豆腐、面筋、大豆酱等豆制品的加工过程中,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提高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也被用于肉制品和干制品等食品的生产中。

它能够产生乳酸和醋酸等有益的风味物质,在肉制品和干制品的发酵和储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医药枯草芽孢杆菌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它能够产生多种抗生素,如链霉素、喹诺酮类等,在医药制品的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也被用于生产乳酸菌制剂和酶制剂等生物制品。

3.3 农业生产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它能够分解农田中的植物秸秆和稻草等有机废物,促进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分解和释放,增加土壤的肥力。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也能够分解叶面喷施的肥料和农药,减轻污染,保护环境。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特性及应用现状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特性及应用现状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特性及应用现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着重介绍该菌的生物特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特性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1. 形态特征:枯草芽孢杆菌呈直杆状,通常单个细胞长度为2-3微米,宽度为0.4-0.8微米。

菌落表面光滑,呈乳白色或淡黄色。

2. 生长条件: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菌,但也能在缺氧条件下生长。

它能够在温度范围为10-50摄氏度下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

菌落形成速度较快,通常在24-48小时内能够形成较大的菌落。

3. 营养需求: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营养需求较低的细菌,能够利用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盐进行生长。

它能够利用谷氨酰胺、酪氨酸等氨基酸作为碳源和能源。

4. 生防特性: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广谱的抗病原菌能力,能够分泌多种抗微生物物质,如抗生素、酶和胞外多糖等。

它还能够竞争性附着在植物表面,并通过产生抗生素等物质来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5. 益生菌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生物制剂中,作为益生菌用于改善人和动物的健康。

它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食物消化吸收等益生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现状:1. 农业领域: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农药的制备。

它可以通过产生抗生素和酶等物质来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2. 医药领域: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它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改善人体健康,对调节肠道功能、防治腹泻和便秘等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产生抗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3. 环境领域:枯草芽孢杆菌在环境领域中被应用于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和生物除臭等方面。

枯草芽孢杆菌农用

枯草芽孢杆菌农用

枯草芽孢杆菌农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常见的农用微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形态呈细长的直杆状。

枯草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等环境中,也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用方面的应用包括土壤改良、植物生长促进、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首先,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优秀的土壤改良菌种。

它能够分解有机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残留农药和重金属,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它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提高植物的养分利用率。

同时,枯草芽孢杆菌还能够产生多种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施用枯草芽孢杆菌来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枯草芽孢杆菌还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

它能够产生一系列抗菌物质,如抗生素、抗菌肽等,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病害的发生。

同时,枯草芽孢杆菌还能够诱导植物产生一系列抗病物质,增强植物的抵抗力,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施用枯草芽孢杆菌来防治作物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用于生物肥料的制备。

通过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提取其中的菌体和代谢产物,制备成为生物肥料。

这种生物肥料不仅具有提供养分的功能,还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与传统的化学肥料相比,生物肥料具有无毒性、环保性和持久性等优点。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农用微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合理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虫害,制备生物肥料等,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提高其应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拉丁学名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 Cohn 芽孢杆菌属的一种。

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

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

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

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

需氧菌。

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

中文名:枯草芽孢杆菌其他外文名:Bacillus subtilis类型: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即“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属的一种。

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

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

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

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

需氧菌。

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

有的菌株是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的重要生产菌;有的菌株具有强烈降解核苷酸的酶系,故常作选育核苷生产菌的亲株或制取5'-核苷酸酶的菌种。

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制研究较清楚。

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

长沙泰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分离提纯枯草芽孢杆菌菌种。

成份含量枯草芽孢杆菌及生物酶、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辅助剂功效特点1、本品对特殊菌体进行促芽孢和微胶囊包被处理,在孢子状态下稳定性好,能耐氧化;耐挤压;耐高温,能长期耐60°C高温,在120°C温度下能存活20分钟;耐酸碱,在酸性胃环境中能保持活性,可以耐唾液和胆汁的攻击,是饲料微生物中可100%直达大小肠的活菌。

2、枯草芽孢杆菌以孢子状态进入消化道后,迅速由休眠状态复活,在短期内繁殖成高含菌量的优势种群,消耗掉肠道内大量氧气,并能产生过氧化氢、细菌素,建立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厌氧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的生长,从而预防腹泻、下痢等肠胃道疾病。

