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药物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抗体药物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

抗体药物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

抗体药物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抗体药物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陈志南国家“863”计划生物工程主题专家组抗体系指机体在抗原性物质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淋巴细胞所产生),因其能与细菌、病毒或毒素等异源性物质结合而发挥预防、治疗疾病作用。

近年,抗体类药物以其高特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正在发展成为国际药品市场上一大类新型诊断和治疗剂。

1. 抗体药物的发展历程抗体作为药物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拥有很长历史。

但整个抗体药物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前进(图1)。

第一代抗体药物源于动物多价抗血清,主要用于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被动免疫治疗。

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异源性蛋白引起的较强的人体免疫反应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应用,因而逐渐被抗生素类药物所代替。

第二代抗体药物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抗体及其衍生物。

单抗体由于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高度的特异性,因而在实验研究和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单抗最早被用于疾病治疗是在1982年,美国斯坦福医学中心Levy等人利用制备的抗独特型单抗治疗B细胞淋巴瘤,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瘤体消失,这使人们对抗体药物产生了极大的期望。

19 86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单抗治疗性药物——抗CD3单抗OKT3进入市场,用于器官移植时的抗排斥反应。

此时抗体药物的研制和应用达到了顶点。

随着使用单抗进行治疗的病例数的增加,鼠单抗用于人体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同时一些抗肿瘤单抗未显示出理想效果。

人们的热情开始下降。

到20世纪90年代初,抗内毒素单抗用于治疗脓毒败血症失败使得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入低谷。

由于大多数单抗均为鼠源性,在人体内反复应用会引起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从而降低疗效,甚至可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一方面在给药途径上改进,如使用片段抗体、交联同位素、局部用药等使鼠源性抗体用量减少,也增强了疗效;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基因工程抗体和人源抗体。

2023年抗体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抗体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抗体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抗体药物是一种新型生物医药制品,主要通过抑制或激活特定靶点分子来治疗疾病。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应用的推广,抗体药物行业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本文将简要分析抗体药物行业市场的现状。

一、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目前,全球抗体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500亿美元。

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疾病的增加、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等。

二、主要产品和应用领域抗体药物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和抗体药物联合治疗等。

目前,单克隆抗体是抗体药物的主要产品,在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三、市场竞争格局抗体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国际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都在该领域进行布局。

目前,美国制药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但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崛起,市场格局将会发生变化。

同时,国内制药企业也在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份额。

四、政策环境和监管体系抗体药物属于生物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严格受到监管。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抗体药物的审批和准入设置了严格的标准和程序。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制度的完善也对行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市场机遇和挑战抗体药物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市场机遇主要来自于疾病的治疗需求增加、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新兴市场的崛起。

挑战主要包括临床研究的时间和成本较高、疾病靶点的发现和验证难度较大、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效果需求严格等。

综上所述,抗体药物行业市场发展迅速,并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随着技术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抗体药物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份额。

然而,市场的发展和应用还需面对一系列的挑战,需要行业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推动抗体药物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2023年抗体药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抗体药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抗体药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抗体药物成为医疗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抗体药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品,作为针对特定靶点的免疫蛋白分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小副作用,同时还具有生物大分子的高特异性、选择性和可控性等优点。

抗体药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环境国家出台的政策对于抗体药物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前,国内抗体药物行业的政策积极向好,政府投入不断加大,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例如,我国最近颁布了《中国药品注册管理法(2019年修订)》,为抗体药物研发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

同时,政策也不断加强对于抗体药物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力度,提高了抗体药物行业的合规度。

二、市场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慢性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对于新型治疗药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抗体药物作为新型治疗药物的典型代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各种针对不同病症的抗体药物种类繁多,如单抗、Fc融合蛋白、免疫毒素等,相关产业市场已经进入发展阶段。

三、技术创新抗体药物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药物,其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以提高药物的疗效性和安全性。

当前,抗体药物研究领域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精准医疗、多肽类抗体、重组抗体、抗体-药物复合物等。

优秀的技术研发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抗体药物的市场竞争力。

四、行业发展抗体药物市场竞争激烈,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

近年来,卫生部门鼓励、支持新创企业发展抗体药物,类似的政策给予了企业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抗体药物企业在技术、质量控制、生产和市场需求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多家企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与此一同,也产生了很多的行业竞争。

