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次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5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5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单项选择题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源在于()A.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竞争的结果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3.垄断的形成是(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B.生产输出的结果;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A.18世纪末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垄断利润是(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6.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A.垄断统治;B.垄断利润;C.自由竞争;D.资本主义私有制7.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 )A.垄断统治;B.资本输出;C.国际垄断同盟;D.占领殖民地9.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 )A.避免两败俱伤;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C.相互之间竞争;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1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1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A.产业资本;B.金融资本;C.银行资本;D.商业资本12.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A.规定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掌握国家政权;D.避免两败俱伤13.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内容变化;B.作用性质;C.作用形式;D.作用力度1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A.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15.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合作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16. 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市场价格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A.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产力;B.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建立;C.私有制已经被公有制所代替;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最完备的物质准备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A.可以完全克服;B.不可能克服;C.有可能克服;D.可以克服其大部分21.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是代表着( )A.大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B.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22.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是( )A.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D.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23.资产阶级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 )A.实现供求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B.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C.实现充分就业;D.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25.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制度的性质是(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后资本主义26.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B.发达国家带动其商品输出的手段;C.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互助互利关系;D.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27.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是( )A.自由竞争;B.垄断;C.社会化大生产;D.大量过剩资本28. 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表明( )产生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寡头;D.资本输出29.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市场的手段是( )A.资本输出;B.商品输出;C.占领殖民地;D.建立国际垄断同盟30.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依据是( )A.军备力量的强弱;B.资本和经济实力的大小;C.国土的大小;D.人口的多少3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 )37.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A.商业资本国际化; B.借贷资本国际化;C.产业资本国际化;D.金融资本国际化32.产业资本的国际化发展出现在()A.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时期;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33. 第二资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组织( )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34. 跨国公司是( )A.发达国家共同出资建立的;B.是由一国或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C.是多国垄断组织的联盟;D.有关国际经济组织投资建立的3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A.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B.社会分工;C.科学技术革命;D.国际互联网36. 经济全球化()A.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B.与生产力高度发展无关;C.阻碍了生产力高度发展;D.是少数国家推动的结果38.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B.发展中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C.对外开放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D.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运动39.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A.只有消极的影响; B.只有积极的影响;C.无所谓积极与消极的影响;D.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影响40.41.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东南亚经济合作组织42.43.生产全球化改变了国际分工的内容()A.使垂直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国际分工;B.使水平型国际分工发展为垂直型国际分工;C.使独立型国际分工发展为联系型国际分工; D.使水平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扁平型国际分工44.4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A.矛盾与协调并存;B.只有协调没有矛盾 C.只有矛盾没有协调;D.协调与妥协并存4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主要是()A.运用妥协和协调的方式来解决;B.靠武力解决;C.靠威胁解决;D.靠冲突解决47.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迅速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 )A.垄断统治;B.资本输出;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D.对技术进步的阻碍48.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A.提高了劳动者的实际工资;B.表明资产阶级同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C.减轻了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D.没有减轻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49.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阶段是( )A.股份公司;B.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际垄断同盟5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本、管理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这表明( )A.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最充分的物质基础;B.经济危机彻底得以消除;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解决;D.资本主义制度具有生命力5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决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只能( )A.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B.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C.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D.在所有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52.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缓和并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C.