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导演创作特色
《2024年王家卫电影研究》范文

《王家卫电影研究》篇一一、引言王家卫,一位享誉国际的导演,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与神秘。
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描绘中,他的电影创作独特地表现了都市、人的心灵及其与之对应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作品语言洗练、情绪深邃,常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
本文将对王家卫电影的风格特点、角色与视觉表现等重要元素进行详细研究,并对这些特点及其对现代电影的贡献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王家卫电影风格的特点王家卫的电影以浪漫都市情感为主要主题,在创作风格上表现为现实主义和魔幻元素的融合。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使他成为了一位独具匠心的导演。
他的电影通常采用缓慢的叙事节奏,独特的色彩运用和音效设计,以及人物复杂的情感表达。
1. 缓慢的叙事节奏王家卫的电影常常采用缓慢的叙事节奏,使得故事在发展中有更多的时间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都市的风景。
这种叙事方式使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能够深入地体验到角色的情感和城市的氛围。
2. 独特的色彩运用王家卫的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他常常使用暗淡的色调,营造出一种忧郁、怀旧的气氛。
同时,他也会在关键时刻使用鲜明的色彩对比,使画面更具冲击力。
3. 人物复杂的情感表达王家卫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复杂的情感世界。
他善于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和互动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三、角色与视觉表现1. 角色塑造王家卫的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复杂的心理世界。
他们常常是都市中的孤独者,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惑,他们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这些角色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充满了真实感,使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2. 视觉表现王家卫的电影在视觉表现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他善于运用镜头语言来展现都市的风景和人物的情感。
他的镜头常常在慢动作和静止画面中切换,使得画面更具动感和张力。
同时,他也会运用特殊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处理来增强画面的艺术感。
四、对现代电影的贡献王家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对现代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流光溢彩——谈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范文

《流光溢彩——谈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篇一在电影艺术的殿堂中,王家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独树一帜。
他电影中的光影魅力,如同流光溢彩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王家卫电影的光影魅力,从其作品特点、运用手法以及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作品特点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光影的运用极为独特。
他的镜头下,光影成为了塑造人物、渲染氛围、推动剧情的重要手段。
在《重庆森林》、《花样年华》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善于运用柔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同时,他善于运用光影的明暗对比,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运用手法1. 色彩运用:王家卫的电影中,色彩的运用极为丰富。
他善于运用各种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比如,在《春光乍泄》中,他用鲜艳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激情与热烈;在《一代宗师》中,他用低调的色调来表现人物的沉稳与内敛。
2. 镜头运用:王家卫的电影中,镜头语言极为丰富。
他善于运用慢镜头、特写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他的镜头下,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被放大,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
3. 光影对比:王家卫善于运用光影的明暗对比来表现人物的关系和情节的发展。
在《蓝莓之夜》中,他通过光影的巧妙运用,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表现得如诗如画。
三、艺术效果王家卫的电影光影魅力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的光影运用使得电影画面具有极高的美感,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其次,他的光影运用还能够深入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此外,他的光影运用还能够渲染氛围,使得电影的情节更加生动、真实。
四、影响与启示王家卫的电影光影魅力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层面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也在商业层面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电影让观众在享受美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同时,他的光影运用手法也给了后来的电影人以启示和借鉴,为电影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王家卫的电影以哪个题材为主?

