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村景区管理1
云南民族村案例分析

云南民族村案例分析一.景区简介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
它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郑和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
有索道连接西山龙门,组成了民族村至西山风景区的旅游环路。
近来为发展旅游,先后建起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民族博物馆。
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
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
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它是反映和展示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基地, CIOFF中国委员会民间传统文化基地和国家民委全国首批民族工作联系点之一。
二.景区现状云南民族村当时作为云南省重点投入的第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在开局头年便创造了600多万游客的年接待量,日均达1.7万人次。
从1993年~1997年,年均游客人数300多万,日均8000多人次。
1999年世博会在昆明成功举办之后,云南民族村的影响和在云南旅游业中的重点景点地位明显下降,之后更逐年迅速下滑,从2000年~2003年,游客接待量分别从l16万降至62.3万人次。
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下半年,虽经多方努力,日均游客量为1000人次以下,2004年虽有起色,但平均游客量不到1200人次。
不久前昆明市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了《云南民族村产权转让公告》,公告称,云南民族村整体资产将进行公开拍卖,挂牌转让价3.773亿元。
公告表示,此次产权转让行为已经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并报经市政府同意。
公告指出,云南民族资产评估备案值为:资产总额59471.45万元,负债总额3346.99万元,净资产总额56124.46万元。
三.问题分析目前全国的主题公园,只有10%的公园赢利,70%亏损,20%持平。
云南民族村“低价”售盘

云岭天籁投 资公司将 利用 自身的资金 、艺术人 才等优势 ,通过 目 族村这一平台 ,开展 文艺演 出、艺术及娱 乐项 目建设。 民族村贝 通过合作 ,丰富和提升 自身的民族 文化 内涵 ,打造 国内著名 、世
界 知 名 的 集 观 光 娱 乐、 文 化 展 示 等 为 一 体 的大 型 景 区 。
E
财经
c o n o m
y
口 报道
云 南 民族村
资产 总 额 5
亿元
.
.
9 亿余元
,
挂 牌 售 价3
.
773
’
。
中 外 闻名的 民族村 为 什 么 要 以
”
少
“
优 惠价
出售 ? 前途 如 何 ? 谁 欲接
盘 ? 民族 村 将 何 去何 从 ?
^
B
& £j
一
||
,
日前 ,一则转让 公告 引人关注 :云南 民族村将 进行产权 转
隶 属 昆明 滇 池 国 家 旅 游 度 假 区 ,其 收 入 来 源 主 要 是 7 元/ 的 门 O 人
票。1 年来 ,已接待2 O 6 1 多万人次 。 “ 0 收入来源单 一 ,经营模
式花样 不多,已成为云南 民族村迈向更高水平 的瓶颈 。”一位担 任 过国内多个著 名景区投 资经 营顾 问的胡姓 学者 表示。 在今年8 2日举行 的昆明市委工作 会上 ,省委常委 、市委 月1 书记仇和就 明确提 出: “ 民族村在 二次创业 中,要注意不能过度 商业化 ,不能搞临时性建筑 。今 天的建筑过几十年 、一百年后就
这 ~ 系列 条件 看 似 苛 刻 ,但 许 多 云 南旅 游界 资深 人 士 表 示 ,
云南民族村景区景点导游员管理研究

On M a g m e ur s u d f Sc n c S o s i na e ntTo itG i e o e i p t n Yu a to lte la e nn n Na i na ii s Vi g l
W U A—a ii i
( ui s F cl , um n tl r ol e K n n 5 0 3 C ia) B s es aut K n igMe l g C l g , umi 6 03 , hn n y au y e g
第2 7卷 第 4 期 21 0 1年 7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 n lo n n tlu g olg o r a fKu mi g Mealr y C l e e
Vo. 7 12 No 4 .
