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繁殖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动物的繁殖-鄂教版

5 动物的繁殖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动物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的动物生命过程复杂多样。
2、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理解胎生和和卵生的概念;感知生命生生不息。
3、能列举常见的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4、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5、大胆想象,珍爱生命。
6、感受伟大的母爱与父爱。
学情分析山区是动物的世界!而我的学生就是山区的,说到动物孩子们知道得很多很多,并且学生通过本单元前4课的学习以及山区孩子对各种动物的生活体验,对形形色色的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重点难点动物的繁殖方式是本节课的重点,卵生和受精卵才能繁殖是本课难点。
教学时数共1学时教学准备1、课件:动物的繁殖课件2、若干动物图片提前分发到小组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师生交流,融洽感情从表扬角度暗示组织教学同学们好,听了班主任的介绍,知道你们这是一个非常遵守纪律,积极发言的班级,所以我特别喜欢你们。
同时,我很想听到你们用最洪亮的声音回答我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好吗请注意我的问题:你们喜-欢-我-吗2、再现生活揭示课题[方法:猜想、假设推理]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想不想看看。
(展示动物照片1辨别雌雄) 他们叫什么名字谁是公的谁是母的(注意点名公的是雄性的、母的是雌性的)你怎么辨认出来的[评价学生的回答:好眼力、没错、观察真仔细、知道的真不少、辨认方法真多、……]2、山鸡鲜鱼鱼、青蛙乌龟实在是太可爱了!然而许许多多弱小的动物,死亡的命运随时会降临到他们头上。
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3、尽管强大欺负弱小、人类天天屠杀,然而弱小动物还是源源不断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一定有它的理由、一定有它的原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当学生说到动物会生小动物、有接班人、会繁殖之类的话时,随即揭示课题:《动物的繁殖活动》)【评价:说得好,繁衍后代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它们是怎样繁殖的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主题《动物的繁殖》】二、探究繁殖方式:胎生和卵生【方法:比较分析、列表归纳】1、寻找亲人这些小鸡和小牛出去玩了之后不知回到亲人的身边,你能帮帮它们吗【评价:大家如此了得,一眼看出小鸡是大鸡繁殖的,小牛是大牛繁殖的。
动物的繁殖教案教学设计

动物的繁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使学生掌握不同动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动物繁殖行为的能力;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繁殖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不同动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动物繁殖行为的具体描述;学生对繁殖过程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繁殖现象;2. 使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观察和分析;3.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繁殖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繁殖行为;4. 安排好课堂活动的时间和节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小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小动物是如何出生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繁殖现象。
2. 讲授新课:介绍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如: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等;讲解不同动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交配、产卵、哺乳等。
3. 课堂互动:展示动物繁殖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动物繁殖行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具体的动物繁殖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繁殖行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动物的繁殖策略和适应性;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强调动物繁殖行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意义;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动物繁殖行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 讨论人类活动对动物繁殖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3. 举例介绍一些动物繁殖行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等。
动物的繁殖活动教案(教研课)

动物的繁殖活动教案(教研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3. 提高学生对动物繁殖活动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繁殖行为:占巢、求偶、交配、产卵、哺育等。
2.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等。
3. 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繁殖行为。
2. 讲解:介绍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举例说明。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策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2. 学生能分析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策略。
3. 学生对动物繁殖活动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有所提高。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的图片和视频。
2. 参考书籍:关于动物繁殖行为的书籍。
3. 网络资源:有关动物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选择一种动物,调查其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2. 展示分享: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调查结果,分享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策略。
3. 讨论交流:全班学生共同讨论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的差异及适应性。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动物的繁殖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2. 问题导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繁殖行为的意义和繁殖方式的适应性。
八、安全与环保1. 安全提示:在观察动物繁殖行为时,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接近野生动物。
2. 环保意识:教育学生保护动物的繁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九、教学延伸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动物的繁殖行为。
十、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 动物的繁殖》鄂教版

