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

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在治疗这种疾病时效果并不明显,而中医药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却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通过中药的药性和针灸的治疗手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免疫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艾灸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的具体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中药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核心方法之一,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中药方药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调配的。
在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时,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一些温肺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
这些中药具有温通肺气、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改善患者身体的状况。
针灸治疗也是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一种常用方法。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过程中,中医医师会选择一些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比如足太阴肺经的太淵、太白穴。
这些穴位对调理呼吸系统、增强肺部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艾灸治疗也是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重要手段。
艾灸疗法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疗法之一,其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特点,在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医师会利用艾绒的温热之气,通过燃烧艾条,使其温热的作用直接渗透到穴位和经络,从而起到祛寒散湿、温通经络的作用。
在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和饮食调理。
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

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1. 引言1.1 概述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导致肺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尤其是在医院感染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出现耐药现象,甚至出现全耐药的情况,使得肺炎的治疗面临严峻挑战。
全耐药重症肺炎更是给临床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病情难以控制,病死率极高。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在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方面,中医药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清热解毒等方法,中医药可以有效地应对全耐药菌株带来的挑战,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原理、临床实践证明、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估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参考,探讨中医药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背景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引起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全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目前,常规抗生素对于全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治疗效果已经不尽如人意,疗效不佳,导致患者病情反复或恶化,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
面对全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挑战,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了独特的治疗优势和疗效。
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津液,恢复机体的平衡,增强自我抵抗力,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一些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中医药在治疗全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医药在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肺炎克雷伯杆菌是目前医学上较为难治和具有较高致死率的致病菌之一,且其全耐药性使其更加具有挑战性。
重症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重症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威胁。
在这场抗疫战斗中,中医药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重症肺炎的中医诊疗方案,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一、中医诊断重症肺炎的方法中医诊断疾病注重辩证分型,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身体状况来确定疾病的特点。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中医常见的辩证有痰热壅肺、湿热壅肺、血瘀壅肺等。
其中,痰热壅肺以咳嗽痰黄、口苦、咽干等为主要症状;湿热壅肺以咳嗽痰黄稠、胸闷、口渴等为主要症状;血瘀壅肺以咳嗽痰血、胸痛、舌暗紫等为主要症状。
根据患者的辩证情况,中医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中药处方。
二、中医常用的药物治疗重症肺炎1. 麻杏薏甘汤麻杏薏甘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组成。
该方剂具有散寒温肺、宣肺平喘、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
临床实践证明,麻杏薏甘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痰黄等症状,缩短疾病的病程。
2. 清热解毒汤清热解毒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中药方剂,由黄芩、连翘、板蓝根等组成。
