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密度等物理性质
天然气与液化气的区别在哪

天然气与液化气的区别在哪天然气和液化气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燃气能源,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天然气和液化气在物理性质、储存方式、输送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1. 物理性质天然气•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等烃类气体。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自然状态下存在。
液化气•液化气是将液化石油气或液化天然气置于特定条件下使其液化而成。
•液化气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维持液态状态。
2. 储存方式天然气•天然气多数储存在地下天然气储层中,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
•也有部分液化压缩天然气(LNG)供应,以提高天然气的储存密度。
液化气•液化气一般以钢瓶或集装箱等容器存储,便于运输和使用。
•通过对液化气瓶中的气体加热或释放压力,使其变为气态状况供应。
3. 输送方式天然气•天然气通常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长距离输送会采用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方式。
•天然气管道较为复杂和固定,不易移动。
液化气•液化气可以通过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或船运输等方式输送至目的地。
•由于液化气是液态,因此可以在不便携带管道的地区进行更便捷的输送。
4. 环保和安全性天然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比液化气更清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较少,有利于环保。
•天然气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一般较为安全,但在高压气态状态下也存在安全风险。
液化气•液化气的瓶装运输和使用相对便捷,但在液态状态下也存在爆炸和泄漏的安全风险。
•液化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较天然气多,相对对环境不太友好。
综上所述,天然气与液化气在物理性质、储存方式、输送方式以及环保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燃气能源对于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天然气与液化气之间的区别,以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关于液化气的文件

关于液化气的文件一、概述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一种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烃类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但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它可以被液化成液态。
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工商业等领域,具有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
然而,由于液化石油气的易燃易爆特性,其储存和使用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二、液化石油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液化石油气的沸点较低,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但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可以被液化成液态。
液化石油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2. 化学性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爆炸和火灾的风险较高。
3. 毒性液化石油气的毒性较低,但在高浓度下可引起窒息和麻醉等危害。
三、液化石油气的应用1. 居民生活液化石油气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领域,如炊事、取暖等。
2. 工商业液化石油气在工商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工业燃料、车辆燃料、烘干炉燃料等。
3. 燃气发电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燃气发电站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
四、液化石油气的安全管理1. 储存安全由于液化石油气的易燃易爆特性,其储存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储存罐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2. 使用安全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注意通风排气,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漏气,禁止私自拆修设备。
3. 运输安全液化石油气的运输需要专业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和驾驶员,运输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和危险品运输规定,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和泄漏事故。
4. 应急处理在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关闭阀门、灭火、疏散人员等,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五、液化石油气的未来发展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液化石油气的未来发展将面临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天然气和液化气管一样吗

