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矿》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推荐)《化学选矿》PPT课件

(推荐)《化学选矿》PPT课件

临江羚羊石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菱铁矿、褐铁矿,另有一 定量的黑锰矿、硅酸铁矿物,以及少量的赤铁矿。矿石中含有少 量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次生硫化物为 斑铜矿、铜蓝。另外,矿石中还含有很少量的钴硫砷铁矿。脉石 矿物主要为石英,硅酸铁矿物次之。
该矿石铁矿物组成和构造十分复杂,浸染细,而且脉石矿物 为极易泥化的绿泥石等,这些因素决定了该矿石用常规选矿方法 选别将很困难。
2C + O2 = 2CO2 C + CO2 = 2CO FeCO3 = FeO + CO2 C + H2O = CO + H2 矿石中铁氧化物主要按Fe3O4/FeCO3→FeO→Fe的顺序进行还原: Fe3O4 + C = 3FeO + CO Fe3O4 + CO = 3FeO + CO2 FeO + C = Fe + CO
(Fe,Ni)O(OH).nH2O
2
红土镍矿铁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元素 赤(褐)铁 碳酸盐矿 硅酸盐矿 存在的相 矿中的铁 物中的铁 物中的铁
含量(%) 6.00
0.20
6.67
占有率
46.62
1.55
51.83
总铁
12.87 100.00
红土镍矿中镍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元素 存在的相
含量(%) 占有率
磨矿10min
电磁精选机
二磁尾
磨矿10min
电磁精选机
一柱尾
铁粉产品
二柱尾
12
13
14
15
含氰废水处理
16
含氰废水处理
17
含氰废水处理
18
含氰废水处理

选矿场课程设计

选矿场课程设计

选矿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选矿的基本概念,掌握选矿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矿石的特点,并了解其对应的选矿工艺;3. 学生能够掌握选矿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及其对选矿效果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矿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选矿方法;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选矿流程,并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选矿效果;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选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产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观念;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3. 激发学生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未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领域,结合实际矿石案例分析,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适合开展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实验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矿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矿石的定义、组成及分类,重点讲解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的特点及用途。

教材章节:第二章《矿石与矿物的认识》2. 选矿方法及其原理:讲解常见的选矿方法,如重力选矿、浮游选矿、磁选矿等,分析各种方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教材章节:第三章《选矿方法与设备》3. 选矿工艺流程:介绍选矿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矿石破碎、磨矿、选矿、浓缩和干燥等,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教材章节:第四章《选矿工艺与流程》4. 选矿参数及其影响:讲解影响选矿效果的主要参数,如粒度、浓度、pH值等,分析这些参数对选矿效果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五章《选矿工艺参数与优化》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选矿方法下的选矿效果,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改进措施。

【采矿课件】《选矿学》实验教学大纲

【采矿课件】《选矿学》实验教学大纲

《选矿学》实验教学大纲学时:总学时24应开实验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及相关专业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流体力学、物理化学、矿物学、煤化学、选矿学一、简介《选矿学》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承担系统学习矿物加工专业知识、拓宽学生专业思路、培养学生对矿物加工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的艰巨任务,是该专业的代表性主干课程,在矿物加工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实验课主要进行矿物加工原理和矿物加工方法实验,强化学生对各种矿物加工方法的基本理论、加工工艺及相应的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实践能力。

矿物加工实验技术主要通过多种方式的实验实践,掌握实验方法、熟悉实验手段、分析实验过程,培养兴趣、拓展专业面、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理性地学习和了解矿物加工过程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应用领域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实现更高层次上对矿物加工过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掌握矿物加工的基本实验环节与方法,补充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是全面学习、掌握、提高、拓展矿物加工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是《选矿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并对《选矿学》课程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该课程是克服单纯课堂理论教学的抽象性、强化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实验目的1.通过实践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选矿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课堂讲授内容;2.掌握常用矿物加工实验设备的结构原理与操作,熟悉矿物加工基本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3.能够正确认识、使用相关仪器设备、掌握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科学研究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5.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独立、正确地编写实验报告和研究报告的基本功;6.培养学生将本专业知识向相关领域拓展的综合应用素质;7.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选矿学》——精选推荐

《选矿学》——精选推荐

《选矿学》《选矿学》课程介绍⼀、课程性质选矿学是研究矿物分选、分离、富集、综合利⽤矿产资源的⼀门综合性技术科学,是矿物加⼯⼯程专业的主⼲课程和专业核⼼课程。

本课程整合了筛分破碎技术、重⼒选矿技术、浮游分选技术、分离技术等四门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掌握各种矿物加⼯⽅法的基本理论、矿物加⼯⼯艺及相应的机械设备的⼯作原理及其应⽤实践,使学⽣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在⼯程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适⽤专业矿物加⼯⼯程专业三、先修课程⾼等数学、⼤学物理、流体⼒学、⽆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程制图、煤化学四、课程的教学内容1.破碎理论及破碎机械、磨矿与磨矿机械、粒度分离技术与设备、超细粉体技术。