小学科学鄂教版五年级下册《动物的繁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2、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
3、能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4、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5、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2学情分析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文本的内容距离太远,因此对动物的种类与动物的繁殖方式除了比较常见的能够说得出来,其它的比如之间的关系都不清楚,因此可以通过对常见的动物的卵进行观察来得出结论。
3重点难点重点 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
2、能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难点、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一、游戏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大家用自己喜欢的声音或动作来表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表演的是什么小动物。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动物的知识,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动物的繁殖》二、走进课本,讲授新课1.有谁知道繁殖是什么意思、?师:其实大自然的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他们成双成对,相亲相爱在一起,孕育它们的下一代,代代相传,使生命不断延续。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想不想知道小动物是从哪里来?那么这些小动物是从哪里来的?(出示图片鸡、鸽子、青蛙)2.同学们,你们看这又是什么动物?(出示图片牛、豹、猪)生回答,师小结:像牛、豹等动物是直接生小动物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属于胎生, 这些动物叫胎生动物.师:那么同学们我们人类是一种高级动物,那么你们知道人类的繁殖方式吗?生回答,师小结:人类是胎生动物,是妈妈怀胎十月生下我们,哺育我们长大,非常辛苦,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回报父母。
3.师:像鸡、青蛙等动物是直接产卵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卵生,这些动物叫卵生动物.4.师:我们了解了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动物图片,能按照动物的这两种繁殖方式,给它们分类吗?学生分类。
动物的繁殖-鄂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动物的繁殖-鄂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动物繁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了解动物不同种类的繁殖方式;•掌握动物繁殖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物繁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
难点•学习动物繁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第一课时内容•动物繁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
活动1.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2.让学生分享自己所观察到的动物的繁殖方式;3.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各类动物的繁殖方式;4.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动物的繁殖和繁殖方式。
第二课时内容•动物的卵胞和精子;•不同动物繁殖的过程。
活动1.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卵胞和精子;2.让学生自己绘制不同动物的卵胞和精子图;3.小组讨论,了解不同动物繁殖的过程;4.课堂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繁殖过程。
第三课时内容•动物的孵化;•人类对动物繁殖的干预。
活动1.观察不同动物的孵化过程;2.让学生分小组观察并记录某种动物的孵化过程,萌生动手实践的想法;3.了解人类对动物繁殖的干预;4.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动物孵化和人类对动物繁殖的干预。
四、教学评估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进行以下评估:•在观察动物繁殖的图片或视频时,针对不同学生提问,检查了解度;•对于绘制不同动物的卵胞和精子图,进行互相交换、评分,检查绘图水平;•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相评分、打分,检查讨论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课后拓展通过拓展实践、阅读相关书籍或者网站的内容等方法,深入了解动物繁殖的相关知识,并掌握动物繁殖的实践技能;同时,也可通过实践和阅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五年级科学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教案

五年级科学《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繁殖行为: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
2.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三、教学重点:1. 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动物的繁殖方式和过程。
2. 保护动物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观察记录表。
3. 扩展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动物知识,如动物的特征、分类等。
2. 提问: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动物的繁殖行为: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
2. 展示动物繁殖行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3. 讲解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观察记录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2. 提问:你们知道动物为什么要进行繁殖吗?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及其繁殖方式。
2.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保护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方式。
在实例分析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观察记录表,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及其繁殖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动物多样性保护。
整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六、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繁殖行为(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系列动物的图片,包括不同的繁殖行为,如鸟类的筑巢、哺乳动物的育儿等。
动物的繁殖科学教案