全世界同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全世界都进入资本主义制度53.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是( )A.用垄断代替自由竞争;B.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用国际垄断代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二、多项选择题1.垄断是( )A.在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C.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D.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E.造成帝国主义寄生性或腐朽性的根本原因2. 战后国内垄断得到迅速发展,这表现在( )A.垄断财团的实力增长;B.金融资本与国家政权更加密切地溶合;C.金融寡头的统治进一步加强;D.财团的家族色彩日趋淡薄;E.出现了康采恩这种垄断组织形式3. 垄断价格是( )A.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价格;B.垄断组织凭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C.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D.保证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E.遵循“价格领头制”原则制定的4.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价格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按垄断低价买卖的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C.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D.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E.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垄断资本的跨部门发展;B.垄断取代了竞争;C.私人垄断资本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E.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6.垄断时期竞争的手段主要有( )A.政治手段;B.经济手段;C.暴力手段;D.欺骗、讹诈和盗窃情报;E.掠夺市场、原料、信贷和运输条件7. 垄断竞争是(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D.“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E.“局外企业”内部的竞争8. 垄断利润来自()A.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通过高价出售消费品,把消费者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垄断利润;C.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D.通过向非垄断企业低价购买生产资料,占有它们的一部分利润;E.通过国际不等价交换,占有其他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9.银行业集中和垄断的形成是( )A.以工业的集中和垄断为基础;B.以金融资本的形成为基础;C.以金融寡头的统治为基础;D.银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E.银行和工业之间竞争的结果10.战前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 )A.短期价格协定B.卡特尔;C.辛迪加;D.托拉斯;E.混合联合公司11. 战后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 )A.托拉斯;B.康采恩;C.混合联合企业;D.跨国公司;E.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国际垄断同盟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产物;B.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C.国家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最完备的物质基础;E.社会主义的入口13.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调整的表现形式是( )A.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B.从私人垄断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股份公司的出现;D.国民经济计划化的实行;E.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1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体现在( )A.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B.它暂时缓和了经济和社会矛盾;C.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它代表着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E.它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15.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A.避免了经济危机;B.在一定程度上削平经济高涨时的尖峰,垫起经济萧条时的低谷;C.减弱了经济周期的震荡;D.仅仅是治标的办法;E.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各种内的、深刻的矛盾16.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目标有()A.经济总量基本平衡;B.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基本平衡;E.经济稳定增长17. 垄断条件下资本输出的必然性在于( )A.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特征;B.资本输出使经济落后国家经济畸形化;C.垄断统治在国内出现大量过剩资本;D.经济落后国家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E.许多经济落后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 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 )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E.国家资本输出19. 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 )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E.国家资本输出20.二战后资本输出量剧增,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有( )A.资本流向上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B.资本流向上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C.私人资本输出比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D.国家资本输出比私人资本输出增出更快;E.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大多采取援助的方式21.资本输出的后果表现在( )A.使经济落后国自然经济互解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使经济落后国经济畸形化和依赖性增强;C.使经济落后国政治上从属于帝国主义国家;D.引起资本输出国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的停滞;E.引起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22.对于输出国来说,资本输出( )A.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带来巨额利润和利息;B.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C.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主要手段;D.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E.使输出国成为食利国并导致输出国国内经济发展缓慢23. 跨国公司()A.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B.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C. 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 D.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E.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24. 战后以来,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国际经济经组织主要有( )A.海牙国际法院;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世界贸易组织;E.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5. 资产阶级推动改良主义的措施主要有( )A.收买本国工人阶级中少数上层分子和工人领袖从内部分裂破坏工人运动;B.通过推行福利政策,举办多种福利事业来缓和阶级矛盾;C.推行“劳资合作”、“工人参加管理”等措施,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D.宣扬“资本民主化”、“人民资本主义”思想;E.发放小额股票,鼓励工人购买以此宣扬人人都是企业“主人”26.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几次扬弃包括( )A.资本家个人所有制产生;B.股份公司的产生;C.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E.国际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27.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主义革命( )A.可能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B.可能在资本主义最发达国家取得胜利;C.肯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D.只能在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链条最薄弱环节取得胜利;E.只能在一个或几个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28.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由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容纳生产力继续发展;C.资本主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统治经验;D.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E.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章选择题目及其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章选择题目及其答案