2.重选基本原理、重介质分离技术、跳汰分离技术、流膜分离技术、重选⽣产⼯艺、物料可选性及重选⼯作效果评价。

3.矿物界⾯分选基本原理和⽅法、浮选药剂、浮选设备、典型浮选过程、其他界⾯分选⽅法、浮选⼯艺与实践。

4.固体物料脱⽔⼯艺,粗、细物料脱⽔设备、浓缩分级沉淀、凝聚与絮凝、⼲燥与除尘。

5.典型矿物加⼯实践。

五、课程的教学特点1."选矿学"课程结构新体系和教学⼤纲充分体现加强基础,切实拓宽专业⾯;2.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才培养。

课程教学利⽤校内矿物加⼯实验技术、校外现场⽣产实习、导师制下实施的⼤学⽣科技训练计划开展第⼆课堂这三个层次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的动⼿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激发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

3.利⽤现代教育技术⼿段,全⾯改⾰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法,部分内容开展双语教学。

(1)研制开发了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切实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加信息量,拓宽专业⾯。

(2)课堂讲授运⽤启发式、探究式、综合法以及⽣产实际案例分析教学,激发学⽣⾃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3)采⽤讲课、⼤作业、讨论、⼩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体现以学⽣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选矿学教学大纲资料

选矿学教学大纲资料

《选矿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选矿学学时/学分:120/7.0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流体力学》、《大学物理》、《矿物学基础》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开课院(系):矿业学院教材:谢广元主编《选矿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本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将有关矿石破碎与磨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矿物加工之前的预处理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

掌握重力选矿的基本理论,包括颗粒的沉降、重力分层、斜面流和回转流分选原理;基本工艺知识,以有色、黑色、金和煤的重力选矿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运用重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矿物分选的能力。

掌握磁选的物理基础,矿物磁性,磁选设备的基本知识,磁系设计基本理论和磁选生产实践;了解矿物电性,电选的物理基础、电选机的基本知识及电选实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磁选的基本理论解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中的磁选应用的能力。

掌握浮选的基本原理、浮选药剂的性能、浮选药剂作用机理、浮选机械、浮选工艺与实践的知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浮选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中的浮选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了解选矿的任务、选矿的基本内容和选矿厂的生产流程、选矿的工艺指标。

第一篇矿石学基础第二篇碎矿与磨矿第一章碎散物料的粒度组成与分析掌握粒度、粒级的表示方法、平均粒度、粒度分析;了解筛分分析(标准筛、泰勒标准筛、筛分分析、筛上累积产率、筛下累积产率);学会用筛分结果绘制粒度分析曲线、粒度特性方程式。

第二章工业筛分及筛分机械掌握易筛粒、难筛粒、筛分概率、筛分效率的概念;了解筛分动力学及应用;了解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物料性质、筛面种类、工作参数、操作制度)。

了解各种筛分机械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碎矿掌握矿石解离度、破碎比、矿石的机械强度、可碎性、可磨性的概念;了解破碎功耗学说。

化学选矿

化学选矿

﹝1﹞原料准备阶段

包括矿石或其他原料的破碎筛分、配料混 匀、磨矿分级等作业 。
目的:使物料破碎至一定粒度,使物料解 理完全,为后续作业准备好合适的物料, 以使物料分解更完全。有时还需要借助于 物理选矿除去某些有害杂质和脉石,使目 的矿物预先富集,为后续作业创造更有利 的条件。

﹝2﹞焙烧
定义:在适当气氛中加热矿物原料至低于矿物组分

3.课程主要内容

焙烧 浸出 固液分离 离子交换 溶剂萃取 化学沉淀 不溶阳极电解
化学浸出
化学分离
4.典型的化学分选过程一般包括六个 主要作业(按图说明):
(1)准备作业。
(2)焙烧作业。
(3)浸出作业。
(4)固液分离作业。
(5)净化与富集作业。
(6)制取化合物或金属作业。
使弱磁性赤铁矿(Fe203)还原成强磁性的磁铁
矿(Fe3O4)。
第二节 焙烧过程热力学
1. 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限度
焙烧反应主要发生于固-气界面的多相化学 反应,在给定条件下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时,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可用反应的自由能 变量△G来判断。 当△G<O, 反应
例如反应:
aA +bB = dD + hH
注: 原料可以直接浸出,也可以焙烧后浸出。
浸出后采用相应的办法从浸出液中或浸渣中 回收有价组分。
﹝4﹞固液分离

固液分离 采用沉降倾析、过滤和分级等 方法处理浸出矿浆,以便获得供后续作 业处理的澄清液或固体物料。 化学选矿常常需要固液分离作业,使悬 浮物与溶液分离。

﹝5﹞浸出液的净化
为了获得高品位的化合物或金属产品,浸出 液常常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有机溶剂 萃取、离子浮选、两液浮选、沉淀浮选等方 法,除去有害杂质,获得最终产品。

选矿学基础课件

选矿学基础课件

选矿学基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选矿学基础》教材的第五章节,主要讲述选矿方法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重力选矿、浮选、磁选、电选等基本选矿方法的理论基础、设备原理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选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兴趣。

