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染性法氏囊课件(共19张PPT)《禽病防治》

症状
【典型感染】
潜伏期2~3d,鸡群常突然发病,并迅速波及鸡群。病 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羽毛蓬乱,翅膀下垂,呆立, 有的病鸡自啄肛门;排白色或黄白色的稀便;严重病鸡伏地、 机体脱水,趾爪干瘪,眼窝凹陷,最后极度衰竭死亡。发病 3d后,体温常升高随后下降,3~7d死亡率较高,随后迅速 减少,呈尖峰式死亡,病程约7d。如果鸡群死亡数量再次增 多,往往预示继发感染,病程可达半月之久。发病后期易继 发鸡新城疫及大肠杆菌病等,使死亡率增高。
灭活疫苗分为油乳剂灭活苗和囊组织灭活苗,主要用于经过 两次活疫苗免疫后的种鸡,其中囊组织灭活疫苗效果最好,但来 源有限,价格较高,因此仅用于种鸡群和制备抗体。
【非典型感染】
发病初期剖检出现法氏囊肿大、肾肿大,后期才见 到法氏囊的典型病变,故给初期的诊断带来难度,有时 胸肌、腿肌有经度出血。 Nhomakorabea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及特征性的病变可作出现场诊断。若需确诊, 尚需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以及血清学检查。IBD病鸡通常有 急性肾炎、肌肉出血及腺胃出血等病理变化,因此,应注意与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贫血病及新城疫等相鉴别(表2-1)。
病原
目前已知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有2个血清型,即血 清l型(鸡源性毒株)和血清Ⅱ型(火鸡源性毒株)。只有 血清I型对鸡致病,血清Ⅱ型感染火鸡但不致病。血清I型 又分为6个亚型,亚型之间的交叉保护率为10%~30%,这种 抗原的差异是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按IBDV的致病力 可分为致弱毒株(疫苗株:弱毒株、中等毒株、中等偏强 毒株)、经典强毒株(cIBDV)、超强毒株(vvIBDV)及抗 原变异株(vIBDV)。传统疫苗株对超强毒株及抗原变异株 的交叉保护率仅为10%~30%,因此,这又是免疫失败或效 果不理想的另一原因。
4Q11传染性法氏囊炎PPT演示课件

12
6、防制-2
c:搞好免疫接种。 疫苗种类:目前疫苗有三种 一是弱毒,安全但遇强毒时保护率较低; 二是中等毒力,有轻度损伤,对血清I型 强毒保护率高; 三是中等偏强毒力型,在两周龄前使用均 对法氏囊造成严重损伤,引起免疫抑制,但 不影响对IBD本身的保护力。对ND免疫失败 是重要标志。
13
6、防制-3
病死鸡肌肉色泽发暗,大腿内外侧和胸 部肌肉常见条纹状或斑块状出血。
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常见出血点或出血斑。 肾脏肿大,常见尿酸盐沉积,输尿管有 多量尿酸盐而扩张。盲肠扁桃体多肿大、出 血。
9
4、病理变化- 2
法氏囊病变具有特征性,水肿,比正常 大2~3倍,囊壁增厚,外形变圆,呈土黄色, 外包裹有胶冻样透明渗出物。
十一、传染性法氏囊炎
江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
传染性法氏囊炎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
IBD是由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 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本病首先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的冈博罗,也称 冈博罗病。目前本病在世界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 流行,也是我国近几年来严惩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 染病之一。
15
食欲逐渐消失,颈和全身震颤,病鸡步态不稳,羽 毛蓬松,精神萎顿
16
病鸡出现腹泻,排出白色粘稠或水样稀便
17
大腿内外侧和胸部肌肉常见条纹状出血
18
大腿内外侧和胸部肌肉常见出血斑
3%的煤酚皂溶液、0.2%的过氧乙酸、2% 次氯酸钠、5%的漂白粉、3%的石炭酸、3%福尔 马林、0.1%的升汞溶液可在30min内灭活病毒。
4
2、流行病学-1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的鸡都易 感。主要发生于2-15周龄,3~6周龄最易感。
6、防制-2
c:搞好免疫接种。 疫苗种类:目前疫苗有三种 一是弱毒,安全但遇强毒时保护率较低; 二是中等毒力,有轻度损伤,对血清I型 强毒保护率高; 三是中等偏强毒力型,在两周龄前使用均 对法氏囊造成严重损伤,引起免疫抑制,但 不影响对IBD本身的保护力。对ND免疫失败 是重要标志。
13
6、防制-3
病死鸡肌肉色泽发暗,大腿内外侧和胸 部肌肉常见条纹状或斑块状出血。
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常见出血点或出血斑。 肾脏肿大,常见尿酸盐沉积,输尿管有 多量尿酸盐而扩张。盲肠扁桃体多肿大、出 血。
9
4、病理变化- 2
法氏囊病变具有特征性,水肿,比正常 大2~3倍,囊壁增厚,外形变圆,呈土黄色, 外包裹有胶冻样透明渗出物。
十一、传染性法氏囊炎
江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
传染性法氏囊炎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
IBD是由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 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本病首先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的冈博罗,也称 冈博罗病。目前本病在世界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 流行,也是我国近几年来严惩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 染病之一。
15
食欲逐渐消失,颈和全身震颤,病鸡步态不稳,羽 毛蓬松,精神萎顿
16
病鸡出现腹泻,排出白色粘稠或水样稀便
17
大腿内外侧和胸部肌肉常见条纹状出血
18
大腿内外侧和胸部肌肉常见出血斑
3%的煤酚皂溶液、0.2%的过氧乙酸、2% 次氯酸钠、5%的漂白粉、3%的石炭酸、3%福尔 马林、0.1%的升汞溶液可在30min内灭活病毒。
4
2、流行病学-1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的鸡都易 感。主要发生于2-15周龄,3~6周龄最易感。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课件

