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考研文献

合集下载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导师(精)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导师(精)

2010年设计学院相关硕士点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一览有意报考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的考生, 必须在报名考试前对导师及具体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和选择, 并通过邮箱或其它联系方式与导师取得联系, 就所报导师及方向进行双向的沟通和确认。

如需对导师及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详细了解,可通过谷歌或其他学术搜索进行:1、 Google 学术搜索(/;2、万方数据(/;3、 CNKI 知识搜索(/Default.aspx等。

教授硕导一般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 5-8名,副教授硕导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 3-5名。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硕士(MFA 导师及研究方向一、工业设计及理论1、李世国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交互设计;设计艺术的数字化研究; 产品虚拟展示设计(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shiguo_edu@2、潘祖平教授,基础造型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基础造型教学研究;环境空间中的动造型研究;民族艺术设计研究(工设、视觉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pzp20734@3、张宇红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交通工具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shouyu@4、张焘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资源利用;产品开发;设计管理(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hangtaodesign@5、张凌浩副教授,博士,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及管理; 产品系统及服务设计 (此方向招收少量视觉专业学生 ; 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owo.zlh@6、蒋晓副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此方向招收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产品交互设计;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cwtyz@7、于帆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感性设计研究、产品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本土化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yufan_10group@8、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9、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 (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 (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10、张凌浩副教授—张福昌教授组合,张福昌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研究;传统产业的设计振兴;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fczhang@11、李世国教授—李彬彬教授组合,李彬彬教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心理研究;设计效果心理评价;产品品牌心理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lbbwx@12、鲍懿喜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社会学、文化创意与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byx7161@13、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14、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15、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16、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二、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1、王安霞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包装设计与理论研究;绿色包装研究;传统艺术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axdesigner@2、王安霞教授—陈新华教授组合陈新华教授,数字媒体与多维视觉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 民族视觉符号研究; 二维到多维拓展的设计研究; 概念设计与创新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xinhuachen@3、朱华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与理论研究;色彩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邮箱:nailaohua@4、过宏雷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理论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uohonglei211@5、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6、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 (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 (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7、吴祐昕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网络化生存设计研究、文化创意与广告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youxin@吴祐昕博客 :/u/17360473438、李道国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视觉传播与设计研究;视觉设计的符号学研究;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xilidaoguo@三、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1、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环境艺术系统设计研究; 环境设施产品研究(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2、毛白滔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文化及伦理功能研究;建筑美学及建筑批评研究;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baitao8118@3、杨茂川副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地域空间发展研究;传统文化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yangmc007@4、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5、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历史建筑保护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6、史明副教授,景观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景观艺术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sm7683@四、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民间艺术理论研究; 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ac876@3、王峰副教授,博士,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数字化虚拟展示设计研究;城市艺术遗产保护与再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ater6@4、赵昆伦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策划与表现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liwu737@美术学导师及研究方向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景观与装饰雕塑研究;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民间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指导学位:美术学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陈嘉全教授,新艺术形态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绘画艺术;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cc90902@3、唐鼎华教授,基础造型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国画;设计素描;插图设计;动漫连环画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tangdingding@4、黄培杰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uangpeijie2008@5、李方明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油画语言;油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enryxiewenhao@6、王建源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wangjy@ 7、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zac876@ 8、周亮副教授,博士,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中国版画史;版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drzhouliang@ 9、王大濛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花鸟画研究与创作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1303350770@ 10、顾琴副教授,信息设计与文字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和篆刻实践与理论研究、书画鉴定、视觉传达中的现代书刻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guqinjiaoxue@ 顾琴博客:/pingbuju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师资队伍教授:过伟敏王安霞、李世国、徐诚一、毛白滔、陈新华、陈嘉全、唐鼎华、张宇红、潘祖平、黄培杰、李方明、顾平、杨茂川副教授:冉海泉、周亮、朱华、过宏雷、鲍懿喜、蒋晓、张焘、于帆、张凌浩、周阿成、史明、朱蓉、吴尧、邵剑波孙政军、熊微、杜军虎、李道国、吴祐昕、赵昆伦、杜守帅、顾琴、王建源、王大濛、田超、吴宇华、陈伟萍、朱志刚张丽英、姬佐秋、魏洁讲师:朱方诚、章岁青、邹林、胡心怡、孙立新、唐宏轩、陈旻瑾、林煜峰、方如、陈原川、吴建军、江明、王俊、代福平崔华春、赵明、张雳、徐建海、沈杰、张宪、许洪滨、殷润元、邓嵘、曹鸣、黄昊、刘钢、巩淼森、吴科玲谢恒强、张贇、余雅林、周震、吴恽、何隽、张希晨、范晓莉、杜鹏、高亚峰、吕永新、范剑才、宣炜、林瑛张翠玲、姬琳、张寒凝、陈嬿、魏娜、贺文忠、李春艳、谢益、潘一吾、廖曦、邓彬、张敏、杨永俭、杜力徐晴、门坤玲助教:徐庆文、姥海永、史一飞、窦小敏、姜靓、张立“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 博士专业(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产品系统的设计艺术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

