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步行街设计

合集下载

商业步行街策划与规划设计

商业步行街策划与规划设计

价值工程1商业步行街发展特点在商业地产的各种形态中,无论是从操作的角度看还是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商业步行街无疑是其中比较复杂的一类,但也是形态最为丰富的一类,商业步行街从立项建设到开始经营,涉及到建筑规划、市场定位、主题定位、装饰装潢、商品布局、商铺间隔、宣传推广、招商销售以至商场的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1.1商业步行街的发展历程商业步行街发源于中国,唐代时期,长安就有著名的商业街:东市和西市。

到了宋代,清明上河图就是典型的商业街,到了近代和现代,我国商业步行街发展落后于法国等西方国家。

从全球来看商业步行街发展大体分为七个阶段:第一个时期:集市贸易;第二个时期:摊贩慢慢地开始进店,形成店铺格局,在道路两侧形成不同数量不同规模的店铺;第三个时期:随着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有些地方形成小的商业中心;第四个时期:大型商业步行街的出现;第五个时期:规范化的商场和超市业态加入到流通领域以后,实际上就给商业步行街的结构增添了骨干力量;第六个时期:六十年代,商业步行街由于中产阶级搬到郊区居住进入低谷时期;第七个时期:商业步行街增加shopping mall 购物中心,出现购物、文化娱乐、休闲、展示等趋势,商业步行街开始在各国获得大发展。

1.2商业步行街分类商业步行街是指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商店有规律地排列组合的商品交易场所,在西方的经济理论中,它与购物中心、商业区等等有着严格的界限,是不可混淆的概念。

目前,国内的商业步行街有如下几种分类方式:1.2.1按规模分类①大型商业步行街:在长度为1000米的标准基点上进行的商铺的有序布局,如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两大商业步行街,北京王府井大街和西单北大街两个大型商业步行街,目前全国最长的步行街是全长为1210米的武汉江汉路商业步行街。

②中小型商业步行街:如广州北京路和上下九步行街、深圳华强北路商业步行街和北京275米的大栅栏袖珍商业步行街。

1.2.2按功能分类①综合型商业步行街:如南北总长度为1600米的北京西单商业步行街、乌鲁木齐中山路商业步行街、昆明青年路商业步行街。

居住区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区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区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原则居住区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原则居住区步行商业街设计时考虑其居住区属性,主要是指居住区步行商业街是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应该在居住区步行商业街设计时考虑居民的行为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休闲性。

与此相一致的设计原则有社会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生态性原则。

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人性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即满足人的需求。

所谓最佳设计是这样一种设计,对人的需要能够最为敏感的做出反应。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生理,安全,社会交往,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等等。

人性化设计原则,应是以人的各种需求为尺度,充分满足人的各种活动需要和尊重人的心理需求,并且,在设计中还应继承和发扬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合乎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从而达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

以人为中心,为人创造舒适、方便、亲切的活动场所是现代城市设计的宗旨。

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步行街,更应立足于人的步行及相关活动的需求取向,以人本主义为其设计准绳。

步行街在内容和方式上的丰富多彩决定了城市步行空间体系并不能简单的类同于普通道路,它应当为步行者提供富于个性并且丰富多彩的空间,也应当是城市中最富有人情味的场所之一。

把关心人、尊重人的概念具体体现于城市空间环境的创造中,重视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活动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创造出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理想空间。

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注重研究建筑及其外部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改善人类的聚居环境,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

目的是尽可能少地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创造舒适、优美、洁净、整体有序、协调共生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良性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活环境。

【居住区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原则】。

关于社区情景式商业案例分析

关于社区情景式商业案例分析

关于社区情景式商业案例分析项目介绍:东莞某某项目社区商业广场是一个由香港上市公司鼎力打造的集文化、餐饮、休闲为主的高档社区情景式商业步行街;项目主体为拥有一线东江景观资源的高端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米左右,本案为小区的配套社区商业,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平米,为2层商业建筑,主要分布小区的主入口附近,交通较为便利,以周围及镇区居民为其主要目标客户,在这里能最大程度满足周边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需求,清朗明丽的几何体块建筑,凹凸有致的石材墙面,屋顶空间的商业利用,设计巧妙的景观休憩小站、优雅别致的门廊,精致内敛的广告设计,色彩各异的店面窗篷,兼具古典气息与现代时尚的建筑群体掩映在绿植丛中,建筑、雕塑、景观小品与商业完美交融,逛街的趣味感油然而生,沉醉其中宛若穿行于另一个时空。

