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1.1-1.2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答案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答案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七版)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1(1)B(2)C(3)D1.2(1)BCD(2)AC(3)ABC(4)ABCD1.3(1)×(2)×(3)×(4)√第2章□知识题•知识应用2.1单项选择题(1)C(2)C(3)A2.2多项选择题(1)ABC(2)BD(3)AD(4)CD(5)ABC(6)ABCD2.3判断题(1)×应为视同销售(2)×自然灾害损失属于正常损失,进项税额依然可以抵扣,无须对其进行账务处理(3)√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4)× 13%(5)×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6)√(7)√□技能题•计算分析题2.1 (1)借:原材料30 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70贷:库存现金 1 000应付票据35 100(2)借:在途物资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贷:银行存款35 100借:应收账款——光远厂30 000贷:在途物资30 000借:银行存款35 100贷:应收账款——光远厂30 000(3)借:在途物资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贷:银行存款117 000借:其他应收款 1 170贷:在途物资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4)借:原材料10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000贷:应付账款 3 000 000 银行存款8 700 000 (5)借:固定资产9 000贷:银行存款9 000借:固定资产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贷:银行存款 5 850(6)借:管理费用——电费 6 000 制造费用——电费2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贷:银行存款35 100 借:管理费用——水费 3 000 制造费用——水费27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800贷:银行存款31 800 (7)借:固定资产2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贷:实收资本292 500借:原材料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贷:实收资本23 400(8)借:固定资产2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贷:营业外收入292 500借:原材料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贷:营业外收入23 400(9)借:制造费用 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贷:银行存款 3 510(10)借:委托加工物资 4 000贷:原材料 4 0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1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贷:银行存款 1 755借:委托加工物资19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贷:银行存款200(11)借:原材料 5 850贷:银行存款 5 850借:固定资产20 000贷:银行存款20 000(12)借:库存商品7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 900贷:应付账款81 900借:销售费用279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贷:银行存款300 借:应付账款81 900贷:银行存款81 900 2.2(1)借:银行存款40 950贷:主营业务收入3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950 借:销售费用18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贷:库存现金200(2)借:银行存款7 020贷:其他业务收入 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020(3)借:应收账款1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4)确认销售时借:长期应收款9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90 000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60 000贷:库存商品60 000收到款项时借:银行存款35 100贷:长期应收款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5)借:银行存款46 9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 000其他业务收入85.4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14.53(6)借:应收账款——光远厂贷:主营业务收入借:销售费用279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贷:其他应付款——光远厂300(7)根据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冲销:借:应收账款——光远厂贷:主营业务收入根据重开的专用发票入账:借:应收账款——光远厂140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1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 400(8)借:应收账款——光远厂贷:主营业务收入(9)开出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写明销售额和折扣额,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计算销项税额的依据借:银行存款210 600贷:主营业务收入18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 600(10)双方都要作购销处理借:原材料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800贷:库存商品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11)借:在建工程 4 850贷:库存商品 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12)借:长期股权投资 5 850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贷:库存商品 4 000(13)借:应付利润 5 850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14)借:应付职工薪酬 5 850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贷:库存商品 4 000(15)借:营业外支出 4 850贷:库存商品 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16)借:应收账款——光远厂73 710贷:主营业务收入60 000其他业务收入 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 7102.3(1)借:原材料30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 000贷:银行存款351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12 75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 750(2)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800贷:银行存款800(3)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指数)800 (4)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0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800(5)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7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指数)700第3章□知识题•知识应用3.1单项选择题(1)D (2)C (3) B (4) B (5)A3.2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AB (4)ABC3.3判断题(1)×不包括代收代缴的消费税(2)×材料成本不包括辅助材料成本(3)×不一定,如用于在建工程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就计入了“在建工程”借方(4)×消费税不是在所有流通环节都纳税,而只是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纳税□技能题•计算分析题3.1(1)应纳消费税额=585×1 000÷(1+17%)×30%=150 000元(2)应纳消费税额=20×220=4 400元(3)应纳消费税额=(10 000+2 000+1 000)÷(1-30%)×30%=5 571.43元(4)当月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买价=3 000+5 000-2 000=6 000元当月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6 000×30%=1 800元本月应纳消费税额=6×150+30 000×30%-1 800=8 100元如果是外购的,应纳消费税额也是8 100元(5)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70 000×150×(1+200%)÷(1-8%)=34 239 130.43元应纳消费税额=34 239 130.43×8%=2 739 130.44元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70 000×150+70 000×150×200%+2 739 130.44=34 239 130.44元应纳增值税额=34 239 130.43×17%=5 820 652.18元3.2(1)借:银行存款58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5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150 000(2)借:应付职工薪酬46 8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 8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44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400借:主营业务成本 3 000贷:库存商品 3 000(4)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35 