王家卫的电影以哪个题材为主?一、浪漫爱情题材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浪漫爱情题材始终是其中一个主要出发点。
他擅长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视觉语言来塑造鲜活的爱情故事。
例如,《重庆森林》中,通过江郎才尽的作家、失去恋人的女演员,以及因偷情而破裂的关系,展现了复杂的爱情关系和人性的脆弱。
同时,他巧妙运用镜头语言和非传统叙事结构,带给观众一种浪漫而压抑的氛围。
二、社会变革题材王家卫的电影也常涉及社会变革的题材,他善于通过个体命运的折射,揭示社会层面的冲突与困惑。
例如,《春光乍泄》以男同性恋为背景,通过描述男主角在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中的挣扎与困惑,呈现了社会对个体的压抑和隔离。
而《一代宗师》则以中国武术大师的传奇故事为基础,通过展现武术与时代背景的交织,揭示了文化与身份的断裂。
三、华人身份题材对于王家卫来说,华人的身份认同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
他经常围绕着华人在异国他乡的命运与情感展开故事,探讨着身份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例如,《花样年华》以在香港生活的主人公为视角,通过婚姻和情感的纠葛,深入探讨了华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和迷失。
他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视觉符号和悲剧性的故事结构,使影片充斥着强烈的哲学思考和艺术张力。
四、抒情美学题材王家卫的电影作品还呈现出抒情美学的题材风格,他以独特的镜头运用和意境构建,打造出整个影片的视觉美感,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领略到他对现实世界的深情表达。
例如,《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通过华丽唯美的画面风格和优美流畅的配乐,塑造出了一个具有梦幻色彩的电影世界,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超现实的境地,感受到了王家卫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的追求。
总结:王家卫是一位富有个人风格的导演,他的电影作品以浪漫爱情、社会变革、华人身份和抒情美学为主题,多次引起国际影坛的关注。
他运用独特的视觉语言和精细入微的情感描绘,以及对华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他的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对生活与艺术的思考和致敬。
王家卫的电影文案风格

王家卫的电影文案风格王家卫的电影文案风格王家卫是华语电影圈中备受推崇的导演,他的电影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观众,同时也因其独特的文案风格而备受关注。
王家卫的电影文案不仅具备浓厚的文学氛围,更融入了对情感细节的挖掘和对镜头语言的精准运用,赋予了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王家卫的电影文案风格。
一、即视感的营造王家卫的电影文案给人以强烈的即视感,这一特点体现在文案中对镜头语言的精准运用。
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美,通过镜头的选择和语言的刻画,将那些细小而珍贵的瞬间永久定格。
例如,在他的作品《春光乍泄》中,文案描绘了两个男人在雨中作别时的眼神交流,只用了短短几个字,却能唤起观众对刻骨铭心瞬间的回忆和感受。
王家卫的电影文案让观众不再只是被动地观看,而是能够主动加入故事中,与角色一同感受那些霎时的情感波动。
二、细腻而鲜活的情感描绘王家卫的电影文案在情感描绘上尤为出众,他能够用短短的文字,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勾勒得淋漓尽致。
他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并通过文字的运用将其展现给观众。
在《重庆森林》的文案中,他描述男主角的内心状况时写道:“我不敢问她最近快乐么?过年了,你永永远远的快乐。
”这简短而含蓄的文字,却深深刻画出男主角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让观众为之动容。
王家卫通过电影文案的描写,让观众更加细腻地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而对故事产生共鸣。
三、诗意的色彩与文学意象王家卫的电影文案中常常融入了大量的诗意色彩和文学意象,使整个文案如一幅画卷般绚丽多彩。
例如,在《花样年华》的文案中,他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夜幕低垂,街灯摇曳。
午夜车站上,几个蜻蜓停在夜晚的游船上。
”这短短的叙述激起了对夜晚的浪漫想象,通过街灯的摇曳和游船的出现,让观众对情节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期待。
王家卫运用色彩与意象的手法,使得整个文案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更引发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和兴趣。
总之,王家卫的电影文案风格在华语电影界中独树一帜,他将对镜头语言的运用、细腻而鲜活的情感描绘以及诗意色彩的运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学氛围。
王家卫在电影界有什么影响力?