天然气和液化气管一样吗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两种不同的能源形式,虽然它们都是用于供暖、烹饪和发电等领域的能源来源,但在物理性质、存储方式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天然气
天然气是指地下天然气田中的天然气,在生产后经过处理变得纯净,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至消费地点。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地下沉积、分布广泛等特点。
天然气通常储存在管道系统中,所以使用时不需要额外的储存设施,避免了液化气常见的气瓶储存安全隐患。
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燃烧产生的废气少,对环境造成污染较小,是一种清洁能源。
而且天然气价格较为稳定,对于需要大量消耗能源的工业和发电行业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液化气
液化气是指将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压缩成液态储存,在输送和使用时需要通过气瓶进行储存和运输。
液化气相比天然气有更高的储存密度,方便运输和使用,并且不受地域限制,适合偏远地区使用。
液化气由于需要储存在气瓶中,存在气瓶漏气、爆炸等安全隐患,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此外,液化气在燃烧时产生的废气比天然气多,并且其中可能含有硫化氢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
两者区别及应用场景
天然气和液化气虽有相似之处,但在能源结构、储存方式、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天然气适用于城市化程度高、天然气管道网络完善的地区,而液化气适合用于偏远地区与缺乏管道供气的区域中。
总的来说,天然气和液化气虽然都是重要的能源形式,但在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上有明显差异,消费者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能源来源。
以上就是关于天然气和液化气的比较及应用场景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液化石油气物理性质

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2004-5-29一、密度和比重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经常有液态和气态的相互变化。
所以,密度和比重包括气态和液态两个方面。
1.液化石油气气态的密度和比重气态掖化石油气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液化石油气气体的质量。
表1—4给出了一些碳氢化合物在其饱和温度下的密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气态液化石油气的密度与饱和温度相适应,随饱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气态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表1-5就是在101300Pa(1个大气压下),丙烷、丁烷在不同温度下气态密度值。
表1-5 一些碳氢化合物在101300Pa下的密度液化石油气气态的比重,是指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液化石油气的气态与同体积空气的重量比,它是没有单位的数值。
表1-6给出了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比重值。
液化石油气气态比空气重1.5~2倍。
表1-6 一些碳氢化合物气态对空气的比重值(0℃ 0.1MPa)由于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不象比重值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和扩散,而是象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如遇着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或燃烧。
液化石油气气体具有比空气重这种性质,因此,用户在安全使用中必须充分注意。
一般来说,厨房不应过于狭窄,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地下室决不能存放和使用液化石油气。
如果发现漏气,应立即关闭气源,进行检查,打开门窗,尽可能地把屋内低处滞存的液化石油气气体驱散干净。
2.液化石油气液态的密度和比重液化石油气液态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液体的质量。
由表1-4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液态的密度,随其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液化石油气液态的比重,是指液体在同一条件下与同体积水的密度之比。
不注明条件的时候,指15℃的液态液化气和4℃水的密度比。
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比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小,如表1-7所示。
由表可知,液态丙烷在常温(20℃左右)的比重值为0.500,液态丁烷为0.56—0.58,所以液化石油气液态比重大体可以认为在0.51左右,即为水比重的一半。
液化石油气的性质

液化石油气的性质液化石油气(英文缩写LPG)指比较容易液化,通常以液态形式运输的石油气,简单地说就是液化了的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状态,在常温加压或常压低温下很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便于运输及贮存,故称液化石油气。
一、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行业上习惯分别称为碳三和碳四。
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四种。
除上述主要成分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戊烷(为通常俗称为残液的主要成份)、硫化物和水等。
通常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加入微量的甲硫醇、甲硫醚等硫化物作加臭剂。
液化石油气主要来源是从炼油厂获取。
其含量约占原油总量的5%—15%。
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所说的液化石油气都存在液、气两种形态,液、气态处于动态平衡中。
