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的寓意
《千与千寻》中的主题以及各个事物之间的深层隐喻

《千与千寻》中的主题以及各个事物之间的深层隐喻在上映18年后,豆瓣评分9.3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即将登陆国内影院,这也是继《龙猫》之后又一经典电影来到中国上映,真可谓有生之年系列。
曾有人这样说过:“迪士尼电影触动人心,吉卜力工作室的电影触动灵魂。
”或许这就是全世界的动漫迷认为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动画电影之一的原因。
《千寻千寻》在日本上映18周年以来,至今仍未被竞争对手超越,因为它融合了精神、现实、梦幻和人性。
宫崎骏是平衡所有这些特点的大师,即使他已退休,我们仍将把《千与千寻》看作是他一生最优秀的杰作。
影片最基本的情节是一个名叫“千寻“的小女孩去解救她的父母的旅程。
宫崎骏说,他决定以朋友、副制片人奥田圣二10岁的女儿为原型制作这部电影,小女孩每年夏天都会来陪伴他。
这就是为什么千寻能与各个年龄段的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也正是因为如此,千寻才觉得自己是如此真实。
许多人形容千寻是一个“闷闷不乐”和“被宠坏了”的女孩,但这是不公正也是不准确的。
当我们初次见到千寻时,她正要离开她原来的家并搬到一个新的小镇居住。
她关于之前所有的记忆只有一束花。
“我唯一一次收到一束花,那是告别礼物。
“她说,这还只是妈妈提醒她爸爸给她买的一个生日礼物。
所以她刚开始的那种任性的性格,也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只是个10岁的女孩啊。
当千寻一家从车里出来,并穿过那堵大门时就意味着要被困在这个“神奇世界”的了,她跟在父母后面,她注意到了整个街道放满了丰盛的食物却空无一人,她察觉到了危险,但她的父母却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
他们不仅是无知的,还忽视了千寻的声音。
之后她独自一人来到一个叫“油屋”的地方,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少年“白”,他告诉千寻,必须在天黑之前离开这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周围出现了好多”透明人“,而且她的父母也变成两只小猪。
而且她自己也开始变得“透明”了,还好白及时出现用一个药丸救了千寻。
白又告诉千寻必须在'油屋'找到一份工作才能在这个神奇世界中正常生存,所以他们去找锅炉爷爷帮忙,但锅炉爷爷并不答应并告诉他们应该去找“油屋”的老板汤婆婆。
千与千寻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千与千寻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千与千寻》时隔18年后重映,在电影院里重温了这部电影,依旧震撼人心。
这部动画电影既适合小孩子观看,也会引起大人们的思考。
这部电影获得了众多荣誉,豆瓣的评分也非常高,是宫崎骏老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这部电影中透漏出的这3点教育启示,请告诉你的孩子,他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1.不管身处何处,不管处在什么样的成长阶段,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谁,不要丢掉自己的本心。
电影中如果忘记自己的名字就会回不到自己的世界之中去,就要永远给汤婆婆打工。
千寻就是没有忘记自己是谁,一直保持自己纯真善良的本性,才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前行的路很远,记得告诉孩子要时常回头看看,有没有迷失自己。
2.人活着一定要工作。
在电影中,不工作就没有办法在那个世界存在,不工作就会变成猪,变成猪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所以千寻在电影中以自己的坚持与执着获得了工作。
人活在世上,要有自己的追求,要活得有意义。
请告诉你的孩子,优秀的人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要成为工作的奴隶。
3.遇到困难与挫折,要积极面对,勇于解决。
在电影中,千寻可以说每走一步,都要困难在等着他,但是千寻以自己的勇气与智慧都一一化解,解决。
电影中有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镜头就是千寻不断地摔跟头,跌倒。
最夸张的是电影到第62分钟时,千寻一共摔了7.5次。
但是每次跌倒,千寻都勇敢地爬起来,积极面对。
人生是一列有去无回的电车,请告诉你的孩子,困难与挫折不可避免,关键是你要有勇气去面对,笑对人生。
浅析动画影片_千与千寻_的主题和寓意_张静

《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电影讲述一个没有武器和 超能力打斗的冒险故事,它暗含一个善与恶交错的 社会里如何生存的问题。影片不外乎在告诉我们要 学会友爱,发挥人类本身的智慧。这部动画电影并不 是要表达千寻彻底打败了恶势力代表— ——汤婆婆, 而是要告诉人们千寻通过自身历险把原本富有责任 感、有爱心、敬业奉献、善待他人的美好品质呈现出 来后赢得人们的赞许,连汤婆婆这样的恶势力代表 也会为之屈服的道理。这部电影还告诉我们要为他 人多做一些事,放弃无尽需索,人类才会得到满怀的 所有。那么电影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回味的故事寓 意呢?
