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二):处理不周全

合集下载

英译汉典型问题和失分原因分析

英译汉典型问题和失分原因分析

翻译历年得分不⾼,⼤部分考⽣对结构复杂的英语句⼦,在正确理解和通顺表达⽅⾯困难很多。

有的考⽣看不懂原⽂,翻译起来困难重重;有的考⽣能看懂句⼦,翻译出来意思却⾛了样。

这其中除了有基础和经验⽅⾯的原因,更重要的可能是以下两点造成的: 1.不了解英汉两种语⾔的区别,理解时缺乏英语思维,表达时⼜不能⽤汉语思维。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从考研英语的翻译句⼦来看,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长句多,汉语⽤短句多;英语⽤被动多,汉语⽤主动多;英语善于变化,汉语则喜欢重复。

由于考⽣不了解这些规律,做英译汉时往往⽣搬硬套,结果译⽂貌合神离,既不像英语也不像汉语,既谈不上准确,也谈不上完整,更谈不上通顺,得分当然不⾼。

请翻译下句: He describes their programs and tactics, and for those unfamiliar with the ways of creationists, the extent of their deception and distortion may come as an unpleasant surprise. 再如: What a telling picture the Moscow summit made. Bill Clinton looking very weary and spent, his head sunk in his hands, his lips tight in a glum line as reporters badgered him about Monica. 2.词汇障碍是考⽣丢分的主要原因。

就划线句⼦⽽⾔,许多考⽣不认识其中的单词;有的单词似曾相识,但对其确切的含义不知;⽽句中的习语、短语和复合词、派⽣词等更是翻译的障碍。

另外,即使认识单词,还存在词义选择这个问题。

例如: To choose such a line of work is to invite ridicule. (1988年67题) 下⾯略举⼏例涉及到词义选择的句⼦: 1994年72题: “In short”,a leader of the new school contends,“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s we call it, was largely the improvement and invention and use of a series of instruments that expanded the reach of science in innumerable directions.” 1996年72题: This trend bega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when several governments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pecific demands that a government wants to make of its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cannot generally be foreseen in detail. 3.粗⼼⼤意,做题时没有看清单词的拼写,或平时学习时根本就不细⼼,导致对⼀些常见单词的拼写和意思摸棱两可,译出来的句⼦也就莫名其妙,甚⾄让⼈捧腹⼤笑。

考研英语翻译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考研英语翻译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考研英语翻译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考研英语翻译得分率并不高,经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有几个失分的普遍问题。

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英语翻译普遍的问题和应对方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英语翻译普遍的问题和策略1.长难句结构划分不清晰划分英语长难句结构,是理解英语句子含义的基础。

许多同学反映,一看到长句就恐慌;再加上几个不认识的单词,根本无从下手,不知道原文在表达什么,所以只能认识几个单词就翻译几个单词,写出的译文自己都不知所云。

事实上,要成功翻译一篇英文文章,既要对英语原文理解正确无误,又要把汉语表达得流畅通顺。

但在这两者中,正确理解原文既是起点也是关键。

而要做到正确理解原文,就需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特别是英语句型结构知识和正确分析英语句子结构的能力。

2.逻辑关系梳理不明确在正确理解原文句子结构的基础上,如果局限于原文的句子结构,没有真正弄懂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会造成误译。

这是因为,英语中的许多连接词本身就有不同的含义,比如 as ,既可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也可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还能和其他词构成新的引导词和短语等;而且某些连接词引导的从句的表面逻辑关系与实际逻辑关系并不相同,比如所有的定语从句看起来都是作定语,但实际上有时却从原因、结果、目的或条件等方面对被修饰词加以限定,所以为了更确切地表达这种逻辑关系,往往将一些定语从句译成相应的状语从句。

另外,在正义反说或反义正说方面,还有对状语是修饰限定动词还是整句话,某些词语是作状语还是作定语,或者是否存在否定转移的理解等,都可能造成逻辑关系的误译。

3.词意把握不到位一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在新的上下文里使用的每一个词都是新词。

”英语中普遍存在一些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除了一些专有名词之外,几乎没有绝对等值的词语。

