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案
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复习并巩固初中语文知识点;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析文本。

二、教学内容:
1.课文解读;
2.词语解释;
3.阅读理解;
4.写作展示。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课文解读
1)导入:以课文《背影》为例,询问学生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2)展示课文,学生跟读。

3)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4)教师总结归纳课文内容。

2.第二阶段:词语解释
1)教师提供一些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读音,并简单解释词义。

2)进行句子填空,巩固所学词汇。

3.第三阶段:阅读理解
1)教师提供一篇短文,让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回答问题,检测对文章的理解。

4.第四阶段:写作展示
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互相交流作文,给出建议和意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复习课,学生在课文解读、词语解释、阅读理解和写作展示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中,需要多给予学生机会进行互动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七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人教七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人教七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学生应能够: 1. 复习并掌握《诗经·采薇》这首古诗的内容及意境;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人教七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

3.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引入课程内容,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

第二步:复习《诗经·采薇》(20分钟)1.回顾《诗经·采薇》的内容,提问学生对于诗中的一些概念和意象的理解。

2.分析古诗的构成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人通过句式、词语和修辞手法描绘出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步:理解古代文化(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了解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和角色。

2.分析古代文化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第四步:写作训练(30分钟)1.给学生提供几个写作题目,要求根据《诗经·采薇》的内容进行创作,可以是复述、续写、翻译等方式。

2.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评价和改进作品。

第五步:回顾复习(10分钟)1.提问学生对于这首古诗和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本次复习所学知识,强化关键概念和表达方式。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上的写作练习。

2.阅读课本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诗经·采薇》这首古诗,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

通过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女子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整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对于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下节课要对本单元进行一个小结和归纳,确保学生能够对于整个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学习用文言文“九字翻译法”,翻译课文;以“意义”划分句子节奏。

【学习重难点】:以“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学考考点】: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评价设计】:通过自读、听范读在教师指导下达成让每个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下注释,“九字翻译法”,达成让每个学生正确翻译课文。

通过小组合作,让80%的学生达成按“意义”划分句子节奏的目标。

【预习导学】: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读熟后自己在横线打钩)2、给下列横线字注音:佳肴()()自强()兑命()学学半()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旨至道善困是故自强自反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阅读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

【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课前活动。

(七年级练字、八年级话题演讲、九年级诗词积累)二、学习研讨(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后,听范读。

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学生大声朗读。

2、诵读展示。

(学习小组形式展示)(2)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使用文言直译-“九子法“疏通文意。

(不理解的提出来小组交流,最后班内共同解决)。

1、预设问题:解释加点字及翻译句子。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我不能解决字词或句子:2、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3)拓展延伸,展示提高。

本文讲授“教与学”的关系,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小结】(我收获,我快乐)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第 1 课时: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

文言文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 课字词46 个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积累与运用”16 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 课时配题检测)2、形式字——3---4 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

(教材中)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 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 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5、10、20 课。

——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翻译课文——对课文的理解现代文阅读——课外 2 篇20 分——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概括中心——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概括情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情境和形象——自己的感悟体会现力的语言——品味文中富有表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50 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写作知识四、复习一单元基础、文学常识整理1—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要求:(1心得2)、写(6、敛、攒5、机关、确凿2、长吟3、轻捷42、解释词语22 个:第1 课16 个17、、同窗12、消释13、宿儒14、秕谷鉴赏8、人迹罕至910、书塾11、方正15、人声鼎沸、拗1618、木屐3 2 第课17、骊歌第课20、沮丧21、来势汹汹22、简陋、46目标册第页个:19讪笑3、形似字归纳缝逢)蓬瓣辨(1)辩辫(2篷组)惧(冲种钟仲)肿(34狙俱沮阻1.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31个1、词语积累日宾客利异书奇个2、词类活用6扳 1 个3、通假字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之”的用法、“4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邑人奇之(代词,他)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也久(代词,指这件事)余闻之5、翻译6、理解(目标)1文言文练习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的】诵读品味,体会写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觉,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理解十多年前紫藤萝的遭遇。

【教学程序】教学方法1.自读点拨法。

2.诵读法。

3.作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媒体设计配乐朗读磁带;幻灯片投影字词、作者简介、配文插图、语句揣摩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同学们发言。

)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像作家那样用"第三只眼睛"--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

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解题《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作品。

