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1. 背景介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如果不经过合适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
,设计一个高效、可行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专为每天处理40立方米生活污水的设计方案。
2. 设计原理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个传统的四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2.1 一级处理 - 粗筛和细筛过滤一级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较大的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
,通过粗筛过滤去除大颗粒的杂质;然后,通过细筛过滤去除较小颗粒和其他可溶性物质。
2.2 二级处理 - 沉淀池在二级处理中,污水通过沉淀池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一部分有机物。
在沉淀池中,污水停留一段时间,使得悬浮物和沉淀物沉降到底部,清水通过管道流出。
2.3 三级处理 - 厌氧消化池三级处理采用厌氧消化池,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可用能源。
厌氧消化池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并产生可燃性气体,可进一步用于发电或供应其他能源需求。
2.4 四级处理 - 好氧生物处理池四级处理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池,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
好氧生物处理池中的细菌会吸附和降解有机物,并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3. 设计参数根据每天处理40立方米生活污水的需求,设计参数如下:- 粗筛过滤器大小:根据处理量确定- 细筛过滤器大小:根据处理量确定- 沉淀池容积:根据处理量确定- 厌氧消化池容积:根据处理量确定- 好氧生物处理池容积:根据处理量确定4. 操作细节在实际操作中,需注意以下细节:- 定期清理和维护粗筛和细筛过滤器,以确保正常过滤效果;- 定期清理沉淀池和消化池的沉淀物,以避免堵塞;- 控制好氧生物处理池中的氧气供应,以确保细菌正常降解有机物;- 监测处理效果和出水质量,及时调整处理参数。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⒈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适用于处理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的系统。
该设计方案将包括污水处理工艺、设备选型、工程布局等详细内容,以确保有效、安全、环保的污水处理过程。
⒉设计标准和要求⑴设计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根据当地相关法规和环保要求进行设计。
●设备选型标准:符合国家相关污水处理设备标准及要求。
●工程布局标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与维护的便利性。
⑵设计要求:●处理能力.40立方米每天的生活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效果:达到或超过相关标准。
●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维护保养方便。
●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
⒊污水处理工艺设计⑴初级处理工艺初级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沉淀和油脂分离等工序。
具体设计内容包括设备选型、数量、尺寸及操作参数等。
⑵中级处理工艺中级处理工艺主要通过生物处理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MBR(膜生物反应器)法等。
设计内容包括工艺流程、容器尺寸、通气与曝气系统设计等。
⑶高级处理工艺高级处理工艺用于深度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及重金属等。
常见的高级处理工艺有: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设计内容包括吸附剂选择、膜分离膜片选型及系统参数设计等。
⒋设备选型和数量根据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确定其数量。
设备选型将基于性能、运行成本、设备自身特点等因素进行评估和比较。
⒌工程布局设计根据现场条件和处理工艺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工程布局图。
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管道连接、电缆布线等,以确保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便利性。
⒍费用估算根据设备选型、数量和工程布局等设计内容,进行费用估算。
包括设备费用、工程建设费用、运营成本等。
⒎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工程布局图纸●设备选型表●运营成本估算表⒏法律名词及注释●污水排放标准:即指国家或地方针对污水排放所制定的排放限值标准。
根据当地法规进行设计,以达到或超过相关标准。
●设备选型标准:指国家相关污水处理设备标准及要求,包括设备性能、材料要求、使用寿命等。
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概述设备介绍该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主要由以下设备组成:1. 格栅预处理设备:用于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物质,如树叶、纸屑等,以避免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和损坏。
2. 调节池:用于平衡生活污水的流量和水质,提供稳定的进水条件,以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生物滤池:采用生物滤池工艺,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使生活污水变清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二沉池:用于沉淀生物滤池中产生的污泥,将清澈的水分离出来,减少悬浮物的含量。
5. 消毒设备:采用紫外线消毒技术,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杀菌,确保出水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可以直接排放或进行再利用。
运行流程1. 生活污水经过格栅预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固体物质。
2. 经过调节池,平衡生活污水的流量和水质,提供稳定的进水条件。
3. 进入生物滤池,生物滤池内微生物通过附着在滤料表面的膜片上生长繁殖,对有机物和氮磷进行去除。
4. 通过二沉池进行沉淀,将污泥与清澈的水分离开。
5. 经过紫外线消毒设备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出水达到国家标准。
优点该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采用生物滤池工艺,能够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2. 设备结构简单:方案中所采用的设备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
3. 运行成本低:由于采用生物滤池工艺,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4. 出水质量高:经过紫外线消毒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可以直接排放或进行再利用。
,该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具有高效可靠、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出水质量高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生活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措施。