首先回顾一下中国重要城市商业发展的历程,大多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gdp在1000美金以下,人们商业消费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为主,在商业表现形式上以地摊、集贸市场为主,在合肥表现为以城隍庙为代表的商业业态;第二阶段,人们的商业消费不再只是满足生活需求,而追求商品的品质,具体表现形式以超市、百货商场为商业业态;第三阶段以专卖店、专营店为主要商业业态,而即将来临,应该成为主流的商业业态就是情景式商业街,这是一种融文化、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互动式综合性街区。

何为情景式商业广场:音乐轻奏,商场里人们或聚于一隅,笑语盈然;或父子同戏,其乐融融;抑或引朋携友,边走边看,悠闲、惬意、欢乐的气氛萦绕在每个人的身边……这便是世界商业前沿的商业消费模式———情景体验式消费,也就是指商家通过对其商业现场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使消费者在消费购物的同时享受全方位的“情感体验”式的消费过程。

信息时代的变迁带来体验经济的发展,商业空间经历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店、shoppingmall(大型购物中心)的兴衰更迭之后,正日益强劲地朝着情景式体验消费的方向发展,现代都市生活消费中,用于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例都存在不断加大的趋势,消费者的需求重点已由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向新鲜、刺激、解压的精神享受转变,消费心理呈现出越来越纷繁的个性化趋势。

社区商业之社区商业街的空间尺度

社区商业之社区商业街的空间尺度

社区商业之社区商业街的空间尺度社区商业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要盈利点之一,社区商业是一种有别于城市区域中心商业、大型购物中心、特色步行街的商业业态,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是专为本地区居民服务的商业模式。

随着小区规划越来越远离市区繁华地段,楼盘体量也越来越大,开发商必须自己规划商业配套设施,而社区商业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楼盘本身的规模,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开发商对社区商铺的规划及运营定位。

在实际操作中,社区商业开发并非规模越大越好,而要结合社区人口消费适度开发,目前社区商业主要有三种开发模式:1、社区商业中心型社区商业中心集商业、餐饮、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卫生服务为一体,它包含了大型超市主力店或社区型百货店、社区便利零售品牌店、书店、游乐场等文化娱乐设施;银行、邮局、等社区服务设施;餐饮、美容、健身等休闲设施;儿童教育、音乐培训、舞蹈培训等教育设施。

通过这些主力店和次力店形成了社区商业强大的凝聚力,其辐射范围在1-1.5公里,服务人口5-8万人左右。

2、社区次主力店组合型次主力店组合型社区商业,一般是在商业规模较小、或者招商大型商业困难、或者区域内已有大型连锁超市百货时采用的定位组合模式。

它一般包含有小型社区超市,书店、儿童乐园等文化娱乐设施;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设施;餐饮、美容、健身等餐饮休闲设施;儿童教育、音乐培训、舞蹈、美术培训等教育设施。

通过这些次主力店的共同吸引力来吸引社区居民,其辐射的范围为居民5分钟步行路程范围内,服务人口1-2万人左右。

3、社区商业街模式社区商业街形式的社区商业业态,在规模较小情况下,一般主要为社区便利店,满足本社区居民消费为主,在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兼顾外向型商业业态,除了餐饮、美容中心等商业具有一定辐射力外,其他品牌服务对象主要为本区居民。

在实际的社区商业规划中,既要考评自身的社区人口的消费要求,还要考虑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社区的商业规划和距离商业中心的远近等指标。

以上三种模式业态组合不同,各业态要求面积、设备配置、经营模式、招商种类、组合方式等设计要求各有不同。

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

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

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步行街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闲、购物、交流等多种功能,对城市形象和社会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功能,本文将以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为题,对步行街的规划与设计进行论述。

一、规划目标与原则步行街规划的目标是打造宜人、便捷、安全的公共空间,提供惬意的步行体验。

因此,在设计步行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和活动。

2. 可达性原则:为市民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条件,方便步行街的连接与到达。

3. 商业适宜性原则:注重街区的商业发展,吸引人气,促进经济繁荣。

4. 环境友好性原则: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绿化率和空气质量。

5. 文化融合原则:结合地域特色,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二、区域分析与选择步行街的规划与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的特点和功能需求。