作者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三、研习课文1.速读,整体感知①自由散读,根据语境理解字词。

②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特点?从字面上看,作者把它与什么联系起来?明确: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征,勾出紫藤萝联想到的“生命”、“精神的喜悦和生的宁静”、“生死谜”、“手足情”等字眼,为下文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作准备。

(解说:旨在让学生根据语境识记字词,初步感受“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①前一部分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盛开的景象。

紫藤萝成片成片地盛开时,居然能"像一条瀑布......在流动,在欢笑",那"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的"点点银光",多像"迸溅的水花",那是阳光下跳动着的紫色的音符,正谱写着生命的欢歌啊!再看那每一条盛开的花,都是鼓满了帆的船,漾满了笑意的脸,何其蓬勃、何其"辉煌"!作者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绘声绘色地把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常见病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常见病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初中常见病句的13个标志(复习教案)初中常见病句的13个标志温馨提示:是“常见”的病句标志,不是“所有的”病句标志。

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应将“有效的”调至“方法”前)2.昨天,许多代表热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应将“热情地”调至“同他交谈”前)3.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

(“联合”应调至“举办”前,让位于时间状语)三、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1.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表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重复,“十几万元”本为约数,不可以再用“左右”)3.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吨煤发电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域少了1.2倍。

(用词不当,“减少”不可以用倍数)4.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国内外同行对其先进的功能大加赞赏,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辅导教案2022年人教版五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辅导教案2022年人教版五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辅导教案2022年人教版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春》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3、学习作者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有条理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表现景物特点的方法。

4、了解文章寓情于景,表达对春天赞美之情的特点,体会精确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

二、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代表作《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检查预习:蓑suō 黄晕yùn 应和hè 抖dǒu擞sǒu 呼朋引伴笠lì 嘹亮liáo 胳ɡē膊bo 酝yùn酿niànɡ 花枝招展撑盼望润湿清脆欣欣然卖弄朗润软绵绵四、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体会语言美。

3、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

)五、分析文章结构:(一)第一部分(第1段):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是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明确:急切——盼望着,盼望着2、此时春天来了没有?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明确:没有——近3、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培养学生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写作指导“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即要做到: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句子连贯,思路清楚。

更高一点的要求是连贯得体、繁简有度、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行文通畅。

这些要求都属于文从字顺的范畴。

第一,用词恰当,表意明确。

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准确把握词义,做到用词妥帖,搭配恰当;要注意合理安排词序,根据词义范围和轻重,做到表达清晰,轻重合宜;要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恰当选用褒贬词,做到情感鲜明,语言得体;要注意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消除词语的歧义,做到准确表达。

如“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对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么不忘记?”这一句子,语言就不准确。

“烧毁并洗劫”不符合表意特点,应为“洗劫并烧毁”;“怎么不忘记?”这是反问句,意思刚好相反,是“要忘记”的意思。

这就犯了表意不准确的毛病,需要在平时的语言训练中引起重视,养成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第二,句子连贯,思路清楚。

连贯也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连贯,指的是句与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表意合乎逻辑事理,表达脉络清晰,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

要做到语言连贯,需要做到:(1)话题要保持统一,不要轻易改变主语;(2)句序要保持合理,按照一定顺序,使表达紧密妥帖;(3)表述要保持同一角度,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

如:“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很显然,这是一段按照空间顺序组织起来的文字,介绍河边的景象。

但无论是从内容的连贯、叙述的角度,还是句式、句序,都不协调。

因此根据空间转移的连贯性,应改为“门前是一条河,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复习目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教学过程: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三、复习第一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2、解释词语1、确凿2、长吟3、轻捷4、攒5、机关6、敛7、鉴赏8、人迹罕至9、秕谷10、书塾11、方正12、消释13、宿儒14、同窗15、人声鼎沸16、拗17、骊歌18、木屐19、讪笑20、沮丧21、简陋22、来势汹汹3、形似字归纳(1)辩辨辫瓣(2)蓬篷逢缝(3)肿仲钟种冲(4)惧沮俱狙阻组四、文言文阅读《伤仲永》1、词语积累31个2、词类活用6个异书奇宾客利日3、通假字1个扳4、“之”的用法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邑人奇之(代词,他)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5、翻译6、理解(目标)文言文练习1家庭作业: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词30个,词类活用6个,通假字1个。