针对每天处理40立方米生活污水的设计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处理效率、环境影响、运营成本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种设计方案,以确保高效、可持续的生活污水处理。
1.工艺选择:本设计方案采用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结合一些现代的技术,确保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主要采用以下工艺单元:预处理、生物降解、沉淀和消毒。
预处理: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泥沙等杂质,并通过一定的机械处理去除油脂。
生物降解:采用好氧生物过滤器或活性污泥处理污水,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使水质达到可排放标准。
沉淀:通过沉淀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生物菌体和一些化学物质。
消毒:选择适当的消毒方式,如紫外线消毒或氯处理,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2.设备配置:根据处理能力和处理质量要求,选择适当规格的设备。
首先,需要格栅、沉砂池、好氧生物过滤器(或活性污泥池)、沉淀池和消毒器等。
其次,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泵、管道、控制系统和监测设备等。
设备的选型应综合考虑处理量、维护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
3.运营管理:为了确保设备的长期运行和处理效率,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
一方面,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各个单元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操作。
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和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污水处理效果和水质指标,及时调整运营策略以保证处理效果。
4.环境影响:生活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和副产物,如污泥和气体等。
为了减少环境影响,应该合理处理这些废弃物,如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和气体的收集和处理。
此外,安装噪声控制设备和防臭设施等,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方案中,应该考虑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利用。
例如,可以考虑使用生物气体发电技术,将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转化为电能,供给设备运行所需的能源。
此外,可以考虑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适当的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或生态修复等用途,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以解决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
通过详细描述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流程,希望能为实施污水处理项目提供指导。
2.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施一个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来自生活区域的污水。
系统将包括整个处理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二次处理等环节。
3.设计要求本章节主要描述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处理效率、处理能力、排放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3.1 处理效率要求●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90%以上。
●BOD(生化需氧量)去除率达到90%以上。
●SS(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
●NH3-N(氨氮)去除率达到80%以上。
3.2 处理能力要求●处理能力达到3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
●在高峰时期(如节假日等),系统应有一定的过载能力。
3.3 排放标准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水质符合相应的要求。
4.工艺流程本章节将详细描述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二次处理等环节。
4.1 预处理●污水进入预处理单元,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沉淀。
●沉淀池中的固体废物进行定期清理和处置。
4.2 生物处理●初沉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进行生化反应。
●采用曝气池和好氧池,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生物处理单元需要定期监测和维护,以确保处理效果。
4.3 二次处理●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次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清理。
●采用沉淀池和过滤器,去除残余的固体和污染物。
5.设备配置本章节将详细描述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所需的设备配置,包括预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和二次处理设备等。
5.1 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污水过滤器和初沉池。
●格栅污水过滤器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
●初沉池用于进行固液分离。
5.2 生物处理设备●包括曝气池和好氧池。
●曝气池用于供氧,提供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2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1.1设计范围及内容我公司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对生产中产生的污水水量、水质等因素进行了初步论证,并采集了有关基础资料。
同时,结合已建同类污水管理工程的实际情况,研究和论证了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方案等。
本方案设计范围如下:(1)污水水量、水质分析;(3)工艺流程及方案设计;(4)污水处理工程投资估算及运行费用估算。
1.2设计依据主要政策法律及规范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6)《建造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建造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建造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0)《建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1)《工业建造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12)《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4);(13)《建造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T16-92);(14)其它相关的标准规范。