首先,对市中心和繁华商业区进行区域分析,了解人流量、道路状况、建筑风格等信息。

其次,通过市民调查和专家评估,选定适合布局步行街的区域。

三、街区布局设计步行街的布局设计是关键,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区域,如主干道、广场、景观区等。

以下是针对布局设计的几个建议:1. 主干道的设置应宽敞平整,方便人们步行和骑行,同时考虑交通流量和停车需求,并设置临时停车区和自行车停放点。

2. 在步行街的两侧设置商业街区和休闲区,以满足市民对购物和休闲活动的需求。

3. 考虑社区设施的设置,如公共卫生间、儿童游乐设施和休息座椅,方便市民的日常使用。

4. 为街区增加绿化景观,提高绿化率,增添自然气息和美感。

5. 考虑街区交通的连接与畅通,设置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如地铁、公交车站等。

四、建筑设计与装饰在步行街的建筑设计与装饰中,要注重与城市风貌的协调和地域文化的体现。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设计建议:1. 建筑风格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可以采用现代主义、传统文化元素或当地特色建筑风格。

2. 建筑外观的装饰应该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以增加步行街的整体美感。

社区商业街施工方案(店铺布局与交通设计)精选3篇

社区商业街施工方案(店铺布局与交通设计)精选3篇

《社区商业街施工方案(店铺布局与交通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商业街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需求日益凸显。

本社区商业街旨在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购物、休闲和娱乐环境,提升社区的生活品质。

该商业街位于[具体社区位置],周边有多个住宅小区,人流量较大。

商业街的规划面积为[具体面积]平方米,主要包括各类店铺、步行街、停车场等设施。

本次施工的重点是店铺布局与交通设计,以确保商业街的功能完善、交通流畅和安全有序。

二、施工步骤1. 场地清理与平整(1)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垃圾和障碍物。

(2)对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地面水平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店铺布局规划(1)根据商业街的功能定位和业态需求,确定各类店铺的位置和面积。

(2)考虑店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流走向,合理安排店铺的布局,以提高商业效益。

3. 交通设计(1)规划步行街和车行道,确保行人与车辆的分离。

(2)设置合理的出入口和交通标志,引导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3)规划停车场,确定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满足居民和商户的停车需求。

4. 基础设施建设(1)铺设给排水管道、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

(2)建设照明设施和景观设施,提升商业街的环境品质。

5. 店铺建设(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店铺的主体结构建设。

(2)进行店铺的内部装修,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等的装修。

6. 交通设施安装(1)安装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等交通设施。

(2)设置人行道护栏和车行道隔离栏,确保行人与车辆的安全。

7. 竣工验收(1)对商业街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

(2)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三、材料清单1. 建筑材料(1)水泥、沙子、石子、砖块等主体结构材料。

(2)钢材、木材、铝合金等建筑装饰材料。

(3)玻璃、门窗、灯具等室内装修材料。

2. 交通设施材料(1)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信号设备。

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

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

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步行街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正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新亮点。

步行街既是一个商业中心,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因此,步行街的规划设计方案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步行街的定位步行街的定位应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来确定。

首先,步行街应当成为城市的地标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其次,步行街需要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娱乐设施,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最后,步行街应当与周边地区形成有机的联系,便利市民的交通出行。

二、步行街的布局设计1. 步行街的长度宜适中,不宜过长。

过长的步行街对于商业运营和安全管理都会产生困扰。

同时,可适当设置分段,形成不同主题的街区,增加步行街的吸引力。

2. 步行街的宽度应适中,以确保行人的通行安全和舒适。

同时,还要考虑到人流量的变化,如通过设置延长台阶或移动屏障等手段,确保人流量过大时步行街的安全。

3. 步行街的道路材料应当兼顾美观与实用,以确保人们愿意步行街上逗留。

同时,可选用透水性材料以减少地面积水,提供舒适的环境。

4. 步行街的照明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人们夜间出行的需求。

为了创造良好的夜间氛围,可采用低照度路灯和景观照明的结合方式,并合理设置路灯的位置和数量。

5. 步行街的绿化要以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植被为主,并兼顾美观和功能。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设置绿化带,可以为步行街提供良好的屏蔽效果和视觉享受。

三、步行街的商业策划1. 步行街的商业策划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适宜的商业比例和定位。