第二课时复习目标:复习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木兰诗》1---3段三、复习第二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2、解释词语:1、征发2、哽3、炽痛4、标直5、嗥鸣6、谰语7、亘古8、污秽9、崎岖10、阻抑11、回环曲折12、亦复如是3、同步导练中每课重点四、《木兰诗》1、词语解释22个2、通假字2个1、帖2、火3、翻译、理解4、默写五、家庭作业: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第三课时复习目标:复习第三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概括、理解。

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木兰诗》4---7段三、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2、解释词语:1、马革裹尸2、弥高3、锲而不舍4、兀兀穷年5、沥6、群蚁排衙7、迥乎不同8、气冲斗牛9、杂乱无章10、含蓄11、踌躇12、巴望13、磐石14、义愤填膺3、形似字归纳:(1)筹踌畴稠惆绸(2)慕墓暮幕募(3)愧魂魄魁傀(4)锲契楔揳(5)迭选跌(6)炯迥(7)籍藉四、现代文阅读: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

五、作业:注音53个解词15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第四课时复习目标:复习第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口技》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词语积累、翻译、理解。

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口技》1--3段三、复习第四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2、解释词语36个:1、归省2、乐土3、行辈4、犯上5、惮6、絮叨7、礼数8、撺掇9、委实10、凫水11、依稀12、宛转,悠扬13、自失14、弥散15、漂渺(缥缈)16、旺相17、渴睡18、向午19、棹20、楫21、亢奋22、晦暗23、羁绊24、蓦然25、冗杂26、叹为观止27、戛然而止28、本色当行29、颦蹙30、粲然31、嗔视32、叱咤风云33、尽态极妍34、惊鸿35、纠葛36、怠慢4、形似字归纳:躁燥噪澡藻四、《口技》词语积累39个一词多义5个乳妙绝呼指通假1个坐翻译课文理解文意作业:解词36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文言文词语第五课时复习目标: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

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口技》4--5段三、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2、解释词语20个:1、拽2、毛骨悚然3、怏怏不乐4、毋宁5、吞噬6、语无伦次7、羸弱8、告罄9、虞10、斫11、泅12、砭骨13、履践14、崔巍15、阴霾16、闻所未闻17、海市蜃楼18、踉踉跄跄19、声情并茂20、孜孜不倦四、现代文阅读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解词21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第六课时复习目标:复习第六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六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自己体会、收获。

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未过关段落三、复习第六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2、解释词语四、现代文阅读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解词22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第七课时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伤仲永》,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具体步骤: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未过关《木兰诗》《口技》段落二、做《伤仲永》检测20分钟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三、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第八课时复习目标:复习文学常识复习方式:学生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熟练掌握每课出处、作家、评价、代表作品等。

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未过关段落或词条三、文学常识复习利用自习课做文学常识练习2页,课内师生共同订正答案,边订正,边复习记忆。

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第九课时复习目标:阅读现代文2篇复习方式:利用自习课做练习,课内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复习重点:现代文理解,根据训练要点、让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

依文答题,谈自己体会、收获要思想态度端正。

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未过关段落三、课内阅读学生阅读20分钟,要求:1、把握作者思路2、把握内容和层次学生阅读后教师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结构。

然后完成练习。

四、家庭作业:复习《口技》,翻译课文。

第十课时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口技》,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具体步骤: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未过关字词二、利用自习课,做《口技》检测一节课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25分钟三、利用自习课,做文言文专项训练20分钟学生讲评为主15分钟四、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五、家庭作业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作文复习第十一课时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练习写开头和结尾。

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明确开头结尾的写法,会修改,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

复习具体步骤:一、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1、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2、同学评议优点,总结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3、评议不足之处,加以修改。

二、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开头方式归纳:1、开门见山式2、引用名言式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4、对比等写法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开头,最重要的是点题。

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结尾方式归纳:1、画龙点睛式2、引用名言式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4、对比等写法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结尾,最重要的是扣题。

在开头的基础上,要有所延伸和升华。

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三、朗读范文四、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五、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作文复习第十二课时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修改开头和结尾。

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修改开头结尾,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

复习具体步骤:一、复习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二、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1、多媒体展示优秀的开头和结尾,强化范例的作用2、同学评议优点,找出自己开头结尾的不足三、范例展示,强调首尾及过渡语段四、学生“根据中心”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五、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评议、修改。

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