专题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章选择题目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开始于( C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50年代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3.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的行为,称为(D )A.联合B.兼并C.收购D.垄断4.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5.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 )A.实现了自我否定B.发生了根本变化C.仍无任何变化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6.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D )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7.“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C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众多企业和银行机构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控企业和银行8.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实现方式是( B )A.投资兴办企业B.参与制C.资本积累D.暴力掠夺9.垄断利润是通过( A )A.操纵市场获得的B.改进技术获得的C.扩大投资获得的D.增加贷款获得的10.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B )A.垄断消灭了竞争B.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但仍与之并存C.竞争凌驾于龙殿之上D.垄断缓和了竞争1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是( C )A.商品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B.商品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1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A )A.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C.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D.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13.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 5(专题测验五) 答案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 5(专题测验五) 答案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 5(专题测验五)答案(2020 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5(专题测验五)答案专题测验五一. 判断题。

(共22 题)题目11.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选择一项:对题目22.使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选择一项:错题目33.凡是商品都有价值,商品价值量是根据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选择一项:对题目4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个别劳动时间()。

选择一项:错题目55.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无论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有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选择一项:错题目66.生产资料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决定了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选择一项:对题目77.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是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

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选择一项:对题目88.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商品生产者彼此独立经营,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者对他的私人劳动能否得到社会承认,是没有把握的()。

选择一项:对题目99.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和掠夺货币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主要途径()。

选择一项:对题目1010.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使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选择一项:对题目1111.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各种形式体力的总和()。

选择一项:错题目1212.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选择一项:对题目1313.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获取利润最基本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次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次作业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次作业答题* 1.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C.商品资本职能* 2.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纸币流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会掩盖剥削,是因为它直接表现为: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 5.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6.资本有机构成是指:D.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7.劳动交换和经济>经济联系的三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依次是:A.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 8.下述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或两次劳动* 9.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是:C.剩余价值*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生产相对过剩* 11.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1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3.金融资本是: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 14.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 16.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7.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B.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 18.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的()是工人:C.具体劳动转移的价值* 19.不变资本是指: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 20.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是:C.生产资本* 2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C.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不变资本比例上升,可变资本比例下降* 2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C.价值* 23.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是:A.使用价值* 24.属于生产资本的是: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5.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指工人:C.转移旧价值的时间* 26.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相互关系是:B.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27.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A.必要劳动* 28.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C.不变* 29.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30.在一切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B.使用价值* 31.下述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3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C.I[v+⊿v+(m/x)]=II(c+⊿c)* 33.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D.只有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3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取代是: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35.资本主义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是由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D.创造出来的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构成的* 4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C.劳动力成为商品* 42.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C.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资本,进一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 4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D.跨国公司* 44.平均利润的形成是: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50.对垄断资本家来说,采用新技术的原因是:C.能够给垄断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52.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4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48.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C.W‘-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A、18世纪末期B、20世纪末21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答案:C2、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答案:A3、垄断的形成是()A、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B、生产输出的结果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答案:A4、垄断利润是()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答案:D5、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答案:C6、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A、避免两败俱伤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C、相互之间竞争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答案:D7、金融资本是由()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答案:C8、把一些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已丧失商业上的独立性)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是()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答案:B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国家政权控制者是()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答案:C10、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A、产业资本B、金融资本C、银行资本D、商业资本答案:B11、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A、规定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掌握国家政权D、避免两败俱伤答案:B12、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发生了变化。

(完整word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次作业答案

(完整word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次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次作业您本学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第二部分(53—-104题),总分为52分,您的得分为52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1分]A.生产严重不足B.消费严重不足C。

生产相对过剩D.消费严重超前2. 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是[1分]A.扩大再生产B。

简单再生产C。

剩余价值D.资本集中3。

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分]A。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B.纸币代表贵金属执行流通手段职能C.纸币流通也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D.纸币流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4。

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1分]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C。

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 [1分]A。

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6。

利用工作日变化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工作日() [1分]A.延长不受任何限制B。

只有最低限,没有最高限C。

只有最高限,没有最低限D.既有最低限,又有最高限7。

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1分]A。

货币资本职能B。

生产资本职能C.商品资本职能D。

流动资本职能8。

不变资本是指( )[1分]A。

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B。

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C。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9。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1分]A。

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B.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D。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0。