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消费水平来确定商业形态,包括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不同业态。

2. 步行街的商家入驻应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品牌商户和精品店铺的加盟。

同时,还应注重培育本地特色小店,增加步行街的独特氛围。

3. 步行街的商业设施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例如,设置婴儿换尿布台、无障碍通道等便利设施,以增加步行街的可访问性和亲和力。

四、步行街的管理运营1. 步行街的管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人员配备。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教案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教案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商业网络不断地汇集,形成城市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集中消费的商业街区,它会萃了城市生活中主要生态方式, 即衣、食、住、行、看、玩等为一体化、多功能的商业服务区域. 由于这个区域内人的密度很大、人货进出流量相对较大,商业摊位、铺面鳞次栉比,造成交通拥堵不畅已是寻常现象,因此,城市商业集中的区域对于交通的组织,便成为一个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问题. 目前,在城市主要的商业街区,解决安全隐患,便于游人观光、购物,休闲娱乐,避免人车混流,最为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分片区营建商业步行街,这几乎成为世界上所有城市商业中心街区代表性做法.商业步行街的形成使得人车拥挤的交通状况得到缓解,将原有的车行道路改变成步行空地,并由此获得更多可利用的空间,供游人驻足欣赏、休闲散步、消费购物等活动,带动城市经济更加繁荣。

随着大量的商业步行街区在不同城市兴建,街区的业态功能与形式也随之而不断更新与完善,人们已再也不满足于单纯的购物或者就餐,而是希翼在这个繁华的闹市中体味到城市生活的丰富,满足他们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好奇心等多元化的要求.于是各个具有不同地域文化的、代表城市本土特征的商业步行街不断涌现Ⅱ它不仅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形象的改变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商业步行街在城市环境中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景观风景。

商业步行街的营建是地域经济发展与城市街区改造相结合的产物,它一方面利用城市中极其有限的车道改造而形成的场地,缓解了不断膨胀的城市与不断增加的人群对活动空地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在探索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对于城市形象、城市文脉,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上,寻求适合于本土人文特征、传统习俗特性以及地理气候条件的发展新路,因为它最具社会影响力和各受关注。