枯草芽孢杆菌的种类

枯草芽孢杆菌的种类

枯草芽孢杆菌的种类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在环境中广泛分布。

它以其多样性的基因组和出色的适应能力而闻名。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直立的杆状形态。

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在土壤、水体、空气等各种环境中生存,并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们在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中起到了生物控制和营养供给的双重作用。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能够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抗菌物质、激素、酶和溶解有机物的酶等。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分为多个亚种。

其中最重要的亚种包括亚种natto、亚种spizizenii、亚种licheniformis 和亚种subtilis。

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生理学特性和生物学活性。

这些亚种在微生物学、农业、食品工业和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首先,亚种natto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枯草芽孢杆菌。

它可以通过发酵大豆制作出传统的纳豆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风味。

亚种natto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降低胆固醇等药理学活性。

第二,亚种spizizenii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启动植物免疫反应,并使植物对病原体和胁迫条件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亚种spizizenii也能够促进土壤的有机质分解和酶活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第三,亚种licheniformis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常见的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产酶和产纤维素能力。

亚种licheniformis可以分解复杂的碳源,如淀粉和纤维素,从而提高食品加工效率和品质。

此外,亚种licheniformis还能够产生抗菌物质,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最后,亚种subtilis是最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枯草芽孢杆菌亚种之一。

它具有多样性的基因组,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生理条件。

亚种subtilis可以产生丰富的酶类和有益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

总结而言,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广泛的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分离培养方法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分离培养方法

1.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分离培养方法1.1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它是一种常见的土壤菌,同时也存在于水体、空气和植物表面等生物体的附属物中。

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产生芽孢和分泌代谢产物的能力,因此在农业、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是研究其生理特性和应用价值的基础工作之一。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分离培养方法。

1.2.1 选择性培养基为了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并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常采用含有适当抑菌剂的选择性培养基。

例如,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有Mannitol-Egg Yolk-Polymyxin(MYP)和Bacillus Cereus Agar(BCA)等。

1.2.2 样品采集从土壤、水体或其他可能存在枯草芽孢杆菌的环境中采集样品。

样品的选择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生物体和环境因素对细菌分布的影响。

1.2.3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稀释、过滤、震荡等。

通过处理可以去除一部分不相关的微生物,并将枯草芽孢杆菌分散在培养基中。

1.2.4 培养基接种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用无菌的铁环或吸管进行操作。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1.2.5 培养条件调控根据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特性,可以调控培养条件来促进其生长和芽孢形成。

例如,增加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调节培养温度和pH值等。

1.2.6 分离纯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可以观察到菌落的形成。

根据形态学特征,选择单个菌落划线分离,并进行纯培养。

通过多次传代培养,可以得到纯种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

2. 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价值2.1 农业领域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特性,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可以降解农药和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具有修复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1]枯草芽孢杆菌对水产中的弧菌、大肠杆菌和杆状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有很强的抑
制作用,有效预防水产动物肠炎,烂鳃等疾病。分泌大量几丁质酶的功能,几丁 质酶可分解病原真菌的细胞壁而抑制真菌病害,分解养殖池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净化水质;分解池中残饵、粪便、有机物等,具有很强的清理水中垃圾小颗粒的作 用
枯草芽孢杆菌改善有害蓝藻泛溢造成的水质浑浊问题,水质由浑变清,具有很强的净化 水质功能,具有较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促进饲料中营养素降解,使水 产类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利用更加充分; 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减少对虾病害发生,可以大大提高对虾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生 物环保,刺激水产动物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对虾病害发生,明显提 高对虾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净化水质,无污染,无残留。 1.枯草芽孢杆菌菌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 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枯草芽孢杆菌迅速消耗环境中的游离氧,造成肠道低氧,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并产 生乳酸等有机酸类,降低肠道PH值,间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长。 3.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 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 枯草芽孢杆菌不仅在饲料中应该比较广泛,在污水处理及生物肥发酵或发酵床制作中应 用也相当广泛,是一种多功能的微生物。 水上形态: 在枯草杆菌丰富的水体里,水的表面张力比较大,可以在吹出来的泡泡的小圈上形 成一层膜。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 细胞 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 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 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 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 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 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 氨酸形成吲哚。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 制研究较清楚。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 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定殖的研究现状摘要:检测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动态变化最常规的方法是抗药性标记法,通过目标细菌的自发突变或诱变,筛选出抗高浓度抗生素的突变体,再以此标记株进行回收检测。

