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已经非常广泛了,覆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
本文将梳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大全,以便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各专业的性质和就业前景。
二、理工科类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介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相关知识,培养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开发、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习电子技术、电子电路、电子器件、通信原理等知识,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专业人才。
3. 机械工程: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动力学等知识,培养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工程人才。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习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加工、材料分析测试等知识,培养掌握材料设计、材料制备和材料应用的专业人才。
5. 土木工程:学习土木工程设计、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等知识,培养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和管理的专业人才。
6.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习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程热力学等知识,培养从事化工生产和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
7. 测绘工程:学习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等知识,培养掌握测绘工程设计和实践的专业人才。
8.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习建筑设计、暖通空调工程等知识,培养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设计和研究的专业人才。
9. 生物医学工程:学习生物电子学、医学影像学、生物材料等知识,培养从事生物医学工程设计和研究的专业人才。
10. 海洋工程:学习海洋科学、海洋环境工程、油气田开发等知识,培养从事海洋工程设计和研究的专业人才。
三、文科类1.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行为学、员工培训与发展等知识,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2.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等知识,培养了解国际贸易和经济的专业人才。
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吴启迪编者按:本文是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2007年9月24日工程教育论坛上的讲话,本刊选登的是其中主要部分内容。
一、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新的进展经过前几年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第一、高等教育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1998年至2006年间,普通高校当年招生数从108万增加到540万,高等教育总规模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5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3%,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十五”期间,高等教育向社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目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达到6800万人。
高等教育规模基本适应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促进了国民素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实施“21l工程”和“985工程”,集中力量加强了一批大学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在高校中凝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进程。
我国已与世界上17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包括英、法、德、澳等26个发达国家在内的3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高校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科技经费1700亿元,承担各类课题83.9万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国家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64%;国家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4%。
目前,全国有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5.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
高校直接参与了神舟号宇宙飞船、三峡水利工程、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等一系列国家大型工程的建设,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专业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军事学13个学科门类,其中前12个门类中92个专业类,506种专业。
文科专业集中的8个学科门看起来很多,但具体到一级学科(专业类)、二级学科(专业),差别就相当大了,因为500多种专业大多分布在理、工、农、医等门类下面,所以,文科所能报考的专业比理科要少。
哲学类包括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4个专业,哲学一般都认为是纯文科专业,但也有个别院校招收理科生。
经济学包括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四大类,17种专业。
经济类中文理兼收的专业比较多,具体如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
法学类包括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等六大类,共32个专业。
法学近年来报考比较火爆,而其中,法学、社会学、公安学类中有很多专业是文理兼收的。
教育学包括教育类、体育两大类共16种专业。
其中也有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
文学是文科生招生的大户,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三大类,共76种专业。
大家熟知的汉语言文学、小语种、新闻、广播电视、广告、传播学等专业都属于这一门类。
历史学包括一个大类,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等6个专业。
管理学门类下设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等9个大类,46种专业。
同时也是文理兼收的招生大户,院校开设管理类的专业比较多,文理兼收的专业主要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艺术学门类包括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类等5大类,共33个专业。
艺术类大多数专业都在艺术类专业目录中查找。
但也有部分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会在普通批次招生,如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等等。
下面简单列表,希望能够让考生和家长们更加明了。
如果只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分类,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约有230种。
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

培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在化学及与化学 相关的科学技术和领域 从事研究、教学、技术 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级 专门人才。
培养掌握天文学的基本 理论与方法,能够从事 天文学及相关领域的研 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 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掌握地理科学的基 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在 地理科学、环境保护等 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 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 才。
水产科学与技术
培养掌握水产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水产养殖、水产育种、水产疾病控制等领域从事与水产科学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 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医学类
基础医学
培养具备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 医学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的 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 。
教育技术学
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设计、 开发和应用,培养教育技术领 域的专门人才。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培养学生具备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培养学生具备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在社会体育领域从事咨询、指导、管理和营销工作 的专门人才。
农学类
植物科学与技术
培养掌握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农业、林业、环保等领域从事与植物科学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动物科学与技术
培养掌握动物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动物生产、动物医学、生物科学等领域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 级专门人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 (3)

附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学校名称(盖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校主管部门:XX专业名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代码:080910T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理学/大数据科学学位授予门类:理学修业年限:4年申请时间:2017年5月专业负责人:张虎:XX制目录1。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2。
学校基本情况表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6。
教师基本情况表7。
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填表说明⒈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
⒉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
⒊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⒋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
⒌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⒉学校基本情况表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ﻬ3。
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1)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2)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3)注:填写三至五人,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每人一表.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4)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5)6。
教师基本情况表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9。
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二、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