J1 2 1 u . 01
d i1 .9 9 ji n 10 0 7 .0 0 . 2 o:0 3 6/ .s .0 9— 4 9 2 1 .4 0 1 s 1
目前 的 状 况 。
也给地方经 济带来 了新 的发展 契 机。在旅 游行 业 ,
导游 的服务是影 响旅 游服 务质量 的 重要 因素 之一 , 是旅游服务工作 的主体 和第一线人 物。导游服 务作 为旅游产 品的一部分 向旅游者 出售 ,从旅游开始 到 结束 ,导游是与旅游者接触最多的关键人物 。 旅 行社 单 纯依 靠 全 陪和地 陪 的服 务来 完成 对 特 定 的景 区景 点景 观 的宣传理、劳动合 同制度不规范、保 险福利落 实不到位 、导 游激 励机制作 用有效性较差 、导 游绩效管理体 系不 完善等 问题 ,建议从加强导游培 训和 管理 、建立合理 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加 以改善。
村落景区管理规章制度

村落景区管理规章制度
《村落景区管理规章制度》
村落景区是具有独特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村落景区,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村落景区管理规章制度要明确景区的管理责任部门和管理范围。
各个村落景区管理单位应明确自己的管理范围,明确管理区域的边界和范围,制定出具体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
其次,规章制度要明确游客的参观游览行为规范。
游客在参观村落景区时,需要遵守景区的参观游览规定,不得在景区随意涂写、践踏花草树木,不得破坏景区设施,保护景区的环境卫生和自然风光。
再次,规章制度要明确景区内商业经营行为规范。
村落景区内的商业经营要明确经营规范和范围,不得恶意竞争,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景区内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管,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最后,规章制度要明确景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原则。
村落景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要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方案,科学合理地进行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保护好景区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总之,村落景区管理规章制度是保护和管理好村落景区的重要基础,各个村落景区管理单位应加强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景区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

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05.28•【字号】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5号]•【施行日期】1997.05.28•【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5号)《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1997年5月28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7年5月28日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1997年5月28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业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旅游业,是指从事旅游经营和主要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服务的行业。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参加旅游活动、从事旅游经营和管理的组织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本地实际,加大旅游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并负责组织实施。
鼓励、支持国内外的组织和个人在本省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经营旅游业。
鼓励、支持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
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发展民族旅游项目,培养少数民族旅游人才。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旅游业的管理工作。
地、州、市、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的管理工作。
县以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条例的有关规定行使相应的行政执法职权。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业实行管理。
第六条对为发展旅游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发布单位】82310【发布文号】【发布日期】1993-04-07【生效日期】1993-04-07【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93年3月5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3年4月7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护第三章规划第四章建设第五章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一条为加强大理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加速开发和科学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促进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务院发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大理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集优美的山水景观、众多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一体。
是游览观光、度假休疗和开展经济、科研、文化活动的多功能、大容量的高原山岳湖泊风景名胜区。
第三条第三条经国务院批准的《大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大理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管理的依据。
大理风景名胜区包括:苍山洱海、石宝山、鸡足山、巍宝山、茈碧湖温泉五个景区。
五个景区分别由若干景点组成。
第四条第四条大理风景名胜区实行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加速建设、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
坚持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第五条第五条大理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在风景名胜区内采取多层次、多形式投资,按规划进行建设。
第六条第六条大理风景名胜区实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管理体制。
第七条第七条在大理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尊重和维护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照顾当地各族群众的利益。
第八条第八条在大理风景名胜区内活动的一切单位、驻军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论体验旅游时代主题公园的营销策略_以云南民族村为例_李强

经济与管理论体验旅游时代主题公园的营销策略以云南民族村为例李 强 陈一智 刘 丽(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092)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水平日益提高,传统的大众旅游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人们追求的是旅游中的深刻体验。