常用的抗生素有利福平、链霉素等。

除了抗药性标记法外,还有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抗体技术、Western印迹法、基因标记法、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标记法等也在植物内生菌的检测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内生菌定殖荧光标记法绿色荧光蛋白(GFP)1 内生菌定殖简介1.1内生菌的概念内生菌(Plant endophyte)是指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间隙或细胞内,不引起植物组织明显症状改变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等[1]。

可通过组织学方法或从严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中分离或从植物组织内直接产生扩增出微生物DNA的方法来证明其内生[2]。

植物内生细菌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已从植物中分离得到植物内生细菌,其中有的对宿主植物起到有利作用,而有的则具有潜在的致病性。

研究人员利用多种方法对植物内生细菌的内生定殖进行研究,发现了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规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的持续提高,植物内生细菌在生态型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1.2内生菌定殖接种方式接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或其它内生菌等,根据定殖的情况,采用伤根、灌根和叶腋接种法,研究内生菌在植物体内、根表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3]。

内生细菌一般在植物细胞间隙或在植物细胞壁围城的空间内定殖[4]。

内生细菌进入宿主植物体内包括三个阶段.即其对植物的吸附、侵入和定殖。

内生细菌对宿主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专一性,植物内生细菌源于根际土壤,当其在植物根表附着后就开始侵染宿主并定殖。

内生细菌首先进入根皮层,利用某些酶类或物理作用通过皮层间隙纵深进入,在内皮层细胞壁未加厚的位置侵入中柱,之后进入木质部导管,细菌随着植物的生长借助蒸腾作用运送到植物上部营养器官或繁殖器官中,从而定殖于宿主植物体内。

1.3内生菌定殖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由于植物内生菌与病原菌具有相同的生态位,在植物体内相互竞争空间、营养,使病原菌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而消亡,从而增强宿主抵御病害的能力[5,6],通过植病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通过一种或多种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降低植物病原菌的数量或抑制其致病能力而减轻植物病害,为未来生态型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并且对于替代或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农业生态系统,保持植物微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医药上,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等[7]。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已经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多种内生菌,从众多的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中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内生菌代谢产物研究结果发现,药用植物内生菌既可以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的活性成分,也可以产生许多新型的化合物,这为我们筛选抗肿瘤药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目前,药用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应加强对药用植物与内生菌互相作用、内生菌改造、代谢调节以及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测定等方面的研究。

2 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定殖的检测方法2.1内生菌定殖的检测方法分类随着对内生细菌的研究深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研究植物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生长动态研究过程中运用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标记法,将标记好的内生菌接种到其宿主植物体内,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内生细菌是否进入植物体,不同内生细菌的侵染特性、从什么部位进入、在寄主中的定殖部位及其在植物的整个生活史的动态变化等,目前内生菌定殖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标记法,免疫学方法,基因标记法等[8]。

基因标记法通过转入外源基因,表达后可与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相区别,如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法[9]。

2.2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法荧光标记法(Fluorescent Labeling )利用GFP 融合蛋白技术来进行活细胞定位研究,是目前较为通行的一种方法,主要利用荧光蛋白或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标志物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分析[10]。

绿色荧光蛋白(GFP )常用的是来源于发光水母的一种功能独特的蛋白质,在光镜下进行研究,不需要制样,没有非特异性标记的影响。

GFP 经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镜激光照射后,可产生一种绿色荧光(如图1)。

利用GFP 做为目标蛋白[11],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其构建到载体上,可跟踪和判断生物细胞的分子变化,从而对蛋白质进行精确定位。

该法大致分为三个步骤:一,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二,转染真核细胞;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2]。

绿色荧光蛋白(GFP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蛋白质之一,GFP 有如下的优点: 检测方便, 只需激发光源,不需任何底物或辅助因子; 材料可活体观测, 无需预处理; 植物本身无绿色荧光, 不会有假阳性。

因此,它目前在动物、 植物、 微生物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3 内生菌定值的发展近况及未来趋势3.1植物内生菌的动力学研究植物内生菌的动力学主要指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分布和运动[13,14]。

植物内生菌具有一定的运动性,运动不仅有利于定殖作用,而且可以使内生菌及时避开来自于外环境的生存压力。

内生菌一旦进入植物体内就寻找适合自已生存的组织定殖下来,而不是在各组织间到处扩散,有些学者认为植物内生细菌主要定图1 绿色荧光蛋白照射后产生的绿色荧光殖在细胞间隙[15]。