正是词的这种多义性和变义性,决定了对英语词义的理解及其汉语表达是英译汉的难点所在。

所以,对于英译汉中每个词语的翻译都需要仔细斟酌,不可轻易凭经验而译。

2019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解析text1

2019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解析text1

2019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解析text12019年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第一部分讲的是情绪有关的内容,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解析text1,一起来看看吧!2019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真题text1Text 1Unlike so-called basic emotions such as sadness, fear, and anger, guilt emerges a little later, in conjunction with a child’s growing grasp of social and moral norms. Children aren’t born knowing how to say “I’m sorry”; rather, they learn over time that such statements appease parents and friends—and their own consciences. This is why researchers generally regard so-called moral guilt, in the right amount, to be a good thing: A child who claims responsibility for knocking over a tower and tries to rebuild it is engaging in behavior that’s not only reparative but also prosocial.In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of course, guilt still gets a bad rap. It evokes Freud’s ideas and religious hang-ups. More important, guilt is deeply uncomfortable—it’s the emotional equivalent of wearing a jacket weighted with stones. Who would inflict it upon a child? Yet this understanding is outdated. “There has been a kind of revival or a rethinking about what guilt is and what role guilt can serve,” Vaish says, adding that this revival is part of a larger recognition that emotions aren’t bi nary—feelings that may be advantageous in one context may be harmful in another. Jealousy and anger, for example, may have evolved to alert us to important inequalities. Too much happiness (think mania) can be destructive.And guilt, by prompting us to think more deeply about ourgoodness, can encourage humans to atone for errors and fix relationships. Guilt, in other words, can help hold a cooperative species together. It is a kind of social glue.Viewed in this light, guilt is an opportunity. Work by Tina Malti, a psychology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suggests that guilt may compensate for an emotional deficiency. In a number of studies, Malti and others have shown that guilt and sympathy (and its close cousin empathy) may represent different pathways to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Some kids who are low in sympathy may make up for that shortfall by experiencing more guilt, which can rein in their nastier impulses. And vice versa: High sympathy can substitute for low guilt.In a 2014 study, for example, Malti and a colleague looked at 244 children, ages 4, 8, and 12. Using caregiver assessments and the children’s self-observations, they rated each child’s overall sympathy level and his or her tendency to feel negative emotions (like guilt and sadness) after moral transgressions. Then the kids were handed stickers and chocolate coins, and given a chance to share them with an anonymous child. For the low-sympathy kids, how much they shared appeared to turn on how inclined they were to feel guilty. The guilt-prone ones shared more, even though they hadn’t magically become more sympathetic to the other child’s deprivation.“That’s good news,” Malti says. “We can be prosocial because of our empathetic proclivity, or because we caused harm and we feel regre t.”21. Researchers think that guilt can be a good thing because it may help__________.A. regulate a child’s basic emotionsB. improve a child’s intellectual abilityC. intensify a child’s positive feelingsD. foster a child’s moral development22. According to Paragraph 2, many people still guilt to be _________.A. deceptiveB. addictiveC. burdensomeD. inexcusable23. Vaish holds that the rethinking about guilt comes from an awareness that________.A. an emotion can play opposing rolesB. emotions are socially constructiveC. emotional stability can benefit healthD. emotions are context -independent24. Malti and others have shown that cooperation and sharing_______.A. may help correct emotional deficienciesB. can bring about emotional satisfactionC. can result from either sympathy or guiltD. may be the outcome of impulsive acts25. The word “transgressions” (line4 para5)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____.A. wrongdoingsB. discussionsC. restrictionsD. teachings2019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答案解析text121. 答案【A】fost er a child’smoral development解析:本题目为因果关系题,考察因果关系对应关系。

2019年考研英语二翻译真题答案及来源分析

2019年考研英语二翻译真题答案及来源分析

2019年考研英语二:翻译真题答案及来源分析2019年考研英语二:翻译真题答案及来源分析2019年翻译真题,经过命题人改编,完全符合英语二翻译部分大纲要求,总字数为156个词,有8句话,难度与2019年年初翻译难度相当。

真题和答案如下,大家参考。

若有错误,请指正:Think about driving a route that’s very familiar. It could be your commute to work, a trip into town or the way home. Whichever it is, you know every twist and turn like the back of your hand. On these sorts of trips it’s easy tozone out from the actual(命题人改编为:lose concentration on the) driving and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passing scenery. The consequence is that you perceive that the trip has taken less time than it actually has.设想一下,你正开车行驶在一条非常熟悉的路线上。