综上所述,抗体药物行业市场环境因政策、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政策的鼓励支持,抗体药物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抗体行业发展现状

抗体行业发展现状

抗体行业发展现状
抗体行业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抗体行业发展的现状:
1. 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抗体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抗体药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1000亿美元增长到了
2019年的近2000亿美元。

2. 抗体药物广泛应用于多个疾病领域:抗体药物在治疗多种疾病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肿瘤学、免疫学和风湿病学等领域。

与传统药物相比,抗体药物具有高度的靶向性和特异性,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3. 抗体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研究对抗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抗体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且有一些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例如,PD-1抑制剂在治疗多种恶性肿瘤中显示出了显著
的疗效,成为目前抗肿瘤治疗的主流手段之一。

4. 抗体工程技术不断提升:随着抗体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抗体药物问世。

人源化抗体、全人源化抗体以及多克隆抗体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抗体药物更具活性、更稳定、更便于大规模生产。

5. 抗体药物研发和生产环节加强合作:为了提高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效率,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制药企业加强了合作。

跨国药企之间的合作,以及药企与研究机构、学术界的合作得到了
进一步加强,共同推动了抗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抗体行业在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突破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抗体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抗体药物行业投资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抗体药物行业投资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抗体药物行业投资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概述:近年来,抗体药物逐渐成为新药研发领域的新起点,而其中的抗体药物研发和生产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中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疗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抗体药物行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本文通过分析行业发展状况、政策影响、市场需求分析、企业研发实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中国抗体药物行业的投资现状及前景进行预测分析。

一、行业发展状况近年来,国内抗体药物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8年中国细胞因子市场规模已达到170亿元,同比增长了约17%,而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则达到了13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约38%。

与全球范围内的抗体药物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占比较小,但由于行业快速增长的态势依旧,市场空间依然较大。

二、政策影响近年来,政策对中国抗体药物行业的发展与投资有所影响。

2017年国家科技部提出了“我国生物药品创新发展战略”,称将加强在生物制药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和研发合作。

2018年5月1日,国家实施了新的医保政策,号称能够发挥垂直管理的优势,加强医保资金管理,提高药品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有助于促进抗体药物的市场需求。

三、市场需求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医疗支出的增加,人们对于高端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抗体药物以其精准性和高疗效赢得了许多患者的青睐。

同时,随着医保政策的实施和药品审批速度的加快,抗体药物也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逐渐得到了普及。

四、企业研发实力当前,国内抗体药物研发企业日益涌现,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也为国内抗体药物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国内已有40多家企业进入抗体药物研发阶段,其中5家企业产品已在国内上市,可见抗体药物市场的潜力之大。

五、前景预测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和投入,抗体药物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头将更加强劲。

未来,国内抗体药物市场空间将继续扩大,同时政策、市场和企业的三重推动,将进一步增强投资的吸引力。

抗体药物行业发展趋势

抗体药物行业发展趋势
审批流程繁琐
抗体药物的审批流程相对繁琐,需要提交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证明材 料,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批才能获得上市许可。
加强内部合规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合规体系,确保各个环节符合法规要求,避 免因违规行为产生额外的成本和时间损耗。
市场竞争激烈
专利保护意识
加强专利保护意识,对新药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关键技术、创新成果 等进行专利申请,确保自身技术优势不被侵犯。
02
抗体药物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生物技术进步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更精确 、高效的手段。通过这些技术,科研人员能够针对性地设计 和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抗体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 作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靶点发 现和验证阶段。这些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出与疾病相 关的基因和蛋白质,为抗体药物提供潜在的作用靶点。
抗体药物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抗体 药物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已经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个
重要分支。
竞争状况
目前,全球抗体药物市场已经形成 了由几家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主导, 众多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积极参与 的竞争格局。
研发动态
研发领域活跃,不断有新的抗体药 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涵盖了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感染等多个 治疗领域。
差异化创新
注重差异化创新,针对特定病种、患者群体等开发具有独特优势的 抗体药物,提高产品竞争力。
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降低国内市场竞争压力 。同时,与国际同行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抗体药物技术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全球化合作与拓展