融合地域文化的博物馆景观设计_以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景观设计为例_申爽

融合地域文化的博物馆景观设计_以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景观设计为例_申爽

大众文艺摘要:相较传统博物馆,现代博物馆在功能方面提出更多新需求,博物馆中景观设计的应用也成为必然。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博物馆景观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博物馆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产生强烈的地域特色,呈现出独特的文脉特征和生态特征。

本文以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为例,论证了地域文化在博物馆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和设计原则,进而提出融入地域文化是未来博物馆景观设计的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博物馆;景观设计;地域性博物馆作为一个蕴含城市文化和传统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在全球许多大小城市都能看到新建或者扩建中的博物馆建筑,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更为显著。

博物馆作为一个物化的城市发展史,通过收集、陈列、和典藏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起到连接时空的作用,使人们可以直观透视城市的历史变迁与叠加发展。

一、博物馆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传统博物馆过分强调教育功能,观众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参观成为人们进入博物馆的主要活动。

就内部空间而言,公众的活动区域被大范围地限定在博物馆建筑内部,展览线路设计过长,使得观者的游览心情受到很大影响。

就外部空间而言,观众进入博物馆后,与周围的城市空间完全割裂,在心理上没有获得良好的参观铺垫。

因此传统博物馆在功能和空间上都显得过于单一。

随着公众流动性的加大和人群的多样化,功能单一的传统博物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

现代博物馆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增设了许多新的功能,向着提供公众服务和更宽广的文化交往平台的方向发展。

一些博物馆文化,如美展、艺术展和博览会都需要能为公众服务的公共空间,在景观设计中安排一些同博物馆活动有关的设施和服务,作为活动的补充,是博物馆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

现代博物馆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景观设计就是要创造一个为观众所认同,并能使公众参与其中的开放性文化空间。

二、博物馆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征随着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相比较于传统的地域性文化,往往更崇尚西欧发达国家的文化特征,以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来设计自己。

服装仿生褶皱工艺方法

服装仿生褶皱工艺方法

Vol. 6 No 2Apn 2021第6卷第2期2021年4月服装学报Journal of Clothing Research服装仿生褶皱工艺方法李暖暖,吴志明*收稿日期:2222 -27 -26;修订日期:2221 -22 -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4BG1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766248)。

作者简介:李暖暖((994—),女,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吴志明(1264—),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现代制造技术。

Email :wwuzm@ 123. com(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为了解决仿生褶皱工艺方法和生产技术等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对仿生褶皱实 现工艺的理论和实际生产情况,将仿生褶皱工艺分为机器制褶工艺、手工制褶工艺和机器与手工相结合工艺3种。