1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计提消费税时应纳消费税=6×150+30 000×30%=9 900元借:营业税金及附加9 9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9 900当月准予抵扣的消费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 800贷:待扣税金——待扣消费税 1 800当月实际上缴消费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8 100贷:银行存款8 100(5)应纳关税=70 000×150×200%=21 000 000元借:物资采购34 239 130.44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820 652.18贷:银行存款29 559 782.62 应付账款——××外商10 500 000 3.3按甲类卷烟计算,则应纳增值税额=500×17%=85元应纳消费税额=500×56%=280元借:银行存款585贷:其他业务收入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借:其他业务成本28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803.4按甲类卷烟计算,则应纳增值税额=2 000÷(1+17%)×17%=290.60元应纳消费税额=2 000÷(1+17%)×56%=957.26元借:其他应付款 2 000贷:其他业务收入 1 709.4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90.60借:其他业务成本957.26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957.263.5同一控制下的投资,则应纳增值税额=4 000 000×17%=680 000元应纳消费税额=4 000 000×10%=400 000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80 000贷:库存商品 2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 000——应交消费税400 000 3.6(1)购入原材料借:原材料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贷:银行存款35 100 (2)购入已税烟丝借:原材料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贷:银行存款23 400 (3)将自产的烟丝用于广告组成计税价格=40 000×10%×(1+5%)÷(1-30%)=6 000元应交消费税=6 000×30%=1 800元应交增值税=6 000×17%=1 020元借:销售费用 6 820贷:库存商品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020——应交消费税 1 800 (4)委托加工烟丝后直接销售组成计税价格=(10 000+1 000)÷(1-30%)=15 714.29元应交消费税=15 714.29×30%=4 714.29元①借:委托加工物资10 000贷:原材料10 000②借:委托加工物资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 贷:银行存款 1 170③借:委托加工物资 4 714.29贷:银行存款 4 714.29 ④收回后借:库存商品15 714.29贷:委托加工物资15 714.29⑤销售借:银行存款23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⑥借:主营业务成本15 714.29贷:库存商品15 714.29(5)本月销售卷烟应纳增值税额=90 000×17%=15 300元应纳消费税额=90 000×45%+150×6=41 400元借:银行存款105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 3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41 4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1 400(6)本月应纳消费税=1 800+41 400=43 200元,另有4 714.29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必修一课后题参考答案:1.1 1.1活细胞:A、D、G、I; 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 3群落层次..1.2 1.B..自我检测:1.×..2.×..3.√..选择题1.C..2.D..3.B..画概念图3个问号分别表示的连接词是:不具有、具有、具有..2.1 1.1√;2×..3.B.. 2.2 1.1√;2√..2.A.. 3.B.. 2.3 1.1√;2√;3√..2.C..3.C..2.4 1.1√;2√..2.C..3.C..4.C..5.C..2.51.C.. 2.A..3.D..自我检测:判断题1.√.. 2.×.. 3.×.. 4.√.. 5.×.. 6.×..选择题1.A.. 2.B.. 3.D.. 4.A..画概念图二、知识迁移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3.1 1.C.. 2.A.. 3.C..3.2 1.图1中;注字的“内质网”应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应是“内质网”..染色质的注字指示线位置有误..中心体还应包括指示线下方的中心粒..图2中;注字的“核仁”应是“叶绿体”;“叶绿体”应是“线粒体”;“核糖体”应是“中心体”..2.C..3.B..4.C.. 3.3 1.1√;2×..2.C.. 3.C.. 自我检测判断题1.×.. 2.×..选择题 C.. 连线题二、知识迁移提示:与溶酶体的作用有关..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膜破裂;各种水解酶释放出来;分解细胞中的蛋白质等物质;这时的畜、禽肉烹饪后更鲜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三、技能应用调暗视野有两种方法:一是转动反光镜使进光量减少;二是选择小的光圈;减少进光量.. 4.1 1.√.. 2.√.. 3.×.. 4.2 1.提示:细胞膜太薄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19世纪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学者们只好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进行探究.. 2.脂质和蛋白质..3.提示: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是:1流动镶嵌模型提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横跨整个脂双层;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双层;有些则镶嵌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表面;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2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4.D..4.3 1.D.. 2.A..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判断题1.×.. 2.×.. 3.×.. 4.×.. 5.×..选择题1.D.. 2.C..画概念图5.1 五第一小节练习基础题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酶是蛋白质..2.提示:1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地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2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条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常常需要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3.D..第二小节练习1.B.. 2.B.. 3.提示:这个模型中A代表某类酶;B代表反应底物;C和D代表反应产物..这个模型的含义是:酶A与底物B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产物C和D..这个模型揭示了酶的专一性.. 拓展题1.1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 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C点: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如果A 点时温度升高10 ℃;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化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3该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图略..5.2 1.B..5.3 1.C.. 2.B.. 3.提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都不需要氧;都与线粒体无关..联想到地球的早期以及原核细胞的结构;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在生物进化史上先出现无氧呼吸而后才出现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先出现原核细胞而后出现真核细胞;即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4.不能..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ATP..5.4第一小节1.1×;2√..2.B..3.结论是: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第二小节练习1.1√;2×..2.B.. 3.D.. 4.C.. 5.D.. 6.B..7.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是光能;暗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是ATP..8.白天若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五碳化合物..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判断题1.√.. 2.×.. 3.√..选择题1.D.. 2.D..画概念图6.1 1.C.. 2.A.. 3.D.. 4.C;E.. 5.B..6.2 1.数目增多;染色体数目;稳定性差异..2.C..6.3 1.1×;2√;3×..2.C..6.4 1.1√;2√..2.癌细胞的特点:细胞增殖失控;能够无限增殖;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判断题1.×.. 2.√..选择题1.C.. 2.D.. 3.A.. 4.A.. 5.C.. 6.A..二、技能应用1.提示:12~21.3;221.3~40.6..2.细胞周期:19.3 h;间期:17.3 h;分裂期:2 h..三、思维拓展提示:用哺乳动物小鼠进行胚细胞培养和成体细胞核移植实验..