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复习重点详解
2016年摄影测量及遥感之综合知识(1)

第三篇摄影测量与遥感之综合知识2016年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1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考试内容分析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1)侧重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基础,特别是基本概念;(2)遥感内容偏少;(3)案例分析题基本覆盖了摄影测量主要工作流程;(4)部分内容超出了大纲要求。
考试大纲分析测绘航空摄影1.按照测绘航空摄影技术设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选择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确定飞行平台、航摄仪和航摄比例尺,划定航摄分区,计算航摄参数。
2.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在航空摄影中采用机载激光扫描、机载侧视雷达、低空遥感系统以及定位定姿系统等技术的实施方案。
3.掌握航摄影像资料质量检查的方法和技术指标,并根据测绘航空摄影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航摄中间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项目成果的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考试大纲分析摄影测量与遥感1.按照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设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确定摄影测量与遥感成果的类型、规格,以及航空、航天影像资料的空间分辨率、波段组合、重叠度和获取时间等技术指标。
2.掌握收集合适影像数据及其预处理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3.掌握划分区域网的原则和方法、像片控制点布设和测定的方法、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
4.掌握影像判读的原理和影像解译,以及外业调绘的内容、技术要求、方法和作业流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5.掌握空中三角测量的技术规格和要求、作业方法和流程,能够利用影像、像片控制点及定位定向辅助资料实施空中三角测量。
6.掌握制作数字线画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三维建筑模型等数据成果的技术规格和要求、作业方法和流程。
7.掌握制作遥感调查工作底图和专题遥感数据成果的技术规格和要求、作业方法和流程。
8.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项目的质量控制,以及成果的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重点内容:围绕4D测绘产品的生产,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基本掌握遥感图像处理,重点掌握航空、航天影像获取、处理以及生产技术流程和规定。
案例分析《摄影测量与遥感》知识点总结

空中三角测量 主要技术环节
立体测图质量检查 DLG 主要技术环节
1、资料准备; 2、内业加密点的选点观测;
内定向 3、相对定向、绝对定向 4、区域网平差; 5、区域网接边; 6、质量检查 7、成果提交
1、资料准备、技术路线设 定;
2、数据采集及属性录入 3、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编 辑与接边 4、质量检查 5、成果提交
切、质量检查及成果提交等技术环节。 (3)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 DOM 生产要提交哪些成果? 需要提交的成果主要包括 DOM 数据文件、DOM 定位文件、DOM 数据文件接合表、元数据文件、质量检查记
录、质量检查(验收)报告、技术总结报告。
航空摄影 主要技术环节 1、航摄空域申请; 2、航摄技术设计书; 3、航摄仪的选用和检定; 4、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的选择; 5、摄区划分; 6、航摄基本参数计算; 7、航空摄影; 8、航空摄影的影像处理; 9、成果质量检查; 10、成果整理与验收
3、立体测图工作中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哪几项内容? 立体测图成果质量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属性精度、完整性、逻辑一致性、表征质量和附
件质量 7 个方面的内容。 5、立体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如下。 ——空中三角测量的加密精度影响:空中三角测量结果算出的外方位元素直接作为立体测图的定向基准,
其精度会直接影响前方交会的精度。 ——同名像点的切准精度:即用测标切准所测地形、地物时,左右观察的误差会影响最终的成图精度。 6、数据整理与提交; 立体测图工序应上交的成果成图资料主要包括: (1)地形图接合表; (2)地形图数据文件(包括原 始数据文件、编辑母线 数据文件、编辑图形数 据文件); (3)回放地形图; (4)元数据文件; (5)检查(验收)报告和技术总结 四、 数字地面高程模型案例(DEM) (1)试述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 DEM 的流程。DEM 要注意哪些环节? 基本流程包括资料准备→定向建模→采集特征点线→构建 TIN→生成 DEM→DEM 编辑、接边、镶嵌、裁切
航空摄影测量第一章