它具有一些以下物理化学性质:(1)液态比水轻,比重约为水一半液化石油气比水轻,比重约为水的一半,约在0.50—0.60之间。
组成一定时,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比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1.5—2倍,密度随压力、温度升高而增加,压力不变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所以液化石油气一旦从容器或管道泄漏出来后不象比重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和扩散,而是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沉积,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如遇明火、火花就会发生爆炸或燃烧。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安全,避免造成火灾事故。
液化石油气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膨胀非常大,约增大250—300倍。
(2)易挥发性,体积膨胀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水大得多,约为水的10—16倍,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饱和蒸气压也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
温度升高10℃,液化气液体体积膨胀约为3—4%。
因此,液化石油气的贮存充装必须注意温度的变化,不论是槽车、贮罐或是钢瓶,在充装时都绝对不能充满,而应留有足够的气相空间,最大充装重量一般按充装系数0.425Kg/1,体积充装系数一般为85%。
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二)

由于LPG有这种性质,故能用低温、大容量、常压储存,丙烷和丁烷可分别储存。
运输时可以用低温海上运输,也可以常温处理后带压运输。
3、膨胀性LPG液态时膨胀性较强,体积膨胀系数比汽油、煤油和水的大,约为水的16倍。
所以,国家规定LPG储罐、火车槽车、汽车槽车、气瓶的充装量必须小于85%,严禁超装。
4、热值和导热系数LPG的热值一般用低热值计算,在25℃,101325Pa (1大气压)下的低热值见表4-1。
LPG的导热系数与温度有关。
气态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液态的志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见表4-2。
5、比热容LPG的比热容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
比热容有比定压(恒压)热容和比定容(恒容)热容2种。
LPG的蒸发潜热随温度上升而减少,见表5-16、粘度LPG液态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少,不同温度下不同分子量的液太单位烃的运动粘度见表6-17、沸点和露点LPG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一定的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这个温度即为LPG 混合物的沸点。
沸点随外界压力的上升而增大。
如丙烷的1.013 25×105Pa(1大气压)下的沸点是-42.07℃,而在8.106×105Pa(8大气压)下的沸点-20℃。
LPG饱和碳氢化合物气体,在冷却或加压时凝结成露的温度即为露点或液化点。
露点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如丙烷在3.749 03×105Pa(3.7大气压)下露点为-10℃,而在8.106×105Pa(8大气压)下的露点为20℃。
8、着火温度LPG着火温度比其他燃料低,一般在430~460℃,爆炸极限较窄,为1.5%~9.5%,而且爆炸下限比其他燃气低,所以危险性大,一点点火花都会引起燃烧爆炸。
LPG可以完全燃烧,其反应方程式如下(以丙烷为例)。
C3H8+5O2=3CO2↑+4H2OLPG燃烧时需要空气量很大,需23~30倍的空气量,而一般城市煤气只需3~5倍的空气量。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一、液化石油气的来源、组成1、液化石油气的来源液化石油气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取得到的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只有在加压或降温的条件下,才变成液体,故称为液化石油气。
常温下,液化石油气中的乙烷、乙烯、丙烷、丁烯、丁烷等均为无色无嗅的气体,他们都比水轻,且不溶于水。
液化石油气中的刺鼻味是由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特意加入的硫醇和醚等成分产生的,便于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使用者察觉判断。
液化石油气,英文Liquefied Petroleum Gas,缩写LPG。
2、液化石油气的组成主要成分:丙烷(C3H8) 、丁烷(C4H10)少量成分:甲烷、乙烷、丙稀、丁烯。
残液:液化石油气钢瓶里总有微量液体用不完,该部分液体称为残液,其主要成分为戊烷及戊烷以上碳氢化合物。
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规定残液含量不大于3%。
二.液化石油气的生产:主要从炼油厂在提炼石油的裂解过程中产生。
在石油炼厂及石油化工厂的常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及延迟焦化等加工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一般来讲,提炼 1 吨原油可产生3%-5% 的液化石油气;也可从天然气中回收液化石油气。
从油田出来的原油和湿气混合物经气液分离器分离,上部出来的天然气送到一个储气罐中,经过加压(16kg/cm2) 再分馏,用柴油喷淋吸收;天然气( 干气) 从塔顶送出,吸收了液化气的富油经过分馏塔,在16kg/cm2 压力下冷凝为液态,形成液化石油气。
LPG 的生产主要有 3 种方法。
1、从油、气田开采中生产在油田开采时,反携带有原油中的烃类气体或气田开采时,携带在天然气中的其他烃类,经初步分离及处理后,再集中送到气体分离工厂进行加工,最后分别获得丙烷、丁烷。
在一定压力下或冷冻到一定的温度将丙烷、丁烷分别进行液化,并分装在不同的储罐内。
生产商可分别出售丙烷、丁烷,也可按用户要求,把丙烷、丁烷按一定比例,调配成符合质量标准的LPG 再出售。
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