可以是你每天上下班、去城里、或者回家的路。

不管是什么路,你对每一个拐每一个弯都了如指掌,非常熟悉。

在这样的路途中,我们容易在开车的时候心不在焉,对途中的景色也几乎是全然不顾。

结果是你觉得路途上所花的时间比实际要少。

This is the well-travelled road effect: people tend to underestimate the time it takes to travel a familiar route.这就是所谓的“熟悉路线效应”:人们往往会低估在熟悉的线路上所花费的时间。

【参考文档】201X年考研英语翻译题型失分原因分析word版本 (4页)

【参考文档】201X年考研英语翻译题型失分原因分析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年考研英语翻译题型失分原因分析考研英语翻译题型十分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201X年考研英语翻译题型失分原因的分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死扣答案+缺乏英美文化误译在英译汉中切勿只死扣于标准答案,只要在进行翻译处理时能够做到以上两点就可以取得翻译部分的部分分值。

在英译汉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只能尽可能的避免错误,绝对不可能不犯错误。

同时考生在准备这部分的时候出现的错误也可以说是千奇百怪,让人捉摸不透。

其中导致这些错误现象出现的最大罪魁祸首就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联系的,且文化与语言的相互影响也是尤其深的。

在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的实践中,无论是日常交往还是正式场合,其中都不乏对英美文化了解不够而造成的误译。

因此做好英汉翻译的基础工作——了解英美语言国家的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若想了解英美语言国家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浸泡在这样的环境中。

当然,这是不太现实的。

考生却可以通过各种现实途径,例如报纸、网络及报刊杂志等途径来积极了解英美文化。

因此,建议各位考生可以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利用各种途径去“搜集”一些与英美文化联系密切的时文。

尤其是在即将要上战场的最后备战阶段,估计大家现在很难再静下心去“啃”那些英语原文文章,因此这段时间,考生可以看一些文章的中文版时文。

只有对出题人比较关注的热点给予更多关注,才能够在选取额阅读材料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并在大量的阅读中尽可能多的去吸收更多的英美文化知识。

处理不周全在对英文句子进行翻译处理的时候,考生很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在快速浏览句子后,考生可以对句子最基本的意思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当对句子的一些细节部分进行处理的时候,考生却容易在部分细节处理上不能做到周全。

要成功翻译一篇英文文章,既要对英语原文理解正确无误,又要把汉语表达得流畅通顺。

汉译英常见错误解决方法

汉译英常见错误解决方法

汉译英常见错误解决方法在进行汉译英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法,以帮助大家提升翻译质量。

1. 字词意义混淆这是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将一个汉语词语错误地翻译成英语中意义相近但不准确的词汇,导致翻译出现偏差。

解决方法:仔细查阅相关词典和语料库,确保正确理解所要翻译的词语的意思,并选择准确的英语词汇进行翻译。

2. 语法错误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导致在翻译中常常出现语法错误。

解决方法:研究英文的语法规则,特别是句子结构、时态和语序等方面的规则。

在翻译过程中,仔细检查每个句子的语法结构,确保语法的准确性。

3. 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汉译英过程中还可能由于文化差异而引发误解。

有些中文短语在英文中可能没有一个直接的对应词汇,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解决方法: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惯用语,提高对英文读者的表达方式的敏感度。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上下文和意境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以准确传达想要表达的含义。

4. 缺乏上下文信息有时候,汉译英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缺乏上下文信息的情况,这导致翻译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解决方法:尽量收集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并与原文作者或其他资源进行交流,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在翻译中,可以通过添加注释或提出合理猜测来弥补缺失的信息。

5. 机械字面翻译有时候,我们可能因为急于完成翻译任务,而只进行机械字面翻译,而忽视了语言的表达和流畅性。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流畅性。

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手段,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

希望以上的解决方法对于解决汉译英常见错误有所帮助。

不同的翻译任务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在每个具体场景下要灵活运用解决方法。

加强对英语的学习和积累,提高翻译质量是我们的长久目标。

英语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英语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英语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英语失分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首先,可能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导致在阅读、写作和听力等方面出现困难。

另外,可能是因为缺乏练习和应试技巧,导致在考试中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题型。

此外,也有可能是缺乏对英语文化和背景知识的了解,导致在理解和表达上出现偏差。

为了改进英语成绩,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建议加强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可以通过背单词、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章来扩大词汇量,通过做语法练习来加强语法知识。

