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古诗宋曾巩赏析

合集下载

曾巩《咏柳》全诗赏析

曾巩《咏柳》全诗赏析

曾巩《咏柳》全诗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曾巩《咏柳》全诗赏析曾巩《咏柳》全诗赏析《咏柳》是宋代诗人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①倚:仗恃,倚靠。

②狂:猖狂。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译文]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阅读训练及答案](1)“解把飞花蒙日月”中的“飞花”,在诗中指的是什么?(柳絮)(2)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用意?(讽刺得势而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最终没有好下场。

)(3)第四句的“天地”如果改为“秋后”也通顺。

你觉得哪个词更好?为什么?(“天地”好。

“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秋后”与“清霜”语意上重复。

)(4)用现代散文的语言表达后两句的含义。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啊!)试题(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分析其寓意?(2分)(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

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2分)(3)分析诗中“倚”字的艺术效果。

[阅读答案](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用“天地”好。

“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

(3)“倚”字有“依仗、依靠”之意,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的狂放之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柳,更形象讽刺了仗势猖狂得志的小人。

注释•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赏析】: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咏柳曾巩古诗的意思

咏柳曾巩古诗的意思

《咏柳》是曾巩的一首诗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柳树的赞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曾巩的《咏柳》以柳树为题材,借景抒情,寓意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春天柳树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曾巩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既优美又生动,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次,曾巩在《咏柳》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柳树的美丽和生机。

在第一句中,他描绘了刚刚发芽的柳树,用“绿丝”来形容新叶的嫩绿和柔软。

接下来,他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新叶比作“绿线”,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柔美和生机。

这种细腻入微的描写方式,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更让人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最后,曾巩在《咏柳》中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柳树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同时,这首诗也传递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珍惜生命。

总之,《咏柳》这首诗是曾巩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柳树为题材,借景抒情,寓意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出了春天柳树的美丽和勃勃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曾巩的诗词《咏柳》赏析

曾巩的诗词《咏柳》赏析

【导语】《咏柳》这⾸诗是继盛唐时期诗⼈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了拟⼈、物的⼿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曾巩的诗词《咏柳》,欢迎阅读!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析】 诗题为“咏柳”,实为讽柳,这也算是此诗的标新⽴异之处。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两句写凌乱的柳枝。

柳枝在贺知章的笔下是垂下的“绿丝绦”,是⾮常美丽的形象。

在曾巩的笔下,柳条是讨⼈厌的,它的枝条凌乱不堪,⽽且⽆⽣机可⾔;不仅如此,它还是⼀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句,作者抓住了柳条的特⾊,并使之⼈格化,丑恶化。

“解把飞花蒙⽇⽉,不知天地有清霜”两句,以“不知”⼀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意思是说,柳树试图想⽤柳絮把天⽇遮住,殊不知到⼈间还有清霜降临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不正是柳叶凋零之时吗?这两句依旧紧扣柳树的特点,以柳絮纷飞来⽐喻势利⼩⼈妄图蒙天蔽⽇的⾏径;以天地间的清霜喻指⼈间正⽓;以清霜摧残柳叶的⾃然现象暗写邪不压正的真理。

咏柳⽽讽世,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深思。

扩展阅读:曾巩的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北宋⽂学家,“唐宋⼋⼤家”之⼀,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代表作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

曾巩以散⽂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主张“⽂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观点推⼴到史传⽂学和碑铭⽂字上。

⽂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然淳朴,⾃成⼀家。

曾巩⽣于1019年,1057年中进⼠后,先任太平州司法参军,1060年经欧阳修举荐,分别任过馆阁校、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

在京九年,⼀直从事古籍整理⼯作。

后经本⼈要求,先后任越州通判,知齐、襄、洪、福、明、毫诸州。

曾巩《咏柳》古诗带拼音

曾巩《咏柳》古诗带拼音

曾巩《咏柳》古诗带拼音曾巩的诗作《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曾巩古诗《咏柳》带拼音,欢迎大家阅读。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咏柳》拼音【yǒng liǔ 】luàn tiáo yóu wèi biàn chū huáng ,yǐ dé dōng fēng shì biàn kuáng 。

jiě bǎ fēi huā méng rì yuè ,bú zhī tiān dì yǒu qīng shuāng 。

曾巩《咏柳》注解①倚--仗恃,依靠。

②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曾巩《咏柳》翻译译文一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译文二纷乱的枝条还没有变成嫩黄色,便凭借着东风疏狂恣意地生长。

只懂得将它的飞花漫天飞舞,蒙蔽日月,却不知道这凛凛的天地间还有清寒冷冽的霜的存在。

曾巩《咏柳》作品鉴赏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

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曾巩《咏柳》原文、注释及译文

曾巩《咏柳》原文、注释及译文

曾巩《咏柳》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咏:作诗以抒发情感。

乱条:凌乱的柳条。

犹:还,仍。

初黄:浅淡的青黄色。

倚(yǐ):倚仗,依靠。

东风:春风。

势:气势。

便:即,就。

狂:狂妄。

解把:懂得,知道。

飞花:此处指柳絮。

蒙:遮蔽。

清霜:白霜。

【大意】
春天刚刚到来,凌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变为浅淡的青黄色,趁着春风吹来,变得摇摆飘扬,气势猖狂。

那些柳絮只知道随风飞扬上天,遮蔽住太阳月亮,却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严寒霜冻的时候,那时它们都要枯萎凋零了。

【经典诗句】"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经典诗句】"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经典诗句】"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的意思及全
诗赏析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
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出自唐朝诗人曾巩的《咏柳》
乱条犹未改初黄,自得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求解把--Champsaur,懂。

飞花--柳絮。

翻译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变黄,在东风的吹起下狂抖天罪。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赏析
这首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
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
的形象。

“未改初黄”,精确地点出来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调侃新芽,正是“且莫深
育只浅黄”的崭新柳。

第一、二句写下杂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飞天罪,第四句以“无人知晓”一词,对柳树的愚蛮荒谬予以嘲弄。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读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显著的
贬低与嘲弄,并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作诗小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灯影,针对的就是那些
得志便猖獗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HANDBOOKS,令人深思。

《咏柳》原文及译文

《咏柳》原文及译文

《咏柳》原文及译文《咏柳》原文及译文《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原文及译文篇1《咏柳》原文:曾巩〔宋代〕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咏柳》赏析:《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

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古诗宋曾巩赏析 咏柳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 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 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 物的手法, 写活了柳和风, 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下面是咏柳古诗 宋曾巩赏析,请参考! 咏柳古诗宋曾巩赏析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①得东风势便狂②。

解把③飞花④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解 ①倚--仗恃,依靠。

②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 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翻译 译文一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译文二 纷乱的枝条还没有变成嫩黄色, 便凭借着东风疏狂恣意地生长。

只懂得将它 的飞花漫天飞舞, 蒙蔽日月, 却不知道这凛凛的天地间还有清寒冷冽的霜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 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 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1/5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 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 “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 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 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 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 长,令人深思。


2/5


3/5


4/5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