实验设计和预期实验结果如下;从而证明动物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越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步骤1:分离小鼠8细胞胚胎的一个细胞;培养到胚泡时期;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中;结果发育成小鼠;步骤2:分离囊胚期细胞;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中;结果不能发育成小鼠;步骤3:分离囊胚期细胞;将其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可发育成小鼠;步骤4:分离小鼠肠上皮细胞;将其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可发育成小鼠..必修2第四章4.1 1.TGCCTAGAA;UGCCUAGAA;3;3;半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2.C..拓展题1.提示:可以将变化后的密码子分别写出;然后查密码子表;看看变化了的密码子分别对应哪种氨基酸..这个实例说明密码的简并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2.提示:因为几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有些碱基序列并不编码氨基酸;如终止密码等;所以只能根据碱基序列写出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而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遗传信息的传递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损失的..4.2五技能训练1.提示: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2.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六练习1.A..2.1×;2×;3√..拓展题1.红眼基因正常是形成红眼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红眼基因正常;并且其他涉及红眼形成的基因也正常时;果蝇的红眼才能形成;如果红眼基因不正常;即使所有其他涉及红眼形成的基因都正常;果蝇的红眼也不能形成..第四章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填表题选择题1.D..2.D..3.A..4.C..识图作答题1氢键断裂;解旋酶;能量..2ACUGAA;转录..32..4碱基互补配对.. 画概念图二、知识迁移核糖体、tRNA和mRNA的结合都是蛋白质的合成所不可缺少的..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或阻止tRNA与mRNA的结合;来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三、技能应用1.提示:可以通过查阅密码子表;写出每个氨基酸可能对应的碱基编码..2.这种方法只能推测出可能的碱基序列;而不能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这种方法简便、快捷;不需要实验..3.推测不能代替用测序仪进行的基因测序..因为推测只能得出几种可能的碱基序列;而不能得到确定的碱基序列..四、思维拓展1. C..第五章5.1 1.1√;2×;3×..2.C..3.B..4.A..拓展题1.放疗或化疗的作用是通过一定量的辐射或化学药剂干扰肿瘤细胞和癌细胞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使其产生基因突变;从而抑制其分裂的能力;或者杀死癌细胞..放疗的射线或化疗的药剂;既对癌细胞有作用;也对正常的体细胞有作用;因此;放疗或化疗后病人的身体是非常虚弱的..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说明;在易患疟疾的地区;镰刀型细胞的突变具有有利于当地人生存的一方面..虽然这个突变体的纯合体对生存不利;但其杂合体却有利于当地人的生存..5.2 1.1×;2×.. 2.B..3.填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数属于几倍体生物豌豆14721二倍体普通小麦422163六倍体小黑麦562884八倍体拓展题1.西瓜幼苗的芽尖是有丝分裂旺盛的地方;用秋水仙素处理有利于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从而形成四倍体西瓜植株..2.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植株..多倍体产生的途径为: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因此;不能形成种子..但并不是绝对一颗种子都没有;其原因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4.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替代..方法一;进行无性繁殖..将三倍体西瓜植株进行组织培养获取大量的组培苗;再进行移栽..方法二;利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未受粉的雌蕊;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无种子的果实;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套袋处理;以避免受粉..5.3 1.1×;2×;3×..2.列表总结遗传病的类型和实例..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定义实例单基因遗传病显性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多指、并指等隐性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等拓展题提示:该女性不一定携带白化病基因;她未出生的孩子可能患白化病..由该女性的弟弟是白化病的事实可知其弟弟的基因型为aa;因而推测其父母的基因型为Aa;则该女性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AA和Aa;AA的概率为1/3;Aa的概率为2/3..该女性携带白化病基因的概率为2/3;根据她丈夫携带白化病基因的情况;其后代携带白化病基因和患白化病的可能性分为三种可能:1丈夫不含有白化病基因;2丈夫含有一个白化病基因;3丈夫是白化病患者..遗传咨询师需要根据该女性的丈夫是否是白化病患者;或者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来作出判断;提供遗传咨询..第五章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1.×..2.√..3.×..4.×..5.×..6.√..选择题B..识图作答题1.雌;含有两条х染色体..2.4;2..画概念图四、思维拓展1.酶①或酶⑤ ..2.酶③ ..3.提示: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白化病等遗传病是由某些缺陷基因引起的;这些基因的产物可能是参与代谢途径的重要的酶..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调控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第六章6.1四练习基础题1.B..2.B..3.基因突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拓展题提示: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遗传图解可参考教科书插图61绘制..优点是育种的目的性较强;能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淘汰不良性状的品种..缺点是育种周期长;过程繁琐..第六章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连线题1─B;2─C;3─E;4─D;5─F;6─A..判断题1.×..2.√..3.√..4.√..第七章7.1 1.B..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做如下解释: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使用抗生素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时间以后;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这一解释未能深入到基因水平;没有说明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 拓展题1.提示:在自然界;物种的绝灭速率本来是很缓慢的;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物种绝灭的速率..现在的许多濒危物种之所以濒危;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一般来说;人类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是在弥补自己对自然界的过失;不能说是干扰了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当然;如果某一物种的濒危纯粹是由于这种生物适应能力的低下;或者源于自然灾害;则当别论..2.提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可能完全隔绝;人也不可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可能完全摆脱自然界的影响..但是;人类毕竟早已远离风餐露宿、“与狼共舞”的时代;工农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幼儿死亡率显著下降;平均寿命显著延长;来自自然界的选择压力在变小;来自人类社会内部的选择因素在增加..这两题的目的是活跃思维;不一定求得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支持或反对的理由合理即可..7.2四、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提示:学生可以按如下思路展开想像: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二思考与讨论一1.1A配子占60%;a配子占40%..2子代基因型频率:AA占36%;Aa占48%;aa占16%..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A占60%;a占40%..42.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3.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三探究1.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这是因为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2.是表现型..比如;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四资料分析1.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2.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3.不同岛屿的地形和植被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4.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五旁栏思考题最先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的植物往往是地衣;地衣的出现促进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六技能训练1.假说甲: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混杂在一起..2.