防治措施
疫苗接种
• 定期接种有效的法氏囊 病疫苗,提高鸡只的免
• 疫根力据。养殖规模和病情选 择合适的疫苗接种方案。
环境卫生
• 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 定期消毒,减少病毒的
• 传控播制。鸡只的密度,避免 饲养环境过度拥挤。
控制措施
• 加强鸟类的监测与管理, 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的
• 鸡采只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 施,避免病毒的传播。
病例分析
1
典型案例分析
我们将通过一个典型的鸡传染性法氏囊
诊断方法
2
病案例,探讨其发病过程和治疗方案。
使用血清学检测、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
分离鉴定等诊断方法明确病因。
3
防治措施实施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疫苗接种 和环境卫生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
总结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与控制的建议
定期接种疫苗,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并加强鸟类管理,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鸡传染性法氏 囊病的关键。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PPT课件
欢迎来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PPT课件!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这种 疾病的背后故事,了解它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简介
1 什么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常见的鸟类疾病,以囊状器官的感染为特征,对鸡类健康和养 殖业造成严重威胁。
2 病原体是什么?
2 常见误区分析
经常性检测鸡只的健康状况、合理选择疫苗和控制措施,可以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 误诊和误治。
3 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包括养殖户经验、兽医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与养殖业相关机构的合作经验等。
参考资料
1. 文献引用 2. 相关链接
感谢收看!
IBDV 传染性法氏囊病课件

非典型症状: 主要见于老疫区或具有一定免疫力的 鸡群,或感染低毒力毒株的鸡群。该型感 染率高,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表现少 数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轻度腹泻,死 亡率一般在3%以下。但病程和鸡群的整个 流行期都较长,常在一个鸡群中反复发生, 直至开产。该型主要造成免疫抑制,造成 其它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甚微或基本无效。
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 可直接接触传播,也可经污染的饲料、饮 水、空气、用具等间接传播。感染途径包 括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但尚无垂 直传播的证据。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和周期 性。
四、发病机理
IBDV侵入宿主后,先在肠道巨噬细胞和淋巴 细胞中增殖,再随血流扩散至肝脏和法氏囊,并 在法氏囊定居和繁殖,然后随血流扩散至全身, 出现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的靶细胞主要是法氏 囊中的B淋巴细胞,感染鸡的B淋巴细胞受到大量 破坏(裂解),造成法氏囊的萎缩,并导致体液 免疫失败。病毒还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诱导 产生趋化因子,引起多种组织的广泛出血和白细 胞浸润,从而引起相应组织的炎症和水肿,凝血 时间延长。
作业: 制定肉种鸡的法氏囊疫苗的免疫程 序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教学重点、难点
1、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2、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及防制措施。
概述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 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 病程短,病鸡严重腹泻,极度虚弱,并有不同程 度的死亡。 病变特征是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出血、 肿大或明显萎缩、肾脏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幼 鸡感染后还可引起免疫抑制,对多种疫苗的免疫 应答性降低,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从而 导致严重损失。
传染性法氏囊病课件(共11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 5~7d达到高峰,以后很快
染。
停息,表现为高峰死亡和迅 速康复的曲线。本病常与大肠杆菌、新城疫源自鸡支原体病混合感染。5
三、临床症状
经眼接种3周龄鸡24小时后可见法氏囊的组织学变化,2-3天可 见症状,雏鸡群常大批突然发病,传播迅速,2-3天内可使60~ 70%雏鸡发病终究传播全群。
11
2
二、病的发生
1.病原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属于双股双节RNA 病毒科双股双节RNA病毒属, 基因组由两个片段的双股RNA 构成。病毒能在鸡胚上生长繁 殖,经尿囊腔接种后3~5d鸡 胚死亡,胚胎全身水肿,头部 和趾部充血和小点出血,肝有 斑驳状坏死。由变异株引起的 病变仅见肝坏死和脾肿大,不 致死鸡胚。