该方剂适用于湿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
经过临床实践,清热解毒汤被证明对疫情中的重症肺炎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降低体温、改善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3. 活血化瘀汤活血化瘀汤是一种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中药方剂,由桃仁、红花、川芎等组成。
该方剂适用于血瘀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
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汤对疫情中的重症肺炎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减轻胸痛、咳嗽痰血等症状,促进病程的康复。
三、中医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常用一些辅助治疗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恢复人体功能。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缓解肺部炎症反应。
治肺炎的中医偏方大全治肺炎最有效的中草药

治肺炎的中医偏方大全治肺炎最有效的中草药一、治肺炎的中医中草药偏方大全银花连翘治肺炎【功能主治】大叶性肺炎。
【处方组成】银花24克,连翘、黄芩各15克,七叶一枝花、大力子各12克,杏仁9克,生石膏、虎杖根、野荞麦根、鲜芦根各30克,麻黄4.5克,生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后分早、晚2次服。
严重者每日2剂,每6小时服1次。
【加减】胸痛者加元胡、瓜篓;咳甚者加枯梗、桑皮。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肺炎患者60例,其中体温:平均开始退热时间为7小时,退至正常者平均为3.46天;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5.3天;X线胸透(摄片):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10天。
麻杏石膏汤治肺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
主治肺炎。
【处方组成】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生石膏45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荆芥穗10克。
【用法用量】每日l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肺炎20例。
全部治愈。
治疗所需时间最短者为6天,最长者18天,平均8.65天。
麻杏石膏合剂治肺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宜肺平喘。
主治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辨症属肺热喘咳者。
【处方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石膏40克,虎杖15克.银花20克,大青叶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鱼腥草20克,青蒿15克,贯众15克,草河车12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野菊花15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小儿酌减。
【病例验证】李某,男,9岁,感冒发热10天未愈,咳嗽较剧,经用多种抗菌素无效。
症状为唇干澡,咽干,苔黄厚,体温39.2℃,白细胞10350/m m³,中性57%,胸透右肺下叶后基底炎变。
用此方后,次日体温降至37.2℃,第4天,右肺细湿罗音消失,用药7天痊愈。
二、治疗肺炎的5个中药偏方治疗肺炎偏方1组成:生姜5克、连须葱白2根、糯米适量。
用法:将生姜捣烂,连须葱白切碎,与糯米一起煮粥,熟时加入米醋,趁热服之。
主治: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
肺炎的最好治疗方法二种中药方子效果神奇

肺炎的最好治疗方法二种中药方子效果神奇导读:肺炎是一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一旦得了这种疾病,会头疼,发烧,咳嗽,痰多。
给人们带来的困扰较大,令大多数人都很头疼,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也有许多,有两种最好的治疗方法可谓神奇,希望能帮到患者朋友。
肺炎这种疾病大多数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得了这种疾病大多会令人感觉到很头疼,如果只是病毒感染应该有个七天的病程能够治疗好;要是病情加重导致细菌感染可以病程会十多天的。
所以发现感染肺炎要及早就治。
得了肺炎通常会伴有咳嗽,痰多,发烧无汗这些症状。
肺炎通常是孩子和老人得的比较多,得了肺炎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一但天气变化,就会发烧感冒。
治疗肺炎还是中医方法能够标本兼治。
下面介绍几种中医方法治疗肺炎的方法。
1、肺炎中药方-风热犯肺适用于肺炎的症状为:发烧、咳嗽、痰盛、舌苔薄白、无汗、气喘鼻煽、脉浮数。
肺炎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用料为:30克鲜芦根、生石膏和芥穗各12克、连翘和杏仁各9克、桔梗银花和甘草各6克、麻黄3克。
将这几味中药用适量水煎后服用。
此方对症风温犯肺,所以可以达到辛凉宣透达邪的效果。
有清热解毒之疗效,以麻银杏石干甘汤银翘散化以治效,真是平淡神奇的方子呀!2、肺炎中药方-邪热内结适用于的症状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无汗、腹痛便结、脉滑数。
用料为:生石膏45克、芦根和瓜蒌各30克、知母和赤芍各15克、苍术杏仁前胡和柴胡各10克、大黄5克。
将这几味中药用适量的水煎后服用。
这个方子专治温热之邪引起的肺炎;有宣肺通俯、清泻热结、清除里热、通泻腑气的功效。
以解上焦肺金之热雍、又配苍术运脾祛湿;又各胃,清热疗效特别好。
得了肺炎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适合的中药方法。
患有肺炎的患者朋友在服药期间要注意保暖,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
在饮食上要清淡,水果多吃些,汤汁类的易消化的多吃些,鸡蛋少吃点,多喝水;不能暴饮暴食,这样会引起消化不良。
不要因为患病而心情压抑,要保持心情舒畅,还要做些适当的体育运动,这样才能更好的把身体调理好。
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

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在中医病因病机上属于“痰瘀毒热”证候。
痰在中医理论中是一种致病因素,痰瘀毒热证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外感风寒、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引起的气滞血瘀,痰浊内生,随之肝火上炎,或阴虚火旺,或热毒蕴结等复杂的证候类型。
二、中医药治疗原则1. 祛痰化瘀:在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时,首要任务是祛痰化瘀。
中药治疗上应选用辛温化湿、温化瘀、行气化痰的药物,以祛除体内的痰浊和瘀血,清除致病因素。
2. 清热解毒:在瘀毒内蕴的情况下,必然伴有热毒郁结的表现,而热毒是肺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清热解毒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关键环节,既能直接去除致病因素,又能改善病情,减轻炎症反应。
3. 润燥通窍: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患者常伴有肺燥痰热,严重影响病情的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应选用具有润燥通窍功效的中药,以保护肺组织,促进痰热排出。
