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探究

合集下载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在某地让一个小球从 17.7 m 高的地方自由下落,测得小 球下落到地面处所用的时间是1.9 s,求此地的重力加速度和 1.9 s 末的速度。
解:由公式 h =
1 2 gt 得 2
2h 2 17.7 2 2 g 2 m/s 9 . 8 m/s t 1.9 2
小球在1.9 s 末的速度为
二、逻辑的力量
重的物体 下落的快! 重物与轻 物下落得 同样快!
V2=4
世界古代史上 最伟大的哲学 V1=8 家,教育家, 科学家,结论: 重的物体比轻 的物体下落快。
4<v12<8
V12>8
16世纪末,伽利 略用简单的反推 实验打破了绵延 2000年的错误。
三、猜想与假说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均匀变化的两种可能性:一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 化,即v与t成正比(现在的V=V0+at);二是速度随 位移均匀变化,即v与x成正比(现在的V²-V0²=2ax)。
3、如图所示,一个小钢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得小钢球经过 A 点时的速度是 2.42 m/s ,经过 B 点时的速度是 4.64 m/s , 所用时间是0. 226 s,求此地的重力加速度和AB 间的距离。
六、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现代技术的发展,我们虽然不会再用伽利 略的方法去研究自由落体,但是伽利略的方法, 对指导近代科学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提出 大胆 数学 实验 合理 得出 问题 猜想 推理 验证 外推 结论
七、超越伽利略
现在我们不必用斜面来“冲淡重力”, 采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可以对落体运动精 确地“计时”、“定位”,直接研究落体 运动的性质。
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PPT精品课件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PPT精品课件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一、逻辑的力量
V2=4 V1=8
4<v12<8
V12>8
重的快!
一样快!
伽利略
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二、伽利略的探究过程
观成正比
运用逻辑 得到推论
实验验证
伽利略的实验设计:“冲淡重力”
响声次数 实验次数
2
3
4
5
第一次 实验
重点难点突破
【思路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气压带位于30°附近,应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由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图示半 球为北半球,P为北半球西风带。
【答案】 (1)B (2)B
重点难点突破
绿色通道 (1)气压带的成因 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 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称之为热 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变化小: ①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 候。
②纬度40°至60°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 影响→终年湿润、冬温、夏凉→温带海洋性气候。
重点难点突破
③南北回归线至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全年受副热带 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热带沙漠气候。 (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变化大: ①纬度30°至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炎热干旱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暖湿多雨→地 中海气候。
重点难点突破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特征
重点难点突破
续表
重点难点突破
典例1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1)~(2)题。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

跨越时空的对话
重的快!
一样快!
伽利略 (GalileoGalilei,1564—1642)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322)
二、伽利略的探究过程
1、观察现象
2、猜想与假设 ---逻辑推理 伽利略相信:
1、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简单的。
2、落体运动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3、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随堂练习
1 . 亚里士多德认为树叶比石块在空中下落得 慢些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A )
A.树叶比石块轻 B.树叶比石块受到的阻力大
C.树叶和石块物质不同
D.树叶下落得慢受其组成决定
2.宇航员在月球上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 块石块和一张纸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石块落地用时少 B.纸片落地用时少
C.石块与纸片同时落地
D.无法比较
3.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 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 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 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 意义.请你回顾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判定 下列哪个过程是伽利略奶骄抗( )
C
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得出结论 B.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 得出结论
C.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得出结论
D.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 得出结论
4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
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 运动的研究
一、历史回顾
落体运动是司空见惯的,看起来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 不同.如一块石头比纸片下落得快,同时掉下来的苹果和 树叶,苹果下落得快.在此经验基础上,古希腊学者亚里 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重量决定的,重的物体 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这一观点符合人们的常识,也 因为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哲学界的权威性,所以这种观点 人们一直奉为经典,长达2 000年之久. 直到 16世纪末,意大利青年学者伽利略开创性地把科 学实验和逻辑推理严谨地结合起来,才真正揭示了落体运 动的规律: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得一 样快.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总结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总结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总结一、研究背景在伽利略之前,人们对物体下落的认识存在误区,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这一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想长达近两千年。

二、伽利略的逻辑推理1. 归谬法- 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即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 设想把一个重的物体和一个轻的物体拴在一起让它们下落。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那么轻的物体就会拖慢重的物体的下落速度,整体的下落速度应该比重的物体单独下落时慢。

-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拴在一起后的物体总重量比重的物体还重,那么整体下落速度应该比重的物体单独下落时快。

- 这就产生了矛盾,从而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伽利略的实验探究1. 斜面实验- 伽利略时代没有精确的计时工具,直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比较困难。

他采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

- 他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通过改变斜面的倾角,发现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 当斜面倾角很大接近90°时,小球的运动就接近自由落体运动。

所以他推断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2. 数学推理与实验验证相结合-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理得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x=(1)/(2)at^2)。

- 他在斜面上进行实验,测量小球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四、伽利略研究的意义1.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他的研究方法(逻辑推理、实验探究、数学推理与实验验证相结合)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典范,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大胆质疑、严谨推理和实证检验。