典型发病鸡群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发病鸡群的早期临床症状之 一是有些鸡啄自己的泄殖腔,随即病鸡出现腹泻,排出白色黏稠 或水样稀便。随着病程的发展,采食减少,颈和全身震颤,病鸡 步态不稳,羽毛蓬松,畏寒,精神萎顿,卧地不动,体温常升高, 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 病鸡脱水严重,趾爪干燥,眼窝 凹陷,最后衰竭死亡。急性病鸡可在出现临床症状1~2d后死亡, 鸡群3~5d达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在初次发病的鸡场多呈显 性感染,临床症状典型,死亡率高。以后发病多转入亚临诊型。
• 目前已知IBDV有2个血清型,即 血清Ⅰ型(鸡源性毒株)和血清Ⅱ 型(火鸡源性毒株)。血清Ⅰ型毒 株中可分为6个亚型(包括变异株), 这些亚型毒株在抗原性上存在明 显的差别,这种毒株之间抗原差 异性可能是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极为稳定,能 够在鸡舍内长期存在,且特别耐 热。
3
• 2.易感动物 自然感染仅发
传染性法氏囊病
一、简 介
3.5.2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 课件《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1 平时卫生防疫措施
培训所有养鸡场工作人员,明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 入方式和阻断措施。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将易感鸡与已经感染的鸡以及 他们的分泌物、排泄物有效隔离。
防止携带IBDV的笼具、设备、鞋和衣服、车辆、授精仪 器、人员、鸟类、鼠进入养禽场。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鸡胚免疫中等剂量的IBD疫 苗比孵化后免疫,法氏囊病变恢 复的快。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5 新型疫苗
IBD亚单位苗,以杆状病毒病或酵母表达的蛋白。 表达IBDV免疫基因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 DNA疫苗。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6 免疫时间
雏鸡弱毒苗和中等毒力苗免疫时间7-21日龄。有时1日龄 免疫接种(和马立克病一起)。
如果未做抗体水平检测,肉用雏鸡和蛋鸡多在2周龄和 4~5周龄时进行两次弱毒苗免疫。
标准抗原作AGP测定母源抗体水平,若1日龄阳性率 <80%,可在10~17日龄首免,若阳性率≥80%,应在7~10 日龄再检测后确定首免日龄;若阳性率<50%时,就在14~ 21日龄首免,若≥50%,应在17~24日龄首免。母源抗体水 平越高,首免时间推后。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2
免疫接种
01 疫苗种类
IBD中等毒力苗。能导致1日龄鸡法氏囊萎缩和免疫抑制。
IBD中等偏强毒力苗。突破母源抗体需要的IBDV数量少。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2
优点
免疫接种种鸡群,提升母源抗体,通常保护小鸡1-3周。
保护小鸡免受早期感染而引起的免疫抑制。被动转移的 抗体能够提供保护。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3 发生IBD时的处理措施
1 平时卫生防疫措施
培训所有养鸡场工作人员,明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 入方式和阻断措施。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将易感鸡与已经感染的鸡以及 他们的分泌物、排泄物有效隔离。
防止携带IBDV的笼具、设备、鞋和衣服、车辆、授精仪 器、人员、鸟类、鼠进入养禽场。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鸡胚免疫中等剂量的IBD疫 苗比孵化后免疫,法氏囊病变恢 复的快。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5 新型疫苗
IBD亚单位苗,以杆状病毒病或酵母表达的蛋白。 表达IBDV免疫基因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 DNA疫苗。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6 免疫时间
雏鸡弱毒苗和中等毒力苗免疫时间7-21日龄。有时1日龄 免疫接种(和马立克病一起)。
如果未做抗体水平检测,肉用雏鸡和蛋鸡多在2周龄和 4~5周龄时进行两次弱毒苗免疫。
标准抗原作AGP测定母源抗体水平,若1日龄阳性率 <80%,可在10~17日龄首免,若阳性率≥80%,应在7~10 日龄再检测后确定首免日龄;若阳性率<50%时,就在14~ 21日龄首免,若≥50%,应在17~24日龄首免。母源抗体水 平越高,首免时间推后。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2
免疫接种
01 疫苗种类
IBD中等毒力苗。能导致1日龄鸡法氏囊萎缩和免疫抑制。
IBD中等偏强毒力苗。突破母源抗体需要的IBDV数量少。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02
优点
免疫接种种鸡群,提升母源抗体,通常保护小鸡1-3周。
保护小鸡免受早期感染而引起的免疫抑制。被动转移的 抗体能够提供保护。
一、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措施
3 发生IBD时的处理措施
传染性法氏囊病简述护理课件

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 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遵循医嘱
在护理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 给药、治疗,确保家禽尽快康复。
PART 05
传染性法氏囊病患者的康 复与日常护理
康复指 导
休息与活动
心理支持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安慰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调整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鼓励多喝水。
日常护理建议
监测病情
定期测量体温、观察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感染 源接触。
疫苗接种