三、常用中药治疗方法1. 皂角苣饮: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痰瘀毒热证候明显的肺炎患者。
2. 瓜蒌饮:能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热毒,调理肺部湿热。
3. 半枝莲散:对肺部痰热阻滞、气滞血瘀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同时还能改善痰瘀毒热导致的全身不适症状。
4. 三子养亲散:能够温化瘀血、祛痰通络,对于痰浊内生、毒瘀相混的病证具有明显的疗效。
以上中药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的,对于不同病情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患者,中医医生会根据其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搭配应用。
四、临床经验在中医药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全耐药重症肺炎的过程中,中医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合理运用中药进行治疗,并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综合调理。
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增强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咳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肺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一、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
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兼证。
(二)西医诊断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38度。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
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1.风热犯肺证: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痰热壅肺证: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咳痰色黄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口渴喜饮。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3.肺胃热盛证:身热,午后为甚,口渴多饮,咳嗽痰黄,腹胀便秘,舌红,苔黄或灰黑而糙,脉滑数。
4.热闭心包证: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惊厥或四肢厥冷。
舌降少津,苔黄,脉眩数或沉数。
5.气阴两虚针证: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粘,自汗神倦,纳少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6.邪陷正脱证: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身热剧降。
或起病无身热,面色淡白,神志逐渐模糊。
舌质淡紫,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1.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芦根、甘草。
中成药:乐频清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清开灵颗粒1包每日3次口服。
2.痰热壅肺证治法:清热化痰素肺。
《金匮要略》中肺炎的治疗

《金匮要略》中肺炎的治疗《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由东晋时期的名医张仲景编著。
作为一本古代医学经典,其中包含了对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讨论《金匮要略》中对肺炎的治疗方法。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在《金匮要略》中,对于肺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并结合了针灸疗法以及一些辅助疗法。
首先,《金匮要略》中指出了肺炎的病因,认为肺炎主要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洁、体质虚弱等因素导致。
根据病因的不同,《金匮要略》中提到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感受外邪所致的肺炎,《金匮要略》中推荐使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
柴胡疏肝散是由柴胡、黄芩、升麻等草药组成的方剂,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肺炎的症状。
另外,《金匮要略》还介绍了针灸疗法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是古代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疗法,通过在患者的特定穴位上刺激,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肺炎,《金匮要略》中推荐使用葱姜敷贴针灸治疗。
葱姜敷贴针灸是一种通过在患者体表贴敷葱姜片,并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的疗法。
这种疗法能够通过散寒、温经、祛湿的作用,辅助治疗肺炎,并且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此外,《金匮要略》中还提到了一些辅助疗法的应用。
比如,对于肺炎患者的饮食,《金匮要略》中建议遵循清淡饮食原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热解毒的食物,如苦瓜、生蒜等。
同时,还建议患者多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疲劳和情绪波动,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金匮要略》中对肺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以及辅助疗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病因的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金匮要略》是一本古代医学经典著作,其中的治疗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现代医学。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综合治疗。
总结起来,《金匮要略》中对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以及辅助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肺炎,中医诊疗方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病史及发病特点: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四季发病,以冬春多见。
