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1. 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2. 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3. 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4. 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5. 反应、反射和反馈有何区别?6.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哪些水平研究?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2.Na+-K+泵的作用意义?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1. 细胞间通讯有哪些方式?各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2.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各种方式之间的异同。

3. 试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特征。

4. 试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几种信号通路之间的异同。

5. 概述受体酪氨酸介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证明?2.动作电位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证明动作电位是钠的平衡电位?3.发生兴奋过程中,如何证明有兴奋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4.兴奋是如何传导的?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有哪些?5.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6.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7.绝对不应期是否指潜伏期?潜伏期是否等于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8.神经干上某点发生兴奋后,除向前传导外能否逆传?为什么?9.试比较改变刺激强度,单一神经纤维与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变化?为什么?10.血K+浓度对兴奋性、RP和AP有何影响?1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在静息状态下,Na、K离子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就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钾离子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钠离子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钠、钾离子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12、刺激阈指的是( b )A.刺激强度不变,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B.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C.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1. 为何将神经肌肉接头ACh的释放成为量子释放?有何实验证据?2. 为何终板电位无超射现象?3. 试述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过程及其特点。

大学物理2(上)总复习--简答题力热振29

大学物理2(上)总复习--简答题力热振29

大学物理2(上)总复习---思考题力学1~111.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哪些与原点的选择有关,哪些与原点的选择无关:(1)位矢;(2)位移;(3)速度;(4)角动量。

答:1.位矢和角动量与原点选取有关,而速度、位移与原点选取无关。

2.两个大小与质量相同的小球,一个是弹性球,另一个是非弹性球。

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后,为什么弹性球跳得较高?地面对它们的冲量是否相同?为什么?答(1)弹性球与地面碰撞损耗的动能比非与地面碰撞损失的小,因而弹性球反跳速度 V 1 大于非弹性球反跳速度V 2,故弹性球跳的较高。

(2)地面对它们的冲量也不相同,地面对弹性球的冲量大小为 11mv mv I +=,地面对 非弹性球的冲量大小为22mv mv I +=。

因为21v v >,则有21I I >。

3.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材料常数吗?若把一个弹簧均分为二段,则每段弹簧的劲度系数还是k 吗?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分别挂在分割前、后的弹簧下面,问分割前后两个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是否一样?其关系如何?答.不是 ; 不是 ; 分割后,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2,所以分割后组成的振子的频率0ν== 。

4.影响刚体转动惯量的因素有哪些?答.转动惯量2J r dm =⎰。

影响因素有:刚体的质量;转轴的位置;质量的分布(即刚体的形状)。

5.A 和B 两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受到的水平恒力F 一样,位移s 也一样,但一个接触面光滑,另一个粗糙.F 力做的功是否一样?两物体动能增量是否一样? 答.根据功的定义:A F r =⋅∆。

所以当它们受到的水平恒力F 一样,位移s 也一样时,两个功是相等的;但由于光滑的接触面摩擦力不做功,粗糙的接触面摩擦力做功,所以两个物体的总功不同,动能的增量就不相同。

6.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t y i t x r ˆ)(ˆ)(+= ,有人说其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dr v dt = , 22dt r d a = ,其中22y x r +=,你说对吗?答.不对 ; 速率与加速度的表达为: dt r d v = 和 22dt r d a = 。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一、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人的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活动的和。

4、记忆从内容划分有、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

5.情绪情感是在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6.人的意志的目的能否达到,决定性的因素是行动目的是否符合。

7.双趋冲突是指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吸引人们的目标时所产生的。

8.神经系统的三种特性是兴奋和抑制的、、。

9.俗话所说“秉性难移”是指人的特点,它具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

10.情感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理智感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

11.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面对,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2.教师的育人观的重点是回答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

二、名词解释1.创造能力 2.创造想象 3.创造性思维 4.道德感 5.定向反射6.发散思维 7.反射 8.非智力因素 9.感觉 10.感觉适应三、单项选择题1.现代科学心理的创始人是()。

A、华生B、马斯洛C、弗洛伊德D、冯特2.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紧张性和集中性D、紧张性和选择性3.平衡觉、运动觉和机体感觉属于()。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运动知觉D、空间知觉4、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时,头脑中重现出的天安门城楼形象是()。

A、再认B、回忆C、表象D、想象5、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记叫()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6.思维是以()为基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7.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8.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9.一个小孩得了虫牙,感到非常疼痛,但他又不肯就医。