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免疫力。
患者及家属的注意事 项
遵循医嘱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不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后,病毒在肠道细胞内复制,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道通透性增加,病毒进入 血液。
病毒随血液传播至法氏囊,在法氏囊内大量复制,导致法氏囊损伤和免疫抑制。
感染后鸡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且疫苗接种效果不佳。
PART 02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 状
早期症状
01
02
细小斑丘疹。
口腔粘膜变化
患者的口腔粘膜可能出 现充血、水肿、溃疡等
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心脏疾病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 吐、抽搐、意识障碍等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并发心肌炎, 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并发症
心脏疾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心肌 炎等心脏疾病。
肝脏疾病
遵循医嘱
在护理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 给药、治疗,确保家禽尽快康复。
PART 05
传染性法氏囊病患者的康 复与日常护理
康复指 导
休息与活动
心理支持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安慰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调整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鼓励多喝水。
日常护理建议
监测病情
定期测量体温、观察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感染 源接触。
疫苗接种
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免疫力。
患者及家属的注意事 项
遵循医嘱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不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后,病毒在肠道细胞内复制,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道通透性增加,病毒进入 血液。
病毒随血液传播至法氏囊,在法氏囊内大量复制,导致法氏囊损伤和免疫抑制。
感染后鸡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且疫苗接种效果不佳。
PART 02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 状
早期症状
01
02
细小斑丘疹。
口腔粘膜变化
患者的口腔粘膜可能出 现充血、水肿、溃疡等
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心脏疾病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 吐、抽搐、意识障碍等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并发心肌炎, 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并发症
心脏疾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心肌 炎等心脏疾病。
肝脏疾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疫苗接种计划
免疫程序
根据鸡龄和疫苗种类,制 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如初 免、加强免疫和再次加强 免疫等。
疫苗选择
选用高效、安全、可靠的 疫苗,如组织培养灭活疫 苗、鸡胚培养灭活疫苗等。
接种方式
采用注射、点眼、饮水等 多种接种方式进行免疫接 种,确保免疫效果。
0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 疗和护理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行 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疫苗接种
接种法氏囊疫苗,提高鸡只免疫力, 预防疾病发生。
隔离措施
将患病鸡只隔离,防止疾病扩散。
护理措施
01
提供适宜的环境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
加强饮水管理
保证水源清洁,提供充足、干净的 饮水。
03
02
调整饲料配方
0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 控和案例分析
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
生物安全措施
使用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疫苗,定期 为鸡群接种,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鸡场消毒 、隔离、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等,以降 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饲养管理
饲料和水质管理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持鸡舍通风良好 、温度适宜、湿度合适,减少应激因素, 以提高鸡群的抵抗力。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鸡只体 质,提高抵抗力。
观察病情
定期检查鸡群,及时发现并处理病 情。
04
康复期注意事项
1 2
继续观察
在鸡只康复期间,仍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防止 复发。
逐步恢复饲养管理
逐步恢复正常饲养管理,逐渐增加饲料量和饲养 密度。
3
做好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18