王家卫在电影界有什么影响力?一、开创“王家卫风格”的奠基人王家卫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在电影界独树一帜。
他的作品常以浓郁的诗意和独特的影像美学著称,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王家卫的风格以缓慢的剧情节奏、迷人的摄影技巧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而闻名。
王家卫的导演作品包括《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春光乍泄》等,这些作品充满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擅长运用影像语言来表达情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将观众带入他的电影世界。
二、深受国际认可的艺术家王家卫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广泛认可,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他的电影多次获奖,并成为国际电影节上的焦点。
他是中国首位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的导演,并且多次获得台北金马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等荣誉。
王家卫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电影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打动了观众,使得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三、对当代电影语言的重要贡献除了个人风格的贡献,王家卫还在电影语言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创新与发展,为当代电影语言探索开辟了新的道路。
王家卫擅于运用镜头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充分发挥了电影这一视听媒介的特点。
他的镜头语言诗意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深入人心,引起观众的共鸣。
他的作品不仅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所突破,还在剧情结构和节奏掌控上有独到之处,使得观众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四、对华语电影产业的推动作用王家卫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导演,他还积极推动和支持华语电影产业的发展。
他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培养和扶持了许多新生导演,为华语电影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影响力,也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
他的作品常常在票房上取得突出成绩,将中国电影推向了国际市场。
他的成功不仅使华语电影产业受益,也为整个中国电影界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结:王家卫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以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作品赢得了国内外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认可。
王家卫的电影如何利用影像和声音的关系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王家卫的电影如何利用影像和声音的关系来表达情感和主题?一、独特的画面构图王家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画面构图而着称。
他善于利用镜头的角度、距离和运动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首先,他常常通过运用大背景、长景深和对角线来创造出动态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这样的构图不仅能够使观众深入电影场景,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够加强角色情感的表达。
其次,王家卫善于运用镜头的近距离特写来突出人物的情感细节。
这种细腻的表现手法,在无需多言的情感交流中,使观众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角色内心的动态。
总之,王家卫通过精心设计的画面构图,以及刻意处理的色彩和光影,成功地将情感与主题融为一体。
二、鲜明的音效设计王家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音效设计而备受瞩目。
他善于利用声音的变化来传达情绪和主题。
首先,他善于运用环境音效来创造出氛围和背景,从而让观众感受到电影场景的真实性和沉浸感。
其次,王家卫善于运用音乐的力量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他与李宗盛的合作,使得音乐成为他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家卫的电影中常常随着音乐的起伏,以及歌词的含义和旋律的犀利,让观众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情感的震撼。
总之,王家卫通过精心设计的音效,成功地以声音的魔力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三、个性化的角色刻画王家卫的电影以其个性化的角色刻画而备受赞誉。
他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剧本构建,成功刻画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
首先,他注重角色的细腻情感和心理变化。
他通过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微小的细节,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成功地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体验。
其次,王家卫善于使用隐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角色情感和主题。
他通过色彩的运用、符号的植入和物品的象征意义,让角色的情感和主题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
总之,王家卫通过个性化的角色刻画,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情感和主题的力量。