动物的繁殖科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动物的繁殖科学,本章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动物繁殖的基本原理、繁殖方式以及在动物繁殖中重要的诸多因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繁殖的基本原理以及繁殖方式;
2、了解动物繁殖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3、了解动物繁殖过程中所影响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重点
1、动物繁殖的基本原理;
2、动物繁殖方式;
3、动物繁殖过程中所影响的环境因素。
四、教学难点
1、解析动物繁殖中各种因素的作用;
2、掌握动物繁殖过程中较抽象的观点。
五、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生动的图片、操作视频,让学生能更加全面的理解动物的繁殖原理;
2、引导学生阐述动物繁殖过程中影响繁殖的因素;
3、布置实验,观察并分析动物繁殖的实际情况;
4、领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六、教学步骤
1、让学生了解动物繁殖的基本原理,学习动物的繁殖方式,了解繁殖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因素;
2、通过图片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动物的繁殖原理;
3、手把手的讲解动物繁殖过程中影响繁殖的因素;
4、让学生完成解析动物繁殖中各种因素的作用的习题;
5、复习总结本章所学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的课后作业和实验。
小学科学1动物的繁殖(教案)

小学科学1动物的繁殖(教案)小学科学1动物的繁殖引言:动物的繁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动物的繁殖,不仅可以加深对生命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篇文章将从动物的繁殖方式、生命周期和保护动物资源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动物的繁殖方式1.1 性繁殖大部分动物通过性繁殖来繁衍后代。
性繁殖需要雌雄两性之间的交配,通过交配,雄性的精子与雌性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性繁殖的动物有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1.2 无性繁殖有一些动物不需要两性之间的交配即可繁衍后代,这种方式称为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1.2.1 分裂繁殖:一些动物可以通过自身的分裂,例如细菌和原生动物,将自己分成两个或更多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可以发展成一个新的个体。
1.2.2 节肢繁殖:一些昆虫的断肢可以再生,从而形成新的个体。
1.2.3 萌芽繁殖:植物和一些动物,如水螅,在身体的一部分产生新的个体。
1.2.4 减数分裂:这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繁殖方式,通常出现在无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例如孢子植物。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2.1 卵生动物有些动物通过产下卵来繁殖后代,这种方式称为卵生。
典型的卵生动物有鸟类和爬行动物。
它们通常将卵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孵化来孵化卵中的幼仔。
在鸟类中,母鸟负责孵化卵,一般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
2.2 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不同,胎生动物将幼仔发育在体内,并通过胎盘提供养分和氧气。
典型的胎生动物有哺乳动物和鲨鱼等。
胎生动物的幼仔在母体体内进行发育,出生后已经是相对完全发育的个体。
2.3 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动物有一些昆虫通过变态的方式进行生命周期的变化。
其中,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差异不大,例如蝗虫。
而完全变态的昆虫则在幼虫阶段与成虫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蝴蝶。
三、保护动物资源动物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世界的多样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动物的繁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2.能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2.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能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小组观察用的放大镜、盘子;各种常见卵生动物的卵。
2.各种胎生小动物诞生时身体反应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学习到了动物的哪些知识?
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
二、探究过程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
(2)交流。
教师: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并与子房里的胚珠结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也分为雄性和雌性,当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相结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开始孕育了。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
筑巢,发情,洄游,交尾,产卵,孵化等。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
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软体类各举一种。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 胎生与胎生动物。
思考: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
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2)哺乳。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回忆动物哺乳的情景。
观看动物哺乳的视频。
观察纯牛奶。
说说哺乳对新生命成长的优势。
(3)交流。
(4)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3.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几种方式。
(1) 列表(小组活动)。
动物名称,繁殖方式。
(2) 汇报交流。
(3) 介绍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术。
三、小结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四、质疑与讨论
(1)教师质疑: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板书设计:
5.动物的繁殖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青蛙、鸡等动物产卵繁殖后代,属于();牛、羊、马等动物直接生小动物繁殖后代,属于()。
2.()是一种生物繁殖新技术,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
可广泛用于()、()、()、()等领域。
二、判断
鸡不是卵生动物。
()
三、连线
鱼类
两栖动物卵生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胎生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