2024年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分析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抗体工程药物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方式,逐渐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和接受。

本文将对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自2000年起开始起飞,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美元。

此外,市场预测指出,到2025年,全球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10%以上。

增长驱动因素抗体工程药物市场的快速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推动。

1. 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疾病增加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抗体工程药物作为一种精准治疗手段,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需求。

2. 疾病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大抗体工程药物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疾病治疗,还可以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风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

随着新的治疗领域的不断开拓,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也得到进一步扩大。

3. 生物技术的进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抗体工程技术不断创新,研发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降低,推动了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的扩大。

市场地区分析抗体工程药物市场规模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

1. 北美北美地区是全球抗体工程药物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50%。

这主要得益于北美地区的生物技术实力强大,且医疗水平发达。

2. 欧洲欧洲是全球抗体工程药物市场的第二大消费地区,其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30%。

欧洲在医疗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力。

3.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是全球抗体工程药物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的比重逐年上升。

亚太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以及对新疗法和新药物的需求增加,促进了抗体工程药物市场的快速增长。

发展趋势抗体工程药物市场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并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克隆抗体治疗的兴起多克隆抗体治疗是指将多种抗体结合在一起,以增强治疗效果。

2023年抗体药物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抗体药物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抗体药物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人们对生物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抗体药物行业迅速发展,成为医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抗体药物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体(mAb)作为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药物。

抗体药物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章主要针对抗体药物行业市场进行调研。

一、抗体药物行业市场背景1. 抗体药物的定义抗体药物是利用单克隆抗体(mAb)作为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药物。

该类药物是由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体分子组成的,可以与病原体、肿瘤细胞等紧密结合,发挥治疗作用。

2. 抗体药物的发展历程抗体药物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成果,抗体疗法进展迅速,链霉亲合素单克隆抗体(rituximab)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已有20多种抗体药物获得了FDA的批准上市,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亿美元,并正在快速增长。

\t3. 抗体药物行业的优势抗体药物的主要优势在于针对性强,能够与病原体、肿瘤细胞等高度结合,具有高效、低副作用等特点,因此在治疗疾病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前景。

二、抗体药物行业市场现状1. 国内抗体药物市场规模目前,我国的抗体药物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据统计,2019年我国的抗体药物市场总体规模达到了96.58亿元人民币,其中单克隆抗体(mAb)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2. 国际抗体药物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市场上的抗体药物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抗体药物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

3. 抗体药物市场消费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年轻受众的增多,人们对抗体药物的认识逐渐提高。

目前,抗体药物的主要消费趋势是针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炎症性肠病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同时,在家庭药房里使用抗体药物的趋势也日渐流行。

4. 抗体药物市场发展前景抗体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据分析,未来几年,抗体药物市场的增长率将维持在10%以上,预计到2025年,全球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体药物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陈志南国家“863”计划生物工程主题专家组抗体系指机体在抗原性物质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淋巴细胞所产生),因其能与细菌、病毒或毒素等异源性物质结合而发挥预防、治疗疾病作用。

近年,抗体类药物以其高特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正在发展成为国际药品市场上一大类新型诊断和治疗剂。

1. 抗体药物的发展历程抗体作为药物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拥有很长历史。

但整个抗体药物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前进(图1)。

第一代抗体药物源于动物多价抗血清,主要用于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被动免疫治疗。

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异源性蛋白引起的较强的人体免疫反应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应用,因而逐渐被抗生素类药物所代替。

第二代抗体药物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

单克隆抗体由于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高度的特异性,因而在实验研究和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单抗最早被用于疾病治疗是在1982年,美国斯坦福医学中心Levy等人利用制备的抗独特型单抗治疗B细胞淋巴瘤,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瘤体消失,这使人们对抗体药物产生了极大的期望。

1986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单抗治疗性药物——抗CD3单抗OKT3进入市场,用于器官移植时的抗排斥反应。

此时抗体药物的研制和应用达到了顶点。

随着使用单抗进行治疗的病例数的增加,鼠单抗用于人体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同时一些抗肿瘤单抗未显示出理想效果。