1.3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地方法规;2.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污水进水性质、出水要求和特点,选用成熟、可靠、高效、节能、占地少、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先进技术,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3.满足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可靠、稳定性和耐久性,尽量减少日后设备的维修、更换,便于长期运行的管理、操作;4.在满足工艺要求基础上,做到布局紧凑,节约用地;5.妥善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噪声等,尽量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正文】一、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生活污水的处理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水质,我们制定了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方案的各个方面。
二、背景当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能力不足、设备老化、运行成本高等。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一种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高效、可靠、廉价的生活污水处理解决方案,以处理每天30立方的生活污水。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我们将达到以下目标:1.满足国家相关环保标准要求。
2.提高处理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
4.优化处理过程,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四、系统设计本方案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收集管道网络,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处理设备。
2.初级处理单元:包括格栅、沉砂池等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积物。
3.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通过曝气槽和二沉池等设备,去除有机物质、悬浮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4.混凝沉淀处理单元:采用化学混凝技术,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5.二次生化处理单元:可选配二次生化工艺,进一步降解有机污染物。
6.消毒单元:采用紫外线消毒技术,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7.污泥处理单元: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如采用浓缩、脱水等技术,减少污泥体积。
五、运行和维护为确保30立方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的正常运行,我们将制定相关运行和维护计划,包括:1.日常检查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状况,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2.运行记录和数据分析:记录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处理效果。
3.预防性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维护,预防故障发生。
4.废物处理: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合理处理,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附件】1.系统设计图纸: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各个单元的布置图纸和管道网络图。
2.设备清单:列出所需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规格、数量等。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文档编号:日期: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针对每天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处理规模为40立方米/天。
本文档将详细说明该设计方案的各个环节和工艺,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参数和设备要求。
⒉污水收集系统⑴收集井污水收集井的设计包括井组数量、井体容积、井的材料和结构,以及井内设备的摆放布局。
⑵输送系统污水输送系统包括管道网络设计、泵站选型和布置、管道材料和管径的选择等内容。
⒊初级处理工艺⑴格栅除渣格栅除渣工艺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和损害。
⑵沉砂池沉砂池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沙粒和重质悬浮物,减少悬浮物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干扰。
⑶浮渣池浮渣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浮性杂质,如油脂、悬浮颗粒等。
⒋中级处理工艺⑴好氧处理好氧处理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通过有氧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
⑵混凝沉淀混凝沉淀工艺采用聚合物和絮凝剂对污水进行絮凝,形成较大的颗粒,有利于沉淀分离。
⒌高级处理工艺⑴膜生物反应器(MBR)膜生物反应器采用微孔过滤膜进行污水处理,能有效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达到较高的出水质量要求。
⑵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工艺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异味等难降解物质,提高出水水质。
⒍消毒处理⑴氯消毒氯消毒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工艺,通过添加氯化剂对污水进行消毒杀菌。
⑵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照射杀灭污水中的微生物,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⒎设备要求⑴收集井设备收集井设备包括井盖、集水管道等。
⑵输送系统设备输送系统设备包括泵站、管道等。
⑶初级处理设备初级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沉砂池、浮渣池等。
⑷中级处理设备中级处理设备包括活性污泥池、混凝沉淀池等。
⑸高级处理设备高级处理设备包括膜生物反应器、活性炭吸附设备等。
⑹消毒设备消毒设备包括氯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附录:附件1:收集井设计图纸附件2:输送系统布置图附件3:初级处理设备参数表附件4:中级处理设备参数表附件5:高级处理设备参数表附件6:消毒设备参数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污水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指对污水进行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等工艺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m3/h生活污水处理
(B S K201507022)
技
术
方
案
第一章总论
一、工程概况
1.1 废水来源
生活中产生的废水
1.2 废水水量现对该污水进行处理,要求出水水质各项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根据客户提供资料,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 m3/h
二、设计基础
2.1设计依据
2.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26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