五、结 语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打动人心,必然有一些 精神层面的东西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诚然,《千与千 寻》也是如此,动画电影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叙述一 个关于孩子成长的主题,同时也蕴含了一些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的社会理念。此 外,从教育角度上讨论了如何培养孩子独立与合作 的意识。这部动画给我们带来了不可思议的想象和 魔力,也带给我们非常精彩的瞬间,让我们通过动画 内容来感受现实主义背后的感动。
才算是花!她的父母下车后,她本来不想跟随他们, 后来只是因为胆小害怕才跟在父母后面,在他们进 了隧道后,千寻仍然想停下来,不愿意跟随,总是担 心发生什么事情。进入隧道后,父母来到奇怪的新城 镇后看到很多美食。千寻看到她的父母在品尝美食 时,她反而独自跑开了。可以说正是有千寻的冷漠与 自我的表现,才更好地为后面的剧情做铺垫,与下面 千寻的成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导演宫崎骏的 成功设想之一。那么进入奇怪的新城镇后,千寻发生 了哪些故事呢?她在奇怪历险时又表现了一个怎样 的人物形象呢?
(一)环境保护与低碳的寓意 动画电影中,当一个肮脏的臭气满天的河神来 到浴场时,众妖怪都躲得远远的,只有千寻一个人类 在迎接河神。河神作为一个神,在观众心目中肯定是 干净的,怎么变得那么脏了?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 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经 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大自然生存环境的破 坏。河神就是被人类污染的一个代表,既然是被人类 污染的,自然由浴场唯一的人类—— —千寻为其处理 身上的脏物。巧合的是,千寻在清理河神身上的污染 物时,竟然发现了一辆人类自己生产的自行车。这个 细节告诉我们,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早晚有一天 会用完,自行车作为人类最环保的交通工具,倡导当 前社会低碳理念,人类不应该丢弃这种健康的交通 工具。 (二)孩子教育的寓意 进入新时代的孩子们是幸福的新生代,他们在 物质生活上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但是他们的精神 生活却不容客观,甚至缺乏关爱。动画电影《千与千 寻》没有回避这个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对比宫崎骏 其他电影,不难发现他的大部分动画电影主角都是 少男少女这一类人群。宫崎骏没有把主人公设计得 很完美,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少男少女的父母 角色经常是缺失的。 现实中的日本孩子确实很幸福,他们具有优厚 的物质条件,基本上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这些 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吹打。例如,日本 很多独生子女,每天只能与大人在一起,他们的成长
千与千寻的寓意

千与千寻的寓意《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的一部动画电影,于2001年上映。
这部电影不仅令无数观众陶醉其中,也被广泛讨论着。
电影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引发人们对成长、勇气和自我寻找的思考。
在下面的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千与千寻》所传递的寓意。
1. 成长与自我认知电影中的主人公千寻是一个十岁的女孩,她和父母迁往了新的城市。
在一次意外中,千寻迷失在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中。
整个故事展现了千寻在这个陌生且充满危险的世界中成长的经历。
千寻开始时是一个胆小而易受挫折的女孩,但在与各种奇幻生物的相处以及一系列的冒险中,她逐渐变得勇敢且坚定。
她学会了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恐惧,在其中找到力量和勇气。
这种成长是观众们在电影中可以共鸣和体验的。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着面对未知和困难的挑战。