总复习思考题

总复习思考题
试样2加热到750℃,水中速冷;
试样3加热到840℃,水中速冷;
试样4加热到840℃,油中冷却;
(54) 下图所示铸件为砂型铸造,请指出至少两种分型面,用符号在图上标注,比较其优缺点并确定一个最合适的分型面。
(22)电焊条焊芯与药皮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3)普通车床的组成及其作用是什么?试绘简图说明之。
(24)简单分度的公式是什么?铣一个齿数Z=36的齿轮,每铣一个齿槽时分度头手柄应当摇几圈零几孔?已知分度盘各圈孔数为24、30、37、51、53、54
(25)牛头刨床的摇臂机构是用来控制什么的?其目的是什么?
(35)积屑瘤是怎样形成的?
(36)写出铣削的工艺特点。
(37)写出磨削的工艺特点。
(38)简述淬火的工艺内容和目的。
(39)说明铸造热应力形成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40)写出铸件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41)说明金属塑性变形后的加工硬化、回复和再结晶现象。
(42)写出模锻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原则。
(43)写出焊条药皮的作用。
(1)绘制铁碳合金状态图,必须正确标出:横坐标、纵坐标、共析点、共晶点、液相线、固相线、奥氏体区域、铁素体区域,并在横坐标上标出C在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渗碳体的成分。
(2)简述CO2气体保护焊的特点。
(3)试比较几种常见换向机构的特点。
(4)试述磨削的工艺特点。
(5)试说明影响积屑瘤的因素有哪些?
(6)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
(52)试述直齿圆柱齿轮滚齿加工原理及刀具和工件所作的运动。 试制定如下图所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该件为小批量生产。
(53)用原为平衡状态的45钢,制成四只Φ10mm×10mm试样,分别进行如下热处理,试分别定性比较试样1与2,2与3,3与4所得硬度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练习题

练习题

绪论复习思考题一、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 )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 )3、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 )4、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定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

( ) 二、简答题1、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意义,并举例说明其应用?2、完全互换与有限互换的区别及应用场合?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某尺寸的公差越大,则尺寸精度越低。

( )2、为了得到基轴制的配合,不一定要先加工轴,也可以先加工孔。

( )3、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定合格。

( )4、某一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 )5、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负的。

( )6、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公差带的位置。

( )7、若已知φ30f7的基本偏差为-0.02mm ,则φ30F8的基本偏差一定是+0.02mm 。

( ) 8、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他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 ) 9、孔的基本尺寸一定要大于轴的基本尺寸才能配合。

( ) 10、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11、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 ) 12、从工艺和经济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轴制。

( ) 13、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 ) 14、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为正值。

( ) 15、配合H7/g6比H7/s6要紧。

( ) 16、图样标注φ30033.00+mm 的孔,该孔为基孔制的孔。

( )17、加工尺寸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18、公差值越小说明零件的精度越高。

( )19、孔、轴配合为φ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第三版运筹学总复习(1)

第三版运筹学总复习(1)

对偶问题则是从另一角度提出问题,即如果其他
公司想把企业的资源收买过去,他要付出多大的 代价,才有可能使得企业放弃生产活动。对偶变 量是资源出让的代价。
2013-12-12 22



⒊根据原问题同对偶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找出 两个问题之间、解以及检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原问题同对偶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见后面两表 有唯一解的对偶问题的解是原问题最终单纯形表中 非基变量的检验数。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⒈ 试述LP数学模型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特征。 LP数学模型组成三要素:
一是决策变量;
二பைடு நூலகம்标函数;
三是约束条件。 各要素特征:
⑴决策变量是连续的; ⑵决策变量是目标函数的线性函数; ⑶约束条件是含有决策变量的线性不等式。
2013-12-12 1


⒉ 求解LP问题时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
2013-12-12
15
用两阶段法求解,第一阶段求解过程如下:
陆 际 恩
cj cB 0 -1 -1 xB x4 x6 x7 cj-zj 0 0 -1 x4 x3’ x7 cj-zj 0 x4 5 2 1 b 7 2 5
0 x1 1 1 -3 -2 0 1 -5 -5 13/3 10/3
0 x2 1 -1 1 0 2 -1 [3] 3 0
变量,则在下一步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为
负。

h)单纯形法计算中,选项取最大正检验数σk对应的 变量xk作为换入变量,将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最快
2013-12-12
19