2.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
2.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5甲方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
2.1.6其它规范及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2002;
《工业防腐设计规范》GBJ46-82;
《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217-9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HG20507-9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2.2设计原则
2.2.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卫生和安全等法规,经处理后主要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2.2设计中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要成熟、安全可靠,并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2.2.3 处理单元相对紧凑、占地尽可能少,在确保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
2.2.4设计中坚持污水生化处理与生态化处理思想相结合的原则,营造和谐的污水处理生态环境。
2.3项目范围
本方案设计范围包括污水处理工程内的污水处理工艺、土建和电气控制等。
污水处理工程以外的管网收集、出水外排、总电源引线等由业主负责实施。
2.4设计处理规模
本方案设计时处理水量为20m3/d,污水处理要求24小时连续运行。
据此污水每小时处理量为:1 m3/h.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2.1污水站建设规模
根据业主要求,该项目设计要达到日处理生活废水30立方。
2.2进出水水质及处理目标 a 、污水站进水水质
综合类比同类项目及相关手册资料,污水站进水具体水质指标如下表:
b 、处理出水水质
根据业主的意
见要求,确定设计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具体指标如下表:
第三章 污水处理
工艺的选择及说明
3.1工艺选择的原则
a 所选处理工艺已被成功应用于同类原水条件的工程,又较成熟的操作、运行管理
经验。
b 工艺耗能低、运行费用省,配套设备操作管理简便方便,易于实现自控。
c 所选工艺能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周期要较短。
3.2处理工艺的选择
a 、处理工艺可行性措施
工业污水中有机类杂质较多, CODcr 、BOD 5均较高,且BOD 5/CODcr 之值大于0.4,生化性能较好。
宜采用以生化为主的工艺处理流程,因污水水量较大,生化处理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在进生化装置前,尽可能在预处理阶段将生活污水中飘浮和大颗粒悬浮杂质去除,后进入污水调节池,以防止对污水提升泵造成不利影响。
b 、具体工艺流程
杂物定期清运
方式输送至一体化设备中的污泥池,污泥在污泥池中浓缩沉降并消化,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与原废水一并重新处理。
浓缩污泥定期(半年左右一次)由粪车抽吸外运。
3.3、各工艺阶段出水水质和去除效果见下表:
井
3.4设施说明
a、格栅
格栅为固定式,材质为不锈钢网,用于去除水中大颗料悬浮物和漂浮杂质。
b、调节池、提升泵
由于污水水质及水量波动较大,因此要有足够的调节池容量,才能使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水质及水量稳定。
调节池配置潜污泵将废水提升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装组合填料。
废水在此池中在水解酸化微生物的作用下,大分子有机杂质水解酸化成小分子物质,有利于接触氧化池中好氧菌的分解。
d、生化处理
根据前述污水水质水量和排放要求,结合污水特征。
本次生化系统将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池、风机房、消毒出水池等部分合成一体,其各部分具有相应功能,部分之间相互连接,最终出水达标,现分别阐述如下:
接触氧化池内配装填料。
下部配置曝气器,并用ABS工程塑料管做成曝气系统,曝气系统的气源由专门配置的风机提供。
沉淀池上部设可调出水堰,以调节出水水位;下部设锥形沉淀区和污泥气提装置,气源由风机提供,污泥采用气提方式输送至污泥池。
污泥在污泥池停留时间约为60天。
系统沉淀产生的污泥以气提方式排入污泥
池,污泥在此浓缩沉降并储存,池底部设曝气管以防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并使污泥氧化减少污泥总量;浓缩污泥定期由粪车抽吸外运。
污泥池上部设上清液回流装置,使上清液溢流至酸解池。
e、防腐措施
a、设备箱体、污水管、污泥管等工艺管道采用镀锌管或经防腐处理的钢管,曝气管采用ABS管,以耐腐蚀。
b、为延长设备及构筑物的使用寿命,采用环氧树脂漆防腐涂料对设备管道防腐,内外各涂三道。
C、防腐使用标准为30年。
f、防噪声措施
污水处理设备噪声比较大的主要是罗茨风机,为此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噪声。
首先罗茨风机进出口均采用消音器进行消音;同时在罗茨风机基础下设置隔振垫,并在进出风管上装可曲绕接头以减少振动产生的噪声;然后将罗茨风机设置于独立的风机房,对机房内壁进行防噪处理。
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污水处理站外的噪声可降至50分贝以下。
g、电气控制
本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电器编程集中自动控制,一旦自动控制失灵或变更使用工艺所需时,本系统可进行人工控制,以信号指示运行正常与否。
为了减少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并实行运行操作自动化,水泵、风机能自动切换。
第五章工艺构筑物设计及设备选型
(废水处理量:1m3/h)
5.1调节池
尺寸:3m×2m×2m
有效水深: 2.00m
制作形式:土建结构
抗渗等级:S6
布置形式:室外地坪以下,考虑防冻层厚度
数量:1座
配套:
◇潜污提升泵
规格型号:WQ1.5-8-0.55
功率:0.55kw
扬程:8m
数量:1台
5.2液位控制器
型号:GSK-1
数量:1套
使用位置:调节池内
5.3缺氧池
数量:1座
制作形式:碳钢防腐
填料类型:高强度立体弹性填料5.4接触氧化池
数量:1座
制作形式:碳钢防腐
填料类型:高强度立体弹性填料
曝气型式:旋混曝气器
5.5接触池填料
规格型号:YTD-150
安装密度:70%
材质:高分子聚乙烯
生产厂家:本公司
5.6填料架
材质:填料挂筋φ10钢筋防腐
总支撑采用钢制防腐数量:总数2套
5.7鼓风机
功率:0.75kw
水压:3000mm
数量:1台
5.8沉淀池
数量:1座
制作形式:碳钢防腐
5.9污泥池
数量:1座
制作形式:碳钢防腐
5.10风机、电控房
外形尺寸:3000×2000×2500mm 制作形式:土建
数量:1座
5.11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设备主要器材一览表
本工程的供货范围为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备本体、配套的格栅、风机、水泵、控制系统及设备中的所配附件等。
本供货范围不包括土建工程设施(格栅井、调节池、操作室、化验室等)以及外接管道和接入电源线缆。
第六章工程概算
6.1工程设备投资:
6.2合计投资(需方投资)
设备合计价格:111200万(含税含运费及安装费)
6.3土建投资(需方负责)
6.4工程总投资
第七章售后服务承诺和服务方案
一、服务承诺
1、严格按业主的要求,保证进度,保证质量完成项目。
2、凡是我方提供的所有材料以及整体工程,均实行 12 个月免费保修,该保修期自整体项目最终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3、凡属我方承包范围和内容的项目,我方在接到修理通知的4小时内给予答复, 48小时内必须派人修理。
我方不在约定期限派人修理,贵司有权委托他人或自行修理,费用贵司可从质量保证金内扣除。
4、在保修期内向业主提供的所有售后服务属无偿服务。
5、我方承诺,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因我方的原因在工程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我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我方将长期以优惠的价格提供备品备件,以及将具有专利产权、独家生产和销售的主要部件、备品备件、易损件等,作为备件存放于需方现场的。
二、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