千寻通过她的冒险之旅,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寓意,那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和克服自己的恐惧和不安。
2. 找回真我与坚守信念在千寻迷失在神奇世界的旅程中,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角色。
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千寻在一个温泉旅馆中遇到的叫荻野可可露的女子。
这个角色的形象代表着千寻的师傅,她帮助千寻找到了自己的决心和行动力。
荻野可可露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以坚定的信念和魄力守护着温泉旅馆,表达了对过去和传统的坚守。
这个角色启示了观众们,要找回自己的真我,需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并勇敢地面对挑战。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会迷失在各种外界的诱惑和压力中,很多人追逐着表面的成功,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电影通过荻野可可露的角色提醒观众们,要找回真正的自己,就需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和价值观,不被世俗的浮华所迷惑。
3. 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千与千寻》在讲述千寻成长的同时,也描绘了一个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妙世界。
电影中的神奇世界充满着神奇的生物,如巨大的河神、狸精等。
这些生物代表着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与此同时,电影也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贪婪的一面。
千寻父母的贪婪导致他们被咒语变成猪,这是对现实世界中破坏自然环境的隐喻。
[千与千寻观后感700字]千与千寻的寓意
![[千与千寻观后感700字]千与千寻的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94ffd02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e.png)
[千与千寻观后感700字]千与千寻的寓意少女千寻随其父母出游的迷路,到达那空城死域般神秘叵测的城寨、爸爸妈妈被无人看守的美食所吸引、大快朵颐之后瞬间变化为两头巨猪。
从此刻起,千寻便进入了一个鬼魅妖魔主宰的“人间地狱”般的世界,它们控制着被下了符咒的、或变为猪或成为奴隶的人类们。
以控制者的“理由”——只因人类的无休止的贪婪与欲望犯了就是妖魔们的众怒,便要终生服役、任人宰割于此。
而极尽讽刺的是,妖魔们的世界并非“和谐、美好、团结”,这些打着“贪婪制裁者”旗号的牛鬼蛇神们似乎比人类的贪欲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变本加厉——这又何尝不是写实着现实人间某些写照那一袭袭黑衣的面具人,你看不到任何一张面孔,似乎面具下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内心阴暗角落,而这些面具人,不正刻画着现实中人类虚伪、伪善的面孔么那永远吞噬不满其胃口、甚至连“活人”都吃进肚子的大胃王,不正是人间饕餮者的写照另人作呕的腐烂神,难道不是直接揭露了毁坏摧残着自身与外界的人类必将面对的精神肉体的双重腐烂那汤婆婆巨人般的大头娃娃儿子,正象征着封闭的、病态的、被欺骗与愚昧禁锢着的人们;以及那些似人非人、似物非物、青蛙蛤蟆虫豸般的魑魅魍魉,更“过目不忘”的冲击且刺激着观者的感官神经。
这一幅幅肮脏、颓败、委靡的末世图景,不啻为一幅人类未来的警视卷轴!但是,在宫崎骏的影片中,决非一味揭露罪恶与邪祟,鬼斧神工般对影片的雕琢,总能让观者在绝望之后看到希望与曙光。
在片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许多友善的或仍保有心底良知的面孔:这里有与千寻数次并肩战斗,并帮助其寻找父母、寻找真相、寻找真理的白龙;还有给予热情关爱的工头小玲、锅炉爷爷;连那两位最具复杂意味的角色——那吝啬、暴躁的汤婆婆及其复仇心作祟使自己变得性格扭曲的姐姐钱婆婆都有她们最后良心发现回归“人”性的率真可爱一面;甚至,那吃人黑衣魔王的残忍,却在千寻的纯真、善良面前不堪一击而转变为温和顺祥的另一形象……这些鲜活的多层次的角色,正告戒着人们,希望还存在,希望不在别处,它在你我手中、心中……同时,随着剧情的铺开,众多细微之处的暗喻,成为点缀影片的精妙绝笔。
千与千寻的真正含义

千与千寻的真正含义
1、千寻一家人穿过隧道后可以看到城门上有一个大时钟,暗示着油屋里的时间与外面世界的时间是不同的,为他们出来后的沧海桑田,世态变幻做了铺垫。
