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真题及答案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声明财产损失将到最低限度。
语文新高考博客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5分)((1)“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2)请以“小美人鱼”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2010年江苏省高考试题(语文)解析版

2010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解析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答案】C【解析】A.tán/dàn,yè/yàn,nàn/nàn;B.xiān/xiǎn,bó/bó,xié/yè;C.d ù/duó,zhǎng/cháng,jiě/xiè;D.cēn/shēn,mǐ/mǐ,xù/ch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解析】A.褒贬不当。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
此处灾害已经发生。
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苏卷,解析版)解析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江苏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名师简评】2010年江苏语文卷稳定中有突变。
读音的考查上,继续完全落实在多音字的考查,为寻求对比词,甚至启用了背诵篇目《蜀道难》中的“扪参历井”之“参”与较为专业的“叶韵”之“叶”,此为历年仅见,传统而时尚。
立意追求人文底蕴有传统美德,对考生有精神引领的作用,可以文学类阅读材料的选用为确证。
而在作文题的选择上,延续2009作文题“品味时尚”的思路,亮出时代的最强音——绿色生活。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名句名篇默写,2009年考查毛泽东词句,引起舆论哗然,今年回归正道。
《诗经·氓》默写首次入题(课本并未收录),“不见复关,涕泣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明朗中难免有瑕疵,表现为15分之论述类文本竟然与2008年湖南卷相同(只是湖南卷约1500字,作为文学类文本命题,分值高达31分;江苏卷约900字,作为论述类文本考查,分值15分罢了。
出现这样“新鲜的旧题”,确实匪夷所思。
);此外,如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窜入了外国文学常识、古诗鉴赏硬植入了名篇名句背诵。
第五题的D项“庶几”以“希望”释之,实未尽妥帖。
这些令不少师生大跌眼镜。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声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2010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必备资料)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 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 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010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3、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分)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写出浓浓春意,②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④,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②③④⑤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2010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辨证法大相径庭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 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5、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2010年江苏省语文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放/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的危险解救乘客的事情,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把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植物体内。
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5分)(1)“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2)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江苏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C )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褒贬失当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前后矛盾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错用对象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咸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3.(1)吸碳; (2)“略施魔法”; (3)光合作用。
(4分)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5分)(1)“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2)请以“小美人鱼”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答案】C【解析】A.tán/dàn,yè/yàn,nàn/nàn;B.xiān/xiǎn,bó/bó,xié/yè;C.dù/duó,zhǎng/cháng,jiě/xiè;D.cēn/ shēn,mǐ/mǐ,xù/chù。
读音继续完全落实在多音字的考查上,为寻求对比词,甚至启用了背诵篇目《蜀道难》中的“扪参历井”之“参”与较为专业的“叶韵”之“叶”,此为历年仅见;本题选项“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的判读难度不大,与往年持平。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解析】A.褒贬不当。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
此处灾害已经发生。
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
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
第2题采用选择“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较去年病句题难度下降,四个成语均常见。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咸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答案】(1)吸碳;(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
评分建议:每答对l点给1分,答对3点给4分。
【解析】属“提取关键词”题型。
解题步骤:1.读题,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
2.分层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题中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
第3题要求在一段240字的语段中,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分值4分。
这是江苏卷近年来惯用题型,只是去年是人文内容,本次则为科学知识,难度较大,答题中当扣住“吸碳、分泌、催化剂、光合作用”等词语思考。
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5分)(1)“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2)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1) ▲▲ (2) ▲。
【答案】(1)安徒生;《海的女儿》。
(2)示例:愿上海世博会像我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上海世博会。
我来到上海世博会,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
上海世博会为我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解析】一是要紧扣身份,如外国人、童话人物、首次来中国等;二是要体现祝愿或赞美。
第4题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入题,第(2)小问是: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此同去年“汶川地震博物馆留言”如出一辙。
但第(1)小问却是:“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命题指向出现了明显偏差,成了文学常识的考查。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
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
【答案】B【解析】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
“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
节选自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文段约550字。
选文文字清畅,叙议融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中夫妻之情与朋友之意真挚感人。
遗憾的是D项“庶几”以“希望”释之,则未尽妥帖,似为“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意。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④闻其贤者也则悦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②表现其妻之贤惠,④表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⑥表现其妻把文章看得很重。
第6题选出“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考生应可囊中取物。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答案】C【解析】“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部边境战争威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淮地区”。
第7题C项“西兵进攻江淮地区”未必确定,“谢氏仰天长叹,忧心仲仲,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说法与原文“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脱榫,考生当可选对,但D项能形成干扰。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解析】(1)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评分建议:①大意对,语句通顺。
(2分)②“甚矣”前置。
(1分)评分补充细则:文意分开打分,每一部分1分。
“殓”翻成埋葬类词语亦可。
“甚矣”翻成程度副词即可。
(2)要点:以、累其心、抑(副词。
表示语气。
相当于或许、或者。
)、判断句。
评分建议:①大意对,语句通顺。
(2分)②以:因为。
(1分)⑨“抑吾妻之助也”表示肯定。
(1分)评分补充细则:文意分开打分,每一部分1分。
“累”当为焦虑、疲倦类词语即可。
后一语气只要是肯定,“抑”翻成揣测语气词,是正确的。
(3)要点:所交、一时、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评分建议:①大意对,语句通顺。
(2分)②“贤隽”。
(1分)评分补充细则:文意分开打分,每一部分1分。
“贤隽”翻成贤良、贤能类词语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 【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2分)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2分)(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2分)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分)【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
“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