商业步行街的营建不同于普通的场地景观建设,通常是由当地政府根据城市宏观发展规划要求进行选址立项,由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项目招商与宣传,并监督执行拆迁、兴建、协调、改造、保护等具体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消费理念
高端消费群体 能力/需求
高端商业业态 附加价值 品牌塑造
高端服务形式 细节 沟通
更好的 商业品质
更好的 商业理念 经营服务
更好的 消费享受
体验式消费
通过外在的各种关联因素,来引导消费者更为全面的认知商品,从而带动销售,增加销售过程中的 愉悦性。 商品包装 消费环境 服务礼仪 现场制作 个性化定制 售后服务 会员服务等(商家服务) 公共区域环境 交通组织 景观绿植 立面风格 建筑小品 导引系统 活动组织等(开发商服务)
“家”与“大家”的居住空间延续
➢ 特色之一:家的延伸,比如:超市是厨房的延伸;美容院、洗衣房是卫生间的延伸;餐饮、小吃 是餐厅的延伸;咖啡厅、茶座是客厅的延伸;图书馆、音像中心是书房的延伸。
➢ 特色之二:将日常商业和服务设施规划集中,既缩短了这些设施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又满足了人 们多样化需求;既便民、利民,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真正实现随心所欲的 便利生活。
业态 餐饮 服务 服务 美容美体 美容美体 服务 美容美体 服务 美容美体 美容美体 服务 健身 服务 服务 服饰
面积 600 10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150 150 1000 400 600 1500
潮王路 1——15
湖 墅 南 路
商家照片
业态分布
16 玫琳凯 17 蓝士堡 18 阿迪 19 锐步 20 KAPPA 21 PUMA 22 匡威 23 星巴克 24 ONLY 25 必胜客 26 儿童英语 27 豪客来 28 KFC 29 避风塘 30 FIRST VIEW 31 C&COON 32 妙帛
社区商业步行街设计
社区商业概念
社区的 概念
社区是指同一地、同一地区或同一国的人所构成的社会,它 大到一个国家的某一人种构成的团体、如美国华人社区;小 到某个小区。
邻里中心 概念
“邻里中心”是新加坡的一个社区服务概念,是指在3000-6000户居民中设立的一 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 一个典型的邻里中心设置35个商店、2个食阁、1个超级市场、1个菜市场、 1―2台自动提款机。必备功能有: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中西药行、 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
规划设计分析
面宽较大,大面积分 割,适合品牌商家的 进入,保证项目的品 质
2F
1F
1拖2的设计利于商 家的布局、经营;
规划设计分析
二层商业用房功能 分布明确,商务建 筑与住宅建筑以适 度变化的立面加以 区分、整体风格现 代时尚;
项目商业部分定位细分
结合中航项目整体因素考虑,项目商业部分按照商业功能细分定位于:
倡导“品质服务”功能的服务型商业 业
提倡“专业主题经营”的主题型商
本小区入住人群 品质服务型 邻里商业
特色饮食休闲 生活型 商业街区
社区配套服务 满足入驻居民生活所需 提升项目整体品质 完善项目配套功能
丰富完善商业结构 形成主题化的商业氛围 扩大商业部分辐射能力 拉动提升商业价值
邻里中心商业面积估算
35个店铺预估约7000平米; 2个食阁预估约2000平米; 1个超市预估约8000平米; 1个菜场预估约500平米; 合计约:17500平米。
社区商业操作要点
明确社区的界定范围 明确服务人群的消费需求 明确商业形态组合及表”与“大家”的居住空间延续
归属于开放式生活的圈子
满足生活所需的场所 实现交际沟通的平台 释放友情、亲情、爱情魅力的舞台
家与大家,个体与群体。每个人,每个群体都需要一个属于生活的圈子。项目的商业部 分以本小区居住人群为核心,全部商业设施紧密衔接入住居民在家居附近寻注生活,文化交 流的需要,构成一套巨大的家庭住宅延伸体系。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将生活空间从居住空 间中延伸出来,形成一种邻里之间,社区之间的“圈子文化”。用更高的商业档次、更 高的服务品质、更周全的商业功能,将每一个“家”与“大家”释放出来,共同营造新 社区商业生活圈。
服务价值
商业价值
特色饮食休闲商业街区 高品质服务型 特色饮食休闲商业街区 邻里中心
案例分析
杭州红石中央花园
开业时间:2004-3-1 开发商:红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商业结构:商住楼 、写字楼、
商铺 占地面积:37000平米 建筑面积:140000平米
项目架构分析
项目名称:红石中央广场商铺
项目位置:拱墅区湖墅南路以东,潮 王路以南
服饰 健身 服饰 服饰 服饰 服饰 服饰 餐饮 服饰 餐饮 服务 餐饮 餐饮 餐饮 服饰 服饰 服饰
400 3000 400 400 400 400 400 1000 1000 2000 800 800 800 800 1500 1500 1500
潮王路
湖 墅 南
1 6

——
3 2
商家照片
业态分析小结
业态个数比例
美容美体 16%
健身 6%
餐饮 19%
服务 25%
服饰 34%
业态面积比例
美容美体
健身
5%
16%
餐饮 24%
服务 16%
服饰 39%
1、从项目品牌上看,该项目走高端品牌定位,保证了整体形象及项目品质;
2、从业态比例看,主要以服饰和餐饮为主,社区服务为辅,配以少量的SP A、健身等业态,比例合理;
➢ 特色之三:将商业功能细分,用商业的凝聚力辅射周边数小区,在提供给本小区居民生活便利的 同时,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认知认同,从而提升项目商业功能的商业价值。
第三空间
第一空间 家
居住
第二空间 工作
生存
第三空间 社交场所 享受
享受生活的乐趣 享受亲情&爱情 享受消费的愉悦
便利性的满足 休闲式的生活 体验式的消费
总 长 度:呈倒“L”形,沿湖墅南路长 约300米
经营目的:满足日常居民休闲消费的 商业街
商业结构:1-2F独立联体街铺(可做 餐饮)
经营方式:持有自行招商
商业业态:餐厅、娱乐沙龙、健身美 容、百货服饰、社区服务
标准开间:300平米左右二层 (单层80-150平米)
业态分布
名称 1 本地鸡 2 喜士多超市 3 海王星辰 4 纤丝鸟 5 震轩 6 21世纪房产 7 仕女 8 三江琴行 9 星季女子 10 蔓莉莎 11 展示中心 12 家富富侨 13 光大银行 14 富安娜 15 以纯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