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是( ) [1分]A.商品资本B。

货币资本C.生产资本D。

银行资本1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1分]A.I(c+v+m)=I[v+ ⊿v +(m/x)]+II(v+⊿v十m)B.II (c十v十m)=I(c十⊿c)十II (c十⊿c)C.I[v+⊿v+(m/x)]=II(c+⊿c)D.II [v+⊿v+(m/x)]=I(c+⊿c)12. 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1分]A。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次作业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次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次作业您本学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第二部分(53--104题),总分为52分,您的得分为52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1分]A.生产严重不足B.消费严重不足C.生产相对过剩D.消费严重超前2.?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是?[1分]A.扩大再生产B.简单再生产C.剩余价值D.资本集中3.?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分]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B.纸币代表贵金属执行流通手段职能C.纸币流通也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D.纸币流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4.?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1分]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C.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构成不同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1分]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6.?利用工作日变化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工作日()?[1分]A.延长不受任何限制B.只有最低限,没有最高限C.只有最高限,没有最低限D.既有最低限,又有最高限7.?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1分]A.货币资本职能B.生产资本职能C.商品资本职能D.流动资本职能8.?不变资本是指()?[1分]A.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B.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1分]A.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B.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C.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0.?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是()?[1分]A.商品资本B.货币资本C.生产资本D.银行资本1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1分](c+v+m)=I[v+⊿v+(m/x)]+II(v+⊿v十m)(c十v十m)=I(c十⊿c)十II(c十⊿c)[v+⊿v+(m/x)]=II(c+⊿c)[v+⊿v+(m/x)]=I(c+⊿c)12.?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1分]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D.只有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1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取代是?[1分]A.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资本主义平均利润规律作用的结果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1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1分]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15.?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1分]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无酬劳动D.抽象劳动16.?商品的本质因素是?[1分]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使用价值和价值17.?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1分]A.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B.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C.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分]A.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彻底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完全排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19.?在一切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1分]A.价值B.使用价值C.货币D.变换价值2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1分]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21.?金融资本是()?[1分]A.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和商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22.?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1分]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减不定23.?下述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1分]A.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或两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D.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24.?属于生产资本的是?[1分]A.货币资本和不变资本B.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C.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2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1分]A.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问题B.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类问题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6.?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可表示为()?[1分]+m+v+m+v+m27.?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1分]-W-G‘-W…P…W‘-G’‘-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2.垄断的形成是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B.生产输出的结果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A.垄断统治B.垄断利润C.自由竞争D.资本主义私有制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A.垄断统治B.资本输出C.国际垄断同盟D.占领殖民地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7.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市场价格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9.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A.资本输出 B.商品输出 C.对外经济援助 D.技术输出1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主要是A.运用妥协和协调的方式来解决B.靠武力解决C.靠威胁解决D.靠冲突解决11.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1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A.矛盾与协调并存B.只有协调没有矛盾C.只有矛盾没有协调D.协调与妥协并存13.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是A.自由竞争B.垄断C.社会化大生产D.大量过剩资本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A.生产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国家资本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组织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16.金融寡头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18.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19.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C.扩大了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20.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殖民体系全球化D.资本全球化2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参考答案:1-5 CACAA 6-10 CBABA 11-15 BADBA 16-21 CBDCCB二、多项选择题1.垄断是A.在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C.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D.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2.垄断价格是A.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价格B.垄断组织凭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C.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D.保证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垄断资本的跨部门发展B.垄断取代了竞争C.私人垄断资本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E.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4.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主要是A.目的是获得垄断高额利润B.手段更加多样化C.范围涉及政治领域D.程度更加激烈E.后果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和引起帝国主义战争5.银行业集中和垄断的形成是A.以工业的集中和垄断为基础B.以金融资本的形成为基础C.以金融寡头的统治为基础D.银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E.银行和工业之间竞争的结果6.经济全球化A.与民族经济利益是对立的B.会威胁着民族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C.要求世界各国进行密切的分工合作D.要求不要保护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利益E.要求提高民族和国家自身的竞争力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A.避免了经济危机B.在一定程度上削平经济高涨时的尖峰,垫起经济萧条时的低谷C.减弱了经济周期的震荡D.仅仅是治标的办法E.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各种内在的、深刻的矛盾8.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E.国家资本输出9.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E.国家资本输出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资本迅速国际化的原因在于A.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要求发展民族经济B.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C.国际分工深化,需要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佳生产地D.各国关税壁垒严重,国际市场竞争尖锐E.运输通信现代化缩短了世界的空间距离11.跨国公司A.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B.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C.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D.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E.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A.是产业资本国际化的必然要求B.是垄断大资本对外扩张和掠夺的工具C.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D.是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E.是资本输出的需要13.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A.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B.引起社会经济严重倒退C.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不断地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向前发展E.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消极作用1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由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容纳生产力继续发展C.资本主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统治经验D.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E.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一个历史过程15.促进资本全球化的因素包括A.经济结构变化引起资本的国际流动B.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投资的增加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国家垄断资本的增加D.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放宽E.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大量吸引外资16.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B.区域经济集团化日益发展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D.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卷入了市场经济潮流之中E.劳动力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17.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参考答案:1.ABCD2.BCD3.ACDE4.ABCD5.AD6.BCE7.BCD8.DE9.ABC 10.CDE11.ABCDE 12.ABCDE 13.AE 14.ABCDE 15.ABCDE 16.ABCD 17.ABD三、辨析题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因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有百利无一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次作业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次作业您本学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第二部分(53--104题),总分为52分,您的得分为52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1分]A.生产严重不足B.消费严重不足C.生产相对过剩D.消费严重超前2. 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是[1分]A.扩大再生产B.简单再生产C.剩余价值D.资本集中3. 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分]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B.纸币代表贵金属执行流通手段职能C.纸币流通也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D.纸币流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9.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1分]A.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B.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C.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0. 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是( ) [1分]A.商品资本B.货币资本C.生产资本D.银行资本1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1分]A.I(c+v+m)=I[v+ ⊿v +(m/x)]+II(v+⊿v十m)B.II (c十v十m)=I(c十⊿c)十II (c十⊿c)C.I[v+⊿v+(m/x)]=II(c+⊿c)D.II [v+⊿v+(m/x) ]=I(c+⊿c)12. 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1分]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D.只有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1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取代是[1分]A.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资本主义平均利润规律作用的结果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14.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1分]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15. 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1分]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无酬劳动D.抽象劳动16.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1分]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使用价值和价值17.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1分]A.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B.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C.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1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分]A.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彻底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完全排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19. 在一切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1分]A.价值B.使用价值C.货币D.变换价值20.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1分]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21. 金融资本是( ) [1分]A.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和商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22.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1分]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减不定23. 下述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1分]A.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或两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D.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24. 属于生产资本的是[1分]A.货币资本和不变资本B.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C.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25.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1分]A.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问题B.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类问题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6. 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可表示为()[1分]A.c+mB.c+vC.v+mD.c+v+m27. 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1分]A.G-W-G‘B.G-W…P…W‘-G’C.W‘-G’。