因为当目标函数取min z时就不是得到最快的增长。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什么是磁导率?如何分类?单位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磁感应强度 B 与磁场强度 H 的比值称为磁导率。表示材料被磁化的难以程度。单 位为亨利每米(H/m)。分为绝对磁导率、相对磁导率、真空磁导率、材料磁导率、最大 磁导率、有效磁导率、起始磁导率。 6) 铁磁性材料、顺磁性材料、抗磁性材料的区别是什么? 答:a 铁磁性材料的相对磁导率远远大于 1 在外加磁场中产生很强的磁性。并产生与外 加磁场方向相同的磁场。能被磁体强烈吸引,适用于磁粉探伤。b 顺磁性材料的相对磁 导率略大于 1,在外加磁场中呈微弱磁性。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同的磁场。能被磁体 轻微吸引,不适用于磁粉探伤。c 抗磁性材料的相对磁导率略小于 1,在外加磁场中呈 现微弱磁性。 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附加磁场, 被磁体轻微排斥, 不适用磁粉探伤。 7) 用磁畴理论解释铁磁性材料的磁化过程? 8) 什么是剩磁?什么是矫顽力? 答:当外加磁场的强度减小到零时,仍旧保留在铁磁性材料中的磁性,称为剩余磁感应 强度,简称剩磁。为使剩磁降为零所必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 9) 铁磁性材料的特征? 答:铁磁性材料具有 a 高导磁性,能在外加磁场中强烈磁化,产生强附加磁场,相对磁 导率很高达到数百数千。B 磁饱和性,铁磁性材料产生的附加磁场不会无限增大,当外 加磁场达到一定程度后,全部磁畴方向都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磁感应强度不再增加, 呈现磁饱和。c 磁滞性,外加磁场变化时,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滞后于磁场强度的变化, 当磁场强度变为零时铁磁性材料中会保留剩磁。 10) 硬磁材料和软糍材料的区别? 答:硬磁材料是指磁滞回线肥大,具有低磁导率,高剩磁、高矫顽力和高磁阻的铁磁性 材料。采用磁粉探伤时难以磁化,也难退磁。软磁性材料是指磁滞回线狭长,具有高磁 导率、 低剩磁、 低矫顽力和低磁阻的铁磁性材料。 采用磁粉探伤时容易磁化也容易退磁。 11) 用交流电和直流电磁化同一钢棒, 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分布的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5)

市场营销总复习题

市场营销总复习题

市场营销总复习题第⼀章思考题⼀、名词解释:市场、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者、交换、交易、需要、欲望、需求、产品、效⽤、费⽤、满⾜、⼏种营销观念、⼋种需求状况、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近视**效⽤: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满⾜其需要的整体能⼒的评价产品:能够满⾜⼈类某种需要或欲望的某种东西,包括⼈物商品、场所商品、思想商品等。

⼆、问答题1、简述市场营销学的产⽣发展过程,并分析其产⽣的根源2、在国际化、⽹络化、知识化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应如何确⽴其营销观念?**3、说说你对市场营销的理解4、有⼈说营销是科学,也有⼈说营销是艺术,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5、如何理解交换是⼀个创造价值的过程?6、交换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必须具备五个条件:A :⾄少要有交换双⽅。

B:每⼀⽅都有为对⽅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

C:每⼀⽅都有沟通和运送能⼒。

D:每⼀⽅接受或拒绝对⽅的供给品是⾃由的。

E:每⼀⽅都相信同对⽅交易是合适的或称⼼的7、今天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营销看作是企业的⼀项基本职能?从企业存在的前提和环境进⾏分析三、填空**1.需求和欲望是营销活动的起点。

2.交换是市场营销学的核⼼概念。

3.效⽤是消费者对产品满⾜其需要的整体能⼒的评介。

4.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营销活动5.“本公司的宗旨在于⽣产⾯粉”,这是⼀种产品观念。

6.“市场营销近视症”是在产品观念下容易产⽣的⼀种现象。

四、案例采集:以某⼀产品为例,从市场的要素出发分析其市场前景**。

第⼆章思考题1、阐述环境分析对企业营销的意义.(环境分析的必要性,了解对⼀个⾏业或企业进⾏环境分析的要点)***什么是市场营销:1、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曾经下过⼀个⼴义的概念:营销就是提⾼⼈民的⽣活质量。

