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碱地现状与分布
我国盐碱地现状及改良研究进展

我国盐碱地现状及改良研究进展摘要:土壤盐碱化是威胁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问题,改良手段包括物理化学改良、生物改良以及工程措施等方法。
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的盐碱地现状以及改良手段,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关键词:盐碱土;盐分;改良;盐碱土是对盐土以及碱土的总称,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障碍性土壤,根据盐碱化的严重程度通常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土。
盐碱土在我国分布广泛,由于盐碱土性质不佳,对作物正常生长不利,大量的盐碱化土壤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耕地资源愈发紧张,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境内的大量的盐碱土地具有改良应用的价值,是潜在的耕地资源。
因此对盐碱土的改良利用关系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民生活质量。
1盐碱土现状1.1盐碱土的定义盐土通常指可溶性盐类物质含量大于2g/kg会影响到作物生长的土壤,碱土通常指交换性钠在土壤胶体中较多,且呈碱性的土壤。
由于盐土与碱土常混合存在,因此以盐碱土作物对盐土以及碱土的总称。
1.2盐碱土的分布及现状我国的盐碱地面积位列世界第3位,达到了9914万hm2,约占全球盐碱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大致有东部沿海、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以及新疆青海地区五片盐碱区,超过30%的盐碱地分布于西北、东北以及滨海地区,其中约有40%的盐碱地具有农业利用的潜力,占到我国耕地的10%以上。
滨海盐碱土本身的性质不利于土壤保肥。
2改良盐碱土研究进展2.1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进行改良在土壤中添加土壤改良剂,从而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盐碱土改良。
生物炭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土壤改良剂,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用生物炭对盐碱土进行改良。
孙枭沁等(1)针对江苏沿海围垦区盐碱土进行添加生物炭的改良研究,发现生物炭提高了土壤的饱和含水率以及饱和导水率。
周文志等(2)发现配施生物炭不仅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还能降低土壤的盐分和PH。
董宁等(3)以菌糠为基质,添加石膏和硫酸铝,发现复合改良剂有效的改良了盐碱土,土壤容重、PH改良效果明显,但土壤盐分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盐碱地分布

盐碱地分布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中国盐碱地分布中国盐碱土分布现状及耐盐碱植物开发与盐碱地治理2009年6月26-27日,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公司一些同事有幸参加了第九分会场“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专场该分会场主要内容为探讨水污染和城市有机垃圾污染治理、抗旱抗盐草类及林木、盐碱地改良、生态植被恢复等方面应用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研讨能源植物、经济树林、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食用植物等植物资源以及微生物资源、人类遗传资源与海洋生物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其中由中国林业科学院张华新演讲的“中国盐碱土分布现状及耐盐碱植物开发与盐碱地治理”使我们收获不小,具体内容做了简要整理。
?该报告从中国盐渍土的分布与类型、中国盐生植物资源、盐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盐生植物的耐盐性及其育种、盐生植物在改良盐碱地土壤中的作用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盐渍土的分布与类型中国盐碱土的分布比较广,由于统计的口径不一样,导致它的说法、面积不一样,但是我们认为中国盐碱土的面积约一亿公顷,相当于中国十八亿亩的耕地面积,可以了解到它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其中,滨海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盐碱地土地类型,现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分布位置比较广。
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
??图1中国盐碱土类型分布图二、中国盐生植物资源在大面积的盐渍土里,盐生植物是特有的生态系统,里面滋生着很多特别的耐盐碱植物,根据现在的统计、科学调查与记录,我国耐盐碱植物种类大概500多种,其中赵可夫等(2002)调查统计,共有502种(变种),隶属71科,218属;徐恒刚(《中国盐生植被及盐渍化生态》,?现在盐生植物根据其利用价值分类为:食用盐生植物,如碱蓬、甘草等;药用盐生植物,如锁阳、补血草等;饲用盐生植物,如大米草、滨藜等;工业用盐生植物,如草木犀、芦苇等;绿化观赏盐生植物,如铃铛刺、白麻等;生态防护盐生植物,如盐穗木、梭梭等。
中国盐碱地现状与分布

