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古诗原文
咏柳古诗 全文

咏柳古诗全文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衍生注释:
“碧玉”指碧绿色的玉,这里形容柳树翠绿晶莹,宛如碧玉。
“妆成”
指打扮成。
“丝绦”指丝编的带子或绳子,这里形容柳条像丝带一样。
二、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柳树比作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用“碧玉妆成”描绘出柳树整体的翠绿和婀娜。
后两句则别出心裁,把
春风比作剪刀,巧妙地表现出春风孕育了柳树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
构思新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三、作者介绍:
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他是唐代著
名诗人、书法家。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四、运用片段:
春天来了,公园里的柳树都抽出了新枝。
那场景,不正像贺知章笔
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描绘的那般美丽吗?我和小
伙伴们在柳树下嬉戏玩耍,感受着春风的轻抚,不禁感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春风可真是大自然的巧手啊!。
小学古诗《咏柳》

小学古诗《咏柳》小学古诗《咏柳》贺知章的《咏柳》传播较为广泛。
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全诗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咏柳》作者: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注释:(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9)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咏柳》意思: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咏柳》写作背景: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精华,为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为了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克服学习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障碍,一些出版社约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撰写了鉴赏古典诗词的文章,以"辞典"的方式,出了不少书籍,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辞典》、《文明清诗鉴赏词典》、《乐府诗鉴赏辞典》等。
如何阅读有关古典诗词的鉴赏文章,从而提高鉴赏水平,就成了当前青少年学习中的一个问题。
过去课文中只选过文字评论方面的文章,关于鉴赏方面的文章还没有。
编者特约请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专门撰写了《〈咏柳〉赏析》,开了这方面的先河。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

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
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
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
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
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
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
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
天宝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
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
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
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
读了李白的《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
”(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
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咏柳经典古诗赏析篇一咏柳经典古诗赏析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
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知识目标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五字。
会读“咏、妆、绦”三个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初知诗意。
3、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观察和学习诗歌、练习用两三句话描写春天。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这五生字。
2、有感晴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了解本诗的大意。
教学方法课前观察,图文结合,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幻灯片第一课时一、观察“咏柳”的插图或幻灯片1.图上画的是什么?(长满绿叶的柳树。
)2.从图上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3.教师介绍《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把春景描写得那么美好,是凭借自然景物,柳树,歌颂了春天。
美好的新春,充满了勃勃生机,激起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4.把你看到的春天柳树的样子说—说。
(激情引趣)5.板书课躇。
“咏柳”是赞美柳树的意思。
咏柳的诗句古诗大全

咏柳的诗句古诗大全
咏柳的诗句古诗大全如下:
1.唐代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唐代吴融的《咏柳》: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3.宋代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4.宋代王克功的《咏柳》: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
灞桥何限经行者,
不记寻花击马时。
5.宋代薛美的《咏柳》:一撮娇黄染不成,藏鸦未稳早藏莺。
行人自谓伤离别,
枉折无情赠有情。
6.宋代文同的《咏柳》:风外挂帘夸软甚,雨中盘砌奈长何。
一般草木缘何事,
听唱骊驹尔最多。
7.明代康彦登的《咏柳》: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
关山笛里思归引,
灞水桥边恨别枝。
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
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
1/ 1。
咏柳的诗句 古诗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杨柳枝》【唐】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1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1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1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19.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2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23.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2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2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2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古诗《咏柳》的原文及作品赏析(借鉴5篇)

古诗《咏柳》的原文及作品赏析(优秀5篇)《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本文为您带来的5篇《古诗《咏柳》的原文及作品赏析》,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咏柳篇一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咏柳》诗词鉴赏篇二古诗原文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翻译江南年底,早梅花开后,分配新春和垂柳。
细腰肢自己有格调风流,于是又是和身体清英很优秀。
永丰坊那畔,一整天没有人,谁看到金丝弄晴天白天?秋海棠花还是种子、未飘散的那时,绿叶成阴,没有一个故事、渐渐的消瘦了。
又有谁是东风追逐你而来的呢,就吹散眉间皱纹一点春天。
解释解释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
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
别。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作年代不可确考,朱祖谋认为词意与《殢人娇》略同,把它编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因为据《纪年录》,这年三月一日,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
诗文赏析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
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
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
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
“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赞美了柳的体态。
卜算子咏柳古诗词

卜算子咏柳古诗词《卜算子·咏柳》是清朝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上片侧重描画弱柳之形,但已是含情脉脉。
下片侧重写其神韵,结处用苏小之典,更加迷离深婉,耐人寻味。
这首词用笔空灵清丽,虽刻画,但不伤其神理,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斯是妙绝。
作品原文卜算子⑴·咏柳娇软⑵不胜垂,瘦怯⑶那禁舞。
多事⑷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⑸,落日和烟雨。
苏小⑹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注释⑴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⑵娇软:柔美,轻柔。
⑶瘦怯(qiè):犹瘦弱。
⑷多事:做没必要做的事。
⑸可怜生:犹可怜。
生,无义。
⑹苏小:即苏小小。
苏小小有二,且都为钱塘名妓。
一为南朝齐人。
《乐府寺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娼也。
盖南齐时人。
’”一为南宋人。
清赵翼《垓馀丛考·两苏小小》:“南宋有苏小小,亦钱塘人。
其姊为太学生生赵不敏所眷,不敏命其弟娶其妹名小小者。
见《武林旧事》。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白话译文新柳的形态娇柔瘦弱,柔嫩的柳丝像娇弱的女子一样无力垂下,怎么能经受住春风的舞动。
二月的春风年年多事,将柳枝吹成鹅黄的颜色。
同样是垂柳,在夕阳西下的岸边,朦朦胧胧的烟雨中却更加怜爱。
钱塘苏小的门前那青翠的柳荫,枝繁叶茂,迷离朦胧,让人浮想联翩。
创作背景纳兰性德于康熙十四年(1675)时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御史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二人性格相投,伉俪情深。
不幸三年后卢氏便因病猝逝,因而其词集中有不少伤感的悼亡之作。
这首词便是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之后。
作品鉴赏初春,埋在古柳枯干中的梦苏醒过来,伸出“娇软不胜垂”之柳枝。
娇软就是柔美姣好,轻飘。
柳枝娇嫩柔美,垂下树,担心瘦瘦的身躯是否能够禁得春风,禁得垂落弯折,“瘦怯那禁舞”,如此瘦弱又怎受得那凉风突如其来的随心所舞?那二月之风却偏偏年年多事,“剪出鹅黄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古诗原文【篇一:《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篇二:《咏柳》】
韩偓(唐)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篇三:《咏柳》】
薛逢(唐)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篇四:《咏柳》】
吴融(唐)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