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

2、设某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P=80-5Q。生产函数Q= (产品Q是用一种生产要素Y生产的)。生产要素价格是按固定价格5买来的。试计算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品价格、产量、要素Y的投入量及利润水平。
3、已知某厂商运用一种可变要素L,产出一种产品,固定成本给定不变,有短期生产函数Q=-0.1L3+6L2+12L,求:(1)劳动平均产量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人数;(2)劳动边际产量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人数。
2、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且w=2,r=1,求(1)当C=3000时,L与K的最佳投入量及此时的Q;(2)当Q=800时,L与K的最佳投入量及此时的C。
3、判断下列生产函数所表示的规模报酬状况:(1)Q=K2L;(2)Q=K+2L;(3)Q=KL-0.5L2-0.32K2;(4)Q=3L0.3K0.8;(5)Q=min(3L,4K)
微观经济学习题
习题一绪论
一、分析题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习题二供求分析
一、计算题
1、假设某市场由A和B两个消费者组成,他们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A=(PY+KAIA)/PX,QB=KBIB/PX。(1)求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2)计算商品X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PY是商品Y的价格);(3)设IA、IB分别为消费者A与B的收入,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收入再分配使B的部分收入转移到A会对商品X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c080ea58f5f61fb7366652.png)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集第一章引论一、选择题1.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A.它们是否有用; 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C.它们价格的高低; D.它们的效用高低。
3.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A.资源的数量较少; 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 D.资源的价格很高。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B.收入的短期波动;C.收入的长期增长; 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5.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C.如何生产; D.为谁生产。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值理论; B.生产理论; C.价格理论; D.分配理论。
7.下列事物中哪些不具备稀缺性 ( )A.空气; B.矿泉水; C.食物; D.安全保卫。
8.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 ( )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 B.做出选择;C.降低期望; D.以国家利益为重。
9.下列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翻;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10.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 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C.米尔顿·弗里德曼; D.阿弗里德·马歇尔。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科学。
()2.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联。
()3.经济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经济学可定义为( )。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 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C.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 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3. 经济物品是指( )。
A. 有用的物品;B. 稀缺的物品;C. 用钱购买的物品;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4. 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 )。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D. 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5.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 )。
A. 通货膨胀;B. 该国资源未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被利用的资源减少;D. 该国生产处于最适度的水平。
6.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失业;B. 通货膨胀;C.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 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7.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 怎样生产;C. 为谁生产;D. 以上问题均包括。
8. 花10元钱理发的机会成本是( )。
A. 10元钱的其他最好的用途;B. 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C. 给理发师10元钱的价值;D. 10元钱和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
9.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资源配置问题;B. 资源利用问题;C.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D. 价格理论。
10.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是( )。
A. 研究方法不同;B. 研究对象不同;C. 研究范围不同;D. 上述都是。
二.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 )2.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5章

第1章引论一、单选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的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
2、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3、经济物品是指()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有用且稀缺的物品D、须付出一定代价才能消除的物品4、下列说法()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给予说明。
A、杀鸡焉用宰牛刀B、物以稀为贵C、买卖不成仁义在D、薄利多销E、以人为本5、下列()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范畴的。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6、当你走进大学校园时,这意味着你做出了上大学的种选择,下列费用()不能看做是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A、因为你上大学而损失的打工所得B、因为必须听课而损失的休息时间C、餐费D、你必须缴纳的学费7、下列()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C、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D、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
9、在任何一个经济中:(c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10、下述物品和服务哪些不具有稀缺的特性()A、空气B、矿泉水C、食物D、安全保卫E、MBA课程班1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1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A、研究方法的不同B、研究对象的不同C、研究范围的不同13、下列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集第一章引论一、选择题1.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A.它们是否有用;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C.它们价格的高低;D.它们的效用高低。
3.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A.资源的数量较少;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D.资源的价格很高。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收入的短期波动;C.收入的长期增长;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5.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C.如何生产;D.为谁生产。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值理论;B.生产理论;C.价格理论;D.分配理论。
7.下列事物中哪些不具备稀缺性()A.空气;B.矿泉水;C.食物;D.安全保卫。
8.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B.做出选择;C.降低期望;D.以国家利益为重。