中国盐碱地现状与分布一、中国盐渍土的分布与类型中国盐碱土的分布比较广,由于统计的口径不一样,导致它的说法、面积不一样,但是我们认为中国盐碱土的面积约一亿公顷,相当于中国十八亿亩的耕地面积,可以了解到它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其中,滨海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盐碱地土地类型,现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分布位置比较广。
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
图1中国盐碱土类型分布图二、中国盐生植物资源在大面积的盐渍土里,盐生植物是特有的生态系统,里面滋生着很多特别的耐盐碱植物,根据现在的统计、科学调查与记录,我国耐盐碱植物种类大概500多种,其中赵可夫等(2002)调查统计,共有502种(变种),隶属71科,218属;徐恒刚(《中国盐生植被及盐渍化生态》,2004)介绍了:323种,隶属31科,133属。
世界上共有6000多种,因此,我国耐盐碱植物总资源在世界耐盐碱植物种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耐盐碱植物资源分为八大分区,包括内陆盆地极端干旱盐渍土分布区;内陆盆地干旱盐渍土分布区;宁蒙高原干旱盐渍土分布区;东北平原半干旱半湿润盐渍土分布区;黄淮海平原半干旱半湿润盐渍土分布区;滨海盐渍土分布区;西藏高原高寒和干旱盐渍土分布区;热带滨海盐渍化沼泽分布区。
根据耐盐植物的不同类型分为表1 中国盐生植物的类型类型分类植被热带海滨常绿阔叶红树林盐生灌丛盐生荒漠盐生草甸沉水盐生植被水生盐生植物中生盐生植物生态旱生盐生植物热带港湾盐生植物——红树林泌盐盐生植物生理真盐生植物假盐生植物三、中国盐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盐碱地植物资源是很宝贵的,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是很困难的,因此,对于不同地区生长的盐碱地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要遵循以下几点:资源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为辅;综合和可持续利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模经营;开展田间种植试验、加强耐盐机理、机制的研究。
中国土壤盐渍土的分布区域

中国⼟壤盐渍⼟的分布区域中国也是盐渍⼟分布⼴泛的国家,编制中国盐渍⼟分布图时粗略计算,中国的盐渍⼟⾯积约为l.0x108ha,其中现代盐渍⼟约占37%,残积盐渍⼟约占45%.潜在盐渍⼟约占18%。
中国盐渍⼟分布于辽、吉、⿊、冀、鲁、豫、晋、新、陕、⽢、宁、青、苏、浙、皖、闽、粤、内蒙古及西藏等19个省区。
按⾃然地理条件及⼟壤形成过程,划分为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浸盐渍区、东北半湿润-半⼲旱草原-草甸盐渍区、黄淮海半湿润-半⼲旱旱作草甸盐渍区、⽢新漠境盐渍区、青海极漠境盐渍区及西藏⾼寒漠境盐渍区等8个分区,⽤于指导⽣产实践。
中国在建国初期对盐渍⼟的⽔盐运动规律认识不⾜,在开发⼤型灌区、发展灌溉、扩⼤灌溉⾯积中,也曾使⼤⾯积⼟壤出现过严重的次⽣盐质化,造成了不良后果。
例如1956年⼀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搞引黄灌溉便是⼀例。
冀、鲁、豫三省平原有⽼盐碱地3200万亩,占总耕地⾯积l0%左右(滨海区除外)。
解放后,不少⽼盐碱地经过排⽔冲洗,挖沟种稻,引洪放淤,结合适当的农业措施,得到了改良利⽤。
但是⾃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量引黄河⽔灌溉和平原蓄⽔⽽忽视了排⽔,曾导致平原北部⼤⾯积⼟壤盐渍化,使盐渍⼟⾯积由2800万亩增加到4800万亩,经过l0年的治理才得到恢复。
黄淮海平原总⾯积35万km2,有耕地2.7亿亩,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
当时引黄灌溉⾯积曾⼀度达到2.3亿亩,致使地下⽔位迅猛升⾼,地下⽔埋深由原来的2~4m减少到1~2m,⼟壤次⽣盐强化迅速扩展。
据调查当时⼏处⼤型引黄灌区,次⽣盐渍化⾯积竞达实际灌溉⾯积的1/3。
有些地区在开灌后⼀、⼆年,盐碱化即会露头,或在局部地区发展。
三、四年后即有⼤⽚次⽣盐碱地出现,造成次⽣盐演化的直接原⽥是引黄灌溉打乱和截断了排⽔系统,和⼤⽔漫灌,灌溉⼯程不配套等。
灌溉⽔的⼤量渗漏,引起了地下⽔位升⾼。
华北平原具春早秋涝、涝后⼜早,早涝交错的⾃然特点,地势低平,⼜多河问封闭洼地,地下⽔位⾼(⼀般埋深2-3m),矿化度⼤(⼀叙2~10g/l),⼟壤属壤⼟或粘质砂壤⼟,具有易盐渍化的条件。
张北盐碱地情况汇报