摄影比例尺的确定
航摄分区的划分
基准面高度的确定
航
航线的敷设
空
航摄基本参数的计算
摄
航摄季节和时间的选择
影 的
航仪的选择与检定
流
航摄胶片的选择与测定
程
配置冲洗药液
胶片冲洗
像片印制
航摄准备 航摄设计 航空摄影 摄影处理 质量检查
成果提交
摄区基本情况分析 确定航摄设计用图
航摄空域申请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
第一章:航空摄影测量外业概论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相关基础知识
1、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
摄影测量学(Photogrammetry)是利用光学摄 影机获取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 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1988年ISPRS在日本京都第16届大会上对摄影测量 与遥感的定义: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 系统获得的影像及其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和解 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 艺、科学和技术。
2.机械框标是指贴附框每边的中点各设 有一个框标。 3.光学框标是指在贴附框的四个角隅的 光标。 4.框标是航测中建立像平面坐标系,进 行像点坐标量测以及对像片进行变形 改正的重要依据。
一 基本概念
5.主距是指像平面到物镜后主平面之间 的距离。 6.航高是指摄影时航摄仪镜头中心到某 一地面的垂直距离。 7.绝对航高是指航摄仪镜头中心到大地 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8.相对航高是指航摄仪镜头中心到某一 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2、摄影测量分类 摄影测量— 分类
3、摄影测量应用领域
摄影测量— 应用领域
地形测量领域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 特种地图、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 制作 建立各种专题数据库 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 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摄影测量与遥感复习要点

摄影测量与遥感复习要点摄影测量是一种通过拍摄并测量影像来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遥感是一种通过从远距离获取数据来掌握目标特性的技术。
摄影测量和遥感在地理信息领域都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是它们的一些重要要点。
一、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1.空中三角测量:利用三角形的特性,通过影像上物点之间的距离关系来测量地面物点的位置。
2.法平面投影法:利用物点的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原理,测量物点的地面坐标。
3.焦距测定法:根据相机的参数和影像上的物点信息,计算相机的焦距。
4.高程测量方法:通过比例尺和重心高差原理,测量物点的高程信息。
5.数字像点平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像点观测结果进行调整,提高测量精度。
二、摄影测量的应用:1.地图制图:通过拍摄航空影像进行解译和处理,制作出地图产品。
2.土地利用规划:利用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的调查和规划。
3.海洋测绘:利用航空相机或卫星影像,进行海洋水质、岸线等测绘工作。
4.城市规划与管理:通过航空相机或卫星影像,监测城市的用地变化和发展趋势。
三、遥感的基本原理:1.电磁辐射与能谱:不同物质在特定波段上的辐射方式和特征。
2.电磁辐射的传播与遥感信息提取:利用物质对电磁波的能量吸收、反射和发射来获取目标特征。
3.传感器与平台:遥感传感器的类型和特征,及其在空间平台上的安装和使用。
4.影像处理与解译: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增强,以及利用图像解译方法分析图像上的信息。
四、遥感的应用:1.环境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对自然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2.农业资源调查:通过遥感影像对农田、植被等进行监测和调查。
3.气象预测: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气象要素进行监测和预测。
4.土地利用与规划:通过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规划。
总结:摄影测量和遥感在地理信息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摄影测量主要通过拍摄影像和测量物点之间的关系来获取地理信息,主要用于地图制图和规划管理等;遥感则是通过从远距离获取数据来获得地面特征,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等。
北航考研摄影测量与遥感复习资料整理

一、填空题1、大气的散射作用有三种情况: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
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3、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4、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8、遥感技术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数据。
二、名词解释1、遥感的定义广义的概念:无接触远距离探测(磁场、力场、机械波)狭义的概念:在遥感平台的支持下,不与目标地物相接触,利用传感器从远处将目标地物的地磁波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处理和分析,揭示出地物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2、遥感器遥感器又称为传感器,是接收、记录目标电磁波特性的仪器。
常见的传感器有摄影机、扫描仪、雷达、辐射计、散射计等。
3、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依次排列为一个序谱,将此序谱称为电磁波谱。
次序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4、黑体指能够全部吸收而没有反射电磁波的理想物体5、大气散射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气体分子或悬浮微粒等)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从而减弱了原方向的辐射强度、增加了其他方向的辐射强度的现象。
6、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7、地物波谱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地表物体波谱,简称地物波谱。
地物波谱特性是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8、地物反射率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即ρ=(Pρ/P0 )×100%。
表征物体对电磁波谱的反射能力。
9、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上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第十章 航空摄影测量及遥感成图简介