附件一.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
三、品牌专业评估指标需提供的主要信息及考察方式
四、评估的步骤
1、学校自评。
高校根据《评估方案》开展自评,提前1个月将自评报告和评估申请报我厅高教处。
2、现场考察。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到高校进行评估验收。
五、评估的结果
评价指标体系共有7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其中标*者为重要指标共8项。
合格标准为:16项二级指标中合格指标数≥14,同时8项重要指标全部合格。
经专家评估合格,我厅审核确定的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我厅将授予“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称号。
专家评估不合格的建设项目,限期整改后再验收;整改仍不合格的,我
厅将撤销立项,同时对学校申报新的品牌专业立项项目予以限制。
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思考与建议

协调 。2 0 0 5 年中国就业高峰论坛提供的数据表 明:
4 5 %的企业招 不到合适 的人 , 5 0 %的人 找不到合 适的
二 、高校专业设置预 测系统 的多重性
1 . 高校 专业 设置 的重 要性 。高 等教 育 的本质 , 是 建立在 普通基 础教 育之上 的 专业教 育 。专业 是高 等 学校 办学 的载体 ,是学 科与课 程 的联系 体 。专业
设 置关 系着学校 的办学 思想 、 办学 定位 和办学特 色 ,
主要是 国家教 育 行政 部 门的控 制性 、高 校利 益 的驱
置 不合 理 引起 的人才 资源 浪费 ,集 中表现 为 “ 无业 可就 ”和 “ 有业难 就 ” ,造成 了大学 毕业生 总量上 相 对 于社 会劳动 力市 场需 求过剩 的一 种社 会表象 ,既 造成 了国家资 金 的浪费 ,又造成 了高校 教学 资源 的 浪 费 ,对 一个 家庭 而言 ,打 击是致 命 的。这 些不 良 因素累积 的结果 ,将 影 响到整 个 国 民素质 的提 高和 国家竞争 力 的提 升 。 因而 ,对 高校 专业设 置首 先应 引起 教育 主管部 门的高度 重视 ,加 强政府 指导 。高 校管理 者 应有 明晰 的管理 理念 ,明确高 等教育 的首 要任务 是培 养适 应社 会需 要 的全 面 发展 的人才 ,专 业设置 必 须与人 才培 养 目标相适 应 。高校 应增 强责
关系到 人才培 养 的规 格 、模式 和质量 ,关系着 社会 的服务方 向, 关系 到大学 能否 为社 会培养 合适人 才 。 高 校专业 设置 是人 才培养 规格 的重要 保证 ,对 高等 学 校办学 规模 、质量 有决 定性 的作用 ,在 高等 教育
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建设自评报告(化学与生命科学系)2007.7.12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我系“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是2004年10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2005年9月招收57名首届应化本科生,2006年9月又招收68名。
现根据院教[2006]29号《滁州学院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附件2——本科专业建设八项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设施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改革成果, 科研水平, 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管理, 专业优势和特色)评估指标体系中涉及的29个二级指标的要求,将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报告如下:一、自评说明1、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案*1.1 办学指导思想[定位]应用化学是介于理学化学和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之间的应用型理科专业。
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为使命。
在完成人才培养、国家和省(部)级单位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同时,积极为滁州等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不断扩大其影响和作用。
[思路]按“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和个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以教学为中心,“化学、化工、材料”学科群建设为龙头,“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建设为依托,“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高分子化学、精细合成化学、精细化学品剖析、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化学分析”等课程建设为切入点,《高等学校应用化学本科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优秀等级为标准。
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打造应用化学“教学、科研、服务”团队;3-5年内,把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建设成为院内一流、省内同属高校中有一定知名度和特色的省级重点专业。
自评A级。
(“应用化学”在本科生培养专业目录中属理学(07)化学类(0703)的一个本科专业(070302),在研究生培养目录中属工学类(08)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级学科(0817)中的一个二级学科(08170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附件: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
申报表
学校(单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E- mail:
申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填表说明
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
确、严谨。
表格空间不足的,可另附纸。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
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申请书为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十份(均为原件),
由所在学校(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综合处。
四、在学校意见一栏,应明确学校在人员、时间、条件等方面的保障
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
一、基本信息
二、项目组主要情况:
三、项目建设目标
四、项目建设内容
五、项目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
六、项目预期成果
七、现有基础与条件
八、组织与团队建设
九、项目的管理与运行
十、项目经费预算与安排
十一、学校(单位)意见
十二、专家评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