张北盐碱地情况汇报张北盐碱地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是中国最大的盐碱地之一。
这片盐碱地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张北县的东南部和南部地区。
盐碱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地表水蒸发后,盐碱物质残留在土壤表层,导致土壤盐碱化。
盐碱地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了当地农民和政府的头等问题。
为了改善盐碱地的情况,政府和科研机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盐碱地的治理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盐碱地的改良和整治。
通过改善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碱物质的积聚,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
其次,科研机构通过培育耐盐碱的作物品种,推广了一系列适应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如盐碱地水稻、盐碱地小麦等,有效改善了盐碱地的农业生产状况。
此外,政府还大力推进了盐碱地的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措施,逐步恢复了盐碱地的生态平衡,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和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加强了对盐碱地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了他们对盐碱地治理的认识和技术水平,使得盐碱地的治理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北盐碱地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盐碱地面积和盐碱化程度均有所下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盐碱地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改善盐碱地的情况,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张北盐碱地的情况虽然严峻,但随着各方的努力和合作,盐碱地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加大对盐碱地治理工作的投入,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为张北盐碱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明社会的盐碱地

文明社会的盐碱地中国的盐渍土资源量多且分布广泛。
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中国盐渍土总面积约3600万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
耕地中盐渍化面积达到920.9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6.62%。
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和沿海地区。
盐碱地高效利用对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耕地数量的增加、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具有重要意义。
巴彦淖尔盐碱地治理具有特殊性、典型性和迫切性。
首先,该地区盐碱地属于干早半干旱盐碱地,是我国四大类盐碱地中分布范围最广、负面影响最大的类型。
第二,巴彦淖尔盐碱化耕地面积大、范围广,共484万亩,占内蒙古盐碱化耕地的70%。
其中,轻度盐碱化耕地257万亩,占盐碱化耕地面积的53.1%;中度盐碱化耕地148万亩,占盐碱化耕地面积的30.6%;重度盐碱化耕地79万亩,占盐碱化耕地面积的16.3%。
第三,盐碱化耕地发生地区是全市农村牧区居民点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影响80万农牧民生产生活。
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和改造将一方面提升农田作物产量,从而提升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将通过农地整理改造,提升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推动实现农业产业化,在促进农村牧区居民转移就业的同时,提供更多非农就业岗位。
因此,巴彦淖尔盐碱地治理在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意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从治理手段上,传统盐碱化耕地以工程方案为主。
主要是物理改良,包括平整土地、深耕晒堡、及时松土、抬高地形、微区改土。
以及化学改良,包括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泥炭、醋渣等改良剂的施用。
由于治理技术单一,盐碱地治理容易出现治标不治本、治理后返盐返碱的问题。
从治理内容上,传统盐碱化耕地以单一的土壤改良施工指引为主。
目前,对于盐碱地可持续利用前景,人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众多相关部门针对盐碱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没有总体统一的科学规划,更没有形成系统开发利用方案,以分散治理、零星开发为主,没有形成合力。
盐碱地分布