G-W…P…W‘D.P…W‘-G’。

G-W…P28. 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1分]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1分]A.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C.国际分工发展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30.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1分]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31.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1分]A.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B.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C.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不变资本比例上升,可变资本比例下降D.随着资本总虽的增加,不变资本比例下降,可变资本比例上升32.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1分]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33.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1分]A.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转移价值B.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C.前者转移价值慢,后者转移价值快D.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34. 下列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1分]A.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状况B.生产力自身具有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C.生产力的发展完全依靠新生产关系的推动D.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或最重要的社会条件35.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1分]A.靠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来扩大再生产B.把剩余价值用来扩大生产增加就业C.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资本,进一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D.把剩余价值不断用于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36. 甲国购买乙国的先进技术用黄金支付,这里黄金执行的是()[1分]A.流通手段职能B.价格标准职能C.世界货币职能D.价值尺度职能37. 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1分]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C.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38. Ⅰ(v + m)=Ⅱc是()[1分]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39. 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分]A.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B.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D.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40. 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的C是工人[1分]A.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B.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C.具体劳动转移的价值D.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41.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会掩盖剥削,是因为它直接表现为[1分]A.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的价格C.必要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42.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 [1分]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D.资本积累的结果43.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相互关系是()[1分]A.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B.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C.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D.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44. 下述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1分]A.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在质上是相同的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45. 资本主义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是由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1分]A.剩余价值构成的B.劳动力价值构成的C.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构成的D.创造出来的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构成的46. 对垄断资本家来说,采用新技术的原因是[1分]A.能够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B.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C.能够给垄断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D.能够提高产品质量47. 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是()[1分]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48.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1分]A.可变资本之比B.不变资本之比C.固定资本之比D.流动资本之比49. 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指工人[1分]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转移旧价值的时间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50. 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三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依次是()[1分]A.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B.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C.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D.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51.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1分]A.劳动力属于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则52. 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1分]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B.劳动力供给的增加C.资本集中D.资本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