假说甲没有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洪水的作用..3.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4.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七思考与讨论二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2.多细胞生物大约是在寒武纪出现的;它们生活在海洋中..3.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4.当时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5.恐龙是在中生代后期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复杂的..恐龙的绝灭有利于哺乳动物的繁盛..八第一小节练习基础题1.C..2.C..3.C..4.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有突变;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也就没有意义;生物就不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也就不可能进化..拓展题1.提示:如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2.提示:如果气候等其他条件也合适;并且这个种群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该种群的个体数会迅速增加..否则;也可能仍然处于濒危状态甚至绝灭..九第二小节练习基础题 1.1√;2√;3√..2.生活在峡谷北侧的种群发生了突变;由于突变的随机性;同样的突变没有发生在峡谷南侧的种群中..由于这两个种群被河流隔开;彼此没有交配的机会;也就是没有基因的交流;所以两个种群发生明显的分化;有可能演变成两个物种..拓展题提示:雄虎和雌狮杂交生出的后代是虎狮兽;雄狮和雌虎杂交生出的后代是狮虎兽..目前还没有虎狮兽和狮虎兽交配并生出可育后代的证据..对人们让虎和狮杂交生出更具观赏价值后代的做法;学生可自由发表看法..补充资料:1981年;世界首例狮虎兽诞生于法国;2001年病死..2002年8月22日;我国首例虎狮兽在南京红山动物园降生;仅7 d就夭折了..2002年9月2日;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动物乐园降生了3只虎狮兽;仅1只成活..2003年3月27日;在湖南长沙世界之窗降生了1只虎狮兽..国内还有从国外引进狮虎兽进行饲养、供游人观赏的事例..对于让虎和狮杂交的做法;有专家认为这在科学研究上价值不大;但是在商业上具有一定价值..有专家认为;对待野生珍稀动物;人类最应当做的是进行保护;让它们自然繁殖;而不是人为改变其自然繁殖体系..十第三小节练习基础题1.1√;2×;3×..2.C..3.有性生殖的出现;使基因重组得以实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因而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拓展题1.提示:假如那样;生物界纷繁复杂的现象就很难用统一的观点和理论来解释;作为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的进化观点将难以建立;生物学就不可能形成现在这样一个科学的框架体系;学习生物学将缺少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和统领..2.提示:生态指的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化指的是生物界的历史演变;如果把进化看做由各种生物表演的一部历史剧;那么;上演这部历史剧的舞台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物种进化的表演受舞台背景的制约;舞台背景也要与上演的内容相协调..第七章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判断题1.×..2.×..3.×..4.√..选择题1.A..2.C..画概念图二、知识迁移1.这两个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因为未出现生殖隔离..2.参见第1节对细菌抗药性的解释..三、技能应用提示:中间体色可能与环境色彩较接近;这样的个体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多;相应的基因型频率较高..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中间体色个体较多..四、思维拓展1.不一定..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例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陆后;形成许多新物种;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但是不能说这些新物种比海洋藻类的适应能力强..2.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往往更多;这与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采取的杂交育种等措施有关..3.提示:假如达尔文接受了孟德尔的理论;他可能会摒弃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必修三1.1基础题1.C.. 2.B.. 3.B..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拓展题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3肾小管的重吸收..4皮肤..1.2基础题1.D.. 2.C.. 3.D..自我检测:1.1×;2√;3×;4√..2.1D;2D;3D..2.1基础题1.B..2.大脑、小脑和脑干..拓展题1.b、c、d、e..2.2 1.CD 2.2.3 1.1×;2√..2.4 1.1×;2√;3×..2. D..自我检测:1.填空1下降;骨骼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下丘脑;肾上腺、胰岛、甲状腺等..2脑干..3异物..4过敏;过敏原;灰尘..2.选择1 C2 D3.画概念图1 a神经元b传入神经元c传出神经元d神经元;e效应器知识迁移1.D 2.D3.1基础题:可使植株接受比较均匀的阳光照射;以避免因植物向光性生长而引起植株弯曲..3.2 基础题1.C.. 2.B..拓展题1.提示: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的浓度高..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却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如果是在太空中的空间站中生长;植株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横向生长..3.3 1.D;因为它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2.B更准确..A过于绝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由基因控制的;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激素调节只是其中的一种调节方式..自我检测:1.D..2.B;C;D.. 3.D..知识迁移B;因为果肉细胞由子房壁、胎座等细胞发育而来;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一样..4.1 1.约386条..2.调查鼠的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样方法..3.B..4.2 1.提示:在食物充足、空间广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优越条件下;种群可能会呈“J”型增长..例如;澳大利亚昆虫学家曾对果园中蓟马种群进行过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年份;种群数量增长迅速;表现出季节性的“J”型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中;如果种群的初始密度很低;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迅速增长..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竞争就会加剧;因此;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增长;这就是“S”型增长..例如;栅列藻、小球藻等低等植物的种群增长;常常具有“S”型增长的特点..2.提示:1以年份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根据表中数字画曲线..2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3作为食物的植物被大量吃掉;导致食物匮乏;自然灾害等..4.3 1.B..2.提示:屏障撤掉后;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由于种群A捕食种群B;种群B的数量减少;而种群A的数量增加..但随着种群B的数量减少;种群A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数量减少;种群B的数量又会出现一定的增加..这样;假设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种群A和种群B将出现此消彼长的相对稳定情况..4.4 1.1×;2√..2. D.. 3.C..自我检测:一、概念检测1.1×;2×;3√;4√;5×..2.1D;2D;3C..二、知识迁移提示:1.1从图中可知;鸽的种群密度较小易受鹰的攻击;种群密度较大则鹰的攻击成功率就较低..2起初出现数量增加;以后可能趋于稳定..2.这是群落演替的结果..因为柳树较高大;占据更多的空间和阳光..与草莓相比;它具有生长的优势;所以柳树能迅速繁殖起来;而草莓得不到生长所需的阳光;难以成片生长..5.1 1.1阳光;210~15 m;3消费者、分解者..2.B..3.C..5.2 1.A..2.D..3.B..5.3 1.1√;2╳..2.A..3.B..4.提示:是..因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5.4属于物理信息的是1、2、3、4、6、7、9、10、11;属于化学信息的为5、8;属于行为信息的有12..5.5 1.1√;2×;3√..2.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两个生态系统是1、8;人的作用突出的生态系统有6、7、9、11;陆地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1、2;较弱的是3、5、6、7、11;水域生态系统在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后;恢复较快的是4、9;恢复较慢的是8..自我检测:1.1×;2√;3√;4×;5√..2.1B;2C..二、知识迁移2.提示:1藻类数量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2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3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4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6.1 1.D..6.2 1.潜在价值──某种不知名的昆虫..间接价值──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木工用的锯;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自我检测: 1.1×;2√..2.1A ;2B..。