四、情感回忆的跳跃王家卫的电影常常利用情感回忆的跳跃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他通过交错的时间线和情节线索,将过去和现在、现实和想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王家卫如何运用摄影和灯光来创造独特的画面效果?

王家卫如何运用摄影和灯光来创造独特的画面效果?一、电影中的摄影艺术王家卫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演和摄影师,他独特的摄影风格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摄影的精心运用,他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效果。
1. 超凡的构图技巧王家卫在摄影中常常采用非常规的构图方式,通过将人物置于画面的边缘或背景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他善于利用平面和层次感,使画面充满了艺术感和戏剧性。
2. 独特的光影运用王家卫非常注重光影的运用,通过照明的巧妙安排和灯光的变化,他能够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氛围和情绪。
他善于利用光线的亮暗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吸引人。
3. 意境的创造王家卫善于用摄影来创造电影的意境。
他通过对景物、人物和光线的组合运用,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情绪和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电影的世界。
二、如何创造独特的画面效果王家卫通过摄影和灯光的运用,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画面效果,为电影注入了无穷的魅力和艺术气息。
1. 抓住瞬间王家卫善于捕捉瞬间的美,通过快速而准确的镜头切换和运动,将这些瞬间定格在电影中。
这种技巧能够给人以冲击和震撼,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2. 探索情感内核王家卫通过摄影和灯光的运用,将情感内核传递给观众。
他运用快速的剪辑和华丽的光线,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使观众在情感上得到强烈的共鸣。
3. 曲线的力量王家卫善于利用曲线来创造画面的动感和韵律感。
他将人物的动作和镜头的运动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更具有冲击力和节奏感。
三、王家卫的摄影艺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王家卫一直以来是中国电影界的先锋和杰出代表。
他独特的摄影风格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更加国际化和艺术化。
1. 影响国内外导演王家卫的摄影风格对国内外许多导演产生了影响。
他的作品激发了许多导演的创作灵感,使他们更加注重摄影的艺术性和视觉效果。
2. 提升中国电影的品质王家卫的摄影艺术提升了中国电影的整体品质。
通过将西方的电影语言和中国的文化元素相结合,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使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关注和认可。
花样年华电影深度解析

《花样年华》是中国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于2000年上映,主演有梁朝伟、张曼玉、刘嘉玲等。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孤独的故事,围绕着两位年轻的男女在香港的相遇、失落和离别展开。
影片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特的叙事方式
影片采用了王家卫一贯的独特叙事方式,采用多线索、跳跃的时间顺序,将故事进行了拆分、重组。
整个电影像是一场时间的漩涡,不仅描绘了年轻人的青春时光,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变革。
2.独特的色彩运用
影片中采用了大量的暖色调,营造出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旧时氛围。
同时,王家卫还使用了类似于切尔诺贝利的闪光效果,以及各种特殊的过渡效果,让整个电影的画面显得很特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独特的音乐运用
影片的音乐由陈奕迅和葛兆恩等多位音乐人共同创作,整个电影的音乐采用了大量的爵士和流行音乐,增强了影片的时代感和个性。
除了艺术特色外,影片还涉及到了很多哲学和文化内涵。
例如,影片中关于时间和记忆的探讨,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都是电影的重要主题。
同时,影片也通过情节的铺陈,反映了当时香港社会的变迁和矛盾。
这些深度的内涵让电影不仅仅是一部青春励志片,更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作品。
总之,《花样年华》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色彩运用和音乐创作,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电影艺术表达方式,同时也在文化和哲学方面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不停地飞,累了就在风中睡着。它一生只能停落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在《阿飞正传》中,表面上看似放荡不羁的旭仔,背后隐藏的是受伤害的漂泊失落感。他说自己就是无足鸟,这正是王家卫影片中无根人物的恰到写照。他塑造的主人公,或是没有正式工作,整日游荡街头;或是处于社会底层,没有生活保障;或是与世俗相悖,不被传统的社会生活所接受。细细品味,这些主角人物都有共同之处,就是他们潜意识里存在的漂泊意识。
总之,王家卫的影片不仅仅给我们展现了现代都是生活的表面图景,更是力图要揭示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人们游离于主流之外的边缘感、人性的漂泊无根性、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隔绝,即都市人的生活状态。
2、王家卫电影的艺术风格。
(1)背景的流动性与情节的不确定性
导演王家卫的影片描写事情整体感都不明显,不重视因果关系,像一个摔在地上的装饰品,任意地拾起几个碎片,完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与此同时,王家卫的影片有着“支离破碎”的风格,喜欢他电影的观众很容易就会发现,用来联系剧情的前因后果关系是永远找不出来的,通常给大家破碎般的朦胧感。主人公是没有姓名的、名字用符号去代替、奇怪的象征、色彩烘托出来的氛围、你抗拒我我抗拒你的人物关系、支离破碎而又虚无缥缈。
浅析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