2、千寻的父母偷吃别人的东西,吃的太多变成了猪,寓意着人类本性的贪婪,好东西永远要不够,而千寻还小,小孩子性格纯真善良,并不那么贪婪。
3、汤婆婆要求千寻改名字,让她忘掉自己原来的名字,寓意着忘掉了自我,也就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回家的路,永远的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4、白龙带着千寻去看父母,结果千寻只看到了满猪圈的猪,这寓意着,人,一旦被欲望驱使着不断堕落,就如同沦为家畜一般任人宰割。
5、无脸男没有脸,寓意着这世上之人,为了世上之事,可以不要自己的脸,甚至带上连自己都陌生的面具,这就是现实。
6、千寻伺候河神洗澡,寓意着,人类自己造的孽,终究还要自己来偿还,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人类把河害成了这样,终究要人类自己承担结果,而油屋中千寻是唯一的人类。
7、千寻为河神洗了澡,受到了表扬,之前看她不顺眼的人也都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人们的心啊,总是善变的。
8、千寻拿着河神给的丸子去找爸妈,可是所有的猪都想要丸子,所有的人都想要自由,可是竞争太激烈的,丸子却只有一个。
9、最后,千寻救出父母,白龙告诉千寻,快走,不要回头,千寻很听话,一直没有回头,而走出那个世界的时候千寻却回头了,因为她忘记了白龙的话。
有的时候我们要经受过很多让人难过的事才能长大,可有些事情,不能总让她累积在心里,该忘记就忘记吧!。
千与千寻寓意

“在万物重生的早晨,来到静寂无声的窗前,一切归零之后渐渐充实,不再去追寻海的彼岸,耀眼的宝物一直就在这里,在我身上就可以发现。”
宫崎骏没有迪斯尼那么花哨,他甚至有些落伍,直到现在,他还坚持用手工绘画而不是电脑绘图来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说是一部电影,用什么去打动别人,这就是人文。所以,宫崎骏笔下的形象是一个个人,而不是一个个没有知觉的卡通。
《千与千寻》是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献给曾经有过10岁和即将进入10岁的观众的一部影片,它以现代的日本社会作为舞台,讲述了10岁的小女孩千寻为了拯救双亲,在神灵世界中经历了友爱、成长、修行的冒险过程后,终于回到了人类世界的故事。
佛教说,入世的生活是物质的、感情的、人群的生活,《千与千寻》正是借由小女孩千寻的经历,在积极探索一条入世的道路。千寻由一个物质世界跌入一个对于她来说全然陌生和充满着困境的神灵的世界,“回归”将是一切努力的终极目标,取胜的魔法只有一句话——“为了他人而做一件事”,不屈的千寻最终发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她于是努力以成长的主题的力量在于动人,卡通的力量在于纯真,宫崎骏掌握了这些力量,他取得了理所当然的胜利。
千与千寻讲的什么故事

千与千寻讲的什么故事《千与千寻》是一部由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千寻在神秘的世界中经历了各种奇幻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深受观众喜爱。
那么,千与千寻讲的到底是什么故事呢?首先,千与千寻讲的是成长与勇气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千寻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小女孩,但在不得不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她逐渐展现出了勇敢和坚强。
在神秘的世界中,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神灵和魔法,但是她从未放弃,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通过一系列的冒险和挑战,千寻逐渐成长起来,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其次,千与千寻讲的是对家庭和爱的珍视。
在千寻的冒险中,她的父母被变成了猪,她不得不一个人在神秘的世界中寻找解救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千寻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也更加珍视起自己的家人。
她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寻找解救的方法,最终成功挽救了父母。
这个故事深刻地表达了对家庭和爱的珍视,以及为了家人不惜一切的决心。
最后,千与千寻讲的是对自我成长和自我认知的探索。
在神秘的世界中,千寻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也结识了许多特别的角色。