国际货运代理实训教程习题答案作者弓永钦

国际货运代理实训教程习题答案作者弓永钦

参考答案任务1.1.2货代真题1-1一、单选题1. D2. A3. B二、多选题1. ABCD三、判断题1. F2. T3. T4. F5. F6. F7. F任务1.2.2参考对话货代真题1-2一、单选题1. A2. B3. C4. C5. B二、多选题1. ABD2. ABC3. ABCD三、判断题1. F2. F任务1.3.11、货代属于代理身份,按照委托人指示办事,只承担因代理的过失给客户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以及对第三人的选任和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

在此案中,货代不承担责任,货主漏保淡水雨淋险,只能由货主自己承担。

2、货代在运费方面收取了差价,属于契约当事人,应当为运输负责。

在此案中,货代漏保淡水雨淋险,只能由货代自己承担货物损失。

任务1.3.21、由于货代本身的过失造成的失误由货代自己承担。

2、由于分包人(即车队)的过失或意外造成的损失由货代承担,货代得向客户进行货损赔偿。

至于货损和防护栏损坏赔偿问题,以及司机的医疗费由货代和车队协商解决。

3、船公司属于货代的分包商,由于分包商的过失造成的货损也得由货代向货主赔偿。

货代可以向分包商追偿,但是如果找不到,只好自己负责。

上述三个情况下,货代只要不是故意渎职,都可以享受赔偿责任限制,即每公斤2SDR。

任务1.3.3根据除外责任编案例。

任务1.3.4小王:李姐,今年咱们公司出了几次事故,这个责任险还是挺管用的哈,避免了我们不少损失。

李女士:是啊,又到续约的时间了。

小王:李姐,是不是一般保险公司都能承保货代责任险啊?李女士:目前中国市场上只有TT Club提供专业运输业经营人责任保险小王:只有一家啊,那我一会儿跟您一起去看看行吗?李女士:行啊。

小王:李姐,是不是我们公司出的任何损失都可以由责任险赔偿啊?李女士:当然不是,那保险公司不是赔本啦!小王:那责任险管那些损失呢?李女士:错误与遗漏、仓库保管中的疏忽、货损货差责任不清、迟延或未授权发货等。

小王:我们上责任险是把货代可能遇到的风险都保了呢,还是只保一部分?保得多会比较安全,但是保费也高吧。

【博弈论基础】(吉本斯)课后习题答案

【博弈论基础】(吉本斯)课后习题答案

qm/2 qc q’
π 1 , π1
π3 ,π2 π1 , π 5
π2 ,π3
π 5 , π1 π6 ,π7 π8 ,π8
π4 ,π4
π7 ,π6
其 中 , π 5 = ( a − c) /16 , π 6 = ( a − c) /18 , π 7 = ( a − c) /12 , π 8 = 0 。 此 博 弈 符 合 题
居 中 点 没 有 稳 有 人 会 个 候 选 体 方 法
猪 头 非 整 理 ebwf@
2
Gibbons《 博 弈 论 基 础 》 习 题 解 答 ( CENET)
第 一 章
1.9 略 1.10 按 照 求 解 混 合 战 略 纳 什 均 衡 的 方 法 去 解 这 些 博 弈 , 发 现 不 存 在 混 合 战 略 纳 什 均 衡 , 也 就 证 明 了 。 过 程 略 。 1.11 首 先 重 复 剔 除 严 格 劣 战 略 , 可 得 下 面 的 博 弈 : L T M 2, 0 3, 4 R 4, 2 2, 3
所 以 所 有 的 qi 都 相 等 。 由 此 , 将 Q =
* *
∑q
i
* i
= nqi* 代 入 ( 2) 式 , 可 得 :
qi* = (a − c) /(n + 1) , Q* = n(a − c) /(n + 1) , p* = (a + nc) /(n + 1) 。
当 n 趋 近 于 无 穷 时 , p* 趋 近 于 边 际 成 本 c, 市 场 趋 近 于 完 全 竞 争 市 场 。 1.5 双 方 都 生 产 qm / 2 时 , 每 一 方 的 利 润 都 为 π 1 = ( a − c ) / 8 ; 一 方 生 产 qm / 2 , 另 一 方 生 产 qc

电路课程习题及答案

电路课程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图示元件当时间t <2s 时电流为2A ,从a 流向b ;当t >2s 时为3A ,从b 流向a 。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

1.2图示元件电压u =(5-9e -t /τ)V ,τ >0。

分别求出 t =0 和 t →∞ 时电压u 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babu +-图 题1.21.3 图示电路。