9.下列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翻;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10.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C.米尔顿·弗里德曼;D.阿弗里德·马歇尔。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科学。
()2.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联。
()3.经济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5.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涉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2.稀缺性3.实证分析4.规范分析5.均衡分析6.经济理性主义假定7.微观经济学8.宏观经济学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所指“资源的稀缺性”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需节省使用,将更多的资源留给下一代;D.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而被消耗光。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D.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总是会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不存在资源稀缺。
3.经济学主要是研究:A.与稀缺性和选择相关的问题;B.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C.没有中央计划的市场经济;D.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4.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A.价格必定上升;B.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C.必须作出选择;D.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5.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A.一个经济要靠市场来解决稀缺性的问题;B.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的资源是有限的;C.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人私利;D.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
6.经济学主要是研究:A.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B.自由市场上的价格;C.把收入分配给个人;D.面对稀缺性而做出的资源分配决定。
7.时间:A.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B.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C.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D.对消费者是稀缺资源,但对生产者不是。
8.经济学是关于个人和国家如何:A.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要;B.用无限的资源满足有限的需要;C.学习变得更无私以解决稀缺性的问题;D.用无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要。
9.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证明只有市场系统可以配置资源;B.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C.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D.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作出的选择。
10.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B )。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2.经济学可定义为( C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D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均正确4.“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D )。
A、规范的表述 B、实证的表述 C、否定的表述 D、理论的表述5.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B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6.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B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B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 D.大豆价格上升2.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B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上升3.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 B ).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C.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4.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却增加了,该商品为( A ).A.低档商品 B.互补品 C.替代品 D.正常商品5.交叉弹性等于-3,说明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B ).A.独立品B.互补品 C.替代品D.既可以相互替代,有不可以完全替代6.下面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 D )。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技术的变化 C.成本的下降 D.替代品价格的上升7.供给曲线的位置由下列哪种因素决定( D )。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习题集第一章导言部分一、名词解释:*供给法则. *收入—消费曲线. *需求交叉弹性. *经济学中的“均衡”的含义.*供求规律. *需求收入弹性. *商品的均衡价格.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法则*需求弹性. 稀缺. 交叉弹性.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需求. 需求量. .二、单项选择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个人的生财之道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的()A.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饿下降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C.穷人应该不纳税D.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5.经济均衡是指()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行为或经济状态不在改变B.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状态都将处于稳定状态C.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并不会发生D.规范分析中才使用的范畴6.在需求水平和供给水平同时下降的情况下,()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7. 如果某商品需求富有价格弹性,那么该商品价格上升 ( )A.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入不变;C.会使销售收入下降;D.该商品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8.如果商品市场存在过剩,那么()A.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消费者愿意按照现行价格购买的商品量多于可以销售的商品量;C.按照现行价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D.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习题集第一章导言部分一、名词解释:*供给法则. *收入—消费曲线. *需求交叉弹性. *经济学中的“均衡”的含义.*供求规律. *需求收入弹性. *商品的均衡价格.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法则*需求弹性. 稀缺. 交叉弹性.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需求. 需求量. .二、单项选择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个人的生财之道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的()A.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饿下降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C.穷人应该不纳税D.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5.经济均衡是指()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行为或经济状态不在改变B.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状态都将处于稳定状态C.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并不会发生D.规范分析中才使用的范畴6.在需求水平和供给水平同时下降的情况下,()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7. 如果某商品需求富有价格弹性,那么该商品价格上升 ( )A.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入不变;C.会使销售收入下降; D.该商品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8.如果商品市场存在过剩,那么()A.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消费者愿意按照现行价格购买的商品量多于可以销售的商品量;C.按照现行价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D.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9.下列中的哪一个例子属于边际分析?()A.如果利润是正的,厂商将建立一个新工厂;B.如果新工厂增加的收益超过增加的成本,厂商将建立一个新工厂;C.如果在没有新工厂时,厂商正承受货币损失,那么它将建立一个新工厂;D.如果厂商能便宜地建立新工厂,它就会这样做。
