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2020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天上的街市》教案精品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天上的街市》教案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
2.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并查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教学设计课前播放《小星星》视频,活跃气氛。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传说呢?(屏显夜晚星空的美丽图片。
)(生答: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人皆知,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一个悲剧还是一个喜剧。
(悲剧)悲在哪里呢?(悲在牛郎织女天各一方,每年在七月七日才能相会一次。
)不错!牛郎织女的故事多少让人觉得很凄美,因为他们天各一方,每年只能在鹊桥相会一次。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他们的美好愿望,你们说说,是什么愿望呢?(希望他们能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好的。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走进郭沫若先生的一首小诗——《天上的街市》,看看我们的愿望能否在诗中实现。
(板书课题和作者)二、了解作者郭沫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作为诗人的郭沫若,有怎样的特点。
(屏显郭沫若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同学们,请看图片,这位文质彬彬,非常儒雅的先生就是郭沫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他的介绍。
(生1读郭沫若的资料。
)注意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星空》,请大家掌握。
诗歌《天上的街市》就选自诗集《星空》。
三、初读诗歌1.朗读诗歌,除了要注意读准字音,还要读准节奏,读准重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同学们,诗歌中哪个词语不好读?(生齐答:“缥缈”)(板书:缥缈piāomiǎo)齐读。
天上的街市教案(优秀10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优秀10篇)[教学目标]1.指导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进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3.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
2.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诗人向往理想世界的感情。
[教学难点]1.理解新诗的特点。
2.区别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想]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并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联想、想象力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我们在夏夜乘凉的时候遥望满天星斗,星空总让我们感觉无比广阔和神秘,引发我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流传过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有我们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大家一定想知道,牛郎织女正在天上做些什么呢?就让我们跟着现代诗人郭沫若一起来遨游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作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卓越的政治活动家。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
在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后,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天上的街市》选自他的另一本代表诗集《星空》。
4,介绍背景《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当时的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五四”运动刚刚过去,革命处于低潮,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时候诗人写下这首诗,想象了天上自由、幸福、美好的环境,为的是表达他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
二、指导预习1.预习生字新词piāo miǎo chén lóng lǒng shèn láng缥缈陈列灯笼笼罩不甚牛郎2.学生朗读诗歌,采用齐读、个人读的方式。
3.品味本诗的感情基调。
(在学生几次读诗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对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进行把握。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在感情的朗读《天上的街市》3遍,并争取背诵。
2、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及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收集荷花的古诗、名言等相关资料,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
先学研究1、在感情的朗读《天上的街市》3遍,并争取背诵。
2、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及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收集荷花的古诗、名言等相关资料,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
课前演说朗读自行编辑的《现代诗歌精选十二首》温故知新一星期前组织学生读汪国真的诗歌,体味诗歌的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读注意事项:1、轻松的语调2、柔和的声音3、舒缓的速度4、注意停顿和重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通过各种读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
二、品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以以上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三、思1、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首诗写作时代背景是怎样的?2、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根据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思考这首诗歌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怎样的关联,从而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意义。
四、写由老师的这些摄影作品你会联想想像到什么?请试着写写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展示以前组织学生写的诗歌作品。
2、学生看摄影作品进行创作。
初中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学习目标:1.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等词语。
2.通过诵读赏析诗歌,学习诗歌朴素的语言和和谐的节奏。
3.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学习方法:1.以诵读为主,通过体会诗歌音乐美培养读诗兴趣。
2.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感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MP5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引入话题:璀璨的星空常常引起文人墨客的咏叹,一千年多前,一位唐代诗人杜牧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说: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90年前(1921年10月24日),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板书课题及作者)2.展示目标:教者用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加深印象。
二、预习交流,展示自我要求学生分组交流预习情况:1.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 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世纪《女神》《星空》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徒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2.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
(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诗的领域。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天上的街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先生的一首现代诗,它被收录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本单元以想象为主题,所选的文章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奇幻的色彩。
这首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天上美丽的街市以及牛郎织女幸福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语言简洁明快,节奏和谐优美,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想象的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和语言感知能力,但对于诗歌的深层理解和艺术手法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学习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手法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学习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天上的街市》教案(精选13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天上的街市》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上的街市》教案(精选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上的街市》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新诗的特点及郭沫若的创作。