设元件A 消耗功率为10W ,求A u ;设元件B 消耗功率为-10W,求B i ;设元件C 发出功率为-10W ,求C u 。

Au +-10V+-Cu +-(a)(b)(c)图 题1.31.4求图示电路电流4321i i i i 、、、。

若只求2i ,能否一步求得?图 题1.41i 4i 3i 图 题1.51.5 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1234,,,i i i i 。

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 u 14、u 15、u 52、u 53。

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1.6 图示电路,已知A 21=i ,A 33-=i ,V 101=u ,V 54-=u 。

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图 题1.61uSu (a)(b)图 题1.71.7 图示电路,已知10cos()V S u t ω=,8cos()A S i t ω=。

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1.8 求图示电路电压12,u u 。

1u +-2u +-图 题1.830u-+图 题1.91.9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0 求网络N 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10V0.5A8V1.11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2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3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 ,求r 的值。

1V图 题1.13图 题1.141V2V1.14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答案(汪志诚)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答案(汪志诚)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习题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T κ。

解:由得:nRT PV = VnRT P P nRT V ==; 所以, TP nR V T V V P 11)(1==∂∂=α T PVRn T P P V /1)(1==∂∂=β P PnRT V P V V T T /111)(12=--=∂∂-=κ 习题1.2 试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的物质p T ,,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T κ,根据下述积分求得:⎰-=)(ln dp dT V T κα如果1T α= 1T pκ= ,试求物态方程。

解: 因为0),,(=p V T f ,所以,我们可写成),(p T V V =,由此,dp p V dT T V dV T p )()(∂∂+∂∂=, 因为T T p pV V T V V )(1,)(1∂∂-=∂∂=κα 所以, dp dT V dV dp V dT V dV T T κακα-=-=,所以, ⎰-=dp dT V T καln ,当p T T /1,/1==κα.CT pV pdp T dT V =-=⎰:,ln 得到 习题 1.3测得一块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别为1510*85.4--=K α和1710*8.7--=n T p κ,T κα,可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块加热至10°C 。

问(1压强要增加多少n p 才能使铜块体积不变?(2若压强增加100n p ,铜块的体积改多少解:分别设为V xp n ∆;,由定义得:74410*8.7*10010*85.4;10*858.4----=∆=V x T κ所以,410*07.4,622-=∆=V p x n习题 1.4描述金属丝的几何参量是长度L ,力学参量是张力η,物态方程是0),,(=T L f η实验通常在n p 1下进行,其体积变化可忽略。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

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1233+=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3=-2A,V B=-321+×2=-2V。

当S断开时,I=0,V B=6-321+×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1.21 按控制方式分类,开关件分为机械开关、 电磁开关和电子开关等。
机械开关的特点:直接、方便、使用范围广,但 开关速度慢,使用寿命短。电磁开关的特点:用小 电流可以控制大电流或高电压的自动转换,它常用 在自动化控制设备和仪器中起自动调节、自动操作、 安全保护等作用。电子开关的特点是体积小、开关 转换速度快、易于控制、使用寿命长。
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 参考答案(1.1)
1.1 对电流通过时呈现阻碍作用的元件称为电阻。 电阻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标称阻值与允许偏差、 额定功率、温度系数等。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上与一管理级习题及参考
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 参考答案(1.2)
1.2 对普通固定电阻的检测,一是外观检查,看 电阻有无破损情况;二是利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 电阻的阻值,将测量值和标称值进行比较,从而判 断电阻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是否出现短路、断路及 老化现象。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 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0/11/27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习题及参考 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主要内容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一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二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三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四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五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六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七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3.3PF
±10%
数码法
(5)
0.56μF
±10%
文字符号法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上与一管理级习题及参考
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 参考答案(1.12)
1.12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选用万用表的 或 挡检测二极管。
测量二极管极性的方法:将两表棒分别接在二极 管的两个电极上,读出测量的阻值;然后将表棒对换, 再测量一次,记下第二次阻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数理逻辑1.1命题1.解(a )(ⅰ)┐P ∧R →Q (ⅱ)Q →R(ⅲ)┐P (ⅳ)P ∧┐Q ( b)(ⅰ)我去镇上当且仅当我有时间且天不下雪。

(ⅱ)我有时间并且去镇上。

(ⅲ)如果我去镇上,那么我有时间;如果我有时间,那么我去镇上(或:我去镇上当且仅当我有时间)。

(ⅳ)说我有时间或我去镇上是不对的。

2.解(a )上海并非处处清洁。

(b )并非每一个自然数都是偶数。

3.解(a )逆命题:如果我不去,那么天下雨。

逆反命题:如果我去,那么天不下雨。

(b )逆命题:如果你去,我将逗留。

逆反命题:如果你不去,我将不逗留。

(c )逆命题:如果方程nnnz y x =+无正整数解,那么n 是大于2的正整数。

逆反命题:如果方程nnnz y x =+有正整数解,那么n 不是大于2的正整数。

(d )逆命题:如果我不能完成这个任务,那么我没有获得更多帮助。

逆反命题:如果我能完成这个任务,那么我获得了更多帮助。

4.给P 和Q 指派真值T ,给R 和S 指派真值F ,求出下列命题的真值: (a )P ∨Q ∧R(b) P ∨Q ∧R ∨┐((P ∨Q)∧(R ∨S))(c) (┐(P ∧Q)∨┐R)∨(P ┐∧Q ∨┐R)∧S (d) ┐(P ∧Q)∨┐R ∨((Q ↔┐P)→R ∨┐S) (e) (P ↔R)∧(┐Q →S)(f) P ∨(Q →R ∧┐P)↔Q ∨┐S解:做出各个命题的真值表,求出真值。