(2)临床表现:发病初起,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咳痰不爽、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高热烦渴、咳喘胸痛、咯痰色黄或带血丝,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主要标准:(1)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2)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1)呼吸频率≥30次/min;(2)氧合指数≤250mmHg(1mmHg=);(3)多肺叶浸润;(4)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5)血尿素氮≥L;(6)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二)证候诊断
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痰热壅肺证:主症:咳嗽,痰多,痰黄,痰白干黏,胸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次症:发热,口渴,面红,尿黄,大便干结,腹胀。
诊断:①咳嗽甚则胸痛;②痰黄或白干黏;③发热,口渴;④大便干结或腹胀;⑤舌质红,或舌苔黄或黄腻,或脉数或滑数。
具备①、②2项,加③、④、⑤中的2项。
2.肺热腑实证:肺热腑实证是基于上述痰热壅肺证而突出腹胀、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的腑实特征。
3. 热陷心包证:主症:咳嗽,甚则喘息、气促,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神志异常,舌红、绛,脉数、滑。
次症:高热,大便干结,尿黄,脉细。
诊断:①咳嗽或喘息、气促;②心烦不寐、烦躁甚或神志恍惚、昏蒙、谵妄、昏愦不语;③高热、身热夜甚;④舌红甚至红绛,或脉滑数或细数。
具备①、②中的2项,加③、④中的1项。
4.邪陷正脱证:主症:呼吸短促,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细、疾促。
次症:面色潮红,身热,烦躁,舌质淡、绛。
诊断:①呼吸短促和(或)神志模糊;②面色苍白或潮红、大汗淋漓和(或)四肢厥冷;③舌质淡或绛少津,脉微细欲绝或疾促。
具备①项,加②、③中的任何一项。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推荐方药:贝母瓜蒌散合清金降火汤(加减)。
药物组成:瓜蒌、浙贝母、石膏、苦杏仁、知母、白头翁、连翘、鱼腥草、黄芩、炙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肺热腑实证
治法:清肺定喘、泻热通便
推荐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生石膏、生大黄、苦杏仁、瓜蒌皮、胆南星、枳实、厚朴、火麻仁、桑白皮、苇茎芦根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热陷心包证
治法:清心凉营、豁痰开窍
推荐方药: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药物组成:水牛角、生地黄、玄参、麦冬、赤芍、金银花、连翘、黄连、栀子、天竺黄、丹参、石菖蒲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4.邪陷正脱证
治法:益气救阴、回阳固脱
推荐方药:阴竭者以生脉散加减,药物组成:生晒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龙骨、牡蛎;阳脱者以四逆加人参汤加减:红参、生、制附子、干姜、龙骨、牡蛎、炙甘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辨证论治同时应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时)、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地)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人)等不同特点来进行选择用药。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应用中药(二花液、紫草液、鱼腥草液等)进行离子导入。
辨证取穴,或于肺炎有湿啰音的部位,具有加速肺部炎症吸收的作用。
(2)中药灌肠疗法:用于肺炎高热不退或喘咳剧烈,或嗜睡昏迷者应用中药灌肠方治疗。
(三)西药治疗
参照《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
对于重症肺炎,早期采用广谱强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可根据病原学进行针对性治疗,或降阶梯治疗。
抗生素治疗要尽早开始,首剂抗生素治疗争取在诊断CAP 后4h内使用,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重症肺炎除有效抗感染治疗外,患者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以及物理治疗等辅助治疗也是必要的。
合并低血压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是降低严重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低氧血症患者的氧疗和辅助通气也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治疗手段,雾化、体位引流、胸部物理治疗等也被用于CAP的治疗。
(四)护理调摄要点
1.情志调护:与患者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给患者予耐心的开导、热心的抚慰与鼓励,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保持心情舒畅,了解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生活调护: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并尽量选择向阳的居室居住,保持室内干燥、温暖、空气新鲜,温水洗手、洗脚,避免衣物潮湿,戒烟酒,加强体质锻炼,预防感冒。
3.饮食调护: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品,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甜腻肥厚之品。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方热病急症协作组、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修改、制定的《风温肺热病诊疗标准》,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总体评价:
1.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全部消失,影像学检查肺部阴影完全吸收。
2.显效: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大部分消失,影像学检查肺部阴影大部分吸收。
3.好转:部分症状消失,肺部体征或影像学检查有所减轻。
4.无效:症状和体征未减轻或加重者。
(二)评价内容
1.临床表现:包括呼吸道及全身症状、体征;
2.生命体征:一般情况、意识、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血压等;
3.一般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
4.微生物学指标;
5.胸部影像学。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
牵头人:李建生(河南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
李素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明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苏惠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苗青(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李建生(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