主题公园是一种移植性的现代休闲娱乐旅游目的地,改革营销策略,增强体验性对主题公园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体验旅游;主题公园;营销策略作者简介 李 强(1975 ),男,山东新泰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也顺应时代潮流从传统的大众旅游转变为体验旅游。
人们旅游所追求的是在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旅游活动中获得丰富而独特的体验。
然而,由于没有深入研究游客的需求变化,忽视人们对深度体验的追求,大部分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差,体验性不强,从而造成多数主题公园失去竞争力,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如何进行体验式营销成了主题公园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验经济与体验旅游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要是逐步得到满足的。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
在经济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具有个性化的体验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
所以,体验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需求的结果。
体验经济由美国学者约瑟夫 派恩(B Joseph Pine )和詹姆士 吉尔摩(Ja m es H G il m ore)最早提出并在其合著的 体验经济 一书中做出了系统的分析,认为 体验经济,就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的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
体验是一种感觉,它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达到的情绪、体力、智力、经验甚至是精神的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人们的意识层面所产生的感觉。
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体验旅游成为人们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可以说体验旅游是体验经济发展的产物。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 文化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强民族自豪感。
3. 生态保护:少数民族村寨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民族团结:乡村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民族团结,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5. 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6. 教育普及:通过乡村旅游,游客可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传统技艺,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
7. 社会稳定: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吸引游客,增加人口流动,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
六月二十四
四月中旬
民族村里天天过节,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除了因天气冷不过傣族的泼水 节之外,个个村寨都很热闹。
Page 18
承包单位 景区管理企业: 云南民族村有限责任公司
官方网站:/ 景区企业文化 企业核心价值观: 传承文化 引领欢乐 企业总方针: 紧紧围绕民族文化这一条主线,通过深入挖掘和提炼民族文化精髓,以市场需要为 导向,以景观、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为重点,以创新制造差异,以快乐吸引游客为目 标,着力促进由单一观光型景区向具备参与、体验、度假、休闲功能的复合型景区 转变,提升景区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形象标准: 诚信优质的服务 舒适优美的环境 热情礼貌的员工 高效廉洁的管理
Page 23
谢谢观赏 ~~~~~~~~~~~
Page 24
Page 3
景区基本介绍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地处昆明市区的南 部,背靠西山森林公园,紧邻高原明珠滇池,距市区10公里,云南 民族村作为全国著名的主题文化公园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黄金周 旅游热点地区旅游接待信息发布单位,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 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浓缩于湖光山色 之中,融峻山秀水、玲珑景致和珍稀植物于园林绿化之中。 景区占地面积为1264.96亩,其中水域面积463.96亩。经过多年的 开发建设,已建成开放的有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 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藏族、景颇族、哈尼族、德昂族、壮 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僳僳族、普 米族、满族、回族、瑶族、阿昌族共25个云南少数民族村寨。同 时还建有滇池大舞台、民族团结广场、风味食品城等集观赏、游 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旅游配套设施。
Page 4
总体概况
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条由东向西仲入滇池的狭长的半岛 沙滩,俗称“海埂”。其占地面积2万亩,有天然的游浴场和体育训练基地 ,为消夏娱乐度假的好地方。它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郑和公园等 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有索道连接西山龙门,组成了民族村至西山风景区 的旅游环路。近来为发展旅游,先后建起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民族博物馆 。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僳僳、独龙等 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 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 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 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 族文化的缩影。
Page 19
行政机构
民族村的资产所有者——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管理委 员会
目前云南民族村还属于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
2008年云南民族村将在发展模式上进行重大改革,对旧体制说“再见”。 进行改制,将改变其原有的国有身份,走向资本市场,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财团及 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实现资本与资源的佳结合。 云南民族村一直是昆明旅游一张重要“王牌”。建村10年来,国家累计投资1.9亿 元,其中1.22亿元是靠近5年来的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目前,云南民族村已累计完 成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4769.57万元,实现净利润5342.32万元。2002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国家景区。 多年来,云南民族村一直戴着“国有”帽子,按照事业单位机构配置编制,管理 机构臃肿,管理人员众多。自1998年起,民族村四次“消肿”,2000年,云南民族 村正式改制为企业,2003年,其部门由原来的28个精简到5个,中层干部从78个减少 为19人,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