(a(b) T(c) T(d) T(e)F (f)T (b) (c) (d) (e) (f) (表略) 5.解:(b)6.证明下列公式的真值与他们的变元值无关:(a)P∧(P→Q)→Q(b)(P→Q)→(┐P∨Q)(c)(P→Q)∧(Q→R)→(P→R)(d)(P↔Q)↔ (P∧Q∨┐P∧┐Q)证明:做出各个命题的真值表,证明公式的真值与他们的变元值无关(a)7.证明由表可知,P↔Q 在第一,四行上取真值,这时,P→Q ,Q→P也为真;另一方面,在第一,四行上P→Q 和Q→P同时为真,这时P↔Q也为真。

于是本题得证。

8.对P和Q的所有值,证明P→Q与┐P∨Q有同样真值。

证明(P→Q)↔(┐P∨Q)总是真的。

9.解(a)∧、∨、↔是可交换的。

(b)作出P∧Q、Q∧P;P∨Q、Q∨P;P ↔Q、Q ↔P和P→Q、Q→P的真值表,由表得出前三对公式等价,后一对公式不等价(表略)。

10.设*是具有两个运算对象的逻辑运算符,如果(x*y)*z和x*(y*z)逻辑等价,那么运算符*是可结合的。

(a)确定逻辑运算符∧、∨、→、↔那些事可结合的。

(b)用真值表确定你的断言。

解:(a)∧、∨、↔是可结合的。

(b)做出(P∧Q)∧R、P∧(Q∧R);(P∨Q)∨R、P∨(Q∨R);(P↔Q)↔R、P↔ (Q↔R);(P→Q)→R、P→(Q→R)的真值表,由表得出前三对公式等价,后一对公式不等价。

(表略)11. 解:(b)、(c)不是命题公式,因为它们不能根据命题公式的形成规则而得到。

(a)和(d)是命题公式,它们的构造过程如下:(a)①P是命题公式根据条款1②Q是命题公式根据条款1③(P∧Q)是命题公式根据①、②条款2④(┐P)是命题公式根据①条款2⑤((┐P)→(P∧Q))是命题公式根据③、④条款2⑥R是命题公式根据条款1⑦((┐P→(P∧Q))∨R)是命题公式根据⑤、⑥条款2(d)①P是命题公式根据条款1②Q是命题公式根据条款1③(P→Q)是命题公式根据①、②条款2④(Q∧(P→Q))是命题公式根据②、③条款2⑤(Q∧(P→Q)→P)是命题公式根据①、④条款21.2 重言式1.指出下列命题哪些是重言式、偶然式和矛盾式:重言式有:a c d e f h i k l偶然式有:g j m n矛盾式有:b2. (a)= P∨Q∨┐R= ┐(┐P∧┐Q∧R)(b)= P∨┐(┐Q∧R)∨P= P∨Q∨┐R= ┐(┐P∧┐Q∧R)(c)= ┐P∨(┐Q∨R)= T(d)= F(e)=(┐P∨(Q∨┐R))∧┐P∧Q= ┐P∧Q= ┐(P∨┐Q)(f)= ┐P∧┐Q∧(R∨P)= ┐P∧┐Q∧R∨┐P∧┐Q∧P= ┐P∧┐Q∧R∨F= ┐(P∨Q∨┐R)3. (a)= ┐(P∧Q)∨P=┐P∨┐Q∨P=T(b)= ┐(┐(P∨Q)→┐P)= ┐(P∨Q∨┐P)= F(c)= (┐Q∨P)∧(P∨Q)∧T =P(d)=┐P∧P=F4.(a)=┐P∨┐Q∨P= P∨(┐P∨┐Q)= ┐P→(P→┐Q)(b)= (┐P∨Q)∧(┐R∨Q)= (┐P∧┐R)∨Q= ┐(P∨Q)∨Q= P∨R→Q(c)= ┐((P→Q)∧(Q→P)= ┐((┐P∨Q)∧(┐Q∨P))= ┐(┐P∨Q)∨┐(P∨┐Q)= (P∧┐Q)∨(┐P∧Q)= (P∨┐P)∧(P∨Q)∧(┐Q∨┐P)∧(┐Q∨Q)= (P∨Q)∧┐(P∧Q)(d)=┐(┐P∨Q)= P∧┐Q5.使用恒等式证明下列各式,并写出与他们对偶的公式。

(a)(┒(┒P∨┒Q)∨┒(┒P∨Q)⇔P(b)(P∨┒Q)∧(P∨Q)∧(┐P∨┐Q)⇔┐(┐P∨Q)(c)Q∨┐((┐P∨Q)∧P)⇔T证明:(a)(┒(┒P∨┒Q)∨┒(┒P∨Q)⇔((P∧Q)∨(P∧┐Q)⇔ (P∧(Q∨┐Q))⇔P对偶公式: (┒(┒P∧┒Q)∧┒(┒P∧Q)(b) (P∨┒Q)∧(P∨Q)∧(┐P∨┐Q)⇔ (P∨(┒Q∧Q))∧(┐P∨┐Q)⇔ P∧(┐P∨┐Q)⇔ P∧┐P∨P∧┐Q⇔┐(┐P∨Q)对偶公式: (P∧┒Q)∨(P∧Q)∨(┐P∧┐Q)(c) Q∨┐((┐P∨Q)∧P)⇔ Q∨┐(Q∧P)⇔ Q∨┐Q∨┐P⇔T∨┐P⇔T对偶公式: Q∧┐((┐P∧Q)∨P)6.求出下列公式的最简等价式。