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一、物理性质1. 密度天然气密度较小,一般为 0.7-0.9 kg/m³,约为空气的1/5-1/8,因此天然气比空气轻。
2. 比热容天然气的比热容较低,一般在 2-3 kJ/(kg•℃)左右,这意味着加热天然气所需的能量较少,燃烧时也能释放更多的热量。
3. 蒸汽压由于天然气的分子量较小,因此蒸汽压也较低。
在常温下,天然气的蒸汽压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 粘度天然气的粘度极低,比液化石油气还要低,一般为0.015-0.02 Pa•s,因此流动性非常好。
二、化学性质1. 氧化性天然气是一种可燃气体,含有大量的甲烷、乙烷等烷烃和少量的烯烃、芳香烃等物质,因此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并释放大量的热能。
2. 惰性天然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是一种具有较高化学惰性的气体。
但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天然气也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
3. 可溶性天然气在水中的可溶性非常低,每升水中只能溶解数毫升的天然气,因此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处理工艺来进行天然气的脱水和脱酸等处理。
4. 酸碱性天然气本身是一种中性物质,不具有酸碱性。
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 燃气天然气具有燃烧热值高、燃烧清洁、供应安全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等领域。
目前已有大量的城市建立了天然气供应系统,供应给民用和工业用户。
2. 化工原料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乙烷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加工制造成为化工原料,制造丙烷、丙烯、烯烃等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
3. 发电天然气发电是现代发电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利用天然气发电可以实现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好处,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在中国,天然气发电正在逐渐成为重要的电源之一。
四、结论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具有燃烧热值高、燃烧清洁、供应安全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是,天然气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难以存储和运输、价格波动较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
式中:ρ ——规定温度下液体的密度 ρ 水——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 r——规定温度下液体的重度 r 水——规定温度下水的重度
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 其单位是以 kg/m3 表示,它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 此,在表示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时,必须规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一些碳氢化合物在不同 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下的密度见表 2-5。
表 1-1 一些碳氢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力下的密码(kg/m3) 2 t$ q3 \4 L, _- @* E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密度等物理性质
一、液化石油 气的密度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气体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不同有很大的变 化,因此在表示气体密度时,必须规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一般以压力为 1 大气压,温 度为 0℃时作为标准态的值。气体密度可用下式求得:
式中:ρ -物质的密度(千克/米 3) m-物质的质量(千克) y-物质的体积(米 3)
50 36.80 12.10 18.94 - k4~.^,|.E!t6j"w6z+K
55 40.22 12.38 20.56 60 44.60 15.40 24.20
+25 0.4934 0.5773 0.5511 0.5292 0.5932 0.5974 0.5865
+30 0.4889 0.5732 0.5448 0.5251 0.5872 0.5914 0.5804
+35 0.4856 0.5615 0.5385 0.5206 0.5811 0.5831 0.5737 +40 0.4775 0.5552 0.5319 0.5158 0.5747 0.5791 0.5675 +45 0.4604 0.5490 0.5252 0.5104 0.5614 0.5734 0.5509 +50 0.4513 0.5426 0.5181 0.5044 0.5546 0.5659 0.5540
0.00280
0.00368
15.5
丙 烷 0.00306
0.00200
0.00372
16.1
从表 1—10 可知液化石油气的体积是随温度变化的,它的体积膨胀系数较大, 其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升高急剧增加,以丙烷为例,在 15℃时,丙烷的体积膨胀系 数要比水大 16 倍,—般为水的 10~16 倍,气化后体积膨胀 250~300 倍左右。因 此,液化石油气在罐体内,在气温变化的情况下,它的液面是有起伏的。在实际 充装中考虑到环境温度允许达到 50℃,所以,在常温(≥15℃)充装时厂规定对罐 车只允许充装到罐体容积的 85%,留有 15%的气相空间作为温度升高时液态液化 石油气膨胀的空间,以保证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的运行安全。
$ K9N9y:]*s/v&S&A
25 20.15 6.18 9.21 30 22.80 7.19 11.50
& s8r-m']$_2U
35 25.30 8.17 13.00 N9@7Y;c&o"h(p3C$r*?