2. 通过对选矿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选矿工艺流程的理解,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种选矿方法的基本原理、设备及其应用。

难点:选矿工艺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某铁矿选矿厂的生产实例为背景,介绍选矿过程及所用设备。

2. 重力选矿:讲解重力选矿的原理、设备(如溜槽、跳汰机)及其在铁矿选矿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重力选矿的优点和局限性。

3. 浮选:阐述浮选的原理、药剂作用及浮选设备(如浮选机)的结构。

通过实例分析浮选在复杂金属矿选矿中的应用。

4. 磁选:介绍磁选的原理、设备(如磁选机)及其在磁铁矿选矿中的应用。

讨论磁选与其他选矿方法的联合使用。

5. 电选:讲解电选的原理、设备(如电选机)及其在稀有金属矿选矿中的应用。

分析电选的优缺点。

6.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选择题和简答题,检查学生对选矿方法的理解。

7. 案例分析:以实际生产案例为例,让学生设计简单的选矿工艺流程,并提出优化方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各种选矿方法的原理、设备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重力选矿的原理及应用。

(2)列举磁选设备在铁矿选矿中的常见类型及其作用。

(3)阐述浮选在复杂金属矿选矿中的重要性。

2. 答案:(1)重力选矿是利用矿石中各种矿物密度不同的原理,通过重力作用使矿物分离。

重力选矿适用于粗粒矿物和密度较大的矿物,如铁矿、金矿等。

(2)磁选设备常见类型有磁选机、磁分离机等,其作用是利用矿石中金属矿物的磁性差异进行分离。

2017年江西理工大学3001化学选矿考博大纲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7年江西理工大学3001化学选矿考博大纲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江西理工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
《化学选矿》(科目代码:3001)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化学选矿考试是为江西理工大学“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专业课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化学选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利用这些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稀土化学提取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

二、考查目标
化学选矿考试涵盖矿物化学处理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考生对与稀土化学提取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要求考生:
1、正确掌握和理解化学选矿中基本概念和理论。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掌握本专业运用本专业的选矿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实际矿石的分选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查内容
(一)绪论
1、熟悉化学选矿的特点;
2、了解化学选矿与物理选矿、冶炼的关系;
3、掌握化学选矿的一般过程、常见的化学选矿方法。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选矿》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学选矿(Chemical processing of minerals)
课程编号:102023
总学时数:32学时讲课学时:32学时
学分:1.5学分
课程类别:选修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矿物加工学》
教材:《化学选矿》(刘慧纳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5)
参考书目:《资源微生物技术》(魏德州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金矿石化学学处理工艺学》(翻印)
《化学选矿》(切尔尼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课程内容简介》:
化学选矿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在《矿物加工学》讲授之后讲授,主要讲授矿物原料的焙烧、浸出、微生物在处理矿石中的应用、处理金矿石的方法、工艺和流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根据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一门为矿物加工方向的学生设置的专业选修课。

课程目的: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了解掌握化学方法处理(包括生物处理)矿物的基本理论、方法,了解和掌握黄金等贵金属矿物化学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⑴.了解掌握化学方法处理矿物的基本理论、方法;
⑵.了解和掌握生物处理矿物的基本理论、方法;
⑶.了解和掌握黄金等贵金属矿物化学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8章。

第一章绪论
概述、矿物的化学处理、化学选矿的特点、化学选矿与物理选矿、冶炼的关系、化学选矿的一般过程、常见的化学选矿方法
重点和难点:化学选矿的特点
第二章矿物原料的焙烧
矿物的预处理、焙烧、焙烧的基本原理、焙烧的分类、还原和氧化焙烧、焙烧的影响因素、焙烧设备及作原理。

重点和难点:还原和氧化焙烧、焙烧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矿物原料的浸出
浸出过程的基本原理、浸出的分类、浸出的影响因素。

重点和难点:浸出过程的基本原理、浸出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微生物的特点、处理不同性质矿石的微生物特点。

重点和难点:处理不同性质矿石的微生物特点
第五章浸矿用微生物与浸矿工艺
浸矿用微生物的来源、培养与驯化、微生物浸矿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和难点:微生物浸矿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金矿物化学处理概论
金的性质和用途、金的矿物和矿石、提金工艺概述
重点和难点:提金工艺概述。

第七章氰化浸出
氰化浸出的基本原理、氰化溶金的理论、浸出药剂、影响氰化浸出的因素、氰化过程中金的回收、活性炭吸附、载金炭的解吸、再生、锌置换的原理、离子交换树脂法。

重点和难点:影响氰化浸出的因素、载金炭的解吸、再生。

第八章非氰化浸出
酸性硫脲法、氯化和硫代硫酸盐法、混汞法。

重点和难点:酸性硫脲法、氯化和硫代硫酸盐法。

三、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

四、成绩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或写论文。

五、制定本大纲的有关说明
主要依据《化学选矿》(刘慧纳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5)、《资源微生物技术》(魏德州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金矿石化学学处理工艺学》(翻印)编写本大纲。

大纲执笔者:
大纲审定者:
分管教学负责人签字:
编写时间:2006年6月10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