通过这些经历,千寻不仅成长起来,也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明白了勇气和坚持的重要性,也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这部电影通过千寻的成长故事,向观众传达了对自我成长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千与千寻讲的是关于成长、勇气、家庭和自我认知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深受观众喜爱,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感悟,也能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与千寻的寓意
作者:断木反
千寻在幻境里的各种奇遇,无不是金钱社会寓意式的指向——魔女汤婆婆是迷恋金钱的温泉经营者,丑陋而暴虐的资本家,任意挥霍金钱,不尊重他人的尊严和劳动;小白是性格复杂的少年,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兼备爱心和冷酷的双重人格;贪吃的父母成为残酷竞争社会的牺牲品,他们的好吃懒做与不劳而获使他们付出了失去人格而变成猪的代价,自己却全然不知,甚至女儿也不认识了;千寻面临丢失自我的危险,在他人剥夺下连自己的名字也丢了,她必须劳动,否则,她将变成精灵城里的一员,或者变成动物,反正将不是人。
但是,在这个冷酷而浮华的精灵城里,千寻还是找到了温暖,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理性,最后她也用自己的爱心将自己拯救出这个魔城。
千寻父母堕落,千寻的迷失,意在告诫人们:为物质世界所迷乱,人必将丧失自我,丧失人格。
影片令人深思的恐怕还在于,千寻在精灵里的自救。
千寻本是一个10岁的女孩,故事从千寻一家的搬家旅途开始,对千寻来说,她即将面对的是全新的学校和朋友,可是一路上千寻始终冷漠着,对这个世界冷漠。
直到陷入魔境,处境逼迫着她面对现实。
精灵城里有一条规则:不劳动者受惩罚被变为猪。
为了在幻境中生存,千寻只有在温泉浴池里不停地劳动。
这不失为是对千寻父母不劳而获、因贪婪而变成猪的注脚,或者说,这正告诉我们,一个人,始终应该劳动,在劳动
中享受生存的快乐。
也正是在劳动中,千寻得到了釜爷爷、铃铛姐姐和神秘美少年小白的鼓励。
渐渐地,在她身上沉寂已久的“生命力”被冷酷的生活唤醒了,她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劳动与生活的快乐,于是不再对这个世界冷漠,甚至向往着回到从前的世界里。
不劳动则成为猪,这不能不说是导演宫崎峻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然而在这个童话般的故事里,这个玩笑却开得那么真诚。
他试图告诉我们:人,不但不能沉迷于物质的享受,还应该劳动,否则就会丧失自我,丧失人格。
影片所指向的最大的人性弊端就是贪婪。
在影片中,贪婪以吃作为表象。
千寻的父母,由于没有经受美食的诱惑而贪吃,最终变成两只猪;无面人,本来弱小孤独,后来贪吃贪喝,躯体膨胀,最终变为邪恶的魔头。
影片还设置了一对有趣的形象:汤婆婆和钱婆婆。
她们是孪生姐妹,长得一模一样,连衣服和戒指都是相同的,但是两个人却个性截然相反。
汤婆婆生性贪婪,钱婆婆安贫乐道,其结果是汤婆婆虽然富贵但是有自己的烦恼,而钱婆婆虽然寒酸却自得其乐。
另外,白先生也是最早的时候也是因为贪求汤婆婆的法术而做了跟班,之后性格越来越冷酷,并且委身于汤婆婆的不法勾当,所幸最后千寻将白先生救赎。
不要忘记你自己。
这是影片隐含的重要理念。
在那个电影所构建的世界,一旦被汤婆婆拿走了姓名,忘掉了自己,便陷入了永久的沼泽中。
白先生即便痛恨汤婆婆的高压统治,却因为失去了名字而无法脱身,这是最好的案例。
影片的标题“千与千寻”,就是两个名字,一是主人公在外边世界的名字“千寻”,一是被汤婆婆夺走名字后改叫的“千”。
主人公曾经一度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但是所幸有那张白先生保管的写有“千寻”的贺卡,因此千寻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并最终得以逃离幻界。
在芜杂的世界中,我们切不可忘记自己,了解自己的层次和水平,才能做出合适的抉择。
不要忽视任何爱的机会。
爱,是锅炉爷爷对千寻最好的概括,也是影片美丽的主题。
千寻将可以挽救其父母的“河神丸子”一分为二,分别给了白先生和无面人,使他们不仅在肉体上得到痊愈,也医治了心灵的卑劣之处。
如果没有博大的爱,只有自私的爱,那白先生和无面人无法得救,千寻最终也可能失去父母。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在千寻身上得到验证。
这也就是《道德经》里所讲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