方面面临着景点老化急需资金改造,另一方面又面对着资金的困扰。为保 住云南民族村这块旅游“王牌”,改制已成了一剂激活民族村的最好“良 方”。 云南民族村表示,将在发展模式上取得新的突破, 进一步拓宽发展的投 融资渠道,通过联合、兼并、收购,以及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对民族 村资产进行重组,以大项目为载体,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大财团及民间 资本参与,增强民族村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与省市的合 作互动,争取跨区域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推动发展。
云南民族村作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荟萃了云南各民族 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是反映和展示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窗口,为美丽的 春城增添了又一令人难忘的旅游景点。
Page 9
Page 10
Page 11
Page 12
Page 13
Page 14
Page 22
发展大事件
2012年8月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2年3月荣获“云南最具影响力文化企业”荣誉称号2009年9月被昆明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 会认定为“昆明名牌产品”。2009年9月被昆明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为“昆明名牌产品 ”。 2009年6月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称号。 2008年4月荣获“云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2007年12月6日云南民族村荣获“国家旅游名片”。 2007年10月31日荣获昆明市首批“精品公园绿地”中“精品公园”称号。 2001年11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创建单位”荣誉称号。 2001年3月20日获得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001年1月10日国家旅游局授予民族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1999年7月荣获昆明市第十五届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1999年6月6日被评为云南省首批11个“优秀旅游景区”之一。 1999年2月28日被国家民委授予“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民族文化基地”和被省民委授予“云南 省民委民族文化基地”,并举行授牌揭幕仪式。 1998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国家民委文化基地”,同期,经文化部群文司同意被命名为“国 际西奥夫中国委员会民间传统文化基地”。 1998年荣获昆明市旅游行业“文明示范单位”称号。
建设主题
基本思路
云南民族村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及云南民族村的具体实
际,综合考虑云南民族村的开发条件、影响因素等,云南民族 村二次创业的基本思路为:以 云南民族文化、康乐环境、自然 和区位条件为基础,以民族休闲度假,民族文化和昆明历史文 化等3种类型旅游资源为重点,以民族观光、特色餐饮、旅游 购物等作为一般开发对象,相互补充,展现 云南民族村作为“ 民族文化欢乐园,休闲度假目的地”为主要定位特色,不断增 强云南民族村的内在吸引力,实现观光与度假相结合、以度假 为主的项目集群,形成适应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 产业体系
景区管理——云南名族村
景区基本介绍 总体概况 建设主题 景区资源条件 承包单位 行政机构
管理机制
主要资金来源 发展大事件
Pag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社 会文化风情的 窗口,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基地,CIOFF中国委员会民 间传统文化基地和国家民委全国首批民族工作 联系点之一
Page 16
民族村景点分布
Page 17
景区资源条件
近来为发展旅游,先后建起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民族博物馆.集云南主要 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 、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 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 景区活动: 白族三月街 傈僳族刀杆节 三月中旬 二月七日
Page 15
主题形象
云南民族村二次创业、发展的主题形象为:民族文化欢乐园、休闲度假目 的地。
基本方针
1、一个突出——突出云南民族文化。 2、二个提高——提高休闲度假旅游者的比例,提高高端客源、海外客源的 比例。 3、三个抓好——抓好休闲度假特色培养,抓好市场营销宣传,抓好经营管 理改善。 4、四个结合——文化与旅游结合,自然与人文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数 量与质量结合。
Page 8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其间有绿荫小径, 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 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 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 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 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是云 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白族民居 昆明云南民族村傣寨向来为海内外建筑界所重视,“三坊一照壁”、“四 合五天井”的布局严整实用,粉墙黛瓦的院落无论是木雕、施彩、石刻、泥工丝毫 不逊江南园林与北国大宅。彝族村中与天相通的神秘太阳历柱广场,与地相接的红 色掌房,显示着这个民族古老豁达的文明;基诺族竹木草顶大公房;拉祜族葫芦创 世神话使你看到什么是“乾坤奥妙大葫芦”。
Page 20
企业管理机制组织结构
云南民族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组织结构图
Page 21
主要资金来源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旅游市场,流动资金不足,已成为目前云南 民族村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据了解,在旧体制下,云南民族村的发展
建设资金,主要是依赖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和景点门票收入,但改制为 企业后,政府投入机制已退出,而过高的银行贷款又将加重企业负担。一
Page 5
Page 6
Page 7
云南民族村主大门是一组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 筑。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遒劲 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 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 达的美好前景。大门前是宽阔而平整的人流集 散广场,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组白象群雕塑,名 为“白象迎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