腿肌和胸肌出血,呈块状或条状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19
肾脏肿胀,有尿酸盐沉积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0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1
脾脏轻微肿大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2
六、诊断
1、病毒分离鉴定 2、易感鸡感染试验 3、琼脂扩散试验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5
琼脂扩散试验
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免疫效果,不能区分 血清型差异。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6
七、防制措施
1、严格的兽医卫生措施 2、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 3、雏鸡的免疫接种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7
疫苗
我国常用的疫苗有两大类:弱毒活疫苗和 灭活疫苗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13
法氏囊普遍水肿,浆膜面呈胶冻样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14
病死鸡法氏囊肿大,外观呈紫葡萄状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15
病程较长者可见法氏囊萎缩,干酪样坏死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16
病死鸡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斑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30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3
病毒分离鉴定
法氏囊或脾 磨碎 灭菌生理盐水 离心 加抗生素 接种鸡胚 鸡
胚死亡(水肿、出血) 鉴定分离IBDV (交叉)中和试验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4
易感鸡感染试验
取病死鸡的法氏囊典型病变,磨碎制成悬 液,经滴鼻和口服感染21-25日龄易感鸡, 在感染后48-72h出现症状,死后剖检法氏 囊有特征性的病变。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 Bursul Disease(IBD)
学号:09061108 姓名:蒋坤琴
法氏囊的结构位置和结构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
一、概况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流行广泛,引起死亡率、淘汰率增加,导 致免疫抑制,造成养殖业重大损失。
9
羽毛蓬松,打堆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10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பைடு நூலகம்11
稀白色粪便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12
五、病理变化
剖检时,法氏囊肿大出血,外观呈胶冻样 或紫葡萄样,粘膜出血或有出血点;
腺胃、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 腿部、胸部肌肉有条状或斑状出血; 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而成花斑状外观。
四、临床症状
1、潜伏期2~3d,啄泄殖腔(最早症状) 2、羽毛蓬松、打堆、腹泻 3、后期体温低于正常,严重脱水,衰竭死 4、亚型毒株或变异株表现亚临诊症状,死亡率低,
法氏囊萎缩严重,产生严重免疫抑制。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7
羽毛蓬松,蹲伏无力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8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活苗有三种类型
1、弱毒苗。对法氏囊没有任何损害,免疫 后抗体产生迟,效价较低。如A30.
2、中等毒力苗。接钟后对法氏囊有轻度损 伤,这种反应在十天后消失,对血清Ⅰ型 的强毒的保护率高,如B7。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8
3、中等偏强毒力苗。在两周龄前使用均能 对法氏囊造成严重损害,引起免疫抑制。 但不影响对IBD本身的保护力,因此不为用 户注意。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3
二、病原
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双股双节RNA病毒,耐受力强,主要由四种结构
蛋白组成:VP1、VP2、VP3、VP4。 血清1型(鸡源性毒株):6个亚型,一个亚型包
括所有的变异株 血清2型(火鸡源性毒株):无毒力,鸡、火鸡 中的抗体均普遍存在
但2000年面市的NF8新型中等毒力活力苗 可供有母源抗体或无母源抗体雏鸡使用。
在无母源抗体鸡群使用时,首免时间应在 10日龄以上。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29
灭活疫苗多由鸡胚或细胞适应毒制备,由 于成本较高,故主要用于种鸡群的免疫, 常与弱毒活苗搭配使用,效果较好。
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必要时在发病早 期可注射高免血清或无病原体污染的卵黄 抗体,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 染。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4
IBD病毒的形态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5
三、流行病学
主要发于2~15周龄的鸡,3~6周的鸡最易感,成 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各品种的鸡均能感染。
传染源:病鸡 发病特点:突发、传播迅速、死亡率差异大、易
形成混合感染。
2019年5月17日1时41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