2、营销就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把适合的产品,在适合的地⽅,以适合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营销的要点(较具有现实意义的)1、我们要分清市场营销和销售的关系。

2、销售的出发点是已⽣产出的产品,⽬的是通过刺激消费,扩⼤销售,增加企业收⼊和利润;3、营销的成功是使销售变得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为此 1 cos 1 ,因此锥壳大端的应力大于等径圆筒的应力,且随 增大而增大。 锥壳半顶角小于 60°时,壳中的应力以薄膜应力为主,锥壳以壳的形式承载,故可应用
0 薄膜理论进行计算。当 60 时,壳中的应力变为以望去应力为主的状态,使壳体薄膜
理论不能相适应,故 不宜大于 60°,否则应按圆平板进行计算。 9、 受内压作用的球壳、椭球壳中的薄膜应力各有何特点? 球壳中的薄膜应力无论是经向还是环向应力值相等,且为横值,处处相同,均为拉应力。 椭球壳:仅在壳的顶点,其两向薄膜应力相等,且为拉伸应力。离开定点,无论是经向拉 应力或周向(纬向)拉应力均趋减小,但经向应力始终为拉伸应力,至赤道部位,经向应 力与等径的圆筒的轴向薄膜应力相等。 椭球壳中的 a / b 2 向)应力,在接近壳中心的部位上为拉伸应力,但随做远离中心, 应力降低, 且可能由拉伸应力变为压缩应力, 其变化情况随椭球壳的长短轴之比 a/b 而异。 当 a / b 2 时,椭球壳上的周向薄膜应力始终为拉伸应力,最小值发生于赤道部位。当
(1) 壳体必须光滑连续——R1、R2、d 及材质(如 E、m 等)无突变; (2) 壳体上载荷必须连续——表面力或温度无突变, 无集中力、 横向剪力或力矩作用; (3) 边界支承(或连接)的边界力只能作用在经线切线方向且无弯矩。 在违背上述三个条件的局部区域内,必然存在较大内弯矩,无力矩理论不适用,必须 用有力矩理论分析。 在应用方面:针对薄壳问题,通常对薄壳主体按无力矩理论求出问题的解,对弯矩较大 的区域如壳体连接边缘等局部区域在用有力矩理论进行修正,联合求解。 5、 工厂中常见的高压容器通常都是细长的圆筒形,为什么 Re:因为根据薄膜理论,随着容器压力的提高,其应力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可以采用小的 直径或者大的壁厚来减小应力。 因此与球壳容器相比, 采用细长圆筒作为高压容器有以下 有点: (1) 高压力条件下,球壳的壁厚较厚,在制造技术和焊缝质量方面都存在困难。 (2) 球壳容器只能通过增大半径满足容积要求,应力值较大,因此只能提高壁厚满 足强度要求。而圆筒容器可以通过增大高度满足容器要求,减小半径,从而减 小容器内的应力值,减小壁厚,更加经济。 (3) 在高压力条件下,细长的圆筒容器的密封更容易得到保证。
13、 受横向压力作用下的园平板的应力有什么特点?何以园平板较等直径的凸形(球壳、 碟形、椭球形封头)封头要厚? 圆平板的应力分布特点: (1) 板内环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均为弯曲应力,沿板厚呈线性分布。 (2) 应力分布与周边支撑情况有关。 当板边缘为简支时,最大应力为中心,且该处的环向应力与经向应力相等。 当板边缘为固支时, 最大应力为边缘, 应力方向为径向, 其值小于简支时的最大应力。 圆板中以弯曲应力为主,凸形封头以薄膜应力为主,二者应力状况不同。 圆板的最大应力与板半径和厚度之比的平方呈正比,而凸形封头作为薄壳,其薄膜应 力与板半径和厚度之比呈正比,故就相同载荷和直径条件下,薄板中产生的弯曲应力 要比壳中的薄膜应力大得多,则板厚也就较大。 14、 何谓容器的稳定性&临界压力?内压容器是否存在稳定问题? 容器在压应力作用下,形状突然发生改变而产生瘪塌的失效形式称为失去稳定性。其 器壁受力由原先的薄膜应力状态突变为弯曲应力状态。容器被压瘪时的最小外压压力称为临 界压力。薄壁容器只要壁中存在压缩应力,就有失稳的可能。外压容器存在稳定问题,内压 容器也可能存在稳定问题。承受内压的长短轴之比为 2 的标准椭圆封头,因其过渡区存在周 向薄膜压缩应力,故也有稳定的问题,对封头的最小有效厚度加以限制就是处于这一考虑。 