植物内生菌可以定殖于植物的根毛、叶片、细胞间隙等。

研究表明,植物内生细菌对不同宿主的亲和能力也不一样,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发生在植物发育的早期,也能发生在成熟的植株中,定殖在同种植物不同组织中的定殖细菌可以在组织之间流动,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分生组织中内生细菌的含量会比较高。

3.2植物内生菌研究方法进展检测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动态变化最常规的方法是抗药性标记法[16],通过目标细菌的自发突变或诱变,筛选出抗高浓度抗生素的突变体,再以此标记株进行回收检测。

常用的抗生素有利福平、链霉素等。

除了抗药性标记法外,还有免疫学方法[17],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抗体技术、Western印迹法、基因标记法、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标记法等也在植物内生菌的检测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尤其是GFP(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使植物内生菌的检测更加快捷,由于宿主植物生活环境多样性以及内生菌与宿主植物关系的复杂性,有关内生菌在植物内定殖和分布的情况目前都是采用多种研究技术同时分析。

4 结语植物内生细菌在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促进植物生长、抗病虫害、生物固氮、降解有毒害化合物等。

在深入研究植物内生细菌几十年中,发现内生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生产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对防治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等都有一定的作用[18,19],开发应用其资源菌不仅能解决农药带来的坏境问题,并且有的内生菌还可以降解环境污染物[20]。

因此,植物内生菌定殖的应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利用植物内生细菌定殖[21]等研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一项经济、有效、可持续的绿色无污染技术。

参考文献:[1] 韩继刚, 宋未.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潜力[J].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4): 374~379.[2] 文才艺, 吴元华,田秀玲.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J]. 生态学杂志, 2004, 23(2): 86~91.[3] 余建, 张志元, 高必达. 微生物在植株内定殖的研究概况[J]. 长沙大学学报, 2007, (09): 29~31.[4] 杨海莲, 孙晓璐, 宋未. 水稻内生阴沟肠杆菌的定殖研究[J]. 自然科学进展, 1999, (01): 92~93.[5] 蔡学清, 何红, 胡方平. 双抗标记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BS-2和BS-1在辣椒体内的定殖动态[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41~45.[6]贺宾, 宋荣, 高燕. 新疆棉花内生细菌及其定殖规律研究[J]. 中国棉花, 2004, 31(05): 19~26.[7] 闫孟红, 蔡正求, 韩继刚, 孙磊, 宋未. 植物内生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2004, (03): 8~22.[8] 路国兵, 张瑶, 冀宪领, 牟志美, 高绘菊, 吴绪东. 植物内生细菌的侵染定殖规律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07, (03): 88~92.[9] 刘忠梅, 王霞, 赵金焕, 王琦, 梅汝鸿. 有益内生细菌B946在小麦体内的定殖规律[J]. 中国生物防治,2005, (02) : 113~116.[10] 张献芳, 文凯, 逯晋忠, 王圣英, 祁高富, 赵秀云. 2株内生细菌在油菜体内的定殖、促生长及抗虫性检测[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04): 8~22.[11] 邹文欣, 谭仁祥. 植物内生菌研究新进展[J]. 植物学报, 2001, 43(09): 881~892.[12] 李强, 刘军, 周东坡, 朱婧. 植物内生菌的开发与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06, (03): 33~37.[13] 冉国华, 张志元.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及其应用[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365~373.[14] 卢镇岳, 杨新芳, 冯永君. 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分类、定殖与应用[J]. 生命科学, 2006, (01): 90~94. .[15]黄丽丽, 乔宏萍, 康振生. 植物内生细菌及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6):63~68.[16] 苏印泉, 朱红薇, 马希汉, 马养民,孙奎. 杜仲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25(06):1153~1157.[17] 刘吉华, 余伯阳. 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筛选方法[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 13 (04): 6~10.[18] 刘蕴哲, 何劲, 张杰, 等. 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菌物研究, 2005, 3(4): 30- 36.[19]石晶盈, 陈维信, 刘爱媛. 植物内生菌及其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6, 26(7):2395~2401.[20] 何红, 蔡学清, 关雄. 内生菌BS-2菌株的抗菌蛋白及其防病作用[J].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373~378.[21] 何红, 蔡学清, 洪永聪,关雄, 胡方平. 辣椒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J]. 中国生物防治, 2002,18(04): 171~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