第十章航空摄影测量及遥感成图简介第一节航空摄影测量及遥感概述一、航空摄影测量的概念传统的摄影测量学是以摄影机所拍摄物体的像片为依据,确定所摄物的形状、大小、性质、和空间位置的方法,是测绘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
由于摄影像片能够真实而详尽地记录摄影瞬间客观物体的形态,具体良好的量测精度和判读性能,所以其在地形测量、建筑工程及其他学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摄影测量学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依据获得像片的不同方法和摄影距离的远近可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与显微摄影测量。
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地形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
近景摄影测量主要用于测绘国家基本地形图,以及农、林等不猛的规划与资源调查用途和相应的数据库;非地形摄影测量的研究对象时一些科技中的专题科目,如建筑、生物、考古、医学、等。
按处理技术的不同,可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
模拟摄影测量是利用光学和机械仪器模拟摄影过程,建立缩小了的几何模型,通过量测该模型,获得所需的图件。
解析摄影测量是指利用计算机。
根据物点与像点的几何关系式,通过解析计算的方法,确定物点坐标,并储存于计算机中,再通过数控绘图桌绘出图形来。
数字摄影测量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字影像进行处理,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化产品。
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数字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学的发展方向。
航空摄影测量是指从航摄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航摄像片,测绘摄区地形图的工作。
航空摄影测量具有摄影测量所包含的所有优点,主要是:在像片上进行量测和判读,无需接触物体本身,很少受自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影像客观真实地反映着目标,信息丰富逼真,可以直接从中回去大量的几何和物理信息,使测量工作者可以将大量的野外工作转到室内来进行,同事由于在量测的过程中广发地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方法,所以能缩短工期,提高成图效率。
目前航空摄影测量已是测绘地形图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还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地质、水文、森林、道路、水利水电、城建规划、等各部门的勘测工作。
执业资格培训包 测绘航空摄影重难点分析指南

测绘综合能力—测绘航空摄影重难点分析指南一、考试大纲分析1.按照测绘航空摄影技术设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选择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确定飞行平台、航摄仪和航摄比例尺,划定航摄分区,计算航摄参数。
2.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在航空摄影中采用机载激光扫描、机载侧视雷达、低空遥感系统以及定位定姿系统等技术的实施方案。
3.掌握航摄影像资料质量检查的方法和技术指标,并根据测绘航空摄影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航摄中问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项目成果的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二、复习重点提示根据大纲要求,测绘航空摄影的知识点有测绘航空摄影概要、测绘航空摄影技术设计、测绘航空摄影工作的实施、航空摄影中的新技术应用和航摄成果的检查验收等几方面,其中航摄仪及其检定、测绘航空摄影基本要求、测绘航空摄影技术设计、新技术应用航空摄影中的新技术应用和航摄成果的检查验收在历年考试中都出现过,而测绘航空摄影基本要求、技术设计中的技术要求、航摄因子计算、成果检查内容和提交成果清单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要特别关注。
在标准规范方面,要重点阅读GB/T 1 9294-200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6962-2005《1:500 1:1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27919-2011《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CH/Z 3005-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1-2010《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等标准规范,并对规范中涉及的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工作(或技术)流程与方法、质量控制内容与方法、提交成果清单等内容重点掌握。
同时,了解GB/T 16176-l996《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5661-2008《l:5000 l: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CH/T 8024- 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OB/T 27920.1-2011《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l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GB/T 27920.2-2012,《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CH/T 8021-2010《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等相关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以及技术指标。
航测遥感知识点