从制褶效率和艺术效果两方面对3种制褶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优缺f,得 出:机器制褶效率高、成本高,手工制褶形式多样、效率较低,机器与手工相结合工艺制褶效果好、变化方式灵活,为服装仿生褶皱的设计和工艺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褶皱;仿生褶皱;制褶方式;服装设计;仿生设计中图分类号:TS 9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296 -1928(2224)22 -2119 -26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of Clothing Bionic Pleating ProcessLI Nrannara , WU Zhiming *(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9122,Chinn)Abstroch :Ia order to solv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u proUlems of the biouic folO process methoU and proUrctiou technology ,the theoretical mdcction and actual proUcchou research of tCe bionic folO realizanou process were studieC, tCe bionic folOprocess method wns divideC into tCree methods namely machine pleating process , mancnV pleating process and machiae-mancnV pleating process. The three kinds of plent-maning process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effi-cieecy and artistic Seci , and the anvantanes and disanvantanes of machine-made pleats , hand-made pleats and the combigea machide-manual tecedoloez were explored. It is couclunen tha- the machide-mane pleats have high efficieecewith a high cost, thc hand-mane pleats are made in various forms with a low efficieecy. The combinatiou of machide and manual techeoloez has a eood pleating effeci and flexible change mode, which provides help for the desivn and processrealizanou of clothing biomc folOs.Key worOe :pleats ,biomc pleats ,pleating method ,fashmu desivn,biouic desivn褶皱作为服装整体造型与细节设计的重要元 素,是服装造型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实现面料再 造艺术和装饰艺术的一种设计手法,它以独特的视 触觉肌理、丰富的变化形式在服装造型艺术中占据 重要地位。

汉代漆耳杯纹饰设计研究

汉代漆耳杯纹饰设计研究

关注思考062民俗民艺摘要:把握汉代漆耳杯装饰风格面貌与演变规律,为现代设计实践提供指导。

收集考古期刊中汉代漆耳杯的图像信息,运用设计学的研究方法,对汉代漆耳杯装饰纹样的主题内容与组合方式进行分析。

结合对汉代生活方式与审美意识的研究,总结汉代漆耳杯装饰纹样设计特点。

汉代漆耳杯装饰特点为构图上对称均衡、装饰技法上以线造型、图形表现上变形夸张。

关键词:汉代 漆耳杯 纹饰 设计 审美意识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1-0062-03Abstract:In order to grasp the style and evolution law of lacquer ear cup in Han Dynasty ,this paper excavates the cause of formation of decorative pattern of lacquerear cup in Han Dynasty.The image information of lacquer ear cup in Han Dynasty was collected in archaeological periodicals ,and the theme content and combination of decorative patterns of lacquer ear cup in Han Dynasty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study of the life style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Han Dynas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corative pattern design of lacquer ear cup in Han Dynasty. The deco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lacquer ear cup in Han Dynasty are symmetrical balance in composition ,line modeling in decoration technique and deformation exaggeration in graphic expression.Keywords:The han dynasty Lacquer ear cup Grain Desig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魏溥均引言中国是最早使用漆的国家[1] ,是漆工艺的发祥地。

浅析日本传统设计的几个特点

浅析日本传统设计的几个特点

浅析日本传统设计的几个特点
王劲韬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5(023)006
【摘要】日本文化源自中国,在长期的对外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了风格多元、内涵丰富和自然主义的审美特色.在建筑、园林的设计上表现为重抽象、简练和强调工艺精美等特点.该文通过对日本传统设计中具代表性的茶庭和民居等建筑形式以及枯山水的分析,从艺术哲学、美学和社会等多角度探讨了日本传统设计的独特手法和审美情趣.
【总页数】3页(P154-155,163)
【作者】王劲韬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3
【相关文献】
1.日本传统屏风画概况与特点浅析 [J], 白雪;宋魁彦
2.浅析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特点--以伊势神宫的“式年迁宫”为中心 [J], 何晓芳
3.传统与现代并行——谈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特点 [J], 苏惠聪
4.传统着现代——浅析日本现代设计成功的原因兼论中国现代设计 [J], 吴文佳
5.日本女子传统服饰的设计特点——以解读《日本国志》中女子服饰为中心 [J], 林莹莹;宋云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32
科目名称:设计史论
适用专业:设计学(设计历史与理论)
一、总体要求
通过测试了解报考者对中外设计历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为设计历史与理论方向选拔基础知识扎实、有问题意识、学术能力强的研究生提供参考。

该科目要求兼顾中外设计历史的内容,同时注重设计活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和横向比较。

尤其注重考察中外设计史中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设计师的审美追求、风格流派、设计主张、成就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试卷总分为150分。