(a)((P→Q)↔(┐Q→┐P))∧R(b)P∨┐P∨(Q∧┐Q)(c)(P∧(Q∧S))∨(┐P∧(Q∧S))解:(a)((P→Q)↔(┐Q→┐P))∧R⇔ ((┐P∨Q)↔ (Q∨┐P))∧R⇔T∧R⇔ R(b)P∨┐P∨(Q∧┐Q)⇔T∨F⇔ T(c)(P∧(Q∧S))∨(┐P∧(Q∧S))⇔ (P∨┐P)∧(Q∧S)⇔ Q∧S7.证明下列蕴含式。

(a)P∧Q⇒(P→Q)(b)P⇒ (Q→P)(c)(P→(Q→R))⇒ (P→Q)→(P→R)证明:(a)方法一:只要证明P∧Q→(P→Q)是永真式P∧Q→(P→Q)⇔┐(P∧Q)∨(┐P∨Q)⇔ (┐P∨┐Q)∨(┐P∨Q)⇔┐P∨┐Q∨Q⇔T既为永真式,故P∧Q⇒ (P→Q)方法二:设P∧Q为T,则P和Q为T,则P→Q为T,故P∧Q⇒(P→Q)方法三:设P→Q为F,则P为F且Q为F,则P∧Q为F,故P∧Q⇒(P→Q)(b)因为P→(Q→P)⇔┐P∨(┐Q∨P)⇔T故P⇒ (Q→P)(c)因为(P→(Q→R))→(P→Q)→(P→R)⇔┐(┐P∨(┐Q∨R))∨(┐(┐P∨Q)∨(┐P∨R))⇔ (P∧Q∧┐R)∨(P∧┐Q)∨┐P∨R⇔ (P∧Q∧┐R)∨((P∨┐P) ∧(┐Q∨┐P)) ∨R⇔ (P∧Q∧┐R)∨┐(Q∧P∧┐R)⇔T故(P→(Q→R))⇒ (P→Q)→(P→R)8.不构成真值表而证明下列蕴含式。

(a)P→Q⇒P→P∧Q(b)(P→Q)→Q⇒P∨Q(c)((P∨┐P)→Q)→((P∨┐P)→R)⇒ (Q→R)(d)(Q→(P∨┐P))→(R→(P∧┐P))⇒ (R→Q)证明:证法一:(a)设P→Q为T,则P为F或Q为T。

若P为F,则P→P∧Q为T;若Q为T,则P为T时为T,则P→P∧Q为T,P为F时P→P∧Q为T。

故P→Q⇒P→P∧Q。

(b) 因为(P→Q)→Q→P∨Q⇔┐(┐(┐P∨Q)∨Q)∨(P∨Q)⇔ ((┐P∨Q)∧┐Q)∨P∨Q⇔┐P∧┐Q∨P∨Q⇔T故(P→Q)→Q⇒P∨Q证法二:(a)设P→P∧Q为F,则P为T,Q为F,则P→Q为F,故P→Q⇒P→P∧Q。

(b) 设P∨Q为F,则P为F,Q为F,则(P→Q)→Q为F,故(P →Q)→Q ⇒P ∨Q 。

9 (a).与非运算符用下述真值表定义,可以看出:P ↑Q => ¬(P ∧Q ),试证明 1.)P ↑P => ¬P2.)(P ↑P) ↑(Q ↑Q) => P ∨Q3.)(P ↑Q) ↑(P ↑Q) => P ∧Q(b).或非运算符号用下述真值表定义,它与¬(P ∨Q )逻辑等价。

对下述每一式,找出仅用↓表示的等价式。

1.) ¬P 2.)P ∨Q 3.)P ∧Q10. □和*是具有2个运算符对象的逻辑运算符,如果P □(R*R )和(P □Q)*(P □R)逻辑等价,那么说□在*上可分配。

(a )∧和V 可以互相分配吗?(b )∧和Vj 及→ 可以对自己分配吗?(c).数的加法和乘法可以对自己分配马?11.对一个重言式使用代入规则后,仍然得重言式,对一个偶然式和矛盾式,使用代入规则后,结果如何? 对一个重言式,使用替换规则后是否仍然得到重言式?对一个偶然式和矛盾式使用替换规则后,结果如何?12求出下列各式的代入实例:(a ).(((P → Q ) → P) →P);用P →Q 代P,用((P →Q )→R )代Q. (b) .((P →Q) →(Q →P));用Q 代P ,用P∧¬P代Q解答: 1.2-9 (a)1.)P ↑P => ¬(P ∧P) => ¬P2.)(P ↑P) ↑(Q ↑Q) => ¬P↑¬Q => ¬(¬P ∧¬Q) => P ∨Q3.) (P ↑Q) ↑(P ↑Q)=>¬(P ↑Q)=>¬(¬(P ∧Q)) b.) 1.) ¬P => ¬(P ∨P) => P ↓P 2.)P ∨Q => ¬(¬(PVQ)) => ¬(P ∨Q) => (P ↓Q) ↓(P ↓Q) 3.)P ∧Q => ¬(¬(P ∧Q)) => ¬(¬PC¬Q) => ¬P ↓¬Q => (P ↓P) ↓(Q ↓Q)1.2-101.)证明如下:由表可知,∨和∧可以互相分配2.) ∧和∨可以对自己分配,而→对自己不可分配3.) 数的加法和乘法对自己不可分配1.2-11偶然式使用代入规则后,不一定是偶然式,例如P∨Q是偶然式,当用¬P代Q时,得P 重言式式使用代入规则后,一定是重言式矛盾式使用代入规则后,一定是矛盾式1.2-121.) ((((P →Q) →((P →Q)) →(P →Q ) →(P →Q)2.) (Q →P∧¬P) →(P∧¬P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