航测遥感知识点航测遥感是一种通过航空器或航天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它结合了航空摄影、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测绘、城市规划、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从航测遥感的基本原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方面介绍相关知识点。
1. 航测遥感的基本原理航测遥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航空器或航天器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信息,通过对辐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地物的特征和信息。
航测遥感的基本原理包括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两种。
光学遥感是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等光谱段的电磁波进行地物信息的获取。
不同的波段可以反映地物的不同特征,如可见光波段可以反映地物的形状、红外线波段可以反映地物的温度和植被状况等。
微波遥感是利用微波信号与地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地物信息。
微波具有穿透云雾和植被的能力,可以用于获取地表的地形、土壤湿度、海洋表面风场等信息。
2. 航测遥感数据的获取航测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航空摄影和遥感卫星两种方式进行。
航空摄影是指利用航空器搭载的相机进行地表影像的获取。
相机通常包括正射相机和斜摄相机两种类型。
正射相机可以垂直拍摄地表影像,得到的影像具有较高的几何精度;斜摄相机可以以一定角度斜向拍摄地表影像,得到的影像可以展现地物的三维形态。
遥感卫星是指搭载在航天器上的遥感传感器获取地表影像。
遥感卫星的数据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覆盖,并具有周期性观测的能力。
常见的遥感卫星有Landsat、SPOT和MODIS等。
3. 航测遥感数据的处理航测遥感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解译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数据预处理是指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解译是指通过人工或自动化的方式对遥感影像进行地物分类和提取。
常用的方法有像元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等。
数据分析是指对处理后的遥感数据进行统计、模型建立和空间分析等操作,以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
4. 航测遥感的应用航测遥感在测绘、城市规划、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遥感影像处理-2
为何要进行数字图像增强?遥感图像数字增强的方法? 给出一个模板,怎样求卷积运算后图像的数值?(了解) 比值运算有什么应用? 多光谱变换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主成分变换有什么特点? 一幅TM多光谱数据(30m)和一幅spot全色数据
(10m)进行复合有哪些方法?复合有什么作用?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复习
第一部分 绪论
摄影测量学定义 摄影测量的分类、任务、发展历程(了解) 遥感定义、类型(按探测波段和成像方式分,此部
分内容在遥感基础第一章当中有) 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特点。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定义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关系(了解)
第二部分 航空摄影测量基础
第一章 航空摄影
第六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 什么是遥感图像解译标志?主要解译标志有哪些? 简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步骤。 什么是遥感影像地图?遥感影像地图的特点、分类(了解)
第七章 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
✓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 ✓监督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非监督分类?(ISODATA步骤?)
第三部分 遥感基础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电磁波及其性质。(了解) ➢电磁波谱,常用的电磁波谱段?(了解) ➢大气散射类型,试说明其发生条件及主要影响波段。 ➢大气窗口? ➢地物的反射率?地物反射有哪几种形式。 ➢地物反射光谱?画出植被的反射光谱曲线,并做简要
说明。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及遥感影像特征
常用的陆地资源卫星数据? (了解) ETM影像共分几个波段,波段名称及各波段的分辨率 Quickbird全色波段数据的分辨率?(0.61m)。 Spot 5全色波段数据分辨率?5m。
第四章 遥感影像处理-1
三原色,互补色,加色法?(了解) 颜色的性质? 数字图像 图像辐射畸变的原因? 简述如何运用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进行辐射纠正。 引起遥感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有哪些?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主要步骤
➢ 传感器、传感器的分类 ➢ 摄影型传感器主要类型?扫描型传感器类型? ➢ 雷达设计成侧视的原因?(了解) ➢ 雷达影像的特征?(了解) ➢ 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在距离向和
方位向主要采用了什么技术。 ➢ 微波遥感的特性。 ➢ 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及遥感影像特征
第四部分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
➢主要的应用领域(自己总结PPT中的内容)
这章内容的重点就在于,既然已经学习了航空摄影测 量与遥感课程,必须对它的应用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来自第二部分 航空摄影测量基础
第三章 内业加密
像点位移的含义 航空摄影测量两大坐标系统及其分类 航空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 共线方程的含义、作用 摄影测量解析计算的过程(理解四个流程的目的) 数字摄影测量中的影像匹配有哪三种方式(了解)
第二部分 航空摄影测量基础
第四章 4D产品生产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定义、分类 理解GPS、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了解)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特点 4D产品的概念(DEM、DOM、DLG、DRG) DEM的应用 4D产品的生产(了解)
航空摄影定义 航摄仪的类型(胶片、数字) 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航向、旁向重叠度) 航摄像片与地形图的区别 像片倾斜角、摄影比例尺的概念 航空像片上的三点两线、类型
第二部分 航空摄影测量基础
第二章 航测外业
摄影测量外业工作任务 像片判读、像片调绘 像控点的选择原则(了解) 像片调绘的内容(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