王家卫从1988年创作《旺角卡门》开始,一直以别具一格的主题选择和艺术手法,风格鲜明地揭示了后现代语境下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人与人的疏离、隔绝,沟通的缺乏与障碍以及人的漂泊无根。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融会贯通,互相影响。
一、王家卫电影的主题选择。
1995年,在台湾金马奖的影展特刊上,王家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连续拍了五部戏下来后发现,自己一直在向大家说的,无非就是电影里所表现的一种拒绝,还有害怕被拒绝和被拒绝之后的一系列反应,在选择记忆还是逃避的反应。”
(一)拒绝与被拒绝。
“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便是先拒绝了别人”。这是《东邪西毒》向我们展示的都是情感的种种悲剧。虽然这是一部上演在荒漠中的武侠片,但实际上反映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状态。片中的侠客在江湖上漂泊,现代的都市人在情感上游离,都是无法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总是在拒绝与被拒绝,追寻与逃避中孤独地吊影自怜。
对于边缘人物的影像展现早已有之,但像王家卫这样在自己的影片中大量或者倾尽全力刻画边缘人物和边缘的都市现象的却不多见。
电影中的主角,通常都是舞女、空姐、杀手、警察、同性恋、小店员……他们要么是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要么是整天游走在城市的阴暗角落里,或者处于社会底层,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又或者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相抵触,不被社会所接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和精神领域中都是一群流浪漂泊的人,都市边缘人。
香港影评人张弄潮先生说过,绝大多数的香港人都缺乏历史感、民族感和政治感。因为长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无论是在政治归属还是文化认同上,香港人内心都产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无根感。尤其说道历史文化方面,因为脱离母体文化太久了现代香港人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较少,对中国历史可能十分陌生,就会在思想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也是无根的漂泊者,也可以说他们都是无足鸟。这群无足鸟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逐渐开始变得疏离、浮躁、冷漠,迷失在嘈杂贪婪的物欲中。王家卫的电影毫无保留地折射出现代现代香港人不知所措的疲惫心态,不止何去何从的焦虑。而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寻求,更是表现出他们在漂泊中的寻根情节。
这些影片中的边缘人,还有共通之处是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一般情况下,电影中人物的名称是界定人物身份的基本符号。但是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更多时候人物的名称只是用数字代替,或者,就压根没有名称。比如《重庆森林》中,两个警察的名称,用他们的编号二二三和六六三来代替;《阿飞正传》中,人物的名称只是用别名“露露”、“美美”、“阿超”、“丽珍”、“旭仔”来代替,没有全名的人物;《旺角卡门》中,叫着上口的华仔。再如到了《堕落天使》中,人物干脆连名字都没有。至于姓氏,因为从来都没有显示有过完美的家庭,因而姓氏也从不被提及。这种人物姓名被刻意忽略的手法,不仅强化了人物边缘性的一大特征:面对现代化都市中的高楼林立,人们渺小到感觉连自己的名字都已经被湮没;而且这些名字泛化的小人物实则形成了对现代都市生活下所有现代人的一种指代。因此也加深了电影所表现的一定的社会内涵。
时间是王家卫影片里主要的线索,人们在镜头里可以看到时间在流逝,又准确、又片面。甚至在电影的背景中出现钟表。在他的小部分电影中,王家卫却故意扩大化了时间的概念,在电影《东邪西毒》里,人物是金庸小说中大侠般的角色,但仅仅是运用了名字,与原著人物中所经历的人生都不一样。电影《东邪西毒》的片名翻译在西方是Ashes of Time,电影中没有准确时间线索,但是一年四季的变化和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却进行着,更添加了一种苍白的、命运的味道。就是因为王家卫的破碎美学、飘零般的画面以及没有前因后果的内容描写,换来了后现代主义的名号。王家卫并不是后现代主义没有国界的特征,在影片中充斥着应接不暇的都市喧嚣气氛,时间与空间在穿梭中互相变化。王家卫是一个观察现代人人生和反省自己思想的导演,他电影中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用暗示漂泊的手法诠释爱情,有时是积极向上的,有时是萎靡不振的。王家卫的文字也是自由的,有很多人认为他的电影完全打碎了“传统内容的线索性”,即使电影内容比较单薄,但仍有无数观众被王家卫的影片感动,只是一个镜头、一段对话、一段乐曲或者是一个姿势。
(三)被遗忘在角落的边缘人物。
“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和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这是警察二二三的一段独白,也是一个在边缘徘徊的都市人的呓语,一直在独自腹为自己孤独的心灵。也可以这么说,警察二二三就像是王家卫所有电影的主角。这些角色都被忽略了家庭、职业和身份,基本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迹,每天都在常规的生活外游离,并且没有朋友和家人,身上总有一股寂寞惆怅的气息。
当谈到《春光乍泄》的主题时,王家卫曾经坦言:“我自己也像是影片中的黎耀辉和何宝荣这对恋人,当被不断地问及到九七年七月一日后香港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时,就会感到非常厌倦。想要离开香港,去到世界的另一头的阿根廷去逃避现实,但是却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越是逃避,现实越发如影随形地在跟着自己,感觉无论到哪儿,香港都存在。”他本人的这段话道出了他影片中漂泊感的根源所在。
《春光乍泄》中的黎耀辉和何宝荣这对恋人历经了多少次分分合合之后,始终相互在折磨纠缠。因为总是过分地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很少在与人沟通上煞费苦心,最终导致彼此间无法进行情感的交流。无论是电影所涉及的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繁华绚丽的上海,陌生遥远的阿根廷,亦或是寂寥荒芜的沙漠,都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代香港人内心的疲倦与矛盾。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整天都在找寻、忙碌、而又困惑、焦灼、逃避,总是不知所措,在不断地渴求之中被迫感受着孤独与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