2、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全诗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等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学习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技巧和想象、联想的表现手法。
3、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德育目标1、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
【教学重点】1、品位诗歌语言,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把握情感。
2、指导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位诗歌的意境和蕴含。
【教学方法】诵读法,想象法,比较法,启发、引导、问答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今天特高兴,知道为什么吗?(生发言)因为呀,老师刚刚从天上回来,而且还从那里的街市上为大家买回了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教师播放录音──《小星星》)(听完后)好听吗?(生答)歌中,天上闪烁的星星变成了调皮的小眼睛,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春》中的“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今天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看到蓝天,有的同学会想到白云、小鸟;看到大海,有的同学会想到尼莫、铁达尼……我们的世界无不充满着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老师的礼物真的是从天上买回来的吗?(生答)那当然是──假的了。
但是老师这节课真的想和大家共同到“天上的街市”(展示课题)去逛一逛,地上的街市我们大家都见过,有繁华的市场,林立的商店,喧闹的人群,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等。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现代诗。
本单元以想象为主题,所选的文章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这首诗写于1921 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天上街市美好想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渴望摆脱封建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简洁、节奏和谐、意境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小学向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诗歌,但对于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逐步提高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2)学习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习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初中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Street in the Sk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初中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天上的街市》,其内容分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
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
(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诗的领域。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2)尝试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4)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形象鲜明,意境深邃。
由于文字上没有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要埋怨新诗“没劲”。
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
根据这一提示,教学目标(1)(2)应确定为本课重点。
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诗歌,要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精炼的诗句中解诗读歌的丰富内涵来。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适当介绍诗人在创作《天上的街市》(1921年)前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绪,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在朗读中品析诗歌的情感美。
(指导诵读)。
(3)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天上的街市》有丰富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因此指导学生也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
(4)比较——把《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描写与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做比较,从两者生活状况的不同上去理解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配乐朗读磁带。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升,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1)诵读法。
反复诵读逐步加深理解。
诵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
(2)想象法。
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脑海中构建出天上的街市的具体形象在意念中创造出一个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生动而丰富的境界。
(3)比较法。
比较诗歌与民间传说的异同,了解诗人对自由、美满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四、说教学程序
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
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用民间故事导入。
教师或学生讲故事均可。
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过着被禁锢,被束缚,难得一见的不幸生活。
然而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里,我们将会见到与此完全不同的牛郎织女……。
然后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在学生积极性已被调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情况下,我因势利导,出示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作者、时代背景做一些介绍。
通过朗读,理解领悟全诗,立意在通过天街美好生
活的描绘,表现其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诗歌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通过读来领会内容、探索问题。
为了能抓住实质问题,我不按照逐段来分析,而依照:学读——想读——析读来分析课文。
1、学读
(1)、学生听朗读带或老师的范读,然后自己试读,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教师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
(3)、配钢琴曲《星空》,全班小声读,享受诗歌的音乐美。
2、想读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课外收集的关于星空的想象的传说、故事、诗文。
(2)、教师示范(出示牛郎织女行空图):我看见牛郎骑着牛儿,脸上写满了幸福温暖,他在想什么呢?在想织女昨天的新花样织出来了没有?织女是个巧手的女子,也是个倔强的女子,什么事情不做到最好决不罢休。
不过牛郎今天给她带的这本《中国织染》一定可以帮助她的。
天河浅浅的,眨眼功夫牛郎就望见那似锦的云霞和云霞中春花般的织女……
(3)、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4)、配乐,沉醉在想象中默读。
3、析读
(1)、夜幕降临,刹那间,远远的街灯全亮了;而这时,夜空中的星星也一下子现出了它美丽的容颜。
试着读这一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老师示范读,指导朗读技巧:怀着惊喜的心情去读,重读“明”“闪”“明星”“现”“点”“街灯”。
②学生练习读。
③学生演读。
(2)、①请学生读自己写的表现天街美丽富足的文字,其他同学闭目听。
②作者在想象这一切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心思呢?试一试,把你的心思读出来。
③指名说出朗读时的体会,教师点拨:有一点向往、有一点赞叹、有一点想飞的感觉。
④女生齐读。
(3)、①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②学生轻声读。
③指名学生读,在点评中引导学生总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温馨是通过重读“浅浅的”“不甚”“来往”“闲游”“提着灯笼在走”表现出来。
④在注意重音的同时,尝试用语音语速来表现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美好。
⑤指名朗读好的同学读。
⑥师生交流听读时的感受。
点拨引导学生明确读三、四节的要领:要读得轻柔舒缓,仿佛是坐着小船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摇曳,有一种沉醉其中的感觉。
(4)、背诵。
(四)、总结扩展,领会内涵
本诗的重点是学习联想和想象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1、介绍联想和想象这两个概念。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
如诗中由“街灯”想到“星星” 是联想。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情感形象的基础上创作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如诗中由“天上的街市”想到“牛郎织女的自由生活”是想象。
2、仿照示例写句。
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续写下边的句子。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简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
我
的板书就力求显示这点,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