设计史名词解释题(20%),30分;
设计史论相关问题的概述题(30%),45分;
设计史论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论述题(50%),75分。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3题,占试卷分值20%,30分,
2、概述题:3题,占试卷分值30%,45分,
3、论述题:2选1,占试卷分值50%,75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范围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2023考研江南大学自主命题考研真题 艺术设计、设计学

2023考研江南大学自主命题考研真题 艺术设计、设计学

2023考研江南大学自主命题考研真题艺术设计、设计学
业务课名称:艺术设计、设计学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简答题
1.简述设计与市场
2.如何理解设计结合自然
二、设计评论题
1. 对唐纳德.诺曼的的情感化设计理论进行设计评论
2.近年来政府开展对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结合案例,说说在适老化改造
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
1. 结合专业及相关案例,论述可持续设计的背景,目标和策略
2. 衣食住行,饮茶文化,酒文化,服装文化论述设计对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作用
3. 结合自身专业及案例论述体验化设计。

基于可供性机制的体验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可供性机制的体验设计方法研究

专题056设计DESIGN2023年4月 第36卷 第7期摘要:为探究可供性理论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提出可供性机制,结合案例分析和理论推导,探讨了遵循可供性机制的设计手法在体验设计中构建情境、引发事件和产生影响这三个阶段的应用。

提出了基于可供性机制的体验设计方法,即运用空气介质塑造体验氛围、传达设计意图;运用表面布局形态引导用户行为、创造体验事件和运用尺度契合性将物品融入生活、产生持续性意义。

该方法可帮助可供性理论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深入到具体的设计建构层面。

关键词:体验设计 可供性 可供性机制 直接知觉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07-0056-03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 in experience design.Based on the affordance mechanism proposed by ecological psychologist Gibs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design cases ,we discus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design approach that following the affordance mechanism in the three stages of experience design :situation construction ,event initiation and influence generation.Put forwar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experience design by following the design approach of the affordance mechanism ,including shaping experience atmosphere and convey design intent with the air medium ,guide users' behavior and create experience events via specific layout ,and using scale fit mechanism to integrate objects into life and produce lasting significance.This method can help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 in experience design to go deep into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level.Keywords:Experience design Affordance Affordance mechanism Direct perception Design method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杜雅婷引言可供性(a f f o r d a n c e)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erome Gibson)提出的概念,指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与互惠关系,动物通过感知到环境中存在的可供性,从而获得支持其行为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设计学院学术型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作者:fushaoping 点击数:6637 发布时间:2010-10-8 10:43:302011年设计学院学术型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美术学课程名称:美术史论 (704)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课程旨在考核考生对中外美术作品的形式特征与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同时要求考生在系统掌握中外美术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美术作品具有认识、理解和价值判断能力,并能初步具备美术评论写作能力,从而为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中外美术史中各个时期主要流派(占30%);2、中外美术史中各个时期主要美术家(占30%);3、中外美术史中各个时期主要作品(占40%);三、试题类型及比例:总分150分。

其中选择题40分,简答题60分,论述题5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1、《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2、《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美术学课程名称:造型基础(素描、色彩)(501)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素描科目以主题性命题默写创作形式进行,素描考试主要考核考生通过素描手段展现对生活的艺术感知能力,与对生活的图形语言默写塑造能力,素描艺术的综合表现能力。

要求考试在3小时内完成,素描考试要求:画面构思新颖,立意巧妙,构图完整,画面生动,艺术表现形式与表现语言丰富,创造性强。

四开纸,素描表现形式与表现工具不限。

色彩科目以主题性命题默写创作形式进行,色彩考试主要考核考生通过色彩对生活的艺术感知能力,与对生活的色彩艺术语音表现能力。

要求考试在3小时内完成,要求:画面色彩关系协调,色彩感觉鲜明,通过色彩对画面主题意境的色调渲染表现,生动表现对命题生活场景的意蕴和情感。

充分展示自己对生活的色彩感悟独特表现能力。

四开纸,表现形式不限,表现材料:水粉、水彩。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素描科目,75分。