40 28.60 9.33 14.70 # |%J7I,[0t
45 34.50 10.57 16.80 ) c.\!y%O2V r"Y6b1Y
式中:ρ o——标准状态下气体的密度(kg/m3) ρ 空——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等于 1.293kg/m3) ro——标准状态下气体的重度(kg/m3) r 空——标准状态下空气的重度(等于 1.293kg/m3)
也可以用液化石油气的分子量与空气分子量之比求得其比重。
即:
式中:S——比重 Mo—一液化石油气分子量 M 空——空气分子量
兆帕)
气化潜
热 (焦耳/
422584 383254 366100 439320 390786 415800 405430 394133
千克,
沸点时)
五、液化石油 气的膨胀与压缩
物体能够热胀冷缩,这个自然的规律我们都知道。液态液化石油气的体积也
会因温度的升降而发生膨胀和收缩。表 1—9 是说明液体丙烷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缩的规律一样。例如,丙烷在 15℃时的体积为 100%,温度降到 0℃时,体积为 9
6.02%;在-20℃时,体积为 9l.40%;温度升至 30℃时,体积为 104.90%;在
50℃时,体积就膨胀为 113.80%,接近 114%。掖化石油气的膨胀系数,可见表 l
-10
液化石油气体积膨 胀系数
表 1-10
+10 0.5159 0.5901 0.5694 0.5396 0.6057 0.6150 0.6050
+15 0.5086 0.5846 0.5634 0.5346 0.5999 0.6090 0.5988
+20 0.5011 0.5789 0.5573 0.5329 0.5935 0.6035 0.5928
0.5280 0.5454 0.6011 0.5820 0.6190 0.6200 0.6300 0.6200
液化石油气的密度与其压力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但对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 的液态密度来说,温度的影响远远大于压力的影响。当温度上升时密度减小,但 受压力影响却很小,可忽略不计。表 1—4 列出了液态液化石油气在不同温度下的 液态密度。
液化石油气既可以以气态形式存在,也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所以,液 化石油气的密度有气态密度和液态密度二种。
标准状态下液化石油气的密度可见(表 1—3)。
标准状态下液化石 油气的密度
表 1—3
项 目 分子式 分子量 气态密度(千克/米 3) 液态密度(千克/升)
丙 烯 C3H8 44.094
丙 烯 C3H6 42.079
液态丙烷体积与温 度变化关系
表 1—9
温度 -20 0 10 15 20 30 40 50
(℃)
液 态 丙
91.4 96.02 98.7 100 101.0 104.9 109.1 113.8 烷 体 积 变
化 比 例 (%)
由 l—9 可知,液体丙烷在温度的影响下,体积发生了显著变化。它和热胀冷
不同温度下液态液 化石油气的密度(千克/升)
表 1—4
温度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
丙烯
丁烯-1 丁烯-2 异丁烯
-15 0.5493 0.6166 0.5924 0.5528 0.6349 0.6427 0.6337
-10 0.5429 0.6115 0.5867 0.5504 0.6293 0.6373 0.6281
例如:
(1)
(2)
表 1—5 列出了标准状态下的气态液化石油气对空气的比重。
液化石油气气态比 重
表 1—5
项目 丙烷 正丁 异丁 丙烯 丁烯 顺丁 反丁 异丁
烷烷
-1 烯-2 烯-2 烯
气 态 1.525 2.090 2.081 1.459 2.003 1.940 1.940 1.940 比 重
从表 1—5 中可知,气态液化石油气的比重约在 1.5~2.l 之间,即比空 气重得多。因此,液化石油气发生漏泄后会积存于低洼处,易形成爆炸事故 隐患。我们在装卸液化石油气时,应注意拧紧管道阀门的接头,防止泄漏。
液体气化的另一种形式叫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气化的过程。
任何一种液体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能沸腾,这个温度叫液体的沸点。如在 1 个物
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是 100℃,丙烷是一 42.17℃,丙烯是一 47.O℃,异丁烯是
一 6.9℃,可见液化石油气的沸点都很低,即都在 0℃以下,因此常温下液态液
化石油气很容易气化。
液化石油气的气化潜热随引起气化的温度而变,温度升高,气化潜热减小,
达到临界温度时,气化潜热等于零。液化石油气的沸点及气化清热可见表 1—8。
液化石油气的沸点 和气化潜热
表 1-8
顺丁烯 反丁烯
项 目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丙烯 丁烯-1
异丁烯
-2 -2
沸点
(℃) -42.17 -0.5 -10.2 -47.0 -6.3 3.7 0.88 -6.9 (0.1013
三、液化石油气 的比容 气体的比容是指单位质量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它随着压力和温度的不同 而发生变化,因此表示气体比容时,必须规定压力和温度条件,比容与密度 互为倒数,其单位常用 m3/kg 表示。
式中:r——气体比容(m3/kg) V——物质所占有的体积(m3) G——物质的重量(kg)
液化石油气的比容可见表 1—7。
由表 1—4 可知,液态液化石油气中各类烃在温度的影响下,密度发生了显著 的变化,温度上升,密度减小;温度下降,密度增大。各类烃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时体积增大的倍数,可用其液态密度与气态密度之比求出。例如在标准状态下液 态丙烯的密度为 0.5454 千克/升,而气态丙烯密度为 1.9136 千克/米 3。
表 1—6 列出了 20℃时液化石油气的液体对 4℃纯水的比重值。
液化石油气的液态 比重
表 1—6
项目
顺丁烯 反丁烯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丙烯 丁烯-1
异丁烯
-2
-2
液态 比重 (d20)
0.4969 0.5788 0.5572 0.5139 0.5921 0.6213 0.6024
0.5924
从 1—6 中可以看出,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比重约在 0.5~0.6 之间,也 就是说比水轻得多。因此,将液化石油气装入铁路罐车时,如液化石油气中 含有水分,经过几小时沉降,水会在罐体底部聚集,通过液相紧急切断阀可 将水分排出。万一发生液化石油气火灾时,只能用干粉灭火剂扑救,而不能 用水救火。因为液化石油气的比重比水小,水喷洒在已燃烧的液化石油气上 面,不仅不能将火熄灭,反而因为水比液化石油气重,水会托着燃烧的液化 石油气更快地向四周扩散而加大火势,更不利于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