10.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A.一般物价的膨胀;B.整个经济中的失业;C.政府支出的总水平对经济的影响;D.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A.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他所想要的任何东西;B.稀缺的物品售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C.政府必须决定每一个人应得到多少物品;D.要得到极需的物品必须排队。
12.对经济理论的恰当检验是:()A.有效性的逻辑证明;B.其假定的现实性;C.其预测性的可靠性;D.它依赖于理性的程度。
13.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14.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A.消费者收入;B.相关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15.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A.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B.工人愿望的最小限度;C.既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D.既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16.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向变化,是因为( C )。
A.替代效应的作用;B.收入效应的作用;C.上述两种效用同时发生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
17.“需求量的变动”的确切含义是()A.随着某些因素的变动,生产者愿意在每种或任何价格下出售数量相应改变;B.由于某些别的因素,比如习惯或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愿意以每种或任何价格购买数量的相应改变;C.随着市场价格变化,生产者出售的具体数量的相应改变;D.随着市场价格变化,消费者购买的具体数量的相应改变。
18.如果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其确切的含义是价格上的上升会引起()A.购买者购买量的下降;B.购买者购买量的增加;C.购买者总支出增加;D.购买者总支出的减少。
19.弧弹性系数对需求曲线点弹性系数的估计,在下列种情况发生时将得到改善()A.弧长变短时;B.弧的曲率小时;C.上面两者都发生变化时;D.上述都不变时。
20.猪肉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A.猪肉价格上涨;B.猪肉预期价格上涨;C.鸡蛋价格上涨;D.鸡蛋预期价格上涨。
21.在收入给定的条件下,Y商品价格不变,而X商品价格变动(X商品数量为横轴),这时的价格——消费线是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X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A.大于1;B.等于0;C.小于1;D.等于0。
22.吉芬商品表现为()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正值;B.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负值;C.需求收入弹性为正,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值;D.需求收入弹性为负,需求价格弹性为正值。
23.从甲地到乙地的汽车票价为10元,火车的乘客为12万,当汽车的票价从10元减至8.5元时,火车乘客与汽车票价的交叉弹性为0.8,乘客坐火车的人数减至()A.10.54万人;B.10.50万人;C.10.56万人;D.10.97万人。
24.沿直线型的需求曲线移动,随价格的下跌,收益会()A.保持不变;B.减少;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
25.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采取以下何种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电影又买得起票的观众都到票?()A.电影票降价10%;B.提价15%;C.提价10%;D.降价15%。
26.如果价格从10元下降到8元,需求数量从1000件增加到1200件,需求价格弹性为()A.+1.33B.—1.33C.+.075D.—0.8227.如果在相同的市场需求价格上,需求数量比以前有明显的增加,说明()A.价格在起作用;B.非价格因素在起作用;C.供应不足D.既有价格因素,又有非价格因素在起作用;28.会使需求曲线内移的因素有()A.人们收入的增加;B.替代品竞争的加剧;C.补充品的价格下降;D.人们对今后的价格有上升的预期。
29.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正值,说明()A.该种商品是必需品;B.该种商品劣等品;C.该种商品是吉芬商品;D.该种商品是正常商品。
30.供应曲线意味着()A.厂商生产条件恶化;B.价格越低,供应数量越大;C.价格与供应数量成正比;D.价格与供应数量成反比。
31.在线性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在需求曲线上的各点的价格弹性值是()A.常数,但正值;B.变数,但正值;C.变数,但负值;D.常数,但负值。
32.蛛网定理说明的是()A.周期性商品的供应数量和价格的变化;B.周期性商品的需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化;C.周期性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化;D.周期性经济危机。
33.如图1—1显示市场的现行价格是P1,按照这个价格交易的数量是单位,对于这个交易量,消费者本来愿意支付的价格是。
()PPP123如图1—1A.Q3,P1B.Q2 ,P2C.Q1 ,P3D.Q2,P334.交叉弹性等于—3,说明两种商品是()A.独立品;B.补充品;C.替代品;D.既可以相互替代,又不可以完全替代。
35.会使供应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原因之一是()A.需求萎缩;B.需求扩大;C.投入品价格上升;D.生产技术改进。
36.政府规定最低价格,会使()A.过分旺盛的需求得到遏制;B.供应不足现象消失;C.供过于求的现象加剧;D.供不应求的现象加剧。
37.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2,要增加销售收入,()A.必须降价;B.必须提价;C.保持价格不变;D.在提价的同时,增加推销开支。
38.农产品价格过低,主要原因是()A.政府调价的措施不力;B.供应的增长超过需求的增长;C.需求的增长超过供应的增长;D.农业人口过多。
39.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A.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价格弹性就越大;B.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价格弹性就越小;C.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价格弹性就越大;D.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与价格弹性没有关系。
40.单位销售税会使()A.供应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供应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供应曲线的斜率变得陡直;D.供应曲线的斜率变得平坦。
41.Y商品的需求价格100元,需求数量是100件,价格下降到80元,需求数量没有发生变化,还是100件,说明该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A.等于1;B.等于—1;C.等于零;D.不能确定。
42.某农户今年扩大播种面积并取得丰收,则可预期他的收入()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43.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A.长期弹性高于短期弹性;B.长期弹性低于短期弹性;C.短期弹性趋欲零;D.长期弹性与短期弹性相同。
44.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在这个过程中()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B.小麦供给减少引起需求量的下降;C.小麦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的下降。
45.若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导致()A.需求的增加;B.需求量增加;C.需求的减少;D.需求量的减少。
46.家电行业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并使彩电价格上升;B.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并使彩电价格下降;C.彩电需求曲线左移并使彩电价格下降;D.彩电需求曲线右移并使彩电价格上升。
47.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A.毫无弹性;B.有单元弹性;C.缺乏弹性或者弹性较小;D.富有弹性或者弹性很大。
48.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A.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B.恒为1;C.为其斜率值;D.不可确定。
49.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50.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增加对农产品的饿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