其次,建议多进行听力和口语练习,可以通过听英文广播、看英文电影和与外国人交流来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表达能力,可以多写作文、作文和日记等来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也建议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来增进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总的来说,提高英语成绩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练习,同时也需要对英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相信英语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翻译中的常见翻译错误和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常见翻译错误和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常见翻译错误和解决方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翻译错误,比如语言糅杂、失传与转移等。

这种翻译错误会对交流造成影响,甚至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本文将会讨论翻译中的常见翻译错误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帮助翻译者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一、语言糅杂由于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语法等规则的相同性,人们经常会将其他语言中的单词或短语与目标语言中的单词或短语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语言糅杂的问题。

例如,法语中的“la mode”,翻译为汉语应该是“时尚”,但是有些人会翻译成“时髦”的意思,这就是明显的语言糅杂。

解决方法:1. 深入学习目标语言语法和词汇,了解其独特的语言规则和用法;2. 在进行翻译之前,对原文进行全文阅读,确保全面理解原文。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是把每个单词的意思翻译过去,而应该理解它们在上下文中的含义;3. 学会利用语境进行翻译,避免简单将原文词汇进行转换。

二、失传与转移失传与转移是翻译中常见的问题。

比如,源语言是英语的一篇文章,其中出现了一些缩写词,而目标语言文化与源语言文化不同,可能并不知道这些缩写词的具体含义,因此,翻译时就可能出现失传和转移问题。

解决方法:1. 翻译人员可以使用参考资料或网络资源,查询缩写词的具体含义;2. 对于翻译中出现的缩写词或未知词汇,可以进行逐一翻译,并在文中标注注解,给读者更多的信息;3. 在进行翻译之前,需要对原文进行仔细分析,对一些特定的缩写词或专业术语提前进行研究,避免出现翻译漏洞。

三、文化误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些词语的含义是不同的。

处理这些文化误解时需要注意,因为误解会导致交流的失败或错误的理解。

解决方法:1.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对源语言的文化背景,相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都有一定了解。

2. 翻译人员需要向双方用户解释文化差异,并做一些针对性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二):处理不周全
在对英文句子实行翻译处理的时候,考生很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
在快速浏览句子后,考生能够对句子最基本的意思有一定的了解。


是当对句子的一些细节部分实行处理的时候,考生却容易在部分细节
处理上不能做到周全。

要成功翻译一篇英文文章,既要对英语原文理
解准确无误,又要把汉语表达得流畅通顺。

这样的要求对于考生来说
是相对较高的,且对考生来说,准确全面地理解翻译中的长难句是对
考生智力及生活常识的巨大挑战。

那么如何能在2018考研英语翻译上
取得高分呢?
首先要说,考研英语中的拦路虎就是长而复杂的句子,绝大部分
考生都说看到长句就会尤其恐慌,若是在这个长难句中再出现些生词,那基本上就直接懵掉了,完全不清楚句子的含义。

理解的单词就那几个,考生索性就把几个理解的单词串在一起,有的甚至连自己写出的
译文都不知所云,这怎么能得到高分呢。

所以准确地理解句子结构是
对整个长难句实行翻译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以下面的这个句子为例:“In reality, the lines of division between sciences are becoming blurred, and science again approaching the ‘unity’ that it had two centuries ago-although the accumulated knowledge is enormously greater now, and no one person can hope to comprehend more than a fraction of it”。

在看到这个长句的第一眼时,考生基本上不会遇到生词。

首先,在这个句子当中,破折号前有两个连接词,但只有两个主谓结构,所以在这个句子中能够推断出有部分谓语省略;同时,句中it 代替science。

破折号后句子完整,破折号后的it代替knowledge;这样一来,在实行翻译处理的时候,能够先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先译让步状
语从句,再译并列主句。

整句的翻译就能够译为:即使现在积累起来
的知识要多得多,而且任何个人也只可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事
实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却变得模糊不清,科学再次接近于两百年前
那样的‘单一整体’。

再拿下面这个短句为例“My point is that the frequent complaint of one generation about the one immediately following it is inevitable”,句子虽短,但是要想准确分析这个句子结构也是不容易的。

因为受到inevitable惯用法的影响,很多人可能直接将“it is inevitable”看作一句话,这样考生在实行句子结构分析的时候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翻译的质量。

其实,这个句子真正的主干是my point is that the complaint is inevitable, it 是following 的宾语,指代one generation。

另外,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也需要注意complaint...about的用法和the one的指代。

所以,最后可将这个句子翻译如下:我认为一代人对一代人的抱怨是难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