15、 容器失稳有哪些类型?其特点如何? 容器失稳分为周向失稳和经向(轴向)失稳两种。 周向失稳因容器周向压缩薄膜应力引起,失稳时其横截面由圆形变为波形。 经向失稳是由容器轴向压缩薄膜应力造成的,失稳时,其横截面仍为圆形,但其经线 由原直线变为波形线。 16、 何谓弹性失稳&非弹性失稳?用高强度钢代替低强度钢可否提高容器的弹性稳定 性? 弹性失稳:失稳时容器内的薄膜压缩应力小于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符合虎 克定律。此时,失稳临界压力与材料的屈服极限无关,仅与弹性模量 E 和泊松比有关。因 各种刚才的 E 和泊松比差别不大, 故以高强度钢代替低强度钢对提高容器的弹性稳定性几 乎无效。 非弹性失稳:失稳时容器内的薄膜压缩应力大于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呈非 线性关系。失稳临界压力与材料的屈服极限有关,故以高强度钢代替低强度钢可提高容器 的弹性稳定性。 17、 外压长圆筒与短圆筒有何区别?在外压圆筒设计中何以广泛采用加强圈? 长圆筒:计算长度大于临界长度的圆筒。长圆筒的两端边界或封头对其中间部分起不 到加强支撑作用,其临界压力与筒体长度无关,失稳时,横截面有圆形变成波形,波数等 于 2。 短圆筒:计算长度小于临界长度的圆筒。短圆筒两端边界或封头对其中间部分可起加 强支撑作用,其临界压力与筒体长度呈反比。失稳时,横截面有圆形变成波形,波数大于 2。 相同直径和壁厚的长、短圆筒,后者的临界应力高于前者,因此变长圆筒为短圆筒可 提高其临界压力。所以外压圆筒上设置加强圈,即是变长圆筒为短圆筒或缩短圆筒的计算 长度,以提高圆筒的稳定性。该法较直接提高圆筒厚度节省材料,约可减轻重量的 1/3。 对于不锈钢圆筒,通过在外部设置碳钢加强圈则更为经济。此外,加强圈尚可减少大直径
t
3、 根据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轴对称载荷作用下,壳体任一点处的两向薄膜应力 和 由什么方程和什么方程确定?薄膜应力沿壁厚方向呈如何分布?其中经向应力 垂直于 壳体什么截面,周向应力 垂直于壳体 什么截面? Re:薄膜应力 由区域平衡方程确定, 由拉普拉斯方程(或微元体平衡方程,最好为前 者)确定。两者在厚度方向均匀分布,经向应力 垂直于纬线平面,周向应力 垂直于壳 体经线截面。 4、 试阐述回转薄壳应力分析的无力矩理论与有力矩理论的内涵、两者的差异与联系、应用 条件,以及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等。 Re:在回转薄壳承受的内力中,包括因中面拉伸、压缩和剪切变形而产生的薄膜内力 和因中面的曲率和扭率改变而产生的横向剪力、弯矩和扭矩等弯曲内力。在应力分析时,如 果同时考虑薄膜内力和弯曲内力时的理论称为有力矩理论或弯曲理论。而省略弯曲内力的壳 体理论则称为无力矩理论或薄膜理论。 无力矩理论适用的明: 应力集中有明显的局部性, 而且随着开孔处壳体壁厚 或接管壁厚的增加,应力集中系数减小;该结论对于开孔补强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可以在局部地方通过增加壳体壁厚如设置补强圈或接管壁厚来减少应力集中。 20、 试阐述应力集中现象:内涵、产生的原因、应力集中的特点、对压力容器强度可靠性 影响,以及实际设计中如何考虑集中应力的影响? 局部应力: 由于结构、 材料及载荷不连续而在局部区域所产生的附加应力称为局部应力, 局部应力往往高于壳体基本应力, 应力集中及应力集中系数:由于结构、材料及载荷不连续导致(壳体)局部区域应力升高 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区最大应力与壳体基本应力之比称为应力集中系数,即 K t max / 。 应力集中(或局部应力)主要特点: (1)数值往往高出壳体基本应力; (2)应力衰减较快, 具有局部性; (3)属于二次应力,具有自限性。 (构件变形受到外部或自身约束所产出生的应 力) , 应力集中(或局部应力)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1)对于韧性好的材料,如局部应力达到 屈服点后载荷继续增加,材料可通过不断扩大屈服区吸收载荷能量、调整应力分布、实现变 形协调(约束缓解) ,而最大应力不再(显著)增加,因此应力集中只在容器局部区域产生显 著塑性变形,对总体承载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2)但是,在变动载荷条件下(交变载荷、冲 击载荷等) ,局部高应力会导致疲劳裂纹产生,有可能导致材料疲劳失效。 设计上对应力集中(或局部应力)的考虑:(1) 对韧性材料和静载荷条件,重点是采取 措施降低局部应力(结构设计:等厚对焊/圆弧过渡/局部加强/避免应力集中区重叠等,降低 附加载荷:采用支座/支架/膨胀结等,减少制造缺陷:焊缝气孔/夹渣/未焊透/错边等) ;(2) 3[ ] max 按安定性准则,限定最大局部应力 ≤ ;(3)对变动载荷条件,进行专项疲劳分析。 21、 什么是“理想塑性”材料?简要画出“理想塑性”材料与实际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 对于钢制压力容器的弹塑性应力分析,采用“理想塑性”假设有什么实际意义? “理想塑性”材料:假定材料在屈服阶段的塑性变形过程中,并不发生应变硬化的材料。 图见书 P52 图 2-23 和 P55 图 2-26 采用“理想塑性”假设可以简单地把发生弹塑性变形后圆筒划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计 算各区应力值。 22、 什么是二次应力?二次应力有什么特征?列举几种典型的二次应力实例; 压力容器常 规设计中如何考虑二次应力? 二次应力:二次应力是构件变形受到外部或自身约束所产出生的应力。 二次应力具有自限性,因为约束产生的二次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约束将得到缓解,不 然,构件屈服区将不断扩大来缓解约束,这一过程中应力没有显著增加。
薄壁容器的现状缺陷的影响,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18、 何以外压凸形封头均按外压球壳进行稳定性设计? 椭圆封头在内压作用下有“趋圆现象” ,在外压作用下有“趋扁现象” ,使封头过渡区 产生周向拉伸薄膜应力,而不存在失稳问题,但在其“球面部分”则存在压缩薄膜应力, 如同外压球壳,故须以球壳进行稳定计算。对椭圆封头则须计算其“球面部分”的当量球 壳半径。
6、 什么是压力容器的边缘效应?边缘应力分析应采用什么理论?边缘应力的特征是什么? 边缘力 Q0 和边缘力矩 M0 可根据什么方程确定? Re:边缘效应:总体结构不连续,组合壳体在连接处附近的局部区域出现衰减很快的应 力增大的现象。 边缘应力分析方法:有力矩理论 边缘应力的特征: 局部性——边缘应力中以经向弯曲应力为主,但其作用范围不大,在经向方向上, 离开边缘迅速下降。 自限性——边缘应力是由于满足相邻元件的变形协调而产生,当其应力达到材料的 屈服点时,由于材料产生塑性流动,使变形协调得到满足。一旦变形得到满足,则材料的塑 性流动也就自动中止。为此其应力和变形能自动得到限制。 边缘力 Q0 和边缘力矩 M0:变形协调方程。 7、 受内压作用的圆筒与球壳,其薄膜应力有何异同? 相同点:两者均产生两向薄膜应力,且各处一致。 不同点: 圆筒中的环向薄膜应力为轴向应力的两倍。球壳中的两向薄膜应力相等,其值等于半径圆 筒中的轴向应力。为此在直径和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球壳所需壁厚仅为圆筒的一半。 8、 受内压作用的圆筒与锥壳,其薄膜应力有何异同?锥壳的半顶角为什么不宜大于 60°? 相同点: 它们的环向应力均等于经向(轴向)应力的两倍,且沿壁厚均布。 不同点: 圆筒中各应力沿轴向(经向)是均匀分布的,而锥壳中各应力沿经向是线性分布的。大端 应力最大,小端应力最小。 锥壳大端的应力是与锥壳等径的圆筒的相应应力的 1 cos 倍。其中 为半顶角,小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