人们的热情开始下降。

到20世纪90年代初,抗内毒素单抗用于治疗脓毒败血症失败使得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入低谷。

由于大多数单抗均为鼠源性,在人体内反复应用会引起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从而降低疗效,甚至可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一方面在给药途径上改进,如使用片段抗体、交联同位素、局部用药等使鼠源性抗体用量减少,也增强了疗效;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基因工程抗体和人源抗体。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抗体基因结构的阐明,D NA重组技术开始用于抗体的改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以往的鼠抗体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消除抗体应用不利性状或增加新的生物学功能,还可用新的技术重新制备各种形式的重组抗体。

抗体药物的研发进入了第三代,即基因工程抗体时代。

与第二代单抗相比,基因工程抗体具有如下优点: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改造,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人体对抗体的排斥反应;②基因工程抗体的分子量较小,可以部分降低抗体的鼠源性,更有利于穿透血管壁,进入病灶的核心部位;③根据治疗的需要,制备新型抗体;④可以采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植物等多种表达形式,大量表达抗体分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自从1984年第一个基因工程抗体人-鼠嵌合抗体诞生以来,新型基因工程抗体不断出现,如人源化抗体、单价小分子抗体(Fab、单链抗体、单域抗体、超变区多肽等)、多价小分子抗体(双链抗体,三链抗体,微型抗体)、某些特殊类型抗体(双特异抗体、抗原化抗体、细胞内抗体、催化抗体、免疫脂质体)及抗体融合蛋白(免疫毒素、免疫粘连素)等。

另外,用于制备新型抗体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为继杂交瘤技术之后生命科学研究中又一突破性进展。

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抗体不必进行动物免疫,易于制备稀有抗原的抗体、筛选全人源性抗体和高亲和力抗体。

同时也将抗体工程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噬菌体抗体库基础上,近几年又发展了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

利用核糖体展示技术筛选抗体的整个过程均在体外进行,不经过大肠杆菌转化的步骤,因此可以构建高容量、高质量的抗体库,更易于筛选高亲和力抗体和采用体外进化的方法对抗体性质进行改造。

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代表了抗体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各种形式基因工程抗体的成功制备和应用将抗体药物的研制带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到目前为止,美国FDA已经批准了16个抗体治疗药物,其中12个均为基因工程抗体(见表1)。

图1.治疗性抗体发展历程和事件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宣告诞生 2.应用抗体治疗淋巴瘤取得成功3. OKT3单抗被美国FDA批准上市4. 单抗用于肿瘤治疗效果不佳5. 抗内毒素单抗试用于治疗败血症性休克失败6. 抗17-1A和ReoPro上市7. FDA批准21个治疗性单抗上市表1. 美国FDA批准的抗体药物(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pproved by the US F DA)2. 抗体药物的应用进展抗体分子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分子。

以肿瘤特异性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抗体独特型决定簇、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激素及一些癌基因产物等作为靶分子,利用传统的免疫方法或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广泛应用在疾病诊断、治疗及科学研究等领域。

根据美国药物研究和生产者协会(PhRMA)的调查报告,目前正在进行开发和已经投入市场的抗体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1.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逆转;2.肿瘤免疫诊断;3.肿瘤免疫显像;4.肿瘤导向治疗;5.哮喘、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急性心梗、脓毒症、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6.抗独特型抗体作为分子瘤苗治疗肿瘤;7.多功能抗体(双特异抗体、三特异抗体、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抗体酶等)的特殊用途。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预防和治疗癌症也是研究和开发抗体药物的主要目标之一。

最初抗体主要被用于肿瘤体外免疫诊断和体内免疫显像,随着抗体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人们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治疗肿瘤的抗体药物开发上。

第一个被美国批准用于人肿瘤治疗的基因工程抗体——Rituxan最初被用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总有效率达60%,现在正在探索用于治疗抗体病相关淋巴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肿瘤治疗药物多数存在“敌我不分”的问题,即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体正常细胞。

“生物导弹”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思路。

“生物导弹”,即将各种毒素、放射性同位素、化疗药物与识别肿瘤特异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偶联后,能够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类药物。