色彩科目,75分。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总分150分。

素描评分75分,其中构思创意25分,构图编排25分,画面表现25分。

色彩评分75分,其中构思构图25分,色彩色调25分,画面表现25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6小时(素描、色彩各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1、《徐诚一谈素描》,徐诚一著,河北美术出版社。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适用专业: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课程名称:设计史论(现代设计史)(01工设、02视传、04公共) (705、337)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察考生对中外设计史实和风格流派发展变化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和分析设计作品乃至风格形成的内外因,并且掌握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近、现代设计的主要运动、风格、组织、人物及其作品剖析(占60%);2、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风格、作品等分析(占20%)。

3、当今设计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评述(占20%)。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总分150分。

设计史120分。

其中选择题30分,填空题30分,简答题60分。

论述题3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1、工业设计史(修订版),何人可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世界工业设计史潮》,李亮之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二版)》,卞宗舜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9Z94BD8R适用专业: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课程名称:设计史论(中外建筑史)(03环艺)(705、337)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建筑历史考试包括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

着重检查考生建筑历史与建筑理论基础知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整个历史发展脉络;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并掌握外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在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建筑思潮与理论、典型风格、和代表人物。

适当考察考生对历史与理论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中国建筑史:约45~50%。

外国建筑史:约50~55%。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总分150分。

建筑史120分。

其中选择题60分,简答和绘图60分。

论述题3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150分):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书名.作者,出版社)1、《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东南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3、《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9Z94BD8R4、《建筑概论》,吴尧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适用专业: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课程名称:专业设计(01工业设计及理论)(502)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主要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工业设计方向主干课程(如设计表现、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等)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并能融会贯通、独立思考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设计和表达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设计基础50分,有关形式感与功能等基础设计与表达。

专业设计100分,产品专题性的快题设计。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总分150分。

设计基础50分。

专业设计100分。

其中课题分析及说明文字10%,设计草图40%,效果图及三视图40%,总体卷面1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6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1、《下一个产品??产品专题设计研究》,张凌浩编,江苏美术出版社。

2、《体验与挑战:产品交互设计》,李世国编,江苏美术出版社。

3、《产品的语意(第二版)》,张凌浩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理解与创新:体验产品设计的思维激荡》,沈杰编,江苏美术出版社。

5、《仿生造型设计》,于帆陈?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适用专业: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课程名称:专业设计(02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502)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掌握的程度,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要求考生具备本学科的基础表现能力及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如广告、包装、标志、图形创意等),并能融会贯通、独立思考。

同时,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理论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设计基础50分,有关形式美或图形设计基础与表达。

专业设计100分,平面设计。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150分)总分150分。

基础设计题:50分专业设计题:100分,其中设计草图40%,彩色效果图40%,设计说明10%,整体效果1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6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1、《产品包装设计》,王安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版)2、《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寻胜兰,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版)3、《企业与品牌形象设计》,过宏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版)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适用专业: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课程名称:专业设计(03 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502)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主要测验考生在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以上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具体设计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设计基础题50分,为室内外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及设计原理等。

专业设计100分,为中小型的户外景观环境设计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

考生可任意选择一题作答。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总分150分。

其中设计基础50分,问答题与徒手作图结合。

共三小题,问答题1题,徒手作图2题。

专业设计100分,其中平立剖面等视图占60%、效果图占30%、设计构思的文字说明占5%、版面总体效果占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6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1.《快速环境艺术设计60例》,过伟敏史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 《空间设计》,杨茂川,江西美术出版社3. 《景观艺术设计》,史明,江西美术出版社4. 《环境设计》,过伟敏王筱倩,高等教育出版社5. 《室内设计》,过伟敏魏娜,江西美术出版社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适用专业: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课程名称:专业设计(04 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 (502)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了解学生对公共艺术设计基础、公共艺术设计媒介、公共艺术系统设计等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公共雕塑、公共设施、公共环境装饰等设计的评价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设计基础50分,专业基础造型。

2、专业设计100分,公共艺术方案设计。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总分150分。

设计基础50分。

专业设计100分。

其中设计构思及草图30%,设计深化及表达50%,方案设计说明2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6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1.《城市公共艺术》,翁剑青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2.《公共艺术在中国》,孙振华、鲁虹著,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3.《建筑外环境设计》,刘永德、(日本)三村瀚弘、川西利昌、宇杉和夫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4.《公共艺术教程》孙明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