中国盐碱地分布中国盐碱土分布现状及耐盐碱植物开发与盐碱地治理2009年6月26-27 E1,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公司一些同事有幸参加了第九分会场“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专场该分会场主要内容为探讨水污染和城市有机垃圾污染治理、抗旱抗盐草类及林木、盐碱地改良、生态植被恢复等方面应用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研讨能源植物、经济树林、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食用植物等植物资源以及微生物资源、人类遗传资源与海洋生物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其中由中国林业科学院张华新演讲的“中国盐碱土分布现状及耐盐碱植物开发与盐碱地治理”使我们收获不小,具体内容做了简要整理。
?该报告从中国盐渍土的分布与类型、中国盐生植物资源、盐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盐生植物的耐盐性及其育种、盐生植物在改良盐碱地土壤中的作用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9一、中国盐渍土的分布与类型中国盐碱土的分布比较广,由于统计的口径不一样,导致它的说法、面积不一样,但是我们认为中国盐碱土的面积约一亿公顷,相当于中国十八亿亩的耕地面积,可以了解到它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其中,滨海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盐碱地土地类型,现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分布位置比较广。
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
97图1中国盐碱土类型分布图二、中国盐生植物资源在大面积的盐渍土里,盐生植物是特有的生态系统,里面滋生着很多特别的耐盐碱植物,根据现在的统计、科学调查与记录,我国耐盐碱植物种类大概500多种,其中赵可夫等(2002)调查统计,共有502种(变种), 隶属71科,218属;徐恒刚(《中国盐生植被及盐渍化生态》,2004)介绍了:323种,隶属31科,133属。
世界上共有6000多种,因此,我国耐盐碱植物总资源在世界耐盐碱植物种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现状及改良措施

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现状及改良措施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四大盐碱地之一,盐碱地面积约为450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以上。
盐碱地具有土壤疏松、排水不良、盐分积聚、pH值偏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因此如何改良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成为了该地区的重要课题。
盐碱地的现状: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阿尔金山、果洛山脉等地,其中土壤盐碱化程度深浅不一。
由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土壤排水不良,加之气候干燥,盐碱地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点。
土壤中的盐分主要为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镁等物质,高盐分的土壤严重阻碍了植物的生长,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 土壤改良: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硫酸钙等物质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 pH 值,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含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而石灰和硫酸钙可以中和土壤中的盐碱度,提高土壤 pH 值。
2. 改善排水条件:改善土壤排水条件是改良盐碱地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修建排水沟、提高土地坡度、改善排水设施等途径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科学合理地调节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保持在适宜的深度,有利于减少土壤中盐分的积聚。
3. 科学种植: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作物进行种植,比如盐碱地植物苦草、碱蓬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能够生长和繁衍于盐碱地,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
选用耐盐碱作物进行轮作,有利于土壤的恢复和改良。
4. 生态修复: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物的种植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实现土地的生态化改造。
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减少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的保墒性和固碱性,有利于减缓土壤的盐碱化进程。
5. 合理利用绿肥:适当种植豆科植物等绿肥作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改良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
在实施这些措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科学技术的支持:在进行盐碱地改良过程中,需要依托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壤的盐碱度、 pH 值等进行准确测定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盐碱地现状与分布
一、中国盐渍土的分布与类型
中国盐碱土的分布比较广,由于统计的口径不一样,导致它的说法、面积不一样,但是我们认为中国盐碱土的面积约一亿公顷,相当于中国十八亿亩的耕地面积,可以了解到它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其中,滨海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盐碱地土地类型,现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分布位置比较广。
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
图1中国盐碱土类型分布图
二、中国盐生植物资源
在大面积的盐渍土里,盐生植物是特有的生态系统,里面滋生着很多特别的耐盐碱植物,根据现在的统计、科学调查与记录,我国耐盐碱植物种类大概500多种,其中赵可夫等(2002)调查统计,共有502种(变种),隶属71科,218属;徐恒刚(《中国盐生植被及盐渍化生态》,2004)介绍了:323种,隶属31科,133属。
世界上共有6000多种,因此,我国耐盐碱植物总资源在世界耐盐碱植物种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耐盐碱植物资源分为八大分区,包括内陆盆地极端干旱盐渍土分布区;内陆盆地干旱盐渍土分布区;宁蒙高原干旱盐渍土分布区;东北平原半干旱半湿润盐渍土分布区;黄淮海平原半干旱半湿润盐渍土分布区;滨海盐渍土分布区;西藏高原高寒和干旱盐渍土分布区;热带滨海盐渍化沼泽分布区。
根据耐盐植物的不同类型分为
表1 中国盐生植物的类型
类型分类
植被热带海滨常绿阔叶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