第二章 第5、6节 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二章  第5、6节  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解析:(1)根据纸带求加速度,一定要知道长度和时间。时间由打 点计时器直接测量,故不需要秒表;重力加速度的值和物体的质 量无关,因此不需要天平。故选项C正确。 (2)自由落体运动是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如果 运动中受到阻力(如空气阻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力 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就会变小。 答案:(1)C (2)见解析
(×)
(6)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
(7)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也是 9.8 m/s2。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合作探究——议一议
结束
(1)在空气中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两个大小相同的铜球和棉
球,两小球的落地时间相同吗?为什么? 提示:不同,同体积铜球质量比棉球大得多,受空气阻力影响较小,而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被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选 D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不考
虑空气阻力的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 A、B 错误;被运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结束
1.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v=v0+at x=v0t+12at2 v2-v02=2ax
v=gt ―va0= ―=→g0 h=12gt2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精选2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篇1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了解逻辑推理的特色,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须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过程,体会其推理方法的奥妙,同时了解猜想的必要性,感受探究规律的几个必要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了解体会一些科学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史实能培养同学们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观,避免盲目和急功近利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了解探索过程,明确探索的步骤,同时了解实验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从中提炼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观念-思考-推理-猜想-验证” 是本节的重点思路,也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参考。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这一正确认识却经历了曲折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史实知识,了解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落体运动的。

二、进行新课1、历史的错误:关于下落物体快慢课件展示:《亚氏观点》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学生活动:思考问题,交流体会。

得出错误认识的根源:不注意探索事物的本质,思考不求甚解。

2、伽利略的逻辑推理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四段,提出问题: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阐述自己的观点。

点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课件展示:《逻辑的力量》3、猜想与假说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猜想与假说”部分,提出问题: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伽利略是怎样做的?他作出了大胆的科学猜想,猜想的内容是什么?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阐述自己的观点。

点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课件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课件
后据此推导出荒谬的结果,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
断的荒谬,这样间接地否定错误论断的论证手法就
叫归谬法。伽利略推倒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应用了此
方法。
学习 目标
思考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 ) 2.伽利略的观点是: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 (√ ) 3.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运用了归谬法。
学习 目标
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及其意义 1.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1)归谬法: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 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2)提出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 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3)间接验证:由于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自由落体
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伽利略采用了间接验证的
化相等。
学习 目标
2.数学推理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理发现,如果 v 与 x 成正比,将 会推到出十分复杂的结论,因此他开始转而研究 v
与 t 是否成正比。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无法直接
测定物体的瞬时速度,他根据数学运算,将 v 与 t
的关系转化为了 x 与 t 的关系。但是,物体下落得
很快,当时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无法准确测定物
(2)合理外推
x 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 2 的值随倾角增大 t 而增大,这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
大而增大。当斜面倾角增大到 90°时,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
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习 目标
正确理解“外推法”
“外推”也叫推广应用,伽利略把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推广 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法是很巧妙的。不过用外推法得出的结 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现代物理研究中也常用外推法,但用 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都要经过实践的验证。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那为什么我们通常观察到的却是下落有先有后呢?
问题: 既然物体自由下落跟质量无关,那么它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 伽利略用推论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后,就开始研究落体运动的性质。
伽利略的探索之路(知识=观察+实验+思考)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添加标题
02
你的观点是什么?
添加标题
03
说明你的理由?(或者举例说明)
添加标题
04
猜想
添加标题
V1=8
V2=4
4<v12<8
01
一、逻辑的力量
V12>8
逻辑的力量
16世纪,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假设的方法巧妙地推翻了这种观点。 实验:在比萨斜塔用实验证明了这种观点
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伽利略 重的快! 一样快!
大胆的猜测:
02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下落物体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即
03
但验证这个结论存在着以下几个难点:
即:瞬时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
为了解决测量瞬时速度的困难,伽利略寻求间接验证的途径(思维的作用) 则:测下落的高度与时间t2成正比
知识
困难一 瞬时速度无法准确测量
观察
思考
冲淡重力
困难二 物体下落很快,很难测定来自同位移的时间 (思维)为了减缓物体下落速度,伽利略设计了著名的“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
冲淡重力
困难二 物体下落很快,很难测定不同位移的时间 (思维)为了减缓物体下落速度,伽利略设计了著名的“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探究
晋江市永和中学缪于清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②学习认识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方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并自行自主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伽利略克服困难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并学习科学家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①跨越时空的两位学者的对话;②引导学生沿伽利略当年克服实验备件困难转向研究落体运动中位移与时间平方是否成正比的方法上进行问题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想到在实验条件缺乏条件下用斜面减小加速度延长测量时间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游戏引出研究话题,把研究性学习触入物理课堂,使学生尝受研究过程中的困难,以激发他们去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突破难点,通过师生实验互动探究突出重点。

【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小钢球,铝合金导轨,米尺、小球、秒表各28组。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