这种药物经由静脉注入人体内,药效分子集中作用于肿瘤细胞,既增强疗效又减少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放射性同位素与抗体的偶联物在体内能将前者运至药靶部位,并通过其放射性活性杀伤靶细胞,还可通过X射线照相机拍摄核素放射线图像,用于体内治疗和定位诊断。

抗体与化疗药物分子的偶联方法一般采用化学法。

这些偶联物对结肠癌、肝癌和胃癌等多种肿瘤均有一定的抗癌效应。

抗体与生物毒素交联制备的偶联物称为免疫毒素。

免疫毒素基于抗体部分对相应抗原的特异识别作用及毒素部分具有的细胞毒作用,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效应,是很有潜力的免疫治疗方法。

抗肿瘤血管生成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最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动物模型中用抗血管生成因子(FGF、VEGF)抗体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取得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此法仍有待于临床验证;而抗erbB-2癌基因产物抗体——Herce ptin作为生物技术药品已经在美国上市,配合化疗用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治疗,获得较好疗效。

治疗肿瘤的双特异抗体、三特异抗体及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研制开发正在各国紧张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第一个同类新药将会面市。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可以采用某些抗体类药物来逆转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

如最早批准(1986年)进入美国市场的治疗性抗体类药物——抗CD3单抗即被用于肾、心脏、肝脏移植排斥的逆转。

抗体酶是具有酶活性的抗体分子,具有酶的生物催化活性和抗体的高度特异性,是抗体工程技术与现代酶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酶的作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抗体酶药物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总之,随着抗体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体分子将被推出。

3. 国际抗体药物的研究和产业化现状21世纪,生物技术将与信息技术一起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成为全社会最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

抗体工程技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并且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尤其在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单克隆抗体由于可精确的攻击靶分子,且具有较少的毒副作用而成为人们期望中的理想药物。

经过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成长期。

Pharmaproject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1年为止,全球共有11个抗体药物被批准上市;截至2004年已达22个,其中以人源化和嵌合抗体为主。

进入临床研究的共有123件,其中23件已进入Ⅲ期临床或新药申报阶段。

而这些药物所用的抗体均以人源化抗体为主,约占3 9%,其次是完全人源的抗体和鼠源性抗体。

具体数据见表2表2 全球2001年抗体药物的发展现状1997年和1998年FDA批准了6个抗体药物上市,使抗体药物市场自1998年起快速成长。

目前,全球有超过225家公司正在研发临床治疗用单克隆抗体,预估有335个产品正在研发中,其中64%进入临床前研究,临床应用以癌症最多,占50%,自体免疫疾病占18%,感染占13%,心血管疾病占6%,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占5%,其它疾病占8%,2002至2004年又有5个新的抗体药物被批准上市,使抗体产品总数达到16个。

2000年销售额达21亿美元。

2001年总的销售额已达29亿美元。

2002年接近4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0%。

参见图2和表3。

预估2005年将有45个产品上市,达到产品上市的高峰期,到2008年将有近70个产品上市,预估市场销售将达140亿美元。

随者临床治疗用单抗大量上市,未来临床治疗用单抗制造的需求也相当可观。

图2 抗体药物的销售趋势销售额(百万美元)表3.上市的治疗用抗体2000年销售概况百万美元但是,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陆续上市也引发了全球生产能力的不足。

目前,全球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能力估计在40~50万升之间,主要控制在Genentech,Boehringer Ingelheim和Lon za Biologics三家公司手中,生产能力已趋饱和。

由于许多生物技术公司长期处于临床研究延迟的实验室研究阶段,面对突然间取得的成功估计不足,造成了生产能力的不足。

Datam onitor指出,2002年有近160个单克隆抗体产品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吸引了制药行业和生物行业的广泛投资,截至2004年已有22个产品上市,超过35个产品进入了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2006年,当越来越多产品进入到临床研究后期及上市阶段时,治疗性蛋白的生产能力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倍,由于生产厂房的建设需要4~5年时间,5亿美元以上的资本投入,到2005年时的生产能力最多也只能增加3.5倍,达到130~140万升,尚无法满足。

显而易见,对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和生物制药公司来说要自己拥有生产能力是非常困难的,这些公司缺少用于投资生产设施的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